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和谐与活力: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农业观及其启示
被引量:
3
1
作者
董慧
高晓溪
《唐都学刊》
2013年第4期59-65,共7页
现代农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境遇,但人类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代价,现代农业遭遇困境,危机四伏。笔者认为,怀特海式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其内在深层的"和谐"、"生态"和"创造力&q...
现代农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境遇,但人类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代价,现代农业遭遇困境,危机四伏。笔者认为,怀特海式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其内在深层的"和谐"、"生态"和"创造力"的思想与中国文明和哲学传统有天然的接近,怀特海与马克思都有着对人类命运及福祉的共同关切,因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农业观或许能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从而使中国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协调发展,即充满活力、和谐持续的"后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农业
和谐
农业生态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县域农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若莎
赵儒丹
+1 位作者
李振勤
赵好战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4-1564,共11页
农业生态文明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占重要部分,建设县域农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可判断县域农业生态文明水平,并因县施策,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以区间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
农业生态文明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占重要部分,建设县域农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可判断县域农业生态文明水平,并因县施策,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以区间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为基础,选取生态、经济、社会和协调发展4个领域22个指标构建县域农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17个县域为例,应用2012年统计数据,对县域农业生态文明进行了单领域分析及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结果显示,石家庄新乐市、平山县、藁城市、栾城县、灵寿县、鹿泉市、晋州市在生态领域的整体优势显著,藁城市、辛集市、鹿泉市、正定县在经济领域的整体评价较好,平山县与栾城县的社会领域优势最为明显,赞皇县、藁城市、晋州市、无极县的社会领域整体最差;在协调发展领域,藁城市、鹿泉市、栾城县协调发展领域整体较好。对县域农业生态文明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指标水平的高低是由4个领域共同决定,且经济领域影响较大,大部分经济领域较强的区县,综合水平较高。以上说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协调因素等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因此,在石家庄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各县域之间的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原则,提高各县域农业发展水平,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文明
生态活力
经济活力
社会活力
协调程度
县域
石家庄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谐与活力: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农业观及其启示
被引量:
3
1
作者
董慧
高晓溪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唐都学刊》
2013年第4期59-65,共7页
文摘
现代农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境遇,但人类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代价,现代农业遭遇困境,危机四伏。笔者认为,怀特海式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其内在深层的"和谐"、"生态"和"创造力"的思想与中国文明和哲学传统有天然的接近,怀特海与马克思都有着对人类命运及福祉的共同关切,因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农业观或许能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从而使中国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协调发展,即充满活力、和谐持续的"后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农业
和谐
农业生态活力
Keywords
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m
post
-
modem agriculture
harmony
agro - ecological vitality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县域农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若莎
赵儒丹
李振勤
赵好战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石家庄市园林局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4-1564,共11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204020)资助~~
文摘
农业生态文明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占重要部分,建设县域农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可判断县域农业生态文明水平,并因县施策,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以区间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为基础,选取生态、经济、社会和协调发展4个领域22个指标构建县域农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17个县域为例,应用2012年统计数据,对县域农业生态文明进行了单领域分析及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结果显示,石家庄新乐市、平山县、藁城市、栾城县、灵寿县、鹿泉市、晋州市在生态领域的整体优势显著,藁城市、辛集市、鹿泉市、正定县在经济领域的整体评价较好,平山县与栾城县的社会领域优势最为明显,赞皇县、藁城市、晋州市、无极县的社会领域整体最差;在协调发展领域,藁城市、鹿泉市、栾城县协调发展领域整体较好。对县域农业生态文明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指标水平的高低是由4个领域共同决定,且经济领域影响较大,大部分经济领域较强的区县,综合水平较高。以上说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协调因素等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因此,在石家庄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各县域之间的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原则,提高各县域农业发展水平,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格局。
关键词
农业生态文明
生态活力
经济活力
社会活力
协调程度
县域
石家庄市
Keywords
agro
-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vitality
Economic
vitality
Social
vitality
Coordination degree
County
-
scale
Shijiazhuang City
分类号
X8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和谐与活力: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农业观及其启示
董慧
高晓溪
《唐都学刊》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县域农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刘若莎
赵儒丹
李振勤
赵好战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