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ad112/136、p-Akt、p-Erk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宪旭 关剑 +2 位作者 韩艳春 宋敏 宋继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738-742,共5页
目的:研究p-Bad112/136、p-Erk、p-Akt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即乳腺正常组织、普通导管增生、轻中度不典型导管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1例乳腺石蜡包埋组织、... 目的:研究p-Bad112/136、p-Erk、p-Akt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即乳腺正常组织、普通导管增生、轻中度不典型导管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1例乳腺石蜡包埋组织、WesternBlotting法检测2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p-Bad112/136、p-Akt、p-Erk的表达情况。用χ2和t检验等方法分析四种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这四种蛋白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其中四种蛋白在乳腺普通导管增生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0.023、0.001、0.001);p-Bad112/136蛋白在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组与浸润性导管癌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2,0.004)。统计分析显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这四种蛋白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但均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值分别为0.039、0.026、0.038、0.026)。同时p-Erk、p-Akt蛋白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分别为0.041、0.016)。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四种蛋白含量在乳腺癌与癌旁乳腺组织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1,0.002,0.003)。在乳腺癌组织中p-Bad112与p-Erk及p-Bad136与p-Akt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性(P值分别为0.034、0.020)。结论:这四种蛋白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向乳腺癌的转化潜能,并且提示MAPK/Erk及PI3-K/Akt传导路径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bad p-ERK p-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合剂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凋亡及对Bax、Bcl-2、p-BAD、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铁龙 祝光礼 +1 位作者 赫小龙 齐国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1期2720-2723,I0011,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冠心合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凋亡及线粒体途径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冠心合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连续喂养大鼠7 d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梗...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冠心合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凋亡及线粒体途径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冠心合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连续喂养大鼠7 d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梗模型。造模手术后4.5 h留取心脏标本,检测梗死面积、细胞凋亡指数以及Bax、Bcl-2、p-BAD、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冠心合剂组可明显减少心梗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上调Bcl-2,p-BAD表达,减少Bax,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冠心合剂抑制缺血导致的心肌梗死,减少心梗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调节线粒体途径中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合剂 急性心肌梗塞 凋亡 Bcl-2、Bax、p-bad、Caspase-8、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D及p-AKT蛋白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党秋红 曾宪旭 +3 位作者 班振英 楚天骄 雷冬梅 王玉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9期13-1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p-BAD、p-AKT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宫颈石蜡包埋组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0例宫颈癌及癌旁宫颈组织中p-BAD、p-AKT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在宫颈组织中表... 目的探讨p-BAD、p-AKT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宫颈石蜡包埋组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0例宫颈癌及癌旁宫颈组织中p-BAD、p-AKT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在宫颈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这两种蛋白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P值分别为0.001、0.003);p-BAD、p-AKT蛋白在CINⅢ级及原位癌组与宫颈癌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36、0.048)。两种蛋白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无明显关系,但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相关(P值分别为0.037、0.018;0.001、0.002)。p-AKT蛋白的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3)。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两种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值分别为0.002、0.003)。结论本试验提示两种蛋白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揭示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癌的转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上皮内瘤变 相关死亡启动子(p-bad) 蛋白激酶B(p-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p38MAPK通路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BAD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魏子峰 王永生 +4 位作者 周洪霞 张作凤 田清友 高俊玲 张宇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7-500,共4页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对亚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Bcl-xl/Bcl-2死亡相关因子(BAD)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调控作用,探讨PD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丢失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对亚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Bcl-xl/Bcl-2死亡相关因子(BAD)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调控作用,探讨PD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丢失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N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1)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模型组:腹腔注射MPTP(30 mg/kg,溶于生理盐水),1次/d,连续5 d;(2)抑制剂组:在每次MPTP注射前1 h腹腔注射SB203580(10 mg/kg,溶于5mg/ml DMSO)1次/d,连续5 d;(3)对照组:注射与模型组和抑制剂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DMSO。观察模型小鼠行为学变化,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BAD、caspase-3和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的表达变化,及给予p38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上述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模型小鼠出现典型的PD行为学症状,中脑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约60%和65%(P<0.01),p-p38MAPK、BAD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及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1);经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处理后,PD小鼠行为学症状改善,TH阳性神经元和蛋白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减轻;中脑黑质BAD、caspase-3和p-p38MAPK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蛋白水平下降明显(P<0.01)。结论p38MAPK通路在亚急性PD模型小鼠黑质BAD和caspase-3表达中可能有重要调控作用,p38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PD小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 磷酸化p38MApK 酪氨酸羟化酶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Bcl-xl/Bcl-2死亡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3-3zeta与p-Bad在T1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臧东钰 李福智 杨春雨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观察14-3-3zeta和p-Bad在T1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非小细胞肺癌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取11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存档蜡块和50例新鲜NSCLC及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 目的观察14-3-3zeta和p-Bad在T1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非小细胞肺癌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取11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存档蜡块和50例新鲜NSCLC及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14-3-3zeta和p-Bad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相比,14-3-3zeta在NSCLC中的表达显著增强,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学分型无关。p-Bad在正常肺组织中轻微表达,而在NSCLC中表达显著增强。且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学分型无关,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14-3-3zeta蛋白与p-Bad与T1期NSCLC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4-3—3zeta p-bad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三叶因子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鼠肠组织中P-ATK及P-BAD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严彩霞 张丙宏 +1 位作者 张海霞 赵日红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观察肠三叶因子(ITF)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及磷酸化BAD(p-BAD)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ITF对NEC的保护作用。方法新生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建立NEC模型,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 目的观察肠三叶因子(ITF)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及磷酸化BAD(p-BAD)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ITF对NEC的保护作用。方法新生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建立NEC模型,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B组腹腔注射ITF 0.2 mg;C组腹腔内注射渥漫青霉素0.1 mg/kg;D组腹腔内注射ITF 0.2 mg+渥漫青霉素0.1 mg/kg;E组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第4天断头处死大鼠,取近回盲部肠道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肠组织中p-AKT及p-BA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5组肠组织中p-AKT及p-BAD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p-AKT、p-BAD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他4组(P均<0.05),A组高于E组(P均<0.05),C组p-AKT最低(P<0.05)。各组大鼠肠损伤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肠损伤病理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 ITF可减轻新生鼠NEC的肠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使AKT活化为p-AKT,其作用于下游靶点p-BAD,抑制BAD的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肠三叶因子 大鼠 p-bad蛋白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Ba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须霆 邹青 +1 位作者 汪仪俊 杨尔炘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凋亡蛋白Ba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67例膀胱癌组织及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gp、MRP和Bad的表达情况。结果:67例膀胱癌患者中P-gp、MRP和Bad...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凋亡蛋白Ba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67例膀胱癌组织及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gp、MRP和Bad的表达情况。结果:67例膀胱癌患者中P-gp、MRP和Bad的阳性率分别为65.7%(44/67)、58.2%(39/67)和62.7%(42/67),而在正常膀胱粘膜中分别为10.0%(2/20)、5.0%(1/20)和5.0%(1/20),二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5例初发膀胱癌组织中,P-gp、MRP和Ba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48.6%、71.4%,与32例复发膀胱癌组织中的87.5%、68.8%、51.3%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gp与MRP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膀胱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高,P-gp阳性率越高(P<0.05),Bad表达越低,呈负相关关系。MRP与临床分期、组织分级无相关性。结论:P-gp过表达、Bad低表达在膀胱癌复发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bad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Bad在大鼠癫痫持续状态中的表达及rHuEpo干预的分子机制
8
作者 于江华 史志勤 +9 位作者 史诺菲 苏旭东 周毅 王珊 贾丽景 赵博 朱梦楚 冯晓红 尹阔场 王维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88-394,共7页
目的观察PTZ致痫的SD大鼠SE时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情况,给予rHuEpo干预后的变化以及应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后神经元凋亡以及Bcl-2、Bad的变化情况,对rHuEpo的作用机制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方法采用PTZ致痫大鼠SE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 目的观察PTZ致痫的SD大鼠SE时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情况,给予rHuEpo干预后的变化以及应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后神经元凋亡以及Bcl-2、Bad的变化情况,对rHuEpo的作用机制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方法采用PTZ致痫大鼠SE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HuEpo干预组、LY294002干预组、LY294002对照组,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状况;免疫组化SP法观察p-Akt、Bcl-2、Bad阳性细胞的表达;每组大鼠海马Bcl-2 mRNA、Bad mRNA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每组大鼠海马p-Akt、Bcl-2、Bad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 rHuEpo干预后可以上调p-Akt、Bcl-2 mRNA和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Bad mRNA和Bad蛋白的表达,对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rHuEpo干预组相比,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后,pAkt、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海马Bad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rHuEpo干预组明显增加,rHuEpo的神经保护作用被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示rHuEpo的抗凋亡作用可能通过对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影响,从而对凋亡线粒体途径中Bcl-2、Bad蛋白的表达程度产生调节,最终实现对抗癫痫持续状态凋亡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癫痫持续状态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B淋巴细胞瘤2 Bcl-xl/Bcl-2相关死亡启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p-Bad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雷 潘蓓 +1 位作者 刘瑞珍 谢宝明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11期837-839,共3页
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Bad的磷酸化p-Bad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及依达拉奉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磷酸化Bad的平均光密度... 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Bad的磷酸化p-Bad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及依达拉奉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磷酸化Bad的平均光密度值(A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p-Bad在缺血再灌注2 h明显升高,于4 h达到峰值(P<0.05),随灌注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减少并低于假手术组;依达拉奉干预组阳性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增加(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导致Bad磷酸化活性增强,依达拉奉可通过上调p-Bad来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磷酸化促凋亡蛋白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醇对SGC-7901细胞Akt、P-Akt及BAD表达水平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立春 王耀霞 陈海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12期44-47,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莪术醇对SGC-7901部分蛋白信号的影响,探讨Akt、P-Akt和BAD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设不同浓度的莪术醇组和对照组,用MTT法、AnnexinV-PI双染、Western blotting法等检测方法,观察莪术醇对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以及... 目的初步研究莪术醇对SGC-7901部分蛋白信号的影响,探讨Akt、P-Akt和BAD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设不同浓度的莪术醇组和对照组,用MTT法、AnnexinV-PI双染、Western blotting法等检测方法,观察莪术醇对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以及Akt、P-Akt、BAD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适当浓度的莪术醇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凋亡、抑制磷酸化Akt以及增强BAD蛋白表达,其呈明显浓度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莪术醇对总Akt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莪术醇能够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抗肿瘤效应与下调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蛋白表达以及上调其下游的BAD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SGC7-901 增殖与凋亡 AKT表达 p-AKT bad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通过上调PTEN蛋白表达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1
作者 伍尤华 艾小红 +3 位作者 戴文香 伍小平 唐三元 姜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93-1796,共4页
目的观察芹菜素(apigenin,API)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其作用机制是否涉及PTEN蛋白表达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形条带;WesternBlot分析细胞PTEN、p-Akt和p-Bad... 目的观察芹菜素(apigenin,API)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其作用机制是否涉及PTEN蛋白表达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形条带;WesternBlot分析细胞PTEN、p-Akt和p-Bad蛋白表达。结果API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呈浓度依赖性。40μmol/L的API处理HepG2细胞48h,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DNA梯形条带。40μmol/L的API处理HepG2细胞12h和24h,PTEN蛋白表达分别上调达132.6%和158.9%;同时磷酸化Akt蛋白水平下降至86.3%和75.6%,磷酸化Bad蛋白水平降低到73.4%和69.3%。结论API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作用与上调PTEN蛋白表达、降低磷酸化Akt蛋白和磷酸化Bad蛋白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芹菜素 pTEN p-AKT pb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皮质区Bad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黎洁 朱莹 高海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9-641,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后皮质区Bcl—xl/Bcl-2相关死亡促进因子(Bcl—xl/Bcl-2 associated death promoter,Bad)磷酸化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rague Dawley(SD)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后皮质区Bcl—xl/Bcl-2相关死亡促进因子(Bcl—xl/Bcl-2 associated death promoter,Bad)磷酸化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rague Dawley(SD)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缺血预处理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皮质区Bcl—xl/Bcl-2相关死亡促进因子磷酸化(P—Bad)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3d后,缺血-再灌注组皮质区P—Bad表达逐渐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缺血预处理组再灌注3dP—Bad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3d显著增加(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再次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一再灌注 pbad 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MGC803细胞凋亡因子Bad,p-Bad,Caspase-3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景晓平 程伟伟 何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凋亡因子及其磷酸化的影响,研究白藜芦醇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50,100,200μmol·L^(-1)Res处理MGC803细胞后,采用台盼蓝法测定MGC803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凋亡因子及其磷酸化的影响,研究白藜芦醇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50,100,200μmol·L^(-1)Res处理MGC803细胞后,采用台盼蓝法测定MGC803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ad),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ad,磷酸化Bcl-x1/Bcl-2相关死亡启动子(p-Bad),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浓度增加Res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生长作用明显增强(P<0.01);Res(100μmol·L^(-1))能明显下调MGC803细胞中Bad,p-Bad蛋白表达,同时可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Res可以诱导MGC803细胞凋亡,其凋亡与浓度、时间有一定的依赖性;Res诱导MGC803细胞凋亡可能与其下调Bad,p-Bad蛋白和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MGC803细胞 凋亡 促凋亡蛋白 磷酸化促凋亡蛋白 含半胱氨酸的积氨酸蛋白水解酶-3
原文传递
银杏内酯B对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抗缺血作用及其机制
14
作者 杜方 吴小梅 朱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in B)对缺血中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新生小鼠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缺血(1%O2)或经Gin B预处理,观察细胞形态,活力的变化;利用Westernblot分析bystin与磷酸化Bad蛋白(phosphorylated...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in B)对缺血中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新生小鼠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缺血(1%O2)或经Gin B预处理,观察细胞形态,活力的变化;利用Westernblot分析bystin与磷酸化Bad蛋白(phosphorylated-Bad,p-Bad)表达的变化。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0.5h或3h后,变成有反应性特征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增高,bystin、p-Bad表达均增加;缺血24h后,细胞变稀疏,胞体变小,突起减少;活性降低;bystin、p-Bad表达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经过Gin B(120μmol/L)预处理后再进行缺血24h,细胞形态较直接缺血明显改善,细胞活性与bystin、p-Bad的表达量均增加。结论Gin B对缺血星形胶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刺激bystin生成以及增加p-Bad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银杏内酯B Bystin p-b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计算机硬盘及其修复 被引量:2
15
作者 时戬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0-23,共4页
从硬盘的发展历史着手 ,跳出人们对硬盘的误区 ,选择一个好的专业低格工具 ,修复硬盘的缺陷。
关键词 计算机硬盘 坏扇区 坏簇 永久缺陷表 增长缺陷表 低级格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