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eformation of Helical Gears with Double-Circular-Arc Tooth Profile Using Linear Variable Differential Transformer
1
作者 罗立凤 陈谌闻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1995年第1期62-66,共5页
A small hole of 0.9mm in diameter is drilled at the theoretical contact point of the convex tooth flank of the measured gear, and the hole leads throughout to the non-working flank. A stylus glued to the core of trans... A small hole of 0.9mm in diameter is drilled at the theoretical contact point of the convex tooth flank of the measured gear, and the hole leads throughout to the non-working flank. A stylus glued to the core of transformer is put into the hole, and the stylus can freely contact with the meshed concave tooth flank. The transformer is installed on the body of gear to be measured. Rotate the positioning worm slowly after loading, and locate the contact point at the hole of convex tooth flank, the displacement value measured is considered as the deformation of convex tooth. The deformations at the middle and the two ends of tooth breadth for the helical gears with double-circular-cra tooth profile whose modules are 3mm and 4mm respectively are measured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 HELICAL gear with double-circular-arc tooth PROFILE DEFORMATION stiffness linear variable differental transformer(LV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啮合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树峰 王峰 +2 位作者 张伟杰 车江宁 徐文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0-155,共6页
为深入研究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齿轮加载分析模型,研究啮合过程中单齿凸、凹齿廓的接触性能,对比分析安装误差对接触性能以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啮合周期内,双圆弧齿轮的凹齿廓先接触且... 为深入研究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齿轮加载分析模型,研究啮合过程中单齿凸、凹齿廓的接触性能,对比分析安装误差对接触性能以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啮合周期内,双圆弧齿轮的凹齿廓先接触且承担较大的法向接触力,但凸齿廓的啮入端接触应力最大,凸、凹齿面接触压力差与转矩成正比;安装误差对齿面接触性能影响较大,其中中心距误差容易引起齿轮分阶处应力集中,轴线平面的安装误差会引起齿面接触偏载,且对安装误差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轮 安装误差 齿轮加载接触分析 啮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建模与运动学仿真
3
作者 袁新梅 杨立昭 +1 位作者 黄天成 唐伟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5,共6页
为了满足齿轮变传动比运动、提高轮齿承载能力,结合齿轮啮合理论和双圆弧齿廓曲线结构参数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阐述了其节曲线的设计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三维模型;使用Adams软件对双... 为了满足齿轮变传动比运动、提高轮齿承载能力,结合齿轮啮合理论和双圆弧齿廓曲线结构参数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阐述了其节曲线的设计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三维模型;使用Adams软件对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副模型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了不同偏心率对双圆弧椭圆齿轮副传动比变化规律的影响,并对比理论传动比曲线,分析了仿真传动比曲线存在波动误差的影响因素;为了减小齿轮副振动脉冲,给出了偏心率适当的取值范围。本文的设计方法和分析结果对双圆弧齿廓非圆齿轮的参数化设计有理论参考价值,可为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副数控加工制造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廓 椭圆齿轮 运动学仿真 变传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切四圆弧谐波柔轮车齿加工及其刀具设计方法
4
作者 郭二廓 徐甲 +2 位作者 洪扬 刘畅 胡乐乐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4,共7页
相切四圆弧谐波齿轮具有承载力强和传动平稳的显著优势。为满足相切四圆弧谐波齿轮的高效率、高精度加工要求,提出基于双自由度线面共轭理论的相切四圆弧谐波柔轮车齿加工及其刀具设计方法。通过建立车齿加工展成运动模型和相切四圆弧... 相切四圆弧谐波齿轮具有承载力强和传动平稳的显著优势。为满足相切四圆弧谐波齿轮的高效率、高精度加工要求,提出基于双自由度线面共轭理论的相切四圆弧谐波柔轮车齿加工及其刀具设计方法。通过建立车齿加工展成运动模型和相切四圆弧谐波柔轮多圆弧齿廓数学模型,推导出产形轮刀刃线与被创成齿面的双自由度线面共轭车齿啮合条件;并求解刀具共轭曲面和法面方程,得到无理论误差的车齿刀具法面刃形;最后,设计制造出基于端面切削刃的车齿刀具。通过仿真加工和切削实验,验证说明相切四圆弧谐波柔轮车齿加工及其刀具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结果可为相切四圆弧谐波齿轮的高效、高精加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齿加工 相切四圆弧齿轮 共轭曲面 刀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塑VH-CATT传动接触应力分析
5
作者 董磊 侯力 +1 位作者 罗培 樊庆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0-195,204,共7页
对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VH-CATT)传动引入单个塑料齿轮后的最大接触应力在啮合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该齿轮传动的齿面方程,建立了齿轮精确的三维模型。根据齿轮啮合原理,推导了该齿轮传动重合度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齿轮... 对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VH-CATT)传动引入单个塑料齿轮后的最大接触应力在啮合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该齿轮传动的齿面方程,建立了齿轮精确的三维模型。根据齿轮啮合原理,推导了该齿轮传动重合度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齿轮啮入到啮出整个啮合过程啮合对数的变化规律。应用Abaqus分析了齿轮啮合过程中最大接触应力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啮合过程中,随着转动角度的变化,最大接触应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数据拟合数值后为一条上凸的曲线,且在啮合对数变化时,应力变化也较大;对比了不同材料下齿轮变形协调关系,塑料齿轮适用中小载荷的场合;分析了不同转矩条件下最大接触应力的变化规律,随着转矩的增大,最大接触应力峰值增大,且增大趋势逐渐放缓;分析了不同齿线半径条件下最大接触应力的变化规律,随着齿线半径的增大,最大接触应力峰值减小,且减小趋势近似呈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 啮合对数 重合度 最大接触应力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内齿轮车齿切削仿真及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峰 杨树峰 +2 位作者 徐文博 张伟杰 禹文涛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10,共7页
针对目前双圆弧内齿轮加工难、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车齿工艺加工双圆弧内齿轮的方法。根据车齿加工原理,梳理了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建立了双圆弧内齿轮车齿加工数学模型;运用Vericut进行双圆弧齿形的成型仿真,验证了... 针对目前双圆弧内齿轮加工难、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车齿工艺加工双圆弧内齿轮的方法。根据车齿加工原理,梳理了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建立了双圆弧内齿轮车齿加工数学模型;运用Vericut进行双圆弧齿形的成型仿真,验证了车齿加工内齿轮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利用Abaqus对车齿过程中的切削力进行仿真计算,获得了加工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使用六轴数控机床完成了双圆弧内齿轮的车齿加工,螺旋线精度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上述研究结果拓展了双圆弧齿轮的加工工艺,提升了内齿轮加工精度和效率,为后期双圆弧内啮合及行星传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内齿轮 车齿技术 切削力 螺旋线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润滑下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摩擦特性及传动效率分析
7
作者 魏永峭 杨海江 +2 位作者 郭瑞 刘永平 董长斌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7-1428,共12页
齿轮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润滑状态的不同,齿面摩擦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对齿轮的传动效率产生影响.变双曲圆弧齿线(VH-CATT)圆柱齿轮通常工作在混合润滑状态下,采用载荷分担理论推导了混合润滑下VH-CATT圆柱齿轮摩擦系数计算公式,建立了... 齿轮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润滑状态的不同,齿面摩擦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对齿轮的传动效率产生影响.变双曲圆弧齿线(VH-CATT)圆柱齿轮通常工作在混合润滑状态下,采用载荷分担理论推导了混合润滑下VH-CATT圆柱齿轮摩擦系数计算公式,建立了混合润滑下VH-CATT圆柱齿轮传动效率计算模型,并通过绘制Stribeck曲线,研究了表面形貌参数、润滑油参数和法向载荷等对混合润滑状态下VH-CATT圆柱齿轮摩擦性能和传动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形貌参数的变化会导致混合润滑区扩大,从而使相同速度下的摩擦系数增大;润滑油黏度的增加会导致摩擦系数增大,同时Stribeck曲线向左移动,混合润滑区向边界润滑区扩展;载荷对Stribeck曲线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混合润滑区与边界润滑区的过渡阶段;随着转速的增加,传动效率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而在齿轮转速较低时,润滑油黏度和粗糙度对齿轮传动效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 混合润滑 摩擦系数 STRIBECK曲线 传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功率损失研究
8
作者 魏永峭 杨海江 +4 位作者 郭瑞 黄康俊 王少江 漆小虎 王嘉 《中国重型装备》 2024年第4期74-83,共10页
齿轮在实际运行时的功率损失是影响其传动效率的重要因素。结合流体力学理论,根据变双曲圆弧齿线(VH-CATT)圆柱齿轮结构及传动特点,建立以FZG齿轮箱为参照的三维模型,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气-液两相流下VH-CATT圆柱齿轮功... 齿轮在实际运行时的功率损失是影响其传动效率的重要因素。结合流体力学理论,根据变双曲圆弧齿线(VH-CATT)圆柱齿轮结构及传动特点,建立以FZG齿轮箱为参照的三维模型,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气-液两相流下VH-CATT圆柱齿轮功率损失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气液两相流作用下齿轮箱内部润滑油与空气的流场及速度场,研究不同转速、不同润滑油、不同浸油深度对VH-CATT圆柱齿轮的功率损失的影响机理,并通过FZG试验台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转速越高齿轮功率损失也越大;高黏度的润滑油具有更强的拖曳能力,使得齿轮功率损失更大;功率损失受浸油深度的影响呈正相关,选取适当的润滑油液位可以使得齿轮获得更好的润滑效果,产生较小的功率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 功率损失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 FZG试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形柔轮谐波传动三维双圆弧齿廓设计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家序 周祥祥 +2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周广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624,713,共10页
为了提高装置的啮合性能,以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柔轮装配变形及改进运动学理论获得单截面内的谐波传动精确共轭理论,建立共轭齿廓优化设计模型.考虑柔轮变形倾角的影响,采用合理调整柔轮轮齿径向位置的方法设计满足空... 为了提高装置的啮合性能,以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柔轮装配变形及改进运动学理论获得单截面内的谐波传动精确共轭理论,建立共轭齿廓优化设计模型.考虑柔轮变形倾角的影响,采用合理调整柔轮轮齿径向位置的方法设计满足空间啮合要求的三维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装置,开展计算机仿真分析及实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存在有效的共轭区域及有效的共轭齿廓.为了满足空间啮合要求,柔轮轮齿各截面所需调整的径向位置量与该截面至主截面间的距离成线性关系变化.设计的齿廓在主截面完全啮合,沿轴向其余截面部分啮合,仿真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了该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变形倾角 双圆弧齿廓 空间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柔轮齿廓参数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杨勇 王家序 +2 位作者 周青华 周广武 蒲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6-193,共8页
"双共轭"啮合区间对提高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扭转刚度和传动精度有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增大"双共轭"啮合区间的方法。综合利用分段函数和啮合不变矩阵建立柔轮齿廓弧长参数方程和理论啮合方程,可有效简化谐波传动理论... "双共轭"啮合区间对提高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扭转刚度和传动精度有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增大"双共轭"啮合区间的方法。综合利用分段函数和啮合不变矩阵建立柔轮齿廓弧长参数方程和理论啮合方程,可有效简化谐波传动理论共轭齿廓的求解过程。基于此,以缩小共轭齿廓间差异为目标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对柔轮齿廓分别以公切线倾角、公切线纵向长度和凹圆弧齿廓半径为自变量进行单参数及多参数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法可实现柔轮齿廓参数的合理选择,保证谐波传动"双共轭"运动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双圆弧齿廓 齿廓参数 共轭齿廓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齿廓设计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家序 刘彪 +2 位作者 周祥祥 李俊阳 肖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4-170,共7页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传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装置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并建立以弧长为参数的双圆弧齿廓函数。基于改进运动学谐波啮合理论研究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分析齿...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传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装置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并建立以弧长为参数的双圆弧齿廓函数。基于改进运动学谐波啮合理论研究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分析齿廓齿形参数和齿廓位置参数对共轭区域及共轭齿廓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在啮合过程中有2个共轭区域,且存在两次啮合及两点啮合现象;柔轮凸齿廓与凹齿廓圆弧半径、公切线倾角与长度、径向变形量系数、壁厚等对谐波传动的共轭角度与区间、共轭齿廓弧长、共轭齿廓半径与位置等影响显著,且研究实例中适当减小上述啮合参数或结构参数有利于提高谐波传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双圆弧齿廓 参数影响 共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侧隙及干涉检查仿真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晓霞 林树忠 +1 位作者 邢静忠 刘玉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3-648,共6页
为保证齿廓形状数学描述的唯一性、几何不变性和连续性,提出基于弧长坐标的圆弧齿廓表示方法,用分段函数表达公切线型双圆弧齿廓。建立了不同波发生器作用下圆弧齿廓谐波齿轮的装配模型,装配模型中柔轮的轮齿能够反映装配变形后柔轮的... 为保证齿廓形状数学描述的唯一性、几何不变性和连续性,提出基于弧长坐标的圆弧齿廓表示方法,用分段函数表达公切线型双圆弧齿廓。建立了不同波发生器作用下圆弧齿廓谐波齿轮的装配模型,装配模型中柔轮的轮齿能够反映装配变形后柔轮的真实工作状态。利用坐标变换,通过求解啮合齿对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啮合仿真,获得装配状态下啮合齿对间的侧隙分布,并依据侧隙进行干涉检查。实例研究表明,公切线型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的啮合区间大,齿间侧隙分布均匀;但柔轮的最大径向变形量的变化对侧隙分布影响很大,甚至会引起齿廓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齿廓 谐波传动 齿轮 侧隙 仿真 干涉检查 装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设计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家序 周祥祥 +2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李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3,共8页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啮合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的啮合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基于改进运动学理论计算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理论共轭齿廓进行圆弧拟合;利用MA...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啮合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的啮合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基于改进运动学理论计算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理论共轭齿廓进行圆弧拟合;利用MATLAB对谐波传动侧隙、重合度、装配变形、运动轨迹等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圆弧谐波传动轮齿啮合连续、啮合点不断改变,且存在'双共轭'现象,理论啮合弧长为109.3mm,重合度达到69.03,啮合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渐开线齿廓谐波传动,并且优选径向变形量系数是消除谐波传动啮合干涉的重要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双圆弧齿廓 改进运动学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共轭原理的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家序 周祥祥 +2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周广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0-166,共7页
综合考虑谐波传动啮合齿廓、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采用公切线双圆弧齿廓作为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分别得到基于包络啮合理论、改进运动学啮合理论的精确齿面共轭原理与近似原理,对不同共轭原理的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 综合考虑谐波传动啮合齿廓、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采用公切线双圆弧齿廓作为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分别得到基于包络啮合理论、改进运动学啮合理论的精确齿面共轭原理与近似原理,对不同共轭原理的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的共轭区域、共轭齿廓、运动轨迹及啮合侧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存在2个共轭区域,且存在"双共轭"现象。包络啮合理论与基于改进运动学的谐波啮合理论对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基本无影响。近似原理对共轭齿廓、啮合完成区域运动轨迹、长轴附近轮齿侧隙影响较小,对共轭区域、啮合初始区域运动轨迹、远离长轴的轮齿侧隙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双圆弧齿廓 共轭原理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齿轮传动双圆弧齿形双向共轭设计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姜歌东 王爽 +2 位作者 梅雪松 张弦 张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4,共7页
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双圆弧齿形单向共轭设计方法存在的刚轮凸圆弧段共轭齿廓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柔轮和刚轮齿形联合共轭计算的双圆弧齿形双向共轭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预设柔轮凸圆弧参数来进行共轭计算和拟合得到刚轮的双圆弧齿... 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双圆弧齿形单向共轭设计方法存在的刚轮凸圆弧段共轭齿廓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柔轮和刚轮齿形联合共轭计算的双圆弧齿形双向共轭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预设柔轮凸圆弧参数来进行共轭计算和拟合得到刚轮的双圆弧齿廓;增加了刚轮凸圆弧齿廓反向共轭计算得到柔轮凹圆弧齿廓的计算过程;将柔轮的拟合凹圆弧和预设凸圆弧相结合得到柔轮整体齿形;保证了刚轮凸圆弧段与柔轮两段圆弧均能共轭啮合。双圆弧齿形的啮合侧隙分析与有限元接触分析结果表明:与单向共轭法的设计结果相比,双向共轭法所设计的双圆弧齿形在整个齿廓段都能参与啮合,存在多点啮合现象,具有更大的齿廓接触面积和更小的齿面接触应力,提升了谐波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齿轮 双圆弧齿形 侧隙分析 有限元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人字齿同步带传动干涉与啮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建华 姜洪源 +1 位作者 胡清明 李嘉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5-1180,共6页
基于Westhoff的同步带与带轮传动啮合干涉评价体系,提出了以人字带齿的包络齿廓与带轮齿槽不干涉作为评判带与轮不产生啮合干涉的新方法。根据人字齿传动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人字齿同步带并建立了求解带共轭齿廓的传动模型。与Eagle PD... 基于Westhoff的同步带与带轮传动啮合干涉评价体系,提出了以人字带齿的包络齿廓与带轮齿槽不干涉作为评判带与轮不产生啮合干涉的新方法。根据人字齿传动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人字齿同步带并建立了求解带共轭齿廓的传动模型。与Eagle PD对比结果表明:新型人字齿同步带传动啮合无干涉;带齿高而陡峭,抗爬齿能力强;带与轮的法面齿形是圆心在节线上圆弧共轭齿,其圆弧半径大,瞬时接触线长,有助于提高带齿接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技术 新型人字齿同步带传动 固特异人字型同步带 传动干涉与仿真 包络齿廓 圆弧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忠敏 侯力 +3 位作者 段阳 赵斐 彭文华 罗岚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为得到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CHATT)工作时的振动规律,以便设计出运行平稳可靠、传动高效的齿轮,对其非线性振动特性展开研究。通过齿轮副承载接触分析,计算啮合线上轮齿的时变啮合刚度和轴向误差激励,并依据啮合冲击计算模型得到啮... 为得到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CHATT)工作时的振动规律,以便设计出运行平稳可靠、传动高效的齿轮,对其非线性振动特性展开研究。通过齿轮副承载接触分析,计算啮合线上轮齿的时变啮合刚度和轴向误差激励,并依据啮合冲击计算模型得到啮入冲击激励。基于集中参数理论建立CHATT的12自由度的弯扭轴多因素耦合振动模型,再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包含上述3种内部激励的振动微分方程组。采用变步长4阶Runge-Kutta法对量纲化后的方程组求解,对比主动轮和从动轮各自垂直、扭转和轴向上的振动特性数值解,结果表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振动规律始终保持一致,竖直和扭转方向上作拟周期运动,轴向振动处于稳态响应的近混沌状态。进一步研究齿线半径、负载转矩和输入转速等3个参数变化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轴向振动从多周期运动向近混沌运动演变,其振动的规律性更容易受到上述3个参数变化的影响。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振动模型的建立、求解和参数影响分析为后续的动态设计、不同参数下的振动响应趋势预测以及降噪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双曲圆弧齿线 承载接触分析 非线性振动 动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共轭啮合的双圆弧谐波齿轮齿廓设计及运动仿真验证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晓霞 宋宇 +1 位作者 邢静忠 刘玉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82-1988,共7页
基于分段函数表达的参数化公切线双圆弧齿廓,利用柔轮装配变形的包络精确算法研究双圆弧齿廓原始齿廓参数对包络存在区间大小的影响及其共轭齿廓的可用性,提出使二次共轭现象成为可用齿廓的设计方法.首先按照柔轮中性层周向位移引起的... 基于分段函数表达的参数化公切线双圆弧齿廓,利用柔轮装配变形的包络精确算法研究双圆弧齿廓原始齿廓参数对包络存在区间大小的影响及其共轭齿廓的可用性,提出使二次共轭现象成为可用齿廓的设计方法.首先按照柔轮中性层周向位移引起的转角及其轮齿对称线相对于径矢转角的精确计算方法,确定变形后柔轮轮齿的位置和方位,获得一系列柔轮齿廓相对于刚轮齿槽的啮合运动轨迹;然后从计算机图形学角度获得用柔轮齿廓外包络表达的刚轮齿廓,验证二次共轭现象及其可用共轭齿廓的存在性.实例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可以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实现在整个啮合区间上的连续共轭传动,使更多齿对同时参与共轭啮合,从而提高谐波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传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廓 谐波齿轮 运动仿真 包络存在区间 共轭齿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双圆弧螺旋锥齿轮齿廓精确建模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俊 姚立纲 +1 位作者 黄淑娟 顾炳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基于章动传动中内啮合双圆弧螺旋锥齿轮(简称锥齿轮)的啮合原理推导齿面参数方程。在MATLAB软件中建立可控精度的内、外锥齿轮三维齿廓雏形,并通过编程对齿面进行裁剪得到完整的齿廓,实现了三维齿面模型的可控精度设计。最后将剪裁的齿... 基于章动传动中内啮合双圆弧螺旋锥齿轮(简称锥齿轮)的啮合原理推导齿面参数方程。在MATLAB软件中建立可控精度的内、外锥齿轮三维齿廓雏形,并通过编程对齿面进行裁剪得到完整的齿廓,实现了三维齿面模型的可控精度设计。最后将剪裁的齿面参数导入三维软件中,得到双圆弧螺旋锥齿轮的精确实体模型,并进行实际加工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廓 坐标变换 换齿面裁剪 可控精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圆弧齿线圆柱齿轮齿形误差检测方法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牟如强 侯力 +1 位作者 张海燕 贺林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81,85,共4页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齿轮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破传统设计,采用平行连杆式大刀盘法加工的新型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具有常见齿轮不具备的诸多优点,现已得到广泛的关注。传统的齿轮检测方法主要有啮合法和图像...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齿轮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破传统设计,采用平行连杆式大刀盘法加工的新型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具有常见齿轮不具备的诸多优点,现已得到广泛的关注。传统的齿轮检测方法主要有啮合法和图像法,这两种方法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实现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检测。因此通过分析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齿形特点,提出了一种齿轮在线检测方法,设计了在线检测系统的总体方案,校正了检测坐标,并设计了检测软件程序。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齿轮的加工精度和合格率,为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圆弧齿线 齿形误差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