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human leuc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HLDA) workshops: the evolv-ing role of antibodies in research, diagnosis and therapy 被引量:2
1
作者 Heddy ZOLA Bernadette SWART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91-694,共4页
The 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uman Leuc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chaired by HZ and managed by BS) was run over a 4-year period and culminated in a conference in December 2004. Here we review the achievem... The 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uman Leuc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chaired by HZ and managed by BS) was run over a 4-year period and culminated in a conference in December 2004. Here we review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HLDA Workshops and provide links to information on CD molecules and antibodies against them, including the 93 new CDs assigned in the 8^th Workshop. We consider what remains to be achieved (including an estimate of the number of leucocyte surface molecules still to be discovered), and how the field can best move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c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CD molecules cell mark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间的关系探讨
2
作者 戴薇 刘玉兰 +1 位作者 曾艳梅 李世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0-1943,共4页
目的:探究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Bregs)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方法:将赣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AS患者纳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志愿者60例纳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患者疾病临床... 目的:探究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Bregs)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方法:将赣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AS患者纳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志愿者60例纳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患者疾病临床分期将其分为进展期及强直期,根据患者疾病活动度将其分为活动组、稳定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占CD19^(+)细胞百分比。分析CD19^(+)CD24^(hi)CD27^(+)Bregs百分比与AS患者病程、晨僵时间、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BASDAI)、IL-10、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骶髂关节X线片分级等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S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s占CD19^(+)B细胞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强直期AS患者CD19^(+)CD24^(hi)CD27^(+)Breg占CD19^(+)细胞百分比高于进展期患者,且骨性强直期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百分比高于纤维性强直期患者,活动组AS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占比高于稳定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ESR及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占CD19^(+)B细胞百分比与其BASDAI得分及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与ESR及CRP水平呈负相关,与患者晨僵时间及髂关节X线分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S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占CD19^(+)B细胞百分比降低,且其水平与患者疾病分期、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IL-10、ESR及CRP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分期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CD27^(+)IgD^(+)B细胞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疾病活动度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冯月兰 刘志英 +1 位作者 王媛媛 张伟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外周血CD19^(+)CD27^(+)IgD^(+)B细胞比例变化与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O患者和健康对照组CD19^(+)CD27^(+)IgD^(+)B细胞比例,分析TAO患者C...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外周血CD19^(+)CD27^(+)IgD^(+)B细胞比例变化与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O患者和健康对照组CD19^(+)CD27^(+)IgD^(+)B细胞比例,分析TAO患者CD19^(+)CD27^(+)IgD^(+)B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并分析CD19^(+)CD27^(+)IgD^(+)B细胞比例与TAO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AO患者CD19^(+)CD27^(+)IgD^(+)B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5);活动性TAO患者CD19^(+)CD27^(+)IgD^(+)B细胞比例细胞显著低于非活动性TAO患者;CD19^(+)CD27^(+)IgD^(+)B细胞比例与TAO患者CA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128,P<0.001)。结论:TAO患者CD19^(+)CD27^(+)IgD^(+)B细胞比例降低,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疾病活动度 CD19^(+)cd27^(+)IgD^(+)B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异常浆细胞CD27表达和免疫表型与肿瘤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君 陈文静 +1 位作者 邵群 胡晓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异常浆细胞的CD27表达水平及其免疫表型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1例初治MM患者的资料,分析异常浆细胞中CD27表达水平,比较CD27阳性与CD27阴性MM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4个化疗疗程后分析CD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异常浆细胞的CD27表达水平及其免疫表型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1例初治MM患者的资料,分析异常浆细胞中CD27表达水平,比较CD27阳性与CD27阴性MM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4个化疗疗程后分析CD27阳性与CD27阴性MM患者疗效,并对院内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随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对61例患者的浆细胞表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21例患者骨髓异常浆细胞表型CD27表达阳性(CD27阳性组),40例患者CD27表达阴性(CD27阴性组)。CD27阳性组患者异常浆细胞CD56+占比、外周血肌酐水平低于CD27阴性组,淋巴细胞数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7阳性组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β_(2)微球蛋白水平及β_(2)-血清蛋白占比低于CD27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7阴性组IGH重排患者占比高于CD27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7阴性组部分缓解(PR)以及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患者占比高于CD27阳性组,完全缓解(CR)与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患者占比低于CD27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7阳性组的1、2年生存率均高于CD27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显示,CD27阳性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8、27个月,分别长于CD27阴性组的24、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异常浆细胞CD27的低表达可能与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d27 免疫表型 肿瘤预后 细胞遗传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7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潜在基因通路的综合分析
5
作者 肖凡凱 王琳 杨帆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CD27在食管癌中表达差异及其潜在基因调控通路。方法本研究运用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PIA),cBio-Porta分析CD27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差异和突变的情况;运用GEPIA做Kaplan-Meier曲线分析CD27在食管癌和头颈部鳞癌患... 目的探讨CD27在食管癌中表达差异及其潜在基因调控通路。方法本研究运用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PIA),cBio-Porta分析CD27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差异和突变的情况;运用GEPIA做Kaplan-Meier曲线分析CD27在食管癌和头颈部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运用linkedomics做CD27在食管癌中的功能和通路分析,并做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CD27在食管癌中以扩增突变为主,不同水平的CD27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对TOR复合体、多种激酶(KIT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转化生长因子受体1、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3)有潜在的影响;CD27对头颈部鳞癌患者生存有显著影响,虽然对食管癌总生存没有显著影响,但高组的总生存较好。结论CD27的差异表达可能是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结果提示CD27的表达程度有可能作为食管癌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cd27 通路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7/CD70与特发性肺纤维化
6
作者 徐云聪 郑金旭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170-1174,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间质性肺病,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CD27/CD70轴通过分子通路与肺部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影响肺纤维化区域的免疫微环境,并在肺纤维化早期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有望成为IPF免疫治...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间质性肺病,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CD27/CD70轴通过分子通路与肺部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影响肺纤维化区域的免疫微环境,并在肺纤维化早期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有望成为IPF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cd27/CD70轴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Serum Soluble CD27 and CXCL10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Vitiligo:A Cross-Sectional Study
7
作者 Marwa A.Aboelmagd Hanan A.Assaf +2 位作者 Mohammed H.Hassan Hanan A.Abdelmegeed Ashraf Abdelwaha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CSCD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Objective:Vitiligo is a relatively common skin disfiguring disorder that exhibits a fluctuating course between activity and stability,making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challenging.Autoimmunit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 Objective:Vitiligo is a relatively common skin disfiguring disorder that exhibits a fluctuating course between activity and stability,making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challenging.Autoimmunit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itiligo.Numerous autoimmune disorder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both CD27 and 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0(CXCL10).However,trials evaluating their role in vitiligo are lacking in the Egyptian setting.We evaluated the circulating levels of these 2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vitiligo and the 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levels and disease activity.Methods: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included 70 patients with vitiligo and 20 healthy controls.The patients were clinically assessed and then divided into active and stable groups according to clinical signs of activity and Vitiligo Disease Activity scores.The levels of CD27 and CXCL10 in the serum were assessed using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both the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s,then the Mann-Whitney U and Kruskal-Wallis test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Results:Active and stable vitiligo patients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median serum CXCL10(385.9 and 245.2 pg/mL)and CD27(61.6 and 66.5 ng/mL)level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193 pg/mL and 52.5 ng/mL,respectively,all P<0.05).In vitiligo cases,although CXCL10 level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disease activity(P<0.001),CD27 levels were comparable between the 2 subgroups(P=0.953).CXCL10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isease activity(r=0.887,P<0.001).CXCL10 had a higher sensitivity and a lower specificity(95.7%and 60.0%,respectively)compared to CD27(71.4%and 75%,respectively)for differentiating cases from controls.Conclusion: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CXCL10 and CD27 ar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urse of vitili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ILIGO disease activity 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0 cd27
原文传递
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及IL-10、IL-3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的关系
8
作者 张华秋 阙溶 李正莉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0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Bregs细胞)及白细胞介素(IL)-10、IL-3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7例SLE患者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86名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Bregs细胞)及白细胞介素(IL)-10、IL-3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7例SLE患者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8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CD19^(+)CD24^(+)CD27^(+)Bregs细胞中CD24^(high) CD27^(+)比例、CD24^(mid) CD27^(+)比例以及血清IL-10、IL-34水平。另将研究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热毒炽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检测对比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间CD24^(high) CD27^(+)比例、CD24^(mid) CD27^(+)比例、IL-10、IL-34、肾功能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CD24^(high) CD27^(+)比例、CD24^(mid) CD27^(+)比例、IL-10、IL-3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7例SLE患者中热毒炽盛证有49例、肝肾阴虚证33例、脾肾阳虚证35例。CD24^(high) CD27^(+)比例、CD24^(mid) CD27^(+)比例、IL-10、IL-34水平及SLEDAI评分均在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热毒炽盛证中依次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热毒炽盛证及肝肾阴虚证患者(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CD19^(+)CD24^(+)CD27^(+)Bregs细胞、IL-10、IL-34水平均与中医证型有关,可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证型 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34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7和CD45R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婷婷 杨智清 +5 位作者 邹丽云 韩俊峰 王沂芹 王惠明 徐文岳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7和CD45RA的表达。方法采集分离健康人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多种荧光标记抗体标记细胞表面分子,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淋巴细胞表面CD27和CD45RA表...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7和CD45RA的表达。方法采集分离健康人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多种荧光标记抗体标记细胞表面分子,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淋巴细胞表面CD27和CD45RA表达情况。结果3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D8+CD45RA+CD27+T细胞占CD8+T细胞(29.03±13.18)%,低于28例健康对照组的(60.85±14.36)%,P<0.01。而CD8+CD45RA-CD27+T细胞占CD8+T细胞(30.31±24.1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0.32±5.24)%,P<0.0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D4+CD45RA+CD27+T细胞21.12±9.64%低于健康对照组的(60.89±17.93)%,P<0.01,而CD4+CD45RA-CD27+T细胞(54.28±18.7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7.16±9.24)%,P<0.01。结论健康人外周血CD8+和CD4+T淋巴细胞均以CD45RA+CD27+初始细胞表型为主,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初始细胞减少,CD45RA-CD27+表型的T淋巴细胞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T淋巴细胞 cd27 CD45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NK细胞4周培养过程中的CD27、CD28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燕峰 黎阳 +2 位作者 王潇娉 方建培 魏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528,共4页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在培养过程中CD27和CD28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56+CIK细胞以及CD3-CD56+NK细胞在4周培养过程中其上CD27和CD28的表达变化。结果:CD27在CIK和NK细胞上均...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在培养过程中CD27和CD28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56+CIK细胞以及CD3-CD56+NK细胞在4周培养过程中其上CD27和CD28的表达变化。结果:CD27在CIK和NK细胞上均于培养的第2周达到最高峰,分别为(44.57±4.07)%和(51.02±5.20)%,但之后逐步下降,在培养第4周降至30%左右的水平。CD28在CIK和NK细胞上分别是在第3周和第2周时达到表达的最高峰,为(4.40±0.66)%和(45.14±3.58)%,之后迅速下降,在培养第4周已经几乎消失。结论:根据CD27和CD28在CIK/NK细胞上的表达变化规律,CIK/NK细胞的收获时机以培养第3周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cd27 CD28 过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1b与CD27定义的T细胞亚群与HIV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梅 马美晨 +5 位作者 陈曦 张子宁 傅雅静 丁海波 徐俊杰 姜拥军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究CD11b与CD27定义的T细胞亚群与HIV疾病进展的相关性,为研究HIV感染者T细胞免疫缺陷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外周血荧光抗体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CD27及各亚群的表达;破膜胞内染色检测各亚群分泌IFN-γ的功能;细胞因子与PBMC... 目的探究CD11b与CD27定义的T细胞亚群与HIV疾病进展的相关性,为研究HIV感染者T细胞免疫缺陷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外周血荧光抗体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CD27及各亚群的表达;破膜胞内染色检测各亚群分泌IFN-γ的功能;细胞因子与PBMC共培养,检测CD11b、CD27的变化。结果在HIV-1感染者,CD27^+CD11b^-、CD27^+CD11b^+和CD27^-CD11b^+的T细胞亚群明显降低(P<0.05),而CD27^-CD11b^-T细胞亚群明显增多(P<0.05),该亚群与CD4^+T细胞呈显著的负相关(r=-0.545,P<0.001);CD27^+CD11b^-、CD27^+CD11b^+和CD11b^+CD27^-亚群分泌IFN-γ功能均强于CD27^-CD11b^-亚群;细胞因子TGF-β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对CD11b表达的抑制也逐渐增强,而IL-12和IL-15能够刺激CD11b的增多,IL-2与IL-7能够刺激CD27增多。结论 HIV感染导致人体T细胞亚群发生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1B cd27 T细胞亚群 HIV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建华 薛群 +4 位作者 刘翠平 方琪 俞立强 张陆陆 蒋觉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83-890,共8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4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三色荧光标记法检测其外周血CD27^+CD38^-、CD27^+CD38^+、CD27^-CD3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4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三色荧光标记法检测其外周血CD27^+CD38^-、CD27^+CD38^+、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比例升高(P=0.000,0.000)、CD27^-CD38^+B细胞比例降低(P=0.001)。其中,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全身型高于眼肌型(P=0.031);CD27^-CD38^+B细胞比例,合并胸腺瘤者低于无胸腺异常者(P=0.026);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比例,肌无力危象者高于非肌无力危象者(P=0.017,0.011)。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QMGS评分减少(P=0.012)、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降低(P=0.034)、CD27^-CD38^+B细胞比例升高(P=0.006);Spearman秩相关分析,QMGS评分与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s=0.394,P=0.009)。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其表达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提示不同表型的B细胞亚群可能在重症肌无力的免疫机制和疾病进程中发挥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B淋巴细胞亚群 抗原 cd27 抗原 CD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7及CD56对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治疗的初诊MM患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彩霞 王洪涛 张国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7-831,共5页
目的:探讨CD27及CD56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确立一种简易方便的预后危险评分。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治疗的初诊MM患者111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D27^(+)CD56^(+... 目的:探讨CD27及CD56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确立一种简易方便的预后危险评分。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治疗的初诊MM患者111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D27^(+)CD56^(+)组患者OS长于非CD27^(+)CD56^(+)组(P<0.05)。β2-MG≥5.5 mmol/L、血清钙>2.5 mmol/L及非CD27^(+)CD56^(+)表达是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治疗的M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治疗的MM患者中,CD27^(+)CD56^(+)患者预后好于非CD27^(+)CD56^(+)患者。具备过高的β2-MG和血清钙浓度及非CD27^(+)CD56^(+)表达3个危险因素的患者预后极差,需尽早给予临床试验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cd27 CD56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27和CD28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婷婷 杨智清 +3 位作者 郭波 邹丽云 韩俊峰 吴玉章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27和CD28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分化表型。方法采集分离健康人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多种荧光标记抗体标记细胞表面分子,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和CD4+...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27和CD28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分化表型。方法采集分离健康人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多种荧光标记抗体标记细胞表面分子,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和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7和CD28分子的表达。结果3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D8+CD27+CD28+T细胞占CD8+T细胞(41.13±24.89)%,低于28例健康对照组的(71.93±14.47)%(P<0.05)。而CD8+CD27-CD28-T细胞占CD8+T细胞(42.16±10.9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9.16±5.24)%(P<0.0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D4+CD27+CD28+T细胞(80.89±7.93)%和健康对照组(83.17±8.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以CD27+CD28+早期分化表型为主。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不同的亚群分化特征又有所不同,CD4+T淋巴细胞的分化表型仍然以CD27+CD28+早期分化表型为主,而CD8+T淋巴细胞中早期分化表型明显减少,晚期分化表型(CD27-CD28-)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T淋巴细胞 cd27 CD28 分化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和CD27标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细胞的亚群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春淮 徐建华 翟志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状态及其与体液免疫的关系。方法选择SLE患者32例,SLEDAI分为≥10分组和<10分组;健康献血者14例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19+CD27-、CD19+CD27+和CD19...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状态及其与体液免疫的关系。方法选择SLE患者32例,SLEDAI分为≥10分组和<10分组;健康献血者14例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19+CD27-、CD19+CD27+和CD19+CD27++细胞,并分析各亚群比例、CD19平均荧光强度的差异和体液免疫的关系。结果两组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CD19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SLEDAI≥10分组的CD19+CD27++细胞比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SLEDAI<10分组的CD19+CD27-细胞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CD19+CD27+细胞明显降低。IgG与浆母细胞比率呈正相关。CD19+CD27++细胞比率在抗dsDNA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明显升高。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19+CD27+及CD19+CD27++亚群存在异常,可能与SLE患者体内的体液免疫异常有关,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原 CD19 抗原 cd27 B淋巴细胞亚群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7、CD70与机体免疫及肿瘤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勇 代志军 吕松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5-1118,共4页
初始T细胞的完全活化需要两种信号的协同作用,第一信号为抗原特异性MHCII类分子和CD3/TCR组成的复合物;第二信号则由抗原递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关键词 cd27 肿瘤发展 机体免疫 协同刺激分子 抗原递呈细胞 细胞表面 初始T细胞 抗原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D19和CD27标记的B细胞亚群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康玉敬 高清平 柳卫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P)患者外周血CD毒CD嘉细胞、CD毒CD丢细胞以及B细胞激活因子(BAFF)的表达。方法30例慢性pITP患者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15例健康献血员。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外周血CD19^+CD27^+丢细胞及CD19... 目的研究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P)患者外周血CD毒CD嘉细胞、CD毒CD丢细胞以及B细胞激活因子(BAFF)的表达。方法30例慢性pITP患者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15例健康献血员。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外周血CD19^+CD27^+丢细胞及CD19^+CD27^-细胞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其外周血BAFF浓度。随访12例患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8例患者给予长春新碱治疗,2周后测定上述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ITP患者组外周血CD高CD丢细胞比例、BAFF浓度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患者经长春新碱治疗后,CD19^+CD27^-细胞及CD19^+ CD27^-细胞表达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TP患者外周血存在B细胞亚群紊乱,以CD19^+CD27^-细胞表达升高为特征;短期内地塞米松对pITP患者外周血CD高CD嘉细胞的表达无明显影响,长春新碱则能显著抑制pITP患者外周血CD19^+高CD27^+细胞及CD19^+CD27^-细胞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慢性 原发性 CD19 cd27 B细胞激活因子
原文传递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L10及CXCR3表达与CD27^(+)CD4^(+)T细胞比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建军 吴素方 白丰玺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7期618-622,共5页
目的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7^(+)CD4^(+)T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肺... 目的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7^(+)CD4^(+)T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肺结核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6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CXCL10、CXCR3、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CD27^(+)CD4^(+)T细胞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CXCL10、CXCR3水平与PBMC中CD27^(+)CD4^(+)T细胞水平以及血清IFN-γ、TNF-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10、CXCR3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结核组患者血清CXCL10、CXCR3、IFN-γ、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PBMC的CD27^(+)CD4^(+)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65±2.53)%vs(41.57±5.32)%;t=31.997,P=0.000]。Pearson相关性分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L10与CXCR3、IFN-γ、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PBMC中CD27^(+)CD4^(+)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血清CXCR3水平与血清IFN-γ、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PBMC中CD27^(+)CD4^(+)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0、CXCR3均具有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应用价值(AUC=0.825,AUC=0.820;P<0.05),联合两个指标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效能(AUC=0.938,P=0.0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00%和91.70%。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CXCL10及CXCR3水平上调,可能与CD27^(+)CD4^(+)T细胞比例低有关,联合两者检测可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CXC趋化因子配体10 cd27+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病人血清CD27及其配体的检测
19
作者 袁建明 刘涛 +2 位作者 沈建康 郁骁珩 王天翔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6期568-570,共3页
目的:检测胃癌病人血清CD27及其配体(CD27L)的含量,探讨其与胃癌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42例胃癌病人血清中CD27和CD27L的含量,并与40例同期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作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C... 目的:检测胃癌病人血清CD27及其配体(CD27L)的含量,探讨其与胃癌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42例胃癌病人血清中CD27和CD27L的含量,并与40例同期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作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CD27和CD27L的浓度与胃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TNM分期的关系。结果:胃癌病人血清CD27和CD27L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胃癌病人血清CD27L表达在病理Ⅱ期与Ⅲ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7),血清CD27表达在TNM分期N1和N2之间有显著差异(P=0.022),其余指标在不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TNM分期中均无统计学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D27和CD27L的表达与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TNM分期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清CD27和CD27L表达与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发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7 cd27配体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炎症和非炎症组织CD27的激活表达
20
作者 沈骏 钱孝先 +4 位作者 冉志华 童锦禄 徐锡涛 乔宇琪 黄美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842-845,共4页
目的比较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炎症组织、非炎症组织及正常对照者肠黏膜CD27激活表达的差异,探讨CD27激活表达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共纳入32例克罗恩病患者、4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应用West-ern blot试... 目的比较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炎症组织、非炎症组织及正常对照者肠黏膜CD27激活表达的差异,探讨CD27激活表达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共纳入32例克罗恩病患者、4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应用West-ern blot试验和SYBR-green real time PCR方法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炎症组织、非炎症组织及正常对照者肠黏膜CD2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数据处理使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结果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炎症组织CD27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非炎症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P均<0.01);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非炎症组织CD27蛋白及其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00);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非炎症组织CD27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00)。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组织中存在CD27的激活表达,这种激活效应不仅出现在内镜表现为炎症性肠病的炎症组织中,甚至出现在炎症性肠病患者内镜表现为正常的肠黏膜中,CD27的激活表达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7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