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雅砻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地形梯度分异及驱动因素
1
作者 周建伟 吴华 +8 位作者 许童 陈琳娜 孔玉忠 赵鑫永 郭齐韵 李佳潼 张泽林 朱康成 张晨光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6-406,共11页
[目的]分析雅砻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高精度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形梯度分级、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探究了近20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时空演变... [目的]分析雅砻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高精度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形梯度分级、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探究了近20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时空演变和地形梯度分异特征。[结果](1)草地是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占比达92.45%。研究期内林地、灌木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其他类型有所增加;(2)流域ESV在研究期间增长了0.13%(0.16亿元),ESV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征。随着海拔、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的抬升,ESV呈先增后降的分布规律,坡向梯度呈阴坡高于阳坡的特征。(3)流域ESV的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在研究期内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并趋于聚集。ESV的空间分异主要受自然和经济因子的影响,其中年均地温是主导因子(q=0.24),任意因子交互均增强了其分异性。[结论]依据雅砻河流域ESV的时空和地形分布特征,采取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措施,促进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地形梯度 空间分异 驱动因素 雅砻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流域深切河谷区滑坡类型、成因及分布规律——以子拖西―麻郎错河段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冉涛 徐如阁 +5 位作者 周洪福 张景华 陈浩 王羽珂 孙洁 崔炎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1-524,共14页
【研究目的】雅砻江流域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林牧业基地、水电能源基地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流域内的滑坡成因和分布规律研究,对于制定科学的防灾减灾策略、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雅砻江中游深切河谷区子拖西... 【研究目的】雅砻江流域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林牧业基地、水电能源基地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流域内的滑坡成因和分布规律研究,对于制定科学的防灾减灾策略、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雅砻江中游深切河谷区子拖西―麻郎错河段为研究区,通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解译、InSAR分析、结合现场调查获取滑坡基础数据;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方法总结分析典型的滑坡类型及其成因机制;利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揭示滑坡的分布规律及发育的优势范围。【研究结果】(1)研究区内共查明滑坡606处,其中面积104~105m^(2)的滑坡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60%;面积103~104m^(2)和面积105~106m^(2)的滑坡数量相当,各约占总数的20%;(2)根据主控诱发因素将滑坡划分为降雨诱发型、构造控制型、开挖诱发型、河流侵蚀型和蓄水诱发型等5种主要类型;降雨和蓄水对岩土体强度的弱化效应、断裂构造对岩体结构及其力学性质的劣化效应、开挖和河流侵蚀对斜坡前缘抗滑支撑作用的解除效应等是导致滑坡形成的关键机理;(3)海拔高程2500~3500 m、坡度15°~35°、坡向NE-E和S-W是滑坡发育的优势地形范围;(4)由薄层状板岩、粉砂质板岩构成的软变质岩组是滑坡发育的优势岩组,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等坚硬侵入岩构成的岩浆岩组中滑坡最不发育;(5)康都断层、千杯尼玛断层、祝桑断层、唐岗断层、霍泽扎日断层和涅达断层这6条断层对滑坡的影响不显著,研究区下游麻子石断层、程章断层、然公断层、鸡打—米龙—木灰断层两侧及其交汇部位滑坡发育最为密集;(6)滑坡发育分布与河流水系距离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性,距河流水系0~0.5 km是滑坡发育的优势距离,宏观上滑坡沿着河谷成带状集中分布。【结论】研究成果可以为认识雅砻江深切河谷区滑坡的成因和规律,防控流域链式灾害风险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江流域 滑坡 遥感解译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成因机制 空间分布 地质灾害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风光水电出力互补特性
3
作者 李昕阳 刘为锋 +3 位作者 郭旭宁 李云玲 朱非林 钟平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5-1515,共11页
定量评估风光水能源出力互补特性对风光水电站规模布局以及互补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现有互补特性评价指标仅适用于评价两能源互补特性.为此建立适合三能源互补特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历史气象资料,探明雅砻江流域风光水电出力长期互... 定量评估风光水能源出力互补特性对风光水电站规模布局以及互补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现有互补特性评价指标仅适用于评价两能源互补特性.为此建立适合三能源互补特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历史气象资料,探明雅砻江流域风光水电出力长期互补特性.针对风光水电出力受气象条件的显著影响和短期互补特性的复杂性,结合机器学习理论,提出风光水电出力短期典型日智能筛选模型,剖析不同时间计算步长对风光水电出力互补特性评价结果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长期尺度风光能源出力对水电能源呈现电量补偿特性,使水电能源的发电效益提高3%;短期尺度水电能源出力对风光能源出力具有较好的电力补偿效益,水电补偿后风光弃电率减小了18个百分点,出力短缺率减小了2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水电出力 互补性分析 三能源互补性指标 机器学习 雅砻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和BP神经网络的水库入库径流中长期预测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邹红梅 朱成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1,37,共6页
为探究不同数据驱动模型在中长期径流预报的应用效果,以雅砻江流域两河口水库、锦屏一级水库入库径流为研究对象,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各水库年径流、月径流进行预测。基于前期径流信息和环流影响因子数据构建中... 为探究不同数据驱动模型在中长期径流预报的应用效果,以雅砻江流域两河口水库、锦屏一级水库入库径流为研究对象,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各水库年径流、月径流进行预测。基于前期径流信息和环流影响因子数据构建中长期径流预测因子集,对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BP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选,建立各水库的年、月径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在年径流和月径流预测精度比较高,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在年、月径流预测精度都略高于BP神经网络模型,两种模型在两河口水库径流预测精度都高于锦屏一级水库。该研究成果可为大型水电站中长期径流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 BP神经网络 中长期径流预测 雅砻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与数据双驱动水风光短期功率联合预报研究
5
作者 徐伟峰 徐长江 +1 位作者 刘攀 赵杨坤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61,共7页
短期功率预报是保障可再生能源电站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针对多能互补系统功率预报难以考虑不同能源间时空相关性和预报误差互补特性的问题,提出了物理与数据双驱动水风光短期功率联合预报模型。采用WRF-新安江模型驱动气象水文要素预报... 短期功率预报是保障可再生能源电站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针对多能互补系统功率预报难以考虑不同能源间时空相关性和预报误差互补特性的问题,提出了物理与数据双驱动水风光短期功率联合预报模型。采用WRF-新安江模型驱动气象水文要素预报,通过互信息方法识别功率预报的关键因子。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构建功率联合预报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雅砻江流域官地水风光互补系统。结果表明:①相较于独立预报模型,物理与数据双驱动的短期联合预报模型总功率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9.62%和8.31%;②由于预报误差存在互补特性,系统总功率预报误差小于各电站功率预报误差之和;③相对于单独预报模型,水风光预报误差互补率提高了10.96%。所提方法可为水风光系统协同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系统 功率预报 联合预报 预报误差互补 官地水电站 雅砻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大型水电站建设系统资源利用与可持续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尚科辉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8期59-64,共6页
为科学量化大型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活动对系统水力发电效益和质量的贡献,基于能值分析方法,构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系统能值评价指标体系,解析各类资源的真实价值与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表明:①系统对可更新资源依赖... 为科学量化大型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活动对系统水力发电效益和质量的贡献,基于能值分析方法,构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系统能值评价指标体系,解析各类资源的真实价值与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表明:①系统对可更新资源依赖程度更高,其中水资源(雨水和径流来水)占系统总投入能值的54.55%,不可更新资源中主要以混凝土、水泥、机械与建设用电投入较大。②相较于其他水电工程,该系统净能值产出率较大(EYR为2.22),系统经济活力更强、更具有竞争性;环境压力较小(ELR为0.82)、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好(ESI为2.69),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③该系统水力发电太阳能值转换率为3.12×10^(10)sej/(kW·h),处于较低水平,体现其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发电质量较好。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雅砻江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水资源调度,可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资源利用 水力发电质量 大型水电工程 雅砻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雅砻江流域多源降水产品融合研究
7
作者 王世宇 赵胤懋 李佳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2-102,共11页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的时空格局发生变化致使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增多且强度加剧。区域降水作为流域水文过程研究的重要基础,因受到诸如高寒山区、冻土冰川等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使得相关检测工作难以全面推进。因此本研究...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的时空格局发生变化致使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增多且强度加剧。区域降水作为流域水文过程研究的重要基础,因受到诸如高寒山区、冻土冰川等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使得相关检测工作难以全面推进。因此本研究旨在提出一个优化多源降水精度的框架,为少资料或无资料地区的降水及水文模拟提供参考。【方法】以青藏高原地区的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个气象站点的实测降水和ERA5、CHIRPS及HAR 3套降水数据集,引入地形因子和降水的季节特征,利用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出一套多源降水融合的机器学习模型,并输出一套1981—2017年0.25°×0.25°的栅格降水数据。【结果】最终输出的多源融合降水产品在研究时段内与实测降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由融合前的0.43提高至0.82,均方根误差从均值6.12 mm/d下降到5.45 mm/d,其平均临界成功指数、检测概率和误报率分别为0.64、0.92和0.33。基于最终输出的降水产品运用VIC水文模型分析得到研究时段内的纳什效率系数、相对误差和确定系数分别为0.80、1.39%和0.89。【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多源降水融合机器学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雅砻江流域的时空降水产品质量,并为少资料或无资料区域获取高精度降水产品并进行水文模拟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江流域 多源降水 LSTM 融合 精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空间要素的雅砻江流域面雨量估算 被引量:18
8
作者 袁定波 艾萍 +3 位作者 洪敏 廖亨利 陈彬彬 岳兆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9-787,共9页
反映流域整体降水情势的面雨量一直是水文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之一,在泰森多边形雨量法的基础上考虑地理空间要素对降雨空间分布的影响,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信息聚类方法提取出雅砻江流域2项形状因子(周长、面积)和5项地形因子(平均高程... 反映流域整体降水情势的面雨量一直是水文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之一,在泰森多边形雨量法的基础上考虑地理空间要素对降雨空间分布的影响,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信息聚类方法提取出雅砻江流域2项形状因子(周长、面积)和5项地形因子(平均高程、平均坡度、平均坡向、高程差周长比和高程差面积比)。降雨—径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因子雨量法在月尺度上的降雨估算精度高于年尺度,且在月尺度上能更好地反映流域不同区段的降雨空间分布特征;在月、年际降雨变化趋势分析方面,年尺度上的降雨与径流一阶差分后平均相关系数为0. 903,高于月尺度的0. 629,主要由于水电站调蓄过程对流域径流异质性的影响,且影响度随着时间尺度缩小而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要素 形状因子 地形因子 面雨量 雅砻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流域WRF模式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明祥 蒋云钟 +1 位作者 王忠静 王浩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9-354,共6页
针对雅砻江流域构建了数值天气预报(WRF)模式,使用7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和3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3场典型暴雨进行了模拟和ETS综合评价,得出了WSM3和GD的参数化方案组合较优的结论,为WRF模式在雅砻江流域的深入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此... 针对雅砻江流域构建了数值天气预报(WRF)模式,使用7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和3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3场典型暴雨进行了模拟和ETS综合评价,得出了WSM3和GD的参数化方案组合较优的结论,为WRF模式在雅砻江流域的深入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为了验证构建的WRF模式在水文应用方面的有效性,将其与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了单向耦合,结果显示耦合模型对径流的模拟效果较好,说明WRF模式能够反映产生洪峰和维持径流的降水信号,其在流域径流模拟和预报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雅砻江流域 HEC.HMS 参数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流域管理的成功经验对雅砻江流域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13
10
作者 席酉民 刘静静 +1 位作者 曾宪聚 沈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5-640,共6页
世界各国对流域管理的不断探索,大大丰富了流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流域管理已成为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我国的流域管理尚处于最初的探索阶段,如何借鉴国外流域管理的成功经验,形成有效的流域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国水... 世界各国对流域管理的不断探索,大大丰富了流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流域管理已成为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我国的流域管理尚处于最初的探索阶段,如何借鉴国外流域管理的成功经验,形成有效的流域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国水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给国内流域管理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分析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模式、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管理模式和英国泰晤士河流域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为实例,在对该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将该流域与上述三条流域进行比较,充分借鉴三条流域管理模式成功经验,提出了雅砻江流域管理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江流域 流域管理模式 水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流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常晓军 魏伦武 王德伟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3期83-88,共6页
雅砻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形变化急剧,山高坡陡,谷深流急,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生态环境脆弱。加之,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使得流域内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日趋严重。通过对雅砻江流域地质灾害的考察和最新地质灾害信息... 雅砻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形变化急剧,山高坡陡,谷深流急,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生态环境脆弱。加之,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使得流域内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日趋严重。通过对雅砻江流域地质灾害的考察和最新地质灾害信息的分析,归纳了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对流域内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特别是对崩滑灾害体结构和基岩斜坡结构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对水在地质灾害中的作用引入了岩土层水理性质的分析;论述了影响灾害发生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了雅砻江流域的地质灾害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成因机制 雅砻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流域河道高程剖面上的堰塞坝印记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维明 周丽琴 +5 位作者 陈晓清 周震 Wolfgang SCHWANGHART 胡旭东 李雪梅 张小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70,共13页
堰塞坝会对山区河流的纵剖面产生强烈扰动,在某些情况下,堰塞坝造成的河流纵剖面变陡很容易与构造作用下基准面下降的迁移裂点混淆。然而,在何种程度下堰塞坝会影响基于地貌测量的构造分析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缘... 堰塞坝会对山区河流的纵剖面产生强烈扰动,在某些情况下,堰塞坝造成的河流纵剖面变陡很容易与构造作用下基准面下降的迁移裂点混淆。然而,在何种程度下堰塞坝会影响基于地貌测量的构造分析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缘的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来研究堰塞坝对河流纵剖面的影响。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部分野外判识,在雅砻江流域共发现了34个堰塞坝;同时利用TopoToolbox工具包,选用30 m SRTM DEM提取了雅砻江流域河流纵剖面、河流裂点、河流陡峭指数等地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有18个堰塞坝与河流裂点在空间上重叠,其中有8个堰塞坝形成高差>100 m的裂点,对河流纵剖面有显著的影响,并发现滑坡坝比泥石流坝对河流纵剖面的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雅砻江主干流及其支流力丘河,发现堰塞坝所在的河段河流陡峭指数相对较大;在排除岩性和断层活动的影响后,发现堰塞作用也能够解释河流裂点的成因。本研究结果指示,在利用DEMs来提取和分析区域构造信息时,必须考虑由堰塞坝引起的河流裂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纵剖面 堰塞坝 河流裂点 遥感解译 雅砻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开发对雅砻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梅朋森 王力 +4 位作者 韩京成 刘国勇 张丽萍 贾国梅 黄应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8-12,共5页
雅砻江流域在我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中居第4位,规划修建21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 450 MW.梯级水电开发将创造发电、防洪、航运、渔业等综合效益,也将对流域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文章通过二滩水电站建设对库区及下游河段生态环境的变化,分... 雅砻江流域在我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中居第4位,规划修建21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 450 MW.梯级水电开发将创造发电、防洪、航运、渔业等综合效益,也将对流域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文章通过二滩水电站建设对库区及下游河段生态环境的变化,分析二滩、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建设与运行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江 流域生态环境 梯级水电开发 二滩 锦屏一、二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的雅砻江流域地表信息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帅 陈建平 +2 位作者 于欢 王哲 向杰 《地质学刊》 CAS 2016年第3期526-534,共9页
雅砻江是川西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雅砻江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情况与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及河流水质密切相关。以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建立分类规则,获取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利用Fragstats 4.2软件进行区域... 雅砻江是川西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雅砻江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情况与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及河流水质密切相关。以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建立分类规则,获取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利用Fragstats 4.2软件进行区域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的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711%,Kappa系数达到0.855。雅砻江流域内的区域整体景观连接性较好。草地和林地是研究区的主导类型,整体看分布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分类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指数 Fragstats软件 eCognition软件 雅砻江流域 四川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MLSS的雅砻江流域极端降水时空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洁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7,56,共6页
由于气候和环境变化,气象水文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特征普遍存在,直接影响防洪兴利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研究基于MK趋势检验和GAMLSS非平稳性分析,以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流域内18个气象站自建站至2016年日降水值数据集,基于9个极端降... 由于气候和环境变化,气象水文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特征普遍存在,直接影响防洪兴利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研究基于MK趋势检验和GAMLSS非平稳性分析,以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流域内18个气象站自建站至2016年日降水值数据集,基于9个极端降水指标,分析降水极值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特征对频率设计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LSS 极端降水 非平稳序列 雅砻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 促进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世勇 王红梅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19,共5页
雅砻江干流全长1571km,规划建设21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约30000MW,在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中列第三。在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中,秉承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环境保护工作得到高度重视。2006年,雅砻江上首个建成发电的二滩水电站被评为国家&qu... 雅砻江干流全长1571km,规划建设21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约30000MW,在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中列第三。在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中,秉承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环境保护工作得到高度重视。2006年,雅砻江上首个建成发电的二滩水电站被评为国家"环境友好工程"。以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为实例,分析了水电开发的主要社会、环境效益,并就雅砻江水电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总结。雅砻江流域的环境保护实践,可为其他水电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江流域 水电开发 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平稳性特征的雅砻江流域洪水量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洁 杨龙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5-62,共8页
以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趋势分析、GEV分布、P-III分布和GAMLSS模型研究流域内8个水文站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的渐变、突变特征和非平稳性。研究发现,流域内年最大洪峰流量GEV分布以形状参数为负的薄尾分布为主。对于平稳序列,... 以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趋势分析、GEV分布、P-III分布和GAMLSS模型研究流域内8个水文站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的渐变、突变特征和非平稳性。研究发现,流域内年最大洪峰流量GEV分布以形状参数为负的薄尾分布为主。对于平稳序列,通过对比P-III,GEV和二参数GAMLSS模型优选成果,发现与薄尾GEV分布和GAMLSS优选模型相比,研究案例的P-III目估适线成果偏大。对于非平稳系列,GEV分布需要充分考虑参数的时变特征和尾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LSS GEV 洪水 非平稳性 雅砻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流域生长季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魏榕 刘冀 +3 位作者 张特 张茜 彭涛 刘艳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2-522,共11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植被变化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研究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82—2015年GIMMS NDVI数据,首先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揭示生长季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基...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植被变化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研究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82—2015年GIMMS NDVI数据,首先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揭示生长季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滞后相关系数法分析NDVI对气象因子的时滞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像元NDVI与气象因子的主成分回归方程,分析影响NDVI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其贡献率,进而揭示NDVI对各气象因子的响应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雅砻江流域NDVI在年内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8月,生长季NDVI年际变化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流域NDVI自下游向上游逐渐减小,植被退化面积占30%,改善面积占24.28%,中游植被改善和退化面积占比最大,就各植被类型变化而言,针叶林改善比重相对较大,灌丛和草甸退化较为严重。导致流域植被变化的主控气象因子为降水和气温,其对植被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7.68%和26.31%,其中,流域上游及中游北部地区植被变化主要受气象因素影响,中游南部及下游地区植被受气象因子与其他因子(如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各像元NDVI变化的主控气象因子存在显著差异,降水、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是中上游植被变化的主控气象因子,而降水和日照时数是下游植被变化的主控气象因子。流域植被对各气象因子的响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植被对各气象因子滞后响应面积大小顺序为:平均风速>降水>日照时数>平均气温>相对湿度。中上游植被对主控气象因子降水、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响应主要为当月及滞后1个月;下游植被对主控气象因子降水的响应主要为滞后1个月和滞后3个月,而对主控气象因子日照时数的响应主要为当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气象因子 NDVI 雅砻江流域 时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循环分析的雅砻江流域生态需水量计算 被引量:25
19
作者 万东辉 夏军 +1 位作者 宋献方 刘苏峡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94-1000,共7页
本文提出基于水文循环分析的生态需水量计算流程图和方法,即通过野外现场查勘和室内遥感分析,总结研究区生态需水特征,运用环境同位素技术分析水分来源和河道内外水力补给关系,确定明确的生态保护目标,选定合适的生态需水估算方法... 本文提出基于水文循环分析的生态需水量计算流程图和方法,即通过野外现场查勘和室内遥感分析,总结研究区生态需水特征,运用环境同位素技术分析水分来源和河道内外水力补给关系,确定明确的生态保护目标,选定合适的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并进行计算。最后对雅砻江流域河道内外的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雅砻江河道径流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单向补给河道水;河道内外生态保护目标分别为保持当前植被面积不减少和保证优势鱼类生长繁殖期最低生境条件;天然降水即可满足草地林地的生态需水要求。雅砻江热巴坝址处最小生态流量范围为36.3~46.8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水文循环 环境同位素 生态保护目标 雅砻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中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17
20
作者 姚昆 张存杰 +2 位作者 何磊 李玉霞 李小菊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9-208,共10页
为及时了解雅砻江中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变化和未来发展规律,研究选取高程、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9项指标,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主成分熵权模型相结合,对其2000—2018年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动态评价,并引入CA-Ma... 为及时了解雅砻江中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变化和未来发展规律,研究选取高程、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9项指标,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主成分熵权模型相结合,对其2000—2018年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动态评价,并引入CA-Markov模型对2021年的发展状况进行模拟预测。主要成果如下:①该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呈现出由北向南脆弱程度逐渐降低的分布变化;②脆弱性栅格比例呈现微度、轻度、潜在、中度和重度逐渐降低的变化形态;③预测精度验证表明,CA-Markov模型适用于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预测且准确性较高;④区域脆弱性综合指数分别为2.5392,2.5016,2.4856,2.4607和2.4366,2021年的值预测为2.4285,表明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且发展良好。研究揭示了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变化的规律和未来发展状况,能作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AHP-PCA熵权模型 CA-Markov模型 雅砻江中上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