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cal Mobility Associated to Gold and Base Metal Occurrences of Mangodara Sector, in Southern Burkina Faso, Banfora Greenstone Belts (West African Craton)
1
作者 Bernadin Gnamou Hermann Ilboudo +1 位作者 Wilfried Antoine Bassou Toé Sâga Sawadogo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23年第10期1024-1053,共30页
In the Mangodara area within the Banfora greenstone belts (Baoulé-Mossi domain of the West African Craton), our study focused on geochemical assessment of the mobility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Gold and base m... In the Mangodara area within the Banfora greenstone belts (Baoulé-Mossi domain of the West African Craton), our study focused on geochemical assessment of the mobility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Gold and base metal occurrences are hosted in highly metamorphic felsic (metarhyolite) and intermediate (metadacite and metaandesite) formations. Common mineral assemblages made up of staurolite - kyanite - pyrophyllite are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the metamorphosed equivalent of aluminous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ssociated felsic and intermediate volcanic rocks are enriched in Fe<sub>2</sub>O<sub>3</sub>, K<sub>2</sub>O (metaandesite, metarhyolite) and depleted in MgO, Al<sub>2</sub>O<sub>3</sub>, CaO, P<sub>2</sub>O<sub>5</sub>, Na<sub>2</sub>O (metarhyolite) and Fe<sub>2</sub>O<sub>3</sub>, MgO, CaO (metaandesite). Al<sub>2</sub>O<sub>3</sub> depletion in mineralized kyanite-staurotide bearing metarhyolites suggests corroded minerals. Mineralized metarhyolites show enrichment in Au, Ag, Ba, Bi, Cr, Cu, Eu, La, Mo, Ni, Pb, S, Sc, V and depletion in As Sb Co, Sn, Zn while mineralized metaandesites show enrichment in Au, Ag, As, Mo, S, Sb and depletion in Co, Sn, Zn, Bi, Cr, Cu, Eu, Ni, Pb, Sc. Ba, La, V are immobile in metaandesites. Finally, Ag, As, Sn appear as geochemical vectors for gold exploration in the study area since gold mineraliz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u + Ba + Cu + Eu + La + Mo + Ni + S association in metarhyolites and Au + S + Sb + As + Ag + Bi in metaande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cal Mobility Aluminous Alteration METAMORPHISM GOLD Base metal Banfora Greenstone belts Mangoda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成矿大地构造背景:来自琅达板岩体的地球化学制约
2
作者 刘铮 闫庆贺 +2 位作者 王核 高昊 刘好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9,共11页
琅达板岩体位于西昆仑造山带西端康西瓦构造带南侧的木吉地区,该岩体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14.3±0.8 Ma,表明其侵位于晚三叠世。琅达板石英二长岩是钾玄质岩石且具有... 琅达板岩体位于西昆仑造山带西端康西瓦构造带南侧的木吉地区,该岩体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14.3±0.8 Ma,表明其侵位于晚三叠世。琅达板石英二长岩是钾玄质岩石且具有强过铝质的组分;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Dy_(N)/Yb_(N)=1.24~1.66),具有中等Eu负异常(δEu=0.59~0.77);微量元素蛛网图呈现显著的Ba、Nb、Sr、P和Ti负异常。琅达板岩体具有显著的弧岩浆特征,其形成可能与乔尔天山古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有关。西昆仑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带的侵位时间为209~204 Ma,稍晚于琅达板岩体,也比麻扎-康西瓦古特提斯洋盆闭合时间晚,但早于乔尔天山古特提斯洋盆闭合时间。结合成矿带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西昆仑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带可能形成于麻扎-康西瓦古特提斯洋盆闭合以后的后碰撞和乔尔天山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复合大地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琅达板岩体 S型花岗岩 构造背景 晚三叠世 西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段发现富铷‒铯‒铊天河石伟晶岩
3
作者 王宏立 张进江 王佳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6-396,I0009-I0016,共19页
随着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研究的深入,喜马拉雅造山带已被确定为我国一条新的重要稀有金属成矿带。目前造山带内发现的稀有金属主要集中在错那洞、琼嘉岗、洛扎、卓木古以及夏如等喜马拉雅中东段地区,以Li-Be-Nb-Ta-Sn组合为主,主要产... 随着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研究的深入,喜马拉雅造山带已被确定为我国一条新的重要稀有金属成矿带。目前造山带内发现的稀有金属主要集中在错那洞、琼嘉岗、洛扎、卓木古以及夏如等喜马拉雅中东段地区,以Li-Be-Nb-Ta-Sn组合为主,主要产出于锂辉石、铁锂云母、锂电气石、透锂长石、铌钽矿、绿柱石、锡石等矿物中。本次研究在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段隆子县准巴乡东北约10 km处的伟晶岩脉中发现了天河石矿物,该伟晶岩脉侵位于准巴岩体白云母花岗岩中。准巴白云母花岗岩矿物组合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电气石+黑云母+石榴子石,天河石伟晶岩的矿物组合为石英+天河石(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电气石+石榴子石。天河石的主量元素组成与结构为正长石,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其含有较高的Rb(4714~6455μg/g)、Cs(304~1166μg/g)和Tl(51.5~77.9μg/g),较低的Sr(6.50~31.0μg/g)和Ba(15.5~92.7μg/g)。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白云母花岗岩年龄为37.7~45.2 Ma,由天河石伟晶岩脉与白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关系,推测天河石伟晶岩是岩浆后期的裂隙充填,其年龄可能晚于37.7 Ma。新发现的天河石伟晶岩是喜马拉雅造山带又一新的富含稀有金属矿产的岩石类型,可能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稀有金属找矿方面的新突破,对认识和理解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河石伟晶岩 准巴岩体 铷‒铯‒铊 稀有金属矿产 喜马拉雅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川滇高温地热泉水化学空间变化规律与成因机制对比
4
作者 朱鸿恺 谭红兵 +1 位作者 石智伟 薛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1-696,共16页
西藏、四川、云南是我国高温地热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许多热泉水异常富集稀碱金属元素(Li、Rb、Cs),部分达到工业开采品位,西藏许多高温地热系统甚至形成独特的泉华沉积型铯矿床。然而,地热泉中典型富集元素的物源机制与空间分布规律尚未... 西藏、四川、云南是我国高温地热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许多热泉水异常富集稀碱金属元素(Li、Rb、Cs),部分达到工业开采品位,西藏许多高温地热系统甚至形成独特的泉华沉积型铯矿床。然而,地热泉中典型富集元素的物源机制与空间分布规律尚未查明,制约了对热泉型矿产资源的正确评价。通过对西藏沿雅江缝合带、川西与滇西的中、高温地热泉野外调查,对比分析各类常、微量元素,发现三地水化学特征、典型元素富集规律与组合关系差异显著:西藏高温地热泉普遍超常富集稀有元素Li、Rb、Cs及类金属元素B、As、Sb,川西与滇西部分高温泉富集贵金属元素Au,滇西部分高温泉U元素存在显著异常。综合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西藏雅江缝合带地热系统中特征元素的异常富集与地壳重熔型残余岩浆流体密切相关;滇西地热泉水化学演化由幔源岩浆脱气、火山活动与强烈的水−岩作用共同主导,川西则普遍受控于强烈的断裂构造活动与水−岩作用,特别是与区域大规模富锂岩石淋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 地热 水化学 富集规律 稀碱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成矿地质特征和形成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俊兴 秦克章 +7 位作者 何畅通 李俊瑜 刘宇超 施睿哲 朱丽群 赵永能 林伟 吴福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64-2678,共15页
西藏喜马拉雅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是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带标志性的伟晶岩型矿床。其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机理-机制和含矿性评价的研究对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带的形成机制和找矿勘查工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 西藏喜马拉雅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是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带标志性的伟晶岩型矿床。其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机理-机制和含矿性评价的研究对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带的形成机制和找矿勘查工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2021~2023年期间对喜马拉雅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形成机制研究中,获得如下认识:(1)琼嘉岗锂辉石伟晶岩的主矿体主要顺矽卡岩化大理岩和钙质千枚岩面理侵入,中部整体上呈板状近水平(10°~20°),主矿体两侧倾角相对较大(30°~50°);(2)琼嘉岗矿床的富锂矿物主要为锂辉石(包括3个期次),次为透锂长石、锂绿泥石、锂云母等,其他稀有金属矿物包括绿柱石、日光榴石、羟硅铍石、铌锰矿-铌铁矿、锡石等,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并含有少量锡矿化;(3)琼嘉岗锂矿中花岗岩-伟晶岩的演化和成矿受岩浆结晶分异过程控制,锂辉石伟晶岩矿体的形成与系统大量流体出溶有关,花岗质熔体演化的早期阶段稀有金属可能达到饱和;(4)钾长石Ti温度计和流体包裹体等容线相交法揭示出从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到锂辉石伟晶岩呈现降温趋势,锂辉石伟晶岩石英形成时流体的捕获温度为410~475℃,捕获压力为180~240MPa,结合含锂矿物相关系揭示出降压是锂辉石伟晶岩形成的重要机制;(5)建立了琼嘉岗锂矿的成矿模式,指出高度结晶分异、流体出溶和降压过程控制了琼嘉岗锂辉石伟晶岩的形成,流体交代作用形成了稀有金属矿化;(6)长石结构和化学成分(Rb、Cs、Sr、Ba、K/Rb和形成温度)、石榴子石组成(高水含量、高Mn/(Mn+Fe)的锰铝榴石)、副矿物组成及其包裹矿物类型是琼嘉岗及周边伟晶岩含矿性评价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嘉岗锂矿 地质特征 成矿机制 成矿模型 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re Metal Deposits of East Kazakhstan: Geologic Position and Prognostic Criteria 被引量:1
6
作者 Boris Dyachkov Natalya Zimanovskaya Indira Mataibayeva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3年第7期404-409,共6页
In the article the features of the formation and metallogeny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s of Great Altai (Rudny Altai, Kalba-Narym, Western Kalba and Jarma-Saur) which are included into the system of the Central Asian... In the article the features of the formation and metallogeny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s of Great Altai (Rudny Altai, Kalba-Narym, Western Kalba and Jarma-Saur) which are included into the system of the Central Asian mobile belt are consider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in types of rare metal minefields of the Kalba-Narymsky belt gene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erm granitoid magmatism of the post-conflict orogenny stage of activization is given. The rhythmical and pulsation model of pegmatitovy ore formation in the conditions of the half-closed magmatic system, reflecting the phasic development of mineral complexes from graphic and oligoclase-microcline (barren) to microcline-albite and albite-spodumene ore (Ta, Nb, Be, Li, Sn, etc.)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vealed criteria of ore formation recommendations ab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further researches are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metals PEGMATITE Albitite-Greisen Metasomatits Kalba-Narym belt EAST Kazakhst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 Based Pressure Control of a Push 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7
作者 Bashar Alzuwayer Aviral Singh +1 位作者 Prasanth Muralidharan Zhijun Han 《Moder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6年第4期99-112,共14页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VT) is a type of transmissions that provides a continuous range of speed ratios, thus it allows increasing the overall powertrain efficiency by running the engine at the optimal ...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VT) is a type of transmissions that provides a continuous range of speed ratios, thus it allows increasing the overall powertrain efficiency by running the engine at the optimal operating poin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mplementing a model based hydraulic pressure controller to achieve the desired CVT gear ratio. A map of desired gear ratios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Optimal Operating Line (OOL) strategy, which minimizes the engine fuel consumption according to a defined cost function and a set of systems constraints. The controller was implemented in a complete vehicle model that includes driver, powertrain and road load models. The model was subjected to two different driving cycles an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trategy and the pressure controller in keeping the engine at the most efficient operating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T Pressure Control Optimal Operating Line metal Push-be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衍景 韩金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2-1472,共21页
花岗伟晶岩与稀有金属(Li、Be、Nb、Ta等)矿床关系密切。关于伟晶岩成矿模式、伟晶岩与花岗岩之间的成因关系等,已有大量研究和讨论,但仍然存在争议。新疆阿尔泰是我国著名的伟晶岩及稀有金属矿床集中区,研究资料丰富。本文系统分析了... 花岗伟晶岩与稀有金属(Li、Be、Nb、Ta等)矿床关系密切。关于伟晶岩成矿模式、伟晶岩与花岗岩之间的成因关系等,已有大量研究和讨论,但仍然存在争议。新疆阿尔泰是我国著名的伟晶岩及稀有金属矿床集中区,研究资料丰富。本文系统分析了阿尔泰伟晶岩的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特征,阐明阿尔泰造山带伟晶岩与花岗岩存在3种关系:(1)缺乏成因联系,伟晶岩可能为变质脱水熔融形成的独立伟晶岩;(2)可能为“兄弟关系”;(3)可能为“母子关系”,共同构成花岗岩-伟晶岩成岩成矿系统。作者提出一个包含多种成因伟晶岩的成岩成矿构造模式,可能在矿带、矿田、矿床尺度上都适用。阿尔泰造山带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省的形成受到古生代地层的控制。阿尔泰造山带处于典型的幔坡带,为长期活跃的构造活动带,极易受到外部构造域的干扰,在晚三叠纪受到特提斯构造域的一系列陆块向北漂移并拼贴到欧亚大陆南缘的远程效应影响而发生大规模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在侏罗纪,其构造活动及成岩成矿作用则受新特提斯构造域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域地质作用的远程效应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 伟晶岩 花岗岩 阿尔泰造山带 伟晶岩成岩成矿构造模式 远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高黎贡山地区培里伟晶岩型锂矿化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闫庆贺 陈晨 +5 位作者 明添学 何小虎 谈树成 刘梦帆 章荣清 刘兵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9-552,共14页
稀有金属锂矿是我国紧需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滇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远景区,但目前区内已知的稀有金属资源主要为Be-Nb-Ta-Sn矿,鲜有锂矿的报道。本研究首次在滇西高黎贡山培里地区发现了锂辉石伟晶岩型锂矿,为云南省新增一处... 稀有金属锂矿是我国紧需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滇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远景区,但目前区内已知的稀有金属资源主要为Be-Nb-Ta-Sn矿,鲜有锂矿的报道。本研究首次在滇西高黎贡山培里地区发现了锂辉石伟晶岩型锂矿,为云南省新增一处有潜力的锂辉石型伟晶岩锂矿床,对区域稀有金属锂矿床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6个样品的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培里地区伟晶岩主要发育有Li、Be、Rb、Cs、Nb、Ta矿化。LA-ICP-MS铌钽矿U-Pb年代学结果显示培里地区锂矿伟晶岩形成于18.4±0.3Ma,这一结果与共生的锡石U-Pb年代学(17.5±1.2Ma)结果一致,表明其为新生代成岩成矿作用产物。这一成矿年代与高黎贡山地区变质年代以及淡色花岗岩成岩年代一致,暗示培里伟晶岩可能为变质重熔产物,也可能是淡色花岗岩进一步结晶分异的产物。在大区域尺度上,该成矿事件与藏南稀有金属成矿时代一致,结合区域显著的地球化学背景异常,我们认为滇西地区可能是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带的南延部分,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锂矿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培里 伟晶岩型锂矿床 高黎贡 青藏高原 藏南稀有金属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城市带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浩 吴旭东 +2 位作者 蒋齐 马丽慧 于江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5-174,共10页
宁夏沿黄城市带是黄河中上游重要的产业聚集区,其土壤健康状况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摸清沿黄城市带土壤重金属现状及生态风险,该研究取样检测了该区域682个样点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其生态... 宁夏沿黄城市带是黄河中上游重要的产业聚集区,其土壤健康状况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摸清沿黄城市带土壤重金属现状及生态风险,该研究取样检测了该区域682个样点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其生态风险,并进行了溯源。研究结果表明:(1)宁夏沿黄城市带0~20 cm土壤砷(As)、铬(Cr)、铜(Cu)、锰(Mn)、铅(Pb)、锌(Zn)、镍(Ni)和镉(Cd)8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值分别为(3.11±1.88)、(60.66±15.64)、(17.86±6.10)、(509.92±186.74)、(17.62±11.10)、(57.36±25.33)、(25.23±4.95)和(0.77±0.49) mg/kg。0~20 cm土层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土壤背景值,也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0~5 cm土层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0~20 cm土层,且Cr、Mn、Zn和Cd 4种元素含量超过了土壤背景值。(2)沿黄城市带中As、Cr、Cu、Mn、Pb、Zn和Ni这7种元素对环境污染风险极低。大部分区域土壤Cd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值,污染风险较高。(3)沿黄城市带重金属元素有5种来源,其中母质源对重金属来源贡献率最高,其次为农业和工业复合源、交通运输源,农业源和工业源对重金属元素贡献小。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沿黄城市带土壤重金属有较高等级的Cd生态风险,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沿黄城市带 土壤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扎乌龙地区卡吉亚二云母花岗岩、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二者的成矿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建国 周明召 +5 位作者 郑碧海 李广伟 靳文楷 章荣清 朱文斌 许志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0-1402,共23页
锂-铍等稀有金属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早已将其列为禁止出口矿产名录,其战略地位非同一般。中国锂-铍矿产资源丰富,成矿背景优越,但地表第四纪覆盖严重,且分布不均。近年甜水海-松潘-甘... 锂-铍等稀有金属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早已将其列为禁止出口矿产名录,其战略地位非同一般。中国锂-铍矿产资源丰富,成矿背景优越,但地表第四纪覆盖严重,且分布不均。近年甜水海-松潘-甘孜造山带花岗伟晶岩型锂矿资源逐步被勘探发现,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川西石渠县扎乌龙锂矿作为该造山带中部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点,厘清该矿床锂资源聚集主控因素及其稀有金属富集规律将为甜水海-松潘-甘孜造山带下一步战略找矿行动提供指导和重要决策依据。本文对扎乌龙地区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脉、白云母钠长伟晶岩脉、电气石钠长石伟晶岩脉、卡吉亚二云母花岗岩体以及岩体边部的含电气石细晶岩、十字石黑云母片岩等进行系统采样分析,利用LA-ICP-MS独居石U-Th-Pb同位素定年技术,确定扎乌龙卡吉亚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13~211 Ma,含电气石细晶岩约形成于210 Ma,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约形成于210~200 Ma,富锂伟晶岩可能在205 Ma集中产出。结合前人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扎乌龙矿区由二云母花岗岩、电气石细晶岩到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和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形成时代逐步年轻。210 Ma以后,岩浆演化逐步进入岩浆-热液阶段,在约10 Ma时间内发生了持续、多期次的岩浆侵位活动。此外,结合花岗岩向伟晶岩逐步降低的REE、K/Rb、Nb/Ta和Zr/Hf等微量特征值,以及高演化伟晶岩独居石矿物Nd、Eu负异常现象,表明花岗质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在扎乌龙伟晶岩稀有金属富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水海-松潘-甘孜造山带 片麻岩穹隆 稀有金属伟晶岩 花岗岩 成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淡色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稀有金属的成矿联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晨辉 王登红 +8 位作者 王成辉 刘善宝 秦锦华 诸泽颖 赵云彪 刘泽 刘金宇 李阳 刘新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1616,共16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淡色花岗岩成为岩石学和稀有金属成矿学研究的热点,但全球淡色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探讨全球淡色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矿专属性,进而指导勘查实践。【研究方法】文章系统梳理了全球115个淡... 【研究目的】近年来,淡色花岗岩成为岩石学和稀有金属成矿学研究的热点,但全球淡色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探讨全球淡色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矿专属性,进而指导勘查实践。【研究方法】文章系统梳理了全球115个淡色花岗岩体1155组地球化学数据,并结合项目组在南岭、川西、藏南、阿尔泰等地的工作,对数据开展综合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在成分上,淡色花岗岩的SiO_(2)含量较全球花岗岩平均值高1%以上,发生稀有金属矿化的岩体稀土含量极低。在空间上,中西欧海西造山带淡色花岗岩的SiO_(2)和ALK(Na_(2)O+K_(2)O)含量低于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也低于中国西部淡色花岗岩,而中国西部淡色花岗岩的SiO_(2)和ALK含量又低于中国东部的淡色花岗岩,中西欧和北美地区的淡色花岗岩富集P_(2)O_(5);样品中Li、Be、Nb、Ta、Ga、Rb和Sn含量的最高平均值均出现在中西欧地区,W含量最高平均值出现在中国东部。在时间上,新生代淡色花岗岩的SiO_(2)和ALK含量高于古生代,低于中生代;古生代淡色花岗岩富集P_(2)O_(5);电气石是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一个重要矿物特征。【结论】成矿的淡色花岗岩一般不含岩浆型石榴子石,A/CNK>1.2,与Sn–W–Nb–Ta成矿有关的淡色花岗岩的Rb/Sr>1,ΣREE>10×10^(−6),与Li–Sn–Nb–Ta–Be成矿有关的淡色花岗岩的Rb/Sr>1,ΣREE<10×10^(−6)。相比之下,中国东部中生代淡色花岗岩演化程度最高,成矿潜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花岗岩 地球化学 稀有金属 矿产勘查工程 喜马拉雅 海西造山带 中国东部 中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割裂化”对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勇 李晓杰 左更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3期4-10,17,共8页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及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大国博弈,使得全球经济布局向“割裂化”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逼迫全球经济“重启”,对中国战略性金属矿产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战略性金属矿产行业发展仍将围绕工业基础品...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及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大国博弈,使得全球经济布局向“割裂化”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逼迫全球经济“重启”,对中国战略性金属矿产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战略性金属矿产行业发展仍将围绕工业基础品种和新能源转型金属品种展开。但是自然禀赋的原因造成我国仅依靠国内资源根本无法满足所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矿业资源仍将是我国关键矿产资源保障的主要来源。面对当前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合作;积极倡导ESG行动工程,在大国外交框架下树立中国形象;大力做好国内稳经济、稳市场、稳金融工作;在关键商品上实施差异化措施,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思路和举措;大力压减国内低效产能,提高行业关键技术和再生金属回收与利用水平,增强行业企业竞争能力;建立国家重要物资“安全回国”通道,全面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资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重启 割裂化发展 战略性金属矿产 一带一路 资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非金属矿采矿权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4
作者 吴章 陈义华 +3 位作者 陈从喜 任升莲 刘建敏 李加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3-1361,共9页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非金属矿产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方法和脱钩模型研究2007—2018年期间该地区非金属矿采矿权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非金属矿开采重心呈现出向西部地区移动的趋势...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非金属矿产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方法和脱钩模型研究2007—2018年期间该地区非金属矿采矿权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非金属矿开采重心呈现出向西部地区移动的趋势;非金属矿采矿权分布呈现“西南—东北”的空间格局,且非金属矿高开采强度区呈现出收缩趋势;非金属矿采矿权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性,其中,高-高类型区域分布在贵州、江西等省份,低-低类型区域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非金属矿采矿权面积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稳定,脱钩情况理想,经济发展对非金属矿产开发依赖性减小;建筑石料用灰岩采矿权分布的时空规律和非金属矿采矿权分布的时空规律相似,均呈现开采重心向西部偏移的态势。该研究结果反映了在2007—2018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间,长江经济带非金属矿采矿权分布的时空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空间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非金属矿采矿权 脱钩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技术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龙玛拉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金属矿物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杨 周敖日格勒 +4 位作者 谢富伟 王立强 何逸飞 张冠 林文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318,共15页
龙玛拉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北缘念青唐古拉矽卡岩型多金属成矿带一个典型的铅锌矿床,矿床以铅锌银矿化为主,伴生铁铜矿化,具有矿化元素丰富,品位高的特点。矿体在纵向上发育明显的矿化分带,从矿体顶部向下依次发育铅锌银... 龙玛拉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北缘念青唐古拉矽卡岩型多金属成矿带一个典型的铅锌矿床,矿床以铅锌银矿化为主,伴生铁铜矿化,具有矿化元素丰富,品位高的特点。矿体在纵向上发育明显的矿化分带,从矿体顶部向下依次发育铅锌银矿化、锌铜矿化、铁铜矿化和铁矿化,表现出从矿体顶部到矿体,从低温到高温的元素和矿物组合的分布规律。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和磁铁矿,同时存在少量的斜方辉铅铋矿、自然铋等铋矿物以及白铁矿、铜蓝、孔雀石等次生矿物,金属矿物间具有复杂的穿插交代关系,根据详细的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厘清了矿物生成顺序。黄铁矿Co/Ni比值集中在1~5之间,显示出岩浆热液成因的特点,其Fe/(S+As)比值和胶状黄铁矿的出现暗示矿床形成于中浅成环境,闪锌矿富Fe、Mn,多为铁闪锌矿,表明其形成于中高温环境,按照Fe元素温度计估算出闪锌矿成矿温度为259~305℃,磁黄铁矿以单斜磁黄铁矿为主,为低温成因,且在浅部围岩和矿体中均大量出现,显示出成矿流体运移至近地表后快速降温,在强还原条件下发生了硫化物沉淀,龙玛拉矿床为远端岩浆热液矽卡岩型矿床。矿床中铋矿物与银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指示铋对银的富集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对该带银成矿规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矽卡岩矿床 矿化分带 金属矿物矿物学 铋矿物 龙玛拉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淮阳成矿带东段岩浆岩成矿特征研究
16
作者 苏晓静 陈芳 +1 位作者 邱军强 李莉娜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5期18-21,26,共5页
安徽北淮阳成矿带中生代岩浆作用强烈,成岩与成矿具有紧密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广泛发育钼、铅、锌、金等多金属矿化。通过对北淮阳成矿带东段区域基本地质特征、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规律开展研究,发现该区域上白垩纪早期成矿作用以Au... 安徽北淮阳成矿带中生代岩浆作用强烈,成岩与成矿具有紧密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广泛发育钼、铅、锌、金等多金属矿化。通过对北淮阳成矿带东段区域基本地质特征、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规律开展研究,发现该区域上白垩纪早期成矿作用以Au、Ag、Pb、Zn等矿种为主,与之相关的岩浆作用为高钾钙碱和钾玄岩系列的火山岩和侵入岩;而白垩纪晚期的成矿作用以Mo成矿为主,与之相关的岩浆作用主要为碱性深成岩。北淮阳地区进行勘察找矿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以白垩纪晚期的(石英)正长岩-花岗斑岩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淮阳成矿带 岩浆岩 成矿特征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用不同材质托辊安全性能对比分析
17
作者 李少楠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5期62-64,共3页
带式输送机是进行煤矿输送的重要设备,在长距离的输送过程中,托辊是进行输送带支撑的重要组件。托辊的性能对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材质的托辊性能表现不同,从而影响带式输送机的使用。采用有限元仿真的形式对金属及... 带式输送机是进行煤矿输送的重要设备,在长距离的输送过程中,托辊是进行输送带支撑的重要组件。托辊的性能对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材质的托辊性能表现不同,从而影响带式输送机的使用。采用有限元仿真的形式对金属及尼龙托辊的应力及变形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尼龙托辊具有较优的整体性能,可以保证带式输送机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金属托辊 尼龙托辊 应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陕西段铂族金属矿产概况与找矿建议
18
作者 代军治 张启 +3 位作者 潘振兴 王瑞廷 王涛 刘莉霞 《陕西地质》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铂族元素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但难以形成独立矿床,多以伴生资源产出。秦岭造山带陕西段有形成铂族元素矿产的成矿背景,目前发现矿化信息较少。根据成矿环境、容矿岩石类型、共生元素组合、矿化类型等。铂族元素矿床主要分为铬铁矿... 铂族元素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但难以形成独立矿床,多以伴生资源产出。秦岭造山带陕西段有形成铂族元素矿产的成矿背景,目前发现矿化信息较少。根据成矿环境、容矿岩石类型、共生元素组合、矿化类型等。铂族元素矿床主要分为铬铁矿型、铜镍硫化物型、碳酸岩脉型和沉积型。铂族元素以类质同象或吸附态形式赋存于金属硫化物或络合物中,其形成多与超基性岩或幔源岩浆、黑色岩系有关。开展秦岭造山带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金属硫化矿和黑色岩系型多金属矿伴生铂族元素系统调查研究和找矿潜力评价,不仅可以开辟新区、新类型、新矿种的找矿思路,还可以扩大现有金属矿床的规模,增加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为新一轮找矿突破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秦岭造山带 超基性岩 黑色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门外水切芯金结构分析及缺陷问题解决
19
作者 陈秀岭 王晓云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4年第10期60-65,共6页
为保证汽车车门外水切的尺寸精度,减少挤出生产缺陷并保证水切安装后的稳定性,芯金的形状及成形精度尤为重要。对一类不对称芯金断面辊压成形工艺进行研究,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对断面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在确保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对... 为保证汽车车门外水切的尺寸精度,减少挤出生产缺陷并保证水切安装后的稳定性,芯金的形状及成形精度尤为重要。对一类不对称芯金断面辊压成形工艺进行研究,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对断面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在确保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对芯金结构型式和现有辊压工装结构进行优化,解决了一类非对称断面产品生产中的窜料缺陷和碾料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多套辊压工装开发,有效提高了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门外水切 芯金 结构优化 辊压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开文献数据的长江经济带农耕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
20
作者 杨笑萌 刘操 +1 位作者 刘文辉 孙思宇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4期124-131,共8页
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长江流域。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农耕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有清楚的认识。基于2000-2024年发表的有关长江经济带11个城市农耕土壤重金属相关文献,阐明了8种重金属(As、Cd... 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长江流域。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农耕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有清楚的认识。基于2000-2024年发表的有关长江经济带11个城市农耕土壤重金属相关文献,阐明了8种重金属(As、Cd、Pb、Zn、Hg、Cu、Cr、Ni)的污染水平和主要来源,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了重金属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各城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湖北鄂州Zn的含量最高,为8899.46 mg/kg,个旧市的Cu含量高达8200 mg/kg,这与当地的生产结构相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重金属的含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Cr、Cd、Pb在旱地中含量最高,Zn在不同类型土地中的差别不大。区域上,Cd的污染状况较为突出,Cr、Ni几乎不存在污染,对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较小。工业化城市影响着大多数城市的土壤,成土母质和自然因素对城市的影响也较大。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分布状况,实施污染控制修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