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6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编程微生物底盘用于PHA材料的定制化低成本生物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国强 谭丹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1226,共16页
合成生物学为新材料合成提供了无限可能,将为材料学带来变革性影响。环境友好型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合成生物学与材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微生物胞内合成一类线性高分子聚酯,被认为可部分替代传统化学塑料。PHA含有至少150种单... 合成生物学为新材料合成提供了无限可能,将为材料学带来变革性影响。环境友好型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合成生物学与材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微生物胞内合成一类线性高分子聚酯,被认为可部分替代传统化学塑料。PHA含有至少150种单体,其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多样性带来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形成了PHA家族或组学。PHA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已深入研究了30多年,其中个别PHA材料已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重新编程高性能微生物底盘细胞,并控制不同前体底物比例,可实现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能的PHA材料的定制化合成。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是基于嗜盐微生物的节能节水的连续无灭菌开放式工业发酵工艺,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更推动了PHA材料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本文就PHA家族的组成以及工程化微生物底盘利用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高效低成本地合成多样化的PHA材料方面的进展做一简要综述,将重点介绍PHA家族的单体组成、材料性能和包含塑料、医用、能源、智能材料等领域的PHA应用价值链,以及重编程的假单胞菌和嗜盐单胞菌在PHA定制化低成本合成中的一些工程化技术和成果、产业化应用情况,并针对如何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材料性能进行探讨。本文对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生物材料定制化合成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聚3-羟基丁酸酯 定制化材料 嗜盐单胞菌 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pha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PHA458的选育和应用
2
作者 刘经纬 魏锋 +3 位作者 郑秋道 李方杰 史大坤 王稼苜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253-254,257,共3页
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PHA458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本土自交系A01为基础材料,通过与外引自交系PHB1M杂交、自交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该品种2022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其品种权号为CNA20173824.5,主要介绍... 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PHA458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本土自交系A01为基础材料,通过与外引自交系PHB1M杂交、自交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该品种2022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其品种权号为CNA20173824.5,主要介绍了该自交系的选育经过及应用情况,并对玉米种质创新进行了思考,以期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自交系 pha458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补料方式对好氧颗粒污泥合成PHA的影响
3
作者 陈淞 苑泉 +2 位作者 娄雨晴 张艳萍 孙迎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6-1295,共10页
为提高好氧颗粒污泥(AGS)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产量,探究了4种不同补料方式(未补料、好氧0h补料、好氧0.5h补料和好氧1h补料)对AGS合成PHA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此过程中AGS的碳氮磷去除效能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补料能够... 为提高好氧颗粒污泥(AGS)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产量,探究了4种不同补料方式(未补料、好氧0h补料、好氧0.5h补料和好氧1h补料)对AGS合成PHA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此过程中AGS的碳氮磷去除效能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补料能够提高AGS合成PHA的含量,在好氧1h补料时AGS合成PHA的含量最高,为125.06mg/g;同时补料时间会影响AGS的脱氮除磷性能,当补料时间由好氧0h延迟至好氧1h时,AGS的总氮去除率由(87.49±5.49)%降至(67.60±16.24)%,溶解性正磷酸盐(SOP)去除率由(94.08±1.42)%降至(62.91±15.33)%.且不同补料时间条件下,AGS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较大,合成PHA的优势菌群差异较大,在未补料和好氧0h补料条件下,优势菌为既能合成PHA同时能够脱氮或除磷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在好氧1h补料条件下中,优势菌为能合成PHA的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 脱氮除磷 补料时间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海军 唐堂 +10 位作者 汤维涛 周浩 彭松松 张广昊 姚福伟 李舒婷 周卫强 彭超 李凡 李义 安泰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76-183,共8页
随着生物基可降解材料领域逐步拓展,逐渐涌现出一批新兴的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便是其中之一,它具有完全可降解的特性,同时结合生物发酵催化合成技术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然而PHA的生产成本一直是困扰研究和行业发展的重要... 随着生物基可降解材料领域逐步拓展,逐渐涌现出一批新兴的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便是其中之一,它具有完全可降解的特性,同时结合生物发酵催化合成技术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然而PHA的生产成本一直是困扰研究和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寻找和开发可替代单一碳源的高成本工艺及原料已经箭在弦上。阐述了混合微生物培养(MMC)技术、活性污泥发酵工艺以及非粮原料在PHA合成上的应用,希望能够给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时也是对近20年来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动向进行总结,以期对PHA的工业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材料 聚羟基脂肪酸酯 混合微生物培养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A-LEC法的铜电解液脱砷精炼循环工艺研究
5
作者 李超 徐小董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6期118-119,149,共3页
针对铜电解液脱砷精炼循环工艺,探讨了其生产效率、能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预先危险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的铜电解液脱砷精炼循环工艺评价模型,进一步保证该工艺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冷却工段中“有毒物质”的危险... 针对铜电解液脱砷精炼循环工艺,探讨了其生产效率、能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预先危险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的铜电解液脱砷精炼循环工艺评价模型,进一步保证该工艺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冷却工段中“有毒物质”的危险等级为高度危险,对比分析中,该方法统计分析得到的危险个数为8,与操作风险分析法、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法以及事件树分析法分别多出1个、3个、2个,该方法展现出了更好的性能,防控措施有效性为97%。该研究结果可为推动铜冶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液 脱砷 安全评价 pha-L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A理论的数据整合分析技术在油气输送管道环焊缝质量风险排查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啟斌 陈帝文 +1 位作者 马纪 张雷雷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0期176-180,共5页
为精准定位油气输送管道环焊缝质量隐患,有效地开展现场开挖复检和修复工作,管道建设期数据资料恢复和分析是排查前期最重要的工作内容。该文针对广东省管网公司管道环焊缝风险排查的工作实践,对管道不同时期的多源数据对齐、一致性复... 为精准定位油气输送管道环焊缝质量隐患,有效地开展现场开挖复检和修复工作,管道建设期数据资料恢复和分析是排查前期最重要的工作内容。该文针对广东省管网公司管道环焊缝风险排查的工作实践,对管道不同时期的多源数据对齐、一致性复核、底片复评等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在排查前期可结合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管理理念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技术提升油气管道排查的有效性,为后续的现场工作提供实施保障,进而提升排查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焊缝风险排查 完整性管理 大数据 pha理论 数据整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涂料可以解决可回收性要求
7
作者 钱伯章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86-86,共1页
原材料供应商盛禧奥(Trinseo)和生物塑料生产商RWDC Industries LLC之间的新合作伙伴关系将解决屏障涂层纸和纸板包装可回收性的挑战,两家公司宣布。在优化用于纸张和纸板阻隔涂层的PHA分散体的持续努力的基础上,双方计划进一步开发和... 原材料供应商盛禧奥(Trinseo)和生物塑料生产商RWDC Industries LLC之间的新合作伙伴关系将解决屏障涂层纸和纸板包装可回收性的挑战,两家公司宣布。在优化用于纸张和纸板阻隔涂层的PHA分散体的持续努力的基础上,双方计划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针对特定目标市场的聚羟基烷酸酯(PHA)分散体技术。该技术将基于RWDC专有的Solon PHA,旨在创造水基屏障涂层,该涂层可在传统造纸工艺中回收,可通过堆肥有机回收,并可在土壤和海洋环境中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伙伴关系 可回收性 造纸工艺 生物塑料 原材料供应商 分散体 海洋环境 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种类对好氧颗粒污泥合成PHA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杰 彭永臻 +1 位作者 杨雄 王淑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60-2366,共7页
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其中碳源种类的不同会造成好氧颗粒污泥合成聚羟基烷酸酯(PHA)的不同,进而影响其稳定性能.采用混合碳源驯化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试验.考察了厌氧条件下,乙酸钠等八种碳源对好氧颗粒污泥合成PHA... 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其中碳源种类的不同会造成好氧颗粒污泥合成聚羟基烷酸酯(PHA)的不同,进而影响其稳定性能.采用混合碳源驯化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试验.考察了厌氧条件下,乙酸钠等八种碳源对好氧颗粒污泥合成PHA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污泥对乙酸钠和蔗糖具有较好的转化能力,合成PHA的量分别为102.19mg COD/g·VSS和70.58mg COD/g·VSS,显著高于其他碳源的PHA合成量(5~26mg/g·VSS).故以蔗糖和乙酸钠作碳源均有利于颗粒污泥稳定性能的维持,而当以甲醇作碳源时好氧颗粒污泥的贮存能力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碳源贮存 聚羟基烷酸酯(pha) 菌胶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诱导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董惠芬 蒋明森 +3 位作者 陈晓蓓 杨明义 张培喜 周述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44,共4页
研究PHA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用浓度为333.3ug/ml的PHA处理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24h,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在光镜下发现在老化的培养细胞中间出现一些类似于淋巴母细胞样的新细胞;... 研究PHA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用浓度为333.3ug/ml的PHA处理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24h,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在光镜下发现在老化的培养细胞中间出现一些类似于淋巴母细胞样的新细胞;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到有呈哑铃状的成对细胞;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有细胞核膜消失,染色质变成粗颗粒状.中心粒一分为二,两中心粒之间还有纺锤丝牵引;还观察到处于分裂早期的细胞,核中染色质浓缩成四块状,核膜有部分消失、结论PHA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有一定的促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细胞培养 pha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A或PHA对鮎(Silurus asotus)皮肤和鳃粘液细胞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学军 彭新亮 +1 位作者 乔志刚 李爱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试剂染色法(AB-PAS),对鲇(Silurus asotus)皮肤和鳃粘液细胞进行分类,研究ConA或PHA浸泡和注射刺激对鲇皮肤和鳃粘液细胞密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鳃丝软骨Ⅴ型粘液细胞密度经浸泡刺激无显著增加外,无论采... 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试剂染色法(AB-PAS),对鲇(Silurus asotus)皮肤和鳃粘液细胞进行分类,研究ConA或PHA浸泡和注射刺激对鲇皮肤和鳃粘液细胞密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鳃丝软骨Ⅴ型粘液细胞密度经浸泡刺激无显著增加外,无论采取ConA或PHA浸泡刺激还是注射刺激,皮肤中的Ⅰ型,Ⅳ型粘液细胞和鳃中的Ⅱ型和Ⅲ型粘液细胞密度都有显著增加.(2)经ConA注射或浸泡刺激后,皮肤中粘液细胞密度分别增加了64.2%和145%,鳃丝中粘液细胞密度分别提高了173%和220%;经PHA注射或浸泡刺激后,皮肤粘液细胞密度分别增加了67.8%和142%,鳃丝粘液细胞密度分别增加了108%和196%;经ConA或者PHA注射刺激,鳃丝软骨的粘液细胞密度都有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68.8%和13.2%,浸泡刺激对粘液细胞密度都没有显著影响(3)ConA刺激较PHA刺激效果明显,浸泡刺激较注射刺激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细胞 皮肤 CONA 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著PHA合成菌回注法提高活性污泥积累聚羟基脂肪酸酯能力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飞 曾猛 +4 位作者 刘娜 王聪 孙村民 王淑芳 宋存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9,共6页
在活性污泥驯化之初加入少量土著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合成菌(0.10-0.25g/L),通过10 d厌氧-好氧或好氧-沉淀方式进行污泥驯化后, 以葡萄糖或乙酸钠为碳源进行PHA发酵. 研究了驯化前后土著PHA合成菌回注组和对照组驯化过程中的总菌数... 在活性污泥驯化之初加入少量土著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合成菌(0.10-0.25g/L),通过10 d厌氧-好氧或好氧-沉淀方式进行污泥驯化后, 以葡萄糖或乙酸钠为碳源进行PHA发酵. 研究了驯化前后土著PHA合成菌回注组和对照组驯化过程中的总菌数,PHA合成菌数的变化,以及对PHA发酵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注组污泥中PHA合成菌的增长速率和增长量均高于对照组,各种污泥积累PHA占挥发性悬浮固体的比例提高了21.44%-4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活性污泥 土著pha合成菌 厌氧-好氧驯化 好氧-沉淀驯化 聚羟基脂肪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厂活性污泥积累生物降解塑料PHA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幼慧 伍朝晖 +1 位作者 钟士清 余海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8,共4页
对 4家食品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积累和发酵生产PHA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活性污泥自然积累PHA的能力有较大差异 ,以广州广美食品厂能力最强 ;不同工厂活性污泥经过驯化、发酵后 ,均可有效富集PHA积累菌 ,PHA产量大... 对 4家食品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积累和发酵生产PHA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活性污泥自然积累PHA的能力有较大差异 ,以广州广美食品厂能力最强 ;不同工厂活性污泥经过驯化、发酵后 ,均可有效富集PHA积累菌 ,PHA产量大幅度提高 ,产物经核磁共振 (1 H NMR)和熔点分析 ,为羟基丁酸与羟基戊酸的共聚物 (P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 生物降解塑料pha 食品厂 活性污泥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复方制剂对鸡免疫功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艳艳 秦光 李继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100,共6页
试验旨在探讨由植物血凝素(PHA)、黄芪多糖为主药组成的植物血凝素复方制剂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鸡的免疫功能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测定了不同处理组中鸡脾脏淋巴细胞培养液IFN-γ、IL-10的浓度,并将复方制剂按体重0.05、0.2... 试验旨在探讨由植物血凝素(PHA)、黄芪多糖为主药组成的植物血凝素复方制剂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鸡的免疫功能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测定了不同处理组中鸡脾脏淋巴细胞培养液IFN-γ、IL-10的浓度,并将复方制剂按体重0.05、0.2、0.3 g.kg-1三个剂量灌服鸡,对不同日龄Lasota疫苗免疫鸡免疫脏器指数及血清中IFN-γ、IL-10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体外,PHA在调节Th1型IFN-γ细胞因子时发挥主要作用,黄芪多糖在调节Th2型IL-10时发挥主要作用;在体内,复方制剂中剂量组可以显著性提高胸腺、脾脏、法氏囊的脏器指数,并在免疫鸡外周血中有短时促进Th2型IL-10的产生,降低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结果显示,植物血凝素复方制剂对新城疫免疫鸡有免疫增强作用,作用机理与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 IL-10 IFN-Γ 植物血凝素复方制剂 黄芪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衣菌合成聚羟基烷酸(PHA)的发酵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幼慧 伍朝晖 +1 位作者 余海虎 钟士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66,共6页
研究了球衣菌 (Sphaerotilussp.)W991 3 6合成聚羟基烷酸 (PHA)的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 ,W991 3 6适宜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葡萄糖 1 0 2 5g/L ,蛋白胨 2 6 3g/L ,MgSO4·7H2 O 0 1 7g/L ,CaCl2 0 0 5g/L ,NaH2 PO4... 研究了球衣菌 (Sphaerotilussp.)W991 3 6合成聚羟基烷酸 (PHA)的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 ,W991 3 6适宜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葡萄糖 1 0 2 5g/L ,蛋白胨 2 6 3g/L ,MgSO4·7H2 O 0 1 7g/L ,CaCl2 0 0 5g/L ,NaH2 PO4·2H2 O 0 0 2g/L ,K2 HPO40 0 4g/L ,KH2 PO40 0 3g/L ;最佳接种量为 0 1 3 8g (干 ) / 1 0 0mL ,培养基适宜初始pH为 7 0~ 7 5 ,发酵 3 6h可获得较大的细胞干重与PHA产量 ,经1 H NMR与GC分析 ,其PHA为羟基丁酸与羟基戊酸共聚体P (HB co HV) ,其中羟基戊酸 (HV)含量达 3 9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衣菌 pha发醇 可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mcl PHA)在嗜水气单胞菌I型PHA合酶缺失突变株中的合成(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风庆 游松 陈国强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4-529,共6页
拥有Ⅰ型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合酶基因的嗜水气单胞菌CGMCC0911株可利用月桂酸而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积累PHBHHx。将氯霉素抗性基因(Cm)插入到该基因中,获得带有I型PHA合酶断裂基因(phaC::Cm)的自杀质粒pFH10。自杀质粒pFH10通过接... 拥有Ⅰ型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合酶基因的嗜水气单胞菌CGMCC0911株可利用月桂酸而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积累PHBHHx。将氯霉素抗性基因(Cm)插入到该基因中,获得带有I型PHA合酶断裂基因(phaC::Cm)的自杀质粒pFH10。自杀质粒pFH10通过接合作用转入嗜水气单胞菌CGMCC0911株中并发生体内同源重组,Cm被整合到基因组上,获得Ⅰ型PHA合酶缺失突变株。DNA序列测定证明了这一结果。GC分析表明,突变株不再产生PHBHHx,但却可利用月桂酸或葡萄糖积累中长链PHA,明显表明野生型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中存在另一个编码Ⅱ型PHA合酶的基因,且只有Ⅰ型PHA合酶被钝化后,这个功能被隐藏的Ⅱ型PHA合酶才可在细胞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合酶 中长链pha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声对PHA和同种异体抗原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琨 张建平 +1 位作者 金伯泉 陈景藻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观察次声对PHA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及同种异体抗原诱导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次声压力舱 ,建立小鼠动物实验模型。以8Hz、120dB次声作用于8wk龄雌性Balb/c鼠 ,每天作用2h ,连续作用14d。取小鼠脾细胞 ,用PHA或同种异体抗原... 目的观察次声对PHA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及同种异体抗原诱导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次声压力舱 ,建立小鼠动物实验模型。以8Hz、120dB次声作用于8wk龄雌性Balb/c鼠 ,每天作用2h ,连续作用14d。取小鼠脾细胞 ,用PHA或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后 ,采用3H TdR掺入法检测脾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次声能显著促进PH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 ,刺激指数(SI)为4.73±0.17 ,与正常对照组的SI(2.12±0.05)相比较 ,提高了2.23倍(P<0.01)。而次声对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T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 ,SI为2.48±0.12 ,较正常对照组4.59±0.32 ,降低45.97 %(P<0.01)。结论次声能够影响机体免疫淋巴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pha 同种异体抗原 脾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门多萨假单胞菌NK-01合成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PHAMCL) 被引量:6
17
作者 陶剑 郑承纲 +3 位作者 张斌 郭文斌 王淑芳 宋存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2-787,共6页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够合成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PHAMCL)的细菌,经分类鉴定命名为Pseudomonas mendocina NK-01。对于该菌株在氮源限制的情况下,利用葡萄糖合成的PHAMCL进行了结构分析。同时,获得了该菌株PHA合成酶基因phaC1,利用大肠...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够合成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PHAMCL)的细菌,经分类鉴定命名为Pseudomonas mendocina NK-01。对于该菌株在氮源限制的情况下,利用葡萄糖合成的PHAMCL进行了结构分析。同时,获得了该菌株PHA合成酶基因phaC1,利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luescript SK-构建了重组载体pBSphaC1,并在E.coli JM109中成功表达。以所构建的工程菌株进行了发酵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 门多萨假单胞菌 pha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ConA及CD3ε单克隆抗体对小鼠淋巴细胞迁移及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灵 彭代智 +3 位作者 陈博 左海斌 刘敬 周新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5-299,30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PHA、ConA及CD3ε单克隆抗体对Balb/c小鼠淋巴细胞迁移及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初步了解这3种刺激剂与小鼠淋巴细胞迁移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研磨法分离Balb/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PHA、ConA及CD3ε单克...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PHA、ConA及CD3ε单克隆抗体对Balb/c小鼠淋巴细胞迁移及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初步了解这3种刺激剂与小鼠淋巴细胞迁移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研磨法分离Balb/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PHA、ConA及CD3ε单克隆抗体分别刺激培养淋巴细胞,收集细胞上清,用Traswell法测定细胞上清对淋巴细胞迁移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趋化因子XCL1、CCL4、CCL5、CCL3、IL-16、IL-8及CCL20的水平。结果 PHA组各个浓度刺激下淋巴细胞的迁移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ConA组的刺激浓度为20μg/ml时,其对应的淋巴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D3ε单抗组,其浓度分别为2.5、10μg/ml时,对应的淋巴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各个刺激组中,ELISA测得的多种趋化因子水平在总体上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ConA及CD3ε单克隆抗体分别刺激小鼠淋巴细胞后,其分泌趋化因子的功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些趋化因子影响着小鼠淋巴细胞的迁移功能。趋化因子XCL1、CCL4、CCL5、CCL3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说明这几个因子在淋巴细胞迁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推荐CD3ε单抗可以作为小鼠淋巴细胞迁移试验中的首选阳性对照,次选为Co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 CONA CD3εmAb 细胞迁移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塑料聚羟基烷酸(PH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金大勇 顾国维 杨海真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4年第3期30-33,共4页
本文在对聚羟基烷酸 (PHA)的结构和性质介绍的基础上 ,从实际工业应用的角度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它的生物合成。
关键词 生物降解 塑料 聚羟基烷酸 pha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PHAs的熔融行为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志庭 郭绍强 秦江雷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56,19,共4页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测定了聚羟基丁酸酯(PHA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体系的熔融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发现:PHAs和PBS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用Jeziorny方程对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说明PHAs的加入对PBS的结晶动力...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测定了聚羟基丁酸酯(PHA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体系的熔融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发现:PHAs和PBS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用Jeziorny方程对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说明PHAs的加入对PBS的结晶动力学参数影响不大,PHAs的加入没有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而是使PBS的结晶生长更加完善。用Kissinger方程计算了体系的结晶活化能,发现PHAs的加入使结晶活化能先升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 phaS 熔融行为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结晶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