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环境案件中赔偿影响量刑的实证检视及其规范路径
1
作者 自正法 刘倩楠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8,157,共14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确立积极履行赔偿责任能对量刑产生影响,回归理论,其是基于刑民一体化思维下对环境法益的确立、特殊预防理论的指引、民刑共治犯罪治理模式的选择,以及“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原则与恢复性治理模式的有机融合。通过...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确立积极履行赔偿责任能对量刑产生影响,回归理论,其是基于刑民一体化思维下对环境法益的确立、特殊预防理论的指引、民刑共治犯罪治理模式的选择,以及“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原则与恢复性治理模式的有机融合。通过对1528份污染环境案件刑事判决书的实证研究发现,赔偿作为量刑情节的适用空间不足,应对其进行规范约束,赔偿本身的认定与其他金钱类责任容易混淆,赔偿的支付对象不确定及款项用途不明朗。鉴此,应将先刑后民与先民后刑的审理模式相结合,完善赔偿影响量刑的标准,赔偿的认定优先于其他金钱类责任,确立环境公益基金制度,以期进一步规范环境案件赔偿作为量刑要素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赔偿影响量刑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环境公益基金 环境服务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疑与废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被引量:44
2
作者 谢佑平 江涌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67,共11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现实。现实中,该制度矛盾重重,包括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矛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普通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矛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内部的矛盾。同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现实。现实中,该制度矛盾重重,包括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矛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普通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矛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内部的矛盾。同时,国外以刑、民分诉为主流和方向。因此,对该制度应该予以废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不合理性 废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刑后民”原则的实践困境及其理论破解 被引量:62
3
作者 万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19-27,共9页
“先刑后民”原则在我国现实司法中遭遇实践困境,进而在学理上遭到普遍的合理性质疑。为此,需要澄清几个观念上的误区:一则“先刑后民”原则在内涵上包括位阶上和位序上的优先性,二则并非我国所独有,而是一项具有普适性的司法原则;三则... “先刑后民”原则在我国现实司法中遭遇实践困境,进而在学理上遭到普遍的合理性质疑。为此,需要澄清几个观念上的误区:一则“先刑后民”原则在内涵上包括位阶上和位序上的优先性,二则并非我国所独有,而是一项具有普适性的司法原则;三则“先刑后民”原则的价值基础并非旨在彰显“公权优先”的价值理念,而是重在刑、民程序冲突的理性解决。同时,还应当在制度层面上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的保障:一是以程序选择权为基础改造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是加强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衔接适用;三是积极构建滥用程序的制裁机制,防止当事人恶意启动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刑后民 被害人 民事权利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从被害人民事权益保障视角的思考 被引量:21
4
作者 廖中洪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5-150,共6页
现行《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全面承袭了1979年《刑诉法》的相应规定,在刑事司法审判中已经明显不适应对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需要。充分保障被害人的权利,在程序上应当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被害人提起附带民... 现行《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全面承袭了1979年《刑诉法》的相应规定,在刑事司法审判中已经明显不适应对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需要。充分保障被害人的权利,在程序上应当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被害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反诉;撤回公诉以后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等等问题进行完善。在完善相应程序制度的方式上,应当通过立法修改的方式进行,而不是采用现行司法解释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权利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民事权益 撤回 刑事司法 公诉 程序制度 方式 规定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刑事后民事原则之评价与修正 被引量:9
5
作者 石春玲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78,共7页
先刑事后民事原则对于节省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有重要价值,但实务中其效力的过度扩张严重损害了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利益,背离了现代诉讼的民主与公正价值,应严格界定其内涵和适用条件,明确其作为原则而非规则的属性。
关键词 先刑事后民事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拒斥精神损害赔偿的立场批判与制度重构 被引量:15
6
作者 段厚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118,共12页
我国法上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在设立之初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发展到当下已发生目的异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在性质上成为一种特别的刑事诉讼程序,服务于刑事诉讼的目的,而不是维护受害人私权,这就是它拒斥精神损害赔偿的根本原... 我国法上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在设立之初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发展到当下已发生目的异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在性质上成为一种特别的刑事诉讼程序,服务于刑事诉讼的目的,而不是维护受害人私权,这就是它拒斥精神损害赔偿的根本原因。在我国日益重视国民民事权益保障、重视公民人格尊严的当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保守立场已经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必须予以改变。改变制度的路径有多种,比较务实的选择是分步进行。首先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纳入精神损害赔偿开始,逐步变革,直到废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让刑事的归于刑事,民事的归于民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赔偿 民事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寻求利益平衡的途径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4,共5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对于保障公民和国家、集体的财产不受侵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现行立法的缺失导致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对于保障公民和国家、集体的财产不受侵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现行立法的缺失导致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被害人的权益难以得到实现。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应进一步规范民事赔偿范围,也应将精神损害纳入进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制度 利益 平衡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二元冲突及协调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再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3,共7页
同一事实所引起的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存在一定的重合。这构成了民事诉讼"附带"于刑事诉讼中解决的基础,也使附带民事诉讼呈现出依附性与独立性的二元冲突属性。寻求这两种属性的适当平衡,并且对它们的冲突予以合理协调,是在... 同一事实所引起的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存在一定的重合。这构成了民事诉讼"附带"于刑事诉讼中解决的基础,也使附带民事诉讼呈现出依附性与独立性的二元冲突属性。寻求这两种属性的适当平衡,并且对它们的冲突予以合理协调,是在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与运行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在我国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没有予以充分重视,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二元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海洋知识产权诉讼中引入仲裁的探讨——以完善被侵权人保护和救济为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星 宋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8-151,共4页
近年来,因侵犯海洋知识产权而构成犯罪的情形时有发生,被侵权人往往会因行为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经济损失而提起民事诉讼,而仲裁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重要途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国际上"非诉讼解决模式",通过探讨... 近年来,因侵犯海洋知识产权而构成犯罪的情形时有发生,被侵权人往往会因行为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经济损失而提起民事诉讼,而仲裁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重要途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国际上"非诉讼解决模式",通过探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本文认为,可以在海洋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引入仲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侵权人 仲裁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汤维建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2年第1期28-43,共16页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逐渐成为司法保护公益的常态性诉讼形式,是同时实现刑法目的和公益诉讼制度目的的最佳诉讼形式。但是迄今为止,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法规范尚属空白,司法实践和理论探讨中对此也缺乏重视。因此,应当修改《刑事...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逐渐成为司法保护公益的常态性诉讼形式,是同时实现刑法目的和公益诉讼制度目的的最佳诉讼形式。但是迄今为止,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法规范尚属空白,司法实践和理论探讨中对此也缺乏重视。因此,应当修改《刑事诉讼法》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上升到立法高度进行规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无需规定诉前公告程序、被告主体不必保持绝对的一致性、案件管辖应当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审判组织不是非要采用7人合议庭制不可、审判顺序应当是刑事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并行交错而不是"先刑后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诉前公告程序 审判顺序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之界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雅妮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4-84,共11页
明确的案件范围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正确实施的关键和前提。但从实践中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与独立的民事公益诉讼“同质化”现象明显,并未体现出该类诉讼的特殊性。要合理界定该类诉讼的案件范围,应坚持“刑主民辅... 明确的案件范围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正确实施的关键和前提。但从实践中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与独立的民事公益诉讼“同质化”现象明显,并未体现出该类诉讼的特殊性。要合理界定该类诉讼的案件范围,应坚持“刑主民辅”的基本理念,充分考虑“附带诉讼”的必要性、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与价值等多重影响因素,从“两诉”被告人的关系、损害事实、诉讼管辖以及起诉时间等方面入手,将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范围大于刑事诉讼被告范围的案件、公益损害事实超出犯罪事实的案件、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实行专门管辖的案件以及在一审开庭后起诉的案件等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刑主民辅” 形式附带性 案件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程序并行和接轨 被引量:1
12
作者 蔺耀昌 杨解君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现行程序法制构造,难以应对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密切关联且混合并存的复杂案件。在受害人的损害由民事侵权、行政侵权、受害人的过错,乃至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情况下,单一的民事诉讼或...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现行程序法制构造,难以应对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密切关联且混合并存的复杂案件。在受害人的损害由民事侵权、行政侵权、受害人的过错,乃至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情况下,单一的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均无法高效、低成本且全面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通过修改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构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制度,从而实现行政救济与民事救济制度的并行与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赔偿 民事赔偿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民事附带行政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国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8-20,共3页
不能因为民事诉讼问题附带于刑事诉讼过程解决就忽视民事诉讼的应有本质。一味坚持“先刑后民”原则可能阻碍被害人的利益保护。检察机关作为原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难以找到法理依据。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请求赔偿的时效应该从“可以行... 不能因为民事诉讼问题附带于刑事诉讼过程解决就忽视民事诉讼的应有本质。一味坚持“先刑后民”原则可能阻碍被害人的利益保护。检察机关作为原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难以找到法理依据。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请求赔偿的时效应该从“可以行使请求权之日”起计算,被害人所获赔偿应既包括物质损失赔偿,也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 物质损失 精神损害 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权三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宁华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9-12,共4页
在刑事诉讼中是否应当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持沉默的权利,在我国一直见仁见智。本文从司法文明、公民权利及改变警察办案作风、提高司法人员素质的角度,阐述了在我国实行沉默权的必要性。
关键词 沉默权 刑事诉讼 司法文明 无罪推定中国分类号:OF7 文献编识码: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质疑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莹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7-71,共5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减轻诉累,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判决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但由于我国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附带民事诉讼与现代司法理念产生冲突,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冲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实践价值受到质...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减轻诉累,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判决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但由于我国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附带民事诉讼与现代司法理念产生冲突,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冲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实践价值受到质疑,最终应将该制度取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带民事诉讼 冲突 质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继福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文章以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应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立论基础,论述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以期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法、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 赔偿责任 构成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加拿大跨境追赃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炎 《时代法学》 2016年第1期90-98,共9页
加拿大作为我国腐败犯罪嫌疑人的最大逃匿和转赃国家之一,是我国加强境外追赃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的刑事没收制度、反洗钱法律制度、犯罪资产分享制度等尚不完善,同时加拿大作为赃款赃物的"净输入"国家,怠于承认或执行... 加拿大作为我国腐败犯罪嫌疑人的最大逃匿和转赃国家之一,是我国加强境外追赃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的刑事没收制度、反洗钱法律制度、犯罪资产分享制度等尚不完善,同时加拿大作为赃款赃物的"净输入"国家,怠于承认或执行我国的没收令。因此,需加大反洗钱查处力度,构建我国统一的没收制度,通过刑事司法协助从加拿大追回犯罪资产;探索在加拿大法院直接提起民事诉讼程序,要求确认和维护有关资产的所有权;推进中加双边引渡条约的缔结,并建立犯罪资产返还与分享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追赃 反洗钱调查 刑事没收 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公安机关民转刑案件防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桂霞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2-69,共8页
当前频频出现的“民转刑”案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风险点。对251起因民事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进行深度剖析,从个人主观层面和社会治理层面挖掘“民转刑”案件的问题根源,以公安机关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为主线,以提升公安... 当前频频出现的“民转刑”案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风险点。对251起因民事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进行深度剖析,从个人主观层面和社会治理层面挖掘“民转刑”案件的问题根源,以公安机关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为主线,以提升公安机关社会治理的社会化、专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为目的,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协同联动调解、规范化处置以及立体化防控等治理机制,有助于基层公安机关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阻断民事纠纷向刑事犯罪的质变,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转刑 社会治理 纠纷化解 防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中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444-447,共4页
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立法和司法的内在要求 ,是全面保护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制裁侵权行为的需要 ,同时也是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法律体系 ,顺应国际立法全面保护人格权发展趋势的需要 。
关键词 构成要件 实质要件 形式要件 赔偿数额 赔偿范围 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 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检讨——从被害人权利保护角度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瑞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63-65,共3页
由于在制度设计上遵循“刑优于民”的立法指导思想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司法操作实践上均表现出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缺失 ,使得对被害人的个别救济淹没在国家追究、惩罚犯罪的过程中。从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角度 ,无疑... 由于在制度设计上遵循“刑优于民”的立法指导思想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司法操作实践上均表现出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缺失 ,使得对被害人的个别救济淹没在国家追究、惩罚犯罪的过程中。从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角度 ,无疑应该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分离开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 权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