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gano-silane compounds in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被引量:2
1
作者 Hamid Reza Taghiyari Ali Karimi Paridah Md.Tahir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495-500,共6页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nanoparticles of organo-silane(NOS) compounds in the size range of20–80 nm on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and used NOS at four consumption levels of 0,5...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nanoparticles of organo-silane(NOS) compounds in the size range of20–80 nm on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and used NOS at four consumption levels of 0,50,100,and 150 g kg-1dry wood fibers.Density of all treatments was kept constant at 0.67 g cm-3.The water-repellent property of organo-silan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ater absorption(WA) and thickness swelling but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clined due to the reduced proportion of wood-fiber as organo-silane was added to the matrix:the compression ratio of MDF panels and the integrity among wood-fibers both declined,resulting in redu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We recommend use of 50 g of NOS/kg wood-fiber to improve WA and thickness swelling while retaining accept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board Medium-density fiberboard(MDF) NANOTECHNOLOGY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ater-repellant Organo-sila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laccase incubated from white rot fungi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iberboard 被引量:1
2
作者 Xiaodong Zhu Song Han +1 位作者 Yu Liu Guangsheng Che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282-1289,共8页
White rot fungi were optimized to cultivate highly active lacca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ccase incubated by continuous culture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direct culture. The enzyme activity of laccase incubated by... White rot fungi were optimized to cultivate highly active lacca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ccase incubated by continuous culture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direct culture. The enzyme activity of laccase incubated by continuous culture technology reached a higher value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growth. The optimization incubation time of high activity laccase was the eleventh day. A large amount of highly active laccase can be obtained 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by continuous culture to replace traditional laccase. After laccase treatment, the lignin composition of wood fibers were oxidation-catalyzed by laccase. The number of chemical-bonding points between the wood fibers was increased. The wood fibers treated by laccase were fabricated into boards 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improved with the laccase-incubation times. Compared with the fiberboards made from fibers that were pre-treated by laccase of incubation 5 days, the static bending strength of those that were pre-treated by laccase of incubation 11 days was increased by 18.95%, the elastic modulus was increased by 35.49%, and the internal bond strength was increased by 4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te rot fungus LACCASE fiberboard Mechanic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ter-Based Processing of Fiberboard of Acrylic Resin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Cellulose Wood Pulp and Cellulose Nanofibrils 被引量:1
3
作者 Emanoele Maria Santos Chiromito Eliane Trovatti Antonio Jose Felix Carvalho 《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 SCIE 2019年第5期403-413,共11页
Despite the great potential of cellulose wood pulp and cellulose nanofibrils as reinforcing filler in thermoplastics,its use is limited due to its tendency to form agglomerates and due to its high hydrophilic characte... Despite the great potential of cellulose wood pulp and cellulose nanofibrils as reinforcing filler in thermoplastics,its use is limited due to its tendency to form agglomerates and due to its high hydrophilic character.Here we describe fiberboard composites with high contents of wood pulp or cellulose nanofibrils,and a resin of poly(styrene-methyl-methacrylate-acrylic acid)used as water-based emulsion.Cellulose wood pulp and cellulose nanofibrils were used directly in the form of water suspensions.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flocculation of the polymer emulsion followed by agglomeration of a mixture of the polymer emulsion and cellulose suspension,leading to the co-precipitation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which can be easily separated from the water phase.Composites with acrylic polymer/cellulose fibers in the proportions of 75:25,50:50 and 25:75 wt%were prepared.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DMA)and water absorption tests.SEM analysis revealed a very good dispersion of the fibers without evidence of agglomeration,which led to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se results show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potential of cellulose wood pulp and CNF as reinforcement fillers in fiberboard composites and any other high fiber-content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ulose wood pulp cellulose nanofibrils COMPOSITES acrylic resin emulsion fiberboa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Face Sheet/Core Debonding Strength in Sandwiched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被引量:1
4
作者 Mohamed K. Hassan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7年第9期673-684,共12页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MDF) is a highly competitive wooden material especially in office furniture industry. Damage and failure occur frequently in MDF due to low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e present work, a modi...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MDF) is a highly competitive wooden material especially in office furniture industry. Damage and failure occur frequently in MDF due to low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e present work, a modification was performed to enhance fracture properties of MDF. The MDF plate/core was inserted into two layers (face sheet) of glass fiber composite laminates using hand layup technique. Face sheet/core delamination involves the separation of a face sheet from the core material in a sandwich MDF. Therefore, delamination test using double cantilever beam (DCB) specimen was carried out. The test measured the debonding fracture toughness (GIC) or separation strength between face sheet material (glass fiber/epoxy laminates) with MDF core material. The test is based on compliance strategy measuring fracture toughness (GIC). It was found that the fracture toughness was increased.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odel (XFEM) based on virtual crack closer technique (VCCT) was constructed to simulate the delamination behaviors of face sheet/core materials. The model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Cantilever Beam Delamination FACE Sheet/Core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ON MAKING OF WATER RESISTANCE WOOD FIBERBOARD
5
作者 Banks W.B. Jones G.L.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2期54-60,共7页
In the present study,described that preparation of oligoesterified wood fibre by theaddition reaction of the wood fibre with maleic anhydride(MA)and allyl glycidyl ether(AGE).Further,made of crosslinkable oligoesterif... In the present study,described that preparation of oligoesterified wood fibre by theaddition reaction of the wood fibre with maleic anhydride(MA)and allyl glycidyl ether(AGE).Further,made of crosslinkable oligoesterified fiber board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underhigh pressues,accompanying plasticization of the wood fibre components.The product exhibitedthe high the modulus of repture in bending(MOR),good water repellency and dimesional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OD FIBRE Oligoestcriflcation fiberboa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纸张本构模型的瓦楞纸板边压强度仿真分析
6
作者 孙德强 李想 +5 位作者 郝乾崇 马毅 李欣怡 宋雅玲 叶润杰 高雪蒙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2,共8页
目的采用LS-DYNA软件中的MAT274纸张本构模型,研究瓦楞纸板边压强度有限元仿真计算问题,并结合理论和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参照瓦楞纸板边压强度测试试验标准,使用ANSYS和LS-PREPOST软件建立与此标准相吻合的瓦楞纸板边压强... 目的采用LS-DYNA软件中的MAT274纸张本构模型,研究瓦楞纸板边压强度有限元仿真计算问题,并结合理论和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参照瓦楞纸板边压强度测试试验标准,使用ANSYS和LS-PREPOST软件建立与此标准相吻合的瓦楞纸板边压强度计算的有限元模型;采用边压强度试验及Li的简化公式和Garbowski的改进经验公式,分别得到瓦楞纸板的边压强度;对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瓦楞纸板边压强度仿真计算模型的可靠性。结果针对B型、C型2种瓦楞纸板,采用以上方法得到其压缩过程及压缩曲线或边压强度的试验、理论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结论试验和仿真得到压缩过程中样品的变形模式和压缩曲线,以及边压强度理论、试验和仿真值结果的吻合性,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这为瓦楞纸板设计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楞纸板 纸张 本构模型 边压强度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与心边材含量对超薄高密度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杨春梅 王婷婷 +2 位作者 田心池 闵德秀 孙成文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树种与心边材含量对超薄高密度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树种(杨木、桉木和松木)及大径级杨木的心材与边材纤维为原料,以酚醛树脂(PhenolFormaldehyde,PF)为胶黏剂制备超薄高密度纤维板,深入探究不同树种与心边材... 目的研究树种与心边材含量对超薄高密度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树种(杨木、桉木和松木)及大径级杨木的心材与边材纤维为原料,以酚醛树脂(PhenolFormaldehyde,PF)为胶黏剂制备超薄高密度纤维板,深入探究不同树种与心边材含量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建立心材含量、边材含量与超薄高密度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的数学模型。结果在不同树种中,杨木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最优,其静曲强度为54.61 MPa,弹性模量为4.967 GPa,吸水厚度膨胀率为27.87%,表面粗糙度为2.361μm。在本实验范围内,当心材含量为30%、边材含量为50%时,超薄高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最佳,其静曲强度为57.69MPa,弹性模量为5.812GPa,吸水厚度膨胀率为27.43%,表面粗糙度为2.719μm。上述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均超过《超薄高密度纤维板》(T/CNFPIA 3007—2019)规定的性能标准。结论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板材的树种和心边材含量,制备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的超薄高密度纤维板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高密度纤维板 树种 心边材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纤维板粉尘云火焰传播特性研究
8
作者 周天添 何中其 陈利平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5年第3期8-13,共6页
为探究密度纤维板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纤维板粉尘云火焰传播特性,采用自主搭建的粉尘云火焰传播测试平台,通过高速摄像设备记录火焰传播全过程,量化纤维板尘云从点燃到火焰传播至最大高度的传播过程,分别探讨粉尘质量浓度、粒径及管道长度... 为探究密度纤维板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纤维板粉尘云火焰传播特性,采用自主搭建的粉尘云火焰传播测试平台,通过高速摄像设备记录火焰传播全过程,量化纤维板尘云从点燃到火焰传播至最大高度的传播过程,分别探讨粉尘质量浓度、粒径及管道长度对纤维板粉尘云火焰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 mm管道内喷粉压力为0.4 MPa,点火能量为5 J,点火延迟时间为60 ms条件下,纤维板粉尘云火焰传播最佳质量浓度为1000 g/m^(3),此时火焰传播距离为650.88 mm,火焰传播最大速度为5.73 m/s。粉尘粒径越小的纤维板粉尘云,其火焰传播受点火能量影响越大。管道长度及点火能量的增加均会导致火焰传播距离与速度增大。不同条件下纤维板粉尘火焰传播初始速度均在1.5 m/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板粉尘 哈特曼管 火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胶纤维板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9
作者 胡畔 冉阳杨 王望 《中国人造板》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无胶纤维板是一种在不添加任何胶黏剂的情况下,利用原料自身化学成分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实现“自粘结”成型的板材技术。近年来,无胶纤维板技术因其环保优势而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综述了无胶纤维板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该技术所用... 无胶纤维板是一种在不添加任何胶黏剂的情况下,利用原料自身化学成分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实现“自粘结”成型的板材技术。近年来,无胶纤维板技术因其环保优势而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综述了无胶纤维板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该技术所用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方法。已有的研究表明,木质和非木质原料,如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副产品,均可用于制备无胶纤维板;通过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如化学处理、水热处理和酶处理,可以显著提升无胶纤维板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胶纤维板 木质原料 非木质原料 预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醛树脂胶黏剂制备工艺对纤维板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李璐雯 苏焕锋 +3 位作者 石志锋 黄进 唐晨阳 严艺铭 《中国人造板》 2025年第3期12-18,共7页
探讨在甲醛/(尿素+三聚氰胺)物质的量比相近的情况下,不同三聚氰胺添加比例及酸式及碱式合成工艺对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的纤维板性能的影响,为不同防水性能要求的纤维板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添加量越高,防潮... 探讨在甲醛/(尿素+三聚氰胺)物质的量比相近的情况下,不同三聚氰胺添加比例及酸式及碱式合成工艺对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的纤维板性能的影响,为不同防水性能要求的纤维板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添加量越高,防潮性能越好,但三聚氰胺添加量提高到15%之后纤维板吸水厚度膨胀率降低幅度不大。酸式工艺三聚氰胺添加量在6%以下时,与常规碱式工艺相比在纤维板吸水厚度膨胀率、内胶合强度指标上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三聚氰胺 改性 纤维板 防潮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及常见质量与设备问题解决方法探究
11
作者 周李俊 游国德 +3 位作者 李强 罗丰 韦艳萍 袁全平 《中国人造板》 2025年第3期7-11,18,共6页
介绍超薄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对原料与削片、木片热磨、纤维施胶、铺装成型、热压等关键工序的相关参数及要求,分析超薄高密度纤维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设备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超薄高密度纤维板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薄高密度纤维板 工艺控制 质量问题 设备问题 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探析
12
作者 覃丽萍 陈文渊 +3 位作者 陈安心 陈文江 梁杰培 陆奕润 《中国人造板》 2025年第2期7-11,共5页
中/高密度纤维板具有尺寸稳定性好、物理力学性能优良、易于贴面和镂铣的特点,是家具行业广泛应用的人造板产品。为了保证中/高密度纤维板产品质量满足各种类型家具的制造要求,本文分析了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各工序对工艺的技术参数要求... 中/高密度纤维板具有尺寸稳定性好、物理力学性能优良、易于贴面和镂铣的特点,是家具行业广泛应用的人造板产品。为了保证中/高密度纤维板产品质量满足各种类型家具的制造要求,本文分析了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各工序对工艺的技术参数要求,提出了工艺控制与质量保障的关键技术要点,以期为企业生产高质量中/高密度纤维板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密度纤维板 质量控制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筛分配比的超薄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春梅 李昱成 +3 位作者 田心池 吴方镜 魏明 吴哲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优化超薄纤维板的生产工艺,提高超薄纤维板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通过筛分重组,探究纤维尺寸、配比对超薄纤维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压条件下,粗纤维的含量越高,超薄纤维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越高。单一尺寸纤维制备的超薄纤维板... 为优化超薄纤维板的生产工艺,提高超薄纤维板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通过筛分重组,探究纤维尺寸、配比对超薄纤维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压条件下,粗纤维的含量越高,超薄纤维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越高。单一尺寸纤维制备的超薄纤维板静曲强度、弹性模量随着纤维尺寸的增大而提高。不同尺寸混合纤维制备的超薄纤维板,当粗纤维、中长纤维和细纤维的比例为6:3:1时,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纤维板 筛分值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纤维板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黎 舒文博 《中国人造板》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介绍了我国纤维板产业发展现状、产品类型、产量、市场动态和国际贸易等情况,分析了近年我国纤维板消费量大幅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创新产品和技术、拓展应用范围的良性发展解决方案,以期拓宽纤维板产品的应用领域,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增长... 介绍了我国纤维板产业发展现状、产品类型、产量、市场动态和国际贸易等情况,分析了近年我国纤维板消费量大幅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创新产品和技术、拓展应用范围的良性发展解决方案,以期拓宽纤维板产品的应用领域,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增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板产业 发展现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算法的纤维板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王宁 勇祺 +3 位作者 吴哲 毛磊 杨春梅 任长清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12期42-48,共7页
针对纤维板生产中出现的多种缺陷且其检测精度低、漏检率高和定位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算法的纤维板表面缺陷检测模型。在骨干网络中添加卷积注意力机制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使模型从不同的维... 针对纤维板生产中出现的多种缺陷且其检测精度低、漏检率高和定位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算法的纤维板表面缺陷检测模型。在骨干网络中添加卷积注意力机制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使模型从不同的维度捕捉并学习缺陷的特征,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采用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来取代原始的路径聚合网络(PANet)结构,增强不同尺度之间的信息流动和特征融合;针对数据集存在的小部分低质量实例,采用Wise-IoU作为损失函数,提升网络模型的边界框回归性能。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精确率、召回率和mAP@0.5分别达到了94.8%、94.6%、95.5%,相较于原始模型mAP@0.5提高了3.3%,验证了该方法在纤维板表面缺陷检测方面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板 缺陷 检测 CBAM BiFPN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欧美以外其他地区中密度纤维板产能概况
16
作者 陈怡 《中国人造板》 2024年第9期37-41,共5页
对亚洲、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地区主要国家中密度纤维板年产能、新增产能情况进行介绍。2022年,亚洲、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欧美以外地区,中密度纤维板年产能为8810.7万m^(3),2023年及其后总年产能将达到9474.9万m^(3)。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亚洲 南美洲 大洋洲 非洲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超薄高密度纤维板饰面胶合板的热压工艺参数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明明 邵雪靖 +3 位作者 王雅慧 李长贵 马玉珍 董爱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141,共5页
为提高超薄高密度纤维板饰面胶合板的性能,利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优化其热压工艺参数。以杨木单板(替代胶合板)、超薄高密度纤维板为试验材料,以热压温度(120、130、140、150、160℃)、热压时间(50、100、150、200、250 s)、热压压... 为提高超薄高密度纤维板饰面胶合板的性能,利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优化其热压工艺参数。以杨木单板(替代胶合板)、超薄高密度纤维板为试验材料,以热压温度(120、130、140、150、160℃)、热压时间(50、100、150、200、250 s)、热压压力(0.4、0.6、0.8、1.0、1.2 MPa)为影响因素,以超薄高密度纤维板饰面表面胶合强度、浸渍剥离长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热压工艺(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对超薄高密度纤维板饰面的表面胶合强度和浸渍剥离长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设计多因素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试验设计范围内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热压参数组合、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表面胶合强度的影响极显著,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对浸渍剥离长度影响极显著,热压时间和热压压力对浸渍剥离长度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共同影响板材的性能;试验范围内的最优工艺参数: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210 s、热压压力0.8 MPa,板材的表面胶合强度为1.49 MPa、浸渍剥离长度为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单板 胶合板 饰面胶合板 超薄高密度纤维板 热压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对三聚氰胺脲醛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藩韬 唐运表 +3 位作者 李欣欣 苏正郎 杨守禄 李匀曦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602-605,610,共5页
三聚氰胺脲醛(MUF)树脂在我国的应用十分广泛。为了通过使用少量的改性剂对MUF树脂胶合强度和耐水性等方面起到较积极作用,利用200目(0.074mm)碳酸钙粉体作为MUF树脂的改性剂,采用普通脲醛树脂合成工艺制备改性MUF树脂,改性剂用量仅为... 三聚氰胺脲醛(MUF)树脂在我国的应用十分广泛。为了通过使用少量的改性剂对MUF树脂胶合强度和耐水性等方面起到较积极作用,利用200目(0.074mm)碳酸钙粉体作为MUF树脂的改性剂,采用普通脲醛树脂合成工艺制备改性MUF树脂,改性剂用量仅为树脂总质量的0.5%。测试各组树脂的理化性能,同时测试了使用树脂制备中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酸钙的加入显著提升了MUF树脂的黏度和固化时间;碳酸钙作为改性剂能显著提升MUF树脂制备纤维板的各项力学性能,其MOR提升超过15%,至39.23 MPa;改性MUF树脂制备板材的耐水性能也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三聚氰胺 脲醛树脂 中密度纤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胶膜纸覆贴超薄纤维板工艺对其表面胶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泽潭 魏明 +3 位作者 刘亮先 闵德秀 李坚 肖少良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2,31,共9页
超薄纤维板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高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木质新材料,具有厚度薄、密度高和表面质量平整光洁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饰面材料领域。为了探究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覆贴超薄纤维板(简称饰面板)的关键参数及表面胶合性能机制,设置... 超薄纤维板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高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木质新材料,具有厚度薄、密度高和表面质量平整光洁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饰面材料领域。为了探究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覆贴超薄纤维板(简称饰面板)的关键参数及表面胶合性能机制,设置L16(45)正交试验探讨热压温度、时间和压力工艺因素,以及单因素试验分析超薄纤维板砂光工艺、初始含水率对饰面板表面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饰面板的表面胶合强度主要受热压温度的影响,试验优化条件(热压时间10 s、温度205℃、压力2.7 MPa)下,表面胶合强度达到最大值1.95 MPa。采用180目砂光带处理超薄纤维板的表面胶合强度比未砂光的能提高1.5倍;超薄纤维板的初始含水率在8%左右时,表面胶合强度最佳。同时,扫描电镜(SEM)、接触角结果表明超薄纤维板在砂光处理后表面更加粗糙,初始含水率在8%左右时亲水性更强,有利于超薄纤维板与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形成更强的机械互锁作用和界面润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纤维板 热压工艺 砂光工艺 初始含水率 浸渍胶膜纸 表面胶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拆纤维板底模钢筋桁架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
20
作者 张锡治 黄俊伟 +2 位作者 马相 张磊 陶宏斌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2-911,共10页
免拆纤维板底模钢筋桁架叠合板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与施工便利性.为研究底模与混凝土的协同受力情况,对12块足尺纤维板底模钢筋桁架叠合板进行静力试验,分别研究桁架间距和跨度对免拆底模叠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及... 免拆纤维板底模钢筋桁架叠合板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与施工便利性.为研究底模与混凝土的协同受力情况,对12块足尺纤维板底模钢筋桁架叠合板进行静力试验,分别研究桁架间距和跨度对免拆底模叠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免拆底模对叠合板的抗裂性能和破坏模式的影响,测得了相应的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裂缝开展及分布状况、破坏形式及相应的破坏荷载等.结果表明:免拆纤维板底模钢筋桁架叠合板破坏模式均为受弯破坏,但由于纤维板的材料特性,其破坏模式与混凝土底板存在差异,水泥基纤维板开裂无明显前兆,开裂突然,表现为纤维板整体性拉断,且多为半贯通、贯通裂缝;纤维板底模与后浇混凝土的协同受力性能良好,叠合面未出现滑移现象,所采用的自攻螺丝连接方式可满足叠合面的抗剪需求;减小桁架间距会提升叠合板的极限承载力,桁架间距对屈服荷载影响较小;下弦与上弦钢筋应变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桁架腹杆应变较为复杂,在整个受力过程均保持弹性状态,各部位应变随着纤维底板的开裂也产生一定波动;采用截面换算法,提出纤维板底模钢筋桁架叠合板底板开裂应力近似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纤维底板的开裂应力较混凝土底板有较大程度提升,即采用纤维底板可提升叠合板的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拆纤维板底模 钢筋桁架 叠合板 协同受力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