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Layout and Simulation of Logarithmic Spiral Double Curved Arch Dam Transverse Joints
1
作者 DU Ting-na DU Qi-lu HUI Yuan 《Computer Aided Drafting,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11年第1期8-12,共5页
Because of its good condition with mechanics, logarithmic spiral double curve arch ba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method in how to divide transverse joint in arch dam ... Because of its good condition with mechanics, logarithmic spiral double curve arch ba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method in how to divide transverse joint in arch dam will be given and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its calculation has been done. The C++ is used in electronic procedure and the 3D simulation has been finished with AutoCAD, which will provide the object model for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arch dam and the division of finite element mesh. Meanwhile, this method in dividing the transverse joint in arch dam also can be taken as the calculated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arch dam, construction lofting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work am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logarithmic spiral double curved arch dam transverse joints arched girder 3D modeling the design of C++ proced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nsile Properties of 3-Dimension-4-directional Braided C_f/Si C Composite based on Double-scale Model 被引量:1
2
作者 牛序铭 SUN Zhigang +1 位作者 宋迎东 GAO Xigua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7年第6期1271-1279,共9页
The longitude tensile properties of 3-Dimension-4-directional(3D-4d) braided C/Si C composites(CMC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help of a double scale model. This model involves micro-scale and unit-cell scale. In... The longitude tensile properties of 3-Dimension-4-directional(3D-4d) braided C/Si C composites(CMC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help of a double scale model. This model involves micro-scale and unit-cell scale. In micro-scale,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fiber tows which involves matrix cracking, interfacial debonding, and fiber failure are studied. The unit-cell scale model can reflect the braided structure and simulate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3D-4d CMCs by introducing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fiber tows into it. Quasi-static tensile tests of 3D-4d braided CMCs were performed on a PWS-100 test system. The predicted tensile stressstrain curve by the double scale model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4d braided C/SiC composites double-scale model stress-strain curve fiber to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into Freedom Surface Modeling System of Double Beta Spline in Space
3
作者 Liu Xumin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Jinzhou Teachers College, Liaoning 121000, P. R. China Xu Weixiang Auto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orthern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P. R. China Liu Xumin & Xu Weixiang Research into Freedom Sur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7年第3期65-73,共9页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double Beta spline curved surface which is controlled by doubl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algorithm principles, the treatment of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alternation of projection, the alg...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double Beta spline curved surface which is controlled by doubl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algorithm principles, the treatment of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alternation of projection, the algorithms of elimination hiddle line, the process to display and the primiples to produce the shaded curved surface. Based on all the above, a freedom surface modeling system (FSMS) is designed and some examples developed on FSMS are verified and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ved surface modeling double Beta spline curved surface Elimination hiddle line Piece together Shaded curved surf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梁截面形状与尺寸的协同优化研究
4
作者 徐峰祥 王得伟 +1 位作者 方志刚 韦文儒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管梁截面优化是汽车轻量化和性能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管梁截面形状与尺寸的协同优化方法是底盘零部件设计的重要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形状和尺寸两种不同属性变量进行耦合的双超椭圆方程,并利用双超椭圆方程构建了任意曲边截面。针对... 管梁截面优化是汽车轻量化和性能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管梁截面形状与尺寸的协同优化方法是底盘零部件设计的重要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形状和尺寸两种不同属性变量进行耦合的双超椭圆方程,并利用双超椭圆方程构建了任意曲边截面。针对任意曲边截面的优化,建立了截面自适应优化模型及多截面连续优化算法,该优化方法可自动进行形状优化、尺寸优化和形状等/变尺寸协同优化。对优化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显示,采用任意曲边截面优化得出的梁结构,梁横截面具有周向轮廓和厚度均匀过渡等优势,有效地减小了截面应力集中,提高了材料利用率,也为汽车机械零部件轻量化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优化 双超椭圆方程 任意曲边截面 截面自适应优化模型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新安江模型和TOPMODEL模型对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模式的描述(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周买春 高咏彤 刘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5-253,共9页
改进型新安江模型利用双抛物线型曲线来描述流域土壤蓄水容量的空间分布及进行产流计算.双抛物线型曲线有一种内在结构,能够利用同一组参数对流域空间上同时存在的多种土壤水分模式进行描述.然而,这一曲线为统计积分表达式,需要利用流... 改进型新安江模型利用双抛物线型曲线来描述流域土壤蓄水容量的空间分布及进行产流计算.双抛物线型曲线有一种内在结构,能够利用同一组参数对流域空间上同时存在的多种土壤水分模式进行描述.然而,这一曲线为统计积分表达式,需要利用流域降雨径流观测资料通过最优率定来确定.传统的TOPMODEL模型利用湿润指数或土壤-地形指数,对流域内每一点的土壤水分进行预测.然而,TOPMODEL模型假定整个流域处于稳定状态,且地下水位与地面平行.这种简化处理使得TOPMODEL模型并不适用于流域每一点.本文结合新安江模型双抛物线型曲线和TOPMODEL模型湿度指数,充分利用流域降雨径流观测资料和分布式地形数据,对不同的土壤水分模式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双桥流域空间上的分布进行了确定,研究得出了该流域划分TOPMODEL模型适用范围的湿度指数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抛物线型曲线 湿度指数 土壤水分 新安江模型 TOPmode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黄河流域水沙动态及其归因分析
6
作者 王逸飞 武磊 +6 位作者 杨致远 高祖桥 申娜 李美静 张旭阳 刘源文 李常斌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以甘肃黄河流域中洮河、祖厉河和泾河流域3个支流典型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WAT模型对典型流域的水沙过程进行模拟。采用双累积曲线划分水沙变化特征时段,通过对比分析各特征时段SWAT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气候和下垫面因素对3个典型流域水... 以甘肃黄河流域中洮河、祖厉河和泾河流域3个支流典型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WAT模型对典型流域的水沙过程进行模拟。采用双累积曲线划分水沙变化特征时段,通过对比分析各特征时段SWAT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气候和下垫面因素对3个典型流域水沙过程影响的贡献分离。结果表明:SWAT模型对3个典型流域水沙模拟精度较好,不同典型流域径流深和输沙模数空间分异显著,洮河流域水多沙少,祖厉河和泾河流域水少沙多;3个典型流域降水-径流和径流-泥沙双累积曲线的斜率存在明显变化,以斜率表征的径流系数和输沙量均呈减小趋势;1980—2020年,3个典型流域水沙俱减,气候和下垫面因素对各特征时段水沙变化的贡献存在差异,前期气候因素影响显著,后期下垫面因素贡献有所提升;人类活动参与改造的下垫面因素是甘肃黄河流域水沙俱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动态 SWAT模型 双累积曲线 气候因素 下垫面因素 甘肃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纤维桥接效应的复合材料双悬臂梁脱层演化模拟研究
7
作者 黄晨光 谢乾 +2 位作者 陈龙 孔繁杰 孔杰 《宇航总体技术》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在双悬臂梁试验测得的力位移曲线基础上,现有的大部分理论将断裂韧性取为常数来预测层间开裂行为,导致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完善现有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脱层理论,采用经典梁理论和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 在双悬臂梁试验测得的力位移曲线基础上,现有的大部分理论将断裂韧性取为常数来预测层间开裂行为,导致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完善现有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脱层理论,采用经典梁理论和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双悬臂测试。此外,考虑脱层过程中纤维桥接效应,利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开展相应的数值模拟,数值结果与已有的理论预测以及试验测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纤维桥接使得断裂韧性增加,模拟得到的力位移曲线与试验测试结果非常吻合,因而在模拟中考虑纤维桥接效应对临界能量释放率进行修正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裂纹起始和扩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悬臂梁测试 纤维桥接 内聚力模型 R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地区结构性软土的压缩试验及参数研究
8
作者 张俊腾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197,共9页
以实际在建工程项目为依托,对福州四县区的结构性软土进行压缩试验,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修正了Burland提出的归一化压缩曲线模型,同时提出了双对数模型,作为综合评价福州地区软土结构性的实用模型。结果表明:福州地区土具有较强的结构性... 以实际在建工程项目为依托,对福州四县区的结构性软土进行压缩试验,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修正了Burland提出的归一化压缩曲线模型,同时提出了双对数模型,作为综合评价福州地区软土结构性的实用模型。结果表明:福州地区土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工程实践上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地区的经验公式;修正的归一化压缩曲线模型能够直观反映福州地区土的压缩性状,在工程实践上应用非常方便;双对数法能够方便确定结构性软土的屈服应力,结合屈服阶段和过渡区阶段直线的斜率可以为工程实践中地基承载力的验算和变形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软土 屈服应力 归一化压缩曲线 双对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haped growth curves in fermentations and golden ratio
9
作者 Sergey P.Klyko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 SCIE 2020年第3期107-136,共30页
A model of the growth curve of microorganisms was proposed,which reveals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number of a‘golden section’,1.618…,for main parameters of the growth curves.The treatment mainly concerns the ratio ... A model of the growth curve of microorganisms was proposed,which reveals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number of a‘golden section’,1.618…,for main parameters of the growth curves.The treatment mainly concerns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asymptotic value of biomass in the phase of slow growth to the real value of biomass accumulation at the end of exponential growth,which is equal to thc square of the'golden section',i.e.,2.618.There are a few relevant theorems to explain these facts.New,yet simpler,methods were considered for deterrmining the model parameters based on hyperbolic functions.A comparison was made with one of the alternative models to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model.The proposed model should be useful to apply at various stages of fermentation in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units.Further,the model could give a new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hematical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algebra of the‘golden section'as a whole,as well a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equation at decomposing of any roots with any degrees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constants and/or variab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en section golden ratio modeling fermentation s-shaped curves oxy-gen restriction cells numbers theory
原文传递
基于ABAQUS的单丝双面气电立焊数值模拟
10
作者 刘芳芳 傅博 +2 位作者 韩严法 蒋健博 厉文墨 《电焊机》 2024年第6期45-52,共8页
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单丝双面气电立焊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有限元模型。热源模型选取圆柱体热源与面热源的组合,并采用生死单元技术来进行焊缝的填充加载,采用试验测定的EH40钢高温热物性参数模拟了焊接过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单丝双面气电立焊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有限元模型。热源模型选取圆柱体热源与面热源的组合,并采用生死单元技术来进行焊缝的填充加载,采用试验测定的EH40钢高温热物性参数模拟了焊接过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焊后试板的横向残余应力在板中间区域为拉应力,在其余区域为压应力;纵向残余应力在焊缝及其附近区域表现为较大的拉应力,而在远离焊缝的位置拉应力迅速衰减并过渡为压应力;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得到的热循环曲线及焊缝形状与实际试验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气电立焊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和残余应力分布,为焊接工艺优化和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丝双面气电立焊 热源模型 热循环曲线 数值模拟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合TSI标准的双层动车组耐撞安全仿真研究
11
作者 段华东 樊运新 +1 位作者 金希红 陈晶晶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4年第6期79-85,共7页
符合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标准的双层动车组实现了高速、大容量和轻量化设计,但增加了列车耐撞安全管控和仿真难度。遵循能量守恒和纵向刚度协调原则,制定了双层动车组吸能过程多级、分区的管控思路,并确定五方面耐撞安全管控... 符合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标准的双层动车组实现了高速、大容量和轻量化设计,但增加了列车耐撞安全管控和仿真难度。遵循能量守恒和纵向刚度协调原则,制定了双层动车组吸能过程多级、分区的管控思路,并确定五方面耐撞安全管控策略。依据EN 15227标准的耐撞性仿真验证要求和TSI认证经验,开展仿真建模关键项点研究,确保双层动车组耐撞安全。为进一步仿真研究双层动车组的吸能行为和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材料模型的碰撞特性,研究了吸能曲线采用理论值和实测值的碰撞特性,并深入研究了碰撞后前三节车的头尾减速度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双层动车组碰撞仿真建模合理准确,吸能曲线采用实测值后吸能特性更趋于真实,头车的减速度影响较大,非实测吸能曲线仿真结果变形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动车组 耐撞安全性 仿真 材料模型 吸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S曲线模型:对倒U型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被引量:10
12
作者 饶会林 陈福军 董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J·G·威廉姆逊关于区域经济差距走势的倒U字型观点是正确的,但由于其方法的不完善,引起了争论。发展这个理论,必须引入双S曲线模型,它能清晰地全面地反映和回答两区域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机制和变化趋势,准确指导区域间协调发... J·G·威廉姆逊关于区域经济差距走势的倒U字型观点是正确的,但由于其方法的不完善,引起了争论。发展这个理论,必须引入双S曲线模型,它能清晰地全面地反映和回答两区域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机制和变化趋势,准确指导区域间协调发展,把倒U字型观点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模型 U型 区域经济差距 区域差距 变化趋势 协调发展 科学基础 区域间 字型 走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区水、沙变化趋势及其预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荣轩 毛荣生 陈小红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15-324,共10页
本文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对黄河中游区干、支流主要测站水、沙资料进行研究、评估,阐明了水、沙多年变化趋势,论证了水、沙多年变化的原因,并对几个测站试作水、沙长期预测。
关键词 黄河 中游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指数模型的太阳电池输出特性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维连 赵红生 +3 位作者 左燕 吕海涛 牛新环 蒋中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0-332,共3页
以双指数形式太阳电池理论模型为基础,用实验数据拟合太阳电池的I—V特性。然后利用获得的重要待定参数的拟合值对太阳电池的I—V和P—V特性计算机模拟,并分析了它们对太阳电池性能的不同影响机制。
关键词 太阳电池 I-V曲线 双指数模型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m硅片双面抛光过程数学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库黎明 闫志瑞 +2 位作者 索思卓 常青 周旗钢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3-376,共4页
建立了双面抛光过程中硅片表面上的一点相对于抛光布的运动模型;利用数学软件,模拟出不同速度下的运动轨迹。轨迹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双面抛光工艺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抛光机四个部分的转速,对硅片表面的平整度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边缘... 建立了双面抛光过程中硅片表面上的一点相对于抛光布的运动模型;利用数学软件,模拟出不同速度下的运动轨迹。轨迹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双面抛光工艺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抛光机四个部分的转速,对硅片表面的平整度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边缘部分的局部平整度。优化四个转速,可以显著改善300mm硅片表面的平整度和局部平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m硅片 双面抛光 数学模拟 轨迹 平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拟合离心泵性能曲线的两种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宋生奎 齐永生 胡利明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9-51,57,共4页
根据工程数学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离心泵性能曲线方程的两种数学模型。经计算机测试,验证了数学模型的精确性。这两种拟合法适用于各种离心泵性能曲线的拟合。
关键词 离心泵 性能曲线 数学模型 最小二乘法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泥沙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阳 余新晓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5,共7页
为探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与泥沙产量的影响,了解黄土高原区域水土资源变化规律,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双累积曲线、灰色关联度分析、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流域1986—2008年间降... 为探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与泥沙产量的影响,了解黄土高原区域水土资源变化规律,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双累积曲线、灰色关联度分析、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流域1986—2008年间降水、径流、泥沙年际变化特征,并量化分析了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6—2008年间,流域年均降雨量变化趋势不显著(P=0.22);流域径流、泥沙呈减少趋势,减少趋势显著程度分别达到P=0.025和0.087,且二者均在1994年发生减少突变;2)除降水外,径流与潜在蒸散敏感性最强,而输沙量大小与日照时数关系更为密切;3)气候变化对径流、泥沙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3.1%和32.5%,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则分别为66.9%和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灰色关联度 双累积曲线 模型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转角位置的双渐开线齿轮的齿面数学模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志强 夏尊凤 +1 位作者 唐勇 李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3,共6页
运用渐开线展开和曲线包络原理,建立了双渐开线齿轮端面齿廓数学模型,用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端面齿廓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任意转角位置的双渐开线齿轮齿面数学模型,使用该模型获得了三种典型刀具齿顶圆弧半径的双渐开线齿轮三... 运用渐开线展开和曲线包络原理,建立了双渐开线齿轮端面齿廓数学模型,用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端面齿廓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任意转角位置的双渐开线齿轮齿面数学模型,使用该模型获得了三种典型刀具齿顶圆弧半径的双渐开线齿轮三维仿真图形,并进行了啮合仿真,从而验证了齿面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齿面数学模型表述简单,使用时无须坐标变换,能快速、真实地描述双渐开线齿轮任一轮齿在任意转角位置时齿面上的任一点。为双渐开线齿轮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啮合干涉、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提供了简捷的新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渐开线齿轮 渐开线展开 曲线包络 端面齿廓 齿面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学的混凝土双曲拱桥上部结构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延年 柳成林 +3 位作者 李玉兵 郑怡 高飞 沈小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5-341,共7页
为了对混凝土双曲拱桥上部结构可靠性进行合理评价,在物元模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病害,建立混凝土双曲拱桥上部结构可靠性评价物元模型.引入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与关联度,通过实际可靠性等级的关联度计算对某双曲拱桥上部结构可... 为了对混凝土双曲拱桥上部结构可靠性进行合理评价,在物元模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病害,建立混凝土双曲拱桥上部结构可靠性评价物元模型.引入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与关联度,通过实际可靠性等级的关联度计算对某双曲拱桥上部结构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桥梁上部结构可靠性状态处于二类且略偏于三类,与实际工程状况相符.可拓评价方法引入级别变量特征值,可充分反映可靠程度与相邻等级的距离,克服了传统的跳跃式评价的缺点,实现了可靠性评价的连续化,在其他工程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桥梁 双曲拱桥 上部结构 可靠性 评价方法 可拓学 物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二次梯度项影响的双渗模型的动态特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同登科 蔡郎郎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在传统试井模型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根据弱可压缩液体的假设忽略了二次梯度项 ,已经知道在试井较长时间忽略二次梯度项将产生误差 ,故对于双重介质流动系统保留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的二次梯度项 ,建立了双渗流动模型 .采用Douglas Jo... 在传统试井模型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根据弱可压缩液体的假设忽略了二次梯度项 ,已经知道在试井较长时间忽略二次梯度项将产生误差 ,故对于双重介质流动系统保留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的二次梯度项 ,建立了双渗流动模型 .采用Douglas Jones预估 校正法获得了无限大地层定产量生产时和定压生产时双渗模型的数值解 ,分别讨论了液体压缩系数和双重介质参数变化时压力变化规律 ,做出了典型压力曲线图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渗模型 数值解 典型曲线图版 试井 动态特征 二次梯度项 液体压缩系数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