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与GIS的出行方式识别
1
作者 王杰 杨坤 张文斌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9-15,共7页
现代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离不开大量、详实调查数据的支撑,而现有的问卷调查和出行日志调查内容繁琐、数据更新周期长、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本文利用GPS采集出行轨迹数据,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GIS地图匹配的方法,实现了对步行、自行... 现代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离不开大量、详实调查数据的支撑,而现有的问卷调查和出行日志调查内容繁琐、数据更新周期长、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本文利用GPS采集出行轨迹数据,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GIS地图匹配的方法,实现了对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公交车与出租车5种出行方式的识别。采用混淆矩阵验证算法识别精度,结果表明对5种出行方式的识别准确率均达到了95%以上。该方法可为交通出行调查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方式 识别 BP神经网络 gis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Fluent的复杂山体柔性光伏工程风速修正系数研究
2
作者 肖斌 徐翔 +3 位作者 田永进 贾九名 黄莺 陈昌宏 《西北水电》 202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愈发凸显,使得光伏产业“上山下海”成为大势所趋。大跨度光伏支架具有先天优势来适应复杂地形,但复杂山地与单个山体具有完全不同的风场特性,复杂地形的近地层风场分布具有高度的非均匀性,观...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愈发凸显,使得光伏产业“上山下海”成为大势所趋。大跨度光伏支架具有先天优势来适应复杂地形,但复杂山地与单个山体具有完全不同的风场特性,复杂地形的近地层风场分布具有高度的非均匀性,观测数据所能代表的范围非常有限,由此利用数值风洞模拟方法获得复杂地形条件下高分辨率的近地层风场分布尤为重要。为了获得复杂山体柔性光伏高分辨率的近地层风场分布规律,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Fluent数值分析软件,以陕西白水县实际柔性光伏支架项目场地为例,分析研究了复杂山地地形在不同风工况下8个风向角、11个关键位置的风场分布特征及风速修正系数。结果表明:风向角为ES135°和NW315°工况最为严重,最大值为1.45;当风向角与峡谷方向一致时容易产生峡谷增速效应,光伏场地不同位置风速修正系数表现出明显不同,变化范围0.34~1.45。研究成果可为山体柔性光伏工程项目风速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实际复杂山体地形 数值风洞分析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唐帝陵文化遗产融入GIS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
3
作者 杨波 郭玲霞 +3 位作者 李萌 谢瑞莲 晋蓓 崔俊哲 《科教文汇》 2025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在数字孪生时代,面对数字文化遗产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该文以咸阳师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借助汉唐帝陵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依托科研平台,整合优势资源,拓展科研教学链条。以交叉学科为切入点,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数字孪生时代,面对数字文化遗产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该文以咸阳师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借助汉唐帝陵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依托科研平台,整合优势资源,拓展科研教学链条。以交叉学科为切入点,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自2018年起,GIS专业教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并弘扬汉唐帝陵文化遗产,致力于培养文化遗产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相关经验可为地方高校同类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gis专业 文化遗产数字化 汉唐帝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BIM技术铁路环保选线设计研究
4
作者 高志亮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5年第3期9-14,共6页
为解决铁路工程传统环保选线设计工作效率低、三维表达技术不足等问题,基于GIS+BIM技术,采用B/S架构研发综合选线系统环保选线设计模块。系统通过接入各类地理地质数据构建数字地球,依据内置建模参数和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质条件,完成铁路... 为解决铁路工程传统环保选线设计工作效率低、三维表达技术不足等问题,基于GIS+BIM技术,采用B/S架构研发综合选线系统环保选线设计模块。系统通过接入各类地理地质数据构建数字地球,依据内置建模参数和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质条件,完成铁路主要构筑物快速建模。总结环保选线基本原则,系统接入环境敏感区数据服务,可对环境敏感区数据进行符号化处理和属性标注。通过线位与敏感区进行空间分析,实现预警查询、工点查询、邻近查询和环保比选等功能,为铁路工程环保选线和项目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gis+BIM 数字地球 构筑物 环保选线 环境敏感区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土地生态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5
作者 包永红 白燕英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基于1990—2020年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土地生态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和转移矩阵,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分析土地生态利用时空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90—2020年30年间土默特右旗有172.3 km^(2... 基于1990—2020年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土地生态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和转移矩阵,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分析土地生态利用时空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90—2020年30年间土默特右旗有172.3 km^(2)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动态变化,区域整体生态质量好转;以10年为单位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依次为7.3%、12.3%和7.3%,土地利用或覆盖变化稳定性高,对土地的开发强度适中,土地生态利用状况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利用 覆盖变化 生态格局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空间信息管理与GIS技术整合研究
6
作者 刘照辉 曹廷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154-157,共4页
本研究主要围绕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空间信息管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整合展开。在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空间信息管理的角色日益重要,而GIS技术在信息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凸显。此研究主要创新点在于将这两者有机结合,以GIS为载体... 本研究主要围绕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空间信息管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整合展开。在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空间信息管理的角色日益重要,而GIS技术在信息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凸显。此研究主要创新点在于将这两者有机结合,以GIS为载体,为煤矿开采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空间信息管理。研究采用现场调查、实地测量以及GIS技术中的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来收集并处理空间信息。结果表明,空间信息管理与GIS技术的有效整合,可提高煤矿资源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生产事故和环境影响,并为精细化开采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开采,其价值更加显著。这一发现改变了煤矿开采的传统信息管理方式,可能会对煤矿产业和地理信息学领域产生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管理 gis技术 煤矿开采 信息整合 复杂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环境下铁路路基三维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7
作者 李慈航 姚洪锡 +3 位作者 张协崇 刘祾頠 谢浩 张凯翔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0,105,共9页
开展GIS环境下铁路路基三维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地理环境三维场景,解决GIS环境下建模能力缺失、融合效果不佳、业务数据各阶段传递不畅等问题,是未来铁路路基工程BIM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常规铁路路基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等规范要... 开展GIS环境下铁路路基三维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地理环境三维场景,解决GIS环境下建模能力缺失、融合效果不佳、业务数据各阶段传递不畅等问题,是未来铁路路基工程BIM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常规铁路路基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等规范要求,深入研究路基设计业务数据及其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GIS环境下三维模型数据通用边界表示方法(Brep),研发了三维模型坐标点计算、转换、求交以及Mesh网构建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将铁路路基主体及附属工程划分为五大构件类别,并将构件参数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为业务数据各阶段传递奠定了基础;(2)基于构件多层次空间关系和设计多时态约束关系搭建了三维建模业务流程框架,确定了三维模型中各构件的状态属性和更新影响域范围;(3)研发了“自适应导线+特征断面”驱动的建模方法,自动计算模型几何信息及其相互连接的拓扑关系,结合几何坐标动态转化技术和区域分割求交算法,解决了模型集成到GIS场景后出现的位置偏移问题和与地理场景融合的问题;(4)基于GeoScene图形渲染平台开发了铁路路基三维设计系统,实现了GIS环境下百公里项目路基方案LOD3.0级高精度模型分钟级生成和模型统一加载,大幅提升铁路路基设计方案优化决策的效率和质量,较传统设计模式大大节约人力资源和软硬件设备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gis环境 路基设计 业务数据 边界表示 建模方法 集成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GIS电子沙盘的重庆市郊铁路永川线三维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剑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穿越复杂艰险山区轨道交通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尤其是线站位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常规勘测手段,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很难高效地完成设计工作。为提升山区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效率,依托重庆市郊铁路永川线工程开展基于BIM+GIS电... 穿越复杂艰险山区轨道交通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尤其是线站位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常规勘测手段,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很难高效地完成设计工作。为提升山区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效率,依托重庆市郊铁路永川线工程开展基于BIM+GIS电子沙盘的三维设计研究与应用,更新了系统化、数字化的三维设计手段。阐明了BIM设计组织实施流程和地质BIM建模方法,提出电子沙盘系统总体技术架构,以Skyline为基础平台搭建BIM+GIS电子沙盘,通过数据格式转化和地形文件编辑解决了BIM模型与GIS数据融合剖切问题,利用线路三维中心线函数的参数联动机制实现了设计方案实时更新展示功能。研究成果在永川线应用表明:通过BIM+GIS电子沙盘可以高效完成三维场景下建筑方案优化、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查、景观分析与线站位比选等关键设计环节,满足永川线工程设计进度和精度要求,有效缩短工程项目设计周期,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可为山区市郊铁路三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郊铁路 BIM gis 三维设计 电子沙盘 数据融合 线站位比选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模糊数学法的凤冈县田坝村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9
作者 杨兰珍 陈辉 +2 位作者 唐越岳 赵福林 何腾兵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肥力质量对茶叶的产量、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明确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可为合理指导茶园土壤肥力管理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凤冈县田坝村茶园土壤pH、有机质(OM)、全氮(TN)、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 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肥力质量对茶叶的产量、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明确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可为合理指导茶园土壤肥力管理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凤冈县田坝村茶园土壤pH、有机质(OM)、全氮(TN)、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以及中、微量元素(钙、镁、铁、铜、锰、锌、硒)含量等13项指标,使用ArcGIS软件采用Kriging插值法预测凤冈县田坝村茶园土壤空间变异性特征;采用模糊数学计算隶属度值,并使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最终计算出各样本点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并利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对研究区茶园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各养分指标在采样区内分布不均,除pH属于弱变异外,其余指标均属于中等变异。(2)土壤pH范围为3.98~5.07,属于酸性范围,适合茶树种植;OM、AN含量很丰富,分别为37.40~66.84 g·kg^(-1)、119~351.65 mg·kg^(-1),均达到优质高产茶园的标准;TN含量范围为0.29~7.77 g·kg^(-1),含量分布不均;AP、AK含量处于中上等,分别为3.37~123.14、87~225 mg·kg^(-1);有效态铜含量为1.34~64.10 mg·kg^(-1);有效态铁、锰、锌含量分别为35.89~190.45、38.25~236.50、37.34~106.75 mg·kg^(-1),交换态钙、镁含量分别为3194~5137.5、662.25~1749 mg·kg^(-1),均达到极丰富水平;全硒含量为1.01~2.68 mg·kg^(-1)。(3)凤冈县田坝村茶园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68~0.97,均处于Ⅱ级以上水平,说明该研究区土壤肥力高,适合建设优质茶园,但在管理中需要注意钙、镁、铜、铁、锰等元素的施用,避免因过量施用而产生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gis 模糊数学 土壤肥力质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的GIS盆式绝缘子带电检测技术
10
作者 李璐 彭琪 +3 位作者 苏征 刘琛浩 宋颜峰 李军浩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
GIS盆式绝缘子表面污秽和裂纹等缺陷会使得其表面的闪络电压降低,严重危害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盆式绝缘子状况检测研究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模态分析法,文中研制了盆式绝缘子状态带电检测系统,对盆式绝缘子表面... GIS盆式绝缘子表面污秽和裂纹等缺陷会使得其表面的闪络电压降低,严重危害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盆式绝缘子状况检测研究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模态分析法,文中研制了盆式绝缘子状态带电检测系统,对盆式绝缘子表面污秽、裂纹缺陷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盆式绝缘子污秽缺陷会使得其模态传递函数幅值发生变化,且盆式绝缘子模态特性对于污秽质量的变化敏感;裂纹缺陷会使得盆式绝缘子模态传递函数极值点发生后移;表面污秽与表面裂纹缺陷共同作用下,模态传递函数的高频段2000~4000 Hz内幅值变化更剧烈,模态特性差异更明显。基于该检测系统开展现场测试,解体检查结果显示该检测系统可准确检测GIS盆式绝缘子状态。文中的研究为GIS盆式绝缘子状态的带电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盆式绝缘子 状态检测 模态特性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GIS技术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霓娟 杨建宇 +1 位作者 周栋 刘晓松 《江苏建材》 2025年第1期82-83,共2页
以长沙市某市政工程实例为基础,研究了基于Bentley系列软件在市政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流程及应用场景,提出一套基于BIM+GIS技术的解决方案,为类似的市政工程设计提供经验指导。
关键词 BIM gis BENTLEY 市政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GIS技术在避难场所选址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杨舒 杨振华 +1 位作者 田茗瑜 王琨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84-87,共4页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在选址领域的优势日益显著,目前已成为该领域研究使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包头市中心城区现有的中小学操场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备选点,应用LA模型理论,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紧急避难场所...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在选址领域的优势日益显著,目前已成为该领域研究使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包头市中心城区现有的中小学操场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备选点,应用LA模型理论,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紧急避难场所配置模型,讨论其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选址情况,并进行数量优化。最终从102个备选点中确定55个点作为紧急避难场所选址点。本研究可为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的紧急避难场所区位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 公共设施区位配置模型(LA模型) 包头市中心城区 紧急避难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模型与GIS的城市充电设施布局优化
13
作者 南棋梦 叶青 李悦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83-191,共9页
为解决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利用不充分问题,采用GM(1,1)模型及Arc GIS空间网络分析功能,对现有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展开优化。首先,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分析未来电动汽车增长情况,以厦门市为例,选取2016-2023年电动汽车保有量数据,... 为解决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利用不充分问题,采用GM(1,1)模型及Arc GIS空间网络分析功能,对现有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展开优化。首先,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分析未来电动汽车增长情况,以厦门市为例,选取2016-2023年电动汽车保有量数据,经预测至2030年将达到45万辆,以此作为充电总需求计算依据,届时公共充电桩总数需达到64490个。其次,基于城市交通路网、兴趣点(POI)分布、充电基础设施及公共停车场场点等数据展开核密度分析及缓冲区分析进行初次选址,建立最小化设施点模型完成二次选址。最后,利用Voronoi图对模型选址结果进行检验,并通过位置分配模型完成容量分配。结果表明:至2030年,厦门市需在16处公共停车场处新建充电站,充电站整体扩容比例达到72.89%,在全市3000 m充电服务半径范围内覆盖率为99.08%,1500 m范围内为95.41%,基本满足电动汽车用户未来出行的充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保有量预测 充电设施 Arc gis 选址定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偶排序改进Vatti算法的GIS矢量多边形CPU-GPU混合并行叠加分析方法
14
作者 王珊珊 范俊甫 +1 位作者 张志锟 韩建云 《测绘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5,共11页
矢量多边形裁剪是GIS领域中重要且常用的基础功能之一,地理空间数据规模的爆炸式增长给传统裁剪算法的计算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矢量多边形裁剪算法日益呈现计算密集和数据密集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基于矢量多边形裁剪Vatti算... 矢量多边形裁剪是GIS领域中重要且常用的基础功能之一,地理空间数据规模的爆炸式增长给传统裁剪算法的计算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矢量多边形裁剪算法日益呈现计算密集和数据密集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基于矢量多边形裁剪Vatti算法,优化其数据结构,将GPU众核并行技术应用到构建局部最小点表和有序扫描束的环节中,当Block大小为128,裁剪多边形顶点数达到3276800时,在求交算子操作下,对多边形裁剪Vatti算法的加速比达到2.55倍。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CPU多线程并行技术进一步利用计算资源,提出了通过顶点数量对数据集进行分割并实现混合并行加速的优化方法(VSHP)。针对一个大规模数据集,由主线程读取数据后根据顶点数和线程数对原始数据进行划分,之后交由各线程进行计算,期间依次调用GPU对最小外包矩形过滤、构建局部最小点表和有序扫描束环节进行加速,最后当所有数据任务计算完成后,由主线程完成结果的归并和输出。试验表明,当调用4个线程时可获得理想的加速效果,在动态调度策略下启用16个线程时可获得最高19.15倍的加速比。本文通过CPU-GPU的混合并行优化技术,尝试在较低的能耗下实现桌面上的高性能计算,旨在为传统矢量多边形裁剪算法在廉价消费级硬件平台上获得高性能加速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降低地理信息数据规模化应用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分析 矢量多边形裁剪 混合并行 奇偶排序 OPENMP 算法优化 高性能计算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大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评价研究
15
作者 楼侃东 张艳 +1 位作者 封学军 雷智鹢 《中国港湾建设》 2025年第4期1-8,14,共9页
针对交通网络研究缺乏考虑跨国家或区域中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同的问题,基于GIS技术提出以大洲为对象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分布可视化方法、综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从区域网络布局水平、网络强度水平、线路衔接水平3个角度提出9个评价... 针对交通网络研究缺乏考虑跨国家或区域中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同的问题,基于GIS技术提出以大洲为对象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分布可视化方法、综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从区域网络布局水平、网络强度水平、线路衔接水平3个角度提出9个评价指标,依托GIS技术处理海量的地理矢量数据,通过改变点障碍、线障碍、容差等约束条件解决大区域跨国别时出现区域政治、经济组织内外部通关效率与运输成本不同、以及部分国家边界不开放等问题,并构建基于熵权法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以非洲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对区域和各国家的综合交通网络水平进行判别和评价,结果反映了非洲5个区域间、48个大陆国家间、6个岛屿国家间因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政治政策等因素而导致的综合交通网络水平层次差异,为区域跨国综合交通网络发展决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交通网络评价 gis 评价指标体系 非洲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气体压力对GIS隔离开关操作时暂态电压过程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何雨峰 丁登伟 +4 位作者 卢贵有 程浪 邵帅 刘卫东 何良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共9页
SF_(6)气体压力直接关系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隔离开关分合过程中触头间的动态绝缘特性。为研究SF_(6)气体压力变化对隔离开关操作时所激发暂态电压过程的影响,文中根据GIS隔离开关开合短母线方式1试验,基于1100 kV GIS隔离开关搭建... SF_(6)气体压力直接关系到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隔离开关分合过程中触头间的动态绝缘特性。为研究SF_(6)气体压力变化对隔离开关操作时所激发暂态电压过程的影响,文中根据GIS隔离开关开合短母线方式1试验,基于1100 kV GIS隔离开关搭建试验平台,将隔离开关绝缘气体压力从0.4 MPa分别提升至0.5 MPa和0.54 MPa,利用超宽频电压监测系统准确测量了隔离开关操作时断口两侧的暂态电压,并分析暂态电压时域特征、频谱分布和时频分布特征变化。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发现当随着SF_(6)气体压力增大,GIS隔离开关合闸时间从333 ms非线性减小至242 ms。交流电源侧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过冲系数随气压升高而降低,短母线侧VFTO过冲系数无明显变化。分闸时间从169 ms近似线性降低至98 ms,分闸后短母线侧残余电压明显降低,两侧单次暂态过电压过冲系数无明显变化。SF_(6)气体压力增大时,分合过程中断口两侧的暂态电压主频点未改变,但是在10 MHz以上的高频区域,气体压力越低,高频分量越小。断口两侧的暂态电压最高瞬时频率没有明显变化,10 MHz以下的低频分量随气压变化,持续时间未发生明显改变,但10 MHz以上的高频分量随气压增大,持续时间有所延长。通过文中研究,为进一步优化GIS隔离开关现场运行工况,改善操作过程中的动态绝缘特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隔离开关 SF_(6)气体压力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频谱分布 时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轮廓曲线优化的直流GIS/GIL盆式绝缘子设计方法
17
作者 王靖瑞 公衍峰 +3 位作者 刘智鹏 刘芳 赵晓博 李庆民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5,共9页
绝缘子沿面绝缘是直流GIS/GIL绝缘系统的薄弱环节,由于常规交流绝缘子设计准则不再适用于直流工况,研制新型直流GIS/GIL盆式绝缘子对提升直流管道装备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将直流GIS/GIL中金属微粒的危险运动行为影响纳入管道电... 绝缘子沿面绝缘是直流GIS/GIL绝缘系统的薄弱环节,由于常规交流绝缘子设计准则不再适用于直流工况,研制新型直流GIS/GIL盆式绝缘子对提升直流管道装备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将直流GIS/GIL中金属微粒的危险运动行为影响纳入管道电极表面场强控制范畴,明确绝缘子初始状态与直流叠加雷电冲击复合电压下沿面场强控制标准,并建立表面电荷积聚与复合电压耦合作用下绝缘子沿面场强考核模型。进一步提出基于表面轮廓曲线优化的直流盆式绝缘子设计方法,依托Bernstein方程开展绝缘子表面轮廓曲线重构,建立轮廓曲线几何控制系数的概念及定义,支撑开展盆式绝缘子优化设计;以绝缘子沿面法向场强(En)与切向场强(Et)最小化为目标,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几何控制系数寻优分析并开展直流绝缘子设计。新型直流绝缘子结构可使凸侧与凹侧的法向场强较交流绝缘子分别降低45.4%和53.0%,法向场强分别降低1.4%和7.5%,复合电压下两侧切向场强分别为7.34、8.33 kV/mm,可满足绝缘需求。该研究可为直流GIS/GIL盆式绝缘子研制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gis/giL 盆式绝缘子 轮廓曲线优化 复合电压 切向场强 法向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FCC-OCSVM和贝叶斯优化BiGRU的GIS异常工况声纹识别算法
18
作者 庄小亮 李乾坤 +3 位作者 刘紫罡 张禄亮 季天瑶 张长虹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为了准确识别气体绝缘开关柜(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设备的异常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梅尔频率谱系数单类支持向量机(Mel frequency cestrum coefficient-one 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MFCC-OCSVM)和贝叶斯优化的门控循... 为了准确识别气体绝缘开关柜(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设备的异常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梅尔频率谱系数单类支持向量机(Mel frequency cestrum coefficient-one 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MFCC-OCSVM)和贝叶斯优化的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BiGRU)声纹识别算法。首先,利用基于F统计量的MFCC对声纹数据进行加权特征提取,突出重要特征并减弱噪声的影响,然后利用OCSVM对加权后的特征进行异常检测并去除异常值,提高数据质量。为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采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进行声纹样本的均衡。最后,应用基于贝叶斯优化的BiGRU模型进行声纹识别。以某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为例,采集了20类不同工况下操纵机构的声音样本,与多种经典分类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取得的最高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2.8%,相比于自适应增强、朴素贝叶斯和线性判别分析算法分别提升了30.1%、14.7%和11.5%。通过消融实验进一步评估和验证了所提算法各个流程对声纹识别的实际效果和性能影响,研究成果可为GIS设备异常工况的声纹识别提供高效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设备 梅尔频谱倒谱系数 单类支持向量机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声纹识别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专题地图制作方法与实践
19
作者 王冬冬 闫琰 《科学与信息化》 2025年第2期79-81,共3页
专题地图是一种重要的空间数据展示形式,广泛用于地理、环境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为实现专题制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目标,本文基于专题地图制作中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基本原理介绍,详细论述了基于GIS的专题... 专题地图是一种重要的空间数据展示形式,广泛用于地理、环境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为实现专题制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目标,本文基于专题地图制作中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基本原理介绍,详细论述了基于GIS的专题地图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并结合具体案例,论述了应用GIS进行专题地图制作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在专题地图制作中的科学应用,不仅使地图信息丰富且用户友好,还易于公众和规划者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专题地图 制作方法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牙克石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分析
20
作者 张茜芮 郑德凤 +1 位作者 王嘉繁 景燕燕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土地利用主要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本文应用GIS技术对牙克石市2000-2020年遥感影像进行栅格计算、掩膜提取等操作,获取了牙克石市2000、2010、2020年3个时段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 土地利用主要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本文应用GIS技术对牙克石市2000-2020年遥感影像进行栅格计算、掩膜提取等操作,获取了牙克石市2000、2010、2020年3个时段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牙克石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牙克石市以林地和草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合计占比约为93%,面积变化量最大的土地类型是草地,变化率变化最大的是人造地表,其中2010-2020年变化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利用变化 牙克石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