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abnormal movement state and avoidance strategy for mobile robots 被引量:2
1
作者 蔡自兴 段琢华 +1 位作者 章慧团 于金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6期683-688,共6页
Abnormal movement states for a mobile robot were identified by four multi-layer perceptron. In the presence ot abnormality, avoidance strategies were designed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the robot. Firstly, the kinemat... Abnormal movement states for a mobile robot were identified by four multi-layer perceptron. In the presence ot abnormality, avoidance strategies were designed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the robot. Firstly, the kinematics of the normal and abnormal movement states were exploited, 8 kinds of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Secondly, 4 multi-layer pereeptrons were employed to classify the features for four 4-driving wheels into 4 kinds of states, i.e. normal, blocked, deadly blocked, and slipping. Finally, avoidance strategie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is.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s can identify most abnormal movement states and avoid the abnormality correctly and tim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robot abnormal movement state avoidance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State of Suction Anchor Piles for Offshore Wind Power during Horizontal Pulling 被引量:1
2
作者 Jianping Jiang Jiaruo Gao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22年第1期88-97,共10页
The subsea anchor piles of offshore wind power floating platform structures are mainly subjected to uplift and horizontal loads, an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ase of horizontal loads.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 The subsea anchor piles of offshore wind power floating platform structures are mainly subjected to uplift and horizontal loads, an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ase of horizontal loads.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horizontal pullout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power suction anchor piles in clay layers was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state of the anchor piles during horizontal pile pullout, the range of pile depth at the pullout point where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is achieved (referred to as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r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llout load and the ultimate load during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and the optimal location of the pullout point for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certain pull-out points, the anchor pile produces an overall horizontal movement state under suitable horizontal pull-out loads. The depth of the pile pull-out point for horizontal movement i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 of the pile, i.e. 14.2 m to 14.5 m. The horizontal pull-out load of 24,000 kN at a depth of 14.5 m within the pile horizontal movement range of 14.2m to 14.5 m is the maximum ultimate horizontal pull-out load;the optimum pull-out point depth is 14.5 m at 0.275 L (L is the pile length). For each pull-out point of the anchor pile in horizontal movement, the horizontal pull-out load in horizontal movement and the horizontal ultimate pull-out load exis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two values were not exactly the same, the values were compar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at the optimum pull-out point the value of the ultimate horizontal pull-out load/horizontal pull-out load in horizontal movement tended to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movement state Suction Anchor Piles Horizontal movement Range Optimum Pull-Out Point Depth Offshore Wind 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elation between Rainfall and Mass Movements in North Coast Region of Sao Paulo State, Brazil for 2014-2018
3
作者 Daniel Metodiev Marcio Roberto Magalhaes de Andrade +6 位作者 Rodolfo Moreda Mendes Marcio Augusto Ernesto de Moraes Tehrrie Konig Cassiano Antonio Bortolozo Tiago Bernardes Rafael Alexandre Ferreira Luiz Juliano Oliveira Martins Coelh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8年第12期669-679,共11页
The monitoring of related hourly and accumulated rainfall index requires that critical thresholds of accumulated 72 hours rainfall are updated frequently according with the factors and local conditions (natural and an... The monitoring of related hourly and accumulated rainfall index requires that critical thresholds of accumulated 72 hours rainfall are updated frequently according with the factors and local conditions (natural and anthropic) of each specific risk area. The importance of empirical methods is fundamental to confi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fall intensity and accumulated rainfall with the mass movement event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critical threshold values. The present work performs an evaluation of the record data of mass movement events occurred in Sao Paulo State North coast region for a 4-year period (2014 to 2018) considering different mass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slope type, magnitude and impact level). Some rainfall values were obtained to show that within these parameters an event related to natural and anthropic features was triggered. A database was created, sorting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municipalities monitored, to implemen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ss movement events and the rainfall values. To elaborate the event’s map, reliable record data of localization of the mass movement events was selected, as well as the nearest possible raingauges of CEMADEN (National Center fo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Natural Disasters);also the exact event triggering time, selection by the slope type, the magnitude and the impact level of the mass movement event. The rainfall values of these raingauges allowe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ccumulated rainfall index for 1, 3, 6, 24, 48, 72 and 96 hours, with the adoption of the 72 hours index for this work. The correlation graphics are divided by the slope type, the magnitude and the impact level of the mass movement event. Different critical thresholds appear, classifying such event by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riggering factors, natural and/or anthrop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 movement Events RAINFALL Intensity Accumulated RAINFALL Critical Thresholds Sao Paulo state-Braz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运动联合摩腰散外敷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陈鹤 余瑾 +2 位作者 林东雄 孙平秀 李雪丹 《中医康复》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状态运动联合摩腰散外敷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5例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并随机分为摩腰散组、状态运动组、联合组三组各35例,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摩腰散组采用摩腰散外敷,状态运动组采用... 目的:观察状态运动联合摩腰散外敷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5例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并随机分为摩腰散组、状态运动组、联合组三组各35例,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摩腰散组采用摩腰散外敷,状态运动组采用状态运动疗法,联合组采用状态运动联合摩腰散外敷,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对比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的肌力值。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评分、ODI评分显著低于摩腰散组、状态运动组(P<0.05),摩腰散组、联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状态运动组(P<0.05);治疗后,三组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肌力值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联合组显著优于摩腰散组和状态运动组(P<0.05)。结论:状态运动联合摩腰散外敷有助于缓解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和腰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肌劳损 寒湿型 状态运动 状态观 摩腰散 腰椎功能 疼痛 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虚拟现实晕动症的评估与缓解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展滔 丁玎 +1 位作者 陈亦婷 张文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晕动症是制约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针对虚拟现实晕动症的研究方法大多相对单一,且很少考虑虚实运动状态一致性对晕动症的影响。为探索虚拟现实体验过程中虚实运动一致与不一致情况下不同晕动症缓解方案的效果,在虚拟... 晕动症是制约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针对虚拟现实晕动症的研究方法大多相对单一,且很少考虑虚实运动状态一致性对晕动症的影响。为探索虚拟现实体验过程中虚实运动一致与不一致情况下不同晕动症缓解方案的效果,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设计了视觉范围限制、边缘模糊和视觉简化3种晕动症缓解方案。通过收集30名被试的主观评价数据和客观生理数据,评估了不同缓解方案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在虚实运动一致和不一致情况下,不同缓解方案对虚拟现实晕动症缓解效果存在显著差异,这为缓解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晕动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晕动症 运动状态 眩晕缓解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0年代海外保钓运动与留美知识文化圈的“左转”
6
作者 周之涵 《台湾研究集刊》 2025年第1期125-140,共16页
发生于1970年代初的海外保钓运动既是一场爱国保土的政治抗议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从左派力量介入运动并产生的影响来看,还可以将之视为一场基于爱国主义的左翼文化运动。这场左翼文化运动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它汲取了1960年代... 发生于1970年代初的海外保钓运动既是一场爱国保土的政治抗议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从左派力量介入运动并产生的影响来看,还可以将之视为一场基于爱国主义的左翼文化运动。这场左翼文化运动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它汲取了1960年代全球新左翼运动的思想资源,也呼应、发展了保钓运动中开拓出的反殖反霸主题,并最终将保钓运动推向了中国统一运动。正是在它的激发和催化下,这一时期留美知识文化圈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左转”迹象,现实主义原则、第三世界视野、社会主义新中国认同等成为当时主流的文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 保钓运动 留美知识文化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landslide block movement based on Kalman filtering data assimilation method
7
作者 LIU Yong XU Qing-jie +2 位作者 LI Xing-rui YANG Ling-feng XU Ho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9期2680-2691,共12页
Compared with the study of single point motion of landslides,studying landslide block movement based on data from multiple monitoring poi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landsl... Compared with the study of single point motion of landslides,studying landslide block movement based on data from multiple monitoring poi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landslide deformation.Based on the study of landslide block,this paper regarded the landslide block as a rigid body i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The monitoring data were organized to achieve the optimal state of landslide block,and the 6-degree of freedom pose of the landslide block was calculated after the regularization.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ta from multiple monitoring points of landslide blocks,a prediction equation for the motion state of landslide blocks was established.By using Kalman filtering data assimilation method,the parameters of prediction equation for landslide block motion state were adjusted to achieve the optimal prediction.This paper took the Baishuihe landslid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Based on the block segmentation of the landslide,the monitoring data of the Baishuihe landslide block were organized,6-degree of freedom pose of block B was calculated,and the Kalman filtering data assimi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landslide block movement.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prediction method of the landslide movement state has good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meets the expected goal.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research method and thinking angle to study the motion state of landslide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lide block movement state 6-degree of freedom pose Kalman filtering Data assimilation Baishuihe landsl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进步主义时代“乡村生活运动”探析
8
作者 石庆环 景德龙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80,共9页
进步主义时代以城市改革者为主体发起的“乡村生活运动”,是美国联邦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的开端。从1908年成立的乡村生活委员会到后来组建的乡村生活协会,改革者逐步把“乡村生活运动”推向高潮。“乡村生活运动”改变了美国的乡村生... 进步主义时代以城市改革者为主体发起的“乡村生活运动”,是美国联邦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的开端。从1908年成立的乡村生活委员会到后来组建的乡村生活协会,改革者逐步把“乡村生活运动”推向高潮。“乡村生活运动”改变了美国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带动了乡村文化、教育和社会多方面的改革,并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进步主义时代的改革成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乡村生活运动”中,城市改革者与农民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加快了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但遗憾的是,美国“乡村生活运动”最终并没有完成“乡村振兴”的使命,而且运动发展过程中仍出现一些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对进步主义时代“乡村生活运动”的研究,也有助于理解当时美国乡村振兴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进步主义时代 “乡村生活运动” “乡村振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躯干皮肤温度冷热变化与热量调节区划分
9
作者 丁小蝶 唐虹 +1 位作者 高强 张成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4,共8页
针对制冷与加热一体式服装中冷热调节区域设计问题,以皮肤温度为依据,探究人体受冷热环境影响上躯干各部位的冷热需求程度。分别测量冷与热2种环境下,青年男子在静坐、站立、步行、快走4种运动状态中上躯干不同区域的皮肤温度,分析各部... 针对制冷与加热一体式服装中冷热调节区域设计问题,以皮肤温度为依据,探究人体受冷热环境影响上躯干各部位的冷热需求程度。分别测量冷与热2种环境下,青年男子在静坐、站立、步行、快走4种运动状态中上躯干不同区域的皮肤温度,分析各部位皮肤温度变化来判断人体局部区域的冷热情况,对皮肤温度变化值采用聚类分析来进行冷热调节区域的划分。结果表明:在冷环境下,人体上躯干皮肤温度在任一状态下侧胸、后肩温度均较低,且在静坐、站立阶段中明显低于人体平均皮肤温度;热环境下,任一状态下前肩、后肩温度均较高,前肩、后肩、中背明显高于人体平均皮肤温度,故侧胸、前肩及后肩等部位的冷热需求是功能服装设计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温度 运动状态 上躯干皮肤区域划分 人体热舒适性 功能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非稳态场景的生命体征监测优化方法
10
作者 邱杰凡 徐一帆 +2 位作者 徐瑞吉 周栋利 池凯凯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1-493,共13页
使用基于调频连续波的毫米波雷达监测生命体征信息,具有无接触、隐私保护性好、高分辨率以及抗干扰性好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如何提高被测对象处于稳态(如静止)时的体征监测效果,但受制于肢体运动对雷达信... 使用基于调频连续波的毫米波雷达监测生命体征信息,具有无接触、隐私保护性好、高分辨率以及抗干扰性好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如何提高被测对象处于稳态(如静止)时的体征监测效果,但受制于肢体运动对雷达信号的干扰,使得该技术在非稳态场景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提出一种基于人体运动状态识别的非稳态场景体征监测方法,以best-effort方式实现了存在大幅度肢体动作的场景中对体征信息的监测,并且能够识别对应的动作类型.首先,根据运动特征计算出带有距离-主导速度信息的特征频谱图.其次,使用一种滑动窗口采样方法以采集连续样本.随后训练ResNet-18网络来识别运动状态以及分类运动类型.最后,基于运动状态分类结果,在运动间歇期提取信号的相位信息,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进行呼吸速率和心率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训练后的网络可以精确地识别运动状态和运动类型,识别准确率接近97%,识别延迟小于1.1 s.对呼吸和心率的监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MAD)下降到1.7 bpm和3.4 b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生命体征监测 运动状态识别 滑动窗口采样 残差网络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压管道内的泥沙冲淤特性
11
作者 王永宁 祁贵贤 +6 位作者 李正琪 梁俞 宋静 白妍丽 杜立鹏 李伟 南军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3,共4页
为明确复杂地形条件下有压管道内泥沙的运动特征与临界不淤流速,采用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径泥沙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水流流速,分析了泥沙粒径、加沙量与泥沙级配对临界不淤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式运动状态下,粒径介于(0.075~0.600... 为明确复杂地形条件下有压管道内泥沙的运动特征与临界不淤流速,采用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径泥沙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水流流速,分析了泥沙粒径、加沙量与泥沙级配对临界不淤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式运动状态下,粒径介于(0.075~0.600)mm的泥沙在管道上升段与水平段呈多个椭圆状运动,较陡的下降段呈带状分布,粒径介于(0.600~1.250)mm的泥沙在管道内呈山丘状运动;泥沙运动状态的临界水流速度随泥沙粒径的增大呈增加趋势,且连续式推移状态为最佳泥沙输送状态;临界不淤流速均随泥沙粒径、加沙量、泥沙级配的增大而增大,泥沙粒径是影响临界不淤流速的主要因素,加沙量与泥沙级配是影响临界不淤流速的次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地形条件下有压引水管道工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压管道 泥沙运动形态 泥沙运动状态流速界定 临界不淤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和不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患者自发脑活动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辛子悦 周祺宸 +5 位作者 祁亚鹏 王一涵 刘建仁 张凯华 陈伟 杜小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且是重要预后因素。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利用度中心度(degreecentrality,DC)和低频振... 目的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且是重要预后因素。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利用度中心度(degreecentrality,DC)和低频振幅(amplitudes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分析PD伴RBD和不伴有RBD患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三组间DC值和ALFF值,探索PD伴RBD患者脑功能活动特征及RBD特异性脑区,探究RBD发生的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招募20例伴有RBD的PD患者(PD-RBD组)、40例无RBD的PD患者(PD-nonRBD组)和4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三组被试均接受磁共振扫描。利用静息态数据计算DC值和ALFF值,探测脑功能特征。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DC值主效应脑区为右侧中央前回、颞上回、小脑、额中回(P<0.05,FDR校正);ALFF值主效应脑区为左侧海马旁回、楔叶、舌回(P<0.05,FDR校正)。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PD-nonRBD组,PD-RBD患者表现为右侧额中回DC值升高(t=4.02;P=0.007,FDR校正);左侧楔前叶DC值降低(t=5.30;P=0.009,FDR校正)。相比于健康对照组,PD-RBD患者表现为左侧额上回、小脑、右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额中回的DC值升高(P<0.05,FDR校正);左侧中央前回、颞上回和颞中回的DC值降低(P<0.05,FDR校正);右侧楔叶ALFF值降低(P<0.05,FDR校正)。结论PD-RBD在DC和ALFF上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特别是右侧额中回、左侧楔前叶的功能异常可能与PD患者RB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度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化理论指导下构建药物气化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嘉钰 李晓凤 +7 位作者 邓芳隽 陈金红 樊博雅 钱舒乐 于露 王润英 马越 杜武勋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基于气化理论构建药物气化模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借助于药物性味药理,并结合法象药理,分别从药物气味偏性及升降沉浮运动特性进行阐释,构建药物气化模型。结果:中药所具备天气赋予的“温热寒凉”及地气赋... 目的:基于气化理论构建药物气化模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借助于药物性味药理,并结合法象药理,分别从药物气味偏性及升降沉浮运动特性进行阐释,构建药物气化模型。结果:中药所具备天气赋予的“温热寒凉”及地气赋予的“酸苦辛甘咸”特性,以升降出入运动形式分达五脏之气所,纠正人体气机之偏,此即药物气化。该模型强调了气的动态性,旨在维护五脏间平衡关系,调理阴阳升降之势,为临证遣方用药提供了思路。结论: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基础,为后世医家提供基本的中医思维方式,并对疾病预测及指导中医辨证具有极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理论 药物气化 四气五味 法象药理 遣方用药
原文传递
虚无主义的五类面孔
14
作者 张红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56-66,共11页
神秘无比的虚无主义幽灵在西方世界至少显现过五类面孔,它们对西方思想、历史、社会与个体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否定哲学的虚无主义长期主宰着西方话语实践,导致各种意识形态的相互攻讦,造成他者的缺席和沉默;作为思想运动的虚无主义... 神秘无比的虚无主义幽灵在西方世界至少显现过五类面孔,它们对西方思想、历史、社会与个体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否定哲学的虚无主义长期主宰着西方话语实践,导致各种意识形态的相互攻讦,造成他者的缺席和沉默;作为思想运动的虚无主义贯穿着西方现代性历史,把西方文明带向了各种危险的境地,如生命的颓废、对存在的彻底遗忘和大屠杀等;作为心理状态的虚无主义禁锢着西方个体的生命态度和行动意志,让导致这种虚无主义的社会体制日益僵化;作为对抗力量的虚无主义仅仅依赖于西方个体的自我依靠与自我克服,反而进一步导致虚无主义体制的永恒化;作为自否定哲学的虚无主义不再总是以唯一的真理自居,不再总是否定他者存在的权利,而是懂得尊重他者的他异性,从而有利于世界的多元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无主义 否定哲学 思想运动 心理状态 对抗力量 自否定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女性主义:国家观基础、理论内涵与内在局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毅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1-74,共14页
西方国家女性主义是一种强调体制内外妇女的配合与互动,特别是妇女政策机构与妇女运动的合作共进的女性主义思想潮流、行动策略和理论体系。国家女性主义基于国家是中性的因而女性主义的行动者和利益诉求是有机会进入国家之内的基本假设... 西方国家女性主义是一种强调体制内外妇女的配合与互动,特别是妇女政策机构与妇女运动的合作共进的女性主义思想潮流、行动策略和理论体系。国家女性主义基于国家是中性的因而女性主义的行动者和利益诉求是有机会进入国家之内的基本假设,综合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国家中立论、北欧女性主义的女性友好国家论和后结构女性主义的多元竞逐场域论作为自身的国家观基础。经过多年发展,国家女性主义从松散概念进化到严谨经验研究,将焦点放在了妇女政策机构与妇女运动的关系上,将法团主义、民主与代表、新制度主义、社会运动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形成了成熟的分析框架,为评估国家在推动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方面的成效开辟了新路径。但受到国家与社会关系改变、新自由主义的崛起、交叉性视角等方面的影响,国家女性主义在西方面临多种挑战,以及关于体制化和忽视多样性的批评。国家女性主义也因其深层的西方背景和后殖民主义的拒斥而难以扩散到非西方国家,忽视其对阶级政治的遮蔽和背后的政治社会条件预设而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做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女性主义 国家女性主义 妇女政策机构 妇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下动态环境中人体运动状态检测仿真
16
作者 刘玉洁 万瑜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12期570-574,共5页
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受人群、背景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图像中出现大量的视觉噪声,从而干扰人体动作的准确检测。针对动态环境影响检测效果的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动态环境人体运动状态检测方法。结合广义总变分方法和自适应去噪... 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受人群、背景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图像中出现大量的视觉噪声,从而干扰人体动作的准确检测。针对动态环境影响检测效果的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动态环境人体运动状态检测方法。结合广义总变分方法和自适应去噪方法建立融合方法去噪视频图像,在传统混合高斯算法基础上,提出自适应学习率混合高斯算法,并将其与五帧差分算法和形态学处理相结合,用于动态环境视频图像背景差分。采用鲁棒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视频序列低秩运动信息,并构建双流卷积神经网络,分别输入人体运动特征图像和低秩运动信息,将输出结果加权融合,实现动态环境下的人体运动状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去噪效果好、检测精度高,且检测所用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动态环境 人体运动状态 混合高斯算法 双流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核对焦虑样睡眠障碍的调控 被引量:1
17
作者 解俊樊 赵雪琪 +4 位作者 高进贤 任艳丽 杨兴文 邵玉峰 侯一平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焦虑症常与睡眠障碍共存且相互作用,一方面睡眠障碍可引起焦虑,另一方面焦虑患者常出现失眠、睡眠片段化等焦虑样睡眠改变。基底外侧杏仁核和中央杏仁核与脑内多个睡眠-觉醒调控核团存在纤维联系,是调控焦虑样行为与睡眠的关键核团。本... 焦虑症常与睡眠障碍共存且相互作用,一方面睡眠障碍可引起焦虑,另一方面焦虑患者常出现失眠、睡眠片段化等焦虑样睡眠改变。基底外侧杏仁核和中央杏仁核与脑内多个睡眠-觉醒调控核团存在纤维联系,是调控焦虑样行为与睡眠的关键核团。本研究总结杏仁核解剖结构、纤维联系,以及杏仁核调节焦虑样行为与睡眠障碍的作用机制与神经环路,对进一步理解睡眠与焦虑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治疗焦虑症和睡眠障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睡眠-觉醒时相 杏仁核 睡眠障碍 快动眼睡眠 非快动眼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管移动的卧式管壳式相变储热器储热性能优化研究
18
作者 周少斌 曹红梅 +4 位作者 付宁 张民 郭丰瑞 王晓龙 高明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117,共9页
相变储热技术能够实现对固态储放氢过程热量的回收和供给,实现固态储氢罐内的自热平衡,提高储放氢性能。研究针对卧式管壳式相变储热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内管偏心放置绕中心轴线旋转的运动方式,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基于动网格技术... 相变储热技术能够实现对固态储放氢过程热量的回收和供给,实现固态储氢罐内的自热平衡,提高储放氢性能。研究针对卧式管壳式相变储热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内管偏心放置绕中心轴线旋转的运动方式,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基于动网格技术编写了用户自定义函数UDF,重点研究了内管偏心距离与旋转速度对储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中心内管静止布置相比,偏心内管的旋转运动能够显著提高储热性能,当偏心距离为9 mm,旋转速度为0.10 r/min时,储热时间达到最小值,储热时间减少了92.16%,时间平均储热速率是内管静止布置的11.51倍;当偏心距离为9 mm,旋转速度由0.30 r/min减少至0.10 r/min时,储热时间减少了13.57%;当旋转速度为0.10 r/min,偏心距离由3 mm增至9 mm时,储热时间减少了70.48%。该研究结果可为卧式管壳式相变储热器在储氢领域的性能优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管壳式相变储热器 固态储氢 内管移动 储热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赋权与退场——一场“住进烂尾楼”的城市维权行动
19
作者 何润 陈雨琪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1-39,49,共10页
在互联网时代,公共话语资源的垄断性减弱,媒体越来越以第三方角色介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影响两者间的权力格局。中国社会维权行动中权力关系的动态变迁和第三方赋权机制,超出了传统静态的权力关系框架和交往权力理... 在互联网时代,公共话语资源的垄断性减弱,媒体越来越以第三方角色介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影响两者间的权力格局。中国社会维权行动中权力关系的动态变迁和第三方赋权机制,超出了传统静态的权力关系框架和交往权力理论解释范畴。在具体的社会行动情境中,各个行动主体的权力并非恒定不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媒体的介入之下有改变的可能;同时,媒体赋权有其条件和边界,舆论退场后,也存在作为“影子”对弱势者进行隐形赋权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关系 媒体赋权 维权行动 烂尾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与社会视域下的民国北平卫生运动大会研究
20
作者 宋永林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3-48,共6页
民国时期,北平公共卫生事业缓慢向前发展。1934-1937年,在清洁运动的基础上,北平市政府共组织举行了四次卫生运动大会。期间,政府及相关卫生行政机构通过与各类社会团体密切合作,开展卫生展览、舆论宣传、儿童健美比赛、清洁扫除、预防... 民国时期,北平公共卫生事业缓慢向前发展。1934-1937年,在清洁运动的基础上,北平市政府共组织举行了四次卫生运动大会。期间,政府及相关卫生行政机构通过与各类社会团体密切合作,开展卫生展览、舆论宣传、儿童健美比赛、清洁扫除、预防注射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动员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卫生运动大会的举办,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民众的卫生意识,改善了城市环境条件,促进了公共卫生的现代转型,而且透视出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多层次面相,体现了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和民众日常生活的渗透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国家与社会 北平 公共卫生 卫生运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