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REV-LTR基因的MDV活疫苗与亲本CVI988/Rispens株的免疫效力比较
1
作者 张秀梅 宋翠萍 +6 位作者 谭磊 孙英杰 刘炜玮 廖瑛 丁铲 仇旭升 罗廷荣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1,共9页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整合进CVI988/Rispens疫苗株基因组中所构建成的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株(r MDV-LTR株),具有较高的增殖效率。为比较r MDV-LTR株与亲本CVI988/Rispens株的免疫效力差...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整合进CVI988/Rispens疫苗株基因组中所构建成的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株(r MDV-LTR株),具有较高的增殖效率。为比较r MDV-LTR株与亲本CVI988/Rispens株的免疫效力差异,开展了对这两种疫苗的比较试验。试验将这两种疫苗分别按照三个不同剂量经颈背部皮下接种1日龄SPF鸡。接种后第7 d,攻毒马立克氏病强毒株rMd5,连续观察60 d后进行剖检。临床病理观察结果发现,以不低于250 PFU/羽剂量的rMDV-LTR株或CVI988/Rispens株免疫SPF雏鸡都可以提供大于80%的免疫保护效率;以125 PFU/羽剂量的两种疫苗虽均不能提供大于80%的免疫保护效力,但rMDV-LTR株免疫组试验鸡未出现死亡,仅有2只鸡出现消瘦,剖解脏器无肿瘤,而CVI988/Rispens株免疫组鸡出现2只死亡,其中1只剖解后检出肿瘤。rMDV-LTR株和CVI988/Rispens株免疫组的免疫保护指数分别为77.78%和66.67%。由实验结果可见,在较小免疫剂量下,rMDV-LTR株免疫保护率高于亲本CVI988/Rispens疫苗株。说明重组毒rMDV-LTR疫苗株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新型MDV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重组病毒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攻毒保护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LTR反转录转座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蒋爽 滕元文 +1 位作者 宗宇 蔡丹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54-2360,共7页
反转录转座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它们以RNA为媒介,在基因组中不断自我复制。在高等植物中,反转录转座子是基因组的重要成分之一。反转录转座子可以分为5大类型,其中以长末端重复(LTR)类型报道较多。LTR... 反转录转座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它们以RNA为媒介,在基因组中不断自我复制。在高等植物中,反转录转座子是基因组的重要成分之一。反转录转座子可以分为5大类型,其中以长末端重复(LTR)类型报道较多。LTR类型由于其首尾具有长末端重复序列,内部含有PBS、PPT、GAG和POL开放阅读框、TSD等结构,可以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预测。LTR反转录转座子的活性受到自身甲基化和环境因素的影响,DNA甲基化抑制反转录转座子转座,而外界环境的刺激能够激活转座子,从而影响插入位点周边基因的表达。同时由于LTR反转录转座子在植物中普遍存在,丰富的拷贝数以及多态性为新型分子标记(RBIP、SSAP、IRAP、REMAP)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反转录转座子的类型、结构特征、LTR反转录转座子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LTR反转录转座子的预测以及标记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录转座子 长末端重复(ltr) 预测 功能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LTR转录水平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序明 朱文奇 +7 位作者 陈世豪 刘洋洋 孙振 耿拓宇 宋成义 高波 秦爱建 崔恒宓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1,共5页
本研究以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为研究对象,分析了ALVE1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自身转录的变化规律。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TR在2日龄SPF鸡(发育早期)器官组织中转录水平高,而在35日龄SPF鸡(发育晚期)器官组织中转... 本研究以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为研究对象,分析了ALVE1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自身转录的变化规律。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TR在2日龄SPF鸡(发育早期)器官组织中转录水平高,而在35日龄SPF鸡(发育晚期)器官组织中转录水平低。焦磷酸测序和荧光定量PCR关联分析发现,ALVE1 LTR在鸡巨噬细胞系HD11和鸡T淋巴细胞系MSB1细胞中的转录水平可能受DNA甲基化调控,去甲基化处理HD11或MSB1 24 h后,LTR转录水平显著增加。通过序列分析发现ALVE1 LTR高度保守且存在先天性免疫应答激活转录因子如NF-AT、c-JUN等。本研究揭示了ALVE1 LTR自身转录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分析ALVE1 LTR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长末端重复序列 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株LTR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柳 于力 +3 位作者 张绍杰 仇华吉 王玫 童光志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弱毒株感染的驴胎皮肤(FDD)细胞中提取前病毒DNA,以其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EIAV弱毒株的LTR,并将其克隆到载体质粒pUC19中。经酶切分析,PCR及Southern杂交筛选、... 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弱毒株感染的驴胎皮肤(FDD)细胞中提取前病毒DNA,以其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EIAV弱毒株的LTR,并将其克隆到载体质粒pUC19中。经酶切分析,PCR及Southern杂交筛选、鉴定,获得含有EIAV弱毒株LTR片段的重组质粒pLTR。对该质粒的序列分析发现,在中国EIAV弱毒株LTR的U3区含有4个与细胞转录因子结合的位点,其中有3个PU.1位点和1个AP-1位点,U3区还存在1个TATATAA启动子序列;R区长为81bp,含有1个帽位点GG和1个Poly(A)信号序列AATAAA;在帽位点下游是1个病毒Tat蛋白结合位点,即TAR位点;U5区长为39bp。中国EIAV弱毒株LTR序列与国外发表的其他毒株序列相比,在LTR的一些调控部位有变异发生,中国EIAV弱毒株与美国EIAV原型株(Wyoming株)LTR区核苷酸序列有18.72%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 克隆 病毒 弱毒株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田甜柿Ty1-copia类逆转座子RNaseH-LTR序列的分离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晓云 张青林 罗正荣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1-508,共8页
逆转座子序列信息的获得,对了解其在基因组中的行为及系统学研究有重要价值。本试验从罗田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Luotian-tianshi’)基因组中分离出31个RNaseH-LTR(long terminal repeat,长末端重复)序列,并利用逆转座子间扩增... 逆转座子序列信息的获得,对了解其在基因组中的行为及系统学研究有重要价值。本试验从罗田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Luotian-tianshi’)基因组中分离出31个RNaseH-LTR(long terminal repeat,长末端重复)序列,并利用逆转座子间扩增多态性(inter-retrotranspos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IRAP)技术对部分序列相应的逆转座子家族在柿属植物中的转座活性及分布情况进行初步探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至少有10个Ty1-copia类逆转座子家族得到扩增;其家族间普遍表现高度异质,碱基替换、插入或缺失突变,以及翻译成氨基酸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终止密码子突变、氨基酸取代和移框突变等,是产生高异质性的原因;此外,其家族内部某些序列间的相似性极高,可能是寄主基因组与逆转座子间互惠关系的体现。应用部分逆转座子引物的IRAP分析结果表明,相应的逆转座子家族在柿属植物中普遍存在,其分布广泛,拷贝数高,转座活性强,具有进一步开发为多种逆转座子分子标记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1-copia逆转座子 抑制PCR 长末端重复 逆转座子间扩增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v-3′LTR嵌合启动子对逆转录病毒载体MFG滴度及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戴冰冰 梅文瀚 +3 位作者 王家敏 杨蓉 钱关祥 卢健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5-239,共5页
为减轻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基因的沉默,进一步提高逆转录病毒载体MFG介导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探讨逆转录病毒3′端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repeat,LTR)内U3区对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将逆转录病毒载体3′端LTR内的U3区用... 为减轻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基因的沉默,进一步提高逆转录病毒载体MFG介导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探讨逆转录病毒3′端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repeat,LTR)内U3区对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将逆转录病毒载体3′端LTR内的U3区用cmv核心增强子、启动子序列替代,同时去除了3个与逆转录病毒载体启动子甲基化有关的序列NCR、DR,并以egfp为报告基因,构建了MFG egfp和MFG egfp cmv表达载体。结果显示:利用cmv启动子替代MFG载体3′端LTR的U3启动子序列,会显著降低MFG载体的病毒滴度及其介导的外源报告基因的表达。提示利用cmv启动子替代病毒载体的3′端LTR内的U3区,并不是提高MoMLV(moloneymurineleukemivirus)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外源基因的表达及其病毒滴度的理想策略。结果也同时提示:在MoMLV逆转录病毒3′端LTR的U3区,可能存在与病毒RNA加工、成熟及稳定性有关的信号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启动子 逆转录病毒载体 外源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棉花LTR-反转座子的转录激活及在耐盐相关基因发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芳 徐珍珍 +3 位作者 孟珊 刘静 汪保华 沈新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0-1226,共7页
LTR-反转座子是棉花基因组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基因组中通常呈现"静止"状态。但受到胁迫刺激时,部分反转座子的转录活性可被"激活",可能影响邻近基因的表达。本研究在盐胁迫下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在旱地棉转录组数据... LTR-反转座子是棉花基因组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基因组中通常呈现"静止"状态。但受到胁迫刺激时,部分反转座子的转录活性可被"激活",可能影响邻近基因的表达。本研究在盐胁迫下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在旱地棉转录组数据库中检测到3 885个转录激活的候选LTR-反转座子;这些候选LTR-反转座子上下游5 kb内共有1 787个邻近基因,其中377个邻近基因在盐胁迫下差异表达,通过对377个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发现,326个基因注释到GO数据库中,并且部分基因与棉花已报道过的耐盐抗旱基因同源。本研究结果将为棉花的耐盐分子机理解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盐胁迫 ltr-反转座子 转录活性 邻近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LTR序列的启动子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文明 丁家波 +1 位作者 姜世金 崔治中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3期255-258,共4页
通过PCR方法,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扩增并克隆进pUC-18质粒多克隆位点(MCS)的EcoRI和SacI之间,并以BGH基因的多聚腺苷酸序列作为终止子克隆到SphI和HindⅢ之间,构建成重组质粒pUC-LTR。将GFP基因和REV... 通过PCR方法,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扩增并克隆进pUC-18质粒多克隆位点(MCS)的EcoRI和SacI之间,并以BGH基因的多聚腺苷酸序列作为终止子克隆到SphI和HindⅢ之间,构建成重组质粒pUC-LTR。将GFP基因和REV囊膜糖蛋白gp90基因分别克隆到pUC-LTR载体中,获得质粒pUC-LTR-GFP和质粒pUC-LTR-gp90。重组质粒经转染48h,能够检测到外源基因的表达。本研究提示,REVLTR能够作为启动子构建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 长末端重复序列(ltr) 启动子 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致弱过程中不同代次病毒LTR的进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雪峰 杨彬 +6 位作者 韩秀娥 林跃智 姜成刚 吕晓玲 赵利平 周建华 王凤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5-919,共5页
为揭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弱毒疫苗的减毒机理,本研究对EIAV弱毒疫苗株在体外驴白细胞传代过程中不同代次毒株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进行扩增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病毒在体外传代次数的增加,各病毒株遗传多样性逐渐增加,并与致弱... 为揭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弱毒疫苗的减毒机理,本研究对EIAV弱毒疫苗株在体外驴白细胞传代过程中不同代次毒株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进行扩增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病毒在体外传代次数的增加,各病毒株遗传多样性逐渐增加,并与致弱前亲本株EIAVDV117的遗传距离逐渐增大;EIAV在体外传代过程中LTR的变异主要集中在U3区和R区的转录起始位点,但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在负调节区丢失了GATA结合位点,并在增强子区出现了E-box基序。此外,传代初期低代次病毒株与后期的高代次弱毒株在负调节区的AP-1结合位点和转录起始位点以及TAR的起始位点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长末端重复序列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泡沫病毒LTR的反式激活因子靶序列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佳建 耿运琪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7-92,共6页
牛泡沫病毒(BFV)是反转录病毒科泡沫病毒属成员之一.其基因组除编码gag,pol,env三个结构基因外,在env和3'LTR之间有2个ORF(ORF-1和ORF-2),编码自身的反式激活因子Tas等调节蛋白.本研究... 牛泡沫病毒(BFV)是反转录病毒科泡沫病毒属成员之一.其基因组除编码gag,pol,env三个结构基因外,在env和3'LTR之间有2个ORF(ORF-1和ORF-2),编码自身的反式激活因子Tas等调节蛋白.本研究利用我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BFV3026中国毒株[12]为材料,克隆Orf-1基因,构建pBFVORF-1表达质粒,通过带有luc基因的LTR系列缺失质粒与pBFVORF-1共转染,瞬时表达分析结果将BFVLTR上Tas应答元件(TRE)定位于-983/-668(TREI),-470/-140(TREI)和RU5区.其中TREI、TREII为正调控区域,RU5为负调控区域,并进一步证明RU5在异源启动子(BIVLTR)上具有抑制其下游基因表达的功能.这些结果表明BFVTas作用机理与慢病毒(T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 泡沫病毒 长末端重复序列 反式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ACE技术快速扩增五指山猪来源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3'LTR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茂民 谢放 +1 位作者 吴健敏 章金刚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4期354-356,共3页
测定我国小型猪来源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3'LTR,以便于PERV全基因的克隆和分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五指山猪外周血淋巴细胞mRNA中扩增到PERV-3'LTR,并克隆入pGEM-Teasy载体,将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 测定我国小型猪来源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3'LTR,以便于PERV全基因的克隆和分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五指山猪外周血淋巴细胞mRNA中扩增到PERV-3'LTR,并克隆入pGEM-Teasy载体,将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测序结果显示该克隆3'端的尾部有一个由12个A组成的poly(A)信号;其R区与PERV-MSL的R区(约64bp)基本一致,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与PERV-MSL的3'LTR具有81%的序列同源性。说明成功扩增了我国五指山猪来源的PERV-3'LTR,将有利于PERV全基因的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E 五指山猪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3’长末端重复 同源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及其亲本驴强毒株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启动子活性比较
12
作者 周家喜 孔宪刚 +6 位作者 张宝山 刘胜旺 刘丽玲 孙成群 刘相东 刘永刚 杨威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2-347,共6页
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强毒(donkey adaptedequineinfectiousanemiavirus,D AEIAV)、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donkeyleukocyteattenuatedEIAV,DLAEIAV)及EIAVWyoming株的全长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分别克隆到报告基因载体pCAT Basicv... 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强毒(donkey adaptedequineinfectiousanemiavirus,D AEIAV)、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donkeyleukocyteattenuatedEIAV,DLAEIAV)及EIAVWyoming株的全长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分别克隆到报告基因载体pCAT Basicvector中,获得重组质粒p D A LTR CAT、p DLA LTR CAT及p Wyo LTR CAT。将这3个重组质粒分别体外转染EIAV阴性健康驴的白细胞,比较这三者LTR启动报告基因CAT表达的基础活性和在tat pcDNA3共转染条件下激活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驴白细胞中,DLAEIAVLTR启动CAT表达的活性略高于D AEIAVLTR;而与EIAVWyoming株LTR比较,DLAEIAV与D AEIAV二者LTR启动CAT表达的活性都较低。在有共转染重组表达质粒tat pcDNA3条件下,D AEIAV、DLAEIAV及EIAVWyoming株LTR起始CAT表达的活性都得到提高,分别提高了4 8倍、6 0倍和3 2倍。上述结果提示,LTR可能是体现DLAEIAV驴白细胞适应性的因素,不一定是影响其毒力减弱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 亲本驴强毒株 长末端重复序列 启动子活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染色体组野生种花生LTR反转录转座子RT基因的多样性分析
13
作者 熊发前 刘菁 +9 位作者 韩柱强 阳太亿 唐秀梅 唐荣华 钟瑞春 蒋菁 贺梁琼 吴海宁 黄志鹏 刘俊仙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65,共12页
利用简并PCR技术从野生花生种(Arachis ipaensis Krapov.et W.C.Greg.)的基因组中扩增分离Ty1-copia类(1类)和Ty3-gypsy类(2类)反转录转座子RT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多样性、系统进化关系及转录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1和2类RT基因... 利用简并PCR技术从野生花生种(Arachis ipaensis Krapov.et W.C.Greg.)的基因组中扩增分离Ty1-copia类(1类)和Ty3-gypsy类(2类)反转录转座子RT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多样性、系统进化关系及转录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1和2类RT基因,目的条带分别约为260和430 bp;分离获得了23和32条序列,长度范围分别为262~266、395~435 bp;AT所占比例分别为61.60%~69.17%和55.79%~61.34%;核苷酸序列间相似性分别为52.5%~98.9%和45.0%~98.8%,氨基酸序列间相似性分别为39.8%~100%和9.0%~97.2%。其中2类基因的异质性高于1类;1类和2类基因分别有3条和15条发生了无义突变,2类的无义突变发生率远高于1类。1类基因的保守基序保守性较高,2类的保守基序呈一定程度的变异。代表序列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基本类似。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类和2类基因可被分为5个和6个家族。1类和2类基因都有部分序列与其他物种的RT基因序列亲缘关系较近,表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两类反转录转座子的横向传递。通过比对花生EST数据库,本研究发现1类有1条以及2类有7条序列为具有转录活性的反转录转座子,且2类基因比1类更具有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野生种 ltr反转录转座子 反转录酶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非编码区LTR嵌合克隆的生物学特性
14
作者 魏丽丽 王晓钧 +7 位作者 耿庆华 童骁 粱华 沈韬 张晓燕 相文华 邵一鸣 沈荣显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6年第3期244-248,共5页
将已构建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LTR强弱毒嵌合克隆衍生毒vLGFD9-12体内接种健康试验马,在150d观察期内,各组试验动物体症均未见异常。血液学分析发现,vLGFD9-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与亲本弱毒疫苗株的白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总体上没有明显的规... 将已构建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LTR强弱毒嵌合克隆衍生毒vLGFD9-12体内接种健康试验马,在150d观察期内,各组试验动物体症均未见异常。血液学分析发现,vLGFD9-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与亲本弱毒疫苗株的白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总体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的变化。在动物外周血中均检测到一定的病毒RNA拷贝数,但拷贝数较低。二者在诱导EIAV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特异性细胞毒性杀伤反应中,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和效应。本项研究为进一步确定我国马传贫弱毒疫苗株毒力致弱及免疫保护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衍生病毒 l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2通过5'-LTR抑制HIV复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蕊 司晓棠 +2 位作者 白兰 何辉 覃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2(IL-32)抑制HIV病毒复制的机制.方法:利用荧光色素酶活性测定筛选抑制HIV复制最显著的IL-32亚型,通过构建HIV的LTR系列截断质粒和TAR茎环结构的系列点突变质粒,确定IL-32抑制HIV复制作用的位点.结果:在Hela、Jurka...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2(IL-32)抑制HIV病毒复制的机制.方法:利用荧光色素酶活性测定筛选抑制HIV复制最显著的IL-32亚型,通过构建HIV的LTR系列截断质粒和TAR茎环结构的系列点突变质粒,确定IL-32抑制HIV复制作用的位点.结果:在Hela、Jurkat、293T三个细胞系中,IL-32γ和IL-32ε两种亚型对HIV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在Hela细胞系中证实IL-32可通过抑制HIV 5'-LTR的活性抑制HIV复制,确定TAR形成的茎环结构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L-32与TAR结构相互作用的位点定位在TAR的环状和半环状处.结论:IL-32能抑制HIV复制,可作为HIV治疗的潜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2 人免疫缺陷病毒 长末端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免疫缺陷病毒长末端重复序列(BIV一LTR)在大肠杆菌中的启动子功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宙涛 梁臣 +1 位作者 刘淑红 耿运琪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8-155,共8页
牛免疫缺陷病毒(BI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含有病毒的启动子,调控病毒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我们将BIVLTR与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连接构建成重组质粒pBIV一Luc,该质粒能在Ecoli中有效地表达出荧光素酶的活... 牛免疫缺陷病毒(BI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含有病毒的启动子,调控病毒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我们将BIVLTR与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连接构建成重组质粒pBIV一Luc,该质粒能在Ecoli中有效地表达出荧光素酶的活性,从而证明BIVLTR在大肠杆菌中也具有启动子功能。Mungbean核酸酶作图分析发现,BIVLTR在Ecoli中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U_3区,而不是在真核细胞中的U_3一R交界处。同时我们也证实了BIVLTR在E,coli中仍可被BIVtat蛋白特异性地反式激活,为研究tat蛋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 免疫缺陷病毒 长末端重复序列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omic Rearrangement in Endogenous Long Terminal Repeat Retrotransposons of Rice Lines Introgressed by Wild Rice (Zizania latifolia Griseb.) 被引量:1
17
作者 Ye SHEN Xiu-Yun LIN +4 位作者 Xiao-Hui SHAN Chun-Jing LIN Fang-Pu HAN Jin-Song PANG Bao LI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8期998-1008,共11页
Stochastic introgression of alien DNA may impose a genomic stress to the recipient genome. Herein, we report that apparent de novo genomic rearrangements in 10 of 13 selected endogenous, lowcopy, and potentially activ... Stochastic introgression of alien DNA may impose a genomic stress to the recipient genome. Herein, we report that apparent de novo genomic rearrangements in 10 of 13 selected endogenous, lowcopy, and potentially active long terminal repeat (LTR) retrotransposons occurred in one or more of three rice lines studied that were introgressed by wild rice (Zizania latifolia Griseb.). For nine retrotransposons in which both the reverse-transcriptase (RT) region and the LTR region were available, largely concordant rearrangements occurred at both regions in five elements and at the RT region only in the remaining four elements. A marked proportion of the genomic changes was shared by two or all three introgression lines that were derived from a single F~ plant. This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genomic changes occurred at early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the F~ somatic cells, which then gave rise to germline cells, and, hence, ensured inheritance of the changes to later generations. Possible causes and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the introgression-induced genomic rearrangements in LTR retrotransposon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plant genome evolution and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omic rearrangements introgressive hybridization long terminal repeat (ltr)retrotransposon RICE Zizania.
原文传递
BIV-LTR中存在负调控区
18
作者 徐宏涛 梁臣 +2 位作者 刘淑红 陈启民 耿运琪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71-77,共7页
为研究BIV-LTR调控序列的功能,将LTR部分DNA序列缺失,与荧光素酶基因相连构建质粒pD-319-Luc,pD-261-Luc,pD-181-Luc,pD-2-Luc,pD+32-Luc,pD-319-261-... 为研究BIV-LTR调控序列的功能,将LTR部分DNA序列缺失,与荧光素酶基因相连构建质粒pD-319-Luc,pD-261-Luc,pD-181-Luc,pD-2-Luc,pD+32-Luc,pD-319-261-Luc,pD-181+32-Luc.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法将上述质粒及pBLTR-Luc分别转染小牛肺细胞(FBL),检测转染细胞裂解物荧光素酶活性,比较各质粒所克隆的BIV-LTR表达水平,发现-261位上游区存在负调控区,R区存在抑制LTR表达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免疫缺陷病毒 长末端重复区 负调控区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rge-scale long terminal repeat insertions produced a significant set of novel transcripts in cotton 被引量:2
19
作者 Yan Yang Xingpeng Wen +2 位作者 Zhiguo Wu Kun Wang Yuxian Zh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711-1724,共14页
Genomic analysis has revealed that the 1,637-Mb Gossypium arboreum genome contains approximately 81%transposable elements(TEs),while only 57%of the 735-Mb G.raimondii genome is occupied by TEs.In this study,we investi... Genomic analysis has revealed that the 1,637-Mb Gossypium arboreum genome contains approximately 81%transposable elements(TEs),while only 57%of the 735-Mb G.raimondii genome is occupied by TEs.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re were unknown transcripts associated with TE or TE fragments and,if so,how these new transcripts were evolved and regulated.As sequence depths increased from 4 to 100 G,a total of 10,284 novel intergenic transcripts(intergenic genes)were discovered.On average,approximately 84%of these intergenic transcripts possibly overlapped with the long terminal repeat(LTR)insertions in the otherwise untranscribed intergenic regions and were expressed at relatively low levels.Most of these intergenic transcripts possessed no 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markers,while the majority of the regular genic genes possessed at least one such marker.Genes without 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markers formed their+1 and-1 nucleosomes more closely(only(117±1.4)bp apart),while twice as big spaces(approximately(403.5±46.0)bp apart)were detected for genes with the activation markers.The analysis of 183 previously assembled genomes across three different kingdoms demonstrated systematically that intergenic transcript numbers in a given genome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its LTR content.Evolutionar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genic genes originated during one of the whole-genome duplication events around 137.7million years ago(MYA)for all eudicot genomes or 13.7 MYA for the Gossypium family,respectively,while the intergenic transcripts evolved around 1.6 MYA,resultant of the last LTR insertion.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se low-transcribed intergenic transcripts can facilitat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biological roles played by LTRs during speci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SEQ intergenic transcripts long terminal repeat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NUCLEOSOMES
原文传递
人类逆转录病毒的长末段重复序列(HRTVLTR)的表达与肺癌转移的关系
20
作者 连祺周 庄建良 +1 位作者 路刚 夏建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23-1128,共6页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肺腺癌很容易发生转移 .实验以 17例肺癌 (5例肺腺癌、1例腺鳞癌、7例肺鳞癌及 4例小细胞末分化癌 )的原发灶、癌旁正常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为材料 ,采用PCR及非放射性标记的 RNA斑点杂交分析 L TR在基因组的...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肺腺癌很容易发生转移 .实验以 17例肺癌 (5例肺腺癌、1例腺鳞癌、7例肺鳞癌及 4例小细胞末分化癌 )的原发灶、癌旁正常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为材料 ,采用PCR及非放射性标记的 RNA斑点杂交分析 L TR在基因组的存在及其表达情况 .研究结果发现 :LTR序列在 17例肺癌病人的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的基因组中普遍存在 ,L TR致肺癌转移与其插入基因组中无关 ;L TR致肺癌转移与其表达增高有关 ,而且其高表达与小细胞肺癌的转移无关 ,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提示 L TR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长末段重复序列 基因表达 肺癌转移 肺腺癌 MRNA差异显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