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s of unsteady interactions on blade flutter
1
作者 Zhang, YJ Chen, NX +1 位作者 Tao, DP Zhou, 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7年第11期960-962,共3页
THE stall flutter of steam turbine long blade influences the operation safety of the large steamturbine.Some basic assumptions have been used in steam turbine flutter study,including theassumption that the interblade ... THE stall flutter of steam turbine long blade influences the operation safety of the large steamturbine.Some basic assumptions have been used in steam turbine flutter study,including theassumption that the interblade phase angl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blade row is constant.Thisassumption simplifies the computation of unsteady flow around oscillating cascade,beca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blade phase ANGLE grouped bladeS flutter steam turbine.
原文传递
PID算法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机械颤振控制研究
2
作者 李利强 宾世杨 张玉将 《机械与电子》 2025年第4期69-73,共5页
为了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结构安全,提出基于PID算法的叶片机械颤振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叶片的二维弯扭耦合简化数学模型,计算叶片机械颤振的固有频率;构建叶片机械颤振线性关系模型,判断叶片在特定条件下的颤振响应情况;采用MC ... 为了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结构安全,提出基于PID算法的叶片机械颤振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叶片的二维弯扭耦合简化数学模型,计算叶片机械颤振的固有频率;构建叶片机械颤振线性关系模型,判断叶片在特定条件下的颤振响应情况;采用MC 2838型号控制器结合PID算法,确定传递函数并求解,获取对叶片机械颤振的控制量,实现对叶片颤振的自动调节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基本在0.05 s内即可以实现2组参数的归零控制,具有对叶片机械颤振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机械颤振 PID算法 颤振控制 传递函数 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汽轮机低压转子0Cr17Ni4Cu4Nb钢叶片断裂原因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涛 房军 +2 位作者 李为刚 吕磊 周宏杰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某超临界汽轮机低压转子次末级0Cr17Ni4Cu4Nb钢叶片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叶片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灵活性运行工况下,机组承受的载荷频繁发生变化,造成低压缸... 某超临界汽轮机低压转子次末级0Cr17Ni4Cu4Nb钢叶片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叶片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灵活性运行工况下,机组承受的载荷频繁发生变化,造成低压缸进汽量和汽流频繁大幅波动,导致长叶型的次末级叶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颤振;次末级叶片的叶根尺寸与叶根槽不匹配,使叶根松动、叶片晃动,加剧了叶片的颤振;在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机组出汽侧近叶根的应力集中区域萌生了裂纹,在叶片颤振产生的交变应力作用下,裂纹以疲劳的形式不断扩展,最终导致叶片整体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Cr17Ni4Cu4Nb钢叶片 疲劳断裂 颤振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耦合下风力发电机叶片机械颤振检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纯 孙山 韩煜航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受气候、风速等因素影响,会使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运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增加了颤振检测的难度。为此,该文提出参数耦合下风力发电机叶片机械颤振检测方法。建立风力发电机叶片结构模型,推导结构动力学方程,并利用优化后的参数耦合算法对... 受气候、风速等因素影响,会使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运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增加了颤振检测的难度。为此,该文提出参数耦合下风力发电机叶片机械颤振检测方法。建立风力发电机叶片结构模型,推导结构动力学方程,并利用优化后的参数耦合算法对其求解,获取非稳态气动载荷,通过动力学模型反馈得到叶片的结构响应和振动情况;构建非稳态气动降阶模型,采用能量法分析叶片的结构响应与气动载荷的时域或频域,计算能量交换角度,确定叶片的颤振程度,实现颤振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气动阻尼系数计算结果准确、检测正确率高、计算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耦合 风力发电机 叶片机械颤振 非稳态气动载荷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低负荷运行对末叶片可靠性的影响
5
作者 贺伟 罗方 谢苏燕 《东方电气评论》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在双碳目标下,为了配合新能源的发展,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结合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的现状,火电机组将较长时间运行在低负荷工况下。本文选取某660 MW空冷机型末三级级段进行了多个低负荷工况下的CFD分析,获得了负荷... 在双碳目标下,为了配合新能源的发展,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结合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的现状,火电机组将较长时间运行在低负荷工况下。本文选取某660 MW空冷机型末三级级段进行了多个低负荷工况下的CFD分析,获得了负荷下降过程中末级流场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相关变化对末叶片可靠性的影响,介绍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水蚀 鼓风现象 末叶片 颤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矩传递模型的风力机叶片颤振抑制方法
6
作者 陈沛 刘惠康 +1 位作者 柴琳 周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5,共7页
针对永磁直驱水平轴风力机叶片颤振现象,建立叶片-传动轴-电机旋转平面内的振动力矩传递模型,计算叶片侧扰动力矩以及归算到电机侧的扰动力矩,并通过控制电机转矩,在电磁转矩上叠加一个与该侧扰动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控制力矩,使... 针对永磁直驱水平轴风力机叶片颤振现象,建立叶片-传动轴-电机旋转平面内的振动力矩传递模型,计算叶片侧扰动力矩以及归算到电机侧的扰动力矩,并通过控制电机转矩,在电磁转矩上叠加一个与该侧扰动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控制力矩,使其通过力矩传递模型抑制叶片颤振,同时对引起轴系谐振的电机转矩成分进行陷波滤波处理,以此抑制轴系谐振。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颤振 谐振 力矩 电磁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扭耦合长柔叶片颤振速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涛 巫发明 +2 位作者 黄剑锋 钟杰 华旭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4,共5页
针对弯扭耦合叶片的颤振速度进行研究,提出基于FAST_v8结合非线性几何精确梁理论评估叶片颤振速度的分析方法,基于典型截面失稳机理验证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以某80.74 m叶片为研究对象,分析空气密度、叶片重心弦向位置、扭转频率、挥... 针对弯扭耦合叶片的颤振速度进行研究,提出基于FAST_v8结合非线性几何精确梁理论评估叶片颤振速度的分析方法,基于典型截面失稳机理验证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以某80.74 m叶片为研究对象,分析空气密度、叶片重心弦向位置、扭转频率、挥舞频率等参数变化对颤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80.47 m叶片颤振速度随空气密度增大而减小;质心前移可有效抑制经典颤振;提高扭转频率可提升叶片的稳定性;挥舞频率位于0.2~0.4 Hz之间时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颤振速度 经典颤振 弯扭耦合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轮不平衡载荷下超大型风电机组叶片颤振极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田德 李贝 +3 位作者 吴晓璇 孟慧雯 王浩东 苏怡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5,共8页
以IEA Wind 15 MW参考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时域气弹耦合分析工具,研究风剪切、偏航入流、质量不平衡3种不平衡载荷单一或共同作用时,超大型风电机组叶片的颤振极限。结果表明,单一不平衡载荷作用时,风剪切和±15°以... 以IEA Wind 15 MW参考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时域气弹耦合分析工具,研究风剪切、偏航入流、质量不平衡3种不平衡载荷单一或共同作用时,超大型风电机组叶片的颤振极限。结果表明,单一不平衡载荷作用时,风剪切和±15°以内的偏航角会增大临界颤振速度,而质量不平衡会降低临界颤振速度,且质量偏重时颤振速度下降更加明显。3种不平衡载荷共同作用时,临界颤振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出现在剪切系数为0.3时;最大值总是在偏航角为非负值时取得,最小值在偏航角为-20°时取得;质量不平衡对临界颤振速度的影响与其单一作用时的规律一致。因此,在进行气弹稳定性分析时,应考虑多种风轮不平衡载荷共同作用,尤其是叶片质量偏重和偏航角度为-20°时这种最不利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叶片 颤振 稳定性 气动弹性 风轮不平衡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eodorsen模型的二元翼段颤振求解
9
作者 张宝旭 王同光 +1 位作者 王珑 柯世堂 《新能源科技》 2024年第5期10-17,共8页
文章基于Wagner函数和Theodorsen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建立了风力机叶片二元翼段结构模型,通过使用v-g法来求解颤振速度与颤振频率,从而确定了频率特征值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对二维叶段进行频域的颤振分析。与文献算例进行对比验证,该... 文章基于Wagner函数和Theodorsen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建立了风力机叶片二元翼段结构模型,通过使用v-g法来求解颤振速度与颤振频率,从而确定了频率特征值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对二维叶段进行频域的颤振分析。与文献算例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与文献数据的相对偏差在2.67%,证明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对风力机二元翼段进行颤振稳定性分析,通过改变无量纲系数来深入研究空气密度、几何、结构参数对颤振边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空气密度小的高空运行时颤振临界速度增加,叶片几何、结构参数对颤振边界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颤振 Theodorsen模型 叶片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预弯状态颤振效应分析
10
作者 高沐恩 柯世堂 +3 位作者 吴鸿鑫 张春伟 田文鑫 陆曼曼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6-996,共11页
风力机叶片预弯设计大多采用静气弹分析方法,忽略了叶片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三者相互作用而引发的气弹耦合失稳问题,而预弯对百米量级超长柔性叶片的颤振性能影响尤为显著。为对比分析不同预弯尺寸对叶片颤振临界状态的影响,基于主... 风力机叶片预弯设计大多采用静气弹分析方法,忽略了叶片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三者相互作用而引发的气弹耦合失稳问题,而预弯对百米量级超长柔性叶片的颤振性能影响尤为显著。为对比分析不同预弯尺寸对叶片颤振临界状态的影响,基于主梁刚度等效原则进行叶片气弹模型设计,通过风洞试验发现了15 MW两种预弯叶片颤振区间及其临界风速的差异;进一步基于修正的叶素动量理论和几何精确梁理论(Blade Element Momentum Theory-Geometrically Exact Beam Theory,BEM-GEBT)耦合计算方法对4种预弯叶片进行分析,对比了不同预弯尺寸叶片的颤振临界风速、气动力分布和位移频谱特性,并揭示了颤振耦合模态机理。研究表明:BEM-GEBT耦合计算方法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随着预弯尺寸的增大,挥舞-摆振耦合颤振临界风速提高,颤振区间范围基本一致;不同预弯尺寸叶片升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发散速率与位移发散速率呈正相关,平均风压曲线在预弯3~4 m范围内出现显著变化,挥舞-摆振耦合效应大于挥舞-扭转耦合效应,其颤振耦合频率由一阶挥舞频率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柔性叶片 预弯效应 风洞试验 气动弹性耦合 颤振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波对跨声速风扇叶片颤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翔 黄秀全 +1 位作者 张恒铭 陈玉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1-418,共8页
为了研究激波对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基于谐波平衡计算方法,结合结构动力学分析,采用单向耦合方式下的能量法对跨声速风扇的颤振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点工况下,二阶弯曲模态时叶片的最小气动阻尼系数小于0,数值为... 为了研究激波对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基于谐波平衡计算方法,结合结构动力学分析,采用单向耦合方式下的能量法对跨声速风扇的颤振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点工况下,二阶弯曲模态时叶片的最小气动阻尼系数小于0,数值为-0.338%,意味着叶片存在失稳风险;此外,100%等转速线不同工况下叶片的颤振特性不尽相同,激波位置变化对气流做功的影响是导致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差异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颤振 激波 非定常流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机械颤振稳定性的工程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正秋 邹正平 +1 位作者 王延荣 刘火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4-180,共7页
通过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并采用影响系数法,对三个基本正交模态的三维振荡涡轮叶片绕流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所得非定常气动力与实验吻合较好;基于刚体运动假设和模态叠加法,得到了可用于叶轮机械设计阶段颤振稳定性评估的... 通过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并采用影响系数法,对三个基本正交模态的三维振荡涡轮叶片绕流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所得非定常气动力与实验吻合较好;基于刚体运动假设和模态叠加法,得到了可用于叶轮机械设计阶段颤振稳定性评估的稳定性参数图/气动阻尼图,即所有可能的刚体运动及其相应气动阻尼的关系图;通过对稳定性参数图/气动阻尼图的分析表明,在一定情况下振型对颤振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应将其作为颤振稳定性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颤振 稳定性 气动阻尼 影响系数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空环境下压气机叶片颤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翔 陈玉春 黄秀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2-578,共7页
为了揭示高低空环境对压气机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机理,采用谐波平衡技术和能量法对叶片在不同工作高度下的颤振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近失速二阶模态下叶片在地面和高空于不同的波节数1和2时达到最小气动阻尼状态;近失速前两... 为了揭示高低空环境对压气机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机理,采用谐波平衡技术和能量法对叶片在不同工作高度下的颤振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近失速二阶模态下叶片在地面和高空于不同的波节数1和2时达到最小气动阻尼状态;近失速前两阶模态下高低空叶片的气动阻尼系数(Log Dec)最小值分别为0.5460%,0.4521%和0.3460%,0.2168%,但叶尖处地面的当地Log Dec小于高空值;对于近失速一阶模态,叶片尖部的非定常压力脉动随着工作高度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形态,从而导致当地积累功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颤振 非定常流 高低空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音速风扇全环叶片颤振特性的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赟 杨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6-630,共5页
发展了求解叶片颤振问题的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和全环叶片振动的气动弹性模型,在每一时间步同步求解流体运动方程和叶片振动方程并交换边界信息;流体域求解了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得到每一步由于叶片变形而引起的流场变化;叶片变形则由... 发展了求解叶片颤振问题的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和全环叶片振动的气动弹性模型,在每一时间步同步求解流体运动方程和叶片振动方程并交换边界信息;流体域求解了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得到每一步由于叶片变形而引起的流场变化;叶片变形则由积分叶片表面受到的气动力并求解结构动力学方程得到.颤振分析是在全环叶片模型上进行的,并解除了预先设定叶片间相位角的限制.此方法的显著特征是在一次气动弹性计算过程中,可同时分析叶片多个固有模态、多个节径下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大大提高了使用时域法进行叶片排气弹分析的计算效率.考察了NASA rotor 67风扇全环模型在堵塞点、最高效率点和近喘点3个气动工况下,节径变化对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模态下气弹最不稳定状态对应的叶片振动节径形式.结果表明,振动形式对于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颤振 气动弹性 流固耦合 跨音速风扇 行波振动 气动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阻尼抑颤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斌慧 孙大刚 +2 位作者 李占龙 章新 郭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96-1202,共7页
基于"典型剖面"建立风力机叶片二维翼型的颤振方程,根据定常气动理论推导出气动阻尼和气动刚度。为提高叶片的抗振能力,提出向叶片添加阻尼材料来增加叶片结构阻尼的方案,并建立该方案的力学模型。对某国产600 k W风力机叶片... 基于"典型剖面"建立风力机叶片二维翼型的颤振方程,根据定常气动理论推导出气动阻尼和气动刚度。为提高叶片的抗振能力,提出向叶片添加阻尼材料来增加叶片结构阻尼的方案,并建立该方案的力学模型。对某国产600 k W风力机叶片的气动特性及阻尼抑颤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阻尼结构叶片较普通叶片x向颤振最大位移、最大速度分别降低28.2%、34.8%;θ向最大速度降低了17.0%。研究结果可为风力机叶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叶片 颤振 阻尼抑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傅立叶方法求解振荡叶栅非定常流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秀全 周新海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7-361,共5页
基于叶片振荡诱导的非定常流具有时间周期性的特点,振荡叶栅非定常流可以用傅立叶级数来表达,继而,时域非定常欧拉方程则可以转化为频域定常傅立叶系数方程。定常傅立叶系数方程的求解采用了伪时间推进方法,同时采用本地时间步长和多重... 基于叶片振荡诱导的非定常流具有时间周期性的特点,振荡叶栅非定常流可以用傅立叶级数来表达,继而,时域非定常欧拉方程则可以转化为频域定常傅立叶系数方程。定常傅立叶系数方程的求解采用了伪时间推进方法,同时采用本地时间步长和多重网格加速技术。文中傅立叶级数采用了一阶形式,求解系数方程所需的计算机时约为定常方程求解时的3-4倍,计算效率高。最后,文中对一个三维涡轮振荡叶栅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栅(流体力学) 涡轮叶片 颤振(气体动力学) 非定常流 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静干涉对转子叶片颤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慧 李振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8-264,共7页
在不同气动工况、不同几何模型下,采用自行开发程序对全环多排的高压压气机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了进口导流叶片(IGV,以下简称导叶)对转子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气动弹性标准算例4的数值模拟验证了程序在颤振领域的有效... 在不同气动工况、不同几何模型下,采用自行开发程序对全环多排的高压压气机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了进口导流叶片(IGV,以下简称导叶)对转子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气动弹性标准算例4的数值模拟验证了程序在颤振领域的有效性。针对导叶-转子模型和单转子模型,考察了近堵塞点、近设计点和近失速点3个工况下,节径变化对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气动弹性最不稳定状态对应的叶片振动形式。通过对比发现,导叶作用随工况而异,近堵塞点导叶使得转子1阶弯曲模态气动阻尼提高130.63%。研究表明:导叶引起的非定常压力波反射增强了转子叶片的非定常压力扰动幅值,使得弯曲振型的颤振稳定性增强。基于单转子模型的颤振分析给出了不准确的气动阻尼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颤振 转静干涉 流固耦合 全环多排 行波振动 气动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平衡法的跨声速风扇颤振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翔 黄秀全 +1 位作者 张恒铭 陈玉春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3-499,共7页
由于叶片振动诱发的非定常响应具有时间周期性的特点,采用频域谐波平衡计算技术,结合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基于流固单向耦合的方式数值模拟了振荡叶片下的非定常流场,通过评估结构和流体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对叶片的颤振特性进行了预测。... 由于叶片振动诱发的非定常响应具有时间周期性的特点,采用频域谐波平衡计算技术,结合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基于流固单向耦合的方式数值模拟了振荡叶片下的非定常流场,通过评估结构和流体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对叶片的颤振特性进行了预测。针对某两级风扇的第一级转子叶片,通过给定不同的转速和出口背压条件对比研究了叶片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并给出了叶片的颤振失稳边界,计算结果显示:在100%、95%、90%转速下的非失速工况中叶片存在失稳风险,意味着发生颤振的类型为超音速非失速颤振;不同工况下,激波下游和叶顶前缘附近气流做功的综和效应决定了叶片的气动弹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颤振 谐波平衡法 非定常流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三维模型颤振问题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伟 廖明夫 Martin Kühn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5期90-96,共7页
颤振对风力机叶片有巨大破坏力,作为一种典型的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在现代风力机的叶片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立叶片三维叶型模型和整机振动结构模型,利用振型叠加法计算不同振动模态下的特征频率、阻尼比和振型,得出不同叶片结构参... 颤振对风力机叶片有巨大破坏力,作为一种典型的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在现代风力机的叶片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立叶片三维叶型模型和整机振动结构模型,利用振型叠加法计算不同振动模态下的特征频率、阻尼比和振型,得出不同叶片结构参数与颤振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型面质心和扭转中心的距离、拍打方向弯曲刚度和挥舞方向弯曲刚度对颤振发生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风力机叶片 颤振 特征频率 阻尼比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环境下转子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机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慧 李振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6-152,共7页
传统叶片颤振分析多是基于单转子研究模型,发动机的紧凑性要求导致级间距减小,多排耦合作用对颤振的影响将不容忽视。采用自行开发的程序对某型1.5级高压压气机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上、下游叶排对转子叶片颤振特性的影响。针对... 传统叶片颤振分析多是基于单转子研究模型,发动机的紧凑性要求导致级间距减小,多排耦合作用对颤振的影响将不容忽视。采用自行开发的程序对某型1.5级高压压气机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上、下游叶排对转子叶片颤振特性的影响。针对典型工况,分别进行了单转子模型,导叶转子模型,转子静子模型,导叶转子静子模型的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激波振荡对颤振特性影响显著;多排环境下存在非定常压力波的反射和叠加,明显改变转子叶片表面的非定常压力幅值和相位,进而改变转子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多排干涉作用提高了转子叶片的气动阻尼,尤其是上、下游叶排同时作用时阻尼提高了近7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 全环多排 流固耦合 气动阻尼 压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