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0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致病性PRRSV Nsp2变异株Power SYBR Green real time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杨 陈世界 +3 位作者 林华 郭万柱 徐志文 颜其贵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0-415,共6页
根据高致病性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2变异株Nsp2基因保守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建立了Power SYBR Green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检测高致病性PRRSV Nsp2变异株。以pMD-Nsp2质粒为阳性对照制作标准曲... 根据高致病性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2变异株Nsp2基因保守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建立了Power SYBR Green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检测高致病性PRRSV Nsp2变异株。以pMD-Nsp2质粒为阳性对照制作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只能检测到高致病性PRRSV Nsp2变异株的特异性扩增信号;检测线性范围广,在模板浓度为3.15×10^9-3.15×10^0copies/μ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最低检测限为3.15copies/μL。对25份疑似高致病性PRRS猪病料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病毒分离的符合率为100%。表明,建立的Nsp2-Power SYBR Green 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PRRSV Nsp2变异株 power SYBR green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high-power high-stability Q-switched green laser with intracavity frequency doubling using a diode-pumped composite ceramic Nd:YAG laser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与烨 徐德刚 +2 位作者 刘长明 王卫鹏 姚建铨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9期315-320,共6页
We successfully obtain a high-average-power high-stability Q-switched green laser based on diode-side-pumped composite ceramic Nd:YAG in a straight piano-concave cavity.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composite cera... We successfully obtain a high-average-power high-stability Q-switched green laser based on diode-side-pumped composite ceramic Nd:YAG in a straight piano-concave cavity.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composite ceramic Nd:YAG crystal is numerical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ventional Nd:YAG crystal. By using a composite ceramic Nd:YAG rod and a type-II high gray track resistance KTP (HGTR-KTP) crystal, a green laser with an average output power of 165 W is obtained at a repetition rate of 25 kHz, with a diode-to-green optical conversion of 14.68%, and a pulse width of 162 n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both the output power and optical-to-optical efficiency are the highest values for green laser systems with intracavity frequency doubling of this novel composite ceramic Nd:YAG laser to date. The power fluctuation at around 160 W is lower than 0.3% in 2.5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average-power green laser high stability composite ceramic Nd:YAG r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hemical Principle of Green Coal Power 被引量:1
3
作者 Li Zhou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4年第11期1918-1925,共8页
Coal is still a major source of energy, also a major source of SO_2, NOx and CO_2 emission though. Removal of SO_2 and NOx doubled the cost of power generation, and capture of CO_2 is equivalent to double the market p... Coal is still a major source of energy, also a major source of SO_2, NOx and CO_2 emission though. Removal of SO_2 and NOx doubled the cost of power generation, and capture of CO_2 is equivalent to double the market price of power coal. The GCP (green coal power) is the power generated in coal-combustion with zero emission. The author indicat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make coal-fired power plants emission free based on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purposely designed experiments using SFG (simulated flue gases). It is concluded in the study that all SO_2 and NOx in the post-combustion flue gas are reduced to inoffensive substances at temperature lower than 750 ℃ when contacting carbon and elemental sulfur is separated in succeeded cooling of flue gas at temperatures 200-400 ℃, and the ultrafine dusts are trapped in condensed water at temperature blow 100 ℃. Based on chemical engineering expertise the author is sure that the cost for removing acid gases is much lower than any clean coal technologies known to today. Instead of capture, the remained CO_2 is converted to CO in the second time contact with carbon at 900-950 ℃. CO is the raw material of chemical synthesis and, thus, CO_2 is stored in chemical products such as methanol, fertilizer, plastics, etc. The simple and low-cost processing allows GCP utilized in practice eas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principle green coal power clean coal technology C0_2 emission carbon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een Enviro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Power Utility Optimization towards Smart-Grid Options
4
作者 Dolores DeGroff 《Smart Grid and Renewable Energy》 2010年第1期32-39,共8页
Decision-making toward prudent energy conservation is a primary issue in the power utility management while con-ceiving green environment.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relevant considerations and prudent ways of decisi... Decision-making toward prudent energy conservation is a primary issue in the power utility management while con-ceiving green environment.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relevant considerations and prudent ways of decision-making thereof. Examples are furnished to illustrate the underlying considerations and are discussed using practical examples. Specifically green ambient is considered and the underlying payoff resulting from each combination of strategies adopted (or courses of action taken) by the technology-option participants is evaluated. Game-theoretic pursuits are follo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Building power UTILITY CONSERVATION Payoff-matrix Game-theoretic Form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多元转换(Power-to-X):技术路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亚楼 王丹丹 +1 位作者 赵飞 李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9-1820,I0001,共13页
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新能源装机比重迅速提升,但其随机性与波动性将给电力系统消纳和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电力多元转换(Power-to-X)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转换为其他各类绿色燃料,利用化学能实现对电能的吸收、储存和运输,为电力系统电... 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新能源装机比重迅速提升,但其随机性与波动性将给电力系统消纳和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电力多元转换(Power-to-X)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转换为其他各类绿色燃料,利用化学能实现对电能的吸收、储存和运输,为电力系统电能储存和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同时,通过电力多元转换,也加强了各种能源形式的耦合,降低了不同领域的碳排放,对推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着重介绍了Power-to-X涉及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电解制储氢、碳捕集以及绿氢转换的技术发展现状;重点比较了4类典型Power-to-X路径——电转甲烷、电转甲醇、电转醚类和电转氨的技术流程;此外,该文针对当前国内外Power-to-X实施情况,具体介绍了各类示范项目的应用进展;进一步地,该文从能效、碳源以及制氢技术等方面出发,剖析了Power-to-X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最后,针对当前问题,该文提出了相应应对措施,并对Power-to-X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电力多元转换 电解制氢 绿氢转换 绿色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电力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伟 蒋浩 周文凯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4-36,共13页
绿色电力发展是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完成“双碳”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因此,本文基于2010年-2021年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绿色电力与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杜宾模型,并引入绿色技术... 绿色电力发展是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完成“双碳”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因此,本文基于2010年-2021年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绿色电力与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杜宾模型,并引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探求绿色电力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从全国总体来看,绿色电力可以显著提高碳排放效率,绿色电力对于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绿色电力可以通过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来提高碳排放效率。从地区分布来看,绿色电力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在东部地区为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为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电力 碳排放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商过度自信下考虑权力结构的双渠道绿色供应链动态决策
7
作者 贡文伟 夏萌 +1 位作者 丁凡 孙立成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1-673,共13页
为探究制造商过度自信行为特征和权力结构差异对双渠道绿色供应链成员动态决策的影响,构建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和双方权力对等3种情况下的微分博弈模型,求解并对比分析各情形下的供应链成员均衡决策和利润。研究表明,当市场环境较差... 为探究制造商过度自信行为特征和权力结构差异对双渠道绿色供应链成员动态决策的影响,构建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和双方权力对等3种情况下的微分博弈模型,求解并对比分析各情形下的供应链成员均衡决策和利润。研究表明,当市场环境较差时,产品绿色度、销售价格、制造商利润及供应链总利润会随制造商过度自信程度的提高而增加,零售商利润则随之下降,而当市场环境较好时,上述情况均相反;制造商占主导地位会促使自身做出更大的绿色研发努力;供应链成员利润均在自身占主导地位时最高,而供应链总利润在双方权力对等时最高,在零售商主导时最低;制造商的过度自信对自身利润和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程度与渠道成员间的权力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自信 权力结构 双渠道绿色供应链 微分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煤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8
作者 陆秋琴 路旭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9-789,共11页
煤电企业化石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在环境和能源政策的影响下,实现“双碳”目标以及企业发展都要求煤电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陕西省煤电企业规模和数量均大,煤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为此,必须探索陕西省煤电企业绿色转型... 煤电企业化石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在环境和能源政策的影响下,实现“双碳”目标以及企业发展都要求煤电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陕西省煤电企业规模和数量均大,煤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为此,必须探索陕西省煤电企业绿色转型路径。通过陕西省煤电企业绿色低碳内涵界定,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确定陕西省煤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系统进行分析,以管理、能源、生产、经济和创新5个子系统构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Vensim PLE软件模拟煤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结果显示,各调整路径对煤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通过加强绿色转型投入以构建绿色管理,降低生产能耗,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积极创新和技术引进等可以有效提高能源转换效率的绿色转型路径对煤电企业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煤电企业 绿色转型 低碳发展 关联度分析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证-碳耦合机制下考虑新型碳捕集电厂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9
作者 杨胡萍 何涛 +2 位作者 李向军 龚家宁 徐慧琳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为降低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碳排放并增强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本文提出绿证-碳交互机制下考虑新型碳捕集电厂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首先,引入绿色证书和阶梯式碳交易体系,通过绿色证书碳减排机理,实现两者... 为降低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碳排放并增强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本文提出绿证-碳交互机制下考虑新型碳捕集电厂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首先,引入绿色证书和阶梯式碳交易体系,通过绿色证书碳减排机理,实现两者的协同效应。其次,集成燃气轮机、碳捕集技术与电转气设备,形成新型碳捕集电厂,融入IES;负荷侧从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出发,优化用户的能源消费模式。以最小化系统总成本为目标,制定经济运行策略。研究结果证实,该策略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拓宽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范围,并提升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阶梯式碳交易 绿证交易 碳捕集电厂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政策2024年回顾与2025年调整方向研判
10
作者 郭海涛 张佩佩 《国际石油经济》 2025年第2期46-54,共9页
2024年,中国能源政策聚焦行业发展,建立健全能源法律制度体系,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夯实了能源法治基础;扩大能源资源供应,关注战略性矿产,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同时推进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全国统一电力... 2024年,中国能源政策聚焦行业发展,建立健全能源法律制度体系,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夯实了能源法治基础;扩大能源资源供应,关注战略性矿产,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同时推进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锚定“双碳”目标任务,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2025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上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为核心构建能源法律制度体系,着力推进国家能源发展顶层设计;政策上进一步加强能源市场体系建设,通过“补短板”和“增新板”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数字技术,以“数”赋“能”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和政府监管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新型电力系统 清洁能源 绿色转型 碳市场 绿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绿证-碳交易机制与混氢天然气的工业园区多能优化调度
11
作者 许文俊 马刚 +2 位作者 姚云婷 孟宇翔 李伟康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工业园区作为高耗能、高排放主体,促进园区低碳转型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考虑绿证-碳交易机制与混氢天然气的工业园区多能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了园区电转气-碳捕集电厂-富氢压缩天然气... 工业园区作为高耗能、高排放主体,促进园区低碳转型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考虑绿证-碳交易机制与混氢天然气的工业园区多能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了园区电转气-碳捕集电厂-富氢压缩天然气联合运行模型,通过引入阶梯碳-绿证交易交互机制完善低碳市场交易规则。其次,建立了考虑生产品质与用能舒适度的激励型需求响应模型。最后,采用Matlab对园区日最小总成本进行求解,并设置8个情景对所提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所提优化运行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园区碳排放量,提高风光消纳率,同时充分挖掘需求响应能力,促进工业园区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氢天然气 阶梯式碳交易 绿色电力证书 激励型综合需求响应 工业园区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电交易场景下计及温控负荷的高铁站两阶段调度策略
12
作者 陈文颖 刘洋 +3 位作者 刘卫亮 张晓雷 王昕 康佳垚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7-556,共10页
考虑绿电交易场景下清洁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和负载的波动性,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提出一种计及温控负荷的高铁站两阶段能量优化调度策略。首先,根据热功率平衡原理,建立符合高铁站特性的温控负荷模型,并引入此温控系统参与高铁站两阶段... 考虑绿电交易场景下清洁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和负载的波动性,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提出一种计及温控负荷的高铁站两阶段能量优化调度策略。首先,根据热功率平衡原理,建立符合高铁站特性的温控负荷模型,并引入此温控系统参与高铁站两阶段调度;其次,应用多元正态分布描述随机变量误差间的概率相关性,采用蒙特卡洛抽样和基于概率距离的场景快速削减方法生成高铁站日内绿电、光伏和负荷的典型场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应用典型场景对日内高铁站用电系统进行滚动优化调度;最后以某高铁站为算例,分析典型季节下引入此温控模型的调度结果,验证所提模型在改善高铁站经济运行、新能源消纳等方面的优势及所提两阶段调度策略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能源 需求响应 蒙特卡洛抽样 绿电交易 温控负荷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财务绩效分析——以龙源电力为例
13
作者 徐绘薇 李菲菲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5年第1期165-168,共4页
发电企业转型是当前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绿色债券以独特的融资优势为发电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以龙源电力为例,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分析其发行绿色债券之后的财务绩效。研究得出结论:发电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之后可以... 发电企业转型是当前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绿色债券以独特的融资优势为发电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以龙源电力为例,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分析其发行绿色债券之后的财务绩效。研究得出结论:发电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之后可以显著提升企业财务绩效,对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发电企业 财务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火电厂低碳化改造技术路径及经济分析
14
作者 杨阳 杨东泰 +3 位作者 张超群 刘毅 徐冬 杨光俊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5年第1期13-26,共14页
为支撑“碳中和”愿景目标,火电行业在降低CO_(2)排放的前提下,还需进一步评估不同减排技术路径的减排潜力与经济性,以实现火电行业的近零排放甚至净零排放。本文系统梳理了包括生物质燃烧、绿氨燃烧、富氧燃烧与燃烧后碳捕集等4种典型... 为支撑“碳中和”愿景目标,火电行业在降低CO_(2)排放的前提下,还需进一步评估不同减排技术路径的减排潜力与经济性,以实现火电行业的近零排放甚至净零排放。本文系统梳理了包括生物质燃烧、绿氨燃烧、富氧燃烧与燃烧后碳捕集等4种典型的碳减排技术路径,概括其技术特点与发展现状,并对不同技术的发展难点进行分析。从全周期全链条角度出发研究碳足迹,探究4种减排技术路径的碳减排潜力。富氧燃烧和燃烧后碳捕集技术的减排率约为60%~80%;生物质燃烧与绿氨燃烧从源头避免了含碳燃料煤炭的利用,具有最低的碳排放量的特征,相比传统火电可降低碳排放量90%以上,减排潜力显著。从碳足迹角度出发,从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角度考虑,绿氨燃烧发电目前处于小规模示范阶段,距离大规模商业应用尚有差距,由于绿氨制备成本高昂,导致发电成本与减排成本较为昂贵;生物质发电在国际上已经具备大规模示范项目,但由于燃料成本偏高导致发电成本较高;富氧燃烧技术仍缺乏大规模商业应用项目支撑,技术成熟度相对较低。燃烧后碳捕集技术成熟度最高且项目实践经验丰富,平准化度电成本最低,其减排成本约222.7~593.6元/tCO_(2),在发电成本与减排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生物质电厂平准化度电成本约为传统火电的两倍,约为0.68~0.75元(/kW·h),而绿氨电厂由于高成本绿氢导致燃料成本高昂,现阶段平准化度电成本约1.67元(/kW·h),随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绿氢成本下降,绿氨电厂平准化度电成本有望降至0.9元(/kW·h),燃烧后碳捕集技术在当前技术中表现出最高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为实现碳中和目标,4种减排技术应有序推进,优先开展燃烧后捕集、生物质燃烧等技术成熟度较高的减排技术快速、大规模的部署,以实现电力行业快速降碳,同时应稳步研发绿氨燃烧等减排潜力更强、更清洁的发电技术,为碳中和后期电力行业零碳足迹实现托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发电 绿氨发电 CCUS 富氧燃烧 零碳排放 技术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电/绿证抵扣碳排放机制分析及方案设计研究
15
作者 欧阳琰 王建明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双碳”背景下,中国已形成绿电交易、绿证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3种市场机制,实现3类市场更好衔接将更好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然而,目前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减排效力计入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中,企业购买绿电/绿证无法抵扣碳排放。通过... “双碳”背景下,中国已形成绿电交易、绿证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3种市场机制,实现3类市场更好衔接将更好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然而,目前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减排效力计入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中,企业购买绿电/绿证无法抵扣碳排放。通过梳理国内外绿电政策发展情况,分析中国目前绿电/绿证抵扣碳排放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梳理出绿电/绿证抵扣碳排放机制4种可行的方案。通过搭建两区域电力交易模型,进行算例分析,研究不同绿电/绿证抵扣碳排放机制方案差异,探讨对产业发展、经济民生、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影响。相关结论将为中国绿电/绿证抵扣碳排放政策的出台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电 绿证 碳排放 电网碳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een Base Station Solutions and Technology
16
作者 Zhiping Chen Licun Wang 《ZTE Communications》 2011年第1期58-61,共4页
Base station power consumption is the biggest power issue concerning wireless networks. Saving power in base stations is therefore the primary focus in green wireless network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green ba... Base station power consumption is the biggest power issue concerning wireless networks. Saving power in base stations is therefore the primary focus in green wireless network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green base stations in terms of system architecture, base station form, power saving technologies, and gree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t explores effective ways of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base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 defined radio baseband unit remote radio unit high efficiency power amplifier green 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制造业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17
作者 沈澜 杨浚 +3 位作者 陈连杰 陶宇洋 杨迦雯 夏滢铃 《价值工程》 2025年第7期85-87,共3页
碳排放权即发展权,碳关税对杭州市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耗能较大、碳含量较高的产品影响较大。同时杭州市政府在未来将面临极大的化债、招商、碳排放、绿电供给的四大压力。因此杭州市制造业的转型发展需要树立“传统产业也是先进产业... 碳排放权即发展权,碳关税对杭州市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耗能较大、碳含量较高的产品影响较大。同时杭州市政府在未来将面临极大的化债、招商、碳排放、绿电供给的四大压力。因此杭州市制造业的转型发展需要树立“传统产业也是先进产业的观点”,强化环境友好、高质量门槛,低重复率等要素支撑,打造跨越制造业周期的调节能力与应对“两头在外”的市场环境的应变能力。由此文章提出利用专项债期间构建地方绿电供给平台,构建城市级碳足迹核算标准,以差异化政策来满足不同类型制造业集群需求等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关税 制造业转型发展 地方绿电供给平台 碳足迹核算 差异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责任分担的供应链绿色设计决策及协调
18
作者 姚锋敏 闫颍洛 +1 位作者 张晓莉 李玥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基于两种环境责任分担决策模式(零售商决策、合作决策),构建3种渠道权力结构下制造商与零售商联合分担环境责任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渠道权力和环境责任成本分担对供应链运作协调以及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分担部分环境责任成本... 基于两种环境责任分担决策模式(零售商决策、合作决策),构建3种渠道权力结构下制造商与零售商联合分担环境责任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渠道权力和环境责任成本分担对供应链运作协调以及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分担部分环境责任成本能激励制造商提高绿色设计水平,改善自身及供应链整体绩效,但并不总是有利于增加制造商利润;较之零售商主导与合作决策模式,制造商主导与Nash均衡博弈下,零售商决策模式的最佳环境责任成本分担比例始终更低,且受绿色设计相关参数的影响;无论在何种渠道权力结构下,均可通过固定补偿费用契约实现不同环境责任分担模式供应链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环境责任分担 绿色设计 渠道权力结构 固定补偿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电厂参与省间绿电日内挂牌交易策略研究
19
作者 梁志峰 纪伟茜 +2 位作者 喻洁 昌力 李利利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5年第1期74-79,共6页
虚拟电厂通过聚合需求侧的灵活性资源能够有效平抑新能源高发时的电力系统波动。此外,考虑到新能源发电的规模与准确性,区内消纳已无法满足新能源发展的要求;且集中出清等模式无法适应新能源即发即用的特点。基于此,在现有的省间交易机... 虚拟电厂通过聚合需求侧的灵活性资源能够有效平抑新能源高发时的电力系统波动。此外,考虑到新能源发电的规模与准确性,区内消纳已无法满足新能源发展的要求;且集中出清等模式无法适应新能源即发即用的特点。基于此,在现有的省间交易机制的基础上,引入需求侧的虚拟电厂的形式作为新型的市场用户主体,并提出虚拟电厂参与省间绿电日内挂牌交易的交易策略,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策略和模型的有效性,有助于实现跨区域资源的互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间交易 虚拟电厂 挂牌交易 绿电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标准互联互通与企业供应链话语权——基于对接国际环境标准的证据
20
作者 于连超 董晋亭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44,共26页
环境标准互联互通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深层次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以对接国际环境标准作为研究视角,创新性地构建对接国际环境标准的评价体系,并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环境标准互联互通对企业供应链话语... 环境标准互联互通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深层次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以对接国际环境标准作为研究视角,创新性地构建对接国际环境标准的评价体系,并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环境标准互联互通对企业供应链话语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接国际环境标准提升企业供应链话语权。影响机制探索发现,对接国际环境标准有助于企业塑造绿色品牌形象、提升绿色技术水平和获取绿色资金支持,进而提升供应链话语权。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行业竞争激烈、机构治理较差和内部控制较弱时,对接国际环境标准更能提升企业供应链话语权。拓展性分析发现,对接国际环境标准对企业供应链话语权的提升作用对不同的话语权方向、供应链类型和市场类型均有效,体现为这种提升作用能同时覆盖上游和下游企业、国内和全球供应链以及国内和全球市场。环境标准互联互通有力推动了供应链绿色化,提高了供应链地位,增强了供应链韧性,进而推动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本文揭示了绿色导向的供应链话语权体系中环境标准互联互通的重要作用,对政府推进环境标准互联互通、企业提升供应链地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标准互联互通 对接国际环境标准 供应链话语权 绿色供应链 供应链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