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9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C NMR、FT-IR、Raman和建模技术对烟煤和无烟煤分子结构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元吉 代诚欣 +2 位作者 孟上九 张保勇 张强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3-1072,共10页
【目的】探究高精度煤的结构演化及其机理的定量表征。【方法】通过显微组分鉴定、镜质体反射率、工业品质、元素分析和光谱分析,确定了烟煤(FS1)和无烟煤(ZY1)碳骨架结构、官能团的赋存状态等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建立2个分... 【目的】探究高精度煤的结构演化及其机理的定量表征。【方法】通过显微组分鉴定、镜质体反射率、工业品质、元素分析和光谱分析,确定了烟煤(FS1)和无烟煤(ZY1)碳骨架结构、官能团的赋存状态等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建立2个分子结构模型。【结果】结果表明,随着煤化作用的进行,烟煤到无烟煤过程中,亚甲基的损失速率比甲基的损失速率快,芳香性增强,芳香环的脂肪族链变短且支化度较高,含氧官能团逐渐减少,煤结晶程度增强,煤的化学结构趋于成熟稳定,且煤中的脂肪碳减少,芳香碳增加,甲基碳和亚甲基碳含量减少。经过多次尝试确定了芳香炭、脂肪族侧链和氧官能团之间的键合模式,获得最终的分子结构模型:C_(175)H_(162)O_(13)N_(2)(FS1)、C_(190)H_(159)O_(5)N_(3)(ZY1).该模型较好地反映煤的真实结构,模拟的^(13)C NMR光谱与实验光谱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上述研究为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分子结构演化提供了理论参考,为建立高可信度的分子结构表征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NMR ft-ir RAMAN 分子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FT-IR、Py-GC/MS和THM-Py-GC/MS微损分析技术探索油画文物复杂的有机基质组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欣雨 赵丹丹 +3 位作者 佘媛 郝锌颖 颜宇 陈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近现代油画有机基质组分复杂、难辨,其分析鉴定是当今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难点之一。利用微损分析技术研究油画文物复杂的基质结构、材料和技法,可以阐明油画特定层的性质和状况,对于专业保护人员制定修复决策至关重要——这对选择正确... 近现代油画有机基质组分复杂、难辨,其分析鉴定是当今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难点之一。利用微损分析技术研究油画文物复杂的基质结构、材料和技法,可以阐明油画特定层的性质和状况,对于专业保护人员制定修复决策至关重要——这对选择正确修复技术非常有用,关系到修复后油画的安全状态,因此已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和热辅助水解甲基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THM-Py-GC/MS)等微损分析技术对一幅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油画《德涅泊尔河的秋天》进行科技分析。研究发现,综合运用这些微损分析技术可以有效识别油画用的胶结介质和其中添加剂的种类,最大限度、准确、完整地提取样品中所蕴含的信息。结果表明,该油画的有机胶结材料为聚乙烯醋酸酯类材料和亚麻籽油,同时聚乙烯醋酸酯类材料中使用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增塑剂。裂解产物中不含光油树脂类成分,说明画作下部的光亮层并非作者有意上的光油层。此外,油画部分区域还添加了蜂蜡作为改性材料,起到增加颜料稠度、可塑性和减弱光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 有机组成 胶结材料 红外光谱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热辅助水解甲基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Organic Inclusions Using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Micro-FT. IR Techniques
3
作者 李荣西 杜向民 迟元林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1年第1期88-96,共9页
Organic inclusions from the Shahejie Formation of the Eogene period in the Bohai Gulf Basin, eastern China, were examined using micro\|FT. IR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n addition to the measurement of their homogen... Organic inclusions from the Shahejie Formation of the Eogene period in the Bohai Gulf Basin, eastern China, were examined using micro\|FT. IR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n addition to the measurement of their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T\-h). Two populations of organic inclusions were recognized, the primary and the secondary organic inclusions. The primary organic inclusions contain organic materials with relatively long alkyl chains (the carbon atom number is 15 to 17), whereas the secondary organic inclusions contain a certain amount of H\-2S besides organic materials which have relatively short alkyl chains with the carbon atom number of 5 to 6. The T\-h values of the primary organic inclusions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87-91℃,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secondary organic inclusions (T\-h=98-105℃), suggesting that the primary organic inclusions experienced a lower degree of thermal evolution than the secondary inclusions. This inferenc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T\-\{max\}, Q values) of the organic inclusions. Data from the organic inclusions together with the petroleum geology setting revealed that the primary inclusions resulted from the migration of hydrocarbons generated within the strata they are hosted, whereas the secondary organic inclusions were trapped in the process of secondary hydrocarbons expelled out of the source rocks to the locations where they were accumulated.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inclus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aturation of the oil generated from the Shahejie Formation. The abundance of the organic inclusion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member Es3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is highly potential for oil accumulation. 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essential clues to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the Bohai Gulf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第三纪 无机物 渤海湾盆地 荧光显微镜 流体包裹体 均化温度 油气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Micro-FT-IR for Chief Macerals of C-P Coals in Bohaiwan Basin
4
作者 王延斌 彭立才 韩德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199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Bohaiwan basin is an important oil-bearing basin in east China. The coal-bearing series of Carbonifer ous-Permian in the hasin distributes extensively. The micro-FT-IR analysis of the chief macerals shows that the cut... Bohaiwan basin is an important oil-bearing basin in east China. The coal-bearing series of Carbonifer ous-Permian in the hasin distributes extensively. The micro-FT-IR analysis of the chief macerals shows that the cutinite and resinite are rich in CH3 and CH2, but the sporinite is deficient in that. The desmocollinites in the C-P coals are all rich in CH2, however, the same parameters (ICH3,ICH2,,IA) of coals in Taiyuan Formation (C2t ) are greater than that in Shanxi Formation (P1s), which revealedthat the coals in Taiyuan Formation is more abundant in Hydro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t-ir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PARAMETER in hydrogen cont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 Microspectroscopic Imaging of Cross-Sectioned Human Hair during a Bleaching Process 被引量:1
5
作者 Soo Ryeon Ryu Wonhyeong Jang +3 位作者 Si-In Yu Byeong-Ha Lee Oh-Sun Kwon Kwanwoo Shin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6年第5期181-190,共10页
We investigated bleached human hair by FT-IR microspectroscopy and chemical imaging. The cross sectioned hair is approximately 90 μm in diameter, showed cuticle and cortex in chemical imaging. Differential amide I/II... We investigated bleached human hair by FT-IR microspectroscopy and chemical imaging. The cross sectioned hair is approximately 90 μm in diameter, showed cuticle and cortex in chemical imaging. Differential amide I/II absorbance ratio and broadening amide I band between in the cortex and cuticle were confirmed in FT-IR microspectroscopy and chemical imaging. The cystine monoxide band from the products of disulfide oxidation of the amino acid cystine is associated with hair damaging during bleaching process. With increase bleaching time, the band for cystine monoxide shows more intense and larger area in chemical image. The spatially chemical change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y FT-IR microspectroscopy and chemical imaging during the bleached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Imaging Human Hair BL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法研究键合剂与N-100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8
6
作者 武卓 李洪旭 +4 位作者 庞爱民 陶博文 周桓 王拯 李尚文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44,共4页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键合剂与固化剂N-100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到了反应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测试了键合剂W01和BAG01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W01/N-100和BAG01/N-100反应均为二级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3.35kJ/mol和...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键合剂与固化剂N-100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到了反应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测试了键合剂W01和BAG01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W01/N-100和BAG01/N-100反应均为二级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3.35kJ/mol和32.26kJ/mol;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键合剂W01使推进剂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且作用效果优于传统键合剂BAG01,键合剂W01与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匹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反应动力学 键合剂 ftir光谱 N-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亚甲基面外弯曲振动变温FT-IR光谱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于宏伟 郧海丽 +3 位作者 姚清国 宁志芳 王颖 胡瑞省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8-452,共5页
在293~393 K温度范围内,分别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测定硬脂酸亚甲基面外弯曲振动(ωCH2),来进一步研究温度对于硬脂酸脂肪链构象的影响。实验发现:在1180~1320cm-1范围内,硬脂酸ω... 在293~393 K温度范围内,分别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测定硬脂酸亚甲基面外弯曲振动(ωCH2),来进一步研究温度对于硬脂酸脂肪链构象的影响。实验发现:在1180~1320cm-1范围内,硬脂酸ωCH2存在"第一特征谱带"和未见文献报道的"第二特征谱带"。硬脂酸脂肪链由全反式有序构象到无序构象的改变的临界温度为353~358K,并进一步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ωCH2红外吸收峰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傅里叶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 四阶导数红外光谱 去卷积红外光谱 硬脂酸 构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法研究IPDI与GAP预聚及预聚物和NC的固化反应 被引量:9
8
作者 吴艳光 罗运军 +1 位作者 葛震 赵芦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预聚物以及-NCO基团封端的GAP预聚物/硝化棉(NC)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体系的固化速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固化催化剂T12的...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预聚物以及-NCO基团封端的GAP预聚物/硝化棉(NC)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体系的固化速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固化催化剂T12的质量分数为0.025%时,两种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64.88kJ/mol和111.19kJ/mol,且均表现为二级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ftir光谱 固化反应动力学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PDI 硝化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柴油机在用润滑油FT-IR光谱特征信息提取与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石新发 刘东风 周志才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6,共6页
对2台船舶主柴油机润滑油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共采集正常衰变的油样32个,另选取实际监测中发现典型的故障油样12个,应用Avatar 360型FT-IR光谱油品分析系统对上述油样进行分析。以获取的32个油样FT-IR光谱信息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 对2台船舶主柴油机润滑油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共采集正常衰变的油样32个,另选取实际监测中发现典型的故障油样12个,应用Avatar 360型FT-IR光谱油品分析系统对上述油样进行分析。以获取的32个油样FT-IR光谱信息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信息进行了提取,使原始信息从5维降低至1维,建立了特征信息描述模型,将指标界限值评价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通过主成分得分计算,按照正常、警告和换油3种状态,将油样进行有效的分类,实现了润滑油油品状态的评价。对获取的12个典型故障油样FT-IR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数据分析,表明FT-IR光谱信息能有效监测和诊断润滑油进水和燃油稀释2类故障现象,同时从微观上揭示2类现象对润滑油性能的影响,并能早于原子发射光谱发现设备摩擦学系统故障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ftir光谱 润滑油 油液监测 主成分分析 油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的CO_3^(2-)替换羟基磷灰石固溶体晶体化学FT-IR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黄志良 王大伟 +2 位作者 刘羽 张昱 胥焕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9-474,共6页
利用FT-IR结合XRD对不同类型的CO32-替换磷灰石固溶体进行了晶体化学研究,结果表明:B型替换碳羟磷灰石(CHAP)的替换方式是犤CO3·OH犦四面体替换犤PO4犦四面体;A型替换CHAP的替换方式是犤CO3犦三角形配位体替换通道位置的OH-;AB混... 利用FT-IR结合XRD对不同类型的CO32-替换磷灰石固溶体进行了晶体化学研究,结果表明:B型替换碳羟磷灰石(CHAP)的替换方式是犤CO3·OH犦四面体替换犤PO4犦四面体;A型替换CHAP的替换方式是犤CO3犦三角形配位体替换通道位置的OH-;AB混合型替换CHAP的FT-IR谱中非对称伸缩振动ν3分裂为ν3-1、ν3F、ν3-4,高斯函数法拟合表明ν3F峰是A型替换的ν3-2与B型替换的ν3-3的叠合。当WCO2-33.34%时,随CO32-含量增加,A型替换量增大,替换指数(SI)增大,且当WCO2-3=3.34%时,SI达最大值,当3.34%<WCO2-37.52%时,随CO32-含量增加,SI减小,B型替换量增大,且当WCO2-3=7.52%时总固溶量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羟磷灰石 离子替换 固溶体 晶体化学 ft-ir 碳酸根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炭化机理的FT-IR光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江茂生 黄彪 +1 位作者 陈学榕 唐兴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20,共5页
结合炭化物的性质,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木材炭化过程中碳网构造、表面官能团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FT-IR光谱中1600cm-1附近芳环振动吸收强度的变化和波数的位移、3100~3200cm-1间v(Ar-H)及900~650 cm-1... 结合炭化物的性质,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木材炭化过程中碳网构造、表面官能团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FT-IR光谱中1600cm-1附近芳环振动吸收强度的变化和波数的位移、3100~3200cm-1间v(Ar-H)及900~650 cm-1间v(Ar-H)的吸收强度的变化,与炭化过程中碳网构造的变化是相对应的.随炭化温度升高,炭化物聚合度升高,表面官能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600~700℃间,炭化物中发生了大量-OH的脱水反应,碳网构造开始迅速发达.700℃之后,碳网的平面有序化并进一步生长.慢速升温有利于形成结构更规整的平面碳网,炭化物的表面官能团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炭化 ft-ir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法研究聚氨酯的固化行为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文庆珍 邹其超 +1 位作者 朱金华 姚树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用 FT- IR研究了 TDI- PPG- MOCA体系的固化动力学 ,得到了不同温度下固化反应速度、反应程度与固化时间的关系及反应的活化能。讨论了固化剂用量、温度对固化动力学参数、交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固化剂的用量、温度对固化动力学参... 用 FT- IR研究了 TDI- PPG- MOCA体系的固化动力学 ,得到了不同温度下固化反应速度、反应程度与固化时间的关系及反应的活化能。讨论了固化剂用量、温度对固化动力学参数、交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固化剂的用量、温度对固化动力学参数、交联反应有较大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研究 聚氨酯 固化行为 固化反应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和FT-Raman与中药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孙素琴 周群 +1 位作者 秦竹 陶家洵 《光散射学报》 2003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综述了利用红外、拉曼分子光谱及有关技术,即宏观指纹法如何从中药的源头生药材开始,到中药配方颗粒,注射剂,包括保健品以及药物稳定性,定量分析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辨别、鉴定、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ftir ft—Raman 中药 质量控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 标准化 药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胆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FT-IR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凡 杨展澜 +2 位作者 张莉 翁诗甫 吴瑾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86-1190,共5页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和拉曼(FT-Raman)光谱研究了高浓度磷脂酰胆碱(P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Eu3+对该作用的影响.FT-IR结果显示,PC/BSA混合体系中二者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PC头部极性基团,且这一作用随BSA含量的增加...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和拉曼(FT-Raman)光谱研究了高浓度磷脂酰胆碱(P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Eu3+对该作用的影响.FT-IR结果显示,PC/BSA混合体系中二者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PC头部极性基团,且这一作用随BSA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作用后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的比例有所增加.FT-Raman光谱说明PC与BSA的相互作用影响磷脂CH链的排列有序程度.PC/BSA/Eu3+体系的红外光谱显示,Eu3+与PC的磷氧键发生了强相互作用,并使蛋白α螺旋的比例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胆碱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铕离子 磷氧键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用于血糖无损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颖 傅贤波 +9 位作者 周勇 杨展澜 杨丽敏 张利 周孝思 徐怡庄 凌晓峰 沈韬 翁诗甫 吴瑾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血糖无损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方法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受试者中指的红外光谱 ,将 112 3cm-1附近的葡萄糖特征峰的相对强度与快速血糖仪所测血糖值进行比较。 结果 112 3cm-1附近的特征峰相对强度的变化与血糖值的变化基本同... 目的 血糖无损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方法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受试者中指的红外光谱 ,将 112 3cm-1附近的葡萄糖特征峰的相对强度与快速血糖仪所测血糖值进行比较。 结果 112 3cm-1附近的特征峰相对强度的变化与血糖值的变化基本同步 ,该峰的相对强度与血糖值明显相关(R =0 83485 ,SD =0 135 6 6 ,P <0 0 0 0 1) ,峰的相对强度可以反映人体血糖值的变化 ,的确能作为人血糖值的一个数量指标。 结论 FT -IRATR法进行人体血糖的无创性测定和监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血糖 无创检测 糖尿病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亚甲基变角振动变温FT-IR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宏伟 韩卫荣 +5 位作者 孙凤 秦婷 毕丁文 杨璐 魏田田 张丽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72-76,共5页
在293~393 K温度范围内,分别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测定硬脂酸亚甲基变角振动(δCH)频率,并进一步研究温度对硬脂酸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固体δCH2在1472 cm-1和1464 cm-1频... 在293~393 K温度范围内,分别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测定硬脂酸亚甲基变角振动(δCH)频率,并进一步研究温度对硬脂酸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固体δCH2在1472 cm-1和1464 cm-1频率处分裂成双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裂分双峰逐渐消失,而348~353 K是硬脂酸δCH裂分双峰消失的临界温度.通过研究硬脂酸δCH2裂分双峰间距离,进一步考察温度对硬脂酸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硬脂酸δCH2裂分双峰间距离由9 cm-1减小到6 cm-1,而对应硬脂酸分子间作用力不断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 四阶导数红外光谱 去卷积红外光谱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分子间氢键导致的丝素构象转变的FT-IR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玉宇 刘永成 +3 位作者 马明华 邵正中 陈新 于同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用FT-IR研究发现,在丙烯腈与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PANMA)与聚L-丙氨酸(PLAL)的共混体系中,丝素(SF)与PANMA的共混体系及SF与聚丙烯酸钠(NA)的共混体系中,含有羰基或其它极性基团的高分子与SF形成强弱不等的氢键.由于氢键的... 用FT-IR研究发现,在丙烯腈与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PANMA)与聚L-丙氨酸(PLAL)的共混体系中,丝素(SF)与PANMA的共混体系及SF与聚丙烯酸钠(NA)的共混体系中,含有羰基或其它极性基团的高分子与SF形成强弱不等的氢键.由于氢键的形成,使SF分子不得不调整自身的构象,从而引起其构象转变.讨论了可能的分子间氢键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共混 构象转变 SF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FT-IR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校准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宗伟 戴景民 +2 位作者 何小瓦 杨春玲 潘卫东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7-371,388,共6页
针对材料发射率数据日益增长的需求,建立了超高温傅里叶变换(FT)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为校准材料光谱发射率的测量结果,建立了包含辐射传交换、固体热传导、辐射测温在内的发射率校准模型.通过校准模型定量分析了试样辐射热损、厚度、热... 针对材料发射率数据日益增长的需求,建立了超高温傅里叶变换(FT)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为校准材料光谱发射率的测量结果,建立了包含辐射传交换、固体热传导、辐射测温在内的发射率校准模型.通过校准模型定量分析了试样辐射热损、厚度、热导率等因素引起的发射率测量误差.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均导致试样测量温度偏高,而发射率测量结果偏低.测量了真空环境下2000℃时纯度为99.99%石墨的光谱发射率曲线.采用模型校准后的发射率曲线与文献比较,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该方法在超高温发射率测量技术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发射率 热导率 温度梯度 真实温度 傅立叶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制备TiO_2/SiO_2复合薄膜的FT-IR表征 被引量:22
19
作者 翟继卫 张良莹 姚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90-491,共2页
FT-IR吸收谱用来研究具有多孔结构的TiO2/SiO2复合薄膜;薄膜在1200cm-1有一较强的肩峰,其强度与峰位随热处理温度而产生变化。在955cm-1的吸收峰是由于Si-O-Ti和Si-OH的结果,并随着热处理... FT-IR吸收谱用来研究具有多孔结构的TiO2/SiO2复合薄膜;薄膜在1200cm-1有一较强的肩峰,其强度与峰位随热处理温度而产生变化。在955cm-1的吸收峰是由于Si-O-Ti和Si-OH的结果,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其吸收峰完全是Si-O-Ti振动所引起的,其峰位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向低频区域移动。TiO2锐钛矿结构的析出是从非晶富Ti的氧化物区域分凝出来的,并不减少Si-O-Ti振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二氮化钛 薄膜 红外谱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B_5O_8·5H_2O过饱和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FT-IR光谱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贾永忠 高世扬 +1 位作者 夏树屏 李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66-772,共7页
研究了NaB5O8·5H2O过饱和水溶液及其在稀释和酸化过程中的FT-IR光谱,并与已知固体五硼酸盐对比进行光谱频率的归属,提出五硼酸盐过饱和水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机理。
关键词 五水合五硼酸钠 过饱和溶液 多聚 硼氧配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