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舞蹈作品《钟馗》的文化内涵与当代表述
1
作者
王喜伟
《中国舞蹈学》
2024年第1期46-59,347-349,共17页
当今“国潮”风尚“来势汹汹”,中国古典舞作品频频“破圈”,《钟馗》以其独特的古典舞本质特征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成就了经典,可以说是“国潮”风尚的先行者。现实社会生活是舞蹈发轫的根基,钟馗虽是观念中的“神”,但其本质仍立足人...
当今“国潮”风尚“来势汹汹”,中国古典舞作品频频“破圈”,《钟馗》以其独特的古典舞本质特征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成就了经典,可以说是“国潮”风尚的先行者。现实社会生活是舞蹈发轫的根基,钟馗虽是观念中的“神”,但其本质仍立足人民现实生活,仍以人为原型,是思维具象化的产物,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神话人物“钟馗”在胡岩的编排下,实现了以中国事、中国形,讲述中国情的艺术表达,人物形象在动作、技巧的塑造中,在中国美学的审美范式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性,进一步证实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论断。传统的延续不曾停止,随着时间的洪流一直滚滚向前,鲜活的血液不断融汇,以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为依托的作品层出不穷,舞蹈艺术以其独特的言语方式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发展与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内涵
舞蹈《钟馗》
守正创新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域文化动漫片开发中灵璧钟馗文化资源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程家超
魏三强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26-130,共5页
钟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域文化动漫宣传片创作中深度挖掘灵璧钟馗文化内涵,研究灵璧钟馗画经典,丰富灵璧钟馗画创作内容,感知灵璧钟馗画的乡土人情,体认民间艺术"土而不陋"、"俗不伤雅"的艺术...
钟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域文化动漫宣传片创作中深度挖掘灵璧钟馗文化内涵,研究灵璧钟馗画经典,丰富灵璧钟馗画创作内容,感知灵璧钟馗画的乡土人情,体认民间艺术"土而不陋"、"俗不伤雅"的艺术审美情趣,有助于灵璧钟馗文化的传播,有助于真正传统意义上的灵璧钟馗画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璧钟馗画
动漫
地域文化
灵璧钟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参军戏与胡乐补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黎国韬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9-73,共5页
在"参军戏原为胡部乐"这一观点的基础,对参军戏与钟馗、参军戏与祆教等的关系问题再作探讨,可以得出以下观点:其一,参军这一脚色的扮相受到钟馗形象的影响,由于钟馗染有胡俗,这就可以推断出参军戏具有胡乐的渊源;其二,凡有参...
在"参军戏原为胡部乐"这一观点的基础,对参军戏与钟馗、参军戏与祆教等的关系问题再作探讨,可以得出以下观点:其一,参军这一脚色的扮相受到钟馗形象的影响,由于钟馗染有胡俗,这就可以推断出参军戏具有胡乐的渊源;其二,凡有参军戏演出及有钟馗出现之处,每每就有祆教因素的存在,说明参军戏与胡人宗教火祆教之间有着某些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军戏
胡乐
钟馗
火祆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湘南木雕“吞口”
被引量:
3
4
作者
许长生
《湘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3-95,F0003,共4页
湘南木雕"吞口"是巫的产物。在湘南地区,人们视吞口为保护神,认为有镇宅、驱邪、逐鬼、平安、纳福之功能。当今这一古老风俗在当地仍依稀传承着,其造型独特,综合了诸如虎、狮等猛兽的灵气和特征,且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夸...
湘南木雕"吞口"是巫的产物。在湘南地区,人们视吞口为保护神,认为有镇宅、驱邪、逐鬼、平安、纳福之功能。当今这一古老风俗在当地仍依稀传承着,其造型独特,综合了诸如虎、狮等猛兽的灵气和特征,且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夸张而真实,诙谐而庄重,极具装饰性、符号化和脸谱化,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木雕
吞口
巫风
钟馗
驱鬼除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姜夔师事单丙文考辨
被引量:
2
5
作者
郭锋
马丽梅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6期11-13,共3页
周密在《齐东野语》卷十二《姜尧章自叙》后补充了一条姜夔与单炜交游的材料,由于他对原材料审核不精,沿袭了前人的一些错误,把两个"单丙文"混为一谈。我们依据南宋人所作的行状、序跋、字帖等第一手材料,发微显幽,还原了姜...
周密在《齐东野语》卷十二《姜尧章自叙》后补充了一条姜夔与单炜交游的材料,由于他对原材料审核不精,沿袭了前人的一些错误,把两个"单丙文"混为一谈。我们依据南宋人所作的行状、序跋、字帖等第一手材料,发微显幽,还原了姜夔与两个"单丙文"交游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密
《齐东野语》
姜夔
单丙文
单丙父
交游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歆的《周礼》学及其在两汉之际的传承谱系
被引量:
1
6
作者
丁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6,共6页
两汉之际是《周礼》学的奠基和发轫时期。刘歆是《周礼》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约略说来刘歆对《周礼》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有如下三端:首先,刘歆在与其父刘向受诏校理秘府图书时,不仅将《周官》(《周礼》)这部几乎不为世人所知的典籍...
两汉之际是《周礼》学的奠基和发轫时期。刘歆是《周礼》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约略说来刘歆对《周礼》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有如下三端:首先,刘歆在与其父刘向受诏校理秘府图书时,不仅将《周官》(《周礼》)这部几乎不为世人所知的典籍著录于《七略》之中,而且还"独识"《周礼》的价值,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不遗余力地向学术界推介这部在秘府之中新发现的典籍。其次,《周礼》一书于王莽当政时被立于学官、设博士主要应归功于刘歆的推动。复次,刘歆不仅研治《周礼》,撰著《周官传》四篇,而且还广收门徒,传授《周礼》之学。两汉之际著名经学家杜子春、郑兴、贾徽、郑众、贾逵及卫宏等人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师从刘歆学习过《周礼》。他们或是刘歆的弟子,或是刘歆的再传弟子,都出于刘歆的《周礼》学传承谱系。他们在《周礼》研究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使《周礼》学逐步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周官》
古文经学
刘歆
杜子春
郑众
贾逵
卫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敦煌遗书戏剧乐舞问题补述
7
作者
黎国韬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4,共9页
对敦煌遗书中的"后座"、"头"、"了"、"钟馗"等问题作出考析,可得出以下新的看法:其一,《宋国清破用请凭牒》提到的"后座"一词,与唐宋乐舞、宋元戏剧、元明队戏表演中的乐官、乐部、...
对敦煌遗书中的"后座"、"头"、"了"、"钟馗"等问题作出考析,可得出以下新的看法:其一,《宋国清破用请凭牒》提到的"后座"一词,与唐宋乐舞、宋元戏剧、元明队戏表演中的乐官、乐部、后行等含义相当;其二,敦煌舞谱"头当中心"一语的"头"字,乃指唐宋大曲队舞中的"队头";其三,在"了"字提示的使用上,敦煌遗书中的俗讲程仪、南宋大曲曲本、元人杂剧剧本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均与北宋宫廷大曲用"讫"不用"了"的情况不同;其四,在敦煌傩仪中,钟馗已取代了方相的位置,其扮演者应为乐营中善舞的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后座
头
了
钟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锺馗研究述论
8
作者
锺兴永
《云梦学刊》
2014年第5期37-39,共3页
根据多部清代以来《锺氏族谱》考察,锺馗实有其人,且世代命官。锺馗之所以为正义化身,并被尊奉,反映了历代社会鲜明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
锺馗
研究
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先秦儒法融通思想——以“转关人物”为中心
9
作者
马腾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5-49,共5页
儒法思想之融通,在历史渊源上呈现为"儒法同宗"的命题。管仲的思想是其实质依据,后来稷下学宫的《管子》将其文本化。李悝、吴起师儒而任法,开"儒家"向"法家"转变之先河。"杂家"尸佼曾为商鞅之...
儒法思想之融通,在历史渊源上呈现为"儒法同宗"的命题。管仲的思想是其实质依据,后来稷下学宫的《管子》将其文本化。李悝、吴起师儒而任法,开"儒家"向"法家"转变之先河。"杂家"尸佼曾为商鞅之师,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杂以法家思想,亦体现了儒法思想的融通。"转关人物"的思想不但从学术源流上印证了法家出于儒家的命题,且揭示了法家的"政治家"本质,蕴涵了对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人物思想矛盾性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儒家
管仲
李悝
吴起
尸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巫—方相氏—钟馗的演变:角色与精神的盛衰
10
作者
陈珂
《地方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81-90,共10页
古代壮哉的狂夫方相氏,到了明清以降衍变为酒鬼、色鬼,从中体现出中国古代官僚体制在后期的高度专制和政治高压下形成的文化犬儒化。"十恶不赦之罪"把思想罪列为首要,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奴才化,使得这种文化犬儒化甚嚣尘上。这...
古代壮哉的狂夫方相氏,到了明清以降衍变为酒鬼、色鬼,从中体现出中国古代官僚体制在后期的高度专制和政治高压下形成的文化犬儒化。"十恶不赦之罪"把思想罪列为首要,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奴才化,使得这种文化犬儒化甚嚣尘上。这些特色在明清时代成为潮流,言情小说、春宫画和各种猥亵作品风靡一时,有的甚至成为延续数百年的陋习,比如让女人包小脚的变态行为等等。这也是近代史上中国新一代精英们怒不可遏、大声疾呼、不得不起来革命的基本前提。巫—方相氏—钟馗形象的盛衰,也折射着中国整个文化潮流、思想意识形态和行为形态的变化特征,这是我们的讨论所应特别关注的要害所在,也是讨论巫—方相氏—钟馗衍变关系里的趣味和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相氏
钟馗
以礼天地
娱人耳目
犬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灵璧钟馗画的历史形成
11
作者
刘志兵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02-106,共5页
钟馗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绘画题材,经有文献记载的钟馗画始于唐玄宗时期的宫廷,后经由朝堂御赐流行于民间。自宋朝开始,钟馗画是宫廷和民间都广为接受的鬼文化的一种表现,并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安徽灵璧钟馗画以手工绘制,经过特殊的地...
钟馗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绘画题材,经有文献记载的钟馗画始于唐玄宗时期的宫廷,后经由朝堂御赐流行于民间。自宋朝开始,钟馗画是宫廷和民间都广为接受的鬼文化的一种表现,并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安徽灵璧钟馗画以手工绘制,经过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灵璧钟馗画是民俗文化的结晶,是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不断发展融合、固化,并进而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文章从钟馗画的起源入手,梳理了灵璧钟馗画的发展历史以及文化特征,为钟馗画主题的文化价值探索提供历史素材,这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对灵璧地区的文化发展和文化资源开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馗画
灵璧
历史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文垣医案》中仲景经方验案4则解析
12
作者
张玲
郭锦晨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23-24,100,共3页
孙一奎为明代著名新安医家,一生潜心医学,医术精湛,著述颇丰,《孙文垣医案》为其代表作之一。书中记载孙氏活用仲景经方,重视脉诊,擅于临证化裁,运用经方治验颇多,值得后辈探析之。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孙文垣医案
孙一奎
张仲景
经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介下徽州民俗体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韩岩
王庆庆
+1 位作者
毛若远
王紫伟
《武术研究》
2020年第8期116-118,共3页
以网络传播中的堨田村端午跳钟馗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堨田村端午跳钟馗网络传播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传播策略,以此来加快堨田村端午跳钟馗在网络传播中的速度,提高其知名度,从而促进徽州民俗体育文...
以网络传播中的堨田村端午跳钟馗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堨田村端午跳钟馗网络传播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传播策略,以此来加快堨田村端午跳钟馗在网络传播中的速度,提高其知名度,从而促进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
民俗体育
传播
跳钟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阳宫唐吴道子戏笔碑考
被引量:
1
14
作者
谭骁
《文博》
2017年第1期75-79,共5页
户县重阳宫内有一块题"唐吴道子戏笔"的明代线刻碑,俗称"钟馗捉鬼图"。本文根据其图像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及碑刻、墓室壁画、传世卷轴画等图像资料,论证该碑刻的原始图本可上溯至北宋年间,可能为现今所见最早之钟...
户县重阳宫内有一块题"唐吴道子戏笔"的明代线刻碑,俗称"钟馗捉鬼图"。本文根据其图像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及碑刻、墓室壁画、传世卷轴画等图像资料,论证该碑刻的原始图本可上溯至北宋年间,可能为现今所见最早之钟馗图像,反映了"钟馗样"在唐宋时期的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道子
钟馗图
重阳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道子《钟馗图》创作时间考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刘世军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在民间,钟馗作为一个驱邪形象由来已久,然而《钟馗图》创作于何时一直是个谜。文章经过详细论证,确认它最早创作于开元十三年左右。
关键词
吴道子
讲武骊山
《钟馗图》
太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参军戏非源于胡乐辩
16
作者
綦翔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1期43-45,共3页
对黎国韬先生《参军戏与胡乐考》和《参军戏与胡乐补论》提出的参军戏源于胡乐,脚色参军与钟馗形象及祆教有关等观点进行辨析,认为黎先生所举证据并不能证明参军戏源于胡乐。陈旸《乐书》"唐胡部……戏有参军、婆罗门"意思为...
对黎国韬先生《参军戏与胡乐考》和《参军戏与胡乐补论》提出的参军戏源于胡乐,脚色参军与钟馗形象及祆教有关等观点进行辨析,认为黎先生所举证据并不能证明参军戏源于胡乐。陈旸《乐书》"唐胡部……戏有参军、婆罗门"意思为参军戏属于唐代独立乐部"胡部",而不属于少数民族音乐泛称的"胡乐"。脚色参军的"绿衣秉简"为官员打扮,而钟馗的"绿袍"是在戏中扮鬼神时的打扮,"简"也是官员的道具,二者服饰相似并非因为有继承关系,所以脚色参军与钟馗形象和祆教也无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军戏
胡乐
胡部
钟馗
绿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氏中馈录》词语拾零
17
作者
郜彦杰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吴氏中馈录》是宋代浦江吴氏所写的一本记录宋时民间食用方法的书。此书语言口语化程度非常高,某些词语如性发、(米孛)、盘等,如今还可见于方言。
关键词
《吴氏中馈录》
方言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钟馗役鬼与刘基倡廉
18
作者
杨俊才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13,共7页
钟馗,民间所崇奉的鬼王兼门神,专事捉鬼吃鬼。其来历说法不一。在钟馗信仰发展过程中,唐玄宗与画家吴道子起了重要作用。自吴道子之后,钟馗成为后世画家喜爱的传统题材。在钟馗画中,有一类题材,其中钟馗或移家、或出游、或嫁妹,主要表...
钟馗,民间所崇奉的鬼王兼门神,专事捉鬼吃鬼。其来历说法不一。在钟馗信仰发展过程中,唐玄宗与画家吴道子起了重要作用。自吴道子之后,钟馗成为后世画家喜爱的传统题材。在钟馗画中,有一类题材,其中钟馗或移家、或出游、或嫁妹,主要表现钟馗如何役使众鬼为其效劳,可统称之为“钟馗役鬼”。在多数人的意识里,钟馗惩恶扬善,护佑万民,是正义的化身,众鬼为其效劳,理所应当。但刘基在《题钟馗役鬼移家图》中认为,钟馗役鬼有失公正,其行为实质上是利用执法者的特权,作威作福,大肆享受被执法者的服务,乃是“怙威植私干律令”。刘基立足百姓,以民为本,一生清廉,其廉政意识的自觉与清醒,以及身体力行的践履是最值得人们学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馗
役鬼
刘基
廉政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陽醜·鬼王與神堂——論《慶豐年五鬼鬧鍾馗》的造神過程
19
作者
劉燕萍
《人文中国学报》
2014年第1期253-289,共37页
《慶豐年五鬼鬧鍾馗》是有記載最早的'五鬼鬧判'戲,然而'五鬼鬧鍾馗'式的故事,至少在明萬曆三十年(1602)前,已在民間廣泛流傳。約寫於明隆慶二年(1568)至萬曆三十年(1602)間的《金瓶梅詞話》六十五回,李瓶兒死後,演出...
《慶豐年五鬼鬧鍾馗》是有記載最早的'五鬼鬧判'戲,然而'五鬼鬧鍾馗'式的故事,至少在明萬曆三十年(1602)前,已在民間廣泛流傳。約寫於明隆慶二年(1568)至萬曆三十年(1602)間的《金瓶梅詞話》六十五回,李瓶兒死後,演出百戲便包括'五鬼鬧判'。《慶豐年五鬼鬧鍾馗》一劇,與此前鍾馗文本不同處,在於鍾馗在劇中需要對付衆多鬼魅,並具備完整的由人到鬼至成神的造神過程。鍾馗在劇中,並非具備神通或有神助,卻能成神,强調的是其人格美。本文的重點,在探討鍾馗作爲醜神的'陽醜':外貌醜與人格美的不協調(incongruity)。鍾馗成爲鬼王,必須降伏有如寓言人物(allegorical figure)的鬼魅。查劇中出現的大小耗鬼和五鬼,乃首次出現於鍾馗故事中。本文追查所提及鬼類的由來,以見鍾馗降伏大小耗鬼和五鬼,與登上鬼王位置的重要性。此外,神堂的獲得乃鍾馗成神的關鍵。《慶豐年五鬼鬧鍾馗》封鍾馗前文本作出'創造性背叛'(creative treason),一反鍾馗爲唐明皇'服務'——驅鬼的'傳統',改爲替殿頭官驅鬼,以强化士人懷才不遇及官員奸貪的主題。本文通過對鬼(大小耗鬼、五鬼)、神(鍾馗和五道將軍)元素的探討,展示明代首次出現完整的成神過程的鍾馗文本,女口何達至成熟的階段,並對後世鍾馗作品産生重要影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鬼鬧鍾馗
造神
陽醜
人格美
不協調
創造性
背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漫谈粉彩陶瓷与钟馗画像的联姻与发展
20
作者
张晓颜
《陶瓷研究》
2017年第S4期120-123,共4页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远古文化有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那就是宗教信仰。自从人们脱离了原始社会,人类有了文明,这个世界就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钟馗在人们心中是一位能驱魔除恶、伸张正义的仙神,经过千百年的文化演变,它被人们尊称为&...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远古文化有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那就是宗教信仰。自从人们脱离了原始社会,人类有了文明,这个世界就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钟馗在人们心中是一位能驱魔除恶、伸张正义的仙神,经过千百年的文化演变,它被人们尊称为"赐福镇宅圣君"。而在陶瓷绘画的历史里,钟馗题材的应用是较为广泛的。那么令人好奇的是,钟馗的形象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他背后有过什么样的故事?还有,他与粉彩陶瓷绘画又有怎样的瓜葛?本文另辟蹊径,从粉彩陶瓷绘画的角度切入,探寻钟馗画像的内涵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彩
钟馗
文化内涵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舞蹈作品《钟馗》的文化内涵与当代表述
1
作者
王喜伟
机构
郑州科技学院
出处
《中国舞蹈学》
2024年第1期46-59,347-349,共17页
基金
2021年河南省教育厅项目“商业剧场+”模式在河南传统地方文化传承中的创新路径研究(批准号2021-ZZJH-439)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今“国潮”风尚“来势汹汹”,中国古典舞作品频频“破圈”,《钟馗》以其独特的古典舞本质特征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成就了经典,可以说是“国潮”风尚的先行者。现实社会生活是舞蹈发轫的根基,钟馗虽是观念中的“神”,但其本质仍立足人民现实生活,仍以人为原型,是思维具象化的产物,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神话人物“钟馗”在胡岩的编排下,实现了以中国事、中国形,讲述中国情的艺术表达,人物形象在动作、技巧的塑造中,在中国美学的审美范式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性,进一步证实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论断。传统的延续不曾停止,随着时间的洪流一直滚滚向前,鲜活的血液不断融汇,以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为依托的作品层出不穷,舞蹈艺术以其独特的言语方式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发展与发声。
关键词
文化内涵
舞蹈《钟馗》
守正创新
嬗变
Keywords
Cultural Connotation
Dance
zhong kui
Keep the Right Innovation
Transmutation
分类号
J72 [艺术—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域文化动漫片开发中灵璧钟馗文化资源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程家超
魏三强
机构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系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26-130,共5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灵壁三绝’特色文化动漫宣传片的创作研究"
项目编号:2013SQRL150ZD
+1 种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动漫设计与制作"
项目编号:2013XY112
文摘
钟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域文化动漫宣传片创作中深度挖掘灵璧钟馗文化内涵,研究灵璧钟馗画经典,丰富灵璧钟馗画创作内容,感知灵璧钟馗画的乡土人情,体认民间艺术"土而不陋"、"俗不伤雅"的艺术审美情趣,有助于灵璧钟馗文化的传播,有助于真正传统意义上的灵璧钟馗画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灵璧钟馗画
动漫
地域文化
灵璧钟馗文化
Keywords
Lingbi
zhong kui
painting
comic and animation
regional culture
分类号
J95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参军戏与胡乐补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黎国韬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9-73,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8AZW002)子课题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07JC751026)
文摘
在"参军戏原为胡部乐"这一观点的基础,对参军戏与钟馗、参军戏与祆教等的关系问题再作探讨,可以得出以下观点:其一,参军这一脚色的扮相受到钟馗形象的影响,由于钟馗染有胡俗,这就可以推断出参军戏具有胡乐的渊源;其二,凡有参军戏演出及有钟馗出现之处,每每就有祆教因素的存在,说明参军戏与胡人宗教火祆教之间有着某些内在联系。
关键词
参军戏
胡乐
钟馗
火祆教
Keywords
Chan-Jun-Drama
Hu-Music
zhong
-
kui
Zoroastrianism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湘南木雕“吞口”
被引量:
3
4
作者
许长生
机构
湘南学院美术系
出处
《湘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3-95,F0003,共4页
文摘
湘南木雕"吞口"是巫的产物。在湘南地区,人们视吞口为保护神,认为有镇宅、驱邪、逐鬼、平安、纳福之功能。当今这一古老风俗在当地仍依稀传承着,其造型独特,综合了诸如虎、狮等猛兽的灵气和特征,且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夸张而真实,诙谐而庄重,极具装饰性、符号化和脸谱化,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
关键词
湘南木雕
吞口
巫风
钟馗
驱鬼除祟
Keywords
wood carving in Hunan
tunkou
witchcraft
zhong kui
drive off evils and ghosts
分类号
J314.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姜夔师事单丙文考辨
被引量:
2
5
作者
郭锋
马丽梅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6期11-13,共3页
文摘
周密在《齐东野语》卷十二《姜尧章自叙》后补充了一条姜夔与单炜交游的材料,由于他对原材料审核不精,沿袭了前人的一些错误,把两个"单丙文"混为一谈。我们依据南宋人所作的行状、序跋、字帖等第一手材料,发微显幽,还原了姜夔与两个"单丙文"交游的真相。
关键词
周密
《齐东野语》
姜夔
单丙文
单丙父
交游
考辨
Keywords
zhong
Mi
Qidong Yeyu
Jiang
kui
Shang Bingwen
association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歆的《周礼》学及其在两汉之际的传承谱系
被引量:
1
6
作者
丁鼎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中国孔子研究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礼学通史"(09BZX031)
文摘
两汉之际是《周礼》学的奠基和发轫时期。刘歆是《周礼》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约略说来刘歆对《周礼》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有如下三端:首先,刘歆在与其父刘向受诏校理秘府图书时,不仅将《周官》(《周礼》)这部几乎不为世人所知的典籍著录于《七略》之中,而且还"独识"《周礼》的价值,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不遗余力地向学术界推介这部在秘府之中新发现的典籍。其次,《周礼》一书于王莽当政时被立于学官、设博士主要应归功于刘歆的推动。复次,刘歆不仅研治《周礼》,撰著《周官传》四篇,而且还广收门徒,传授《周礼》之学。两汉之际著名经学家杜子春、郑兴、贾徽、郑众、贾逵及卫宏等人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师从刘歆学习过《周礼》。他们或是刘歆的弟子,或是刘歆的再传弟子,都出于刘歆的《周礼》学传承谱系。他们在《周礼》研究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使《周礼》学逐步发扬光大。
关键词
《周礼》
《周官》
古文经学
刘歆
杜子春
郑众
贾逵
卫宏
Keywords
Rites of Zhou
Zhou Guan
traditional classic study
Liu Xin
Du Zichun
Zheng
zhong
Jia
kui
Wei Hong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遗书戏剧乐舞问题补述
7
作者
黎国韬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4,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汉唐戏剧新考"(11YJA75103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全明戏曲>编纂及明代戏曲文献研究"阶段性成果(10&ZD105)
文摘
对敦煌遗书中的"后座"、"头"、"了"、"钟馗"等问题作出考析,可得出以下新的看法:其一,《宋国清破用请凭牒》提到的"后座"一词,与唐宋乐舞、宋元戏剧、元明队戏表演中的乐官、乐部、后行等含义相当;其二,敦煌舞谱"头当中心"一语的"头"字,乃指唐宋大曲队舞中的"队头";其三,在"了"字提示的使用上,敦煌遗书中的俗讲程仪、南宋大曲曲本、元人杂剧剧本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均与北宋宫廷大曲用"讫"不用"了"的情况不同;其四,在敦煌傩仪中,钟馗已取代了方相的位置,其扮演者应为乐营中善舞的乐人。
关键词
敦煌遗书
后座
头
了
钟馗
Keywords
Dunhuang Manuscripts
Backseat
Head
Le
zhong kui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锺馗研究述论
8
作者
锺兴永
机构
湖南理工学院期刊社
出处
《云梦学刊》
2014年第5期37-39,共3页
文摘
根据多部清代以来《锺氏族谱》考察,锺馗实有其人,且世代命官。锺馗之所以为正义化身,并被尊奉,反映了历代社会鲜明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
锺馗
研究
述论
Keywords
zhong kui
study
comment
分类号
K24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先秦儒法融通思想——以“转关人物”为中心
9
作者
马腾
机构
中山大学法学院
出处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5-49,共5页
基金
广东省2007年度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团队项目(07JDTDXM82001)
文摘
儒法思想之融通,在历史渊源上呈现为"儒法同宗"的命题。管仲的思想是其实质依据,后来稷下学宫的《管子》将其文本化。李悝、吴起师儒而任法,开"儒家"向"法家"转变之先河。"杂家"尸佼曾为商鞅之师,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杂以法家思想,亦体现了儒法思想的融通。"转关人物"的思想不但从学术源流上印证了法家出于儒家的命题,且揭示了法家的"政治家"本质,蕴涵了对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人物思想矛盾性的解释。
关键词
法家
儒家
管仲
李悝
吴起
尸佼
Keywords
Fajia
Confucian
Guan
zhong
Li
kui
Wu Qi
Shi Jiao
分类号
B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巫—方相氏—钟馗的演变:角色与精神的盛衰
10
作者
陈珂
机构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
出处
《地方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81-90,共10页
文摘
古代壮哉的狂夫方相氏,到了明清以降衍变为酒鬼、色鬼,从中体现出中国古代官僚体制在后期的高度专制和政治高压下形成的文化犬儒化。"十恶不赦之罪"把思想罪列为首要,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奴才化,使得这种文化犬儒化甚嚣尘上。这些特色在明清时代成为潮流,言情小说、春宫画和各种猥亵作品风靡一时,有的甚至成为延续数百年的陋习,比如让女人包小脚的变态行为等等。这也是近代史上中国新一代精英们怒不可遏、大声疾呼、不得不起来革命的基本前提。巫—方相氏—钟馗形象的盛衰,也折射着中国整个文化潮流、思想意识形态和行为形态的变化特征,这是我们的讨论所应特别关注的要害所在,也是讨论巫—方相氏—钟馗衍变关系里的趣味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
方相氏
钟馗
以礼天地
娱人耳目
犬儒化
Keywords
Fang Xiangshi
zhong kui
Etiquette world
Entertain
Cynicism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灵璧钟馗画的历史形成
11
作者
刘志兵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基金
2018年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灵璧钟馗画研究:基于北京文艺座谈会精神”(SK2018A0363)。
文摘
钟馗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绘画题材,经有文献记载的钟馗画始于唐玄宗时期的宫廷,后经由朝堂御赐流行于民间。自宋朝开始,钟馗画是宫廷和民间都广为接受的鬼文化的一种表现,并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安徽灵璧钟馗画以手工绘制,经过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灵璧钟馗画是民俗文化的结晶,是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不断发展融合、固化,并进而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文章从钟馗画的起源入手,梳理了灵璧钟馗画的发展历史以及文化特征,为钟馗画主题的文化价值探索提供历史素材,这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对灵璧地区的文化发展和文化资源开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钟馗画
灵璧
历史形成
Keywords
zhong kui
painting
Lingbi
History of formation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文垣医案》中仲景经方验案4则解析
12
作者
张玲
郭锦晨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处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23-24,100,共3页
文摘
孙一奎为明代著名新安医家,一生潜心医学,医术精湛,著述颇丰,《孙文垣医案》为其代表作之一。书中记载孙氏活用仲景经方,重视脉诊,擅于临证化裁,运用经方治验颇多,值得后辈探析之。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孙文垣医案
孙一奎
张仲景
经方
Keywords
Xin'an Medicine
SUN Wen - yuan Medical Records
SUN Yi -
kui
ZHANG
zhong
- j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分类号
R249.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介下徽州民俗体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韩岩
王庆庆
毛若远
王紫伟
机构
黄山学院体育学院
出处
《武术研究》
2020年第8期116-118,共3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SKHS2017B03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编号:SK2017A0386
+2 种基金
2018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1810375129
2018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1810375077
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1910375016。
文摘
以网络传播中的堨田村端午跳钟馗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堨田村端午跳钟馗网络传播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传播策略,以此来加快堨田村端午跳钟馗在网络传播中的速度,提高其知名度,从而促进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
新媒介
民俗体育
传播
跳钟馗
Keywords
New Media
Folk Sports
Communication
Jump
zhong kui
分类号
G85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阳宫唐吴道子戏笔碑考
被引量:
1
14
作者
谭骁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文博》
2017年第1期75-79,共5页
文摘
户县重阳宫内有一块题"唐吴道子戏笔"的明代线刻碑,俗称"钟馗捉鬼图"。本文根据其图像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及碑刻、墓室壁画、传世卷轴画等图像资料,论证该碑刻的原始图本可上溯至北宋年间,可能为现今所见最早之钟馗图像,反映了"钟馗样"在唐宋时期的演变历程。
关键词
吴道子
钟馗图
重阳宫
Keywords
Wu Daozi (680-740? Painter of the Tang Dynasty)
Figure of
zhong kui
Chongyang Taoist Temple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道子《钟馗图》创作时间考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刘世军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1-123,共3页
文摘
在民间,钟馗作为一个驱邪形象由来已久,然而《钟馗图》创作于何时一直是个谜。文章经过详细论证,确认它最早创作于开元十三年左右。
关键词
吴道子
讲武骊山
《钟馗图》
太真
Keywords
WU Dao-zi
Drill on Mountain Li
"the Image of
zhong kui
"
Taizhen
分类号
O412.1 [理学—理论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参军戏非源于胡乐辩
16
作者
綦翔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1期43-45,共3页
文摘
对黎国韬先生《参军戏与胡乐考》和《参军戏与胡乐补论》提出的参军戏源于胡乐,脚色参军与钟馗形象及祆教有关等观点进行辨析,认为黎先生所举证据并不能证明参军戏源于胡乐。陈旸《乐书》"唐胡部……戏有参军、婆罗门"意思为参军戏属于唐代独立乐部"胡部",而不属于少数民族音乐泛称的"胡乐"。脚色参军的"绿衣秉简"为官员打扮,而钟馗的"绿袍"是在戏中扮鬼神时的打扮,"简"也是官员的道具,二者服饰相似并非因为有继承关系,所以脚色参军与钟馗形象和祆教也无直接联系。
关键词
参军戏
胡乐
胡部
钟馗
绿衣
Keywords
Canjun drama
Hu music
Hu section
zhong kui
green clothes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氏中馈录》词语拾零
17
作者
郜彦杰
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文摘
《吴氏中馈录》是宋代浦江吴氏所写的一本记录宋时民间食用方法的书。此书语言口语化程度非常高,某些词语如性发、(米孛)、盘等,如今还可见于方言。
关键词
《吴氏中馈录》
方言
词汇
Keywords
Wu Shi
zhong kui
Lu
dialect
vocabulary
分类号
K20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钟馗役鬼与刘基倡廉
18
作者
杨俊才
机构
丽水学院民族学院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13,共7页
文摘
钟馗,民间所崇奉的鬼王兼门神,专事捉鬼吃鬼。其来历说法不一。在钟馗信仰发展过程中,唐玄宗与画家吴道子起了重要作用。自吴道子之后,钟馗成为后世画家喜爱的传统题材。在钟馗画中,有一类题材,其中钟馗或移家、或出游、或嫁妹,主要表现钟馗如何役使众鬼为其效劳,可统称之为“钟馗役鬼”。在多数人的意识里,钟馗惩恶扬善,护佑万民,是正义的化身,众鬼为其效劳,理所应当。但刘基在《题钟馗役鬼移家图》中认为,钟馗役鬼有失公正,其行为实质上是利用执法者的特权,作威作福,大肆享受被执法者的服务,乃是“怙威植私干律令”。刘基立足百姓,以民为本,一生清廉,其廉政意识的自觉与清醒,以及身体力行的践履是最值得人们学习的。
关键词
钟馗
役鬼
刘基
廉政意识
Keywords
zhong kui
enslaving ghost
Liu Ji
consciousness of clean governance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陽醜·鬼王與神堂——論《慶豐年五鬼鬧鍾馗》的造神過程
19
作者
劉燕萍
机构
嶺南大學文學院
嶺南大學中文系
出处
《人文中国学报》
2014年第1期253-289,共37页
文摘
《慶豐年五鬼鬧鍾馗》是有記載最早的'五鬼鬧判'戲,然而'五鬼鬧鍾馗'式的故事,至少在明萬曆三十年(1602)前,已在民間廣泛流傳。約寫於明隆慶二年(1568)至萬曆三十年(1602)間的《金瓶梅詞話》六十五回,李瓶兒死後,演出百戲便包括'五鬼鬧判'。《慶豐年五鬼鬧鍾馗》一劇,與此前鍾馗文本不同處,在於鍾馗在劇中需要對付衆多鬼魅,並具備完整的由人到鬼至成神的造神過程。鍾馗在劇中,並非具備神通或有神助,卻能成神,强調的是其人格美。本文的重點,在探討鍾馗作爲醜神的'陽醜':外貌醜與人格美的不協調(incongruity)。鍾馗成爲鬼王,必須降伏有如寓言人物(allegorical figure)的鬼魅。查劇中出現的大小耗鬼和五鬼,乃首次出現於鍾馗故事中。本文追查所提及鬼類的由來,以見鍾馗降伏大小耗鬼和五鬼,與登上鬼王位置的重要性。此外,神堂的獲得乃鍾馗成神的關鍵。《慶豐年五鬼鬧鍾馗》封鍾馗前文本作出'創造性背叛'(creative treason),一反鍾馗爲唐明皇'服務'——驅鬼的'傳統',改爲替殿頭官驅鬼,以强化士人懷才不遇及官員奸貪的主題。本文通過對鬼(大小耗鬼、五鬼)、神(鍾馗和五道將軍)元素的探討,展示明代首次出現完整的成神過程的鍾馗文本,女口何達至成熟的階段,並對後世鍾馗作品産生重要影響。
关键词
五鬼鬧鍾馗
造神
陽醜
人格美
不協調
創造性
背叛
Keywords
Five Ghosts Tease
zhong kui
Deity-making
Ugliness
Inner beauty
Incongruity
Creative Treason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漫谈粉彩陶瓷与钟馗画像的联姻与发展
20
作者
张晓颜
机构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陶瓷研究》
2017年第S4期120-123,共4页
文摘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远古文化有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那就是宗教信仰。自从人们脱离了原始社会,人类有了文明,这个世界就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钟馗在人们心中是一位能驱魔除恶、伸张正义的仙神,经过千百年的文化演变,它被人们尊称为"赐福镇宅圣君"。而在陶瓷绘画的历史里,钟馗题材的应用是较为广泛的。那么令人好奇的是,钟馗的形象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他背后有过什么样的故事?还有,他与粉彩陶瓷绘画又有怎样的瓜葛?本文另辟蹊径,从粉彩陶瓷绘画的角度切入,探寻钟馗画像的内涵与发展。
关键词
粉彩
钟馗
文化内涵
发展方向
Keywords
Fencai
zhong kui
cultural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舞蹈作品《钟馗》的文化内涵与当代表述
王喜伟
《中国舞蹈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域文化动漫片开发中灵璧钟馗文化资源研究
程家超
魏三强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参军戏与胡乐补论
黎国韬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湘南木雕“吞口”
许长生
《湘南学院学报》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姜夔师事单丙文考辨
郭锋
马丽梅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刘歆的《周礼》学及其在两汉之际的传承谱系
丁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敦煌遗书戏剧乐舞问题补述
黎国韬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锺馗研究述论
锺兴永
《云梦学刊》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先秦儒法融通思想——以“转关人物”为中心
马腾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巫—方相氏—钟馗的演变:角色与精神的盛衰
陈珂
《地方文化研究》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国灵璧钟馗画的历史形成
刘志兵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孙文垣医案》中仲景经方验案4则解析
张玲
郭锦晨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新媒介下徽州民俗体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韩岩
王庆庆
毛若远
王紫伟
《武术研究》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重阳宫唐吴道子戏笔碑考
谭骁
《文博》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吴道子《钟馗图》创作时间考
刘世军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参军戏非源于胡乐辩
綦翔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吴氏中馈录》词语拾零
郜彦杰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钟馗役鬼与刘基倡廉
杨俊才
《丽水学院学报》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陽醜·鬼王與神堂——論《慶豐年五鬼鬧鍾馗》的造神過程
劉燕萍
《人文中国学报》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漫谈粉彩陶瓷与钟馗画像的联姻与发展
张晓颜
《陶瓷研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