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油树脂对育肥牛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王紫华 游伟 +4 位作者 成海建 胡鑫 胡志勇 宋恩亮 姜富贵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706,共9页
[目的]探究辣椒油树脂(oleoresin capsicum, OC)对育肥牛血清生化、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辣椒油树脂在育肥牛饲养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体况良好、月龄相近(15.5±0.5)、体重相近(484.73 kg±48.42 kg)的... [目的]探究辣椒油树脂(oleoresin capsicum, OC)对育肥牛血清生化、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辣椒油树脂在育肥牛饲养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体况良好、月龄相近(15.5±0.5)、体重相近(484.73 kg±48.42 kg)的西门塔尔牛杂交牛48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牛饲喂牛场原有饲粮;试验Ⅰ、Ⅱ、Ⅲ组牛在牛场原有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4、8和12 g/d辣椒油树脂。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Ⅱ组牛血清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2)试验Ⅰ、Ⅱ、Ⅲ组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白细胞介素-1(IL-1)、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Ⅱ组牛血清中IgM、IL-4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γ-干扰素(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牛血清中IgG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试验Ⅲ组牛血清中IgG、IgM、IL-4、IFN-γ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3)试验Ⅰ、Ⅱ组牛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牛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试验Ⅲ组牛血清中各项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适量辣椒油树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育肥牛机体的抗氧化力和免疫力。本试验条件下,在育肥牛饲粮中添加8 g/d辣椒油树脂时提高机体抗氧化力和免疫力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油树脂 育肥牛 血清生化 免疫力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油树脂提取工艺优化及其辣度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可欣 吴澎 +3 位作者 王文亮 弓志青 徐水婧 王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38,73,共6页
以干辣椒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辣椒油树脂,以其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辣椒油树脂的辣度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超声时间35min、超声温度45℃,在此条件... 以干辣椒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辣椒油树脂,以其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辣椒油树脂的辣度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超声时间35min、超声温度45℃,在此条件下辣椒油树脂得率为25.76%。干辣椒中辣椒素类物质总含量为4.030g/kg,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素类物质总含量为16.623g/kg,辣度较高。抗氧化试验表明,辣椒油树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辣椒油树脂 辣度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饼加工工艺优化及辣椒油树脂抗牛肉蛋白氧化效果研究
3
作者 刘娅 蒋春燕 +2 位作者 蒲开阳 林洪斌 连军强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62-73,共12页
辣椒油树脂(capsicum oleoresin,CO)是从辣椒中提取、浓缩制得的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抑菌、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本研究以感官评分为依据,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牛肉饼热加工工艺,并测定了烤制、油炸和预调理牛肉饼在贮藏期内... 辣椒油树脂(capsicum oleoresin,CO)是从辣椒中提取、浓缩制得的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抑菌、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本研究以感官评分为依据,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牛肉饼热加工工艺,并测定了烤制、油炸和预调理牛肉饼在贮藏期内羰基、巯基和丙二醛等指标含量,探究辣椒油树脂抗牛肉蛋白氧化效果。结果表明:烤制牛肉饼的最佳加工工艺为190℃、12 min,CO添加量为0.2 g/kg,油炸牛肉饼的最佳加工工艺为150℃、1.5 min,CO添加量为0.2 g/kg;在3种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当贮藏至第9 d时,与对照组相比,CO对蛋白质羰基的抑制率分别为39.3%、25.4%、12.0%,对蛋白质巯基的保护率分别为4.4%、3.0%、40.5%,对丙二醛的抑制率分别为6.9%、18.7%和36.1%。研究发现,辣椒油树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可为辣椒油树脂及辣椒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饼 辣椒油树脂 热加工工艺 牛肉蛋白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油树脂脱色工艺的研究
4
作者 何志芳 王林玉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99-105,共7页
为了改善辣椒油树脂产品品质和扩大其使用范围,采用磁性活性炭为吸附剂,对工业生产辣椒红的副产物辣椒油树脂进行脱色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活性炭,并采用XRD、SEM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等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 为了改善辣椒油树脂产品品质和扩大其使用范围,采用磁性活性炭为吸附剂,对工业生产辣椒红的副产物辣椒油树脂进行脱色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活性炭,并采用XRD、SEM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等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考察了磁性活性炭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辣椒油树脂脱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10 g/L辣椒油树脂的乙醇溶液为原料,当磁性活性炭的添加量为0.08 g,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90 min时,辣椒油树脂的脱色率达75%,吸附脱色后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素含量保留95%左右。磁性活性炭制备简单,固液分离效率高,为辣椒油树脂的脱色工艺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油树脂 脱色 磁性活性炭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辣椒精中分离辣味物质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高蓝 李浩明 +2 位作者 赵爱云 刘玉申 王亦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87-391,共5页
用硅胶柱层析方法从含辣味物质2.4%的黑红色辣椒精中分离得到含辣味物质22.2%的淡褐色辣椒精,从淡褐色辣椒精中分离得到辣味物质的白色晶体。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精 辣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油树脂微囊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向云峰 刘达玉 +2 位作者 杨佳祝 敬璞 程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27-30,共4页
用经连续渗漉抽提的辣椒油树脂为心材,以食用胶为壁材,经均质、乳化、喷雾干燥制成辣椒油树脂微胶囊。其主要技术参数:心材包埋率92.6%,收得率91.5%,含水率4.0%,辣椒素含量0.38%(W/W),乙醇残留量4.0mg/kg。
关键词 辣椒油 树脂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油树脂、辣椒红素及辣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晶 石磊岭 +1 位作者 李慧萍 贾红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研究回流提取法中各因素对辣椒中辣椒油树脂、辣椒红素及辣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以辣椒油树脂质量及其中辣椒红素相对量、辣椒素含量为指标,确定回流提取法各因素对辣椒中有效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同时研... 目的:研究回流提取法中各因素对辣椒中辣椒油树脂、辣椒红素及辣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以辣椒油树脂质量及其中辣椒红素相对量、辣椒素含量为指标,确定回流提取法各因素对辣椒中有效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粉碎粒度对辣椒中各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辣椒最佳回流提取工艺为粉碎度20目、料液比1:10(g/mL)、体积分数95%乙醇、70℃回流提取5h、提取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油树脂 辣椒红素 辣椒素 正交试验 粉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凝聚法辣椒油树脂微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虹 翟玉春 +1 位作者 徐馨阳 辛喆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43-246,共4页
以辣椒油树脂为芯材,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得辣椒油树脂微胶囊.考察了45℃、体系浓度为5%时,pH值、乳化剂的用量、搅拌速度等几个因素对微胶囊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 辣椒油树脂 微胶囊 复凝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碱的分离纯化及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爱云 石磊 李钐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4年第4期24-26,共3页
为得到高纯度辣椒碱 ,本实验以辣椒精为原料 ,利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 ,得到一白色针状晶体 ,经红外及HPLC检测为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混合物。其中 ,辣椒碱占 65 % ,二氢辣椒碱占 3 5 % ,辣椒碱总含量达到 1 0 0 %。
关键词 辣椒精 辣椒碱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绍霞 唐小华 +1 位作者 周永红 严世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6-199,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总色价、收率、总能耗为指标,对传统辣椒红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得到最佳提取条件:辣椒:丙酮=1(g):9(mL),提取时间180min,提取温度90℃,总色价82.28,收率11.15%,单位能耗0.26元/g;并采用...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总色价、收率、总能耗为指标,对传统辣椒红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得到最佳提取条件:辣椒:丙酮=1(g):9(mL),提取时间180min,提取温度90℃,总色价82.28,收率11.15%,单位能耗0.26元/g;并采用抗氧化除辣及皂化去酯的方法去除辣味,使辣椒红色素的色价提高到250-3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正交设计实验 皂化去酯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提取辣椒油树脂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金靓婕 朱世云 +1 位作者 梁承红 李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5-189,共5页
以红辣椒粉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辣椒油树脂。以辣椒油树脂的收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3h,此条件下辣椒油树脂收率为10.09%±0.29%。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法所得的... 以红辣椒粉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辣椒油树脂。以辣椒油树脂的收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3h,此条件下辣椒油树脂收率为10.09%±0.29%。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法所得的辣椒油树脂的色价为303±5,辣椒素质量浓度为3.7%±0.7%,均明显优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对超临界CO2法所得的辣椒油树脂进行二次超临界萃取,可将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进行初步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法 辣椒油树脂 辣椒红色素 辣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红色素的超临界萃取 被引量:9
12
作者 姜爱丽 胡文忠 +1 位作者 刘程惠 田密霞 《保鲜与加工》 CAS 2009年第6期50-53,共4页
为了制备高质量的辣椒红色素,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有机溶剂浸提辣椒油树脂及超临界CO2流体技术提纯辣椒红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制备辣椒油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酮作有机溶剂,辣椒粉末细度为40目,固液比为1∶6,浸提时间... 为了制备高质量的辣椒红色素,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有机溶剂浸提辣椒油树脂及超临界CO2流体技术提纯辣椒红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制备辣椒油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酮作有机溶剂,辣椒粉末细度为40目,固液比为1∶6,浸提时间40min;辣椒油树脂提纯辣椒红色素的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釜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时间2.0h。有机溶剂浸提和超临界萃取结合使用可有效地提高辣椒红色素的色价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油树脂 超临界CO2萃取 辣椒红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油树脂的提取、检测及微胶囊制备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志民 张国栋 +2 位作者 马力 吴蕾 焦云鹏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经正交实验得出了从辣椒中提取辣椒油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60目,提取溶剂为75%的乙醇,采用索氏提取法。以辣椒油树脂为心材,以食用胶为壁材,经均质、乳化、喷雾干燥制成微胶囊,心材包埋率为92 48%,辣椒素含量为1 23%。
关键词 辣椒 油树脂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催泪喷射器内容物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立权 陈振贺 +4 位作者 邱日祥 王莉晶 钱伟 耿利娜 罗爱芹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5-1038,共4页
建立了采用双波长,利用简单流动相组成测定催泪喷射器中各有效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V/V),流速0.8 mL/min,柱温25℃;紫外检测波长为227 nm和300 nm.能够... 建立了采用双波长,利用简单流动相组成测定催泪喷射器中各有效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V/V),流速0.8 mL/min,柱温25℃;紫外检测波长为227 nm和300 nm.能够清楚地分辨催泪喷射器内容物中主要的3种成分: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CS),辣椒素(OC)和二氢辣椒素(DC).该方法简便快捷,线性关系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对建立催泪喷射器内容物检测的新质量标准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催泪喷射器 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 辣椒素 二氢辣椒素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结晶法制备辣椒碱类化合物工艺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虽栓 蔡花真 +1 位作者 张根明 曹德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28-133,共6页
以辣椒油树脂为原料,研究浓缩、皂化和结晶条件对辣椒碱类化合物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辣椒油树脂浓缩和辣椒碱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辣椒油树脂浓缩效果的4个因素是甲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 以辣椒油树脂为原料,研究浓缩、皂化和结晶条件对辣椒碱类化合物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辣椒油树脂浓缩和辣椒碱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辣椒油树脂浓缩效果的4个因素是甲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甲醇溶液用量>浸提时间,影响辣椒碱类化合物提取率的4个因素依次为皂化时间>pH值>结晶温度>NaOH质量分数;获得最佳工艺条件:质量分数1.5%的辣椒油树脂用体积分数80%甲醇浓缩得到质量分数36%的辣椒提取物,直接用质量分数10%NaOH溶液在50℃条件下皂化4h,然后在5℃用稀盐酸调节pH7.0,静置结晶,提取率为86.67%。产品经HPLC分析,纯度达97.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油树脂 辣椒碱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皂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辣度辣椒油树脂(辣椒精)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启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1,65,共5页
重点对辣椒精的提取工艺和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对红辣椒和青辣椒的辣椒精提取作了比较研究,并对辣椒精中有效成分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辣椒油树脂(辣椒精) 提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辣椒油树脂的提取与微胶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豪 车振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1期78-79,83,共3页
利用正交试验对辣椒中提取辣椒油树脂的工艺进行优化,得到含1.19%的辣椒油和64.4%水分的油树脂。将所得油树脂为料,以食用胶为壁材,将油树脂进行乳化、均质和喷雾干燥进行微胶囊化,所得微胶囊水分含量为4.0%、芯材包埋率为92.43%、辣椒... 利用正交试验对辣椒中提取辣椒油树脂的工艺进行优化,得到含1.19%的辣椒油和64.4%水分的油树脂。将所得油树脂为料,以食用胶为壁材,将油树脂进行乳化、均质和喷雾干燥进行微胶囊化,所得微胶囊水分含量为4.0%、芯材包埋率为92.43%、辣椒素含量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油树脂 微胶囊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精中辣椒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倩 张依 +3 位作者 周进莉 程盈 刘策 王志祥 《化工时刊》 CAS 2016年第12期19-22,共4页
采用辣椒总碱含量10%的辣椒精为原料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夹带剂浓度及流量、CO2流量等因素对超临界萃取过程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萃取条件:萃取温度45~55℃,萃取压力23~33Mpa,夹带剂为浓度80%的乙醇,... 采用辣椒总碱含量10%的辣椒精为原料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夹带剂浓度及流量、CO2流量等因素对超临界萃取过程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萃取条件:萃取温度45~55℃,萃取压力23~33Mpa,夹带剂为浓度80%的乙醇,夹带剂流量0.04~0.07 m L/min,CO2流量1.5~2.5 L/min,萃取时间1.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辣椒精 辣椒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类物质制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蓝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6年第3期44-46,49,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辣椒精及辣椒为原料制备药品级纯度辣椒素类物质的方法。其中辣椒精是指以辣椒生产辣椒红色素后产生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较多的产品。以70%的甲醇抽提辣椒精,提取液浓缩后以乙酸乙酯抽提,乙酸乙酯抽提液浓缩后用0.5%NaO...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辣椒精及辣椒为原料制备药品级纯度辣椒素类物质的方法。其中辣椒精是指以辣椒生产辣椒红色素后产生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较多的产品。以70%的甲醇抽提辣椒精,提取液浓缩后以乙酸乙酯抽提,乙酸乙酯抽提液浓缩后用0.5%NaOH溶液溶解,以HCl调节溶液pH到7.5,用乙酸乙酯抽提该溶液,蒸发浓缩后的抽提物再次以0.5%NaOH溶液溶解,以HCl调节溶液pH到7.5,以正已烷在40℃萃取该溶液,萃取液在4℃产生针状辣椒素类物质的结晶。用类似方法也可从辣椒粉中获得辣椒素类物质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辣椒素类物质 辣椒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灯笼椒中高纯度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制备研究
20
作者 段宙位 窦志浩 +2 位作者 张容鹄 谢辉 何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7-281,286,共6页
以辣椒油树脂为原料,研究树脂分离与结晶条件对辣椒碱类化合物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KA-Ⅱ大孔树脂对辣椒油树脂的分离效果最好,最佳吸附条件为:样品浓度4.0mg/mL,pH7,上样流速2.5mL/min;最佳洗脱条件为:洗脱剂90%乙醇,pH4,洗脱流速2.0... 以辣椒油树脂为原料,研究树脂分离与结晶条件对辣椒碱类化合物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KA-Ⅱ大孔树脂对辣椒油树脂的分离效果最好,最佳吸附条件为:样品浓度4.0mg/mL,pH7,上样流速2.5mL/min;最佳洗脱条件为:洗脱剂90%乙醇,pH4,洗脱流速2.0mL/min。NKA-Ⅱ树脂分离辣椒油树脂后,经石油醚、乙醚两次萃取,得到辣椒碱类化合物粗品,用石油醚溶解,配成浓度为20mg/mL的溶液,在-5℃条件下重结晶3.0h,得到纯度为92.46%的辣椒碱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灯笼椒 辣椒油树脂 辣椒碱类化合物 树脂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