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mediated by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1 receptor 被引量:1
1
作者 Luo Shouqing Zheng Dexi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8年第12期969-974,共6页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1 (CSF-1), which is necessary f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regulates both immediate and delayed early responses throughout G1 phase. The binding of CSF-1 to its receptor (CSF-1...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1 (CSF-1), which is necessary f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regulates both immediate and delayed early responses throughout G1 phase. The binding of CSF-1 to its receptor (CSF-1R) triggers phosphorylation of the receptor and its intrinsic tyrosine kinase. The activated receptor binds directly to cytoplasmic effector proteins, which induce multiple-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CSF-1 can induce the c-myc gene expression via Ras and Ets-related proteins. The expression of c-fos/jun family genes is also targeted following the activation of Ras. CSF-1R activates STAT1 and STAT3 to participate in signaling, but JAKs do not appear to contribute to signaling by CSF-1R. CSF-1R activates PI3-kinase, and PI3-kinase can interact with downstream proteins by the MAPKK-related pathway independent of Ras/Raf. PC-PLC can enforce signaling in response to CSF-1. Furthermore, the turnover and dephosphorylation by the phosphatase SHPTP1 of CSF-1R are the major mechanism in the negative regulation of signaling by CSF-1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1 receptor signal TRANSDUCTION phosphorylation.
全文增补中
Molecular cloning, pathologically-correlated express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 gene from a teleost, Plecoglossus altivelis 被引量:4
2
作者 Qiang CHEN Xin-Jiang LU +1 位作者 Ming-Yun LI Jiong CHEN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6年第2期96-102,共7页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 is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monocytes/macrophages (MO/MФ). Although several CSF-1R ge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eleosts, the precise role of CSF- 1R in ayu (Pleco...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 is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monocytes/macrophages (MO/MФ). Although several CSF-1R ge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eleosts, the precise role of CSF- 1R in ayu (Plecoglossus altivelis)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the CSF-1R homologue from P. altivelis, and named it PaCSF-1R.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and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 showed that PaCSF-1R was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that of Japanese ricefish (Oryzias latipes). Tissue distribu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aCSF-1R transcript was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head kidney-derived MO/MФ, spleen, and head kidney, and its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altered in various tissues upon Vibrio anguillarum infection. After PaCSF-1R neutralization for 48 h, the phagocytic activity of MO/MФ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uggesting that PaCSF-1R plays a role in regulating the phagocytic function of ayu MO/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Pathologically-correlated expression Monocytes/macrophages PHAGOCYTOSIS Sequenc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和认知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王誉静 徐一心 +3 位作者 张丹丹 王姬 王毅 王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关系,并分析CSF1R是否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相关。方法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计划数据库... 目的探讨脑脊液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关系,并分析CSF1R是否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相关。方法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计划数据库中收集非痴呆成人的数据,根据NIA-AA标准将参与者分为4组(A-/TN-组、A+/TN-组、A+/TN+组和A-/TN+组),追踪AD不同病理阶段脑脊液CSF1R的动态变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SF1R与AD生物标志物和认知的关系,并利用中介模型研究CSF1R与AD病理的潜在关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1例非痴呆成人,与A+/TN-组相比,A-/TN+组(P<0.05)和A+/TN+组(P<0.05)脑脊液CSF1R水平增加。脑脊液CSF1R水平与脑脊液tau蛋白(P<0.001)、磷酸化的tau蛋白(P<0.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β淀粉样蛋白无相关性(P=0.123),在认知正常组和轻度认知障碍组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在轻度认知障碍组中,较高的脑脊液CSF1R水平与较低的认知水平相关(P<0.05)。此外,CSF1R和AD病理的关系部分由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介导(19.3%~31.4%)。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了CSF1R与AD生物标志物和认知存在关联,CSF1R可能通过sTREM2影响AD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抑制剂及其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江坤 雷强 +1 位作者 王淞 张智勇 《医学综述》 2025年第5期542-547,共6页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能通过分泌多种活性物质促进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是维持TAMs生长与功能的关键分子,靶向抑制CSF-1R可显著改善肿瘤的进程,被认为是治疗实体瘤的新的...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能通过分泌多种活性物质促进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是维持TAMs生长与功能的关键分子,靶向抑制CSF-1R可显著改善肿瘤的进程,被认为是治疗实体瘤的新的潜在有效策略。在体外实验中,通过小分子或抗体靶向CSF-1R能有效抑制实体瘤的进展,但其在体内实验中效果欠佳且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开发安全有效的CSF-1R抑制剂及其抗体,并探索其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联合治疗的潜力,以提高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抑制剂 靶向治疗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F1R基因突变致ALSP发病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正平 江佳薇 +5 位作者 刘淑芬 叶小芳 李弥弥 庄建龙 叶励超 陈春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78,共6页
成人发病的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和色素性胶质细胞(adult-onset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axonal spheroids and pigmented glia,ALSP)是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明确。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 成人发病的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和色素性胶质细胞(adult-onset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axonal spheroids and pigmented glia,ALSP)是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明确。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是一种细胞表面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与其相关的编码基因突变已被证实是ALSP的潜在致病因素。然而,目前关于CSF1R基因突变致使ALSP发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回顾CSF1R基因在ALSP发病过程中的突变位点及致病机制研究,发现CSF1R突变可以通过显性负性效应、功能丧失、单倍体剂量不足及功能获得等机制导致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引起ALSP的发病。对ALSP病因的深入认识有助于更好地探索潜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发病的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和色素性胶质细胞 脑白质病变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遗传性疾病 小胶质细胞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及其受体在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湛济帆 田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噬细胞参与宿主免疫反应的关键环节,通过识别、吞噬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和异物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通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CSF-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 receptor, CSF-lR)信号轴介导的巨噬细胞炎性调控、破骨细胞骨吸收调控进行的。本综述将CSF-1/CSF-1R信号轴在牙周炎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及牙周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巨噬细胞 破骨细胞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组织miRNA-515-5p、CSF1R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意义分析
7
作者 陈翠晓 张馨元 +1 位作者 张强 董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3期2502-2506,共5页
目的探究肿瘤组织微RNA(miRNA)-515-5p、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3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癌组织及... 目的探究肿瘤组织微RNA(miRNA)-515-5p、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3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保存得当。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分化类型、肿瘤大小、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淋巴血管浸润情况等)。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miRNA-515-5p、CSF1R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探究miRNA-515-5p、CSF1R表达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miRNA-515-5p相对表达量为0.44±0.19,低于癌旁组织(1.03±0.21),CSF1R阳性表达率为59.04%,高于癌旁组织(3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浆膜侵犯、淋巴转移、远处转移、淋巴血管浸润的患者的miRNA-515-5p相对表达量低于未发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1R阳性表达患者中存在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浸润的占比均高于CSF1R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515-5p低表达的患者生存率为20.8%,显著低于miRNA-515-5p高表达的患者(61.7%),CSF1R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为26.1%,显著低于CSF1R阴性表达的患者(8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miRNA-515-5p低表达,CSF1R的高表达。miRNA-515-5p的低表达与浆膜侵犯、远处转移、淋巴转移和淋巴血管浸润相关,CSF1R阳性表达与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和淋巴血管浸润相关,且二者均与患者的预后生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结直肠肿瘤 病理特征 肿瘤组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和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徐鑫龙 李桓 马凯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年第23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和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48例结肠癌患者术中切除的结肠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分析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和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48例结肠癌患者术中切除的结肠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分析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IRT1和CSF1R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SIRT1与CSF1R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SIRT1、CSF1R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SIRT1蛋白表达降低,CSF1R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1与CSF1R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神经侵袭、浸润深度情况相关(P<0.05)。SIRT1与CSF1R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36,P<0.05)。SIRT1高表达结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SIRT1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1R高表达结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CSF1R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神经侵袭、SIRT1、CSF1R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SIRT1表达显著下调,CSF1R表达显著上调,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神经侵袭、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检测其水平对预测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结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落刺激因子1及其受体的单抗对人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钱连芳 吴克复 +4 位作者 耿以琪 姚明 田培坤 万大方 顾健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7-308,共2页
探讨集落刺激因子┐1及其受体在人原发性肝癌中的过量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抗CSF1R和抗CSF1单克隆抗体对裸鼠移植性人肝癌7721细胞的生物学作用。结果两个单抗分别以74.88%和77.93%的体积抑瘤率在裸鼠体内抑制... 探讨集落刺激因子┐1及其受体在人原发性肝癌中的过量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抗CSF1R和抗CSF1单克隆抗体对裸鼠移植性人肝癌7721细胞的生物学作用。结果两个单抗分别以74.88%和77.93%的体积抑瘤率在裸鼠体内抑制7721细胞的生长。结论CSF1R和CSF1可能是一新发现的肝癌自泌和旁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落刺激因子1 受体 肝癌细胞株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介导Bax和Bcl-2表达对人鼻咽癌6-10B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嘉羽 蒿艳蓉 +2 位作者 陈甲信 黄俐 敖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6-1390,共5页
目的:研究过表达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1 receptor,CSF-1R)对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6-10B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与Bax和Bcl-2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利用慢病毒构建的CSF-1R过表达载体LV-C... 目的:研究过表达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1 receptor,CSF-1R)对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6-10B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与Bax和Bcl-2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利用慢病毒构建的CSF-1R过表达载体LV-CSF1R(16957-1)转染到人鼻咽癌6-10B细胞中,实验分转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两组细胞中CSF-1R、Bcl-2、Bax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转染组的6-10B细胞中其CSF-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01±0.23 vs 0.09±0.03,P<0.01);Bax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而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转染组的6-10B细胞中CSF-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稍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6-10B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提高(P<0.01);凋亡率显著降低[(10.82±0.75)%vs(17.11±0.46)%,P<0.05]。结论:过表达CSF-1R可以通过调节Bax/Bcl-2之间的比例关系来促进鼻咽癌6-10B细胞的恶性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BAX BCL-2 鼻咽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患儿血清G-CSF、sTREM-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7
11
作者 胡晶 朱敏 +2 位作者 苏华平 闵锋 谭心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对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8例肺炎患儿,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影...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对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8例肺炎患儿,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结果分为重症肺炎组(78例)及轻症肺炎组(50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血清G-CSF、sTREM-1、sICAM-1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CSF、sTREM-1、sICAM-1在肺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重症肺炎组、轻症肺炎组患儿血清G-CSF、sTREM-1、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症肺炎组血清G-CSF、sTREM-1、sICAM-1水平高于轻症肺炎组(P<0.05)。重症肺炎存活组患者随着病情好转,血清G-CSF、sTREM-1、sICAM-1水平显著下降,至出院时恢复正常水平(P<0.05);死亡组患者随着时间推移,血清G-CSF、sTREM-1、sICAM-1水平不断升高,并在死亡时达到最大值(P<0.05)。3项指标诊断重症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2、0.789、0.756,3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802。经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G-CSF水平与sTREM-1、sICAM-1呈正相关(r=0.356、0.337,P=0.000),而sTREM-1水平与sICAM-1呈正相关(r=0.322,P=0.000)。结论血清G-CSF、sTREM-1、sICAM-1可作为肺炎患儿有价值的诊断指标,通过监测3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能够反映肺炎患儿病情进展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肺炎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对促进鼻咽癌6-10B细胞cyclin D1表达及其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细明 陈嘉羽 +9 位作者 蒿艳蓉 陈甲信 黄俐 敖雯 李雷 成俊萍 陈钊宏 梁务清 郝鑫 高伟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20-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对人鼻咽癌6-10B细胞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及其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人鼻咽癌6-10B细胞,体外利用慢病毒构建的CSF-1R过表达载体LV-CSF1R(16957-1)转染到人鼻咽癌6-10B细胞中(转染组),未转染CSF-1... 目的探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对人鼻咽癌6-10B细胞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及其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人鼻咽癌6-10B细胞,体外利用慢病毒构建的CSF-1R过表达载体LV-CSF1R(16957-1)转染到人鼻咽癌6-10B细胞中(转染组),未转染CSF-1R慢病毒载体的鼻咽癌6-10B细胞为对照组。采用RT-q 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组及对照组细胞CSF-1R、cyclin D1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的改变情况。结果转染组细胞CSF-1R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转染组鼻咽癌6-10B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过表达CSF-1R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来促进鼻咽癌6-10B细胞的恶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 细胞周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癌旁肝组织IGF-Ⅱ、IGF-Ⅱ受体及CSF-1受体/c-fms癌基因产物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冬华 刘为纹 +6 位作者 顾健人 刘尚廉 万大方 马安卿 蒋惠秋 李岱宗 李宏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17-524,共8页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Western印迹法和Northern印迹法从细胞、蛋白及转录水平观察17例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IGF-Ⅱ、IGF-Ⅱ受体和CSF-1受体/c-fms癌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3种基因产物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Western印迹法和Northern印迹法从细胞、蛋白及转录水平观察17例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IGF-Ⅱ、IGF-Ⅱ受体和CSF-1受体/c-fms癌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3种基因产物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中IGF-Ⅱ和IGF-Ⅱ受体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肝癌组织;肝癌及癌旁肝组织IGF-Ⅱ基因呈胚胎型表达特点。但是,肝癌组织中CSF-1受体基因表达则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由此提示3种基因产物异常的过量表达与肝癌细胞自分泌生长刺激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IGF CSF 受体 癌旁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sTNFR-Ⅱ、GM-CSF、HNP1-3水平与SIRS评分的相关性及预测预后的ROC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龙瀛 杜发旺 +1 位作者 姚宇 胡建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74-477,481,共5页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NP1-3)水平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血清指标预测预后价...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NP1-3)水平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血清指标预测预后价值。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随访30 d,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98例)与死亡组(22例),检测对比两组血清sTNFR-Ⅱ、GM-CSF、HNP1-3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与SIRS评分相关性及预测预后价值。结果死亡组血清sTNFR-Ⅱ、GM-CSF、HNP1-3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TNFR-Ⅱ、GM-CSF、HNP1-3与SIRS评分呈正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将年龄、病情程度、侵入性操作、SIRS评分等其他因素调整后,血清sTNFR-Ⅱ、GM-CSF、HNP1-3与死亡风险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sTNFR-Ⅱ、GMCSF、HNP1-3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833,95%CI为0.754~0.895,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62.24%,较各血清指标单独预测价值显著提高(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sTNFR-Ⅱ、GM-CSF、HNP1-3水平与SIRS评分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新思路、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神经精神性狼疮的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1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金英 叶励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44-545,共2页
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hereditary diffuse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pheroids,HDL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Axelsson等人于1984年首次报道,可导致成人期认知障碍、行为或情绪改变、瘫痪、帕金森综合征和癫痫... 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hereditary diffuse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pheroids,HDL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Axelsson等人于1984年首次报道,可导致成人期认知障碍、行为或情绪改变、瘫痪、帕金森综合征和癫痫发作。HDLS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大,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 神经精神性狼疮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者血清M-CSF、DNMT1和PD-1水平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向焰 向婷 +1 位作者 张正娟 李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6期1980-1983,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水平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8例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组织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水平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8例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判断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A组(无症状HBV携带者,20例)、B组(轻中度CHB,42例)、C组(重度CHB,16例)、D组(乙型肝炎肝硬化,3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肝功能指标正常且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M-CS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DNMT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PD-1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指标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血清M-CSF、DNMT1和PD-1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D组、C组、B组、A组、对照组,各组血清M-CSF、DNMT1和PD-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进展与HBV感染者血清DNMT1和PD-1水平均存在相关性(P<0.001)。结论不同疾病进展期的HBV感染者血清M-CSF、DNMT1和PD-1水平存在差异,血清DNMT1和PD-1水平均与HBV感染者疾病进展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DNA甲基转移酶1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LYVE-1基因联合小鼠GMC-SF基因干预小鼠膀胱癌的生长和转移
17
作者 王丰 李惠明 +5 位作者 王慧萍 韦芳 马家烈 陈霞芳 易苗英 黄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47-851,共5页
目的:研究人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1,LYVE-1)联合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干预小鼠膀胱癌的生长和转移... 目的:研究人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1,LYVE-1)联合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干预小鼠膀胱癌的生长和转移。方法:通过人和小鼠的肺组织扩增LYVE-1基因的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hLYVE-1和pmLYVE-1,采用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膀胱移行细胞癌BTT-T739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和人胚肾细胞株AD293,用电穿孔法转染小鼠肌肉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法验证LYVE-1蛋白的表达。用电穿孔法将phLYVE-1联合pmGMC-SF导入T739小鼠肌肉内,1周后皮下接种膀胱移行细胞癌BTT-T739-gfp细胞,观察肿瘤生长、淋巴结转移及全身转移情况。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hLYVE-1和pmLYVE-1。经Western印迹法检测证实,phLYVE-1和pmLYVE-1能在被转染的细胞和小鼠肌肉组织中有效表达。预先接受了phLYVE-1和pmGMC-SF的小鼠,BTT-T739移植瘤的生长减慢,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且肿瘤肺转移明显减少,肿瘤附近和远处淋巴结增大并呈现明显的增生反应。结论:异种同源LYVE-1基因联合小鼠GMC-SF基因干预对小鼠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长和转移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动物实验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FOXP3和CSF-1R蛋白表达对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黎晓鹃 何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2-1377,共6页
目的:研究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叉头转录因子3(FOXP3)和程序性死亡1(PD-1)蛋白表达对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记录本院收治的54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和治疗方案。采集患者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 目的:研究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叉头转录因子3(FOXP3)和程序性死亡1(PD-1)蛋白表达对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记录本院收治的54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和治疗方案。采集患者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微环境相关的预后因子CSF-1R、FOXP3及PD-1蛋白表达,同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病毒及其小编码的mRNA(EBER);探讨CSF-1R、FOXP3及PD-1 3种蛋白表达与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影响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54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CSF-1R^+22例(40. 74%),FOXP3高表达28例(51. 85%),PD-1^+9例(16. 67%)。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EBER和FOXP3蛋白表达是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的影响因素(均P <0. 05);临床分期(Ann Arbor分期)、IPI评分、EBER、CSF-1R和FOXP3蛋白表达是患者总生存(OS)的影响因素(均P <0. 05)。多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发现,EBER状态是霍奇金淋巴瘤患者PFS、OS的影响因素(P <0. 05); FOXP3蛋白表达是患者PFS的影响因素(P <0. 05); Ann Arbor分期、CSF-1R蛋白表达均是患者OS的影响因素(均P <0. 05)。结论:CSF-1R、FOXP3与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有密切联系,可为该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叉头转录因子3 程序性死亡1 霍奇金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glia overexpressing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promote vascular repair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in mice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19
作者 Fanzhuo Zeng Yuxin Li +6 位作者 Xiaoyu Li Xinyang Gu Yue Cao Shuai Cheng He Tian Rongcheng Mei Xifan Me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26年第1期365-376,共12页
Spinal cord injury represents a severe form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rauma for which effective treatments remain limited.Microglia is the resident immune cell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lay a critical role in s... Spinal cord injury represents a severe form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rauma for which effective treatments remain limited.Microglia is the resident immune cell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lay a critical role in spinal cord injury.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icroglia can promote neuronal survival by phagocytosing dead cells and debris and by releasing neuroprotec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factors.However,excessive activation of microglia can lead to persistent inflammation and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glial scars,which hinder axonal regeneration.Despite this,the precise role and mechanisms of microglia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spinal cord injury remain controversial and poorly understood.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microglia in spinal cord injury,we employed th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inhibitor PLX5622 to deplete microglia.We observed that sustained depletion of microglia resulted in an expansion of the lesion area,downregulat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and impaired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Next,we generated a transgenic mouse line with conditional overexpress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specifically in microglia.We found that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overexpression in microglia increased angiogenesis and blood flow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and facilitated the recovery of hindlimb motor function.Additionally,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overexpression in microglia reduced inflammation and neuronal apoptosis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spinal cord injury.Furthermore,through using specific transgenic mouse lines,TMEM119,and th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inhibitor PLX73086,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were predominantly due to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overexpression in microglia rather than macrophages.In conclusion,our findings suggest the critical role of microglia in the formation of protective glial scars.Depleting microglia is detrimental to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injury,whereas targeting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overexpression in microglia represents a promising and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to enhance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GENESIS apoptosis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inflammation MICROGLIA motor function spinal cord injury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F1R基因新位点突变所致的伴球状体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乐静 陈淳淳 +1 位作者 马英 朱飞奇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0年第3期195-198,共4页
伴球状体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hereditary diffuse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pheroids,HDLS)是临床罕见疾病,容易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帕金森综合征、多发性硬化、抑郁症甚至脑梗塞。HDLS病情进展快,预后极差。HDLS的致... 伴球状体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hereditary diffuse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pheroids,HDLS)是临床罕见疾病,容易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帕金森综合征、多发性硬化、抑郁症甚至脑梗塞。HDLS病情进展快,预后极差。HDLS的致病基因主要位于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gene,CSF1R)基因的12号至22号外显子杂合突变,导致高度保守的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功能异常。目前国内只有个别案例报道HDLS病例,我们收治1例经过全外显子测序确诊的病例,该患者为68岁女性患者,58岁时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和动作不协调,曾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予以多奈哌齐和美金刚治疗无效,病情持续进展,发病第5年开始出现癫痫大发作,予以德巴金治疗,发病第7年出现失语和行走不能、卧床、不认识家人、尿失禁等,2020年1月因癫痫频繁发作来我院住院,查头颅MRI发现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脑白质异常信号和萎缩、侧脑室扩大和脑萎缩。通过全外显子测序证实为CSF1R第3号外显子c.220G>A(鸟嘌呤>腺嘌呤),导致氨基酸改变p.A74T(丙氨酸>苏氨酸)。根据HGMDpro数据库报道情况:该突变位点c:220G>A未见报道。父母目前90岁仍健在,无痴呆家族史,兄妹及子女健康,但是家属拒绝检测该基因,患者直系亲属CSF1R基因突变携带情况不清,故该患者可能为散发性CSF1R基因3外显子基因突变所致HDLS。2016年Brain杂志和2019年JNNP杂志的个案报道发现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HDLS病情的改善和稳定有效,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开展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球状体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 集落刺激因子1R 3号外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