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nutrient conditions on the toxicity of naphthalene to Chlorella pyrenoidosa 被引量:2
1
作者 Qingxia K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07-314,共8页
The toxicity of naphthalene to a freshwater microalga, Chlorella pyrenoidosa, and the subsequent recovery of algae from the damage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wo nutrient conditions, either enriched with nitrogen (N) a... The toxicity of naphthalene to a freshwater microalga, Chlorella pyrenoidosa, and the subsequent recovery of algae from the damage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wo nutrient conditions, either enriched with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or starved of N and E Results showed that C. pyrenoidosa was more sensitive to naphthalene under N,P-enriched condition, and the inhibitory rate generally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evaporation of naphthalene under both nutrient conditions. Enriched N, P reduced the inhibitory rate at initial naphthalene concentration of 5 and 10 mg/L, but enhanced it at 100 mg/L, at which more severe ultrastructure damages were found than those under N,P-starved condition. Observed damages included partly or totally disappearance of nucleolus, nuclear, and plasma membranes. According to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cell density measurements, C. pyrenoidosa could recover from naphthalene damage with initial concentrations ≤ 50 mg/L in 7 days under both nutrient conditions, while they could not recover i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naphthalene was at 100 mg/L. Under the N,P-starved condition, the inability of C. pyrenoidosa to recover from the naphthalene damage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high inhibitory rate, low value of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0.05 day-l), and the severe destruction of cell structure. However, under the N,P-enriched conditions, the observed lower inhibitory rate, higher value of SGR (0.55 day^-1), and the intact cell structure of most cells suggested that algae could potentially recover from the naphthalene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orella pyrenoidosa NAPHTHALENE TOXICITY nutrient conditions
原文传递
几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有效性与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平 聂浩 +3 位作者 郎漫 施明杨 杨彬妍 罗小三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9-609,共11页
重金属污染是我国耕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可能会对土壤养分状况产生潜在影响。为探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有效性与酶活性的影响,以铜(Cu)、镉(Cd)污染水稻土为对象,开展水稻盆栽试验,分析施用0.1%... 重金属污染是我国耕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可能会对土壤养分状况产生潜在影响。为探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有效性与酶活性的影响,以铜(Cu)、镉(Cd)污染水稻土为对象,开展水稻盆栽试验,分析施用0.1%和0.4%(质量比)的聚丙烯酸(PAA)、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醇(PVA)和腐殖酸(HA)这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与酶活性的变化,并阐明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对照(CK)处理相比,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7.4%~22.7%、4.9%~68.9%、5.3%~20.7%和5.1%~108.5%,土壤结构改良剂施用量越高,各养分含量增幅越大。施用0.1%和0.4%的PAA后收获期水稻根中全磷含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78.8%和90.6%,其余处理水稻根中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则分别降低了11.6%~41.7%、26.4%~70.6%和18.3%~58.7%;施用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处理水稻秸秆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14.0%~87.1%、62.0%~524.2%和6.4%~31.9%;施用0.1%和0.4%的PAM后稻米全氮含量较CK处理分别降低了15.1%和12.2%,而施用PAA、PVA和HA后稻米全氮含量增加了6.1%~23.1%,施用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后稻米全磷和全钾含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7.3%~21.1%和2.4%~20.1%。施用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处理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17.8%~94.3%、18.5%~163.0%和2.0%~22.0%,施用PAA和HA后土壤脲酶活性较CK处理降低了3.3%~5.0%,而施用PAM和PVA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CK处理增加了3.8%~71.0%。综上,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能够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养分有效性及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利于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保持,研究结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过程中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改良剂 重金属污染 养分有效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及夏玉米增产效果
3
作者 李丹 曹云 +6 位作者 汪吉东 张晶 孙倩 龙玉娇 黄红英 徐跃定 靳红梅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7,共8页
为探究不同调理剂对江苏丘陵地区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其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将腐熟堆肥、秸秆灰渣、风化煤分别以8∶1∶1(T1)、9∶0.5∶0.5(T2)、7∶2∶1(T3)、10∶0∶0(T4)的干质量比例配置成4种不同土壤调理... 为探究不同调理剂对江苏丘陵地区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其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将腐熟堆肥、秸秆灰渣、风化煤分别以8∶1∶1(T1)、9∶0.5∶0.5(T2)、7∶2∶1(T3)、10∶0∶0(T4)的干质量比例配置成4种不同土壤调理剂,以不添加调理剂的全无机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在等氮条件下,调理剂与无机肥配施对酸性土壤性质、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配施无机肥的所有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和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性铝的含量。T4处理pH值提高了0.33,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48.73%、29.17%,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提升了20.00%。所有调理剂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均有所提升,其中以T3效果最好,与CK相比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分别高出23.78%和42.71%。所有调理剂处理均提高了玉米根、茎叶和籽粒磷吸收量,并促进氮素从根系向地上部的转移。所有调理剂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CK,平均增产率为23.2%。熵值法对土壤改良效果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以堆肥∶风化煤∶秸秆灰渣以7∶2∶1的比例混合或全部以堆肥为原料的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以及玉米增产效果最好,可作为江苏丘陵地区酸性土壤改良的调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玉米 养分 有机质 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mass,nutrient uptake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hlamydomonas sp.ICE-L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4
作者 AN Meiling WANG Yibin +5 位作者 LIU Fangming QI Xiaoqing ZHENG Zhou YE Naihao SUN Chengjun MIAO Jinla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05-110,共6页
Nitrogen removal from media by microalgae provides the potential benefit of producing lipids for biodiesel and biomass. However, research is limited on algal growth and biomass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and pro... Nitrogen removal from media by microalgae provides the potential benefit of producing lipids for biodiesel and biomass. However, research is limited on algal growth and biomass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and provides little insight in terms of biofuel production. We studied the influences of nitrogen sources on cell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of Chlamydomonas sp. ICE-L, one of a promising oil rich micro algal species. Chlamydomonas sp.ICE-L grown in NH_4 Cl medium had maximum growth rate. While the highest dry biomass of 0.28 g/L was obtained in media containing NH_4NO_3, the highest lipid content of 0.21 g/g was achieved under nitrogendeficiency condition with a dry biomass of 0.24 g/L. In terms of total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production, NH_4NO_3 and NH_4 Cl media performed better than nitrogen-deficiency and KNO_3 media.Furthermore, NH_4NO_3 and NH_4 Cl media elucidated better results on C18:3 and C20:5 productions while KNO_3and-N conditions were better in C16:0, C18:1 and C18:2, compar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rctic ice alga Chlamydomonas sp ICE-L nitrogen-deficiency condition nutrient uptake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对生菜生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李其勇 陈德西 +4 位作者 何忠全 卢代娟 刘欢 魏斌 张鸿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1期17-21,共5页
为探究土壤调理剂对生菜生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生菜施加富都一号、土康健1号和土康健2号等4种土壤调理剂,测定其对生菜产量、株高、株幅和叶片数(商品菜)等指标的影响,初步筛选适宜该地区施用的土壤调理剂。结果表明,土康健... 为探究土壤调理剂对生菜生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生菜施加富都一号、土康健1号和土康健2号等4种土壤调理剂,测定其对生菜产量、株高、株幅和叶片数(商品菜)等指标的影响,初步筛选适宜该地区施用的土壤调理剂。结果表明,土康健2号、矿源黄腐酸钾处理的生菜较CK(未施加调理剂)分别增产了2.60%和3.66%;矿源黄腐酸钾处理的株高和株幅较CK分别提高了1.01%和1.04%,4种调理剂均可提高生菜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和叶面湿度,以富都一号处理的促进作用较强;土康健1号处理的叶片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较CK分别提高30.23%、12.26%,矿源黄腐酸钾处理较CK分别提高29.46%、10.38%;矿源黄腐酸钾处理的土壤pH、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较CK分别提高了2.18%、0.73%和3.77%。综上,矿源黄腐酸钾处理可促进生菜增产,提高生菜叶片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同时对土壤pH、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土壤调理和生菜生产中综合促进效果较好,可在本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生菜 土壤养分 生菜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对生姜硒镉积累和品质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窦昂洋 程艳 +1 位作者 杨倩 涂书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9-1249,共11页
为明确土壤调理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生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生姜土壤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3种土壤调理剂(硅酸钾、麦饭石、贝壳粉)对土壤硒镉有效性以及生姜硒镉积累、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 为明确土壤调理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生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生姜土壤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3种土壤调理剂(硅酸钾、麦饭石、贝壳粉)对土壤硒镉有效性以及生姜硒镉积累、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土壤调理剂均能显著提高生姜硒含量,同时显著降低镉含量。与对照(不添加土壤调理剂)相比,施用0.2%硅酸钾调理剂效果最佳,分别使生姜地上部位和姜块硒含量提高了165.01%和111.36%,镉含量降低了71.96%和65.15%;另外,施用3种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提高姜块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与对照相比,产量提高了23.93%~67.67%,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姜黄素含量分别提高了2.34%~6.00%、154.72%~602.83%和11.05%~33.43%,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0.28%~14.42%、24.62%~34.87%、28.81%~29.01%;施用3种土壤调理剂还可提高姜块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相比,3种土壤调理剂增加土壤pH 0.35~0.53个单位,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降低了16.92%~22.76%,有效态硒含量增加了3.60%~10.99%。研究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活化土壤有效态硒,从而降低生姜镉含量并提高硒含量和姜块营养品质,可实现镉污染土壤安全利用,保障生姜优质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土壤调理剂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灰调理剂对烟田土壤性质及烟草生长和养分含量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王丽 何东东 +8 位作者 朱启法 李世金 林硕 薛琳 康治东 代维祥 李硕 江彤 章力干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97-304,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质灰调理剂对烟田土壤化学性质、烟草生长及其烤烟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配施750 kg·hm^(-2)调理剂(T1)、常规施肥配施1500 kg·hm^(-2)调理剂(T2)和常规施肥...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质灰调理剂对烟田土壤化学性质、烟草生长及其烤烟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配施750 kg·hm^(-2)调理剂(T1)、常规施肥配施1500 kg·hm^(-2)调理剂(T2)和常规施肥配施2250 kg·hm^(-2)调理剂。结果表明:调理剂施用显著提高了烟草根区土壤pH值、矿质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CK2相比,调理剂处理(T1—T3)根区pH提高了0.36~0.44,硝态氮增幅达49.6~243.5%,矿质态氮增幅为26.5%~164.6%。其中,T2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草生长中期根区硝态氮含量,而显著降低其成熟期根区硝态氮含量,利于烟草生长后期烟叶的落黄。与CK2相比,调理剂配施(T1—T3)显著促进烟草根系生长发育,提高烟株茎粗和中前期烟叶氮磷钾含量,增加烤烟产量,其增幅为3.6%~6.2%;同时,烤烟上部叶钾含量增加,氮和还原糖含量降低,利于烤烟中部叶糖碱比的提升和烤烟品质的改善。综上,生物质灰调理剂的添加,可改良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供给,提升烤烟养分积累,改善烤烟品质,并以1500 kg·hm^(-2)为最佳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调理剂 土壤养分 烟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施配施土壤调理剂对草莓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洁雪 王晓琳 +2 位作者 邬劼 乔玉山 吉沐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以江苏丘陵地区大棚草莓为对象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化肥减施配施土壤调理剂对草莓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本试验设置5个处理,为不施化肥对照(CK)、常规量施化肥处理(F100)、化肥减施50%处理(F50)、化肥减施50%同时配施硅钙镁土壤调理... 以江苏丘陵地区大棚草莓为对象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化肥减施配施土壤调理剂对草莓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本试验设置5个处理,为不施化肥对照(CK)、常规量施化肥处理(F100)、化肥减施50%处理(F50)、化肥减施50%同时配施硅钙镁土壤调理剂处理(F50S1),化肥减施50%同时配施骨粉处理(F50S2)。试验结果表明,与F100处理相比,不施化肥对照(CK)和F50处理草莓单株叶片数和头茬果单果质量显著减少(P<0.05),幼苗期土壤电导率、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显著降低(P<0.05)。与F100处理相比,F50S1处理草莓幼苗期土壤pH值显著提高,缓解了土壤酸化对草莓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使株高和叶面积、现蕾率显著提高(P<0.05)。F50S2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以及叶片全氮含量和头茬果单果质量与F100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二茬果二级果果实硬度比F100处理显著提高了27.03%(P<0.05),F50S2处理能够显著延长草莓果实的货架期。综上所述,在过量施肥土壤中应适量减施化肥同时配施土壤调理剂,可以有效维持土壤养分供应,促进草莓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土壤调理剂 化肥减施 草莓品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剂对果园土壤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9
作者 张丰川 王浦 +4 位作者 鹿轶君 许鸿 张文军 黄晨翔 卢幸蓉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86-93,共8页
设置对照(CK)、生物菌肥(F)、土壤调理剂(M)及二者配施(FM)4种措施,研究重茬和非重茬果园0~20、20~40、40~6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在重茬和非重茬果园,CK、F、M、FM处理较改良前土壤各土层TC、OC、TN、NO_(... 设置对照(CK)、生物菌肥(F)、土壤调理剂(M)及二者配施(FM)4种措施,研究重茬和非重茬果园0~20、20~40、40~6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在重茬和非重茬果园,CK、F、M、FM处理较改良前土壤各土层TC、OC、TN、NO_(3)^(-)-N、TP、AP含量均有所提高,而土壤NH_(4)^(+)-N含量有所降低;F处理较CK显著提高重茬果园0~20 cm土壤TC、NO_(3)^(-)-N含量与非重茬果园0~20 cm土壤TC、OC、TN、NO_(3)^(-)-N含量以及0~60 cm土壤TP、AP含量;重茬果园土壤C:N、C:P、N:P分布范围分别为14.21~17.97、94.50~120.40、5.60~7.68,非重茬果园各土壤C:N、C:P、N:P分布范围分别为13.69~17.78、65.49~107.06、4.39~7.02;重茬与非重茬果园CK、F处理较改良前显著降低0~20 cm土壤C:N,其与TC、TN、TP显著负相关;在非重茬果园F、M、FM处理较CK因TP显著提升引起C:P和N:P显著降低。综合考虑土壤质量和改良效果,单施1500 kg/hm2生物菌肥对重茬果园和非重茬果园土壤改良效果最佳,说明生物菌肥在重茬果园和新生果园土壤改良方面具有很多大的应用潜力,但是不建议土壤调理剂与生物菌肥同时配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生物菌肥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量土壤改良剂对碱茅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0
作者 杨建强 高嘉瑞 +1 位作者 柳超超 王巧玲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138-2142,共5页
为明确土壤改良剂不同用量对碱茅生长发育及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施用不同量土壤改良剂对碱茅产量、营养品质及土壤养分、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能显著提高碱茅产量,当改良剂施用量达到30 t·hm^(-2)时,... 为明确土壤改良剂不同用量对碱茅生长发育及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施用不同量土壤改良剂对碱茅产量、营养品质及土壤养分、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能显著提高碱茅产量,当改良剂施用量达到30 t·hm^(-2)时,碱茅产量达到最大值;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壤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有所增加,在改良剂施用量为30 t·hm^(-2)时达到最高;碱茅营养品质随土壤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变化不一,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随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均在改良剂施用量为30 t·hm^(-2)时含量最低,粗脂肪、粗蛋白、淀粉、钙、镁、铁、锌含量均在改良剂施用量为30 t·hm^(-2)时达到最高;土壤改良剂显著影响土壤对水分的涵养能力,施用15、30 t·hm^(-2)土壤改良剂处理较对照的土壤水分含量分别提高了5.15、9.10百分点。综上所述,在土壤改良剂施用量为30 t·hm^(-2)时,土壤养分含量及碱茅生长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碱茅 产量 营养品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理剂对茶园土壤和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万青 胡振民 +2 位作者 李欢 李荣林 杨亦扬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6-1092,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调理剂与茶叶配方肥配施对茶园土壤性质和茶叶产量品质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调理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茶园土壤肥力及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对表层(0~20cm)土壤的改良效果要明显好于亚表层(20~40cm)土壤。其...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调理剂与茶叶配方肥配施对茶园土壤性质和茶叶产量品质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调理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茶园土壤肥力及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对表层(0~20cm)土壤的改良效果要明显好于亚表层(20~40cm)土壤。其中,"亚科丰"土壤调理剂提高土壤pH的幅度较高,其次是"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和生物质炭处理。生物质炭在提高土壤肥力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方面综合表现较好,酸性土壤茶园在施用生物炭后,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元素含量,同时也能提高茶叶百芽重和发芽密度以及鲜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调理剂 PH 养分元素 品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土壤调理剂改良大棚种植草莓土壤的效果 被引量:21
12
作者 戴黎 杜延全 朱建强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6-282,共7页
随着草莓产业的稳定高效发展,设施草莓大棚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日益突出。采用硅钙钾镁、钙镁磷、月桂醇乙氧基硫酸铵、天然海洋萃取物碳酸钙与椰子提取物混合物和聚丙烯酰胺5种土壤调理剂进行了小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草莓种植大棚的... 随着草莓产业的稳定高效发展,设施草莓大棚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日益突出。采用硅钙钾镁、钙镁磷、月桂醇乙氧基硫酸铵、天然海洋萃取物碳酸钙与椰子提取物混合物和聚丙烯酰胺5种土壤调理剂进行了小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草莓种植大棚的土壤养分、酶活、盐分以及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硅钙钾镁是改良大棚草莓连作障碍土壤中比较理想的土壤调理剂,与未施用土壤调理剂的对照(CK)相比,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土壤p H值,显著增加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有机质的影响不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酶的活性。与CK相比,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处理草莓增产19.5%(P<0.05),平均单果重提高7.35 g(P<0.05),草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增加10%~18%,可滴定酸增加3.1%~18.3%,维生素C增加1.4%~23.5%,花色苷增加0.7%~43%。此外,聚丙烯酰胺处理较CK处理,草莓产量提高19.1%(P<0.05),平均单果重增加14.51 g(P<0.05),土壤水溶性总盐较CK可降低11%(P<0.05),其中主要是降低SO_4~(2-)、NO_3~-含量。为有效克服草莓连作土壤障碍,建议将硅钙钾镁和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 连作障碍 草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对烤烟养分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家伟 张翔 +3 位作者 司贤宗 李国平 李亮 孔德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10-415,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对土壤肥力及烤烟养分吸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不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能提高前期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在成熟期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提高1.1~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对土壤肥力及烤烟养分吸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不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能提高前期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在成熟期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提高1.1~1.8,7.5~13.6 mg/kg。中部叶养分分析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提高前期烟株中部叶全氮和全磷含量,并能显著提高烟叶中钾的含量,在成熟期增幅达0.14~0.26 mg/kg。从产量和产值上看,在相同施用土壤改良剂条件下,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N3水平(N:82.5 kg/hm2)最高,平均达2 990 kg/hm2,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提高烟叶的产值,提高幅度1 724~3 897元/hm2,各处理相比,以A1N2处理(土壤改良剂+N:60kg/hm2)经济性状指标最高,产值达49 677元/hm2,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分别达17.62元/kg和31.49%。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可以降低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能提高各部位烤后烟叶中钾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土壤肥力 养分 经济性状 化学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土壤改良剂对冬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红霞 吴普特 +3 位作者 冯浩 王百群 马军勇 杜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101,106,共6页
通过对冬小麦施加一种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研制的新型土壤改良剂(简称PJG),采用田间试验,探讨其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各生长期养分含量及氮、磷累积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PJG土壤改良剂能提高小麦地上部各生长期干物质累积量,单施可... 通过对冬小麦施加一种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研制的新型土壤改良剂(简称PJG),采用田间试验,探讨其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各生长期养分含量及氮、磷累积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PJG土壤改良剂能提高小麦地上部各生长期干物质累积量,单施可提高8.4%,与氮肥配施可提高37.8%;可增加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中氮、磷含量及其累积吸收量,但对钾素影响不大。施加1 500 kg/hm2的PJG改良剂,能较对照增产1.90%,与氮肥配施效果更佳,最高增产9.96%。综合考虑,应用PJG土壤改良剂时应与适量的氮肥配施,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冬小麦 干物质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磷型土壤调理剂在酸性土壤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倪志强 郜斌斌 +4 位作者 石伟琦 樊秉乾 周爽 张强 陈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9-815,共7页
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常存在交换性铝含量极高和磷素供应不足的问题,如何有效改良南方酸化土壤,提高土壤活性磷含量是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方酸性红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玉米盆栽试验探究了基于磷尾矿、磷酸镁铵和石灰等为主... 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常存在交换性铝含量极高和磷素供应不足的问题,如何有效改良南方酸化土壤,提高土壤活性磷含量是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方酸性红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玉米盆栽试验探究了基于磷尾矿、磷酸镁铵和石灰等为主要原料的供磷营养型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玉米磷素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添加不同原料比例和数量的土壤调理剂进行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用量在4~8 g/kg时,可使土壤pH升高1.1~1.6个单位,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和有效铁含量,增加土壤交换性钙、镁和有效磷含量;盆栽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C3配方土壤调理剂明显改善玉米苗期生长和植株磷素营养,但是土壤调理剂中辅料(白云石/石灰+膨润土)对促进磷酸二铵的肥效要明显优于土壤调理剂的供磷主料(磷酸铵镁+磷尾矿),说明在供磷方面主料的作用效果优于与辅料相混,辅料在增加土壤酸性改良效果的同时也钝化了主料中的磷素,该调理剂的配方需要进一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型土壤调理剂 酸性土壤 改良效果 养分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洋 侯志研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选择合适类型的土壤改良剂改良风沙土壤,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可持续集约水平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栽培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共设5个处理:膨润土(Swell soil,SS),增施腐殖酸(Humus acid,HC),... 选择合适类型的土壤改良剂改良风沙土壤,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可持续集约水平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栽培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共设5个处理:膨润土(Swell soil,SS),增施腐殖酸(Humus acid,HC),增施有机肥(Organic fertilizer,OF),增施草炭土(Turfy soil,TS),增施秸秆(Straw retention,SR)。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玉米产量及部分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但在年际间波动较大;SR处理下玉米产量、籽粒干重均较高,2016年产量为15.48 t/hm 2,显著高于(p<0.05)HC处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与玉米产量呈线性关系,增加土壤速效钾可提高该区域玉米产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并计算主成分得分,SR处理得分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3.65和1.06,均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土壤改良剂可提高土壤养分并增加玉米产量,但其效果仍需长期定位试验观测,秸秆还田可能对改良该地区风沙土壤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土壤改良剂 玉米 产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类复合调理剂在设施叶菜障碍土壤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光飞 高晓东 +4 位作者 马艳 郭德杰 王秋君 梁永红 仇美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65,共10页
针对设施叶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严重,研制生物有机类复合调理剂,并从改良土壤综合性状方面探明其改良机制,为研制生物有机类复合调理剂及其在设施障碍土壤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以植物源有机肥、生物炭和耐酸耐盐功能微... 针对设施叶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严重,研制生物有机类复合调理剂,并从改良土壤综合性状方面探明其改良机制,为研制生物有机类复合调理剂及其在设施障碍土壤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以植物源有机肥、生物炭和耐酸耐盐功能微生物为原料研制生物有机类复合调理剂1和调理剂2,市场购买生物有机类调理剂3,并以化肥处理为常规对照,在苏南苋菜和鸡毛菜大棚中进行小区试验。调理剂1和调理剂2降低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降低了电导率7.2%~12.9%,并显著增加了产量11.7%~24.5%。调理剂3增加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电导率9.8%~20.8%,降低了土壤pH值,增加1.8%苋菜产量,但减少3.0%鸡毛菜产量。土壤生物学性状方面,调理剂1和调理剂2能显著增加土壤酶活性和有益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并增加7.8%~30.2%土壤细菌数量,减少8.0%~45.2%土壤真菌数量。调理剂3则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影响不显著,但降低了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统计分析显示,对于高养分酸化设施叶菜土壤,高生物活性调理剂1和调理剂2主要通过降低盐分含量和改善土壤生物学性状有效缓解连作障碍,进而达到增产。在盐渍化和养分过度积累的设施障碍土壤中,应施用养分适宜、生物活性高的有机类土壤调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类调理剂 设施叶菜 土壤生物学性状 土壤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茄子产量及其土壤养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翔 王俊杰 +6 位作者 李响 仝雅娜 马洪英 杨小玲 张淑香 梁鸣早 路森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87-90,共4页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探讨了春茬茄子产量、品质和农学性状、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对四种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组合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施肥模式(有机肥3000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硫酸钾112.5 kg·hm^-2)相比,新绛...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探讨了春茬茄子产量、品质和农学性状、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对四种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组合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施肥模式(有机肥3000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硫酸钾112.5 kg·hm^-2)相比,新绛和仲元两种组合模式可显著提高了茄子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其硝酸盐含量。从收获后土壤养分含量上看,新绛模式和仲元模式土壤pH值和全盐含量均有所降低,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因此,仲元肥料模式为本次温室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养分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土壤调理剂 茄子 产量和品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基调理剂对酸化农田土壤的调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宪文 张梁 +1 位作者 邹雨坤 李光义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14-18,共5页
农田土壤酸化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在强降雨淋溶地区尤为严重。本研究利用硝酸磷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制造的低p H值土壤调理剂来改良酸化土壤。结果表明:该调理剂按用量1 g/kg(折合亩施150 kg)即可显著地提高土壤p ... 农田土壤酸化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在强降雨淋溶地区尤为严重。本研究利用硝酸磷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制造的低p H值土壤调理剂来改良酸化土壤。结果表明:该调理剂按用量1 g/kg(折合亩施150 kg)即可显著地提高土壤p H值,且其在不同p H值土壤上的施用效果有所差异;施用后短期内存在返酸现象;该调理剂与约一半用量的生石灰的调控效果相当;调理剂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因土壤性质不同而异;施用调理剂对土壤有效钾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土壤PH值 土壤有效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生物炭-N配施的联合效应
20
作者 王立 鞠畅 +1 位作者 陈荣健 油勇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6,共8页
为探讨新型土壤调理剂——生物炭及氮肥配施对土壤养分调理的影响,采用培养实验结合化学计量方法分析玉米秸秆生物炭(SBC)、鸡粪生物炭(MBC)和氮肥(尿素)配施的添加效应。结果表明: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但其调理效果具有剂... 为探讨新型土壤调理剂——生物炭及氮肥配施对土壤养分调理的影响,采用培养实验结合化学计量方法分析玉米秸秆生物炭(SBC)、鸡粪生物炭(MBC)和氮肥(尿素)配施的添加效应。结果表明: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但其调理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和种类异质性。随着生物炭用量的提高,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SBC处理使土壤有机碳(SOC)和全磷(TP)质量分数最高提升101.754%和34.592%。MBC处理使土壤SOC和TP质量分数最高提升了23.684%和84.396%。SBC通过诱导土壤SOC质量分数的提高进而提高土壤碳氮质量比(C/N)和碳磷质量比(C/P)。而MBC处理则通过磷剂量稀释效应降低了土壤C/P和氮磷质量比(N/P)。生物炭和氮肥之间不是单一的叠加效应,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氮肥与生物炭的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调理剂 土壤养分平衡 化学计量 剂量依赖性 种类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