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2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Steady-state Performances for a Novel Line-start Singl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ith Three Parallel-connected Windings 被引量:2
1
作者 PEI Ying WANG Xiuhe TANG Xu ZHAO Junwe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I0012-I0012,共1页
对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实用的接线方式,比如Smith接法、SEMIHEX接法。然而,对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很少有合适的接法提出。将并联式接法应用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 对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实用的接线方式,比如Smith接法、SEMIHEX接法。然而,对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很少有合适的接法提出。将并联式接法应用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绕组并联式异步起动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分析了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同步运行时以及起动瞬间的正序、负序阻抗,基于对称分量法,对该接法电机的对称运行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了电容的确定方法,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电容值进行优化。提出了该新型电机稳态性能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台高功率因数和一台低功率因数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样机,并分别将其改接为三绕组高效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功率因数的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更适合改接成新型三绕组并联式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低功率因数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改接成的单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具有与同容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相近的效率和更高的功率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并联连接 稳态性能 绕组 型线 永磁同步电机 对称操作 三相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culation for electromagnetic torque of double-stator-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被引量:1
2
作者 柴凤 朱春波 程树康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0年第2期58-61,共4页
Presents the mathematic model built for double stat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 through a brief analysis of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equations established for calculation of their torques, and the d... Presents the mathematic model built for double stat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 through a brief analysis of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equations established for calculation of their torqu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totypes, and discusses the comparison of the motor under development with the conventional motors with the same volume, stator structure, and magnet shape, and concludes the motor under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volume ratio of mo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STATOR electromagnetic TORQUE synchronous mo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High-Thrust and Double-Sided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Modul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quipment
3
作者 Myung-jin CHUNG Sang-yeon HWANG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2010年第S1期114-117,共4页
Recently,there is an increasing requirement for controlling linear motion up to a few hundred of millimeter strokes in the area of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production equipment.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tion sy... Recently,there is an increasing requirement for controlling linear motion up to a few hundred of millimeter strokes in the area of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production equipment.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tion system for LCD production equipment are high acceleration and high velocity with positioning accuracy.To satisfy these requirements,it has to be designed with the high-thrust force and low velocity ripple.In this work, high-thrust and double-sided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LSM)module is proposed and the developed high-thrust and double-sided LSM module is verified by performance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thrust double-sieded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MODULE LCD equi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IVE DOUBLE LOOP CONTROL FOR A SQUARE WAVE BRUSHLESS DC MOTOR
4
作者 周波 李先祥 朱震莲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1996年第2期34+30-33,共5页
A new type of brushless DC motor has been developed by using a square wave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ith its double loop control circuit. The double loop control scheme of the drive system yie... A new type of brushless DC motor has been developed by using a square wave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ith its double loop control circuit. The double loop control scheme of the drive system yields a combination of desired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simplified control structure, small ripple torque, high speed accuracy, wide operating speed range, and fast dynamic respons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chronous motors speed control systems INVERTERS brushless DC motor double loop control square wave mo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rimination of Motor Imagery Patterns by Electroencephalogram Phase Synchronization Combined With Frequency Band Energy 被引量:4
5
作者 Chuanwei Liu Yunfa Fu +3 位作者 Jun Yang Xin Xiong Huiwen Sun Zhengtao Yu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17年第3期551-557,共7页
Central nerve signal evoked by thoughts can be directly used to control a robot or prosthetic devices without the involvement of the peripheral nerve and muscles.This is a new strategy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A ... Central nerve signal evoked by thoughts can be directly used to control a robot or prosthetic devices without the involvement of the peripheral nerve and muscles.This is a new strategy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A method of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phase synchronization combined with band energy was proposed to construct a feature vector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of brain-computer interaction based on EEG induced by motor imagery in this paper,rhythm and beta rhythm were first extracted from EEG by band pass filter and then the frequency band energy was calculated by the sliding time window;the instantaneous phase values were obtained using Hilbert transform and then the phase synchronization feature was calculated by the phase locking value(PLV) and the best time interval for extracting the phase synchronization feature was search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LV value in the time domain.Finally,discrimination of motor imagery patterns was performed by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ase synchronization feature more effective in4s-7s and the 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 was 91.4%.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achieved by a single EEG feature related to motor imagery,the 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 was improved by 3.5 and4.3 percentage points by combining phase synchronization with band energy.These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study provides a wa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nline real-time brain-computer interaction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EEG related to motor ima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computer interaction(BCI)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frequency band energy motor imagery phase synchron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Development in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Synchronous Motor
6
作者 V. Chandrasekaran D. Nagarajan B. Nagaraj 《Circuits and Systems》 2016年第10期2865-2874,共11页
Synchronous machines are dedicated to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They are generally employed in rolling mills, pumps, fans, and compressors like reprobating and centrifugal drives, pulp and paper processing, water trea... Synchronous machines are dedicated to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They are generally employed in rolling mills, pumps, fans, and compressors like reprobating and centrifugal drives, pulp and paper processing, water treatment, mining, and in cement industries. As a synchronous motor, the performance is reduced for the given excitation while the load increases. When operated a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both power loads and lighting loads depend on the output from the armature wind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choice in which by providing an additional winding in the stationary armature, when operated as a Double Winding Synchronous Motor (DWSyM), it becomes possible to operate in maximum power factor by adjusting the loads on both the stator windings. When operated as conventional motor, for the load current of 3.5 A, the efficiency is 55% and power factor is 0.55, for the same excitation when second winding is connected to a load current of 1 A, the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o 77.6% and power factor is improved to 0.66. The main focus of this machine i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chine for the reduced excitation and minimum load. For the reduced excitation, the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by loading both the windings. While operated as Double Winding Synchronous Generator (DWSyG), two stator outputs are available which help to separate the power and lighting circuits. Hence, interruption in the lighting circuit can be limited, this machine can be considered as Twin gener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Winding synchronous motor (DWSyM) double Winding synchronous Generator (DWSy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Energy Conservation Twin Gener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tor-CAD的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仿真设计
7
作者 孟伟平 李智鑫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
为检验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性能,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与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了其定转子内外径尺寸、气隙、槽型、轴向长度、极槽数等主要参数;基于Motor-CAD电机仿真软件,对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进行电磁计算,分析了不同齿宽、槽圆角... 为检验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性能,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与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了其定转子内外径尺寸、气隙、槽型、轴向长度、极槽数等主要参数;基于Motor-CAD电机仿真软件,对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进行电磁计算,分析了不同齿宽、槽圆角半径、槽数、永磁体弧长下电机转矩脉动、齿槽转矩的变化,得到了转速为1500 r/min下的转矩脉动、齿槽转矩、电机最大可能转矩等电机性能指标,并采用螺旋水道水冷方式对电机进行冷却设计,求解出电机各部分的温度数据。通过仿真实验发现,设计的电机符合转矩和温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 仿真设计 motor-CAD 结构优化 冷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分类的NPC型三电平双三相PMSM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8
作者 袁庆庆 步凡 +1 位作者 谢晓彤 夏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768,I0030,共12页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角区域分类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以基波子平面大投影幅值为原则,对729个电压矢量进行初筛;接着,基于三角区域分类方法对筛选后的电压矢量进行分类,并对期望电压进行所属三角区域定位、确定候选矢量。设计满足电机定子电流谐波抑制及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目标函数;根据电机数学模型和逆变器特征研究多目标控制权重因子的理论设计方法。不同工况下的有效性及对比实验表明,所研究的控制策略不仅能改善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的多目标控制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分类 谐波电流 中点电位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趋近律的IPMSM滑模NDOB调速控制
9
作者 谷爱昱 庞城洁 乐敏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调速系统中的传统滑模控制存在抖振严重、响应速度慢和抗扰能力差等问题。为了增强IPMSM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双幂次趋近律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调速系统中的传统滑模控制存在抖振严重、响应速度慢和抗扰能力差等问题。为了增强IPMSM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双幂次趋近律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NDOB)的滑模控制方法。改进双幂次趋近律通过在幂次项引入系统状态变量,使趋近律具有变速趋近特性,解决了滑模趋近速度和抖振抑制间的矛盾。为了进一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设计了NDOB,该观测器不仅可以对扰动进行补偿,还可以通过减小趋近律增益系数进一步抑制系统抖振。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改进双幂次趋近律 非线性扰动观测器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MO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10
作者 陈甦欣 蒋曜骏 +1 位作者 王淑旺 侯陈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传统滑模观测器(SMO)在估算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时存在抖振较强以及转速误差波动较大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引入了一种改进型指数趋近律,并且用光滑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传统的符号函数,降低了系统的高频抖振;采用积分滑模面代替传统的滑... 传统滑模观测器(SMO)在估算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时存在抖振较强以及转速误差波动较大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引入了一种改进型指数趋近律,并且用光滑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传统的符号函数,降低了系统的高频抖振;采用积分滑模面代替传统的滑模面,消除了定子电阻的影响,并用Lyapunov第二方法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最后,为了保证电机运行时有较高的观测精度,通过改进锁相环代替反正切函数和相位补偿。并基于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来验证可行性,经仿真对比分析,本文设计的观测器在转速突变和加入负载后转速误差范围从-10 r/min~10 r/min降低至-0.1 r/min~0.4 r/min,转子位置误差降低了44.4%。表明了设计的观测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并且能有效地降低高频抖振,提高了观测精度,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滑模观测器 指数趋近律方法 锁相环(P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PWM调制的面装式PMSM的矢量控制仿真
11
作者 骆东松 梁亚鹏 苗鹏鑫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于效率高、传动消耗小、噪音低、谐波少、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产生的电磁转矩精度高,常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对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其定子绕组与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相同,转子采用永久磁钢... 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于效率高、传动消耗小、噪音低、谐波少、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产生的电磁转矩精度高,常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对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其定子绕组与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相同,转子采用永久磁钢,磁通恒定,对控制而言,电压方程、磁链方程和转矩方程都较异步电动机简单。论文首先在建立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之前做如下假设,忽略铁心饱和、涡流和磁滞损耗,忽略转子永久磁钢电导率,且定子侧相绕组中感应电动势及磁动势波形为正弦波。其次建立了二极面装式电压空间矢量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后续进行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建模与仿真,搭建了仿真平台。得到了在不同的给定转速及负载下,电机速度、电磁转矩及各相电流的变化趋势与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面装式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 MATLAB仿真 电压电流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制动电机绕组缺相的EMB容错控制
12
作者 王国栋 王丽芳 +1 位作者 吴艳 张俊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5-2346,I0025,共13页
电子机械制动(electromechanical brake,EMB)电机驱动系统作为EMB的动力源,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关系着整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文中以提高EMB制动电机驱动系统的容错能力作为切入点,研究EMB制动电机的绕组缺相容错控制策略,增加制动系统的... 电子机械制动(electromechanical brake,EMB)电机驱动系统作为EMB的动力源,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关系着整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文中以提高EMB制动电机驱动系统的容错能力作为切入点,研究EMB制动电机的绕组缺相容错控制策略,增加制动系统的冗余度。文中的EMB制动电机以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容错性优点的中性点隔离的相移30°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ual thre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DTPMSM)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分析对比DTPMSM常用的两种建模方法、数学模型和脉宽调制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正常工况下同时具备两种建模方法优点的EMB控制结构;然后,在此控制结构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一种与正常工况具有相同解耦变换矩阵、数学模型和控制结构,并且适用于电机任意位置绕组缺相故障的EMB制动电机容错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的全工况容错控制策略在正常工况、缺相容错工况和正常工况与容错工况切换时的有效性。同时,验证容错控制策略使EMB保持了高可靠的制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容错控制 开路故障 可靠性 电子机械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自适应的九相永磁同步电机开路容错控制
13
作者 林潇锐 和阳 +3 位作者 赵文祥 吉敬华 陶涛 王化南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6,共11页
九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容错能力强、控制自由度多等优点,在高可靠性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解决电机绕组发生开路时,传统容错策略需要故障定位及算法切换等问题,针对九相电机三中性点的任意... 九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容错能力强、控制自由度多等优点,在高可靠性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解决电机绕组发生开路时,传统容错策略需要故障定位及算法切换等问题,针对九相电机三中性点的任意相绕组开路故障,提出一种无需故障定位和算法切换的电流自适应容错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分离出谐波平面电流的故障参考角,得到各个谐波平面的电流参考通式。当发生开路故障后,通过谐波平面电流参考通式直接作用于控制系统,实现主动容错。由于闭环情况下故障参考角存在偏差,通过引入改进型重复-准比例谐振控制器对故障前后的谐波电流进行精准跟踪,进一步抑制了开路故障下的转矩脉动和电流谐波,保证了故障前后的稳态性能。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相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自适应 开路故障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闭环滑模的飞轮储能电机恒压放电研究
14
作者 邱萌萌 张莉 +1 位作者 朱文武 盛艳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由于飞轮储能装置要求在充、放电过程中保证母线电容电压恒定,针对传统电压外环PI控制下的非线性、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滑模电压平方控制,实现了系统全局线性化控制,且提升了系统在宽转速调速范围内的鲁棒性。另外将电流滑... 由于飞轮储能装置要求在充、放电过程中保证母线电容电压恒定,针对传统电压外环PI控制下的非线性、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滑模电压平方控制,实现了系统全局线性化控制,且提升了系统在宽转速调速范围内的鲁棒性。另外将电流滑模内环的符号函数改为相对饱和的函数,在保留优良鲁棒性的基础上,减少了系统抖振与谐波效应。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相比传统电压控制,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与较好的抗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 永磁同步电机 放电控制 双闭环滑模控制 线性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四开关逆变器驱动PMSM混合多矢量MPC策略
15
作者 郭磊磊 靳雪妍 +2 位作者 王朋帅 李琰琰 楚之乐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84,共15页
针对常规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存在电流纹波较大、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直流电压脉动的可视化分析方法,以评估三相四开关逆变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常规多矢量MPC策略的有效性。详细介绍了基于可视化分析... 针对常规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存在电流纹波较大、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直流电压脉动的可视化分析方法,以评估三相四开关逆变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常规多矢量MPC策略的有效性。详细介绍了基于可视化分析的常规多矢量MPC策略有效性的证明方法,并根据该方法证明了三矢量MPC策略比单矢量MPC策略具有更小的电流控制误差和纹波。然而,该分析结果也表明,在整个电压矢量平面内,常规三矢量MPC策略并没有完全优于常规双矢量MPC策略。为此,根据该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矢量MPC策略,通过融合常规双矢量和三矢量MPC策略,进一步降低了电流控制误差和纹波。最后,对比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混合多矢量MPC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三相四开关逆变器 可视化分析 混合多矢量 直流电压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盘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鼓综合加载试验台研制
16
作者 潘华磊 赵亚燊 +1 位作者 赵俊杰 张盼港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针对现有转鼓综合加载试验台无法在同一试验台上完成拖拉机和汽车加载测试的问题,采用双绕组结构改变电机的串并联接法,研发了一种基于盘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鼓综合加载试验台。该试验台的转鼓具有低速大扭矩和高速小扭矩两种工作模式,... 针对现有转鼓综合加载试验台无法在同一试验台上完成拖拉机和汽车加载测试的问题,采用双绕组结构改变电机的串并联接法,研发了一种基于盘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鼓综合加载试验台。该试验台的转鼓具有低速大扭矩和高速小扭矩两种工作模式,满足拖拉机和汽车两类车辆的加载测试要求。选用重卡汽车和LX2204型拖拉机对试验台加载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试验台可以完成对汽车和拖拉机的加载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功机 双绕组 串并联 盘式永磁同步电机 转鼓 拖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车辆永磁牵引系统电机绝缘故障技术研究
17
作者 周宇帆 朱东坡 瞿海平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3期83-85,共3页
永磁同步牵引电机较异步电机具有损耗低、效率高、启动特性好、加速性能强、噪声低等显著优势,已经在许多地铁线路进行了批量应用,研究其绝缘故障对牵引系统、地铁车辆及运营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轨道交通领域永磁... 永磁同步牵引电机较异步电机具有损耗低、效率高、启动特性好、加速性能强、噪声低等显著优势,已经在许多地铁线路进行了批量应用,研究其绝缘故障对牵引系统、地铁车辆及运营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轨道交通领域永磁电机牵引系统接地短路、相间短路,对这些故障模式进行研究,掌握故障产生机理,分析其对车辆的影响,并从设计、制造、运营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车辆 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绝缘故障 相间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舵用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双平面矢量控制技术研究
18
作者 赵禧 尚俊云 +1 位作者 曹宽 李彪 《微电机》 2025年第1期14-20,32,共8页
针对无人机中舵机用电机大功率、高转矩、高可靠性的要求,对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矢量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五相PMSM在自然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Clark、Park变换,推导出两相坐标系、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进而... 针对无人机中舵机用电机大功率、高转矩、高可靠性的要求,对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矢量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五相PMSM在自然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Clark、Park变换,推导出两相坐标系、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进而设计双平面矢量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够同时控制电机的基波和三次谐波电流,以优化电机的性能。针对五相SVPWM调制方法,传统的相邻最大两矢量合成目标矢量时会伴生三次谐波电压,于是提出采用改进的相邻四矢量合成方法,通过控制基波平面电压矢量及其作用时间有效抑制了伴生三次谐波电压。在Simulink下搭建了五相PMSM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然后搭建了五相PMSM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说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实际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相PMSM 双平面矢量控制 五相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三次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阶观测器九相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缺相容错控制
19
作者 马茂原 曹仁廷 +1 位作者 刘晓明 郑晓钦 《大电机技术》 2025年第2期28-37,共10页
多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转矩密度高、容错能力强等优点。本文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九相永磁同步电机,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磁链的全阶状态观测器缺相容错控制方法,准确估算电机正常和缺相故障时转子位置信息,实现电机在缺相故障和... 多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转矩密度高、容错能力强等优点。本文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九相永磁同步电机,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磁链的全阶状态观测器缺相容错控制方法,准确估算电机正常和缺相故障时转子位置信息,实现电机在缺相故障和容错状态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稳定运行。首先,基于静止坐标系电压模型构建全阶状态观测器估算扩展磁链,利用扩展磁链幅值不随转速变化的特性,结合锁相环提取转子位置信息;其次,计算缺相容错目标电流,通过调整剩余健康相电流重构容错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九相永磁同步电机平台,验证全阶状态观测器无位置传感器缺相容错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相永磁同步电机 扩展磁链 全阶观测器 缺相故障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低频谐波电流抑制
20
作者 金秋宇 郑博元 王馨苑 《应用科技》 2025年第1期154-158,165,共6页
针对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器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ual thre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DTP-PMSM)的四维矢量控制系统中存在响应速度慢及谐波电流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quasi... 针对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器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ual thre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DTP-PMSM)的四维矢量控制系统中存在响应速度慢及谐波电流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quasi-proportional resonance,Q-PR)控制器的DTP-PMSM控制策略,通过使用矢量空间解耦方法对DTP-PMSM进行建模,在基波子平面的电流环中使用PI控制器控制,同时在谐波子空间引入准比例谐振控制器,抑制5、7次谐波电流对电动机运行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Q-PR控制器相较于传统PI控制器,在谐波抑制方面具有一定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电机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低频谐波电流 矢量控制 比例积分控制器 准比例谐振控制器 空间矢量解耦 三相解耦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