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grated Land Consolidation and Farmland Scale Management in Villages over Coal Resources:A Case Study of Zezhou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
1
作者 Yaying W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0年第7期15-21,共7页
Through field sampling survey of 18 villages over coal resources in 3 townships and towns in Zezhou County,Jincheng City,Shanxi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obstacles for villages over coa... Through field sampling survey of 18 villages over coal resources in 3 townships and towns in Zezhou County,Jincheng City,Shanxi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obstacles for villages over coal resources to carry out farmland scale management.On this basis,combined with the integrated land consolidation measures in villages over coal resources and their effectiveness,and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system dynamics,it studie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grated land consolidation in villages over coal resources and farmland scale management and built a coupling model.It found that the integrated land consolidation system of villages over coal resources has a coupl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of the farmland scale management system at the regional and project scales.The two systems interact with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through the"bridge"of"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ndition".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at the same time of integrated land consolidation of villages over coal resources caring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nal conditions,it is also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of farmland scale management through regional scale measures such as laws and policies,to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and realize farmland scale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llages over coal resources Integrated land consolidation farmland scale management Coupling model Zezhou Couty in Shanxi Provi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the Large-scale Operation of Farmland-- on the Important Measures of the Scale of China' s Farmland
2
作者 Bao Yua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4-280,共7页
Although China in recent years has pushed for a large - scale oper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the effect of the large - scale operation of farmland is unsatisfactory. Since a great many s... Although China in recent years has pushed for a large - scale oper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the effect of the large - scale operation of farmland is unsatisfactory. Since a great many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a lot of research on this topic,this thesi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probes into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ineffective large - scale oper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and,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key measures of the large - sca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and,trying to offer some suggestions for China's"new land reform m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规模化经营 农业现代化 农业土地 规模化发展 农业用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ommendations for Large-scale Farmland Operation in Hilly Areas Based on Long Tail Theory
3
作者 Changsheng QIU Dingxiang LI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8期53-56,共4页
At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actors restricting large-scale farmland operation in China's hilly areas from the qualitative perspective. It recognized large-sc... At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actors restricting large-scale farmland operation in China's hilly areas from the qualitative perspective. It recognized large-scale farmland 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long tail theory. Finally,it came up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developing large-scale farmland operation in hilly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HILLY areas Large-sc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沟渠对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净化效能及其配置规模
4
作者 张迎颖 李敏 +5 位作者 潘吴意 王岩 姜智绘 苏国东 刘海琴 张志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生态沟渠是我国南方水网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的重要环节,其与农田面积相对应的配置规模研究尚无定论。选择3条规格相同的试验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增设湿生植物、生物填料箱和生态滤坝,构建生态沟渠。设置不同强化净化措施的沟渠... 生态沟渠是我国南方水网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的重要环节,其与农田面积相对应的配置规模研究尚无定论。选择3条规格相同的试验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增设湿生植物、生物填料箱和生态滤坝,构建生态沟渠。设置不同强化净化措施的沟渠处理,分别为:湿生植物+1座生物填料箱+1座生态滤坝处理(D1)、湿生植物+2座生物填料箱+2座生态滤坝处理(D2)、湿生植物+3座生物填料箱+3座生态滤坝处理(D3),并控制进水流量的变化,对比不同处理生态沟渠对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净化效能,分析污染通量在时空尺度上的变化情况,探讨对应于单位农田面积的生态沟渠配置规模。结果表明:强化处理生态沟渠对TN、NH_(4)^(+)-N、TP和COD的削减率分别为33.9%~49.1%、37.8%~42.9%、29.3%~42.0%和60.0%~78.1%,其中,D2和D3对TN和TP的削减率较高。D2和D3出水TN和COD的污染通量显著低于D1(P<0.05),而3条沟渠出水NH_(4)^(+)-N和TP的污染通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流水试验条件下,出水TN和TP降低至2.0 mg·L^(-1)和0.2 mg·L^(-1),D3所需要的沟渠长度分别为85.4 m和57.3 m,为3条强化措施处理沟渠中最短;对应于667 m2农田,单日降雨量为60 mm,TN浓度降低4.64 mg·L^(-1),按照D3沟渠的设施配置,1 m^(3)的生态沟渠可处理19 m^(2)的农田退水。在后续研究中,可因地制宜应用湿生植物+3座生物填料箱+3座生态滤坝(D3)的强化净化措施,并有效衔接生态沟渠与汇水塘浜,考量两者的综合净化效能,对“田-沟-塘-浜”的配置规模进行总体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渠 农田退水 配置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以黄土高原为例
5
作者 刘康 余谦 +3 位作者 张寒 陈绪敖 李伟杰 张道军 《晓庄学院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基于黄土高原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E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碳排放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在经过一... 基于黄土高原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E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碳排放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2)农地经营规模通过化学品投入强度的中介作用对农业碳排放效率产生“倒U”型影响,提高财政支农政策力度有助于削弱化学品投入强度与农业碳排放效率之间的负向关系。当前阶段研究区应将耕地流转与土地整治、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适度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着力点,同时加强对农业化学品投入等生产环节的科学管理,并重视财政支农补贴在方式与结构上的科学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经营规模 农业碳排放效率 化学品投入强度 财政支农政策力度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规模、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与农地经营效率——农地细碎化的调节效应
6
作者 黄善林 邓月洪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1,共12页
研究目的:完善经营规模与农地经营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于东北典型黑土区——三江平原67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研究目的:完善经营规模与农地经营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于东北典型黑土区——三江平原67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经营规模与农地经营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2)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在经营规模对农地经营效率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农地细碎化在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对农地经营效率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4)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对不同农户农地经营效率的带动效果存在差异,较兼业户和非示范区农户而言,对纯农户和示范区农户的效率提升有更明显的推动作用。研究结论:研究区应推动农地适度规模,同时扩大地块规模、促进农地集中连片,并加快黑土地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户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助力农户农地经营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规模 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 农地细碎化 农地经营效率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性”效应还是“跷跷板”效应——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产量和粮食种植收益的影响
7
作者 龚燕玲 张应良 杨飞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影响。从理论上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这一技术进步对粮食产量和粮食种植收益的“一致性”效应抑或“跷跷板”效应,系统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产量和粮食种植...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影响。从理论上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这一技术进步对粮食产量和粮食种植收益的“一致性”效应抑或“跷跷板”效应,系统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产量和粮食种植收益的作用机制,并采用玉米种植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发挥粮食增产宏观目标与农户增收微观诉求兼容的“一致性”效应,在进行替换解释变量和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的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和激励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实现粮食产量和粮食种植收益协同提升;农户异质性与环节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致性”效应因农户种植规模、经营发展类型和家庭劳动力从业情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采纳植保和收获环节社会化服务有助于增加粮食产量,采纳耕整地、播栽、灌溉和收获环节社会化服务显著促进种粮收益提升。据此,未来应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的匹配性,优化粮食生产方式以适应高质量粮食消费需求,同时加快推进农地规模经营和健全耕地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粮食产量 粮食种植收益 农地规模经营 耕地质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的生态效应:生态福利还是生态负担
8
作者 李成 洪浩 钟昌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2,共13页
农地流转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究竟为农业生态效率带来了“生态福利”,还是造成了“生态负担”,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研究依据要素资源错配理论框架,构建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 农地流转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究竟为农业生态效率带来了“生态福利”,还是造成了“生态负担”,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研究依据要素资源错配理论框架,构建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的“技术-资本-劳动”理论模型;其次,基于碳源和碳汇双重角度,使用2005—2022年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引入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省域农业生态效率;最后,采用非线性调节效应模型、多维固定空间杜宾模型等多种方法,探究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具体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忽视农业碳汇效应是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被低估的重要因素。虽然含碳汇效应和无碳汇效应的农业生态效率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前者整体高于后者,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均值被低估约0.202。②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倒“U”形非线性特征。这意味着农地流转前期表现为“生态福利”效应,后期表现为“生态负担”效应,验证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正确性,该研究结论在考虑潜在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③农地流转通过改变技术、资本和劳动的资源错配程度,进而对农业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倒“U”形非线性影响。④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会随着农业生产优势、金融排斥水平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的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因此,应采取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因地制宜引导农地流转生态化发展等方式,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业生态效率 要素资源错配 土地规模经营 倒“U”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9
作者 冯英杰 任歆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促进农业低碳绿色转型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2011年到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有利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同时,通过加强城乡之间... 促进农业低碳绿色转型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2011年到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有利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同时,通过加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够间接强化这种减排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财政支农水平的上升会强化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碳减排效应;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适当的农地经营规模下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而当农地经营规模超过一定范围时,出现了增碳效应。基于此,提出要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稳步提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科学控制农地经营规模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碳排放 城乡协调 财政支农 农地经营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序贯博弈计量模型的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蔡鑫宇 林益忠 《嘉兴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7-106,共10页
农业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农地流转,这一前提是买卖双方经过博弈后的均衡结果。通过构建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序贯博弈计量模型,分析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将2020年CFPS微观数据库中4 579户农户... 农业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农地流转,这一前提是买卖双方经过博弈后的均衡结果。通过构建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序贯博弈计量模型,分析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将2020年CFPS微观数据库中4 579户农户家庭数据随机分为两部分,80%用于实证分析,其余20%用于检验模型准确度,所建模型准确度高达86.52%,高于二元Logit模型。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市场为买方利益驱动市场,户主因素、家庭因素、村庄特征和地区特征均对农地流转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出了保障耕地收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增加转移性收入、促进农民非农就业以及推进农村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规模经营 序贯博弈 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pling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Forces and Scaling-up of Farmland 被引量:1
11
作者 HU Ji-kui JIAO Jian-ju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7期58-61,65,共5页
On the basis of giving an overview of efficiency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of land from fragmentation to scale economy,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coupling in physic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ehavior basis of transfer ... On the basis of giving an overview of efficiency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of land from fragmentation to scale economy,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coupling in physic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ehavior basis of transfer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s in China and transformation of land from fragmentation to scaling up, and analyzes behaviors of all parties and equilibrium outcomes in the three stages concern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from fragmentation to scaling up as follows. At the first stage of coupling, after multitudinous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s emerge, the farmers begin to go to city seeking jobs. In this period, the amalgamation of land management has not occurred and the single farmer's land has not yet concentrated. The total land area of single farmer has not yet increased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farmers has not yet decreased. At the second stage of coupling, driven by living standards and income, multitudinous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s begin to live in the city permanently in fact, and the scale management of rural land begins to arise. Foreign funded enterprises begin to enter agriculture,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is equipped with the most fundamental conditions due to the occurrence of scaling up of land. At the third stage of coupling,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s basically ends. The property rights of agricultural land or the management forms also, in a large measure, concentrate. The obstacles to agricultural scaling-up management are solved fundamentally, 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reas and rural areas is narrowed. Urban-rural population migration is no longer the main form of China's population migration. This stage has not yet been realized in China and it is the future state of villages. Finally, through the two cases researched by the predecessors, we verify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preceding two stages, which provides reliable reference for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and management, and policy formulation of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fo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plus labor forces Fragmentation of farmland Scaling up of farmland COUPLING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经营权属性如何影响规模经营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12
作者 文龙娇 刘珍珍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404,共10页
基于常州市1532个规模经营户样本数据,采用两阶段估计策略,实证分析农地经营权属性对规模经营者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经营权债权属性占优时,农地产权稳定性与完整性相对较低,规模经营户更倾向于采取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基于常州市1532个规模经营户样本数据,采用两阶段估计策略,实证分析农地经营权属性对规模经营者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经营权债权属性占优时,农地产权稳定性与完整性相对较低,规模经营户更倾向于采取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农地经营权物权属性占优时,农地产权稳定性、完整性较强,规模经营户采取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概率反而较低。此外,农技培训、农地经营规模、参与农业经营组织与农业保险等经历对农地经营者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具有促进作用。据此,建议采取农地经营权属性分类引导的耕地质量保护激励措施,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与耕地质量保护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权利属性 规模经营农户 耕地质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祎泠 刘志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22-29,共8页
基于2014—2021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固定效应模型,以农业机械化水平为调节变量,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 基于2014—2021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固定效应模型,以农业机械化水平为调节变量,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农地流转能够显著促进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农地流转促进了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为负且不显著;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农地流转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规模经营 农业数字经济 农业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行政区平衡视角下耕地空间布局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乐松 陈莉珍 +4 位作者 肖瑶 程迎轩 聂嘉琦 王红梅 刘光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9-329,共11页
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对提升耕地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广东封开县为例,基于“现状耕地调出-可恢复地类调入”的微观调整逻辑,综合运用空间叠加、综合评价及蚁群优化算法,构建了耕地空间布局调整模型,以调入... 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对提升耕地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广东封开县为例,基于“现状耕地调出-可恢复地类调入”的微观调整逻辑,综合运用空间叠加、综合评价及蚁群优化算法,构建了耕地空间布局调整模型,以调入调出数量平衡为约束条件实现了不同行政区尺度下的耕地布局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调出耕地1689.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62%,整体上呈现出“全局零散、局部聚集”的分布特征。(2)研究区可恢复地类农业生产适宜性均值为67.04,具有开展作物种植的良好禀赋条件。(3)不同行政区尺度平衡情景下,调入结果在研究区北部空间差异显著,与镇内平衡情景相比,县内平衡情景下,调入耕地的农业生产适宜性均值提高了2.08,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均值下降了0.67。(4)两种情景下,耕地的连片性、质量及稳定性均得到提升,因不受调入规模和行政单元空间范围限制,县内平衡情景下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适当扩大可恢复地类筛选范围有利于提升整体耕地质量并降低重要生态用地筛选概率。该研究构建的耕地空间布局调整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为制定农用地布局优化与整治提升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 空间布局优化 多尺度行政区 县内平衡 优化算法 农业生产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与灌溉效率关系研究
15
作者 李贵芳 逯梦岩 +1 位作者 马栋栋 赵翠萍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6,共12页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与灌溉效率研究是农业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但将二者纳入同一理论框架的成果并不多。通过梳理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和灌溉效率的最新研究,发现有关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研究较少涉及灌溉效率,而在灌溉效率的研究中常把农地经...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与灌溉效率研究是农业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但将二者纳入同一理论框架的成果并不多。通过梳理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和灌溉效率的最新研究,发现有关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研究较少涉及灌溉效率,而在灌溉效率的研究中常把农地经营规模作为关键影响变量之一,指出二者之间存在负向、正向或“倒U型”曲线关系,并揭示农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用水行为和农地细碎化是导致二者呈负向关系的主要原因;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经济和优化种植结构是导致二者呈正向关系的原因;节水设施的高成本和规模报酬递减规律是导致二者呈曲线关系的主要原因。在“小田并大田”和加快节水农业建设的背景下,改进传统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理论体系,明晰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和灌溉效率双目标优化作用机理,开展二者双目标优化的实证研究,构建双目标优化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框架和总结国内外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成功案例经验等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 灌溉效率 农地细碎化 规模经济 小田并大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农田的农机跨区作业紧急调配研究
16
作者 于春辉 常淑惠 +3 位作者 张璠 姚竟发 孟宇 郭亚倩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6-203,共8页
针对大规模农田的粮食抢收工作,由于抢收约束时间的限制,导致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粮食的收割任务,此时则会出现粮食损失值。构建以粮食损失值最小化为目标的农机跨区紧急调配模型,提出基于两阶段的农机紧急调配算法(Agricultur... 针对大规模农田的粮食抢收工作,由于抢收约束时间的限制,导致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粮食的收割任务,此时则会出现粮食损失值。构建以粮食损失值最小化为目标的农机跨区紧急调配模型,提出基于两阶段的农机紧急调配算法(Agricultural Machinery Emergency Algorithm based on Two Stages,TSEA)。首先按照基于距离的分区策略对大规模农田进行分区,接着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分别对各农田分区进行农机紧急作业调配。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主要从紧急任务的粮食损失值、算法运行时间等方面将TSEA算法与GA、SA算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SEA算法得到的紧急调度方案优于其他两种算法。为验证本文分区策略的有效性,分别采用TSEA算法和不分区的紧急调配算法从粮食损失值、算法运行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验证分区策略的有效性。多组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策略和算法对于解决大规模农田的农机跨区紧急调配问题更有效,可为农机管理部门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大规模农田 跨区作业 聚类分区 紧急调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及DESTIN约束的高分遥感影像田块语义分割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庆云 程涛 +2 位作者 顾兴健 朱艳 黄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9-999,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改善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田块语义分割中出现的区域不封闭、边缘不贴合、噪点问题,并进一步修正语义分割的识别错误。[方法]以安徽省阜南县、江苏省淮安市为研究地点,自建了农田田块数据集,引入考虑影像多尺度特征... [目的]本研究旨在改善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田块语义分割中出现的区域不封闭、边缘不贴合、噪点问题,并进一步修正语义分割的识别错误。[方法]以安徽省阜南县、江苏省淮安市为研究地点,自建了农田田块数据集,引入考虑影像多尺度特征的尺度分割思想与基于物候学的DESTIN(delineation by fus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information)分割算法,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及DESTIN约束的高分遥感影像农田田块语义分割方法。[结果]多尺度与DESTIN约束下基于深度模型的田块语义分割有效改善模型出现的区域不封闭、边缘不贴合、噪点和块状模糊等问题,一定程度修正了深度模型语义分割的错误识别,IoU指标在2个测试集上分别达到94.08%和90.79%,相较深度模型的遥感影像田块语义分割分别提高1.65%和2.32%,对研究区域的田块提取区域更完整、精度更高。[结论]多尺度及DESTIN约束进一步改善了田块语义分割问题,有助于提高高分遥感影像的田块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多尺度分割 DESTIN分割 农田田块提取 高分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8
作者 郭庆 刘静 +1 位作者 张寒影 吴志旻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4-1755,共12页
农业生产性服务通过将技术、信息、人才等有效引入农业生产环节,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进而为提高农业生态效率提供新路径。本文基于2005—2021年的中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下同)面板数... 农业生产性服务通过将技术、信息、人才等有效引入农业生产环节,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进而为提高农业生态效率提供新路径。本文基于2005—2021年的中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下同)面板数据,构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省份的农业生态效率,绘制核密度图分析农业生态效率的时间演变趋势,并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省份间农业生态效率的差异;采用双向固定模型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地经营规模、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2005—2021年全国及各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全国农业生态效率从2005年的0.388上升到2021年的0.893;且几乎始终呈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趋势,粮食主销区农业生态效率高于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各省份间农业生态效率差异较大,其中青海、上海、海南和北京等省(市)农业生态效率一直较高,而山西、安徽、甘肃和江西等省份农业生态效率一直较低。农业生产性服务显著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率,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中介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通过扩大农地经营规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态效率;相较于其他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西部地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农业生态效率提高作用更加明显。因此,为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健全耕地保护补贴机制,防止耕地“非粮化”,完善农机装备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农业生产性服务 农地经营规模 农业种植结构 农业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19
作者 张曜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10期171-173,共3页
目前,在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也无法发挥出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与价值。基于此,文章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处理对策,希望可以为农田... 目前,在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也无法发挥出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与价值。基于此,文章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处理对策,希望可以为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继而促进农业经济社会的有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农田 水利工程 信息化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技术要素探讨
20
作者 胡明山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6期78-80,共3页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保障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其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阐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详细剖析技术要素,致力于提升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安全性,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关键词 小型农田 水利工程 设计技术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