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4
1
作者 董飞 刘晓波 +1 位作者 彭文启 吴文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1-463,共13页
为厘清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演变历史,探讨计算方法发展趋势,在系统调研大量水环境容量研究文献基础上,详细梳理水环境容量从概念引入到研究至今的过程,归纳出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五大类计算方法:公式法、模... 为厘清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演变历史,探讨计算方法发展趋势,在系统调研大量水环境容量研究文献基础上,详细梳理水环境容量从概念引入到研究至今的过程,归纳出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五大类计算方法:公式法、模型试错法、系统最优化法(线性规划法和随机规划法)、概率稀释模型法和未确知数学法。解析了各类方法的基本思路、产生过程及应用进展,评述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与国外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比较,基于水环境系统复杂性及中国水资源管理特点与应用需求,认为中国应强化对概率稀释模型法、未确知数学法及随机规划法等3种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水环境容量 计算方法 概率稀释模型 系统最优化 未确知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Ⅰ)——理论 被引量:127
2
作者 王西琴 刘昌明 杨志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4-547,共4页
从水污染问题出发 ,探讨河道环境需水的内涵 .指出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是指维系河流的最基本环境功能不受破坏 ,所必须在河道中常年流动着的最小水量的阈值 .在此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污染比较严重河流的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的... 从水污染问题出发 ,探讨河道环境需水的内涵 .指出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是指维系河流的最基本环境功能不受破坏 ,所必须在河道中常年流动着的最小水量的阈值 .在此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污染比较严重河流的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的确定方法———段首控制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环境需水量 河流功能 计算方法 理论 水环境 段首控制法 生态系统 污水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潮河口环境和生态需水及其计算方法 被引量:26
3
作者 韩曾萃 尤爱菊 +1 位作者 徐有成 朱元甡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5-402,共8页
针对钱塘江河口以海域来沙为主的强潮河口特点,提出其环境和生态需水,包括维持河口冲淤平衡需水、防止河口咸水入侵需水、维持河口水功能区水质达标需水及最小生态需水。研究了各部分需水的计算方法,在一定计算条件下给出了定量的计算... 针对钱塘江河口以海域来沙为主的强潮河口特点,提出其环境和生态需水,包括维持河口冲淤平衡需水、防止河口咸水入侵需水、维持河口水功能区水质达标需水及最小生态需水。研究了各部分需水的计算方法,在一定计算条件下给出了定量的计算结果。根据分时段考虑原则、兼容性原则和区域性原则,对环境和生态需水的综合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钱塘江河口环境和生态需水年总量主要由维持河口冲淤平衡需水决定,占多年平均来水量的80%,而年内不同时期需水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并随计算条件发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河口 环境和生态需水 计算方法 计算指标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需水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4
作者 汤洁 佘孝云 +1 位作者 林年丰 麻素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学科前沿研究之一,涉及生态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文章论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进展,分析了生态环境需水的内涵、概念、分类和特征,总结了河流、植被、湖泊、湿地和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学科前沿研究之一,涉及生态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文章论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进展,分析了生态环境需水的内涵、概念、分类和特征,总结了河流、植被、湖泊、湿地和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最后,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今后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方向与技术、区域性范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需水 研究进展 计算方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污径比计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强 张泽中 +2 位作者 王宽 李群 齐青青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7-39,共3页
为了使现行污径比更加科学合理,提出底标比、排标比和危害系数并用来对原污径比进行改进完善。以东辽河为例,对新污径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污径比不仅能作为生态水质评价的指标,还能量化反映河流环境容量盈亏度。新污径比还可以更广... 为了使现行污径比更加科学合理,提出底标比、排标比和危害系数并用来对原污径比进行改进完善。以东辽河为例,对新污径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污径比不仅能作为生态水质评价的指标,还能量化反映河流环境容量盈亏度。新污径比还可以更广泛地应用到水资源水质评价、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水资源 污径比 新污径比 方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38
6
作者 刘静玲 杨志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4-609,共6页
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湖泊面临不断干枯、萎缩和水质污染严重的局面。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造成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维护湖泊和水库的合理水位及其水体的自净能力已经成为淡水资源科学配置和永续利用的基本保证。确定和保... 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湖泊面临不断干枯、萎缩和水质污染严重的局面。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造成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维护湖泊和水库的合理水位及其水体的自净能力已经成为淡水资源科学配置和永续利用的基本保证。确定和保证湖泊生态系统必需的最小水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计算湖泊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方法有:①水量平衡法;②换水周期法;③最小水位法;④功能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受损严重的湖泊,功能法无论从理论基础、计算原则和计算步骤,还是从需水量的分类和组成,都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现状和湖泊生态系统需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为防止湖泊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的趋势和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持。针对不同类型湖泊、生态环境特性和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在确定了湖泊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北方地区湖泊生态系统将进入科学管理和生态恢复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 计算方法 水量平衡法 换水周期法 最小水位法 功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态用水流量确定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董福平 管仪庆 +1 位作者 周黔生 余俊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547-551,共5页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提出要维持江河的生态用水流量,以维持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确保健康河流。经过对多种计算方法分析、比较,提出了河流生态用水流量的内涵与计算方法,该法简单可行,不但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有一定的...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提出要维持江河的生态用水流量,以维持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确保健康河流。经过对多种计算方法分析、比较,提出了河流生态用水流量的内涵与计算方法,该法简单可行,不但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供实际工作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方法 生态需水量 河流生态用水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平湖老湖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俊 孙秀玲 +2 位作者 曹升乐 赵喜富 李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7-80,共4页
东平湖既是防御黄河下游大洪水的重要分滞洪区,又是南水北调东线最末一级调度湖泊,具有防洪、调水、航运、旅游、养殖、引水灌溉等多项功能,其中老湖区是其发挥各项功能的基础。基于东平湖的功能,分别计算其本底需水量、蒸散发需水量、... 东平湖既是防御黄河下游大洪水的重要分滞洪区,又是南水北调东线最末一级调度湖泊,具有防洪、调水、航运、旅游、养殖、引水灌溉等多项功能,其中老湖区是其发挥各项功能的基础。基于东平湖的功能,分别计算其本底需水量、蒸散发需水量、渗漏需水量、水生生物栖息地需水量、景观娱乐需水量、稀释净化需水量、航运需水量,并综合考虑湖泊内生态和环境影响因子,建立生态环境需水量优化计算模型,对东平湖老湖区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东平湖老湖区的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75亿m3,对应的适宜水位为41.2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生态环境需水量 功能法 东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桃花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侯琨 王秀茹 +1 位作者 杜晓晴 靳春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8-341,共4页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生态系统的一项指标,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流域生态系统本身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保证并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平衡以及其他基本功能正常的最小需水量。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按照河道的范围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河道内生态环...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生态系统的一项指标,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流域生态系统本身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保证并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平衡以及其他基本功能正常的最小需水量。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按照河道的范围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因此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分别确定这两个方面需水量的计算范围和计算公式。研究以桂林市桃花江流域生态环境为例,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相应的介绍,并以科学的理论公式(主要是面积定额法和Tennant法)对该流域实际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分析,桃花江流域河道内、外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0.901亿m3和0.146亿m3,分别占流域年均径流量的26.8%和4.3%。因此,应通过科学管理及提高利用效率等方式,将该流域范围内工业及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在年均径流量的68%以下,以保证桃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生态环境需水量 面积定额法 TENNAN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和废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全程质量控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钧 杨文武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7期139-145,共7页
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全程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应用最新修订国标方法-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对水和废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进行了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概... 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全程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应用最新修订国标方法-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对水和废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进行了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概述了方法原理,简介了方法所需仪器与试剂,深入探讨了运用该方法进行水和废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问题。指出在最新修订国标方法基础上,正确进行水样干扰消除和预处理操作,准确确定水样稀释倍数,严格控制测定和培养温度,优先选取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溶解氧浓度,准确进行测定结果数据处理,切实规范监测数据结果填报,能够在确保水样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同时简化大批量成分复杂水样测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日生化需氧量 稀释与接种法 水和废水 全程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水枢纽下游河道内最小生态环境需水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永 丁志宏 冯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1,共4页
在对生态环境需水可靠性分析所涉及的诸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后,以已有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引水枢纽下游河道内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了调水枢纽下游河道内最小生态环境需水可靠性分析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法对有关最小... 在对生态环境需水可靠性分析所涉及的诸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后,以已有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引水枢纽下游河道内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了调水枢纽下游河道内最小生态环境需水可靠性分析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法对有关最小生态环境需水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描述。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从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安全的角度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生态环境需水 可靠性分析 蒙特卡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环境用水与生态环境需水的区别与计算问题 被引量:16
12
作者 左其亭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1-615,共5页
针对生态环境用水与生态环境需水概念和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与环境概念分析入手,对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区分,对其内涵和计算关键问题进行评述。文章认为生态环境用水与生态环境需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态环... 针对生态环境用水与生态环境需水概念和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与环境概念分析入手,对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区分,对其内涵和计算关键问题进行评述。文章认为生态环境用水与生态环境需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态环境用水是其“实际用水”之意,生态环境需水是其“需求水”之意,生态环境需水是生态环境达到某一水平时的“用水量”。文章还介绍了生态环境用(需)水的分类及计算方法,指出生态环境用(需)水计算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尺度问题和阈值问题,认为生态环境用(需)水总量不是分类或分区生态环境用(需)水量的简单相加;提出了“基于水循环模拟的生态环境用(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初步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用水 生态环境需水 生态与环境 计算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内生态需水及取水断面可调水量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金燕 包淑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42,92,共8页
宁夏固原城乡安全饮水水源工程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宁夏中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但调水工程在确定可调水量时,应充分考虑调出区生态环境建设,预留充足的水量。首先,对调出区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类型进行了界定,认为... 宁夏固原城乡安全饮水水源工程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宁夏中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但调水工程在确定可调水量时,应充分考虑调出区生态环境建设,预留充足的水量。首先,对调出区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类型进行了界定,认为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包括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输沙需水、河流水质稀释自净需水、河道内水面蒸发4个部分;其次,结合区域河道实际情况对估算河道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的Tennant法进行了改进,并采用改进的Tennant法及当前广泛应用的最小月平均流量法对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估算比较,认为Tennant法估算结果更能够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然后,采用最大月含沙量法对河道输沙需水量进行了估算,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分析认为河道蒸发需水量及稀释自净需水量可忽略不计;最后,系统分析了调水区各截引沟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最小值及适宜值,初步确定了调水区各截引沟道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最大值及适宜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区 生态环境需水量 TENNANT法 水资源可利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恒 肖杰 林蓉 《四川环境》 2014年第3期81-88,共8页
将以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为例,研究基于城市新区规划发展目标、确保水质达标情况下的生态环境用水需求。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是维持河流稀释净化能力需水,经预测,近期2020年为14.61亿m3/年、远期2030年为18.5... 将以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为例,研究基于城市新区规划发展目标、确保水质达标情况下的生态环境用水需求。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是维持河流稀释净化能力需水,经预测,近期2020年为14.61亿m3/年、远期2030年为18.58亿m3/年。要保障如此大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必须采取控制发展规模、提高用水效率、节水降耗,加快污水设施建设、提高排水标准,加快再生水和雨水综合利用,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实施"引青济岷"跨流域调水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天府新区 生态环境需水 稀释净化能力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兰溪东芝灌区河道环境需水量的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国燕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6期16-18,共3页
在东芝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规划设计中,将河道环境需水量纳入水量平衡计算中,并在传统的Tennant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根据实际河道水文特征周期来修正Tennant法的汛期和非汛期;采用典型年逐旬径流量修正Tennant法汛期、非汛期河道环境... 在东芝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规划设计中,将河道环境需水量纳入水量平衡计算中,并在传统的Tennant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根据实际河道水文特征周期来修正Tennant法的汛期和非汛期;采用典型年逐旬径流量修正Tennant法汛期、非汛期河道环境需水量,在满足必需的河道环境需水量的基础上,减少灌区不必要的弃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芝灌区 河道 环境需水量 分析计算 TENNANT法 水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需氧量现有2种标准分析方法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荟 赵敏敏 +1 位作者 吴仲夏 孙慧婧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1年第4期30-32,共3页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和《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 70—2001)是测定水中COD_(Cr)现有有效的2种标准方法。针对这2种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给出操作建议。指出,对高氯废水稀释后采用《...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和《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 70—2001)是测定水中COD_(Cr)现有有效的2种标准方法。针对这2种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给出操作建议。指出,对高氯废水稀释后采用《HJ 828—2017》方法测定水中COD_(Cr)时,稀释倍数太大或稀释后COD_(Cr)质量浓度<20 mg/L,将降低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采用《HJ/T 70—2001》方法测定高氯废水中COD_(Cr)时,硫酸亚铁铵浓度应为0.10 mol/L;《HJ 828—2017》方法中高、低质量浓度分界点建议从50 mg/L改为60 mg/L,试验结果可行且对部分行业排放标准适用性更好;鉴于低浓度样品的精密度结果相对偏大,建议按照COD_(Cr)的浓度大小分级设定精密度的质控要求,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标准方法 水样稀释 硫酸亚铁铵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及环境功能解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卫红 杨常亮 +2 位作者 傅强 杨桐 杨亮秀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2期121-125,166,共6页
阳宗海是典型的高原湖泊,为实现阳宗海流域的生态功能与水资源最优管理,通过环境背景调查及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功能计算模型,从湖泊蒸发需水量、湖泊自身存在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湖泊净化需水量、湖泊渗漏需水量、沿湖绿地需水量... 阳宗海是典型的高原湖泊,为实现阳宗海流域的生态功能与水资源最优管理,通过环境背景调查及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功能计算模型,从湖泊蒸发需水量、湖泊自身存在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湖泊净化需水量、湖泊渗漏需水量、沿湖绿地需水量6个方面,对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50%、80%三种保证率条件下,湖泊净化需水量占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的95%左右,说明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主要用于满足湖泊稀释自净;从湖泊环境功能角度分析,即阳宗海目前主要环境功能为稀释净化其入湖污染物,不符合其目标环境功能。同时,由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与其对应蓄水量可知,阳宗海流域只有少量的可供水量,附近居民区及各种产业的发展,降低了整个湖泊的可供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宗海 生态环境需水量 功能法 环境功能 可供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湖生态系统生态用水优化研究——以滇池流域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明净 杜展鹏 +3 位作者 段仲昭 严长安 高伟 刘嫦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41-1348,共8页
生态需水是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基础。湖泊流域的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水量联系,目前对流域内生态用水的研究多为单一生态系统生态需水简单相加,忽略了河流和湖泊之间复杂的水量联系。基于河湖复合生态系统之间的... 生态需水是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基础。湖泊流域的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水量联系,目前对流域内生态用水的研究多为单一生态系统生态需水简单相加,忽略了河流和湖泊之间复杂的水量联系。基于河湖复合生态系统之间的水量联系构建了河湖生态系统生态用水优化模型,并以滇池为例分析了河湖生态系统生态用水规律。结果表明:湖泊流域中单一河流或湖泊生态需水计算结果不能满足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用水要求,需要综合考虑河流和湖泊之间的水量联系;在当前水质状况下,牛栏江每年的调水量不能满足滇池流域的生态用水要求;滇池流域水体污染对流域内生态用水影响较大,随着水体污染程度的下降,流域生态用水量和调水量呈指数下降,河流生态用水呈线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水 流域模型 月保证率法 水量平衡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库生态与环境需水量的计算与调控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华 邵东国 张湘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3-46,106,共5页
针对水库生态与环境需水量牵涉面广的问题,在分析水库生态与环境需水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库生态库容与环境库容的计算原则与量化计算方法。水库生态与环境需水量应遵循生态优先与多功能兼容、多指标分等级控制与最不利指标调控相结... 针对水库生态与环境需水量牵涉面广的问题,在分析水库生态与环境需水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库生态库容与环境库容的计算原则与量化计算方法。水库生态与环境需水量应遵循生态优先与多功能兼容、多指标分等级控制与最不利指标调控相结合、时间动态平衡与空间均衡协调的原则。根据拟定的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分析计算了广东省合水水库全年各时期的生态与环境需水量阈值,得出了水库生态库容与环境库容。分析成果为维持合水水库功能正常发挥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生态需水 环境需水 功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征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20
作者 罗子云 《环境科学导刊》 2010年第4期54-56,共3页
基于仪征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利用供需平衡法计算仪征市水资源承载力;通过对仪征市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推算仪征市容量承载力。建立"可利用用水量—废水排放量—废水目标排放量"关系式,确定仪征市水环境承载力。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供需平衡法 仪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