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oundwater level prediction of landslide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被引量:2
1
作者 Yannan Zhao Yuan Li +1 位作者 Lifen Zhang Qiuliang Wa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6年第5期348-355,共8页
According to groundwater level monitoring data of Shuping landslid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based on the 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uential factors such as rainfall and reservoir level and the chang... According to groundwater level monitoring data of Shuping landslid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based on the 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uential factors such as rainfall and reservoir level and the change of groundwater level,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groundwater level were selected. The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 model was constructed by the subset and used to predict the groundwater level. Through the verification, the predictive results of the test sample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ly measured values, and the mean absolute error and relative error is 0.28 m and 1.15%respectively. To compare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model constructed using the same set of factors, the mean absolute error and relative error of predicted results is 1.53 m and 6.11% respectively. It is indicated that CART model has not only better fitting and generalization ability, but also strong advantages in the analysis of landslide groundwate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creening of important variables.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ground water level in landsl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LIDE Groundwater level PREDI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2
作者 狄晨辉 王敏罡 +1 位作者 马柯妍 潘世磊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5年第2期42-53,共12页
农户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主要参与者,但学术界尚缺乏文献从农户视角对垃圾分类的绩效进行评估。首先,文章从农户视角出发,基于柯氏四级评价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通过文献梳理、政策分析和实地调研构建了包含治理满意度、农户分类素... 农户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主要参与者,但学术界尚缺乏文献从农户视角对垃圾分类的绩效进行评估。首先,文章从农户视角出发,基于柯氏四级评价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通过文献梳理、政策分析和实地调研构建了包含治理满意度、农户分类素养、村庄分类成效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其次,文章采用专家打分法和熵权法相融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3个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治理满意度、农户分类素养和村庄分类成效。最后,文章将该指标体系应用于成都市温江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绩效评估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并验证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活垃圾分类 柯氏四级评价模型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赣边区红色村落保护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7-1049,共13页
厘清红色村落保护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对湘赣边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民族精神、推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通过构建红色村落保护分析框架,依次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湘赣边区红色村落保护水平... 厘清红色村落保护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对湘赣边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民族精神、推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通过构建红色村落保护分析框架,依次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湘赣边区红色村落保护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红色村落保护研究模型包含评价模型与影响因素模型,评价模型涵盖宏观区域保护水平和微观社区保护水平,基于时空特征的区域保护水平是较为适配的模型;影响因素模型包括依据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划分的两类基本模型。(2)湘赣边区红色村落区域保护水平空间分异现象明显,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带–三核心”连片分布结构形态;井冈山市保存率与保存密度均为最高,分别为4.72%、38.52个/万 km^(2)。(3)影响湘赣边区红色村落保护水平的自然地理因素为海拔、地貌、水系、中心市县和交通;社会经济类因素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就影响程度而言,呈“文化基底>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产业基础”的位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村落 区域保护水平 湘赣边区 红色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的中国方案
4
作者 梅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0-53,共14页
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既有空间规划的自然科学依据,又有区域治理的社会科学依据,且与精细化建设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精细化建设,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的改革方向。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 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既有空间规划的自然科学依据,又有区域治理的社会科学依据,且与精细化建设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精细化建设,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的改革方向。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以新型海洋自然保护区制度、海洋公园制度接替海洋特别保护区制度,与国土空间规划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等衔接,并将生态功能保护区作为我国新时代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类型之一。分类分区管控基于陆海统筹战略提出分区差异化管控、精细化建设的中国方案,并通过完善立法保障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保护地 分类分区管控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功能保护区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段廷璐 李娜 +3 位作者 黄志旁 李延鹏 沐远 肖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64-4972,共9页
中国国家公园是指在具有显著自然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区域内,通过完善自然保护与利用体系,实现保护物种、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保障基本生态需求、实现可持续利用等目的,逐步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自然保护地并发挥其... 中国国家公园是指在具有显著自然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区域内,通过完善自然保护与利用体系,实现保护物种、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保障基本生态需求、实现可持续利用等目的,逐步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自然保护地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区域。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是实践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效途径,是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2015年发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开展了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最终在2021年正式建立了5个国家公园。收集了2015年以来国家公园相关政策资料,对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国家公园较好的实现了初始建设目标,但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针对未来国家公园的建设,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完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规划;2)以流域为单元进行规划整合;3)确定东部和西部国家公园最小面积;4)确定国家公园数量上限;5)建立跨境国家公园;6)将文化保护纳入国家公园;7)统一管理体制;8)统一国家公园内部管控区划;9)形成三类保护地差异化可持续发展模式。未来随着中国国家公园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体制建设将能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生态保护和资源管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实现生态保护、可持续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地体系 顶层设计 流域单元 差异化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组合的大区域地块级农作物分类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力仁 冯然 +1 位作者 吴长俊 马学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S01期49-51,55,共4页
农作物精细分类信息是农作物监测的基础数据,随着遥感技术在农作物分类理论、技术、方法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基于多源多时序遥感影像的农作物智能识别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大范围的地块级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查而言,目前受限于训练样... 农作物精细分类信息是农作物监测的基础数据,随着遥感技术在农作物分类理论、技术、方法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基于多源多时序遥感影像的农作物智能识别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大范围的地块级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查而言,目前受限于训练样本不足、缺乏完备的农业调查统计体系等因素,遥感技术尚无法全面支撑农作物调查的工程化应用。针对目前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管理等实际工作需求,本文提出了以“农业专题数据”为基底定量,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智能解译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与人工编辑的一种“多模”组合下大范围的地块级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查方法,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进行应用验证。利用混淆矩阵对农作物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4.66%和0.91,分类结果精度较高。通过验证,此种方法可准确获取地块级农作物分类空间数据,可以为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管理提供准确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组合 大区域 地块级 农作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工况转换压差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7
作者 杨九祥 陶刚 +3 位作者 刘晓菲 李书伟 杨建建 施金杰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1期170-175,共6页
介绍了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工况转换概念、压差控制原则、防护区边界确定、围护结构气密性设计,从送/排风机、气密阀、定/变风量阀的设计及系统控制策略等方面介绍了工况转换压差控制技术,并结合某4.4.3类动物生物安全三级(ABSL-3)实... 介绍了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工况转换概念、压差控制原则、防护区边界确定、围护结构气密性设计,从送/排风机、气密阀、定/变风量阀的设计及系统控制策略等方面介绍了工况转换压差控制技术,并结合某4.4.3类动物生物安全三级(ABSL-3)实验室案例对其应用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防护区边界 工况转换 压差控制 压差逆转 控制策略 气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外带电作业现场管控智能辅助系统开发
8
作者 邵长亮 陈俊 +3 位作者 朱月凯 汤智超 张际 王俊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3-665,共13页
带电作业是电网设备检测、检修、运维的重要场景,该场景下的安全保障和险情报警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安全隐患,聚焦作业区域管控和作业斗臂车水平倾角监测两大实际需求,提出并设计一套现场管控智能辅助系统。首先,该系统利用红外探测及近... 带电作业是电网设备检测、检修、运维的重要场景,该场景下的安全保障和险情报警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安全隐患,聚焦作业区域管控和作业斗臂车水平倾角监测两大实际需求,提出并设计一套现场管控智能辅助系统。首先,该系统利用红外探测及近场通信(NFC)技术监测作业区域的人员进出,配合设计双重警示保护机制与双重警报解除机制,搭建围栏分系统以管控作业区域;其次,利用电子水平仪监测作业车的平衡状态,配合报警设备,搭建倾角测量分系统以监测作业车的平衡;最后,将2个分系统的状态信息汇总至应用终端,整体构成智能辅助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监测与反馈无关人员闯入作业区及作业车倾斜晃动等险情,解决传统围栏和测倾角手段的不可靠、警示作用弱、实时性差等问题;通过设置2种机制提升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保障带电作业现场管控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智能化,具有广泛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管控 倾角监测 作业斗臂车 红外探测 电子水平仪 双重警示保护机制 双重警报解除机制 带电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级水源保护区超深竖井施工水质保护措施探讨
9
作者 龚超 严川 +1 位作者 农秉军 董春磊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12期16-20,共5页
结合雁田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雁田通风排水井临建、地下连续墙、竖井开挖等不同阶段施工,分析影响水源保护区水质的因素,研究相应的水质保护方案并予以验证,确保了竖井各阶段施工过程中无水质污染事件事故发生,总结水质保护的成果经验... 结合雁田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雁田通风排水井临建、地下连续墙、竖井开挖等不同阶段施工,分析影响水源保护区水质的因素,研究相应的水质保护方案并予以验证,确保了竖井各阶段施工过程中无水质污染事件事故发生,总结水质保护的成果经验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水质污染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水源保护区 超深竖井 地下连续墙 水质保护措施 水质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某山区供水工程设计
10
作者 牛帅 《供水技术》 2024年第6期45-48,共4页
基于河南某山区供水工程设计的实际案例,从水源选择、供水形式、高位水箱设计、管道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山区供水方案。
关键词 山区供水水源 供水工程 高位水箱 防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森林分类探讨 被引量:46
11
作者 何兴元 刘常富 +2 位作者 陈玮 关正君 赵桂玲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5-178,185,共5页
介绍了城市森林的含义 ,城市森林的分类现状 ,阐明城市森林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森林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确定了城市森林的 4级分类单位 :城市森林类、城市森林亚类、城市森林组和城市森林型 ,最终将城市森林分为附... 介绍了城市森林的含义 ,城市森林的分类现状 ,阐明城市森林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森林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确定了城市森林的 4级分类单位 :城市森林类、城市森林亚类、城市森林组和城市森林型 ,最终将城市森林分为附属庭院林、道路林、风景游憩林、生态公益林和生产经营林 5个城市森林类 ,共 16个城市森林亚类。并就有关城市森林分类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分类 分类单位 城市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UCN保护区分类系统的中国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蒋明康 王智 +2 位作者 朱广庆 陶思明 周海丽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1,共7页
在总结实施我国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依据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借鉴IUCN保护区分类系统,提出了中国新的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并据此对已建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重新分类,以期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 在总结实施我国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依据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借鉴IUCN保护区分类系统,提出了中国新的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并据此对已建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重新分类,以期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以及国内外的信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 标准 分类 IUCN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的综合指数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康钦容 张卫中 +2 位作者 倪小山 张电吉 陈清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166,共5页
房柱法开采容易造成采空区失稳事故。考虑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因素在采空区灾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利用综合指数方法建立了房柱法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危险源的分级评判模型;根据某石膏矿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指数分级法对其大面积采空区失... 房柱法开采容易造成采空区失稳事故。考虑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因素在采空区灾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利用综合指数方法建立了房柱法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危险源的分级评判模型;根据某石膏矿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指数分级法对其大面积采空区失稳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求解出用于评价该石膏矿空区失稳危险程度的综合指数W和危险性等级,并把该评价结果与基于二维离散单元法的数值计算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指数分级法 采空区稳定性 危险性等级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区分类和分级的动态管理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献溥 李俊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6-48,共3页
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场所。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 ,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得好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就有必要的保障。保护教育和立法是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 ,应给予足够重视。当前 ,在中国各种各样保护实... 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场所。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 ,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得好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就有必要的保障。保护教育和立法是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 ,应给予足够重视。当前 ,在中国各种各样保护实体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 ,及时地对它们进行类型和级别的划分 ,在统一协调的基础上发挥各个主管部门和有关组织的管理积极性 ,开展有效的动态管理 ,是保护区事业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从保护区的含义和作用、保护区类型和级别的划分、保护区分类和分级的动态管理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供有关方面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 生物圈保护区 分类 分级 动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涨带植物群落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61
15
作者 王勇 吴金清 +1 位作者 黄宏文 刘松柏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307-314,共8页
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三峡库区消涨带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分析。TWINSPAN将122个样方分成19类,可归为4个植被型,分类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梯度间的关系,并在DCA分布图上得到较好的验证... 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三峡库区消涨带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分析。TWINSPAN将122个样方分成19类,可归为4个植被型,分类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梯度间的关系,并在DCA分布图上得到较好的验证。DCA分布图的对角线基本反映了水淹时间长短和土壤湿度高低,表明水淹时间和土壤湿度是该区域植物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影响因子。对消涨带不同部位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分布规律的分析为筛选耐水淹物种、进行三峡水库消涨带的植被恢复提供了物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涨带 植物群落 排序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研究 被引量:72
16
作者 欧阳志云 杜傲 徐卫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207-7215,共9页
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为子孙后代保留生物多样性资源与自然遗产最有效的途径。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已建设形成覆盖森林、草地、湿地、海洋、荒漠各类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和种质资源,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以及... 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为子孙后代保留生物多样性资源与自然遗产最有效的途径。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已建设形成覆盖森林、草地、湿地、海洋、荒漠各类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和种质资源,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以及水源保护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但由于缺乏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各类保护地面临功能区分不清晰、空间重叠、管理成效不高等问题。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部署,为理顺我国保护地体系,明确各类保护地的功能定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分析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地类型,并参考国际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保护地体系分类,建议将我国自然保护地分为5大类,第I类为自然保护区,第Ⅱ类为国家公园,第Ⅲ类为自然公园,第Ⅳ类为物种与种质资源保护区,第Ⅴ类为生态功能保护区,并分析了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定位和管理目标,以期为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根据各类保护地的特点,创新保护地建设政策与机制,加大政府对自然保护地建设力度的同时,发挥全社会力量建设自然保护地,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将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分类 自然保护地体系 自然保护区 国家公园 自然公园 物种与种质资源保护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的广域保护控制体系架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3
17
作者 刘育权 华煌圣 +2 位作者 李力 王莉 刘金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从功能配置、系统结构、内部数据的交互方式、与外部系统的协同模式、通信组网方案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包含站域层、区域电网层、广域电网层的多层次广域保护控制体系架构。针对不同层级电网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不同层级电网的保护... 从功能配置、系统结构、内部数据的交互方式、与外部系统的协同模式、通信组网方案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包含站域层、区域电网层、广域电网层的多层次广域保护控制体系架构。针对不同层级电网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不同层级电网的保护控制功能配置方案。按照数据分类、分层处理的原则,给出了广域保护控制系统内各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提出了广域保护控制系统与调度监控系统之间的交互模式。结合广域保护控制系统结构,给出了包括区域保护控制通信网络、广域保护控制通信网络的两层组网方案。所述广域保护控制体系架构中的区域保护控制系统已经在实际电网中实现了工程应用,相关技术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得到了实践验证,为后续的广域保护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保护 体系架构 分层控制 EoS技术 区域保护控制系统 站域保护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开县消落带植物群落数量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荣 刘红 +1 位作者 丁佳佳 袁兴中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了解三峡水库蓄水后消落带植物群落的特征,于2008年7—9月对重庆市开县消落带进行现场调查,并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三峡水库156 m蓄水后消落带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 为了解三峡水库蓄水后消落带植物群落的特征,于2008年7—9月对重庆市开县消落带进行现场调查,并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三峡水库156 m蓄水后消落带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将170个样方划分为19类,其中具代表性的主要植物群落为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群落、苍耳+狗牙根(Xanthium mongolicum+Cynodon dactylon)群落、苍耳(X.mongolicum)群落、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eoides)群落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群落,反映了因海拔变化(145~156 m)而导致的淹水时间的差异。DCA排序结果显示,淹水时间、土壤湿度和土壤质地是消落带植物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开县 消落带 植物群落 分类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多层次状态分类的终端区利用率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印凤 胡明华 +1 位作者 谢华 彭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33-2539,共7页
建立了空间、时间、容量3个维度多层次机场终端区利用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与状态分类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终端区评价日利用率等级进行评判。该方法实现了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准确、全面评价机场终端区... 建立了空间、时间、容量3个维度多层次机场终端区利用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与状态分类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终端区评价日利用率等级进行评判。该方法实现了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准确、全面评价机场终端区的利用率等级,对促进空域充分合理使用及提高空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杭州机场终端区为例,确定了单跑道机场利用率的阈值分布,结果表明该终端区利用率等级为良,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率 指标体系 可拓多层次状态分类 机场终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深度分级及不同深级支护技术适用性的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付文光 杨志银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9-103,共5页
基坑深度是基坑最重要的特征参数,对深度适当分级有利于基坑支护技术的交流与使用。大于4 m的基坑应定性为深基坑,可分别以4,6,13,18,23,30 m为标准,把深基坑深度划分为稍深、中深、颇深、甚深、特深、超深及极深7个级别,不同深级有相... 基坑深度是基坑最重要的特征参数,对深度适当分级有利于基坑支护技术的交流与使用。大于4 m的基坑应定性为深基坑,可分别以4,6,13,18,23,30 m为标准,把深基坑深度划分为稍深、中深、颇深、甚深、特深、超深及极深7个级别,不同深级有相宜的基坑支护方法。从施工安全出发,2~4 m深的稍深基槽也应该纳入深基坑管理范围。基坑的规格也可按面积分级,分别以100,2500,10000,25000,50000 m2为标准,划分为微型、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及巨型6个级别。文中最后对基坑及支护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深度 面积 分级 深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