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渤海封氏与慕容鲜卑关系试探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文才
-
机构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121,共5页
-
文摘
渤海封氏与慕容鲜卑渊源甚深,是最早与慕容鲜卑进行政治合作的北方士族之一,封氏在慕容鲜卑建立的诸燕政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为慕容诸燕政权作出过重要贡献。当然,封氏也从与慕容鲜卑的合作中,获取了很大利益,其在十六国北朝长盛不衰的政治基础,就是在与慕容鲜卑的政治合作中奠定的。
-
关键词
封氏
慕容鲜卑
政治
-
Keywords
the clan of Feng
Murong xian Bei
Politics
-
分类号
K23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从高凉县郡沿革看俚区羁縻式分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钟炜
-
机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
-
出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9-83,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GD10DL10)
-
文摘
据史籍中秦汉至南朝时期高凉县、郡沿革及相关俚族记载,以分析梁末前历朝对高凉俚区的羁縻式分划统治。认为汉晋岭南始现俚族应与秦汉以来历朝通过边地郡县对瓯、骆、乌浒等族的羁縻式统治有关,从西晋至南朝分置的羁縻性政区可以看出,梁末前历朝逐步推进对高凉俚区的羁縻式分划统治。通过以上羁縻性政区及相关行政制度,加快了高凉俚区部分俚僚如冼氏俚族与汉族间的融合。
-
关键词
高凉俚区
羁縻式分治
冼氏俚族
高凉郡县
羁縻性政区
梁末前
-
Keywords
Li ethnic area in Gaoliang
the partition of Jimi type
xian clan
Jun(prefecture) and Counties
from Qin to Liang Dynasty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粤西高州冼夫人诞辰祭祀仪式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冼春梅
-
机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11-15,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冼夫人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和发展研究”(2016QN03)
广东省冼夫人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冼夫人信仰文化的传播和传承研究”(2018xjd11)
-
文摘
冼夫人诞辰祭祀活动是粤西高州地区具有重要代表性的祭祀活动,有一套完整的祭祀仪式和流程。通过对长坡旧城冼太庙冼夫人诞辰祭祀仪式进行了采访和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展现了仪式的全过程。公共祭祀仪式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是集体意识和地方区域认同的重要体现;不断扩大的仪式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范围,展示了宗族的凝聚力和仪式的影响力;公共祭祀仪式的复兴增强了地方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关键词
粤西高州
冼夫人信仰
公共祭祀仪式
宗族
-
Keywords
Gaozhou of western Guangdong
belief in Madam xian
public sacrificial ceremony
clan
-
分类号
C953
[社会学—民族学]
-
-
题名论史地因素对高凉冼冯世族兴衰的影响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钟炜
-
机构
茂名学院师范学院
-
出处
《茂名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3-86,共4页
-
文摘
梁隋间,以冼夫人为首的高凉冼冯势力鹤然崛起,在岭南占据重要地位,然至唐中叶后其后裔势力骤衰。分析原因,认为除政治斗争外,其兴衰还与高凉交通地位变化,东晋以后历次人口大迁移,俚汉融合及其对粤西、海南的开发与争夺,海上贸易通道变化等史地因素密切相关。
-
关键词
冼冯氏族
世族兴衰
史地因素
高凉
海南
-
Keywords
xian and Feng clan
rise and fall of aristocratic family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causes
Gaoliang
Hainan
-
分类号
K901.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春秋晋国先氏之兴废
- 5
-
-
作者
李沁芳
-
机构
吉林省博物院
-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1-70,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20YJC770032)。
-
文摘
先氏一族在春秋晋国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晋国六卿之一辅佐晋文公、晋襄公建立并持续了霸业,经历了卿族的兴盛、中衰、再度崛起、被灭族。先氏的兴废反映、见证了晋国君权和卿权变化的过程。
-
关键词
春秋晋国
先氏
兴废
君权
卿权
-
Keywords
Jin Kingdom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xian's clan
the rise and fall
monarchy power
minister power
-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说北白鹅墓地“太保”——兼谈宪鼎铭文
- 6
-
-
作者
陈光鑫
-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1,共5页
-
文摘
西周时期,“太保”是召公的生称,也用作召公家族的族名。山西北白鹅墓地出土铜器铭文中的“太保”是族名。与之类似,梁山七器之一的宪鼎铭文中的“太保”也应该是族名,不可与正文连读。
-
关键词
太保
族名
宪鼎
-
Keywords
taibao
name of clan
xian ding tripod
-
分类号
K877.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巫咸氏族考
- 7
-
-
作者
霍然
-
机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
出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4,19,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40014)
-
文摘
将所有巫咸的事迹归结于商代太戊巫咸一人名下,是对巫咸的一种历史误解。巫咸是个以职业为姓氏的氏族。商代的太戊巫咸,只是这个氏族引以为荣的骄傲而已。
-
关键词
巫咸
氏族
巫师
-
Keywords
Wu xian
clan
wizard
-
分类号
K82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B992.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简论汉哀帝
- 8
-
-
作者
刘鹏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3-97,共5页
-
文摘
从其施政策略、用人之道和对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等方面看,汉哀帝在位前期还是颇具洞察力和图治雄心的。他频繁改易大臣,调整外戚势力,尽量使之处在自己的有效控制下,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才能。哀帝部分为人所诟病的事件实则是由傅太后干预所致,而董贤的出现则逐渐使其偏离了当初的政治理想。
-
关键词
汉哀帝
外戚
傅太后
董贤
-
Keywords
Emperor Ai of Han Dynasty
consort clan
Empress Dowager Fu
Dong xian
-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越人椎牛祈福遗风探究——粤西旧城冼太㓥牛会
- 9
-
-
作者
周忠泰
-
机构
番禺区象贤中学
-
出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35-39,共5页
-
文摘
椎牛祈福是古越人重要的风俗,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风俗已逐渐消失。在广东高州长坡,却有这种风俗的遗存。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通过田野调查,详细描述了■牛会的科仪程式,探究了这种民俗的起源。这种地方民俗的研究,对促进地方文化旅游有积极的宣传作用。
-
关键词
粤西
冼夫人
宗族
㓥牛会
椎牛祈福
-
Keywords
west Guangdong
Madam xian
clan
killing cow assemblage
killing cow for blessing
-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梅山傩俗中的女权城邦社会记忆
- 10
-
-
作者
李新吾
田彥
-
机构
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第2期17-30,共14页
-
文摘
梅山傩俗是在古梅山峒区封闭环境下民间传承的祭祀祖先的活态化习俗,历史悠久而自成体系。其中祭祀女性祖先的“大宫和会”傩仪,承载的历史信息最为丰富。通过对田野作业中发现的民间仪程手抄本与活态演绎形态归类,及其与山民个体之间的先天性关联等相关事相,在“民不祀非宗”传统理念观照下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梅山历史上应存在过相对较长时段的女权氏族城邦社会时期,傩俗中女性祖先栖居的所谓“桃源仙境”,应是山民对女权氏族城邦社会历史的群体记忆。
-
关键词
梅山傩俗
桃源仙境
女权城邦
-
Keywords
Nuo custom in Meishan area
“Tao-yuan-xian-jing”(Fairyland of Peach Blossoms)
Matriarchal clan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随州叶家山M111出土大保虘钺笺识
- 11
-
-
作者
叶先闯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8,共9页
-
基金
四川师范大学简帛与石刻文字研究中心资助科研一般项目(项目编号:HDZX202304)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24KY0032)。
-
文摘
随州叶家山M111曾侯墓出土一件大(太)保虘钺,铭文虽仅有一人名,但仍具不小史料价值。简报倾向于将“大保”解释为官职名,其实作族氏名更合适。大保虘钺或可与早期虘簋、虘爵作人名系联,从铭文可知,大保虘之父辛很有可能为伯宪、伯龢、燕侯旨所称“父辛”,但召伯父辛并非召公奭。虘、宪存在名、字相关性,大保虘或即伯宪,为召公奭之孙,因其早期追随召公在经略东土、南土方面立下军功,日后成为继领召公奭东土封邑并胙土立氏的大保氏首领。大保虘钺出现在曾侯墓中,或是西周早期诸侯、邦君协同开发南土且蕃屏周室的见证,也为进一步理解召公支系大保氏族裔和军政作为提供了新资料。
-
关键词
大保虘钺
伯宪
召公奭
大保氏
南土经略
-
Keywords
Da Bao Cuo Yue
Bo xian
Shao Gong Shi
Da Bao clan
Southern land exploiting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酒务头墓地与“天黽獻”器群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朱凤瀚
-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7-93,共1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近出两周封国青铜器与铭文的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20VJXT019)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商金文与殷墟卜辞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G16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闻喜酒务头墓地2015年被盗,5座甲字形大墓中仅M1未被盗。确知出于此墓地的青铜器中多有“天黽”氏名,而2015年以后较集中地被各种书刊报道的“天黽”氏铜器应与酒务头墓地有关。在这些铜器中,皆铭有“天黽獻”或“天黽獻亞■”氏名。本文分析了M1器组与近出的“天黽獻”器群中各器类的形制、同铭器的组合,认为酒务头墓地可能是“天黽獻”氏(或其分支■)上层贵族的墓地,年代在殷墟文化三、四期,M1下限则可能晚至周初。由此可知商后期商金文中常见的商人大族“天黽”氏亦曾驻守于运城盆地,与临汾、晋中盆地其他商人族属共同构成商王国西部边域的屏藩。西周早期金文中属于“天黽”氏的獻侯,应与酒务头的“天黽獻”氏有密切关系。
-
关键词
酒务头墓地
“天黽獻”氏
殷墟文化
-
Keywords
Jiuwutou Cemetery
“Tian Mian xian”clan
Yinxu culture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