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1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DT模式及PG-SGA营养干预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麻玲霞 彭巍 +1 位作者 黄遐 张小芳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2期220-222,22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及主观整体营养评分量表(PG-SGA)进行营养干预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健康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进行化疗的96例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及主观整体营养评分量表(PG-SGA)进行营养干预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健康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进行化疗的96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指导,实验组基于MDT模式及PG-SGA评分进行营养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体重及营养指标情况、食欲情况、厌食及生活质量情况、能量摄入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07、-2.085,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食欲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2,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治疗功能性评价量表(FAACT)、生命质量、总健康状况以及总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59、-2.635、-3.510、-2.413,P<0.05)。干预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能量摄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4,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基于MDT模式及PG-SGA营养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患者食欲,增加日常能量摄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模式 主观整体营养评分量表 恶性肿瘤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闭环矢量控制起重机常见故障机理分析及对策
2
作者 马世强 马雪松 +1 位作者 张丰 张朝衍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5年第4期52-54,共3页
某工业场区的起重机主要采用PG闭环矢量控制方式。依据起重机PG闭环矢量控制的原理,结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从电气、机械两方面进行故障机理分析,提出应急处置方案,确保故障发生后能够及时解决、快速恢复。并制定优化改进... 某工业场区的起重机主要采用PG闭环矢量控制方式。依据起重机PG闭环矢量控制的原理,结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从电气、机械两方面进行故障机理分析,提出应急处置方案,确保故障发生后能够及时解决、快速恢复。并制定优化改进措施,减少后续因此类故障导致停机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场区 起重机 pg闭环矢量控制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射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G-17、PGI、PG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孟敏 王秀敏 +1 位作者 黄宏春 蒋珊珊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808-811,816,共5页
目的探究内镜射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 目的探究内镜射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药物组(n=48)和射频组(n=78)。药物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射频组采用内镜射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泛酸、胸骨后灼痛、进食梗阻感]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G-17,PGI,PGⅡ]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射频组的总有效为89.74%,高于药物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P<0.05)。射频组的泛酸、胸骨后灼痛、进食梗阻感消失时间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3、2.750、2.348,P<0.05)。治疗后,两组的G-17、PGⅡ均低于治疗前,且射频组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2、2.157,P<0.05);PG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射频组高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72、2.157、2.449,P<0.05)。射频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药物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5、2.473,P<0.05)。结论内镜射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高的疗效,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其血清G-17,PGI,PGⅡ水平,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射频 反流性食管炎 血清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活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随肠上皮化生患者PG、PGR、LI-CD的影响
4
作者 赵源 郎晓猛 +3 位作者 要翠翠 康欣 杨倩 刘建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2511-2515,共5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活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及胃黏膜中肝肠钙黏连蛋白(LI-CD)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诊治的120...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活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及胃黏膜中肝肠钙黏连蛋白(LI-CD)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诊治的120例CAG伴肠上皮化生患者分为中药组和中成药组,每组60例。中药组口服化浊解毒活血方(1剂/d,分2次温服),中成药组口服摩罗丹(每次8丸,3次/d),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像病情程度、病理(炎症、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变化程度、血清PG水平、PGR和胃黏膜肠化生组织中LI-CD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胃镜像和炎症、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中药组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中成药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PGⅠ水平和中药组PGR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2组血清PGⅡ水平和中成药组PG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中药组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中成药组(P均<0.05)。治疗后,2组胃黏膜肠化生组织中LI-CD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中药组明显低于中成药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活血方能有效改善CAG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病理表现,可能与其提升血清PGI水平,下调LI-CD在胃黏膜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化浊解毒活血方 肠上皮化生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比值 肝肠钙黏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肛瘘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FBG、2hPG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张建波 李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41-0044,共4页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肛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对FBG、2h PG及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自来我院就诊并且确诊为肛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选取其中的50例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每组25例。其中25例编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肛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对FBG、2h PG及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自来我院就诊并且确诊为肛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选取其中的50例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每组25例。其中25例编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另外25例编入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此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得出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观察组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优质护理模式应该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肛瘘 糖尿病 FBG 2h pg及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健脾养胃汤加味治疗胃癌临床疗效观察及对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GⅠ、PGⅡ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卓 占寿凯 胡守友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究自拟健脾养胃汤加味治疗胃癌临床疗效观察及对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Ⅱ(PGⅡ)的影响。方法: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2021.1~2023.1期间就诊的脾胃虚寒型中晚期原发性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目的:探究自拟健脾养胃汤加味治疗胃癌临床疗效观察及对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Ⅱ(PGⅡ)的影响。方法: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2021.1~2023.1期间就诊的脾胃虚寒型中晚期原发性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接受自拟健脾养胃汤加味治疗,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指标变化水平[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Ⅱ(PGⅡ)、胃液素(GAS)]、肿瘤标志物指标变化水平[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和生活质量[胃癌测定量表(QLASTCM-Ga)]。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CA19-9、CA72-4、CEA和QLASTCM-G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PGI、PGⅡ和GAS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健脾养胃汤加味能够有效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指标、肿瘤标志物指标和生活质量,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胃汤 加味 胃癌 临床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血清pg pg
原文传递
血清sHLAG、PGⅠ、PGⅡ与早期胃癌的关系及与窄带成像技术的联合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史琦玉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与早期胃癌的关系及与窄带成像技术(NBI)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3年4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82例胃黏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与早期胃癌的关系及与窄带成像技术(NBI)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3年4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82例胃黏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80例,胃良性病变102例。在病理确诊前行血清sHLAG、PGⅠ、PGⅡ和NBI检查。结果 胃癌组血清sHLAG、PGⅡ高于胃良性病变组,而PGⅠ低于胃良性病变组(P<0.05)。不同TNM、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程度胃癌患者的sHLAG、PGⅠ、PG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显示,sHLAG、PGⅡ与TNM、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PGⅠ与TNM、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5)。4项联合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分别高于sHLAG、PGⅠ、PGⅡ、NBI单独诊断(P<0.05)。结论 血清sHLAG、PGⅠ、PGⅡ在早期胃癌患者中呈异常表达,且与NBI联合有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早期胃癌 窄带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检测的全电子THz无线系统中混合PGS设计
8
作者 韩扬 田鹏 +6 位作者 王明旭 谭景文 徐思聪 张冰 魏怡 杨雄伟 余建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12期1313-1319,共7页
太赫兹通信由于具有极大的带宽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太赫兹系统中进一步提升系统容量也成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PGS)的方案对全电子元件构成的太赫兹系统进行优化,使用成对优化(PO)算法对完成概率整形(PS... 太赫兹通信由于具有极大的带宽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太赫兹系统中进一步提升系统容量也成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PGS)的方案对全电子元件构成的太赫兹系统进行优化,使用成对优化(PO)算法对完成概率整形(PS)后的16阶正交幅度调制(PS-16QAM)的星座点进行位置调整,获得所需的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的16阶正交振幅调制(PGS-16QAM)信号。通过测试PS-16QAM、几何整形后的16阶正交幅度调制(GS-16QAM)和PGS-16QAM在不同净速率下对16QAM的优化,验证了混合PGS具有最佳的优化效果。实验证明,当无线传输距离设置为2 m、NGMI阈值设置为0.92时,PGS-16QAM相较于传统的16QAM、PS-16QAM和GS-16QAM,净传输速率分别提升了15.6%、11.8%和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概率整形 几何整形 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 成对优化 归一化广义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PGR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应用价值
9
作者 张弛 廖苏丹 苏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04-170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及PGⅠ/PGⅡ(PGR)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入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CAG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入院进行体检的80名...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及PGⅠ/PGⅡ(PGR)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入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CAG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入院进行体检的8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G-17、PGⅠ、PGⅡ及PGR水平,并进行两组对比;同时比较不同萎缩部位(胃体萎缩、全胃多灶萎缩、胃窦萎缩)的G-17、PGⅠ、PGⅡ及PGR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17、PGⅠ、PGR单一与联合检测对CAG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G-17、PGⅠ、PGR水平分别为(5.01±3.22)pmol/L、(53.28±18.24)μg/L、4.09±3.7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9.18±2.89)pmol/L、(88.47±20.72)μg/L、8.58±4.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体萎缩患者G-17水平为(17.46±2.46)pmol/L,高于全胃多灶萎缩患者[(15.44±2.48)pmol/L]、胃窦萎缩患者[(7.52±2.46)pmol/L],PGⅠ、PGⅡ及PGR水平分别为(34.28±3.49)μg/L、(4.16±1.14)μg/L、10.7±1.5,均低于全胃多灶萎缩患者[(44.12±4.91)μg/L、(8.47±1.55)μg/L、10.4±1.9]、胃窦萎缩患者[(89.58±14.23)μg/L、(7.45±1.56)μg/L、12.6±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G诊断中G-17的临界值、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10.32 pmol/L、0.879、60.87%、70.09%,PGⅠ依次为106.09μg/L、0.891、63.09%、75.57%,PGR依次为12.35、0.869、75.49%、75.18%,G-17、PGⅠ、PGR联合诊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0.902、82.18%、68.09%。结论CAG诊断中G-17与PG具有一定应用价值,G-17、PGⅠ水平过低提示CAG发生风险较高,且G-17、PGⅠ、PGR可用于辅助判断CAG患者的不同萎缩部位,G-17、PGⅠ、PGR联合检测不仅可进一步提升CAG诊断精准性,还可为CAG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胃泌素类 胃蛋白酶原类 pgⅠ/pg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蛋白CkPGIP1关键氨基酸突变增强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闫鑫 高琳颖 +2 位作者 胡梦慧 邵苗苗 侯玉霞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2-931,共10页
牛心朴子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CkPGIP1)能有效抑制大丽轮枝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VdPG1)的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CkPGIP1的抗病性,本研究从CkPGIP1定点突变入手,研究其突变增强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通过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P... 牛心朴子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CkPGIP1)能有效抑制大丽轮枝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VdPG1)的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CkPGIP1的抗病性,本研究从CkPGIP1定点突变入手,研究其突变增强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通过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成功构建了CkPGIP1蛋白突变体T152VCkPGIP1、D202SCkPGIP1和I250KCkPGIP1,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对CkPGIP1及其突变体进行体外诱导表达和纯化,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和琼脂糖径向扩散法测定突变蛋白对大丽轮枝菌VdPG1的抑制作用。DNS法测定结果表明:突变蛋白能有效抑制VdPG1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D202SCkPGIP1对VdPG1的抑制效果显著,T152VCkPGIP1抑制效果次之,I250KCkPGIP1抑制作用不明显。琼脂糖径向扩散结果与DNS法的一致,其中经D202SCkPGIP1处理的VdPG1扩散直径缩小最多,表明其抑制活性最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蛋白可以抑制大丽轮枝菌在棉花叶片上的扩展,进一步证实CkPGIP1关键氨基酸突变增强了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朴子草 大丽轮枝菌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关键氨基酸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a diet meal plan on pepsinogen I and II,gastrin-17,and nutritional status in gastric ulcer patients
11
作者 Wei-Wei Zhang Xiao-Fei Wang +1 位作者 Hai-Yan Yu Ling-Fang W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1期4574-4581,共8页
BACKGROUND Gastric ulcers(GUs)have a high risk of clinical morbidity and recurrence,and further exploration is needed for the prevention,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AIM To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a diet... BACKGROUND Gastric ulcers(GUs)have a high risk of clinical morbidity and recurrence,and further exploration is needed for the prevention,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AIM To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a diet plan on pepsinogen(PG)I,PG II,gastrin-17(G-17)levels and nutritional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GUs.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GUs treated between May 2022 and May 2023 were enrolled,with 4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routine nursing and 53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ing dietary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a diet plan.The study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nursing efficacy,adverse events(vomiting,acid reflux,and celialgia),time to symptom improvement(burning sensation,acid reflux,and celialgia),gastric function(PG I,PG II,and G-17 levels),and nutritional status[prealbumin(PA)and albumin(ALB)levels].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a marked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a significantly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and a shorter time to symptom improve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Additionally,the experimental group’s post-intervention PG I,PG II,and G-17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eintervention or control group levels,whereas PA and ALB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CONCLUSION The diet plan significantly reduced PG I,PG II,and G-17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GU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ir nutritional st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t plan Dietary care Gastric ulcers Plan on pepsinogen I Plan on pepsinogen II GASTRIN-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I,PGII,PGI/PGII,G-17在胃溃疡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国强 范吕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572-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PG I/PG II、胃泌素(G-17)在胃溃疡病情进展及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胃溃疡患者99例。根据畸田隆夫分期标准,分为活动组(活动期)、愈合组(愈合期)、瘢痕组...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PG I/PG II、胃泌素(G-17)在胃溃疡病情进展及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胃溃疡患者99例。根据畸田隆夫分期标准,分为活动组(活动期)、愈合组(愈合期)、瘢痕组(瘢痕期)各33例。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PG I、PG II、PG I/PG II、G-17表达水平的测定,比较三组治疗前后4项指标差异。结果活动组腹痛、食欲不振、嗳气胃胀、恶心呕吐人数占比、VAS评分、PG II、G-17高于愈合组、瘢痕组(P<0.05);活动组PG I、PG I/PG II低于愈合组、瘢痕组(P<0.05)。PG I、PG I/PG II分别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631、-0.611);PG II、G-17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724、0.706)(P<0.05)。PG I、PG II、PG I/PG II、G-17联合诊断胃溃疡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0.869)高于单一指标(P<0.05)。治疗4周后,预后良好组VAS评分、PG II值、G-17值低于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PG I、PG I/PG II值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PG I、PG II、PG I/PG II、G-17联合诊断胃溃疡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PG I、PG I/PG II在胃溃疡活动期、预后不良中呈低表达,PG II、G-17在胃溃疡活动期、预后不良中呈高表达,对胃溃疡患者进行4项指标检测,能为其病情、预后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 预后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SGA营养干预的多层面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13
作者 黄宝卿 张凤霞 蔡艺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8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G-SGA)营养干预的多层面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的研究病例为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病例的就诊时间在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共有92例病例参与本次研究。患者... 目的分析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G-SGA)营养干预的多层面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的研究病例为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病例的就诊时间在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共有92例病例参与本次研究。患者通过随机抽取编号(1~92号)后根据单双号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PG-SGA营养干预的多层面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饮食行为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的饮食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康复时间指标短于对照组,评估生活质量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在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采取以PG-SGA营养干预为基础的多层面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饮食行为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pg-SGA营养干预 围手术期护理 综合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lue of serum pepsinogen ratio screening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in Youcheng area
14
作者 Xue Han Wei Y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4年第12期3729-3736,共8页
BACKGROUND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remains extremely low(<15%),wherea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early gastric cancer(EGC)is>90%.Consequently,strengtheni... BACKGROUND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remains extremely low(<15%),wherea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early gastric cancer(EGC)is>90%.Consequently,strengthening the screening of patients with EGC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PCLs)is essential.AIM To identify the value of serum pepsinogen ratio(PGR)screening for EGC and PCLs in the Shengli Oilfield Central Hospital.METHODS We first selected 385 patients with gastric lesions in the Youcheng area,deter-mining benign lesions,PCLs,and EGC in 135,123,and 127 cases,respec-tively,based on endoscopy and case diagnosis.The positive rates of pepsinogen I,pep-sinogen II and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detected,and the PGR was calculated.Subsequently,we plotte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to analyze the screening value of PGR and H.pylori-positive rates for PCLs and EGC.RESULTS PGR expression demonstrated a decreasing trend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lesions,PCLs,and EGC successively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results,whereas the H.pylori-positive rate was notab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PCLs and EGC compared to those with benign lesions.The area under the curves(AUCs)of PGR,H.pylori,and their combination in differentiating patients with benign lesions from those with PCLs were 0.611,0.582,and 0.689,respectively;PGR,H.pylori,and their combination had an AUC of 0.618,0.502,and 0.618 in distinguishing PCL patients from EGC patients,respectively;the AUCs of PGR,H.pylori,and their combination in discriminating patients with benign lesions from those with EGC were 0.708,0.581,and 0.750,respectively.CONCLUSION PGR has great screening potential for patients with EGC and PCLs in the Youcheng area,and the screening efficiency is further improved by combining the H.pylori-positive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sinogen pepsinogen ratio Early gastric cancer Precancerous lesions Screening va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G分级的寒区道路沥青工程适用性研究
15
作者 袁强强 《山西建筑》 2024年第8期139-141,156,共4页
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开裂是寒区沥青路面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选择稠度低或劲度低的沥青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是最常见的方法,但常规沥青分级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研究了PG分级技术在寒区道路沥青工程的适用性,对四种不同的沥... 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开裂是寒区沥青路面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选择稠度低或劲度低的沥青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是最常见的方法,但常规沥青分级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研究了PG分级技术在寒区道路沥青工程的适用性,对四种不同的沥青进行了常规分级试验和PG分级试验,分析了沥青指标与路用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分级方法难以准确、直接地描述寒区道路主要路用性能指标——低温开裂,而PG分级技术通过蠕变劲度和蠕变速率的差异直观地反映了低温开裂指标。因此,PG分级技术更适用于寒区道路沥青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分级 寒区 道路沥青工程 沥青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G-17、PGR、CEA、CA19-9及脂联素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霞 张佳盈 徐满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比值(PGR)、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脂联素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胃良性疾病患者58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集空腹静...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比值(PGR)、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脂联素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胃良性疾病患者58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G-17、PGR、CEA、CA19-9及脂联素水平,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差异及不同分期胃癌患者血清学指标变化;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G-17、PGR、CEA、CA19-9、脂联素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G-17[(16.25±2.18)pmol/L]、CEA[(12.84±2.13)ng/mL]、CA19-9[(42.53±4.28)U/mL]水平高于对照组,PGR[(4.89±0.42)]、脂联素[(5.21±1.05)μ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胃癌患者G-17[(14.58±1.69)pmol/L]、CEA[(8.64±1.32)ng/mL]、CA19-9[(36.59±4.02)U/mL]水平低于Ⅲ~Ⅳ期患者,PGR[(6.15±1.02)]、脂联素[(7.02±1.15)μg/mL]高于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显示,G-17、PGR、CEA、CA19-9、脂联素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775、0.784、0.786、0.722、0.950,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血清G-17、PGR、CEA、CA19-9及脂联素联合检测在胃癌筛查中应用价值高,可提高诊断效能,便于临床早期筛查工作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比值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疾病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抗体联合PG及G-17血清学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17
作者 陈慧贞 刘奕轩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961-1963,共3页
目的 探讨Hp抗体联合PG及G-17血清学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8例早期胃癌患者纳入早期胃癌组,另选取同期48名健康体检合格者纳入对照组,选取48例慢性胃炎患者纳入慢性胃炎组。对以上三组观察对象的PGⅠ水平、PGⅡ水平... 目的 探讨Hp抗体联合PG及G-17血清学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8例早期胃癌患者纳入早期胃癌组,另选取同期48名健康体检合格者纳入对照组,选取48例慢性胃炎患者纳入慢性胃炎组。对以上三组观察对象的PGⅠ水平、PGⅡ水平、G-17水平进行测定,同时计算PGⅠ/PGⅡ水平,统计三组观察对象的Hp抗体阳性率情况,比较Hp抗体阳性、阴性患者的各指标水平。结果 早期胃癌组患者的PGⅠ、PGⅠ/PGⅡ水平均低于胃炎组和对照组,PGⅡ和G-17水平均高于胃炎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胃癌组患者的Hp抗体阳性率高于胃炎组和对照组(P<0.05);Hp抗体阳性患者的PGⅠ、PGⅠ/PGⅡ均低于Hp抗体阴性患者,其PGⅡ和G-17水平均高于Hp抗体阴性患者(P<0.05)。结论 于早期胃癌临床筛查过程中,联合应用Hp抗体检测、PG和G-17血清学检测,能够提高对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对医疗干预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HP抗体 pg G-17 慢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紫杉醇或铂类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晚期胃癌血清CA724、CA19-9、PG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18
作者 陈莹 卞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紫杉醇或铂类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选取晚期胃癌患者122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 目的探讨白蛋白紫杉醇或铂类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选取晚期胃癌患者122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白蛋白紫杉醇)和研究组(61例,铂类联合信迪利单抗),比较两组血清CA724、CA19-9、PG水平,炎性因子,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A724、CA19-9、PGⅠ、PGⅡ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CA724、CA19-9、PGⅠ、PGⅡ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NF-α、IL-6、CRP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ORR、DCR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手足综合征、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感觉异常、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相比较,铂类联合信迪利单抗可更有效降低血清CA724、CA19-9、PG和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紫杉醇 铂类 信迪利单抗 晚期胃癌 糖类抗原724 糖类抗原19-9 胃蛋白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AFP和PGⅠ在胃癌术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
19
作者 付文琴 齐华光 吴照松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6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术后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情况及其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 目的探讨分析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术后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情况及其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本院接受新辅助化学药物治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后行微创根治术的56例GC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观察组(复发,n=18例)和对照组(未复发,n=3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CEA、AFP和PGⅠ表达水平,胃癌患者术后是否复发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其诊断价值。结果末次随访时,56例GC患者中18例复发(32.14%)、38例未复发(67.86%),其中观察组在肿瘤分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肿瘤浸润深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观察组GC患者的血清CEA和AF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G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CEA、AFP和PGⅠ水平与GC患者术后复发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且术前血清CEA、AFP和PGⅠ联合检测在GC患者术后复发诊断中的AUC值为0.969显著高于各项单独CEA(0.686)、AFP(0.677)、PGⅠ(0.822)的AUC值。结论血清CEA、AFP和PGⅠ水平能够为GC患者术后复发的诊断提供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EA AFP pg 复发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17、PG应用于早期胃癌筛查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观察
20
作者 蔡丽元 张丽娟 游吓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胃癌筛查诊断中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性。方法此次研究时间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究胃癌筛查诊断中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性。方法此次研究时间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为8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早期胃癌组,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进展期胃癌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G-17、PG检测,计算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特异度、敏感度。结果观察组PGⅠ水平低于对照组,PGⅡ、G-17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早期胃癌组G-17、PGⅡ水平低于进展胃癌组,PGⅠ高于进展期胃癌组(均P<0.05);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单一诊断(均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筛查诊断中加强G-17、PG检测具有显著的价值,其能够明确疾病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为后续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17 血清胃蛋白酶原 早期胃癌 敏感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