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歧中北—沙西火成岩形成机制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武强
王应斌
张中巧
于喜通
-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4期467-471,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海域大中型油气田地质特征"(2011ZX05023-006)
-
文摘
受渤海西部区域性构造活动的影响,歧口凹陷歧中北—沙西地区火成岩大面积分布,其分布主要受控于NNE和NW向一组共轭走滑断层。平面上火成岩整体呈环形分布,火山口—近火山口地区呈条带状分布,表明火山喷发呈现整体中心式喷发和火山口附近裂隙式喷发的特征。通过研究火成岩的厚度、平面分布及发育期次,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分析认为,歧中北—沙西地区火成岩的发育特征与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大陆东部俯冲挤压作用相关,在挤压作用影响下,上地幔局部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沿深大断裂侵入地壳,喷溢出地表,形成受走滑断裂带控制的火山喷发;同时,受板块俯冲速度变化的影响,形成了该区2次火山喷发活动。由于火成岩不同岩相带物性变化较大,其中以火山口—近火山口区域物性较好,因此在火山口—近火山口区域易于形成火成岩油气藏;而火成岩远源区由于物性较差,限制了油气向上运移,则形成良好的盖层。
-
关键词
火成岩
成因机制
共轭走滑断层
地质意义
歧中北—沙西
歧口凹陷
-
Keywords
igneous rock
genesis mechanism, conjugate strike-slip fault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Qizhongbei-Shaxi Area
Qikou Sag
-
分类号
TE122.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