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stry and Zircon U–Pb–Hf Isotopic Systematics of the Sanchahe Quartz Monzonite Intrusion in the North Qinling Tectonic Zone, Central China: Implications for its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 被引量:3
1
作者 YAN Ming LIU Shuwen +6 位作者 LI Qiugen ZHANG Wanyi YANG Pengtao YAN Zhen WANG Ruiting WANG Wei GUO Rongr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54-175,共22页
The Sanchahe quartz monzonite intrusion is situat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North Qinling tectonic belt, Central China mainland, and consists chiefly of sanukitoid–like and granodioritic-monzogranitic rocks. The... The Sanchahe quartz monzonite intrusion is situat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North Qinling tectonic belt, Central China mainland, and consists chiefly of sanukitoid–like and granodioritic-monzogranitic rocks. The sanukitoid–like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quartz monzonites, which display higher Mg#(55.0–59.0), and enrichments in Na2 O+K2 O(7.28–8.94 %), Ni(21-2312 ppm), Cr(56-4167 ppm), Sr(553-923 ppm), Ba(912-1355 ppm) and LREE((La/Yb)N =9.47–15.3), from negative to slightly positive Eu anomalies(δEu=+0.61 to +1.10), but also depletion in Nb, Ta and Ti. The granodioritic-monzogranitic rocks diaplay various Mg#of 6.00-53.0, high Na2 O+K2 O(7.20– 8.30%), Sr(455–1081 ppm) and(La/Yb)N(27.6–47.8), with positive Eu anomalies(δEu=1.03–1.57) and depleted Nb, Ta and Ti.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 zircon U-Pb isotopic dating reveals that the sanukitoid-like rocks were emplaced at two episodes of magmatism at 457±3 Ma and 431±2 Ma, respectively. The monzogranites were emplaced at 445±7Ma. Sanukitoid–like rocks have their εHf(t) values ranging from +0.3 to +15.1 with Hf–depleted mantle model ages of 445 to 1056 Ma, and the monzogranite shows its εHf(t) values ranging from 21.6 to +10.8 with Hf–depleted mantle model ages of 635 to 3183 Ma. Petr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zircon Lu –Hf isotopic features indicate that the magmatic precursor of sanukitoid–like rocks was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depleted mantle wedge materials that were metasomatized by fluids and melts related to subduction of oceanic slab, subsequently the sanukitoid magma ascended to crust level. This emplaced mantle magma caused partial melting of crustally metamorphosed sedimentary rocks, and mixing with the crustal magma, and suffere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which lead to formations of quartz monzonites. However, the magmatic precursor of the granodioritic-monzogranitic rocks were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subducted oceanic slab basalts. Integrated previous investigation for the adackitic rocks in the south of the intrusion, the Sanchahe intrusion signed that the North Qinling tectonic zone was developed in an early Paleozoic transitionally tectonic background from an island arc to back–a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chahe quartz monzonite intrusion zircon U–Pb ages and Lu–Hf isotopes petrochemistry and petrogenesis tectonic setting North Qinling tectonic z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rology and Geochronology of Monzonite Porphyry Intruding in Xiong'er Volcanic Rocks in Xiaoshan Area, Western Henan Province
2
作者 LI Linlin SHI Yuru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S1期73-,共1页
Xiong’er volcanic rocks cover an area of more than6×104 km2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raton.The Xiong’er group has been divided,from bottom to top,into the Dagushi,Xushan,Jidanping and
关键词 Western Henan Province Petrology and Geochronology of monzonite Porphyry Intruding in Xiong’er Volcanic Rocks in Xiaoshan Area SHRI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庙庙井南铍钨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Sr-Nd-Pb-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楚克磊 王佳鑫 +3 位作者 方向 郭东宝 黄世军 祁永恒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20,共22页
庙庙井南铍钨矿区位于甘肃新疆交界的北山山系,地处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柳园裂谷活动带北缘。该区域关于岩浆成岩成矿的报道较少,为了查明庙庙井南矿床的矿化特征、花岗岩类型、成因和源区特征,厘清成岩成矿时代,探究成岩与成矿的关系,... 庙庙井南铍钨矿区位于甘肃新疆交界的北山山系,地处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柳园裂谷活动带北缘。该区域关于岩浆成岩成矿的报道较少,为了查明庙庙井南矿床的矿化特征、花岗岩类型、成因和源区特征,厘清成岩成矿时代,探究成岩与成矿的关系,揭示成矿动力学背景,本文对庙庙井南矿区的花岗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u-Hf、Sr-Nd-Pb同位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庙庙井南矿区出露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介于411~404 Ma,为晚古生代早泥盆世岩浆岩;富Si、Al,A/CNK介于0.89~0.99,为准铝质岩石,里特曼指数2~2.6,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富集Rb、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不同程度亏损Nb、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即轻稀土富集(LREE),重稀土亏损(HREE),具有较强的负Eu异常;锆石(^(176)Hf/^(177)Hf)i为0.282452~0.282891,εHf(t)介于-2.78~+12.78,平均值6.35,中值6.40,TDM2为559~1544 Ma,全岩(^(143)Nd/^(144)Nd)i为0.512092~0.512210,εNd(t)值为-0.5~+1.8,平均值0.37,(^(206)Pb/^(204)Pb)i=16.793~18.516,(^(207)Pb/^(204)Pb)i=15.540~15.642,(^(208)Pb/^(204)Pb)i=36.882~38.484。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花岗岩可能来源于具有亏损地幔特征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在上升过程中与古元古界北山岩群古老地壳混染。综合研究表明,庙庙井南矿区花岗岩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其成因可能与晚古生代早-中泥盆世Zoolen大洋与中亚造山带南部北山造山带俯冲-碰撞有关,由于Zoolen大洋与柳园微陆块俯冲-碰撞,产生大量弧后裂谷及弧后盆地,区域上整体处于弧后伸展构造背景,软流圈上涌,提供大量热量,导致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基-中性岩浆沿断裂不断上侵,与碳酸盐岩围岩接触交代形成矽卡岩型铍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 Sr-Nd-Pb-Hf同位素 庙庙井南 铍钨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浩布高铅锌多金属矿床两种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分析
4
作者 颜晓华 李进喜 +3 位作者 李欢 朱大鹏 谢一鸣 蒋永芳 《黄金》 2025年第2期72-82,共11页
浩布高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矿床规模达到大型,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主要是乌兰坝岩体,该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组成。为研究乌兰坝岩体成因及其与成矿的相关性,分别对该两类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 浩布高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矿床规模达到大型,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主要是乌兰坝岩体,该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组成。为研究乌兰坝岩体成因及其与成矿的相关性,分别对该两类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二长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的SiO_(2)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3.85%、66.94%,均具高钾(w(K_(2)O)=4.48%、5.72%)、富铝(w(Al_(2)O_(3))=12.59%、15.10%)特征,前者为高钾钙碱性岩类,后者为钾玄岩系列岩类,岩石分异指数(DI)分别为90.27~93.07及83.94~90.55。二者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均符合A型花岗岩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石英二长岩具有更高的稀土元素含量,同时显示出较弱的Eu负异常(δEu=0.70~0.96);二长花岗岩的Eu负异常较强(δEu=0.38~0.56),同时具有较低的La、Ce、Nd、Sm、Y、Yb、Lu等元素含量。二长花岗岩属于A1型花岗岩,而石英二长岩属于A2型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乌兰坝岩体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方向转变时期,区域伸展引起地幔物质的上涌和大量花岗岩浆的上升侵位,两种花岗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差异与地幔物质的混入程度有直接关系。岩体变异系数和成矿系数的差异表明,二长花岗岩为主岩浆成矿期的产物,对Cu、Mo、Pb、W、Zn、Ag及Sn成矿有贡献;而石英二长岩促使了Cu、Bi、Ag和Sn的成矿。主成矿期及岩浆岩的确定对指导深部找矿和厘定矿床成因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为区域花岗质岩体成矿潜力的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布高 铅锌多金属矿床 二长花岗岩 石英二长岩 地球化学特征 含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内蒙古小大川铅锌铜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背景
5
作者 刘永强 吕志成 +1 位作者 王虎 程海明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23,共20页
【研究目的】大兴安岭南段新发现的小大川铅锌铜矿赋存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中,在空间上受到燕山晚期侵入岩的影响。其成岩成矿时代、岩石成因及成矿地质背景等尚不清楚,对其研究可以为区域内铅锌成矿规律提供新的依据。【研究方法】采... 【研究目的】大兴安岭南段新发现的小大川铅锌铜矿赋存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中,在空间上受到燕山晚期侵入岩的影响。其成岩成矿时代、岩石成因及成矿地质背景等尚不清楚,对其研究可以为区域内铅锌成矿规律提供新的依据。【研究方法】采集大兴安岭南段小大川铅锌铜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岩相学、锆石U-Pb测年,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小大川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35.9±0.8 Ma和134.9±0.8 Ma,表明铅锌矿化发生在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富SiO_(2)(71.29%~72.92%)、K_(2)O+Na_(2)O(7.17%~7.89%)、Al_(2)O_(3)(13.35%~14.48%),贫MgO(0.61%~0.64%)、CaO(1.24%~1.73%),富集Nb、Ta、Zr、Hf、Th元素,亏损Ba、K、Sr、P、Ti元素且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海鸥型”分布,δEu值为0.35~0.47,负Eu异常明显,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A2型花岗岩。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87Sr/86Sr)i值为0.70545~0.70548,ε_(Nd)(t)值为-1.7~-0.3,Nd同位素的二阶段模式年龄为957~1071 Ma。【结论】结合年代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岩石成因为新生地壳和幔源物质混合同时受到上地壳混染。小大川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的伸展环境,该环境同时还导致了区域内成岩成矿作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段 小大川铅锌铜矿床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SR-ND同位素 伸展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箕山地区新太古代末期地壳演化——来自叶寨花岗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6
作者 郭晓伟 杨延伟 张宇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5,共13页
嵩箕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广泛发育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和花岗岩,是深入研究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重要窗口。为加深对箕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理解,本文选择新识别的登封杂岩叶寨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 嵩箕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广泛发育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和花岗岩,是深入研究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重要窗口。为加深对箕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理解,本文选择新识别的登封杂岩叶寨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元素组成分析,以确定其形成时代、成因及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叶寨花岗岩体锆石U-Pb谐和线上交点年龄为(2506±19)Ma,标志着其形成于新太古代末期。岩石表现出相对高硅(SiO_(2)=66.88%~74.14%)和富碱(Na_(2)O=3.15%~4.09%;K_(2)O=2.06%~5.36%)特征,表明其为过铝质的钙碱性至高钾钙碱性特征(A/CNK=1.03~1.27)。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显示轻稀土元素(LREE)显著富集,而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表现出不明显或弱正铕异常(δEu=0.76~1.26)。微量元素数据表明,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U、Th和K),同时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i和P)。微量元素图解分析进一步揭示,叶寨花岗岩体具有高Sr、低Yb和Y的特征,Sr/Y值为22.76~123.81,接近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微量元素间的关系及稀土元素特征,本文认为叶寨花岗岩体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可能是由下伏幔源岩浆引发的上覆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所致。这些发现为认识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提供了基础性地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前寒武纪 锆石U-PB定年 嵩箕地区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rcon U-Pb age and Hf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angtuliang monzonitic granite, North Hebe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
7
作者 HU Huabin NIU Shuyin +4 位作者 ZHANG Zhanyang TIAN Ye LIU Xiaoyu CHEN Xicai CHEN Haijiao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The Huangtuliang monzonitic granite outcrops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the Huangtuliang gold mining district, Chicheng, North Hebei Province. Our predecessors only made isotopic age determination using the K-Ar method. ... The Huangtuliang monzonitic granite outcrops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the Huangtuliang gold mining district, Chicheng, North Hebei Province. Our predecessors only made isotopic age determination using the K-Ar method. Through LA-MC-ICP-MS zircon U-Pb dating and zircon Hf isotopic composition determination, this study acquired the age of 244.8±2.0 Ma(MSWD=0.57) on the basis of the weighed mean 206Pb/238U ratio, indicating that the Huangtuliang monzonitic granite was formed during the Middle Triassic period,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Early Indosinian magmatic activities in the region of North Hebei. εHf(t) values vary relatively evenly, within the range of-10.65--14.03, with an average of-12.14. The two-stage evolution model ages, tDM2, vary between 1943 and 2144 Ma, implying that the rock-forming materials of the Huangtiliang monzonitic granite mainly came from the Paleoproterozoic recirculated crustal materials, though a small quantity of enriched-mantle materials would have been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二长花岗岩 冀北地区 同位素特征 HF 锆石U-Pb定年 同位素年龄测定 加权平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Hutouya monzonitic granite of Qimantage, Qinghai
8
作者 WANG Yang SUN Fengyue +3 位作者 GAO Hongchang HE Shuyue QIAN Ye XU Chenghan 《Global Geology》 2017年第4期208-216,共9页
The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monzonitic granite in Qimantage Hutouya deposit area,Qinghai,in respect to the mineralization,suggest that this granite belongs to weak peraluminous and high-k calc alkaline rock series... The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monzonitic granite in Qimantage Hutouya deposit area,Qinghai,in respect to the mineralization,suggest that this granite belongs to weak peraluminous and high-k calc alkaline rock series. The REE of the samples show right slope with obvious LREE/HREE differentiation and negative Eu abnormity. The trace elements show enrichment of LILE( Rb,Th,U,La,Nd),and deleption of Ba,Sr,Nd,P,Ti. The Sr-Nb isotopic data indicate that the magma source is mainly aluminosilicate lower crust with a small amount of new crustal materials. The weighted mean zircon U-Pbage of the Hutouya monzonitic granite is 221±1.7 Ma,belonging to Late Triassic. The Hutouya monzonitic granite was formed in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ransition from compression to extension during Middle-Late Trias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zonitic GRANITE zircon U-PB age GEOCHEMISTRY HUTOUYA Qimantage QINGH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加里东期重稀土矿赋矿母岩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9
作者 张德富 王先广 +4 位作者 何涛 曹明轩 吕婷婷 龚良信 徐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9-976,共18页
前人对燕山期重稀土赋矿母岩研究较多,加里东期赋矿母岩报道较少。本文对加里东期赣南孙屋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Sr-Nd同位素研究,并对其稀土含矿性进行探讨。孙屋岩体SiO_(2)含量为69.7... 前人对燕山期重稀土赋矿母岩研究较多,加里东期赋矿母岩报道较少。本文对加里东期赣南孙屋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Sr-Nd同位素研究,并对其稀土含矿性进行探讨。孙屋岩体SiO_(2)含量为69.70%~73.00%,K2O/Na2O值为1.38~2.20,A/CNK值1.20~1.67,属于高硅高钾钙碱性-钾玄S型花岗岩。轻稀土相对富集((La/Yb)N=6.78~10.38),中等负铕异常(δEu=0.43~0.63)。两件花岗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51±3.8)Ma和(461±5.6)Ma,属中奥陶世。锆石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TDMC)为1918~1496 Ma,全岩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79~1.76 Ga,显示岩浆源区主要为中元古代下地壳麻粒岩相源岩,岩体为华南加里东早期陆内造山环境花岗岩。孙屋岩体(含)稀土矿物经过风化可形成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床,加里东期花岗岩在今后的重稀土矿产勘查工作中应给予足够重视。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加里东期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U-Pb定年 LU-HF同位素 SR-ND同位素 孙屋岩体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克里雅地区晚三叠世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Hf-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振宏 王核 +3 位作者 白洪阳 黄亮 王堃宇 刘金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15-2428,共14页
锂是当今中国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近年来,在西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中陆续发现卡拉瓦拉、牧林场、康西瓦、白龙山、雪凤岭等中大型高品位伟晶岩型锂矿。为了在具有锂铍化探异常圈定区域寻找新的稀有金属矿床,本次研究以西昆仑造山带东缘... 锂是当今中国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近年来,在西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中陆续发现卡拉瓦拉、牧林场、康西瓦、白龙山、雪凤岭等中大型高品位伟晶岩型锂矿。为了在具有锂铍化探异常圈定区域寻找新的稀有金属矿床,本次研究以西昆仑造山带东缘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集区的白龙山矿床为模型,建立“晚三叠世S型花岗岩-伟晶岩+巴颜喀拉群地层+韧性剪切带的薄弱地段就位+锂铍化探异常”的组合找矿模型。为了探究位于大红柳滩东缘的克里雅地区是否具有发现稀有金属矿床的潜力,本文以这套组合找矿模型为指导思想,结合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Nd同位素等方法对克里雅花岗岩体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区域地层及其构造背景与白龙山矿床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克里雅岩体属于S型二长花岗岩,平均年龄为207±1.1Ma,与白龙山矿床母岩S型二云母花岗岩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此外,尽管克里雅区域锂铍化探异常较高,出露地层相同,且出露伟晶岩,构造形成环境同为后碰撞,但两者岩浆源区不一致。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克里雅地区不适合运用以白龙山伟晶岩型锂矿床为模型的找矿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雅二长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Hf-Nd同位素 稀有金属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木林地区达那古火山机构中花岗岩大地构造意义
11
作者 韩飞 宋元宝 +6 位作者 李峥 黄永高 代克刚 张伟 李应栩 贾小川 杨学俊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3-820,共18页
新发现的西藏南木林地区达那古火山机构为探讨陆相火山机构岩相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提供了窗口。本项研究对达那古火山机构开展了地质剖面测量、岩相学研究,并对期后侵入的斑状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 新发现的西藏南木林地区达那古火山机构为探讨陆相火山机构岩相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提供了窗口。本项研究对达那古火山机构开展了地质剖面测量、岩相学研究,并对期后侵入的斑状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斑状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54.0±1.4 Ma,具有高硅(SiO_(2)=71.03%~75.88%)、高钾低钠(K_(2)O/Na_(2)O=1.45~1.79)、富碱(ALK=8.97%~9.67%)、低钛(TiO_(2)=0.17%~0.37%)等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0.95~1.00之间,里特曼指数(σ)介于2.45~3.38之间,属于准铝质、钙碱性岩石系列;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LREE/HREE=7.60~9.78),且分异特征明显,(La/Sm)_(N)=2.85~4.21;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表现出具有典型的俯冲带弧型或者壳源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属性。综合上述地质信息表明,达那古火山机构形成于54 Ma之前,斑状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期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在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下,中下地壳发生熔融,之后岩浆分异上升侵位于火山通道结晶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那 古火山机构 二长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12
作者 王晓青 刘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094,共14页
邦铺矿床为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一个大型斑岩-矽卡岩Mo(Cu)多金属矿床,笔者首次在矿区东部发现了隐爆角砾岩型Pb-Zn-Cu矿体,从而进一步深化完善了邦铺斑岩成矿系统。通过详细的钻孔地质编录和岩相学研究发现,角砾岩筒在垂向上和横向上具有... 邦铺矿床为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一个大型斑岩-矽卡岩Mo(Cu)多金属矿床,笔者首次在矿区东部发现了隐爆角砾岩型Pb-Zn-Cu矿体,从而进一步深化完善了邦铺斑岩成矿系统。通过详细的钻孔地质编录和岩相学研究发现,角砾岩筒在垂向上和横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浅部到深部,从角砾岩筒中心到边部,依次为爆破相-震碎相-震裂相-裂隙相。角砾岩型Pb-Zn-Cu矿体主要赋存于角砾岩筒的裂隙相和震裂相中,少数赋存于震碎相和爆破相中。方铅矿和闪锌矿呈脉状、网脉状、条带状产于裂隙相的裂隙中和震裂相胶结物中。根据隐爆角砾岩中石英二长斑岩角砾LA-ICP-MS锆石U-Pb年龄((14.51±0.12)Ma)将隐爆角砾岩的形成年龄限定在~14 Ma,该年龄与斑岩矿体成矿年龄((14.67±0.54)Ma~(14.11±0.31)Ma)及矽卡岩矿体成矿年龄((13.93±0.87)Ma)相一致,统一的形成年龄说明隐爆角砾岩应为斑岩成矿系统的一部分。根据斑岩成矿系统中各类型矿体的分布规律,结合冈底期成矿带碰撞造山背景下后碰撞阶段斑岩成矿系统多中心复合成矿的特征,推测邦铺矿区东部很可能还存在另一个同期的斑岩型矿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 石英二长斑岩 斑岩-矽卡岩矿床 邦铺Mo(Cu)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二级配常态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闵永涛 韩养辉 +3 位作者 贺晶晶 曹郎郎 邢依帆 张磊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102,68,共5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分别采用砂岩、二长岩人工粗骨料和天然卵石粗骨料配制C9035W10F300二级配常态混凝土,并对比分析了三种骨料二级配常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变形性能。结果表明,天然骨料混凝土自生体积变... 为研究不同类型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分别采用砂岩、二长岩人工粗骨料和天然卵石粗骨料配制C9035W10F300二级配常态混凝土,并对比分析了三种骨料二级配常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变形性能。结果表明,天然骨料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小,抗渗性能略优,但受骨料表面特征影响,与砂浆粘结性相对较差,混凝土力学性能较人工骨料的低。二长岩骨料混凝土在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方面表现最优,但抗渗性能、自生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性能较天然骨料有所下降。砂岩骨料混凝土抗压/抗拉弹性模量低,受力变形时内部应力集中程度相对较小,但受骨料品质特性的影响,混凝土耐久性、自生体积变形和干缩变形性能略差。研究结果可为二级配常态混凝土骨料选择及配合比科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配常态混凝土 砂岩人工粗骨料 二长岩人工粗骨料 天然卵石粗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红旗山井岩体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14
作者 陈杰 赵吉昌 +3 位作者 杨镇熙 雷自强 张玉鹏 李创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0688-10700,共13页
北山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这些侵入岩的形成年龄时间可从早古生代跨至中生代。尽管前人对北山地区岩浆岩形成年龄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多集中于对古生代岩浆岩的研究,而较少关注中生代岩浆。对甘肃北山红旗山井斑状二长花岗岩的年龄做了... 北山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这些侵入岩的形成年龄时间可从早古生代跨至中生代。尽管前人对北山地区岩浆岩形成年龄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多集中于对古生代岩浆岩的研究,而较少关注中生代岩浆。对甘肃北山红旗山井斑状二长花岗岩的年龄做了高精度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其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37.6±1.1)Ma(平均标准权重偏差MSWD=0.44),为中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该岩体具高硅(SiO_(2)=67.17%~68.33%),高铝(Al 2O 3=15.02%~15.82%),贫镁(MgO=1.07%~1.18%),以及富钠、钾(Na_(2) O=3.35%~3.75%,K_(2) O=4.2%~4.38%,Na_(2) O/K_(2) O=0.80~0.85)等特征,TiO_(2)含量为0.57%~0.64%,CaO含量2.39%~2.6%。轻、重稀土明显分馏,LREE/HREE为36.86~44.52,轻稀土明显富集,具轻微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分析发现岩石中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及强不相容元素Th、U,亏损Nb、Ta、Ti、Y、Yb、Lu等高场强元素,表现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因此,结合区域构造特征,认为在中三叠世时期,北山洋盆尚未闭合,而北山南带处于大洋板块俯冲的大陆边缘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状二长花岗岩 锆石U-PB 岩石地球化学 大洋板块俯冲 北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改则县麻米南地区赞塘隆巴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5
作者 卢锋锋 田杨杨 +1 位作者 刘岳军 王文华 《四川有色金属》 2024年第2期20-23,共4页
赞塘隆巴二长花岗斑岩位于麻米南地区,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145.7Ma)。岩石地球化学具有高SiO2、高全碱含量的特征,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高,Eu负异常明显,无明显Ce异常,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亏损高场强元素Zr... 赞塘隆巴二长花岗斑岩位于麻米南地区,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145.7Ma)。岩石地球化学具有高SiO2、高全碱含量的特征,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高,Eu负异常明显,无明显Ce异常,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亏损高场强元素Zr、Nb、Ti,据I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区域上报道的同期中酸性侵入岩资料,认为赞塘隆巴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洋壳俯冲背景,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晚侏罗世俯冲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塘隆巴 二长花岗斑岩 晚侏罗世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西南天山库木拜勒一带构造演化的约束
16
作者 赵振琯 孙平原 《四川有色金属》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研究区位于西南天山-霍拉山上叠盆地,属塔吉克-塔里木构造岩浆带,侵入岩以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为主,侵位于石炭系地层中,岩体与地层的外接触带矿化蚀变强烈,成矿类型以热液型铜、铁、金、铅锌多金属矿为主。该二长花岗岩206Pb/238U同位素... 研究区位于西南天山-霍拉山上叠盆地,属塔吉克-塔里木构造岩浆带,侵入岩以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为主,侵位于石炭系地层中,岩体与地层的外接触带矿化蚀变强烈,成矿类型以热液型铜、铁、金、铅锌多金属矿为主。该二长花岗岩206Pb/238U同位素年龄测试,其成岩时代为早二叠世(287.1±2.3Ma)。经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与钾玄岩性系列岩石,结晶分异程度较好;稀土元素分馏作用较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微量元素显示了大洋-岛弧相碰撞的成岩特征,为同碰撞(A型)花岗岩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二长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同位素年代学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岛地区石英二长岩球状风化体特征与成因
17
作者 冷传旭 姜元杰 +2 位作者 常海靖 王晔 徐晨 《地质学刊》 2024年第4期379-386,共8页
岩体中球状风化体与周围风化岩层形成的软硬不均的岩体组合是困扰地铁隧道机械顺利掘进的难题之一。青岛黄岛地区石英二长岩分布广范,球状风化体常见于石英二长岩强风化层中。依托某地铁工程勘察工作,通过钻探取芯、孔内成像、跨孔电磁... 岩体中球状风化体与周围风化岩层形成的软硬不均的岩体组合是困扰地铁隧道机械顺利掘进的难题之一。青岛黄岛地区石英二长岩分布广范,球状风化体常见于石英二长岩强风化层中。依托某地铁工程勘察工作,通过钻探取芯、孔内成像、跨孔电磁波CT、岩相学等方法,研究黄岛地区石英二长岩球状风化体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认为黄岛地区剪节理不发育的石英二长岩体中球状风化体的形成与卸荷节理有关。研究成果为该地区及其他地区具有相似地质条件的工程项目提供地质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风化 石英二长岩 工程地质特征 卸荷节理 青岛黄岛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掸邦排空市甘山岩体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18
作者 张星培 王国辉 黄静 《云南地质》 2024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甘山岩体呈岩株状出露于缅甸中部岛弧火山构造岩浆岩带内,大地构造属冈瓦纳大陆滇缅陆块群保山-掸泰结合带之保山-掸邦地块。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43.67±0.3Ma,形成于古近系始新统,属喜马拉雅期侵入体。显示出高硅、过铝质、... 甘山岩体呈岩株状出露于缅甸中部岛弧火山构造岩浆岩带内,大地构造属冈瓦纳大陆滇缅陆块群保山-掸泰结合带之保山-掸邦地块。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43.67±0.3Ma,形成于古近系始新统,属喜马拉雅期侵入体。显示出高硅、过铝质、富K、Na,贫Ca、Fe、Mg的极成熟“S”型花岗岩特征。为喜山期碰撞造山后板内伸展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甘山岩体 缅甸掸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岔河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解析
19
作者 张子军 伍荣林 +5 位作者 张兴桐 倪光清 洪鑫科 李炼鹏 金礼 杨春鹏 《云南地质》 2024年第S01期161-167,共7页
基于云南临沧市岔河稀土矿床的系统调查评价表明,岔河稀土矿以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为主,晚三叠世黑云二长花岗岩为其成矿母岩;矿体平面形态整体呈阔叶状、边缘局部呈港湾状,剖面形态呈层状、似层状,保存类型主要为全保留型;矿石呈它... 基于云南临沧市岔河稀土矿床的系统调查评价表明,岔河稀土矿以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为主,晚三叠世黑云二长花岗岩为其成矿母岩;矿体平面形态整体呈阔叶状、边缘局部呈港湾状,剖面形态呈层状、似层状,保存类型主要为全保留型;矿石呈它形粒状结构和显微鳞片结构,疏松块状和土状构造;矿床的配分类型属富镧钕低铕低钇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床。矿床的形成与含矿母岩、地球化学、构造、气候、地貌、表生淋滤和离子吸附富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二长花岗岩 风化壳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成矿条件 云南临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肯德可克铁矿区二长花岗岩组成、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20
作者 奚仁刚 校培喜 +3 位作者 伍跃中 董增产 过磊 高晓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95-202,共8页
东昆仑地区华力西—印支造山旋回在三叠世中—晚期进入造山后伸展阶段,且伴生大量中酸性岩浆作用,其中肯德可克铁矿区发育的二长花岗岩是本区矽卡岩型铁矿的成矿母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该二长花岗岩具有偏铝质—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 东昆仑地区华力西—印支造山旋回在三叠世中—晚期进入造山后伸展阶段,且伴生大量中酸性岩浆作用,其中肯德可克铁矿区发育的二长花岗岩是本区矽卡岩型铁矿的成矿母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该二长花岗岩具有偏铝质—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造山后期的伸展环境;LA-ICPM S锆石U-Pb测年得到其谐和年龄为(230.5±4.2)M a(n=7,M SW D=1.4),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并且其形成很可能与造山后岩石圈伸展,玄武质岩浆底侵提供热源引起下地壳物质深融作用有关,是印支末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测年 二长花岗岩 肯德可克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