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岩矿显微组构对水银洞金矿成因的指示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敏
谢飞
谭月
张竹如
-
机构
贵州省煤炭设计研究院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329,共7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开放实验室基金
-
文摘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中的超大型、高品位金矿床,矿床由多个金矿体组成。工业金矿体顺层产于龙潭组含煤地层所夹的玄武质、硅质、生物碎屑碳酸盐岩中。对水银洞金矿赋矿地层岩石以及矿石显微组构进行了研究,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细粒黄铁矿,具再生边、粒内孔隙、铸模孔隙结构及镶边生物矿化构造、铸模式生物矿化构造,是一典型的具沉积-成岩组构。金矿化与硅化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金与SiO2来源于峨嵋山玄武岩的喷溢活动,主要金矿体更多显示与峨嵋山玄武岩准同生特征。矿床为沉积-成岩弱改造成因金矿床。
-
关键词
水银洞金矿
显微组构
龙潭组
硅化
黄铁矿化
沉积一成岩成因
-
Keywords
Shuiyindong gold deposit
micro fabrics of rocks and ores
Longtan Formation
silicification
pyritization
sediment-diagenesis genesis
-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6.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神东侏罗纪泥岩微观组构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陈江峰
王振康
王开林
李回贵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261207
U1504529)
-
文摘
泥岩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对其力学性质起决定作用。利用XRD、SEM以及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神东侏罗纪含煤地层的泥岩进行研究,同步测定泥岩声波传播速度,从而建立了泥岩的力学特性与其矿物组成以及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神东侏罗纪泥岩的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55.22%和26.67%,而华北石炭-二叠纪泥岩中石英和黏土矿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90%和63.24%,二者相差分别为23.32%和36.57%,导致神东侏罗纪泥岩的力学性质明显高于石炭-二叠纪泥岩。随着石英含量的增高,泥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增大趋势;随着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其规律相反。同时,随着泥岩致密程度增加,声波速度、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增大。
-
关键词
神东矿区
侏罗纪泥岩
微观组构
力学性质
围岩控制
-
Keywords
Shendong mining area
Jurassic mudstone
micro-fabr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岩、矿石的显微组构研究对水银洞金矿成因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敏
黄建国
张竹如
-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16,共5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开放实验室资助
-
文摘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是一特大型富金矿床,矿体成群多层、顺层产于龙潭组地层中,通过系统研究水银洞金矿赋矿地层岩石及矿石的显微组构特征,以及与金矿成因联系密切的硅化及黄铁矿化特征,均显示为同沉积—成岩特征,共同指示水银洞金矿沉积—成岩后期轻微改造的成因机制。
-
关键词
水银洞金矿
岩、矿石显微组构
龙潭组
硅化
黄铁矿化
沉积-成岩成因
-
Keywords
Shuiyindong gold deposit
rock and ore micro fabric
Longtan group
siliconization
pyritization
sedi-ment-diagenesis genetic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考虑损伤的岩体裂纹尖端起裂应力研究
被引量:5
- 4
-
-
作者
赵程
安尧夏
于志敏
-
机构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西藏大学工学院
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出处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506-511,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806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2193
+1 种基金
41572262)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17QC1400600)
-
文摘
从宏细观结合角度,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引入非局部连续介质力学,对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场进行修正,将损伤引入到应变强度准则中,结合SEM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定量分析岩体内部细观组构损伤与裂纹起裂应力和扩展进程的关系。结果表明:(1)理论分析裂纹尖端起裂应力峰值与材料的整体抗拉强度基本吻合,数值模拟参数体系基本正确;(2)考虑损伤的数值模型能够较准确模拟裂纹扩展进程中宏观层次的变化,反映材料裂纹扩展各阶段主要特点;(3)试样至破坏过程中,裂纹尖端应力最先达到峰值且峰值应力最小,试样中部的应力次之,顶端应力最后达到峰值且峰值最大。
-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细观组构
裂纹扩展
起裂应力
-
Keywords
rock mechanics
micro fabric
crack propagation
crack initiation stress
-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