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碳链二元羧酸与磷酸二铵复合提高磷在土壤中的扩散距离和有效性
1
作者 孔维众 张水勤 +5 位作者 李燕婷 徐久凯 许猛 高强 赵秉强 袁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3-1172,共10页
【目的】有机酸与磷肥结合施用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磷固定,但有机酸碳链长度与磷肥有效性的关系尚不明确。将不同碳链长度的二元羧酸与磷酸二铵复合,研究其对磷酸二铵在土壤中的扩散及有效性的影响,以期为高效磷肥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有机酸与磷肥结合施用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磷固定,但有机酸碳链长度与磷肥有效性的关系尚不明确。将不同碳链长度的二元羧酸与磷酸二铵复合,研究其对磷酸二铵在土壤中的扩散及有效性的影响,以期为高效磷肥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草酸(OA)、丁二酸(BA)、己二酸(AA)、辛二酸(SA)为供试材料,分别按0.5%的质量比与粉状磷酸二铵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得到4个含有不同碳链长度的二元羧酸与磷酸二铵复合磷肥试验样品(代号分别为OAP、BAP、AAP、SAP),磷酸二铵样品(DAP)也按照同样方法挤压造粒。磷培养试验以5个肥料样品为处理,以不添加磷肥为对照(CK),每个处理设置18个重复。在培养的第1、3、7、14和28天,进行滤纸可视化显色,测定肥料磷的扩散距离(半径),同时采集土样测定速效磷、Ca2-P和Ca8-P含量,测定pH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DAP相比,OAP、BAP、AAP、SAP处理均增加了磷素扩散距离,扩散距离各处理的排序为OAP>BAP>AAP>SAP,OAP处理的磷扩散距离较DAP平均增加了29.5%。培养28天时,4个二元羧酸磷酸二铵复合磷肥处理的土壤平均速效磷、Ca2-P、Ca8-P含量分别较DAP提高了0.48%~12.6%、4.06%~37.1%、1.25%~20.9%,均以OAP的提高幅度最高。在培养3~28天,二元羧酸磷酸二铵复合磷肥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DAP,以OAP处理的活性最高。与CK处理相比,施磷肥处理土壤pH显著下降,以OAP处理降幅最大。【结论】供试二元羧酸与磷酸二铵复合均可减少磷的固定,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磷肥在土壤中的扩散距离;其中,以草酸磷酸二铵复合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羧酸 碳链长度 羧基含量 磷扩散 速效磷含量 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基碳链长度对胺类表面活性剂浮选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郭颖 刘文刚 +1 位作者 刘文宝 包凌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75-4183,共9页
首先,选取癸胺(DA)、十二胺(DDA)、十四胺(TDA)和十六胺(HDA)这4种不同疏水基碳链长度的表面活性剂作为研究对象;其次,以石英和赤铁矿作为目的矿物,利用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疏水基碳链长度对药剂浮选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表面张力、接... 首先,选取癸胺(DA)、十二胺(DDA)、十四胺(TDA)和十六胺(HDA)这4种不同疏水基碳链长度的表面活性剂作为研究对象;其次,以石英和赤铁矿作为目的矿物,利用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疏水基碳链长度对药剂浮选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表面张力、接触角、泡沫性能测试分析了药剂临界胶束浓度、起泡能力、泡沫稳定性以及与矿物的吸附能力和疏水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疏水基碳链长度增加,药剂的捕收能力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其中DDA和TDA对石英和赤铁矿的捕收能力更强;增长疏水基碳链降低了药剂的溶解性,从而导致其最佳浮选pH逐渐降低;随着疏水基碳链长度增加,药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张力逐渐降低,但是降低幅度逐渐减小,因此,适当增加疏水基碳链长度有利于矿物颗粒与气泡发生黏附;与药剂作用后,矿物表面自由能降低,接触角均有不同程度增大,矿物表面疏水性增强,其中,DDA和TDA体系下矿物表面疏水性变化显著;增加疏水碳链长度和加入石英颗粒有助于提高药剂的起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当疏水基碳链长度为12和14时,药剂具有适宜的溶解性、疏水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有利于有用矿物的浮选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基碳链长度 胺类表面活性剂 浮选性能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链长度的没食子酸酯对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
3
作者 李想 张弘 +2 位作者 杨帅飞 周备 刘兰香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9,共9页
为探究不同碳链长度的没食子酸酯对皮肤伤口愈合的作用,采用小鼠背部全皮肤机械损伤模型,选取代表性短链没食子酸丙酯(GA-C3)、长链没食子酸十八烷基酯(GA-C18)以及超长碳链的没食子酸二十八烷基酯(GA-C28)为实验药物对伤口进行治疗,同... 为探究不同碳链长度的没食子酸酯对皮肤伤口愈合的作用,采用小鼠背部全皮肤机械损伤模型,选取代表性短链没食子酸丙酯(GA-C3)、长链没食子酸十八烷基酯(GA-C18)以及超长碳链的没食子酸二十八烷基酯(GA-C28)为实验药物对伤口进行治疗,同时设置模型组和空白组,通过测定伤口愈合率、观察组织切片,以及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β(FGF-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等,考察各没食子酸酯等对伤口的促愈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伤处使用不同的没食子酸酯均可在前7天促进小鼠伤口愈合,其中长碳链的化合物GA-C18的效果稍好于短碳链GA-C3和超长碳链GA-C28,但3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第14天,3个药物组的小鼠伤口愈合率都在98.5%以上,均显著好于模型组(94.3%)。组织切片显示,没食子酸酯治疗的创伤组织在第3天炎症反应小,在第7天显示出比模型组更丰富的肉芽组织、纤维细胞、新生血管等。此外,检测结果显示:没食子酸酯用于创伤处可在3天和7天内刺激动物机体分泌更多的因子如IL-1β、IL-6、HGF、FGF-β、TGF-β1、VEGF、STAT3和Src等,从而加速伤口愈合的炎症阶段向增殖、重塑阶段转换,减少炎症反应和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酯 伤口愈合 生长因子 碳链长度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链长度的表面活性剂对CeO_(2)-ZrO_(2)-Y_(2)O_(3)-La_(2)O_(3)材料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熊芬 陈超 +2 位作者 刘丹丹 赵浩远 张旭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研究分析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酸表面活性剂(十酸、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对CeO_(2)-ZrO_(2)-Y_(2)O_(3)-La_(2)O(3 CZ)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表面活性剂在构筑高性能CZ材料中的作用机制。N2-吸/脱附、OSC、H2-TPR和催化剂三... 研究分析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酸表面活性剂(十酸、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对CeO_(2)-ZrO_(2)-Y_(2)O_(3)-La_(2)O(3 CZ)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表面活性剂在构筑高性能CZ材料中的作用机制。N2-吸/脱附、OSC、H2-TPR和催化剂三效活性等测试结果表明,在纳米晶成核阶段加入不同碳链长度的表面活性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纳米晶的初始晶粒尺寸,由此降低纳米晶的烧结驱动力。表面活性剂的引入促进材料产生更多氧空位从而提高了其氧化还原性能,其中,十二酸对材料热稳定性和氧化还原性能的促进效果最优,所制备CZ材料高温老化后的比表面积损失率低至46.3%,还原峰温最低为497℃,Ce的利用率最高为39%,因而其负载的单Pd三效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ZrO_(2)-Y_(2)O_(3)-La_(2)O_(3) 表面活性剂 烷基酸 碳链长度 单Pd三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霜 唐善法 +1 位作者 刘湘 胡小冬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分子结构是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设计的根本,若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一定规律,即可选择最佳合成方案优化产物的性能。该文参照了国家标准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S10-2-10、GS10-4-10、GS12-2-12、GS12-4-12的表面活性... 分子结构是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设计的根本,若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一定规律,即可选择最佳合成方案优化产物的性能。该文参照了国家标准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S10-2-10、GS10-4-10、GS12-2-12、GS12-4-12的表面活性、起泡性、乳化性、增溶性、润湿性、抗硬水能力等变化规律,与传统单链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了对比,并从分子结构上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该系列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各项性能均明显优于传统表面活性剂SDS;而且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碳链和联结基团长度适度增加,均可增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各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性能 碳链长度 联结基团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碳链长度对石英和胶磷矿浮选分离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何东升 陈飞 +3 位作者 李智力 邓杰 唐远 池汝安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64,共4页
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为捕收剂,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zeta电位、接触角和红外光谱(FTIR)测试研究了季铵盐碳链长度对石英和胶磷矿浮选... 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为捕收剂,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zeta电位、接触角和红外光谱(FTIR)测试研究了季铵盐碳链长度对石英和胶磷矿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纯矿物浮选试验表明,随着季铵盐碳链长度的增加,药剂对石英的捕收能力逐渐增强,顺序为OTAB>CTAB>TTAB>DTAB;季铵盐选择性捕收石英的能力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顺序为CTAB>OTAB>TTAB>DTAB。机理试验表明,随着季铵盐碳链长度的增加,石英表面zeta电位值增加越大,改变矿物表面接触角越大,石英表面疏水性增强;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季铵盐药剂物理吸附在石英表面。综合考虑捕收性和选择性,CTAB是石英和胶磷矿浮选分离的较优捕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石英 胶磷矿 浮选分离 碳链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卤素吡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初步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韩金良 辛亚兵 +2 位作者 樊杨懿 张文东 田玉顺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5-428,441,共5页
设计并合成了8种含卤素的吡唑啉衍生物,经1HNMR、(13)CNMR和高分辨质谱验证并用MTT法测试了其在9种细胞中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均大于阳性对照药DDP,且6种化合物对HeLa和SGC-7901两种细胞的抗增殖活... 设计并合成了8种含卤素的吡唑啉衍生物,经1HNMR、(13)CNMR和高分辨质谱验证并用MTT法测试了其在9种细胞中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均大于阳性对照药DDP,且6种化合物对HeLa和SGC-7901两种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均明显强于阳性对照药Taxol,而2-氯-1-(5-(4-氯苯基)-3-(4-硝基苯基)-4,5-二氢-1H-吡唑-1-基)乙酮对HepG2细胞的毒性与Taxol细胞的毒性相当。所有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显示选择性抑制活性。此外,吡唑啉环氮原子所连碳链长度为2的系列化合物,其IC50值均小于15μmol/L,而当碳链长度为4时,其IC50值偏大。经初步分析,吡唑啉衍生物的细胞毒性与吡唑啉环氮原子上所连碳链长度有关,碳链越长,活性越差。但B环上的不同卤素取代基对活性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啉 抗肿瘤活性 选择性抑制 碳链长度 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数和官能团对直链易挥发化合物异味阈值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伊芹 刘杰民 +2 位作者 王晶 赵鹏 舒木水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7-853,共7页
以具有代表性的异味特征-异味阈值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了醇类、醛类、酮类、酸类和硫醇类5个系列常见异味化合物的异味阈值,研究了异味阈值与碳链长度之间的关系,并以官能团疏水性参数量化表征官能团结构,研究了异味阈... 以具有代表性的异味特征-异味阈值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了醇类、醛类、酮类、酸类和硫醇类5个系列常见异味化合物的异味阈值,研究了异味阈值与碳链长度之间的关系,并以官能团疏水性参数量化表征官能团结构,研究了异味阈值与官能团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子碳链长度和官能团类型都能影响异味阈值的大小,其中异味阈值与碳链长度关系为y=axb或lgy=cx+d(y:异味阈值,x:碳原子数);异味阈值与官能团疏水常数π参数关系为y=aebx或lgy=cx+d(y:异味阈值,x:官能团疏水性参数).所得模型能定量描述碳链长度和官能团类型对异味阈值的影响,为异味机理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对异味阈值与上述两因素的多元线性拟合及残差分析结果表明,碳链长度和官能团类型能够影响化合物异味阈值,但二者并非异味阈值的完全决定因素,研究决定异味阈值的全面结构因素,需大量后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味阈值 碳链长度 官能团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霜 唐善法 +2 位作者 胡小冬 杨雪 熊玉娟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31-34,共4页
采用滴体积法测定系列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并作图得到其临界胶束浓度,从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两方面讨论了分子结构、盐等因素对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疏水碳链长度和联结基团长度、... 采用滴体积法测定系列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并作图得到其临界胶束浓度,从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两方面讨论了分子结构、盐等因素对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疏水碳链长度和联结基团长度、加入盐(NaCl,CaCl2,MgCl2)等都能有效降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增大其表面活性。所得结论对高活性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 碳链长度 联结基团 无机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可否采用气相色谱法的判断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国旺 张玉奎 卢佩章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76-281,共6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在柱温下稳定的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的两个基本条件,进而给出了是否满足k~′和K_1要求的判断方法。只要组分:①能以合适的是k~′从气相色谱柱中流出,②分离度K_1满足要求,样品即可考虑用气相色谱法,由检测器检测要求而引... 本文首先提出了在柱温下稳定的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的两个基本条件,进而给出了是否满足k~′和K_1要求的判断方法。只要组分:①能以合适的是k~′从气相色谱柱中流出,②分离度K_1满足要求,样品即可考虑用气相色谱法,由检测器检测要求而引起的在溶质蒸汽压上的限制不是主要因素(检测器:FID),对k~′,可通过固定相特性参数结合柱子最高最低使用温度来进行判断;同时运用相应碳链长度(CCCL)概念、借助于结构和保留的关系,可求得不同物种在不同柱上满足k~′条件的碳数范围。而K_1的判断,如果给定柱系统中峰容量足够,链状化合物位置异构体间差异足够大,就可认为满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 专家系统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季铵盐碳链长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金萍 杨洁 鲁心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418,共5页
为研究碳链长度对双链季铵盐抑菌作用的影响,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双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8),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10)、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12)、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10)、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12)、双十... 为研究碳链长度对双链季铵盐抑菌作用的影响,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双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8),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10)、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12)、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10)、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12)、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18)6种双链季铵盐对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3种氯化物随碳链长度增加杀菌效果逐渐减弱;3种溴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亦随碳链增长而减弱;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较好的是DDAB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DDAB10和DDAB12作用效果接近,而DDAB18效果最差。将DDAC8与其他组分复配,抑菌圈试验和定量杀菌试验结果显示复配后样品液抑菌作用明显增强。透射电镜和显微镜下分别观察细菌和脂质体在DDAC8作用时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双链季铵盐是通过作用于细胞膜而产生杀菌效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季铵盐 碳链长度 杀菌效果 杀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粘土的烷基铵盐改性及NBRCNs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林艳 梁玉蓉 +2 位作者 胡刚 段学召 周保全 《弹性体》 CAS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长链脂肪族季铵盐改性有机粘土的方法,研究了烷基铵盐改性剂的碳链长度及配比对无机粘土(MMT)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改性剂配比下,由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铵盐改性剂改性MMT制备的丁腈橡胶/粘土纳米复合材料(NBRCNs)的微观结... 采用长链脂肪族季铵盐改性有机粘土的方法,研究了烷基铵盐改性剂的碳链长度及配比对无机粘土(MMT)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改性剂配比下,由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铵盐改性剂改性MMT制备的丁腈橡胶/粘土纳米复合材料(NBRCNs)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分散相态不同,碳链长度适中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效果较好,碳链长度较长或较短都不利于MMT的改性。对于碳链长度较短的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当DTAB用量增加,粘土片层间距增大,力学性能提高。对于碳链长度较长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STAB用量降低有助于扩大粘土片层间距和提高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铵盐 碳链长度 改性配比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碳链长度与链烷烃沸点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晨忠 孔纯辉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4-328,共5页
对于碳原子数目为N的链烷烃,我们提出其有效碳链长度N_E=(PT_(直,N)/PT(支,N))·N。式中PT_(直,N)和PT(支,N)分别为直链和支链异构体的分子极化指数。研究表明,链烷烃的沸点Tb(K)与N_E有以下关系:log(1076.575-Tb)=3.034649-5.04317... 对于碳原子数目为N的链烷烃,我们提出其有效碳链长度N_E=(PT_(直,N)/PT(支,N))·N。式中PT_(直,N)和PT(支,N)分别为直链和支链异构体的分子极化指数。研究表明,链烷烃的沸点Tb(K)与N_E有以下关系:log(1076.575-Tb)=3.034649-5.043171×10^(-2)N_E^(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 沸点 有效碳链长度 链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碳链准长度估算多环芳烃的分配系数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晨忠 李志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根据极化效应指数理论计算出多环芳烃的分子极化指数和碳链准长度(N'),研究发现,碳链准长度N’与多环芳烃在正辛醇/水两相的分配系数logKow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它可表示为logKow=0.5441+0.3767N’n... 根据极化效应指数理论计算出多环芳烃的分子极化指数和碳链准长度(N'),研究发现,碳链准长度N’与多环芳烃在正辛醇/水两相的分配系数logKow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它可表示为logKow=0.5441+0.3767N’n=32R=0.9804s=0.2214。用N’估算和预测多环芳烃的分配系数logKow与测定值和Leo碎片法估算值一致,并且准碳链长度N’可直接从分子结构计算得到,经验成分较少,也不需要引入其它结构校正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碳链准长度 分配系数 极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碳链长度与脂肪醇的沸点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志良 曹晨忠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0-364,共5页
脂肪醇沸点(b.p.)变化规律可用下述关系式表示: ln(800.386-T_b)=6.64919-2.94828×10^(-2)N_(ECC)+0.150955△PEI式中N_(ECC)为醇中烷基的有效碳链长度,△PEI是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目的支链烷基与直链烷基的极化效应指数的差值,它表... 脂肪醇沸点(b.p.)变化规律可用下述关系式表示: ln(800.386-T_b)=6.64919-2.94828×10^(-2)N_(ECC)+0.150955△PEI式中N_(ECC)为醇中烷基的有效碳链长度,△PEI是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目的支链烷基与直链烷基的极化效应指数的差值,它表示羟基对醇的沸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点 有效碳链长度 极化效应 QSPR 脂肪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诱导效应指数与链烷烃的沸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秀利 汪勇先 +1 位作者 纪新明 李俊玲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0-445,共6页
利用基团的诱导效应指数 ,首次提出了分子的诱导效应指数的概念 ,并定义了链烷烃的有效碳链长度NC=(MIs ,N/MIb,N)·N ,式中MIs,N,MIb ,N分别为直链和支链异构体的分子诱导效应指数 .研究结果表明 ,链烷烃的沸点Tb(℃ )与NC 关系是 ... 利用基团的诱导效应指数 ,首次提出了分子的诱导效应指数的概念 ,并定义了链烷烃的有效碳链长度NC=(MIs ,N/MIb,N)·N ,式中MIs,N,MIb ,N分别为直链和支链异构体的分子诱导效应指数 .研究结果表明 ,链烷烃的沸点Tb(℃ )与NC 关系是 :ln(80 6 .5 -Tb) =6 .982 4 0 - 0 .114 31NC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烷烃 分子诱导效应指数 沸点 有效碳链长度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苯类分配系数的估算和预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晨忠 李志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1-503,共3页
首先计算出取代苯化合物的分子极化指数和碳链准长度N′,然后以苯为参考化合物计算取代苯的相对碳链次长度Nr′。发现用Nr′参数能较好地估算和预测烷基苯、卤代苯、取代苯酚和取代苯胺等各类化合物的正辛醇/水的分配系数log... 首先计算出取代苯化合物的分子极化指数和碳链准长度N′,然后以苯为参考化合物计算取代苯的相对碳链次长度Nr′。发现用Nr′参数能较好地估算和预测烷基苯、卤代苯、取代苯酚和取代苯胺等各类化合物的正辛醇/水的分配系数logK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极化指数 卤代苯 苯酚 估算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蜡正构烷烃分子分布特征与植被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虎 刘卫国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3期168-179,共12页
正构烷烃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其链长及主峰碳常被用来指示古气候和古植被变化。我们测定了贡嘎山、太白山和黄土高原地区65个植物样品叶蜡正构烷烃的分子分布特征,并对1232个木本和草本植物(包括本实验的65个样品)的正... 正构烷烃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其链长及主峰碳常被用来指示古气候和古植被变化。我们测定了贡嘎山、太白山和黄土高原地区65个植物样品叶蜡正构烷烃的分子分布特征,并对1232个木本和草本植物(包括本实验的65个样品)的正构烷烃比值进行统计。研究表明:木本和草本植物正构烷烃中C_(29)和C_(31)含量基本均较高,其相对丰度变化很大,其中木本植物主峰碳为C_(27)或C_(29)的占61.9%,草本植物主峰碳为C_(31)的占65.2%。三元相图分析也表明,木本和草本植物C_(27)、C_(29)和C_(31)的相对丰度重叠部分较大,而以C_(27)、C_(29)和C_(31)为标准对木本和草本植物进行判别分析的准确度为69.5%。研究结果表明C_(27)、C_(29)和C_(31)主峰碳丰度不能作为区分木本和草本植物的有效指标。同样,利用C_(31)/C_(29)或C_(31)/C_(27)也不能够区分木本和草本植物。我们发现以C_(33)/(C_(33)十C_(29))=0.30为标准对木本和草本植物进行判别分析的准确度为81.5%,而以C_(33)/(C_(33)+C_(27))=0.20为标准对灌木和草本植物进行判别分析的准确度为85.7%,表明某些正构烷烃比值可能具有区分木本和草本植物的潜力,但结合1232个木本和草本植物数据统计发现,正构烷烃比值不能有效区分木本和草本植物。因此,应谨慎利用正构烷烃主峰碳及比值进行植被恢复,这可能为古气候和古植被重建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蜡 正构烷烃 植被类型 碳链长度 主峰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诱导效应指数与链烷烃的物理化学性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秀利 汪勇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90-392,共3页
利用基团的诱导效应指数 ,首次提出了分子诱导效应指数的概念 ,并定义了链烷烃的有效碳链长度 .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碳链长度与链烷烃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存在线性关系 .
关键词 链烷烃 分子诱导效应指数 有效碳链长度 物理化学性质 拓扑指数 结构性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诱导效应指数与链烷烃的燃烧热、密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青芬 吴启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689-692,共4页
利用基团的诱导效应指数,首次提出了分子诱导效应指数的概念,并定义了链烷烃的有效碳链长度.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碳链长度与链烷烃的燃烧热、密度存在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分子诱导效应指数 烷烃 有效碳链长度 燃烧热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