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肽受体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永胜 王照华 +5 位作者 王进 严丽 雍永权 梁黔生 郑智 杨光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对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R)基因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对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R)基因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将手术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手术组(B组)、丹参酮低剂量组(C组,10mg.kg-1.d-1腹腔注射)、丹参酮高剂量组(D组,20mg·kg-1.d-1腹腔注射)及缬沙坦组(E组,10mg·kg-1.d-1灌胃)。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病理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AT1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结果①C、D组血压[(188±11、187±14)mmHg]显著高于A组、E组[vs(117±8、136±15)mmHg,P<0.01],C、D组与B组[(186±13)mmHg]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D组和E组LVMI、MFD均高于A组(P<0.05),显著低于B组(P<0.01)。③B组的AT1R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C、D组间无差异(P>0.05),但均高于E组(P<0.05);C、D、E组的AT1R基因表达均未降至A组水平(P<0.05)。④B组细胞内[Ca2+]i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D组与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C组仍高于A、D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下调心肌细胞AT1基因表达、阻止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发挥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该作用是非血压依从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压力超负荷 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肽受体 游离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肥厚心肌细胞游离钙离子及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永胜 王照华 +5 位作者 王进 严丽 雍永权 梁黔生 郑智 杨光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对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R)基因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对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R)基因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将手术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手术组(B组)、丹参酮低剂量组(C组,10mg·kg-1·d-1腹腔注射)、丹参酮高剂量组(D组,20mg·kg-1·d-1腹腔注射)及缬沙坦组(E组,10mg·kg-1·d-1灌胃)。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病理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AT1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结果①C、D组的血压[(188±11、187±14)mmHg]显著高于A、E组[vs(117±8、136±15)mmHg,P<0.01],C、D组与B组[(186±13)mmHg]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D组和E组的LVMI、MFD均高于A组(P<0.05),显著低于B组(P<0.01)。③B组的AT1R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E组(P<0.05);C、D、E组的AT1R基因表达均未降至A组水平(P<0.05)。④B组细胞内[Ca2+]i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D组与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C组仍高于A、D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下调心肌细胞AT1基因表达、阻止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发挥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该作用是非血压依从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压力超负荷 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肽受体 游离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抗乳酸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晓红 边连防 +2 位作者 姜寿峰 伍爱民 王竹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抗乳酸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SD大鼠大脑皮质培养神经元 ,通过MTT法或台盼蓝法测定细胞活力 ;以Fura 2 /Am为荧光指示剂 ,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 [Ca2 +]i)。结果 乳酸对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 ,pH...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抗乳酸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SD大鼠大脑皮质培养神经元 ,通过MTT法或台盼蓝法测定细胞活力 ;以Fura 2 /Am为荧光指示剂 ,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 [Ca2 +]i)。结果 乳酸对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 ,pH下调到相应水平对神经元无影响 ,终浓度为 2 0、2 0 0g·L-1的丹参注射液可以减轻乳酸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具细胞保护作用 ;与对照组、pH下调组比较 ,乳酸可以增加神经细胞的静息 [Ca2 +]i水平 ;2 0、2 0 0 g·L-1浓度的丹参注射液可以抑制乳酸引起的静息 [Ca2 +]i升高 ,在高浓度的条件下 ( 2 0 0 g·L-1) ,对氯化钾、谷氨酸刺激诱发的[Ca2 +]i升高有抑制作用。结论 乳酸的神经毒性作用与pH下调无关 ,乳酸作为一种有机酸 ,可以直接促进 [Ca2 +]i升高 ;丹参对乳酸引起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抗乳酸神经毒性作用 中药 药理 细胞内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肥厚心肌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永胜 王照华 +5 位作者 王进 严丽 雍永权 梁黔生 郑智 杨光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肥厚心肌一氧化氮(NO)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压力超...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肥厚心肌一氧化氮(NO)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压力超负荷左室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将手术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B组)、丹参酮低剂量组[C组,10mg/(kg·d),腹腔注射]、丹参酮高剂量组[D组,20mg/(kg·d),腹腔注射]及缬沙坦组[E组,10mg/(kg·d),灌胃],另有8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A组)。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硝酸还原法测定心肌组织NO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Ca2+]i浓度的变化。结果①B、C、D组的血压显著高于A、E组(均P<0.01),C、D组与B组间血压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②C、D、E组LVMI、MFD均高于A组(均P<0.05),显著低于B组(均P<0.01)。③C、D、E组的NO含量明显高于B组(均P<0.01),但仍低于A组(均P<0.05)。④B组e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均P<0.01);E组e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C、D组(均P<0.05);C、D组e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⑤B组细胞内[Ca2+]i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E组和C组[Ca2+]i仍高于A、D组(均P<0.05);D组[Ca2+]i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是非血压依从性的,丹参酮ⅡA通过降低心肌细胞[Ca2+]i浓度,促进心肌局部NO的产生及eNOS基因表达,起到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压力超负荷 心肌肥厚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游离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永胜 付萍 +2 位作者 严丽 梁黔生 杨光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4-807,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Ⅱ Asulfonate,TSN)对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的作用以及对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Janus激酶及其信号转导子和激活子(JAK/STAT)的影响。方法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Ⅱ Asulfonate,TSN)对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的作用以及对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Janus激酶及其信号转导子和激活子(JAK/STAT)的影响。方法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型,随机分为心肌肥厚组(n=8)、丹参酮ⅡA组(n=8)和缬沙坦组(n=8);另取8只行假手术。用药8周后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后壁、室间隔的厚度;测量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SBP)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HE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MDF);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大鼠JAKI和STAT3的表达。结果①鸭N对血压没有影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缬沙坦组(P〈0.01)。②TSN组和缬沙坦组的左室后壁、室间隔厚度、LVMI、MFD虽然高于假手术组(P〈0.05),却显著低于手术组(P〈0.01)。③TSN与缬沙坦均可显著降低肥厚心肌的[Ca^2+]i,丹参酮对[Ca^2+]i的影响显著超过缬沙坦(P〈0.05)。④与假手术组相比,肥厚心肌的JAKl和ST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丹参酮ⅡA、缬沙坦均可显著降低肥厚心肌JAKl和STAT3的蛋白水平。结论JAK/STAT的表达在心肌肥厚的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丹参酮ⅡA可能是通过降低心肌细胞[Ca^2+]i浓度、阻滞JAK/STAT信号通路的转导,起到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超负荷 心肌肥厚 丹参酮ⅡA 游离钙离子 JAK/ST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荧光探针Fluo-4检测胸腺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于力方 廖杰 张国庆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5年第3期161-163,共3页
利用荧光显微数码成像系统测量荧光探针Fluo-4荧光强度的改变,建立动态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方法。用荧光探针Fluo-4/AM标记原代培养小鼠胸腺细胞,以KCL刺激胸腺细胞去极化,并打开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细胞内荧光强度会发生改变... 利用荧光显微数码成像系统测量荧光探针Fluo-4荧光强度的改变,建立动态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方法。用荧光探针Fluo-4/AM标记原代培养小鼠胸腺细胞,以KCL刺激胸腺细胞去极化,并打开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细胞内荧光强度会发生改变。利用荧光显微数码成像系统动态监测Fluo-4荧光强度的改变可分析计算钙离子浓度。本方法灵敏度高,能实时监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Fluo-4 荧光显微镜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兔口腔黏膜上皮体外培养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伟 陈建苏 陈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分析兔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s)体外培养影响因素,观察OMECs细胞生物学变化的特点并寻找促进体外增殖OMECs的方法。方法比较不同的表面消毒方法、不同的DispaseⅡ配制、不同的培养基、不同的钙离子浓度的K-SFM对OMECs体外增殖的影... 目的分析兔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s)体外培养影响因素,观察OMECs细胞生物学变化的特点并寻找促进体外增殖OMECs的方法。方法比较不同的表面消毒方法、不同的DispaseⅡ配制、不同的培养基、不同的钙离子浓度的K-SFM对OMECs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OMECs用2%碘酊表面消毒比使用1%聚维碘酮消毒能明显减少微生物的污染;OMECs用K-SFM配制的DispaseⅡ消化后能够很好的贴壁,用PBS配制的DispaseⅡ消化后细胞不能贴壁;OMECs在两种浓度钙离子的K-SFM培养基中生长无统计学差别;OMECs在血清存在的情况下生长快,但容易分化为成纤维样细胞。结论使用2%碘酊消毒,K-SFM配制DispaseⅡ消化,K-SFM作为培养基,可体外获得较纯净的OMECs,细胞显示上皮细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口腔黏膜 无血清培养 钙离子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对大鼠海马细胞钙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吴艳萍 马若波 +1 位作者 郑晶 任锐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对原代培养大鼠脑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影响。方法原代培养8 d的SD大鼠脑海马神经细胞,利用老化的Aβ25~351、10和20μmol/L对其染毒,分别观察染毒后24、48和72 h时海马细胞形态改...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对原代培养大鼠脑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影响。方法原代培养8 d的SD大鼠脑海马神经细胞,利用老化的Aβ25~351、10和20μmol/L对其染毒,分别观察染毒后24、48和72 h时海马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随着染毒剂量增加,海马神经细胞开始变形、萎缩、神经元胞体模糊,突起变细、变短、分支减少,边缘模糊,神经网络破裂中断;电镜结果显示,随着染毒剂量增加和染毒时间延长,海马细胞凋亡比例增加;20μmol/L Aβ25~35染毒24、48和72 h后,细胞内Ca2+浓度分别为(30.79±1.28)、(38.19±2.13)和(41.65±3.60),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46.94±9.55)、(39.98±6.51)和(34.52±5.67),与对照组比较,Ca2+浓度均升高,膜电位均降低(P<0.01)。结论 Aβ25~35可以通过破坏细胞内钙稳态和线粒体膜电位而发挥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Aβ25~35) 线粒体 游离钙离子 膜电位
原文传递
β-淀粉样蛋白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克隆株内质网钙库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雨桐 任启智 +2 位作者 姜楠 吴艳萍 任锐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克隆株(PC-12细胞)内质网钙库的影响。方法用已老化的Aβ25-35[浓度分别为0(对照)、10、15、20μmol/L]对经神经生长因子(NGF)处理过的PC-12细胞染毒24、48、72 h。测定PC-12细胞...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克隆株(PC-12细胞)内质网钙库的影响。方法用已老化的Aβ25-35[浓度分别为0(对照)、10、15、20μmol/L]对经神经生长因子(NGF)处理过的PC-12细胞染毒24、48、72 h。测定PC-12细胞内[Ca2+]i及内质网Ca2+-ATP、IP3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5、20μmol/L Aβ25-35染毒各时间点PC-12细胞内[Ca2+]i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染毒24 h比较,各剂量Aβ25-35染毒48 h、72 h时PC-12细胞内[Ca2+]i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Aβ25-35染毒各时间点PC-12细胞内质网IP3m RNA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染毒24 h比较,各剂量Aβ25-35染毒48 h、72 h时PC-12细胞IP3m RNA表达水平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20μmol/L Aβ25-35染毒24、48 h及各剂量Aβ25-35染毒72 h后PC-12细胞内质网Ca2+-ATP mRNA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染毒24 h比较,20μmol/L Aβ25-35染毒48 h及各剂量Aβ25-35染毒72 h时PC-12细胞内质网Ca2+-ATP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β25-35染毒剂量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PC-12细胞内[Ca2+]i及内质网Ca2+-ATP、IP3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Aβ具有神经毒性,可抑制PC-12细胞的生长,破坏神经细胞内质网及细胞内钙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克隆株 内质网 游离钙离子 Ca2+-ATP 三磷酸肌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