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无人机高速长轴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
1
作者 郑传威 宋朝省 +1 位作者 吴安阳 王耀禄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某型航空高速长轴转子系统振动问题,考虑不同轴承支撑形式和轴承阻尼,建立了高速长轴转子系统计算模型,基于Ansys Workbench研究了轴承支撑形式与轴承阻尼对临界转速的影响规律。系统在刚性支撑时的临界转速远高于柔性支撑时的临界... 针对某型航空高速长轴转子系统振动问题,考虑不同轴承支撑形式和轴承阻尼,建立了高速长轴转子系统计算模型,基于Ansys Workbench研究了轴承支撑形式与轴承阻尼对临界转速的影响规律。系统在刚性支撑时的临界转速远高于柔性支撑时的临界转速;系统在同为刚性支撑下,考虑轴承阻尼时,临界转速随着阻尼的增大而减小,而随着阶次越高,轴承阻尼对临界转速的影响也逐渐减小。此外,系统在不同位置处的谐响应情况基本一致;系统响应幅值随着不平衡量增大而增大;系统响应幅值随着阻尼增大均呈现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长轴转子系统 轴承支撑形式 轴承阻尼 临界转速 不平衡量 谐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吨级主井高速大载重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浩宇 徐长磊 +3 位作者 韩瑞军 施士虎 杜贵文 徐广译 《中国矿山工程》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以千万吨级“双超”矿山——思山岭铁矿主井提升系统建设为背景,从主井提升系统方案、竖井提升运行安全间隙研究、大型化提升技术装备应用、大型主井井塔布置等方面综合论述了主井提升系统参数确定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设计建设采用的... 以千万吨级“双超”矿山——思山岭铁矿主井提升系统建设为背景,从主井提升系统方案、竖井提升运行安全间隙研究、大型化提升技术装备应用、大型主井井塔布置等方面综合论述了主井提升系统参数确定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设计建设采用的新技术、新装备。思山岭铁矿主井提升系统的建设将对我国类似矿山竖井高速大载重提升系统的建设实施具有较强的标杆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万吨级 高速 大载重 安全间隙 主井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竖井高度对高速列车火灾烟气输运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周丹 唐健瑜 唐子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19-2830,共12页
为研究隧道竖井高度对高速列车火灾烟气输运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带有浮力修正的RNG k-ε双方程模型和体积热源模型,构建隧道高速列车运动火灾数值仿真方法,并通过动模型试验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着火列车迫停于... 为研究隧道竖井高度对高速列车火灾烟气输运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带有浮力修正的RNG k-ε双方程模型和体积热源模型,构建隧道高速列车运动火灾数值仿真方法,并通过动模型试验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着火列车迫停于竖井上游的火灾场景,竖井高度变化对烟气输运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停车后期;列车停车360 s时,随竖井高度增大,竖井烟囱效应增强,隧道拱顶纵向流速正峰值增大,而隧道拱顶温度峰值呈减小趋势。对于着火列车迫停于竖井下游的火灾场景,竖井烟囱效应以及隧道内活塞风对火灾烟气输运起主导作用;列车停车90 s时,烟气出现逆流现象,随着竖井高度增大,火源上游烟气逆流速度峰值增大,烟气逆流长度先增大后保持不变,当竖井高度由20 m增大至100 m时,火源上游高温烟气逆流至竖井底部所需时间缩短253 s;列车停车360 s时,隧道拱顶处温度峰值的变化规律发生改变,当竖井高度由20 m增大至100 m时,隧道拱顶处温度峰值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火灾 隧道竖井 移动火源 烟气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高铁轴温监测虚拟现实系统开发
4
作者 马思群 徐传祝 +2 位作者 金英明 聂春戈 邱广宇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9期75-78,共4页
轴温监测是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的基本功能之一,但目前企业及学校在案例分析、课堂教学时,普遍缺少一套有效的培训手段。利用PLC作为硬件平台,基于Modbus通信协议模拟TCN总线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展现高铁的轴温监测过程,并通过使用3Ds Max软... 轴温监测是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的基本功能之一,但目前企业及学校在案例分析、课堂教学时,普遍缺少一套有效的培训手段。利用PLC作为硬件平台,基于Modbus通信协议模拟TCN总线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展现高铁的轴温监测过程,并通过使用3Ds Max软件来建立模型,然后结合LOD优化法对模型进行精细化的优化处理,利用虚拟现实引擎,设计并开发了高铁轴温监测原理虚拟演示系统。该系统与传统教学培训相比,具有直观性和沉浸感,可以满足受训人员的知识培训、模拟训练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虚拟现实 轴温监测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双馈机组齿轮箱高速轴轴系故障分析及预防方法
5
作者 张强 张琦 +1 位作者 刘志伟 张瀛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兆瓦级双馈机组齿轮箱高速轴轴系随运行年限增加出现断齿、窜动、轴承高温、轴承跑圈等故障。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实际运行数据,从轴系润滑、轴承装配、对中维护三方面分析故障原因,提出齿轮箱“四步”清洗、轴承孔金属修复、安装窜动预... 兆瓦级双馈机组齿轮箱高速轴轴系随运行年限增加出现断齿、窜动、轴承高温、轴承跑圈等故障。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实际运行数据,从轴系润滑、轴承装配、对中维护三方面分析故障原因,提出齿轮箱“四步”清洗、轴承孔金属修复、安装窜动预警装置等维护、保养和预防措施。机组实际运行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可供技术人员在解决类似问题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轴轴系 故障分析 齿轮箱清洗 金属修复 窜动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地铁隧道洞口及风井对压力波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那艳玲 牟野 +2 位作者 叶天震 卜永和 江崇旭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5,101,共7页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由明线高速驶入隧道洞口和经过中间风井时,由于断面突变引起车厢内部压力剧烈波动,导致乘客不舒适,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使用三维可压缩黏性流体N-S方程和RNG k-ε两方程模型,研究不同中间风井位置和采取不同形式洞口缓...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由明线高速驶入隧道洞口和经过中间风井时,由于断面突变引起车厢内部压力剧烈波动,导致乘客不舒适,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使用三维可压缩黏性流体N-S方程和RNG k-ε两方程模型,研究不同中间风井位置和采取不同形式洞口缓冲结构工况对地铁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1)中间风井位置的不合理设置会导致膨胀波叠加使车厢内压力梯度不满足要求,可根据列车长度、列车运行速度等因素计算出中间风井的合理位置;(2)隧道洞口采取断面扩大型和喇叭型缓冲结构分别能使车厢表面压力梯度最大值下降29.3%和38.2%;(3)按照现行标准中人体舒适性的考核指标进行评价,140 km/h高速磁浮列车系统隧道口缓冲结构缓压段的长度设置为2倍的隧道断面水力直径更合理;(4)本文研究可以为优化高速地铁列车驶入隧道洞口时的气动效应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地铁列车 空气动力学 压力波 风井位置 缓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激光熔覆再制造Fe314合金性能研究
7
作者 王睿 孙晓光 +2 位作者 李刚卿 冯中立 武永寿 《轨道交通材料》 2024年第6期23-28,共6页
文章以高速激光熔覆技术为核心,研究了适合高速激光熔覆成形特征且能够满足轴类特性要求的高性能Fe314合金粉末,研究了最佳熔覆工艺参数,得到Fe314-EA4T试件的界面结合强度为725~744 MPa,基本与基体EA4T的抗拉强度相当;不同熔覆层厚度... 文章以高速激光熔覆技术为核心,研究了适合高速激光熔覆成形特征且能够满足轴类特性要求的高性能Fe314合金粉末,研究了最佳熔覆工艺参数,得到Fe314-EA4T试件的界面结合强度为725~744 MPa,基本与基体EA4T的抗拉强度相当;不同熔覆层厚度对延伸率的影响变化不大,都远小于基体延伸率;Fe314熔覆层表现出明显的脆性断裂特征,熔覆工艺对室温冲击韧性影响较小。通过材料成分优化、熔覆工艺参数优化,形成了一种EA4T轴类高速激光熔覆修复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激光熔覆 再制造 Fe314合金 EA4T轴类部件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速机高速齿轮轴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雷旻 梁益龙 +3 位作者 万明攀 杨伟 田琴 凌敏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34-238,共5页
某输入功率为710kW的减速机使用中直径达120mm的高速轴发生早期断裂。通过对该断裂轴进行材料成分检测、宏微观断口分析、显微组织检验、显微硬度及常规力学性能检测和分析后表明,齿轮轴材料成分、夹杂物级别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其断裂方... 某输入功率为710kW的减速机使用中直径达120mm的高速轴发生早期断裂。通过对该断裂轴进行材料成分检测、宏微观断口分析、显微组织检验、显微硬度及常规力学性能检测和分析后表明,齿轮轴材料成分、夹杂物级别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其断裂方式为多源疲劳脆性断裂,其主裂纹源萌生于高速轴键槽的受力侧,表面硬度低(仅为35-38HRC,没有达到技术图纸所要求的59-62HRC),屈服强度低、无有效的表面强化硬化层是导致齿轮轴发生早期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机 高速齿轮轴 疲劳断裂 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速转轴径向振动检测的光纤传感技术 被引量:10
9
作者 金远强 刘丽华 +1 位作者 马惠萍 杨乐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9,共5页
采用光纤测量技术实现航空叶轮泵高速转轴径向振动的检测,对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介绍。设计了新型的光纤测头,提出相应的补偿方案,并对补偿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测试系统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位移特性调制函数表达式,给出... 采用光纤测量技术实现航空叶轮泵高速转轴径向振动的检测,对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介绍。设计了新型的光纤测头,提出相应的补偿方案,并对补偿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测试系统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位移特性调制函数表达式,给出了仿真曲线。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表明,该测试系统能有效地消除因光源光强波动、光纤弯曲损耗、表面反射率等因素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可以在叶轮泵内部电磁干扰严重和高温等恶劣环境下实现对高速转轴径向振动的检测。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转轴转速由1 000 r/min提高到10 000 r/min,径向振动幅值单调增加,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振动检测 补偿 高速转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齿轮箱高速轴断齿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志刚 蔡晖 +4 位作者 崔雄华 侯召堂 刘雪峰 何晓东 赵锋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3-178,共6页
针对某风电机组齿轮箱高速轴出现的断齿现象,对样品进行了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室温拉伸和冲击试验、基体硬度试验、渗碳硬化层深度测试、金相分析、断口形貌分析及能谱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轴样品的齿面存在载荷不均现象,... 针对某风电机组齿轮箱高速轴出现的断齿现象,对样品进行了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室温拉伸和冲击试验、基体硬度试验、渗碳硬化层深度测试、金相分析、断口形貌分析及能谱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轴样品的齿面存在载荷不均现象,淬硬层深度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的规定,基体的室温冲击吸收能量处于较低水平;样品存在齿面剥落和端齿折断2类损伤现象,其失效模式为疲劳开裂,产生原因与其运行中齿面载荷不均及齿面淬硬层深度不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齿轮箱 高速轴 断齿 载荷 淬硬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心力和陀螺力矩效应的“主轴-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胡腾 殷国富 孙明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0-108,共9页
研究"主轴-轴承"系统在高转速场中受离心力和陀螺力矩影响的动力学特性对于提高主轴系统运行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在扩展Harris滚动轴承非线性分析模型、建立滚动轴承耦合刚度矩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主轴离心力效应... 研究"主轴-轴承"系统在高转速场中受离心力和陀螺力矩影响的动力学特性对于提高主轴系统运行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在扩展Harris滚动轴承非线性分析模型、建立滚动轴承耦合刚度矩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主轴离心力效应和陀螺力矩效应的"主轴-轴承"系统动力学数字模型,并借助锤击模态实验验证了其准确性;分析论述了主轴离心力效应、主轴陀螺力矩效应及滚动轴承运行刚度对"主轴-轴承"系统在高转速场中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模型分析计算表明:当轴承处于超轻预紧(EL)工况时,主轴的高速效应比轴承运行刚度对"主轴-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更大,尤以主轴陀螺力矩效应的影响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速场 “主轴-轴承”系统 动力学特性 离心力 陀螺力矩 运行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速磁性液体密封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旭东 刘同冈 +1 位作者 费菲 龚德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101,共5页
普通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应用于高转速轴密封时,因离心作用的影响会引起磁性液体出现大量迁移,导致密封性能变差,高转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摩擦热引起磁性液体温度升高,导致磁性液体黏度降低、密封性能受损。设计一种适用于高转速的磁性液体... 普通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应用于高转速轴密封时,因离心作用的影响会引起磁性液体出现大量迁移,导致密封性能变差,高转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摩擦热引起磁性液体温度升高,导致磁性液体黏度降低、密封性能受损。设计一种适用于高转速的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在普通磁性液体密封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互换旋转磁极与静止磁极位置,消除离心力对磁性液体的影响;通过增加非导磁套筒,加快热量传递,降低磁性液体温度。对密封结构关键部件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确定磁极和永磁体的径向尺寸、永磁体的轴向长度,优化后密封间隙处磁通密度分布更均匀,磁通密度梯度更大,密封性能最优。通过ANSYS分析,模拟出高转速磁性液体密封结构中磁通密度的分布和极齿上的磁通密度大小,证实密封结构优化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高转速轴密封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向轴动不平衡检测的二代小波变换奇异值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丁建明 林建辉 +1 位作者 王晗 林森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117,共8页
针对第二代小波变换依然存在频率混叠的更本缺陷,提出一种高速列车万向轴动不平衡车载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对万向节安装机座的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第二代小波变换得到不同尺度的分解信号,应用单尺度信号构造Hankel矩阵,对该矩... 针对第二代小波变换依然存在频率混叠的更本缺陷,提出一种高速列车万向轴动不平衡车载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对万向节安装机座的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第二代小波变换得到不同尺度的分解信号,应用单尺度信号构造Hankel矩阵,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正交化分解,以奇异值关键叠层作为奇异值的选择准则对信号进行重构,应用重构信号的傅里叶谱来检测高速列车万向轴的动不平衡,消除第二代小波变换频率混叠对故障淹没缺陷,凸显故障特征。应用万向轴动不平衡试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万向轴动不平衡引起的基频、倍频和分频的故障特征,与传统小波、纯第二代小波变换相比,该方法在谱的清晰度和故障表征力上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万向轴 第二代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对高速铁路隧道列车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费瑞振 彭立敏 +1 位作者 杨伟超 韩华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464,共10页
根据三维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以带有竖井的高速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建立隧道-竖井-列车-空气三维数值模型,列车运行速度为350 km/h,研究高速铁路隧道竖井交叉结构段列车风的时程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分析... 根据三维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以带有竖井的高速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建立隧道-竖井-列车-空气三维数值模型,列车运行速度为350 km/h,研究高速铁路隧道竖井交叉结构段列车风的时程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分析竖井面积、长度和交叉角度对列车风的作用效果,判定高速铁路单、双线隧道交叉结构段列车风最不利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线路上方典型位置处纵向列车风速度峰值分别是横向列车风和竖向列车风的4.4倍和2.6倍;列车车头经过隧道交叉结构段时,该位置纵向列车风形成涡流,单线隧道处其速度超过20 m/s;竖井会造成隧道交叉段45 m范围内的列车风速度大于一般结构段;高速列车经过单、双线隧道交叉结构段时,典型位置处纵向列车风的速度最大值分别为20.16和18.2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 竖井 列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对隧道内瞬变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志伟 梁习锋 张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14-2519,共6页
采用求解三维、可压缩、非定常N-S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对高速列车通过有竖井的隧道时其瞬变压力进行模拟,得到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车体测点的瞬变压力历程及变化幅值。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动模型试验结果较吻合,数值计算与动模... 采用求解三维、可压缩、非定常N-S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对高速列车通过有竖井的隧道时其瞬变压力进行模拟,得到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车体测点的瞬变压力历程及变化幅值。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动模型试验结果较吻合,数值计算与动模型试验这2种方法得到的压力曲线变化规律一致,仅幅值略有差异,相差5%左右,表明本文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所引发的空气动力效应问题;竖井能够有效缓解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的车体瞬变压力幅值,其中车体表面中部测点的压力降幅最大,为31.2%。对于参数确定的隧道,存在最佳的竖井位置、竖井数量及竖井断面面积,使其对隧道内车体瞬变压力的缓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 隧道 高速列车 瞬变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被引量:19
16
作者 赵生彬 辛军响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132-134,共3页
隧道开挖期间,斜井进正洞衔接段是薄弱环节,尤其是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斜井至正洞段,处理不当会造成塌方,通过对乔家山隧道3号斜井进入正洞的施工方法进行总结,阐述特殊条件下斜井进正洞的施工工艺,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隧道 斜井 正洞 挑顶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高速轴瞬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鹏 张柱银 +1 位作者 夏建生 许宁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2-25,34,共5页
以汽车高速轴为研究对象,基于Solidworks软件,对高速轴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将模型无缝导入ANSYS Workbench 13.0;基于ANSYS Workbench 13.0对高速轴的材料及属性进行定义,对高速轴进行网格划分以建立有限元模型,并添加与实际工况相同的... 以汽车高速轴为研究对象,基于Solidworks软件,对高速轴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将模型无缝导入ANSYS Workbench 13.0;基于ANSYS Workbench 13.0对高速轴的材料及属性进行定义,对高速轴进行网格划分以建立有限元模型,并添加与实际工况相同的载荷与约束;借助ANSYS Workbench 13.0对高速轴在汽车加速瞬间的动力学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高速轴在变载荷下的总变形分布云图、应力分布云图和应变分布云图;对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高速轴的轴肩在汽车加速瞬间的总变形和应力变化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轴 有限元 瞬态动力学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转轴多阶临界转速的精确计算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忠辉 薛晓宁 何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1-82,75,共3页
针对工程上常用方法计算高速转轴临界转速精度不高 ,且不便计算多阶临界转速的缺陷 ,本文应用克雷洛夫函数精确解作为传递矩阵 ,推导了求解高速转轴系统临界转速的特征方程 ,以Matlab软件为数值计算工具给出了具体的算例。结果表明 :此... 针对工程上常用方法计算高速转轴临界转速精度不高 ,且不便计算多阶临界转速的缺陷 ,本文应用克雷洛夫函数精确解作为传递矩阵 ,推导了求解高速转轴系统临界转速的特征方程 ,以Matlab软件为数值计算工具给出了具体的算例。结果表明 :此法能方便快捷地精确计算出高速转轴的多阶临界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转轴 多阶临界转速 克雷洛夫函数 传递矩阵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驱动车轴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米彩盈 安琪 李芾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将车轮和轴箱分别简化为集中质量和转动惯量,用连续弹性Timoshenko梁模拟变截面车轴,建立弹性轮对与轨道耦合垂向动力学模型,分析车轴动态刚度与轮轨作用力、车轴自身振动特性和车轴动应力的相互关系。发现:轮对的一阶和二阶固有频率分... 将车轮和轴箱分别简化为集中质量和转动惯量,用连续弹性Timoshenko梁模拟变截面车轴,建立弹性轮对与轨道耦合垂向动力学模型,分析车轴动态刚度与轮轨作用力、车轴自身振动特性和车轴动应力的相互关系。发现:轮对的一阶和二阶固有频率分别由76.34Hz和130.03Hz降低到53.68Hz和100.02Hz,车轴的一阶模态振动加速度和弹性振动位移分别增加60.12%和92.21%,轮轨动作用力增加6.23%,车轴轮座内侧和轴颈危险截面的动应力分别增加39.30%和34.13%。分析结果表明:轮轨动作用力和车轴的动应力随着车轴动刚度的降低而增加,因此,提高轻量化轮对的固有频率和动态刚度能保证高速列车安全运行和提高车轴疲劳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驱动车轴 动态特性 TIMOSHENKO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对高铁隧道内接触网风致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禄森 邓锷 +1 位作者 岳欢 费瑞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属于复杂的空间耦联体系,其支持结构一直是我国高速铁路系统的薄弱环节。为给高铁隧道内接触网的设计和施工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三维不可压缩N-S方程和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理论,建立隧道-竖井-列车-空气三维CFD数... 高速铁路接触网属于复杂的空间耦联体系,其支持结构一直是我国高速铁路系统的薄弱环节。为给高铁隧道内接触网的设计和施工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三维不可压缩N-S方程和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理论,建立隧道-竖井-列车-空气三维CFD数值模型。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结合流固耦合计算方法等手段,确定竖井对交叉段内接触网支持结构的不利影响范围以及最不利位置,探讨竖井对交叉段列车风影响的机制,分析不同竖井面积、竖井高度以及竖井交叉角度分别对接触网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横通道-隧道交叉段相比,竖井-隧道交叉段对接触网支持结构风致振动的不利影响更为显著。最不利断面位于竖井前方10 m处,接触网支持结构上最不利位置位于定位点处。竖井-隧道交叉段内最不利位置处接触网振动响应指标(加速度和动位移)与竖井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与竖井高度和交叉角度呈负相关关系。单线隧道条件下接触网振动响应较双线隧道显著。对于单线隧道,竖井设计参数推荐采取面积14 m^(2),高度100 m,交叉角度120°;而对于双线隧道,推荐采取面积40 m^(2),高度100 m,交叉角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隧道 竖井 接触网 列车风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