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ICU 12h内相关指标构建危重症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1
作者 李淑娴 翁慧纯 洪春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子,以入ICU 12h内指标构建危重症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ICU接收的危重症患者资料,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因子,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Nomogram模...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子,以入ICU 12h内指标构建危重症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ICU接收的危重症患者资料,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因子,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Nomogram模型展示影响因子对预后影响可视化。结果:共纳入259例危重症患者,入ICU 28d存活180例,死亡7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1,95%CI:1.002~1.040)、收缩压(OR=0.990,95%CI:0.981~0.999)、血清肌酐(OR=1.142,95%CI:1.018~1.281)、氧合指数(OR=0.998,95%CI:0.996~1.000)、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R=0.992,95%CI:0.868~0.981)是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子(P<0.05);建立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预测模型为P=1/(1^(+)e^(-z)),Z=0.021×年龄-0.010×SBP^(+)0.133×SCr-0.002×OI-0.081×GCS,该模型对危重症患者预后预测AUC为0.752(95%CI:0.685~0.819,P<0.001),敏感度为0.658,特异度为0.767。结论:入ICU 12h内的年龄、收缩压、血清肌酐、氧合指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是本组危重症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子,依托入ICU 12h内建立的预测模型在早期预测危重症患者有良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重症监护室 12h内相关指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调方通过Fas/Caspase-8信号通路减轻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小鼠炎症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王帝 陈乾 +4 位作者 邓健超 王萌 王丽辉 李燕红 李华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炎调方调过Fas/Caspase-8信号通路减轻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小鼠炎症的机制。方法取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和造模小鼠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ecum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小鼠模型... 目的探讨炎调方调过Fas/Caspase-8信号通路减轻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小鼠炎症的机制。方法取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和造模小鼠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ecum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炎调方低、中、高剂量组,ROCK抑制剂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17、IL-23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回肠组织Fas/Caspase-8信号通路蛋白Fas、FADD和Caspase-8的相对表达;TUNEL染色法检测回肠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回肠组织肠黏膜萎缩明显、绒毛排列杂乱,可见断裂、脱落,上皮细胞细胞坏死脱落,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小鼠血清中IL-17、IL-23水平升高(P<0.05),回肠组织中Fas、FADD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肠上皮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现象(P<0.05)。与模型组相比,炎调方组小鼠的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清中IL-17、IL-23水平降低(P<0.05),且回肠组织中Fas、FADD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肠上皮细胞凋亡减少(P<0.05)。结论炎调方可以减轻肠黏膜组织损伤和肠道组织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调控Fas/Caspase-8信号通路抑制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小鼠的肠上皮细胞凋亡来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调方 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 Fas/caspase-8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连翘苷调节CXCL12/CXCR4信号通路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的影响实验研究
3
作者 郭红艳 齐丽红 王亮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连翘苷(Phil)调节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对慢性盆腔炎(CPID)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损伤联合子宫腔注入混合菌液构建CPI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CPID组、Phil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连翘苷(Phil)调节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对慢性盆腔炎(CPID)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损伤联合子宫腔注入混合菌液构建CPI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CPID组、Phil低、中、高剂量组(Phil-L、Phil-M、Phil-H组)和抑制剂组(CXCL12/CXCR4信号通路抑制剂AMD3100),每组12只。另选12只大鼠作为对照组(Sham组)。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采用TUNEL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剪切的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子宫组织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Bcl-2)、CXCL12、CXCR4蛋白表达。结果:Sham组大鼠上皮细胞紧密排列,未见明显病理损伤。与Sham组比较,CPID组大鼠子宫组织出现腺体、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水肿明显,内膜扩张充血,并有大量炎症因子浸润。与CPID组比较,Phil-L组、Phil-M组、Phil-H组、抑制剂组大鼠炎症浸润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依次减少,且Phil-H组、抑制剂组未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与Sham组比较,CPID组大鼠子宫组织病理评分、子宫组织细胞凋亡率、子宫组织Cleaved caspase-1阳性表达率、血清IL-6、IL-1β和TNF-α水平以及子宫组织Bax、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CPID组比较,Phil-L、Phil-M、Phil-H组大鼠子宫组织病理评分、子宫组织细胞凋亡率、子宫组织Cleaved caspase-1阳性表达率、血清IL-6、IL-1β和TNF-α水平以及子宫组织Bax、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Phil-H组上述指标与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hil能够改善CPID大鼠子宫组织病理损伤,降低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XCL12/CXCR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连翘苷 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poB/ApoA1、Caspase-12水平与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关系
4
作者 杨建龙 段超勤 华婷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Caspase-12)与急性胰腺炎(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关系。方法选取IPN患者82例(IPN组),同期选择单纯AP患者82例(单纯AP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志愿者82名...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Caspase-12)与急性胰腺炎(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关系。方法选取IPN患者82例(IPN组),同期选择单纯AP患者82例(单纯AP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志愿者82名(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poA1、ApoB,并计算ApoB/ApoA1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aspase-12。收集AP患者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并发IPN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ApoB/ApoA1、Caspase-12水平对AP并发IPN的诊断价值。结果IPN组血清ApoB/ApoA1、Caspase-12水平高于单纯AP组、对照组(P均<0.05),单纯AP组血清ApoB/ApoA1、Caspase-1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IPN组病情严重程度、脂肪酶、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高于单纯AP组(P均<0.05)。病情严重程度加重和CRP、PCT、ApoB/ApoA1、Caspase-12升高为AP并发IPN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ApoB/ApoA1、Caspase-12水平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88,大于血清ApoB/ApoA1、Caspase-12水平单独诊断的0.788、0.795(P均<0.05)。结论血清ApoB/ApoA1、Caspase-12水平升高是AP患者AP并发IPN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poB/ApoA1、Caspase-12联合对AP并发IPN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感染性胰腺坏死 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ALOX12B对高危型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刘敏 杨易 +1 位作者 刘兰 夏春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4期485-490,495,共7页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12(R)-脂加氧酶(ALOX12B)预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179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年随访期内病情自然转归情况分为转阴组、持...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12(R)-脂加氧酶(ALOX12B)预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179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年随访期内病情自然转归情况分为转阴组、持续阳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值(简称CD4^(+)/CD8^(+))、ALOX12B mRN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型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ALOX12B mRNA预测高危型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价值。结果179例高危型HPV感染者,随访2年,失访1例,获访患者中,124例(69.66%)自然转阴,54例(30.34%)持续阳性(持续阳性组),持续阳性患者中5例(9.26%)病情发生进展。持续阳性组活检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细胞学≥未明确意义的非鳞状上皮细胞患者占比及高危型HPV负荷量高于转阴组(P<0.05)。持续阳性组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D4^(+)/CD8^(+)低于转阴组(P<0.05),ALOX12B mRNA表达水平高于转阴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活检结果后,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D4^(+)/CD8^(+)、ALOX12B mRNA是高危型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ALOX12B mRNA联合预测高危型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曲线下面积为0.928(95%CI:0.879~0.961)。结论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ALOX12B mRNA是高危型HPV感染病情自然转归的影响因素,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ALOX12B检测可作为预测病情自然转归的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12(R)-脂加氧酶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持续感染 病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根碱调节CXCL12/CXCR4信号通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田佳玉 冯丹 +3 位作者 胡焓 张书力 童胜雄 李少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根碱调节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血根碱低剂量(50 mg/kg)组、血根碱高剂量(100 mg/kg)组、NU... 目的:探讨血根碱调节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血根碱低剂量(50 mg/kg)组、血根碱高剂量(100 mg/kg)组、NUCC-390(CXCL12/CXCR4信号激活剂,2.2 mg/kg)组、血根碱高剂量(100 mg/kg)+NUCC-390(2.2 mg/kg)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药物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树脂毒素(RTX)建立PHN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含10%Tween 80和10%乙醇的生理盐水,血根碱和NUCC-390处理后,检测大鼠长时程自发痛、机械性痛觉过敏及热痛觉过敏症状,比较自发缩足反射次数、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MT)、热刺激反应潜伏期(PWTL);TUNEL染色检测脊髓神经细胞凋亡;ELISA检测大鼠脊髓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环氧化酶-2(COX-2)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CXCL12/CXCR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WMT显著降低(P<0.05),自发缩足反射次数、PWTL、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脊髓组织及血清TNF-α、IL-1β、COX-2水平、脊髓组织CXCL12、CXCR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根碱低、高剂量组大鼠PWMT均升高(P<0.05),自发缩足反射次数、PWTL、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脊髓组织及血清TNF-α、IL-1β、COX-2水平、脊髓组织CXCL12、CXCR4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NUCC-390组大鼠PWMT降低(P<0.05),自发缩足反射次数、PWTL、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脊髓组织及血清TNF-α、IL-1β、COX-2水平、脊髓组织CXCL12、CXCR4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血根碱高剂量组比较,血根碱高剂量+NUCC-390组大鼠PWMT降低(P<0.05),自发缩足反射次数、PWTL、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脊髓组织及血清TNF-α、IL-1β、COX-2水平、脊髓组织CXCL12、CXCR4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血根碱可通过下调CXCL12/CXCR4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表达,进而阻止PHN大鼠炎症反应发生,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减轻大鼠长时程自发痛、机械性痛觉超敏反应和热痛觉减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根碱 CXCL12/CXCR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XCL12、CCCK-18、MMP-9联合检测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夏文静 陈媛媛 +1 位作者 李义沙 王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97-302,307,共7页
目的 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细胞角蛋白18裂解片段(CCCK-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检测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38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 目的 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细胞角蛋白18裂解片段(CCCK-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检测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38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治疗前检测血清CXCL12、CCCK-18、MMP-9水平。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根据改良Rankin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CXCL12、CCCK-18、MMP-9水平,分析影响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XCL12、CCCK-18、MMP-9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138例患者中预后不良组52例,预后良好组86例,预后不良率为37.68%。预后不良组血清CXCL12、CCCK-18、MMP-9水平及年龄、入院时出血量、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2高水平、CCCK-18高水平、MMP-9高水平、高龄及入院时出血量大、NIHSS评分高、收缩压高均是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GCS评分高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XCL12、CCCK-18、MMP-9 3项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及两两联合预测(P<0.05)。结论 血清CXCL12、CCCK-18、MMP-9联合检测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配体12 细胞角蛋白18裂解片段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通路探讨针刺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机制
8
作者 方芳 刘欣宇 +4 位作者 顾媛媛 蒙艳丽 郭玉岩 郭媛琦 刘新颖 《针灸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脑卒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为经典细胞焦亡通路,激活时可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加重炎症反应,与SAP病理变化过程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证...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脑卒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为经典细胞焦亡通路,激活时可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加重炎症反应,与SAP病理变化过程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证实针刺辅助治疗SAP效果显著,可调控SAP病理过程中发生的焦亡现象,本研究深入探讨针刺调控NLRP3/Caspase-1通路治疗SAP的机制,为针刺有效治疗SAP提供理论依据,推进针刺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肺炎 NLRP3/caspase-1通路 针刺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K-12人工智能教育实证研究现状与启示——一项系统性文献综述
9
作者 王文岚 蓝可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6-87,共22页
随着智能时代到来,人工智能教育逐渐从高等教育扩展至K-12阶段,并成为研究焦点。为了解国际K-12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现状,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WebofScience、ScienceDirect、Wiley和ERIC等数据库中发表于2020—2024年的实证研究文献进... 随着智能时代到来,人工智能教育逐渐从高等教育扩展至K-12阶段,并成为研究焦点。为了解国际K-12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现状,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WebofScience、ScienceDirect、Wiley和ERIC等数据库中发表于2020—2024年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表明,该领域文献数量逐年上升,亚洲地区发文量领先;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阶段,对学前阶段关注度较低;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设计和混合方法,新兴研究方法应用有限;研究主题聚焦于“人工智能课程开发”“学生学习动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人工智能课程开发”主题涵盖“整合形式”“内容模块”“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及“学习成果评估”五个二级指标。基于文献综述结果,建议未来研究加快探索学前阶段人工智能教育;推动情境化人工智能课程开发;整合正式课程与非正式学习;合理延长课程周期;鼓励使用设计导向学习方法和真实数据;构建标准化学习成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教育 系统性文献综述 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和叶酸治疗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孙兴卫 《医学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2)和叶酸治疗巨幼细胞贫血(M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采用维生素B_(12)和叶酸补充治疗的M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2)和叶酸治疗巨幼细胞贫血(M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采用维生素B_(12)和叶酸补充治疗的M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较治疗前降低,血红蛋白(Hb)、维生素B_(12)、叶酸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有神经症状的患者的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维生素B_(12)与症状改善的关联最为密切,维生素B_(12)、叶酸、Hb水平与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神经症状均呈负相关(P<0.05)。MCV与上述症状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维生素B_(12)和叶酸的补充治疗可以改善MA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和临床症状,其中,维生素B_(12)在症状改善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临床在诊治MA时,应重视维生素B_(12)水平的检测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巨幼细胞性 维生素B_(12) 叶酸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12-ARIMA-BP模型的某省铁路企业工伤发生人数预测研究
11
作者 韩雪梅 易济琨 +6 位作者 张笑琳 司苗苗 康盼 张雨佳 马桂妮 闫欢 丁明峰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7,84,共6页
目的基于某省历年工伤发生人数,构建X-12-ARIMA-BP模型对某省铁路企业工伤发生人数进行预测,提高其工伤事故管理能力。方法基于某省铁路企业2011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3季度的工伤发生人数数据,利用X-12-ARIMA模型以及BP模型对该企业工伤... 目的基于某省历年工伤发生人数,构建X-12-ARIMA-BP模型对某省铁路企业工伤发生人数进行预测,提高其工伤事故管理能力。方法基于某省铁路企业2011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3季度的工伤发生人数数据,利用X-12-ARIMA模型以及BP模型对该企业工伤发生人数进行拟合预测。根据X-12-ARIMA模型对铁路企业工伤发生数的预测值和BP对误差的预测值,建立X-12-ARIMA-BP模型,对比三种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ES)、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评价指标,选择最优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某省铁路企业工伤人数进行预测。结果X-12-ARIMA-BP模型的RMSE、MAE和MAPE值分别为0.4205、0.2648、1.8719%,优于X-12-ARIMA模型的2.2627、1.8361、11.9141%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1.8590、1.5194、11.9709%,因此X-12-ARIMA-BP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是预测该铁路企业工伤发生人数的最佳模型。通过该模型对铁路企业2021—2023年每季度的工伤发生人数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21—2023年该企业工伤发生趋势总体平稳。结论X-12-ARIMA-BP模型是预测该省铁路企业工伤发生人数的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企业 工伤 X-12-ARIMA-B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12的NHX8000卧式加工中心后置处理优化设计研究
12
作者 叶选林 孙波 +1 位作者 陈丽 张丽 《南方农机》 202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直接利用通用后置处理器生成的NC代码一般与用户使用的数控机床和系统的要求不符,导致数控加工不能安全、可靠地进行。【方法】针对NHX8000卧式加工中心,结合UG/Post Builder后置处理器开发工具和后置处理算法,成功开发了该机... 【目的】直接利用通用后置处理器生成的NC代码一般与用户使用的数控机床和系统的要求不符,导致数控加工不能安全、可靠地进行。【方法】针对NHX8000卧式加工中心,结合UG/Post Builder后置处理器开发工具和后置处理算法,成功开发了该机床的专用后置处理器。该处理器基于FANUC数控系统进行配置,设定了机床参数、程序头、尾部及相关刀轨参数,并通过TCL(Tool Command Language)语言编写程序逻辑,实现了在加工过程中自动插入M10/M11、M29等指令的功能。【结果】该后置处理器支持多坐标系输出,包括G54-G59和G54.1 P1-P48的精确输出,确保生成的NC程序能够完全匹配满足NHX8000机床的需求。【结论】该后置处理器大幅缩短了程序的修改及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为类似机床的后置处理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12 后置处理器 NHX8000卧式加工中心 TCL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和叶酸对种鹅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13
作者 赵宸溪 凡文磊 +5 位作者 王宝维 张名爱 王秉翰 岳斌 孔敏 谭绍兴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7-105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_(12)和叶酸对种鹅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叶酸×维生素B_(12))双因素随机交叉试验设计,饲粮中叶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5、2.0 mg/kg,...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_(12)和叶酸对种鹅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叶酸×维生素B_(12))双因素随机交叉试验设计,饲粮中叶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5、2.0 mg/kg,维生素B_(12)添加水平分别为15、25、75μg/kg。选取体况相似的180只34周龄健康产蛋期五龙鹅,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公∶母=1∶4)。预试期1周,正试期18周。结果表明:1)维生素B_(12)和叶酸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料蛋比、产蛋量、平均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影响显著(P>0.05)。2)维生素B_(12)对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白蛋白含量及白蛋白/球蛋白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B_(12)和叶酸交互作用对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球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3)维生素B_(12)对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叶酸对血清IgA含量有影响显著(P<0.05),维生素B_(12)和叶酸交互作用对血清IgM含量有影响显著(P<0.05)。25μg/kg维生素B_(12)+2.0 mg/kg叶酸组的血清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维生素B_(12)对粗蛋白质(CP)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5)维生素B_(12)对空肠绒毛高度(VH)、隐窝深度(CD)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H/CD)有显著影响(P<0.05),叶酸对空肠VH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B_(12)和叶酸交互作用对空肠VH/CD有影响显著(P<0.05)。25μg/kg维生素B_(12)+2.0 mg/kg叶酸组的空肠VH/CD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_(12)和叶酸能够提高种鹅的平均蛋重和机体免疫机能,改善种鹅空肠组织形态。在本试验条件下,种鹅饲粮中维生素B_(12)和叶酸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25μg/kg和2.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2) 种鹅 叶酸 生产性能 养分表观利用率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IL-17、IL-12评估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
14
作者 张帅 王帧 许哲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2(IL-12)检测在小儿病毒性脑炎(VE)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VE患儿(VE组),和同期健康儿童96例,VE患儿于治疗结束...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2(IL-12)检测在小儿病毒性脑炎(VE)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VE患儿(VE组),和同期健康儿童96例,VE患儿于治疗结束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级分为预后良好(4~5级)、预后不良(1~3级);所有儿童均采集外周血标本,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IL-17、IL-12水平,对比检测结果,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检测结果对VE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E组患儿CD3^(+)、CD4^(+)及CD4^(+)/CD8^(+)比值水平降低(P<0.05),CD8^(+)、IL-17、IL-12水平升高(P<0.05);VE组患儿IL-17、IL-12均与CD3^(+)(r=-0.517,-0.531,P<0.05)、CD4^(+)(r=-0.572,-0.568,P<0.05)及CD4^(+)/CD8^(+)比值(r=-0.631,-0.608,P<0.05)呈正相关,均与CD8^(+)呈负相关(r=0.508,0.537,P<0.05);VE组中,与预后良好者比较,预后不良者CD3^(+)、CD4^(+)及CD4^(+)/CD8^(+)比值水平降低(P<0.05),IL-17、IL-12水平升高(P<0.05),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3^(+)、CD4^(+)/CD8^(+)比值、IL-17、IL-12及四者联合评估VE预后不良的AUC为0.660、0.741、0.758、0.797、0.886,四者联合评估效能最高,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0.00%和70.15%。结论VE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水平失衡和IL-17、IL-12水平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IL-17、IL-12水平存在相关性,CD3^(+)、CD4^(+)/CD8^(+)比值、IL-17、IL-12四者联合可用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儿童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12基因在Vero细胞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15
作者 向娇娇 元娜 +6 位作者 李慧慧 邵明珠 赵福平 张龙超 王立贤 石丽君 陈斌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9-297,共9页
[目的]探究SOX12基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复制的影响,以期为抗PEDV育种提供有效分子标记。[方法]本研究合成3条SOX12基因干扰序列(siRNA1、siRNA2、siRNA3)及其阴性对照(siNC)并转染至非洲绿猴... [目的]探究SOX12基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复制的影响,以期为抗PEDV育种提供有效分子标记。[方法]本研究合成3条SOX12基因干扰序列(siRNA1、siRNA2、siRNA3)及其阴性对照(siNC)并转染至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转染48 h后收集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将有效的干扰片段和siNC分别转染至Vero细胞24 h后,用感染复数为0.05的PEDV感染细胞,分为4组:感染PEDV 12 h试验组(12 hpi-siRNA)、感染PEDV 12 h对照组(12 hpi-siNC)、感染PEDV 24 h试验组(24 hpi-siRNA)及感染PEDV 24 h对照组(24 hpi-siNC),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EDV N及SOX12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PEDV N蛋白表达水平,利用组织半数感染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TCID_(50))检测PEDV的病毒滴度,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EDV复制情况。通过GeneMANIA网站预测SOX12基因的互作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抑制SOX12基因表达后其互作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SOX12基因3条干扰片段的干扰效率为30%~60%,其中siRNA3干扰效率最高,可达60%。与12 hpi-siNC和24 hpi-siNC组相比,12 hpi-siRNA和24 hpi-siRNA组PEDV N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病毒滴度表型测定结果表明,12 hpi-siRNA和24 hpi-siRNA组的PEDV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IFA结果也表明,12 hpi-siRNA和24 hpi-siRNA组的PEDV复制明显少于对照组。基因互作预测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siNC组相比,干扰SOX12基因的表达后,其互作基因SOX17、DDX51、ZMIZ2、SSRP1、TAF6和ABCB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SOX12基因在PEDV感染Vero细胞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发现SOX12基因的下调表达能显著抑制PEDV复制和其互作基因SOX17、DDX51、ZMIZ2、SSRP1、TAF6和ABCB8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SOX12基因 VERO细胞 基因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12Cr12Mo钢电子束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于继洋 魏明炜 +5 位作者 王善林 柯黎明 陈玉华 涂文斌 徐睦忠 余沛垌 《材料热处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4,共10页
12Cr12Mo马氏体不锈钢被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叶片的制造,但其电子束焊接接头易出现组织和性能不均匀性问题。为此,研究了回火温度对12Cr12Mo马氏体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温回火热处理,焊缝中的脆... 12Cr12Mo马氏体不锈钢被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叶片的制造,但其电子束焊接接头易出现组织和性能不均匀性问题。为此,研究了回火温度对12Cr12Mo马氏体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温回火热处理,焊缝中的脆硬马氏体转变为回火索氏体。随着回火温度从650℃升高到720℃,焊缝区大角度晶界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回火温度为690℃时回火索氏体亚板条平均尺寸最小,为0.26μm。与未回火相比,690℃回火后焊缝与母材的抗拉强度差从563 MPa缩小到58.2 MPa,显微硬度差从148 HV0.2下降到22 HV0.2,接头抗拉强度达到了845.5 MPa。当回火温度高于690℃时,回火索氏体中的亚板条结构长大,碳化物发生粗化,导致接头的拉伸强度及显微硬度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12Mo钢 电子束焊 回火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17
作者 张文倩 周玥 +1 位作者 任卫东 童安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IC50;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IC50;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qPCR检测细胞凋亡和抗凋亡基因(Bax和Bcl-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姜黄素(10~80μ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12细胞增殖,IC50为29μmol/L。姜黄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12细胞迁移,对照组迁移率为66%,姜黄素10μmol/L组、20μmol/L组和30μmol/L组迁移率分别为51%、5%和0.5%。姜黄素(20~30μmol/L)能显著抑制PC12细胞侵袭(P<0.0001)。此外,姜黄素显著促进PC12细胞凋亡,姜黄素10、20和30μmol/L组凋亡细胞比对照组分别升高2.25%、18.53%和26.89%。姜黄素处理后,Bax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PC1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其促凋亡作用可能与Bax和Bcl-2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PC12细胞 凋亡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胆道闭锁肝纤维化趋化因子配体12及其受体4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
18
作者 张攀 徐珂 +2 位作者 刘莹 付妮娜 王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3期435-440,共6页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及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儿童胆道闭锁肝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4年5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为研究组,并对患儿进行纤维化分级,Ⅰ~Ⅱ级36例,...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及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儿童胆道闭锁肝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4年5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为研究组,并对患儿进行纤维化分级,Ⅰ~Ⅱ级36例,Ⅲ~Ⅳ级64例。选取同期入院手术的45例胆总管囊肿患儿为对照组。研究组男47例,女53例;年龄(59.41±5.23)d。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60.33±5.48)d。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XCL12及CXCR4蛋白表达水平、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不同纤维化分级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散点图分析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与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09±0.26)μg/L比(0.89±0.18)μg/L、(1.04±0.22)μg/L比(0.87±0.19)μg/L](均P<0.05)。研究组血清ALT、TBil、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5.47±23.12)U/L比(62.15±10.33)U/L、(148.26±30.14)μmol/L比(125.27±28.59)μmol/L、(321.87±43.26)U/L比(285.49±38.15)U/L](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ALT、TBil、GGT水平均是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结果显示,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ALT、TBil、GGT水平联合诊断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AUC大于单一指标(0.874比0.670、0.642、0.693、0.677、0.720)(均P<0.05)。Ⅲ~Ⅳ级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Ⅰ~Ⅱ级[(1.54±0.20)μg/L比(1.07±0.17)μg/L、(1.14±0.10)μg/L比(0.91±0.07)μg/L](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与纤维化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ALT、TBil、GGT水平联合诊断胆道闭锁肝纤维化价值较高,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与纤维化分级呈正相关,临床可将CXCL12、CXCR4蛋白表达水平作为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患儿特异性指标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肝纤维化 儿童 趋化因子配体12 趋化因子受体4 表达情况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电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19
作者 李荣鑫 黄丽 +4 位作者 曾悦阳 张淑慧 陈怡然 刘玉丽 马铁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29,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脾俞、足三里对Aβ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1区注射Aβ1-42溶液制备AD大鼠模型。按随...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脾俞、足三里对Aβ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1区注射Aβ1-42溶液制备AD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SPF级雄性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西药组(盐酸多奈哌齐),每组8只。电针组予“百会”、“脾俞”和“足三里”穴位电针刺激,西药组予药物灌胃治疗。治疗结束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变化;用ELISA测定血清TNF-α、IL-1β含量;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海马区NF-κB p65、NLRP3及Caspase-1的蛋白和荧光双标共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细胞核形态改变,海马周围神经元出现坏死、空泡变性,染色质边集;血清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5);大鼠海马区NF-κB p65、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和荧光阳性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有缩短趋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0.05),细胞结构基本完整,少许细胞核轻度不规则,染色质部分边集;血清TNF-α、IL-1β含量降低(P<0.05);海马区NF-κB p65、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和荧光阳性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减少神经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水对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和分解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田双双 陈艺萌 +4 位作者 靳小平 汪颖翔 李陈莹 王家浩 陈辉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C_(6)F_(12)O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和绝缘性能,在中低压气体绝缘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探究气体绝缘设备内部的微水对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和分解特性的影响,本文搭建气体工频击穿试验平台,测试0~1000μL/L微水浓... C_(6)F_(12)O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和绝缘性能,在中低压气体绝缘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探究气体绝缘设备内部的微水对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和分解特性的影响,本文搭建气体工频击穿试验平台,测试0~1000μL/L微水浓度范围内0.14 MPa气压下4%C_(6)F_(12)O/96%CO_(2)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分析不同微水浓度对混合气体工频击穿特性的影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定量分析C_(6)F_(12)O/CO_(2)混合气体工频击穿后分解产物的种类和浓度,获得微水浓度对击穿分解产物浓度和有效产气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水会降低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的工频击穿电压。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的主要击穿分解产物为CF_(4)、C_(2)F_(6)、C_(3)F_(6)、C_(3)F_(8)、C_(3)F_(7)H、CF_(2)O、C_(4)F_(10)、C_(5)F_(12)和CF_(3)H,其中CF_(4)、C_(2)F_(6)和C_(3)F_(7)H的浓度及有效产气速率与微水浓度呈正相关,CF_(4)、C_(2)F_(6)、C_(3)F_(6)、C_(3)F_(8)、C_(3)F_(7)H的浓度与击穿次数呈正相关。综合考虑绝缘性能和分解特性,建议在工程应用中严格控制C_(6)F_(12)O/CO_(2)混合气体设备内部微水的浓度,同时提高设备微水的检测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6)F_(12)O/CO_(2)混合气体 微水 绝缘性能 分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