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患者多重耐药乙肝病毒感染的基因型和表型特点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妍 许智慧 +10 位作者 刘立明 李乐 茹超 陈丽 白文林 李晓东 姚增涛 思兰兰 纪冬 辛绍杰 徐东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大样本来源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多重耐药HBV的基因型和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 800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反转录酶(RT)区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相关的突变类型及频率,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克隆测序法(≥20... 目的分析我国大样本来源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多重耐药HBV的基因型和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 800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反转录酶(RT)区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相关的突变类型及频率,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克隆测序法(≥20个克隆/样本)对其中的46例多重耐药HBV突变株进行鉴定。采用体外表型耐药分析法检测核苷类与核苷酸类联合处理对多重耐药HBV的抑制效果。分析临床治疗方案在多重耐药HBV感染的发生及控制中的作用。结果在11 800例慢性HBV感染者中,共3658例(31.0%)检出核苷(酸)类耐药相关突变,其中拉米夫定(LAM)耐药突变2592例(70.9%),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突变665例(18.2%),恩替卡韦(ETV)耐药突变293例(8.0%),替比夫定(LdT)耐药突变62例(1.7%),同时针对核苷类和核苷酸类的多重耐药(MDR)突变46例(1.3%)。对46例多重耐药感染样本的克隆测序显示,40例样本在同一病毒基因组上检出MDR突变,其他6例样本的MDR突变则存在于不同的HBV基因组中。基因型分析显示共有15种病毒变异形式,同时耐LAM(或LdT)和ADV,以及同时耐ETV和ADV的MDR株分别为10种和5种。体外表型耐药分析结果显示,ETV(或LAM)和ADV联合用药可有效抑制HepG2细胞内MDR HBV的复制,但对野生株无类似效果。临床用药方案分析显示,多重耐药HBV感染常出现在LAM(或)LdT、ADV、ETV序贯治疗的患者,以LAM→ADV(22例)和LAM→ADV→ETV(10例)最多见,发生多重耐药后大多出现病毒学和(或)生化学突破。LAM+ADV或ETV+ADV联合挽救治疗可成功将大多数多重耐药HBV的DNA复制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结论我国MDR HBV株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表型分析和临床观察均证实核苷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控制MDR HBV复制。多重耐药HBV感染的发生与临床长期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序贯治疗有关,密切监测病毒应答及耐药突变对于临床尽早制定最优的抗病毒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核苷(酸)类 抗药性 多种 病毒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阿德福韦酯自然变异耐药与抗病毒后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P基因序列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汪莉萍 韩方正 +3 位作者 李春杨 闫梅 张言超 颜学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606-608,共3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聚合酶RT区序列分析,观察对阿德福韦酯(ADV)自然变异耐药及继发耐药的异同。方法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78例对ADV耐药患者外周血HBV RT区基因序列。其中曾用ADV治疗患者30例(...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聚合酶RT区序列分析,观察对阿德福韦酯(ADV)自然变异耐药及继发耐药的异同。方法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78例对ADV耐药患者外周血HBV RT区基因序列。其中曾用ADV治疗患者30例(治疗组),未抗病毒治疗48例(未治疗组),并对两组ADV相关耐药变异位点发生频数进行比较。结果未治疗组ADV耐药的主要变异类型为rtA181V/T 10例(20.8%),rtN/H238T/D/S 10例(20.8%)和rtV214A变异13例(27.1%);而治疗组发生的ADV耐药变异主要为rtA181V/T 16例(53.3%),没有发现rtN/H238T/D/S变异,仅发现1例rtV214A变异。结论CHB患者中存在相当严重的ADV自然变异耐药变异,主要变异类型为rtN/H238T/D/S及rtV214A,而抗病毒治疗后该变异位点发生频数反而相对减少。rtA181V/T变异既可以为自然变异也可以由ADV抗病毒治疗而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抗药性 多种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光荣 卢灵峰 +3 位作者 向成玉 杨葵 邓正华 刘靳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602-605,共4页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筛选鲍曼不动杆菌(Ab)98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DR-Ab携带相关耐药基...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筛选鲍曼不动杆菌(Ab)98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DR-Ab携带相关耐药基因OXA-23、OXA-24、IMP、VIM、TEM、SHV;并对耐药基因扩增阳性的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98株MDR-Ab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73.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5.1%和54.1%,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100.0%和87.8%,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9.8%、91.8%和77.6%,对磺胺甲噁唑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91.8%和100.0%,对多黏菌素和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分别为14.3%和11.2%,对四环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6.1%、4.1%;98株MDR-Ab耐药基因检测,各有70株携带OXA-23和TEM基因,53株携带VIM基因,41株携带IMP基因,未检测到OXA-24、SHV基因;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OXA-23、TEM、IMP和VIM 4种基因分别与NCBI序列的同源性为98%、98%、99%和99%。结论该地区临床分离MDR-Ab耐药情况比较严重,耐药基因的携带以OXA-23和TEM为主,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导致MDR-Ab耐药的重要原因,临床医务人员对Ab感染患者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产生多重耐药的挽救治疗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宋闽宁 黄文琪 闵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索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产生多重耐药(MDR)的挽救治疗方法。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5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产生MDR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例,分成替诺福韦(TDF)加恩替卡韦(ETV)组、TDF单用组及阿德福韦(ADV)加ETV组。按4... 目的探索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产生多重耐药(MDR)的挽救治疗方法。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5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产生MDR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例,分成替诺福韦(TDF)加恩替卡韦(ETV)组、TDF单用组及阿德福韦(ADV)加ETV组。按4、12和24周时间段观察肝肾生化指标,病毒基因及HBV标志物检测值。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TDF+ETV联合组,4周时血清肝生化检测值正常、HBV DNA检测值低于检测下限9/9例。TDF单用组,4周时血清肝生化指标复常9/9例,HBV DNA检测值低于检测下限6/9例。12周时HBV DNA检测值低于检测下限9/9例。沿用耐药时的ADV+ETV治疗组,24周未见应答。与前两组对照,χ2=5.35~6.40,P<0.01。结论 TDF可有效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MDR的挽救治疗,效果优于ADV+ETV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核苷类 抗药性 多种 病毒 挽救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