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diorite dikes from Nancha ore deposit in Tonghua area of Jil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2
1
作者 WU Qiong SUN Fengyue +3 位作者 WANG Li LIU Jinlong TIAN Lidan WANG Fei 《Global Geology》 2017年第1期21-31,共11页
The authors presented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cal data of diorites from Nancha gold deposit in Tonghua region, with the aim to constraining its formation age, magma source and tectonic setting. LA-ICP-MS U-Pb dating... The authors presented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cal data of diorites from Nancha gold deposit in Tonghua region, with the aim to constraining its formation age, magma source and tectonic setting. LA-ICP-MS U-Pb dating results of zircons from the diorites indicate that the rocks were formed in the Middle Jurassic (171 ±2 Ma, MSWD = 1. 19). Geochemically, these rocks have Si02 concentrations of 52. 52%-54. 90%,K20 of 2. 14%-3.84% , Na20 of 3. 17%-3. 35% , MgO of 7. 43%-9. 34% and high Mg# of 68. 57-72. 57. These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enrichment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LILE,such as K, Ba, Rb and Sr) an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 LREE) , relatively depletion in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 HFSE, such as Ta, Nb, Ti and Zr) , and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HREE). These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primary magma of the rocks were derived from the partial melting of mantle with miner crustal contamination, which may related to partial melting of mantle wedge by addition of sediment melt from subducting oceanic crust. Based on former and present studies,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Nancha ore deposit high-Mg diorites were formed in compres- sional structural setting which is similar to volcanic arc. It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 fic plate beneath the Eurasian conti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rcon U-Pb chronology GEOCHEMISTRY DIORITE nancha gold deposit Tonghua Ji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Geological-Geophysical-Geochemical Exploration Model of the Nancha Type Gold Deposit in Tonghua Area, Jilin Province
2
作者 GUAN Jian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 P.R.China) 《Global Geology》 2001年第2期151-158,共8页
The Laoling metallogenic belt is very important for precious and non-ferrous metal deposits in Jilin province, and the Nancha gold deposit found and explored in recent years in the metallogenic belt is the most repres... The Laoling metallogenic belt is very important for precious and non-ferrous metal deposits in Jilin province, and the Nancha gold deposit found and explored in recent years in the metallogenic belt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ne in the belt. The geological controls of the deposit,and the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ore searching indicators are summarized, and a synthetic exploration model, involving data from geology, geophysics and geochemistry and so on, is set up i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study on the geological controls of the ores, on the measurement of ge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ores and host rocks, on the observation of geophysical field around the mineralized district an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It is believed to be of significance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imilar deposits in the metallogenic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cha gold DEPOSIT exploration model S- shaped fracture zone GEOPHYSICS GEOCHEMIS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滨水绿地景观分析——以小西湖为例
3
作者 韩酉廷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3期221-224,共4页
在大学校园景观亟待更新的背景下,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小西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的方法,结合植物造景相关知识,从游人心理的角度对该典型校园滨水绿地景观进行驳岸设计和植物配置分析,分别对5处不同的景观兴趣... 在大学校园景观亟待更新的背景下,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小西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的方法,结合植物造景相关知识,从游人心理的角度对该典型校园滨水绿地景观进行驳岸设计和植物配置分析,分别对5处不同的景观兴趣点和改造点进行评价,从而为校园滨水绿地景观的改造提升提出科学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景观 滨水植物 小西湖 植物造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连江川石岛油苗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探讨
4
作者 李翠翠 《福建地质》 2024年第2期142-148,共7页
运用族组分、饱和烃色谱、色质等技术,对连江川石岛油苗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和油源分析,并与小溪组一段暗色泥岩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表明,川石岛油苗沥青的源岩形成于弱还原的沉积环境,有机质类型较差,处于成熟演化阶段,与附近小溪... 运用族组分、饱和烃色谱、色质等技术,对连江川石岛油苗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和油源分析,并与小溪组一段暗色泥岩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表明,川石岛油苗沥青的源岩形成于弱还原的沉积环境,有机质类型较差,处于成熟演化阶段,与附近小溪组潜在烃源岩没有明显的亲缘关系,推测油苗可能来自现场小溪组暗色泥岩上部岩层内的小规模油气藏,或是来自台湾海峡深部新生界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石岛 油苗 沥青 地球化学特征 小溪组 福建连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珲春小西南岔地区重砂金矿物的找矿指示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来又东 孙丰月 +1 位作者 陈国华 丁正江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1,共6页
吉林小西南岔地区珲春河流域砂金广泛分布,有残坡积、洪积、河谷砂矿和阶地砂矿,以河谷砂矿工业意义最大,砂金资源对寻找区内的岩金矿床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根据收集到的小西南岔地区928件重砂数据,提取金矿物颗粒数、总质量、最大颗... 吉林小西南岔地区珲春河流域砂金广泛分布,有残坡积、洪积、河谷砂矿和阶地砂矿,以河谷砂矿工业意义最大,砂金资源对寻找区内的岩金矿床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根据收集到的小西南岔地区928件重砂数据,提取金矿物颗粒数、总质量、最大颗粒粒径、平均质量等参数,结合汇水盆地分布提取成矿预测参数。根据重砂金矿物质量、颗粒、粒径大小、平均质量等特征分布变化趋势,追索矿源母体,最终为寻找岩金矿床提供依据,为研究区内金矿资源的进一步勘查评价提供有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砂金矿物 汇水盆地 找矿 小西南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徐亮 陈功锡 +2 位作者 张代贵 李晓腾 张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07-2316,共10页
在野外调查及取得最新区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小溪共有种子植物174科、803属2、252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6属20种;被子植物167科787属2 232种,含单种和少种... 在野外调查及取得最新区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小溪共有种子植物174科、803属2、252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6属20种;被子植物167科787属2 232种,含单种和少种的科和属所占比例较大,特有种和珍稀濒危种丰富;(2)本区植物属包括14个地理分布类型,温带成分稍占优(368属,占45.94%),热带成分丰富(334属,占41.60%),表现出从温带向热带过渡的性质;(3)种的地理成分中,中国特有分布占据绝对优势(占56.85%),温带区系成分得到进一步发展,华中区、武陵山区、小溪地区特有种分别为194种、94种、10种,体现了中国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的基本特性;(4)与其相邻地区相比,小溪的综合系数在武陵山是最高的,聚类分析表明小溪与壶瓶山、武陵源的关系最近,与神农架的关系最远。小溪植物种类丰富,可以看作是武陵山地区低海拔植物区系的缩影,华中地区植被类型的代表地区之一,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种子植物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珮珮 张世鑫 +3 位作者 朱桂玉 葛孝聪 刘世彪 张代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2,共4页
调查了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结果表明,该区油脂植物共有77科179属345种,占全国油脂植物科属种的71.3%、45.1%、42.4%,含10种以上的科有大戟科、樟科、榆科、芸香科、木兰科、卫矛科、豆科、蔷薇科... 调查了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结果表明,该区油脂植物共有77科179属345种,占全国油脂植物科属种的71.3%、45.1%、42.4%,含10种以上的科有大戟科、樟科、榆科、芸香科、木兰科、卫矛科、豆科、蔷薇科、十字花科、菊科和忍冬科等11个科,为该地区油脂植物的优势类群。简要介绍了66种含油量较高的油脂植物,并对小溪保护区油脂植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植物 资源 开发利用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叠纪茅口晚期锰矿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约束——以合肥市南茶锰矿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江冉 付勇 +3 位作者 徐志刚 裴浩翔 王富良 周文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2-1043,共12页
合肥锰矿是我国二叠纪时期一种重要的锰矿类型。南茶锰矿床是近年来在合肥锰矿区发现的又一中型隐伏锰矿床,是合肥锰矿的典型代表。南茶锰矿含锰岩系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碳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南茶锰矿成锰期前样品V/(V+Ni)值在0.6与... 合肥锰矿是我国二叠纪时期一种重要的锰矿类型。南茶锰矿床是近年来在合肥锰矿区发现的又一中型隐伏锰矿床,是合肥锰矿的典型代表。南茶锰矿含锰岩系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碳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南茶锰矿成锰期前样品V/(V+Ni)值在0.6与0.65之间或与0.60接近,V/Cr值在0.71~2.05之间,均值为1.34,Ce呈中等程度的负异常,说明该期沉积环境属贫氧环境;成锰期样品V/(V+Ni)值接近0.45,V/Cr值为0.28、1.30,Ce呈轻微的负异常,反映此时属氧化—贫氧的沉积环境;成锰期后样品中,V/(V+Ni)值则介于0.65~0.88,均值为0.76,大部分样品V/Cr值>4.18,Ce呈轻微的正异常,说明成锰期后可能处于缺氧环境;含锰岩系δEu值均显示为弱的正Eu异常(成锰期前、成锰期以及成锰期后Eu/Eu*均值分别为0.88、1、0.85),反应含锰岩系沉积时期受到热水作用的影响较弱;锰碳酸盐岩地层的碳同位素具有一次明显的负偏,至锰矿层达最低(-12.5‰V-PDB),显示与有机质的降解有关。综上所述,南茶锰矿的形成经历了前期氧化锰沉淀和之后氧化锰沉淀被还原形成碳酸锰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茶锰矿 地球化学 氧化还原 成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世鑫 刘世彪 张代贵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对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21科974属2702种,裸子植物8科17属25种,被子植物172科860属2381种,蕨类植物41科87属296种.该区的植物多样性表现为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特有种... 对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21科974属2702种,裸子植物8科17属25种,被子植物172科860属2381种,蕨类植物41科87属296种.该区的植物多样性表现为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特有种和珍稀濒危种多,资源植物丰富.保护区内的植被由阔叶林、针叶林(含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3个植被型组构成,植被垂直带谱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带和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保护对策 小溪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自然保护区树附生苔藓植物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冰 姜业芳 +2 位作者 李菁 魏华 鲁扬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4-37,共4页
采用水平拉线法调查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树附生苔藓植物的种类,并对其进行了地理成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附生苔藓植物共18科26属共43种,其中苔类植物6科6属6种,藓类植物12科20属37种;树附生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 采用水平拉线法调查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树附生苔藓植物的种类,并对其进行了地理成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附生苔藓植物共18科26属共43种,其中苔类植物6科6属6种,藓类植物12科20属37种;树附生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其次为热带亚洲成分,再次为旧世界温带成分及温带亚洲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附生苔藓植物 地理成分 小溪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冰 姜业芳 +2 位作者 李菁 田启建 吴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481-17482,共2页
[目的]调查小溪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的种类及地理成分。[方法]采用水平拉线法调查了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中树干附生苔藓植物的种类,结合该保护区地面着生苔藓种类研究的结果,对该保护区的药用苔藓植物进行了筛选,并对其进行了地理成分分析... [目的]调查小溪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的种类及地理成分。[方法]采用水平拉线法调查了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中树干附生苔藓植物的种类,结合该保护区地面着生苔藓种类研究的结果,对该保护区的药用苔藓植物进行了筛选,并对其进行了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该地区药用苔藓植物共7科8属共9种,其中苔类2科2属3种,藓类5科6属6种。[结论]该地区药用苔藓植物地理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苔藓植物 地理成分 小溪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及其区系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佑祥 阎中军 刘志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79,共6页
2003-2008年间,对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蝴蝶进行了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查明区内蝴蝶共有126种,隶属于9科68属,即凤蝶科5属15种、粉蝶科8属11种、环蝶科2属2种、眼蝶科9属13种、蛱蝶科26属61种、喙蝶科1属1种、蚬蝶科2属3种、... 2003-2008年间,对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蝴蝶进行了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查明区内蝴蝶共有126种,隶属于9科68属,即凤蝶科5属15种、粉蝶科8属11种、环蝶科2属2种、眼蝶科9属13种、蛱蝶科26属61种、喙蝶科1属1种、蚬蝶科2属3种、灰蝶科6属8种和弄蝶科9属12种.其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共84种,占总种数的66.67%;古北东洋共有种次之,共30种(23.81%);古北界种7种(5.56%);广布种5种(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蝶类资源 区系特征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菜资源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世鑫 刘世彪 +1 位作者 李晓腾 张代贵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8年第4期17-20,共4页
调查了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菜资源的种类、生境、利用价值和开发现状。结果表明,小溪自然保护区的野菜资源十分丰富,有109科,258属,423种及变种,其中含10种以上的科有牛肝菌科,红菇科,蝶形花科,苋科,蓼科,十字花科,菊科,... 调查了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菜资源的种类、生境、利用价值和开发现状。结果表明,小溪自然保护区的野菜资源十分丰富,有109科,258属,423种及变种,其中含10种以上的科有牛肝菌科,红菇科,蝶形花科,苋科,蓼科,十字花科,菊科,唇形科,百合科和禾本科等10科,为该区的优势类群。简要介绍了小溪保护区重要的野菜33科50种的食用部位、采收季节、用途及其生境。对小溪保护区的野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菜 资源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及其生态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涛 张代贵 陈功锡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87-93,共7页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华中武陵山脉中段,110°06′50″E—110°21′35″和28°42′15″—28°53′15″N之间,面积3520hm2,是我国常绿阔叶林保存比较完好的区域.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钩栗林...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华中武陵山脉中段,110°06′50″E—110°21′35″和28°42′15″—28°53′15″N之间,面积3520hm2,是我国常绿阔叶林保存比较完好的区域.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钩栗林、湘西青冈林、巴东木莲林、利川润楠林、甜槠林、栲-银木荷林、湘西石栎林等,具备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湿热特性和热带亲缘,可视为我国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的典型代表,有利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维持.小溪常绿阔叶林不仅物种极为丰富,而且还拥有大量珍稀、孑遗和特有植物类群以及保存和孕育这些珍稀或特有种的河谷特殊生境,对研究我国乃至全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揭示常绿阔叶林形成、分化,特别是河谷特殊生境物种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群落特征 生物多样性保护 小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区系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涛 刘志霄 +3 位作者 张佑祥 王本忠 毛正祥 黄太福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2-458,共7页
本底资源是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深入研究与保护重要的参考资料。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次生林区,生物资源相对丰富。自2014年以来,对区内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多样性及区系进行了... 本底资源是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深入研究与保护重要的参考资料。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次生林区,生物资源相对丰富。自2014年以来,对区内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多样性及区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现有两栖爬行动物2目16科40属63种,其中两栖动物1目7科15属33种,爬行动物1目9科25属30种;无声囊泛树蛙Polypedates mutus和老山树蛙Rhacophorus laoshan是湖南省两栖动物新记录;核心区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缓冲区和实验区;动物区系成分缺乏古北界种类,以东洋界种类为主(48种,占76.2%),广布种有15种(23.8%);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比较发现,其与湖南省内其他6个保护区(森林公园)属于周缘关系。鉴于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丰富性、典型性与代表性,应加强研究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物种多样性 无声囊泛树蛙 老山树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杀虫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世鑫 朱桂玉 +2 位作者 陈珮珮 张代贵 刘世彪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7年第4期12-15,共4页
实地调查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杀虫植物资源的种类、生境、利用价值及现状。结果表明,小溪自然保护区的杀虫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87科171属242种及变种。菊科等11科植物含有6种以上的植物,为该区的优势类群。简要介绍了保护区内重... 实地调查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杀虫植物资源的种类、生境、利用价值及现状。结果表明,小溪自然保护区的杀虫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87科171属242种及变种。菊科等11科植物含有6种以上的植物,为该区的优势类群。简要介绍了保护区内重要的杀虫植物28科40种的杀虫作用及部位、植物类型、繁殖方式和药用部位。针对保护区内的杀虫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植物 资源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镇远小溪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宗文 刘灵 《贵州地质》 2014年第4期252-255,266,共5页
通过对镇远小溪铅锌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开展了矿床碳、氧、硫同位素及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及成因探讨。脉石矿物白云石的碳同位素为-0.1‰2.1‰,氧同位素为18.3‰19.2‰,闪锌矿的硫同位素为32‰35‰,同位素分析结果主要落... 通过对镇远小溪铅锌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开展了矿床碳、氧、硫同位素及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及成因探讨。脉石矿物白云石的碳同位素为-0.1‰2.1‰,氧同位素为18.3‰19.2‰,闪锌矿的硫同位素为32‰35‰,同位素分析结果主要落在海相沉积碳酸盐区间范围,分析成矿物质可能与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有关;闪锌矿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56 180℃,盐度为9 22.8 wt%Na Cl eq,显示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低温、中高盐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球化学 成因探讨 同位素铅锌矿床 贵州镇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果树资源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世鑫 陈珮珮 +2 位作者 朱桂玉 刘世彪 张代贵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5期463-466,共4页
关键词 野生果树 果树资源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南岔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睿 孙丰月 +3 位作者 王文元 刘青占 刘汉仑 王可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6,共8页
吉林南岔金矿床地处辽吉裂谷系老岭隆起带西南端,为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中型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区内金矿化带(体)产于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质大理岩与花山组片岩接触过渡部位,其热液成矿作用经历了:Ⅰ黄铁矿石英阶段;Ⅱ黄铁矿黄... 吉林南岔金矿床地处辽吉裂谷系老岭隆起带西南端,为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中型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区内金矿化带(体)产于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质大理岩与花山组片岩接触过渡部位,其热液成矿作用经历了:Ⅰ黄铁矿石英阶段;Ⅱ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阶段;Ⅲ少硫化物碳酸盐石英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各阶段矿石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Ⅰ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180~260℃,盐度为4.78%~9.47%Nacl;Ⅲ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4~188℃,盐度为2.76%~4.94%Nacl,表明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NaCl H 2O体系热液。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Ⅰ阶段包裹体水δ18 O H2O SMOW値为3.3‰~5.3‰,δD V SMOW值变化范围为-90.5‰^-92.6‰;Ⅲ阶段包裹体水δ18 O H2O SMOW値为-6.5‰^-8.2‰,δD V SMOW值为-105.4‰^-117.7‰,反映Ⅰ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Ⅲ阶段成矿流体多来源于大气降水。岩浆来源流体温度降低及与大气降水混合可能是金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南岔金矿床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永顺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 被引量:2
20
作者 阎中军 张佑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7-199,共3页
为了解湖南永顺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的资源状况及其保护提供参考依据,2003年7月—2008年8月多次对该区的鸟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南永顺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111种,隶属于12目33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二级... 为了解湖南永顺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的资源状况及其保护提供参考依据,2003年7月—2008年8月多次对该区的鸟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南永顺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111种,隶属于12目33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20种。留鸟67种,夏候鸟37种,冬候鸟7种;东洋界种类62种,古北界种类22种,广布性种类2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区系 永顺小溪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