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Legal English
1
作者 胡发富 《科教文汇》 2007年第09X期106-106,共1页
Legal English isvery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and the usage of law , combing personal study and usage of law, I summa-rize the teaching method of legal English to help those who want to study and use Legal English to m... Legal English isvery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and the usage of law , combing personal study and usage of law, I summa-rize the teaching method of legal English to help those who want to study and use Legal English to make some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英语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 分组讨论 大学 法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解释方法的位序问题再思考
2
作者 雷磊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01,共17页
需排序的法律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和客观目的解释六种,比较解释和合宪性解释并非合适的排序对象。在法律论证的视角下,法律解释方法属于同位阶规则,这决定了解释方法的位序是“... 需排序的法律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和客观目的解释六种,比较解释和合宪性解释并非合适的排序对象。在法律论证的视角下,法律解释方法属于同位阶规则,这决定了解释方法的位序是“顺序”而非“位阶”。法律解释方法的论据属性要求一种运用顺序模式,而其理由属性要求一种优先顺序模式。在两种模式中,方法排序均可被确定为“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客观目的解释”。运用顺序适用于普遍情形,其排序依据是语义的确认与确证的区分,以及解释方法与法律文本的“距离”远近,它是固定的、不可逆的;优先顺序仅适用于冲突情形,其排序依据是诸解释方法背后的法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与实现程度,它是初步的、可逆的和推定的,只是对解释者的具体权衡过程施加了一种论证负担。解释方法的抽象位序虽无法代替个案中的论证说理,但同样有其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方法 位序 同位阶规则 运用顺序 优先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察法》基本原则适用的方法论进路
3
作者 韦冉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监察法基本原则在监察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监察法时,其作用发挥并没有达到预期,存在对监察法规则的浅层理解和同其他法律体系间的机械衔接问题。事实上,监察法基本原则对于监... 监察法基本原则在监察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监察法时,其作用发挥并没有达到预期,存在对监察法规则的浅层理解和同其他法律体系间的机械衔接问题。事实上,监察法基本原则对于监察法具体规则的理解和解释,对于公法部门间的体系性思维,对于监察法规则的价值补充等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有必要重视监察法基本原则的适用,重视监察法基本原则和监察法律目的之间的关联关系,以规范公权力行使的实质价值为据,通过内在体系解释和价值补充方法,阐发监察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法 基本原则 法律方法 公法体系 司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案例原文教学法的引入
4
作者 洪莹莹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8-98,共1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涉外法治人才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因此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涉外法治人才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因此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美式判例教学法、法律诊所、德式鉴定式案例法及个案全过程教学法均有各自的局限性,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难以完全适配,应在法学双语课中引入案例原文教学法。案例原文包括国际法和重要的国别法案例原文;教学时应采用“讲解+追问式讨论”,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实现优化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法学专业知识与语言技能一站式获取,实体法知识、程序法知识与其他背景知识一体化习得,理论知识与实践素养同步提升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 案例原文教学法 双语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营商环境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林锦锦 《中国商论》 2025年第4期30-33,共4页
本文运用NCA和fsQCA方法,选取36个典型案例城市研究,分析了数字营商环境各要素与新质生产力的组态关系。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匹配的数字营商环境,并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优化路径和方案。数字资源环境、数字市场环境、数字政务... 本文运用NCA和fsQCA方法,选取36个典型案例城市研究,分析了数字营商环境各要素与新质生产力的组态关系。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匹配的数字营商环境,并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优化路径和方案。数字资源环境、数字市场环境、数字政务环境和数字法治环境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了两种高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组态路径:一是以数字资源为中心的政务、法治融合型;二是数字市场环境—政务—法治协同驱动型。同时,针对非高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出了优化建议。研究强调,要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优化数字营商环境,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建议包括优化数字资源环境、数字市场环境、数字政务环境和数字法治环境,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营商环境 优化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法治环境 NCA方法 fsQC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确定据法阐释抑或依法办事之法的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金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2-71,共20页
据法阐释依法办事之法的第一次确定,是指立法者创设制定法的活动。由于制定法规范是一般性、体系性的抽象存在,因而其实施需要在语境中具体化。制定法的具体化是抽象法律的重新确定。重新确定的实质是“法律注我,我注法律”的双向思维,... 据法阐释依法办事之法的第一次确定,是指立法者创设制定法的活动。由于制定法规范是一般性、体系性的抽象存在,因而其实施需要在语境中具体化。制定法的具体化是抽象法律的重新确定。重新确定的实质是“法律注我,我注法律”的双向思维,是人与法关系的互动,既需要克服惯常思维中存在的据法阐释依法办事思维的单向性,也需要防止主体性的随意发挥,在抽象法律具体化过程中使用法律方法。在语境中重新确定法律意义的总体方法,就是认同法治理想所设定的三段论思维方式,但需要打开制定法的封闭性,区分制定法与法,把法律价值以及其他社会规范等附条件地拟制为法;然后经过法源思维的过滤或使用法律思维规则,最终确定据法阐释依法办事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据法阐释 依法办事 法源思维 法律思维规则 法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nalysis on How Feminist Legal Theory Affects US
7
作者 汪蕾 《海外英语》 2010年第6X期275-279,共5页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are transformed into inequalities by society.However,legal rules are silent on the issue,which strengthens the prejudice and injustice.Responding the unfair oppression,feminism wa...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are transformed into inequalities by society.However,legal rules are silent on the issue,which strengthens the prejudice and injustice.Responding the unfair oppression,feminism was associated with law,which gives great shape and direction to the legal community and women's life.This article first presents the general objective of feminist legal theory,its four schools and their specific aims.Then the methods,which feminist legal scholars adopt to develop the theory and enrich law,are summarized.Thirdly,it discusses the impacts of the theory upon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lives of real women,and how the theory exercises the effects from three re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INIST legal THEORY objectives legal methods IMPA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说理方式的法律解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旭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4-208,共15页
法律解释是给予和索取理由的规范实践。法律话语的意义是由其在法律实践中的推论角色决定的。因此,法律解释不应当仅仅被当作探求法律意义的启发式方法,更应当被看作为司法判决提供证成的说理方式。文义、历史、体系、客观目的、主观意... 法律解释是给予和索取理由的规范实践。法律话语的意义是由其在法律实践中的推论角色决定的。因此,法律解释不应当仅仅被当作探求法律意义的启发式方法,更应当被看作为司法判决提供证成的说理方式。文义、历史、体系、客观目的、主观意图等要素,与其将它们看作解释方法,不如看作支持或反对解释决定之正确性的解释理由。法律条文往往有多个意义选项,解释者需要选出其中的正确选项,将其作为适用于当前案件的个案规范。法律解释实质上是围绕解释决定的正确性,而对不同解释理由进行衡量的理性论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解释方法 解释理由 说理方式 释法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思维培养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理
9
作者 谢秋凌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7期47-51,62,共6页
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过程中,针对法治建设后备军的法科学生,有必要进行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思维的培养。这不同于意识形态的教育,本质上是法律方法的训练。文章首先分析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思维培养的内在逻辑,进而... 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过程中,针对法治建设后备军的法科学生,有必要进行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思维的培养。这不同于意识形态的教育,本质上是法律方法的训练。文章首先分析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思维培养的内在逻辑,进而以法律适用为进路,在教学中通过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规范的选择、法律漏洞的填补、冲突利益的衡量,以教会法科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运用法治思维,依靠法律方法,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和行政执法之中,从而为践行弘扬核心价值观提供机会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法治思维 法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结构中的法学——《法学的知识谱系》阅读札记
10
作者 宋旭光 《法大法律评论》 2024年第1期188-202,共15页
法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或者说,法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立场和方法来研究法学,中国的法学应该向何处去,这些是《法学的知识谱系》一书关切的核心问题。为了回... 法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或者说,法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立场和方法来研究法学,中国的法学应该向何处去,这些是《法学的知识谱系》一书关切的核心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法学的知识谱系》在跨越三千年的思想史脉络中探求法学知识成长的“密码”。该研究显示,法学的知识是理论的,但它的指向是实践的;法学的理论是多元的,但却未必是混乱的;法学的成长时而中断,但时而又从“废墟”中再生。回到当代中国,面对思想市场的扭曲化和知识生产的无序化,这种方法论的研究和规训,对于推进法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大有神益,也是解决无序知识生产的一剂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的知识谱系》 法学知识 法教义学 法学方法 论题学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法学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11
作者 张骐 《法大法律评论》 2024年第1期242-254,共13页
数字时代就是指当下数字技术弥漫社会与法律的时代。它并没有取代“现代”;现代化与现代性的任务或课题,需要我们继续解决。数字时代法学教育有六个观念方面的基本目标。第一,包括四层含义的人文性:以人为目的;与现代社会相一致的公民教... 数字时代就是指当下数字技术弥漫社会与法律的时代。它并没有取代“现代”;现代化与现代性的任务或课题,需要我们继续解决。数字时代法学教育有六个观念方面的基本目标。第一,包括四层含义的人文性:以人为目的;与现代社会相一致的公民教育;帮助学生获得人生的意义;对法律、法学与文明、文化关系的恰当认识。第二,包括三方面内容的批判性:多向度、反事实、复杂性。第三,包括四层含义的责任心:对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能够回应社会关切;对法治的责任;对“房间里的大象”具有敏感性。第四,以自由的心灵为条件的创造性。第五,不受数量化和分隔性思维束缚的数字意识。第六,健全的法律思维。同时,数字时代法学教育有三个维度的更为具体的作业目标及结构化的能力目标。我们需要从法学院作业和教师个人教研两个方面实现前述目标。法学院教学方式需要在五个方面进行转变,并办好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教师个人一方面要坚守良知与增强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遵循教学规范、提高教研技艺,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法学教育 目标 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下本科“民法学”课程的组织与方法
12
作者 张翔 祖力甫卡尔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202-220,共19页
法学教学的层次性决定了本科“民法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故课程的组织与方法应当受到上述目的性的约束。由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条件存在利弊并存的特征,故扬长避短遂成为实现教学目的的必然选择。在上述教学目标的约束下... 法学教学的层次性决定了本科“民法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故课程的组织与方法应当受到上述目的性的约束。由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条件存在利弊并存的特征,故扬长避短遂成为实现教学目的的必然选择。在上述教学目标的约束下,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案例分析所需知识之储备”为原则进行取舍;课程的教学方法,则需妥善处理记忆与理解、具体与抽象、知识与应用及输入与输出等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教学方法 实践能力 本科 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Brief Study on Discourse Hegemony and Social Integration Function of Legal Language
13
作者 王雷鸣 《海外英语》 2013年第22期288-289,共2页
Legal terms is widely used in varied law-related activities.However,it can be easily found that it is the professionalism of legal language that have results into the appearance of its discourse hegemony and the socia... Legal terms is widely used in varied law-related activities.However,it can be easily found that it is the professionalism of legal language that have results into the appearance of its discourse hegemony and the social integration function regarding the nature of law’s social command and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at large.Therefore,there is a need to analyze the operation of legal language and its whole influence upon individuals and certain human groups to figure out the means of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to better serve the Chinese rule of legal modernization drive plus the facilitation of social harmo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gal TERMINOLOGY DISCOURSE HEGEMONY SOCIAL integ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法学教育背景下国际私法教改探究
14
作者 张倩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1-94,共4页
推动国际私法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法学教育目标和任务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国际私法教学改革应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步发展、法律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同步培养... 推动国际私法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法学教育目标和任务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国际私法教学改革应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步发展、法律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同步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一支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论证研究在中国:成长与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玉赞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共18页
法律论证研究在中国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法律论证研究的孕育和出场,二是法律论证研究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三是新时代的法律论证研究。中国法律论证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具有不同的境遇和任务,亦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和发展重心。经过几十... 法律论证研究在中国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法律论证研究的孕育和出场,二是法律论证研究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三是新时代的法律论证研究。中国法律论证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具有不同的境遇和任务,亦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和发展重心。经过几十年发展,法律论证在中国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独立研究课题,形成了诸多研究进路、研究论题和研究团队,并成为指引和引领法学理论和部门法研究的基础理论。同时,中国法律论证研究还面临如何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与现实语境,学习镜鉴域外法律论证理论,创建中国自主的法律论证理论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 法律方法 法律逻辑 法律修辞 法律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法治政府治理的制度构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全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5,共12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数字法治政府作为现代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政府运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加强政府的法治化建设。首先,在传统的治理...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数字法治政府作为现代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政府运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加强政府的法治化建设。首先,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下,政府的决策和服务往往依赖于人力资源,出现效率低下、监管不力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克服这些问题,提高政府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实现智慧型政府的目标。其次,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法治政府治理有着三重技术困境。第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可能导致政府决策中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政府的治理效果。第二,人工智能技术在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隐私方面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和伦理问题,需要政府加强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第三,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也可能对就业和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第四,为了破解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法治政府治理的技术困境,需要相应的政策法律纾解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制定预防、应急和长期的政策治理策略,在放权和管制方面实现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变,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数字法治政府 治理机制 技术困境 政策法律纾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法治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越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4-126,共3页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中学生法治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该明晰学科法治教育的目标,在课堂中采用落实法治精神的策略,并且掌握一些创新的教...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中学生法治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该明晰学科法治教育的目标,在课堂中采用落实法治精神的策略,并且掌握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 法治教育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与科学方法
18
作者 邢温迪(译) 姚远(校)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325-340,共16页
高屋建瓴地看待事情时,我们或可承认,我们的法学院最终能为社会做的最实际的事情,就是去促进法律科学的进步;但在直面实务的压力下,我们不愿意改变完全职业化的课程方案。我们应当认识到,法律人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科学方法意识。正是由... 高屋建瓴地看待事情时,我们或可承认,我们的法学院最终能为社会做的最实际的事情,就是去促进法律科学的进步;但在直面实务的压力下,我们不愿意改变完全职业化的课程方案。我们应当认识到,法律人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科学方法意识。正是由于掌握某些分析模式,从而揭示新情况中的恒定原理,经受科学训练的人方有别于具备单纯常规知识的人。从假说出发演绎结论并将这些结论同事实世界作对比,这种方法在我看来依旧是健全的科学方法之根本。正是才疏学浅之人对演绎法的妄用,激起了大家对演绎法的偏见。无逻辑的经验或生活愚蠢粗野,不会为良善的生活或文明的生活提供任何指南。法律特别是当前的美国法律,迫切需要进行科学的详述。将法律视为一套经验规则的那种陈旧看法已经破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法律科学 法律方法 科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方法视角下乳业企业数据财产权的司法困境之思辨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晓君 《中国乳业》 2024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乳业企业数据财产权作为一种新型权利,在财产权之上具有法律的引致条款,但却并没有足够明确的法律为其提供裁判依据,在新的利益诉求下,其中权利转化过程应以“确认”“定型”“论证”在裁判过程中层层递进,乳业企业的司法困境在一定程... 乳业企业数据财产权作为一种新型权利,在财产权之上具有法律的引致条款,但却并没有足够明确的法律为其提供裁判依据,在新的利益诉求下,其中权利转化过程应以“确认”“定型”“论证”在裁判过程中层层递进,乳业企业的司法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与法律关系的运用密切相关,若不当的适用法律方法,会对案件的裁判造成诸多影响,因此,要加强众多法律方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业企业 企业数据财产权 司法困境 法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Debates and Analysis of Legal Research Methods
20
作者 HU Yuhong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4年第3期281-297,共17页
Legal research methods refer to a general term for disciplined and systematic procedures, approaches, means, techniques, and models used by researchers to acquire novel and reliable legal knowledge. Several theoretica... Legal research methods refer to a general term for disciplined and systematic procedures, approaches, means, techniques, and models used by researchers to acquire novel and reliable legal knowledge. Several theoretical debates on the originality of legal research methods go on as follows: Is one legal research method superior to another? Do legal research methods aim for methodological independence? Are legal research methods objective or subjective? Influenced by scientism, positivism is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only reasonable research method, but since law is different from science, only using positivist research approaches is insufficient for solving legal problems. Strictly speaking, a method that is appropriate for the research subject is a reasonable method. As one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law has similarities with other disciplines in terms of the scope of research;therefore, its research methods could be borrowed from other disciplines. However, law cannot ignore the development of its own unique research methods while retaining its advantages. Legal research methods are supposed to be objective because they should follow scientific standards and have objective arguments, but inevitably, legal research would be subjective and full of value judgments since it means subjective and creative activities of researchers. Of course, the choice of values should preferably be made in the context of value-freeness to ensur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value-freeness and value judg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gal research methods positivist analysis value analysis value-freeness value judg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