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hancement of electr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organic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device by doping phosphorescent dye 被引量:1
1
作者 雷疏影 钟建 +2 位作者 周殿力 朱方云 邓朝旭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434-440,共7页
Organic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devices(OIDs) with ultraviolet(UV) photodetectivity and different color emitting were constructed by using a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 material 4, 5-bis(ca... Organic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devices(OIDs) with ultraviolet(UV) photodetectivity and different color emitting were constructed by using a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 material 4, 5-bis(carbazol-9-yl)-1, 2-dicyanobenzene(2 CzPN) as host. The OIDs doping with typical red phosphorescent dye [tris(1-phenylisoquinoline)iridium(Ⅲ), Ir(piq)3], orange phosphorescent dye {bis[2-(4-tertbutylphenyl)benzothiazol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ate),(tbt)2 Ir(acac)}, and blue phosphorescent dye [bis(2, 4-di-fluorophenylpyridinato)-tetrakis(1-pyrazolyl)borate iridium(Ⅲ), FIr6]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tbt)2 Ir(acac)-doped orange device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ose of red and blue devices, which was ascribed to more effective energy transfer. Meanwhile, at a low dopant concentration of 3 wt.%, the(tbt)2 Ir(acac)-doped OIDs showed the maximum luminance, current efficiency, power efficiency of 70786 cd/m^2, 39.55 cd/A, and 23.92 lm/W, respectively, and a decent detectivity of 1.07 × 10^11 Jones at a bias of -2 V under the UV-350 nm illumination. This work may arouse widespread interest in constructing high efficiency and luminance OIDs based on doping phosphorescent dy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devic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host phosphorescent dye high lumin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隙氧化镓功率器件热管理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谢银飞 何阳 +5 位作者 刘伟业 徐文慧 游天桂 欧欣 郭怀新 孙华锐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311,共22页
氧化镓的低热导率是其功率器件发展的最大瓶颈,使其在高功率密度下产热时面临高效散热的巨大挑战。因此,开发全新的热管理和封装技术迫在眉睫。通过材料、器件和封装多层面的热管理来缓解自热引发的性能与可靠性问题成为关键。本文综述... 氧化镓的低热导率是其功率器件发展的最大瓶颈,使其在高功率密度下产热时面临高效散热的巨大挑战。因此,开发全新的热管理和封装技术迫在眉睫。通过材料、器件和封装多层面的热管理来缓解自热引发的性能与可靠性问题成为关键。本文综述了超宽带隙(UWBG)氧化镓(β-Ga_(2)O_(3))功率器件的热管理,针对相关挑战、潜在解决方案和研究机遇提出了观点。论文首先介绍了超宽带隙氧化镓的特性及其在电子器件领域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热管理在氧化镓器件中的关键意义。随后,从不同的热管理技术方面,包括衬底相关技术和结侧热管理技术等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了热管理对氧化镓器件电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氧化镓器件热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了“材料-器件-封装”电热协同设计、近结异质集成和新型外部封装等多维度的热管理策略,旨在唤起相关研究,加快超宽带隙氧化镓功率器件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理 超宽带隙 氧化镓 材料-器件-封装 结侧散热 高导热率衬底集成 电热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蓄热装置的火电机组调峰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峰 左川 +2 位作者 赵宁 黄凯 王惠杰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3期392-400,共9页
【目的】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问题展现出来,而为了弥补新能源出力缺点,火电机组承担起了调峰作用。为了提升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对其调峰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首先,以某350 MW供热机组作为分析对象,... 【目的】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问题展现出来,而为了弥补新能源出力缺点,火电机组承担起了调峰作用。为了提升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对其调峰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首先,以某350 MW供热机组作为分析对象,应用仿真软件搭建热力系统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精确性。其次,以蓄热系统为辅助系统,研究机组在满足供热需求情况下的机组调峰能力,并分析蓄热等储能单元对机组调峰能力的影响。最后,采用启发式粒子群算法对蓄热水罐运行策略进行优化,得到随热负荷变化的储热罐最优运行模式。【结果】通过蓄热水罐与火电机组耦合的方法有效提升了机组的调峰和供热能力,并提出可以根据实际热负荷数据确定最大化收益的运行模式。【结论】该方法对机组的运行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蓄热系统 仿真建模 调峰 集成蓄热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含HRD的光热电站和综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义军 孙健淳 +2 位作者 高敏 秦烨嵘 张希栋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2-82,共11页
在“双碳”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ES)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文中提出一种在奖惩阶梯型碳交易机制下考虑含热回收装置(Heat Recycling Device, HRD)的光热电站和综合需求响应的IES系统低碳经济调... 在“双碳”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ES)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文中提出一种在奖惩阶梯型碳交易机制下考虑含热回收装置(Heat Recycling Device, HRD)的光热电站和综合需求响应的IES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方法。首先,在源侧构建含热回收装置的光热电站与加装碳捕集的热电联产机组联合运行的IES架构,并分析电转气两阶段的运行原理,建立计及余热回收的电转气设备模型。其次,考虑到负荷侧电、热、气三种负荷的柔性特性,在负荷侧建立电热气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最后,引入奖惩阶梯型碳交易机制,进一步减小系统碳排放量,构建调度周期内以含购能成本、运维成本、碳交易成本等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模型。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提高机组的运行潜力,而且有效降低了系统总运行成本与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电站 热回收装置 碳捕集技术 奖惩阶梯碳交易 综合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导引术客观化评价的方法及其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颖 王烨 +4 位作者 王智 田思玮 谢继鼎 李抒凝 代金刚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47-3151,3158,共6页
导引术为许多慢性疾病和身心疾病提供了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案,为中医特色运动疗法,但尚未形成治疗体系和疗效评价方法。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客观分析导引术习练对人体气血循环和脏腑功能的影响,体表温度变化可反映内在生理病理;脉诊技... 导引术为许多慢性疾病和身心疾病提供了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案,为中医特色运动疗法,但尚未形成治疗体系和疗效评价方法。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客观分析导引术习练对人体气血循环和脏腑功能的影响,体表温度变化可反映内在生理病理;脉诊技术则通过分析脉象图的变化来评估导引术习练的效果。未来可通过技术整合,并结合体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融合研究,为其客观化评价提供科学支持。结合前期研究基础,深入挖掘脑电、心率变异性等生理心理指标在导引术习练中的变化,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推动中医现代化与数字化,开发智能化评价体系,为导引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提升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可能性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术 运动疗法 红外热成像技术 脉诊仪 客观化评价 中医现代化 智能化 多学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谱太阳能与氢能利用协同的分布式综合能源集成与优化
6
作者 翟宇凯 王炯超 +2 位作者 吴寒逸 王瑞林 赵传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1-179,共9页
针对现有太阳能与氢能协同的混合能源系统存在系统能量利用率低、能源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全光谱太阳能与氢能利用协同的分布式综合能源架构。考虑太阳能综合输出效果最佳,确立了光谱分频窗口为700~1100 nm。以江苏省南京市某一工... 针对现有太阳能与氢能协同的混合能源系统存在系统能量利用率低、能源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全光谱太阳能与氢能利用协同的分布式综合能源架构。考虑太阳能综合输出效果最佳,确立了光谱分频窗口为700~1100 nm。以江苏省南京市某一工业园区为供能对象,通过对园区全年逐时的电、冷、热、生活热水负荷需求进行分析,进行了系统设计,并通过Matlab搭建了全工况动态数字模型。经过模拟仿真得出新系统较参比系统在全年的能量利用率及温室气体减排量上分别提升了10.43%和655660 kg,验证了新系统在能效以及环境友好性方面的优越性。分别探究了太阳能聚光面积和储热装置容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在综合考虑系统性能和经济成本下,对新系统开展了容量配置优化,得出了新系统的最佳容量配置是太阳能聚光面积为6000 m^(2),储热装置容量比N_(store)为0.9。经过容量配置优化后,系统的能效达到29.03%,比初始设定下系统的能效提高了3.56%。采用全光谱太阳能与氢能利用协同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谱太阳能 氢能利用 协同方式 综合能源系统 光谱分频窗口 容量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BF系列一体化蒸汽质量流量装置设计及实现
7
作者 俞平权 《流体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4期6-9,共4页
在工业测量领域,蒸汽流量的精确测量对于能源管理和过程控制至关重要。传统的蒸汽流量测量技术应用广泛,但在实际工况环境下容易受到物理条件的限制,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BF系列一体化蒸汽质量流量装... 在工业测量领域,蒸汽流量的精确测量对于能源管理和过程控制至关重要。传统的蒸汽流量测量技术应用广泛,但在实际工况环境下容易受到物理条件的限制,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BF系列一体化蒸汽质量流量装置的设计及实现方法。该装置采用自降温保温一体化水气分离技术,将流量测量传感器与多参数变送器进行一体化连接,显著提高了蒸汽流量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简化了安装和维护过程。本文详细介绍了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特点、技术优势以及在不同工业场合的应用效果,由自降温模块连接水滴形的均速管流量传感器与多参数变送器的一体化合成测量装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蒸汽质量流量装置 自降温保温 水气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光跟踪光伏&光热一体机热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许志龙 刘菊东 +3 位作者 黄种明 侯达盘 张建一 张耀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0-505,共6页
综合考虑聚光跟踪光伏&光热一体机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工作状况,设计一套光热装置,解决聚光光伏电池板的温升问题,并将部分无法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以热能的形式收集起来。通过测试验证,该光热装置可有效解决聚光光伏电池片的散热问题... 综合考虑聚光跟踪光伏&光热一体机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工作状况,设计一套光热装置,解决聚光光伏电池板的温升问题,并将部分无法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以热能的形式收集起来。通过测试验证,该光热装置可有效解决聚光光伏电池片的散热问题,还可收集太阳光热,获取利用价值较高的热水,从而达到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光伏&光热的综合利用;在不需热水的条件下,通过辅助内循环控制,该光热装置还可确保聚光光伏单独运行;考虑阴雨天气,通过手动加热控制,可确保阴雨天气的热水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热一体化 热水循环系统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区型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模型预测优化调度 被引量:106
9
作者 王成山 吕超贤 +2 位作者 李鹏 李树泉 赵鲲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791-6803,共13页
在冷/热/电综合能源系统中,协调多种设备使其优化运行,经济可靠地满足系统用能需求十分重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调度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该文针对一个实际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冬季运行优化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在对设备进行详细建模基础上... 在冷/热/电综合能源系统中,协调多种设备使其优化运行,经济可靠地满足系统用能需求十分重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调度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该文针对一个实际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冬季运行优化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在对设备进行详细建模基础上,建立包含滚动优化环节和动态调整环节的两阶段多时间尺度模型预测控制调度策略:滚动优化阶段以系统运行费用和机组启停罚金最小为目标,结合分时电价并考虑多系统互补运行,通过多步滚动求解制定系统大时间尺度调度计划;动态调整阶段以滚动优化阶段调控计划为基准,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应对可再生能源及负荷小时间尺度的不确定性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文调度方法可协调供能、蓄热装置的运行,发挥多种设备互补运行的优越性,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减少主机启停次数;动态调整阶段的引入可快速响应可再生能源和系统负荷小时间尺度变化,经济可靠地满足系统用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型综合能源系统 蓄热装置 启停罚金 模型预测控制 多时间尺度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板的GaN器件集成模块传热分析及热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小玲 李文华 +1 位作者 郭义宣 王康平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2-85,共4页
分别对基于3种基板,即印刷电路板(PCB)、覆铜陶瓷板(DBC)及低温共烧陶瓷板(LTCC)的氮化镓(GaN)器件集成模块的传热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BC模块的结-空气热阻最低,较高的是LTCC模块,最高是PCB模块。在自然对流情况下,DBC模块的结... 分别对基于3种基板,即印刷电路板(PCB)、覆铜陶瓷板(DBC)及低温共烧陶瓷板(LTCC)的氮化镓(GaN)器件集成模块的传热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BC模块的结-空气热阻最低,较高的是LTCC模块,最高是PCB模块。在自然对流情况下,DBC模块的结-空气热阻比PCB模块低约20%,强制对流情况下低约50%。LTCC基板相对于常用PCB基板及DBC陶瓷基板优势不显著。设计制造了基于PCB基板的GaN器件降压转换器集成模块,并对其传热性能进行热仿真及实验研究。根据热仿真模型,分析了热通孔对传热的强化作用及平行布置时器件之间的间距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在PCB基板上打热通孔可显著提高模块的传热性能,从无通孔变为有通孔(通孔面积为10%芯片面积),即可使模块的结-空气热阻降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器件 集成模块 传热 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光伏/光热与燃煤发电机组联合供能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海平 于鑫玮 +2 位作者 魏进家 冯蕾 徐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51-2260,共10页
设计出独立双层流道式和回路双层流道式结构的水冷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光伏/光热(CPC-PV/T)电热联用装置,分析比较2种装置的特征,CPC-PV/T集热单元之间采用蛇形对冲式连接方式;提出将多个CPC-PV/T电热联用装置并联连接组成的CPC-PV/T预... 设计出独立双层流道式和回路双层流道式结构的水冷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光伏/光热(CPC-PV/T)电热联用装置,分析比较2种装置的特征,CPC-PV/T集热单元之间采用蛇形对冲式连接方式;提出将多个CPC-PV/T电热联用装置并联连接组成的CPC-PV/T预热系统辅助加热燃煤机组凝结水,以及作为扩容蒸发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VEESG)辅助燃煤机组联合热发电的预热段2种集成方式,针对2种集成方式研究其集成机制。结果表明,联合发电系统机组热经济性随CPC-PV/T进水流量的增加成线性递增趋势;其出水温度可达90℃以上,在一定进水流量范围内,CPC-PV/T热效率随进水流量的增加而降低,随辐射强度的增强而提高;CPC-PV/T电效率随进水流量的增加呈波形递增趋势,其平均电效率、热效率分别在13.4%、42%左右。与独立的光伏或光热系统相比,CPC-PV/T占地面积小、太阳能利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光伏/光热(CPC-PV/T)电热联用装置 扩容蒸发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 燃煤机组 集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集成电路半解析热分析软件——BJX热分析软件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彭 陈雅妮 +2 位作者 王占民 甘安生 李东亮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8-40,共3页
半解析热分析法具有解析法的高精度,又具有数值法的较宽适用范围。编制出的计算软件具有分析时间短、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可能成为下一代集成电路实际使用的热分析软件。
关键词 BJX热分析软件 半解析 集成电路 热分析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力影响下SCSP器件的界面分层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功科 秦连城 易福熙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8-50,共3页
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堆叠芯片尺寸封装(SCSP)器件在回流焊工艺过程中的热应力分布,采用修正J积分方法计算其热应力集中处应变能释放率。结果表明:堆叠封装器件中最大热应力出现在Die3芯片悬置端。J积分最大值出现在位于Die3芯片的上沿... 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堆叠芯片尺寸封装(SCSP)器件在回流焊工艺过程中的热应力分布,采用修正J积分方法计算其热应力集中处应变能释放率。结果表明:堆叠封装器件中最大热应力出现在Die3芯片悬置端。J积分最大值出现在位于Die3芯片的上沿与芯片粘结剂结合部,达到1.35×10–2J/mm2,表明该位置的裂纹处于不稳定状态;在Die3芯片下缘的节点18,19和顶层节点27三个连接处的J积分值为负值,说明该三处裂纹相对稳定,而不会开裂处于挤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SCSP器件 修正J积分 界面分层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热采井注采一体化配套开关装置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颖 王成彪 +2 位作者 刘宝林 岳慧 李广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47,90-91,共3页
针对油田油层薄、断块小和复杂区块稠油油藏所采用的小尺寸(139.7mm)套管完井和不动管柱隔热注采开采方式无法实现不动管柱隔热注采的同时测动液面或洗井作业的问题,研制了小尺寸套管稠油热采井注采一体化配套开关装置。该装置的阀体... 针对油田油层薄、断块小和复杂区块稠油油藏所采用的小尺寸(139.7mm)套管完井和不动管柱隔热注采开采方式无法实现不动管柱隔热注采的同时测动液面或洗井作业的问题,研制了小尺寸套管稠油热采井注采一体化配套开关装置。该装置的阀体接头设计成偏心通孔加偏心阶梯盲孔的结构形式,弹簧爪上下端爪部分别设计为外抓和内抓扣型,且在进液阀进液端设计了保护块。试验及应用情况表明,该开关装置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了在不动管柱隔热注采的同时,方便地进行日常动态检测和常规洗井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尺寸套管 稠油热采 注采一体化 动液面测量 洗井 开关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安文韬 刘彦丰 《应用能源技术》 2007年第11期33-35,39,共4页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光伏组件的温度,提高光伏发电效率,而且能够产生热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对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系统的两种主要模式:水冷却型和空气冷却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模型进行了理...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光伏组件的温度,提高光伏发电效率,而且能够产生热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对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系统的两种主要模式:水冷却型和空气冷却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模型进行了理论介绍,详细说明了两种系统中热产品在家庭中的应用。并对目前研究情况下两个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与常规建筑相比,光伏光热建筑减少了墙体得热,改善了室内空调负荷状况,提高了建筑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光热一体化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 光伏热水一体墙 光伏墙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致冷光读出红外成像阵列器件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广立 冯飞 +1 位作者 熊斌 王跃林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7-330,33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双材料梁-微镜一体化”特征结构的光读出红外成像阵列器件。该特征结构集成了红外敏感、调制和输出读出可见光信号的双重功能。通过研究相关性能,完成了像素单元尺寸的优化设计。理论计算表明,其关键性能指标的热-机械... 提出了一种具有“双材料梁-微镜一体化”特征结构的光读出红外成像阵列器件。该特征结构集成了红外敏感、调制和输出读出可见光信号的双重功能。通过研究相关性能,完成了像素单元尺寸的优化设计。理论计算表明,其关键性能指标的热-机械灵敏度和噪声等效温差分别为2.14×10-3rad/K和2.94 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材料梁-微镜一体化 热-机械灵敏度 热时间常数 噪声等效温差 光读出红外成像阵列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面拼接反射镜热稳定性对MTF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富强 蔡伟军 范俊杰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81,共7页
光学拼接是扩大航天相机视场的有效方法。焦平面采用光学拼接时,拼接反射镜的热稳定性对探测器的共线性和共面性有一定的影响,共线性和共面性误差会引起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的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TF)的下降。文章首先在三... 光学拼接是扩大航天相机视场的有效方法。焦平面采用光学拼接时,拼接反射镜的热稳定性对探测器的共线性和共面性有一定的影响,共线性和共面性误差会引起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的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TF)的下降。文章首先在三维欧式空间建立拼接反射镜热变形前后的平面方程,通过计算TDICCD顶点关于反射镜平面方程的镜像点得出反射镜热变形对TDICCD共线性和共面性的影响;其次,为了对热稳定性进行有效评价,以MTF为其评价函数,分别对TDICCD的共线性误差、共面性误差对TDICCD相机MTF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两种误差引起MTF下降的计算公式;最后,以某测绘相机光学拼接焦面为例,对拼接反射镜的热变形引起的探测器的共线性和共面性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积分级数下传递函数的下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积分级数为128级时,TDICCD共线性误差引起的飞行方向(X向)MTF下降近似为零,在线阵方向(Y向)MTF下降小于0.025%;共面性误差引起的MTF下降小于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拼接 反射镜 焦平面 调制传递函数 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 热稳定性 测绘相机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器件主动热控制的PI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萌 应展烽 张旭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676,共10页
为了提高功率器件结温控制精度,提出了功率器件主动热控制的参数优化方法。基于功率器件主动热控制原理和热网络模型,构建比例-积分(PI)参数优化的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得最优PI参数。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以功... 为了提高功率器件结温控制精度,提出了功率器件主动热控制的参数优化方法。基于功率器件主动热控制原理和热网络模型,构建比例-积分(PI)参数优化的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得最优PI参数。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以功率MOSFET构成单相全桥电路,以电流动态限幅为手段,在不同的电流限幅最大值、器件初始结温和环境温度等情况下,对功率器件进行了主动热控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文PI参数优化方法能够提升功率器件结温控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器件 主动热控制 PI控制器 参数优化 结温控制 遗传算法 单相全桥电路 电流动态限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微环谐振腔的热非线性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雅珍 王凌华 +1 位作者 黄琪琪 王少昊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5-350,共6页
微环谐振腔在谐振条件下腔内光能量会得到显著增强,但是随着该能量的不断增强,其所引发的热效应将使得微环谐振腔的有效折射率发生改变.为此,从微环谐振腔温度、泵浦输入光功率的大小和泵浦输入光波长的扫描速率三个方面,对一类具有高Q... 微环谐振腔在谐振条件下腔内光能量会得到显著增强,但是随着该能量的不断增强,其所引发的热效应将使得微环谐振腔的有效折射率发生改变.为此,从微环谐振腔温度、泵浦输入光功率的大小和泵浦输入光波长的扫描速率三个方面,对一类具有高Q值的氮氧化硅微环谐振腔的热非线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谐振腔的温度可以实现谐振频率的锁定.同时,利用热非线性引起的双稳态效应,通过控制泵浦输入光功率大小以及功率大小改变的速率,也可以实现微环谐振腔的模式锁定.该研究为如何稳定微环谐振腔腔内能量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谐振腔 热效应 双稳态 非线性光学 集成光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刍议 被引量:4
20
作者 龙文志 《中国建筑防水》 2015年第11期18-23,共6页
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系统有通风、通水、冷却型三类,它将太阳能的光热通过建筑集成起来,经济实用,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宜尽快建立BIPVT的评价标准,为合理设计和推广这一系统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 通水式 通气式 应用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