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Socio-Demographic, Health and Work-Related Factors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Iranian Industrial Workers 被引量:1
1
作者 Sayed Mohammad Taghavi Hamidreza Mokarami +3 位作者 Morteza Nazifi Alireza Choobineh Hossein Marioryad Mehdi Faraji Kujerdi 《Health》 2014年第16期2250-2260,共11页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among Iranian industrial workers. The present paper aim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o-demographic, health and work-related factors on HRQOL am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among Iranian industrial workers. The present paper aim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o-demographic, health and work-related factors on HRQOL among Iranian industrial workers. In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280 workers of two factories. The Persian versio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 (WHOQOL-BREF) was used to assess the HRQOL. A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to assess the socio-demographic, health and work-related factor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s (SD) of physical health, psychological health,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environment domains of HRQOL were 13.2 (2.7), 13.3 (2.6), 14.2 (3.5) and 12.6 (2.5), respectively.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showed that types of job, exercise activity, working schedule, sleep quality, smoking, and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social lif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health domain;whereas, working schedule, marital status, working demand, sleep quality, BMI, and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individual lif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sychological health domain. Working schedule, working demand, sleep quality,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individual life, and having children over two year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ocial relationship domain;however, working demand, working schedule, smoking, sleep quality, working hour, job satisfaction, marital status and exercise a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 domain. Collectively, work-related factors including unhealthy working conditions, unsafe working environments, long working hours, irregular working schedules, and the lack of occupational training may negatively influence the HRQOL of workers. To improve workers’ HRQOL, intervention program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work environment, working schedule, occupational training and restricting working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 WHOQOL-brief Industrial Workers Ir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in quality of life in depressed patients following verum acupuncture or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paroxetin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157 cases 被引量:3
2
作者 Shenghui Ma Shanshan Qu +7 位作者 Yong Huang Junqi Chen Renyong Lin Chongqi Wang Ganlong Li Canghuan Zhao Shenchang Guo Zhangjin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7期2123-2129,共7页
Depressed patients with scores of 17 or more on the 17 items of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were treated with the antidepressant drug paroxetine. They also underwent verum acupuncture or electroacupuncture at... Depressed patients with scores of 17 or more on the 17 items of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were treated with the antidepressant drug paroxetine. They also underwent verum acupuncture or electroacupuncture at Baihui (GV20) and Yintang (GV29).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Brief Version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total scores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verum acupunc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for 6 weeks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were given paroxetine on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hysical domain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scores in verum acupuncture patients compared with paroxetine only; and significantly elevated psychological domain scores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compared with paroxetine on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verum acupunc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can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n depressed patients undergoing paroxetin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ELECTROACUPUNCTURE depression PAROXETIN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scale brief version quality of life Chinese medicine neural re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邢字航 甄晓红 +2 位作者 李雅彤 任利民 孙岩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7期54-59,共6页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50例精神分裂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 DASⅡ)评分分为精神残疾组210例和非精神残疾组40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50例精神分裂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 DASⅡ)评分分为精神残疾组210例和非精神残疾组40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入院1个月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患者积极度量表(PAM)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评分比较2组入院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发生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精神残疾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相关评分与WHO DASⅡ评分的关系。结果精神残疾组较非精神残疾组病程更长,复发次数更多,家庭氛围不和谐及偏执型人数占比更大,已婚人数占比更少,受教育年限更短,月收入更低(P<0.05,P<0.01)。精神残疾组BPRS评分高于非精神残疾组,WHOQOL BREF和PAM评分低于非精神残疾组(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病程、复发次数、受教育年限、月收入、BPRS评分、WHOQOL BREF评分和PAM评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发生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发次数多、家庭氛围不和谐、BPRS评分过高、WHOQOL BREF评分过低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精神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PRS评分与WHO DAS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0.899,P<0.001),WHOQOL BREF评分与WHO DASⅡ评分呈负相关性(r=-0.886,P<0.001)。结论复发次数多、家庭氛围不和谐、BPRS评分高、WHOQOL BREF评分低均能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精神残疾,且患者精神残疾状况及影响因素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残疾 影响因素分析 生活质量 残疾评定量表Ⅱ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张培青 黄理好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舒适干预对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舒适干预对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干预。从睡眠质量、失眠严重指数以及生命质量方面观察2组患者。结果:在舒适干预的应用下,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适干预的应用下,观察组失眠严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干预能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舒适干预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护理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残疾人生存质量量表一般残疾版本中文版的信效度 被引量:13
5
作者 田琪 郑巧兰 +6 位作者 梁左宜 陈新林 方积乾 陶健婷 阮剑华 艾秋香 郝元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80-785,共6页
目的:检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人生存质量量表一般残疾版本(WHOQOL-DIS Scales for PD)中文版的可接受性、信度和效度,以便用于中国残疾人的生存质量的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市抽取一般残疾人(除智力残疾的其他... 目的:检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人生存质量量表一般残疾版本(WHOQOL-DIS Scales for PD)中文版的可接受性、信度和效度,以便用于中国残疾人的生存质量的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市抽取一般残疾人(除智力残疾的其他残疾人)807名。间隔1周后,对自愿进行重复调查的109人进行重测。对量表进行可接受性、信度和效度检验,并以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为校标。结果:量表回收率为99.2%,除了性生活满意度条目缺失率为35.7%,其余条目的缺失率均小于5.0%。量表5个领域的Cronbachα系数为0.77~0.84;间隔1周后重测ICC为0.82~0.91。量表条目与所属领域得分的秩相关系数为0.30~0.84,高于与其他领域的相关性;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的拟合较好(χ2=2405.57,df=569,RM SEA=0.06,GFI=0.85,CFI=0.87);量表5个领域得分与SWLS得分呈正相关(r=0.15~0.45,均P<0.05)。结论:世界卫生组织残疾人生存质量量表一般残疾版本中文版具有较好的可接受性、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中国残疾人生存质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世界卫生组织残疾人生存质量量表一般残疾版本中文版 可接受性 信度 效度 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火针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倩 王雪丹 +3 位作者 沈润斌 马翠霞 杨金旭 王利春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5期484-488,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火针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二便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联合组在电针组治疗基础上加火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末、...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火针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二便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联合组在电针组治疗基础上加火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末、治疗2个月末、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进行大便功能和小便功能的测定,观察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末,联合组大便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1个月末和电针组(P<0.05);联合组小便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同组治疗1个月末、治疗2个月末和电针组(P<0.05)。治疗1个月末、治疗2个月末、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两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6);治疗2个月末、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联合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高于电针组(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电针联合火针治疗脊髓损伤后二便障碍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火针疗法 针药并用 脊髓损伤 二便障碍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及对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48
7
作者 王玲姝 李冠男 李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在基础生活方式指导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疗法,穴位埋线...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在基础生活方式指导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疗法,穴位埋线取百会、四神聪、安眠、风池、心俞、脾俞、中脘、三阴交,每2周治疗1次;揿针耳穴取神门、皮质下、交感、内分泌、枕、肾、心、脾、胃,双耳交替进行,每3日换贴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揿针耳穴贴压疗法,取穴、操作方法及疗程与观察组相同。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各因子评分与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各因子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35/38)优于对照组73.7%(28/38),P<0.05;治疗后两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PSQI除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外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除对照组环境领域评分外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及各项治疗前后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优于单纯揿针耳穴贴压疗法且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心脾两虚型 穴位埋线 揿针耳穴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黄芳 黄京 +4 位作者 钱秋谨 王玉凤 何笑笑 马全刚 王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2-417,共6页
目的:评估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ADHD诊断的41例成人患者,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ADHD评定量表、执行功能行为评... 目的:评估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ADHD诊断的41例成人患者,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ADHD评定量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DSM-IV-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工具进行评估。结果:患者WHOQOL-BREF生理领域[(12.2±2.7)vs.(15.1±2.3)]和心理领域[(11.9±2.6)vs.(13.9±1.9)]得分低于中国大陆常模(P<0.01),并与ADHD评定量表的注意缺陷分量表、BRIEF-A多个因子、SAS和SDS的得分存在负相关(r=-0.31~-0.82,均P<0.05),且存在轴I共患病的患者WHOQOL-BREF得分更低。回归分析显示,ADHD评定量表的注意缺陷分量表得分(β=-0.64、-0.26)、SAS得分(β=-0.65、-0.75、-0.60、-0.46)、BRIEF-A的任务监控因子(β=-0.56)和自我监控因子(β=-0.39)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负相关(均P<0.05)。结论:成人ADHD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并且注意缺陷症状、抑郁水平和执行功能受损越严重,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成人 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相关因素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相关性焦虑、抑郁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杨雪飞 叶知锋 +4 位作者 黄挺 黄伶 郭俊华 蒋璐 张建刚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4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相关性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142例晚期恶性肿瘤伴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及观察组72例,2组除采用安慰、鼓励、帮助、同情及换位思考等心理支持...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相关性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142例晚期恶性肿瘤伴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及观察组72例,2组除采用安慰、鼓励、帮助、同情及换位思考等心理支持治疗外,对照组予奥氮平,每天5 mg,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口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抑郁标准分变化,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记录药物使用期间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23%和94.3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DS和SAD评分均降低,2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及周围环境等WHOQOL-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可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相关性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抑郁 焦虑 乌灵胶囊 奥氮平 抑郁自评量表(SDS) 焦虑自评量表(SAS)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33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娜 闫宏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疗效及中药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64例CPI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予以中药汤剂口服,其组成为夏枯草、黄柏、柴胡、当归、赤芍、藿香、茯苓、牛膝、黄芪;对照组31例...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疗效及中药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64例CPI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予以中药汤剂口服,其组成为夏枯草、黄柏、柴胡、当归、赤芍、藿香、茯苓、牛膝、黄芪;对照组31例予以金刚藤胶囊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中医症状缓解情况、体征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8%、8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6.97%、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体征积分差值分别为(5.94±2.45)和(5.10±2.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WHO-QOL-BREF评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及总分分别为(23.70±2.13)、(20.82±1.84)、(11.33±1.19)(、26.03±2.43)、(88.7±4.73)分,除环境领域得分外,其它各领域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CPID疗效良好,在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姜文慧 高成阁 +2 位作者 董莹莹 李烨 陈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8-452,共5页
目的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方法按照严格的筛选及剔除标准,纳入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n=36)和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n=71),并按照相应的入组标准纳入年龄、性别和教育相应的对照组(n=59)。采用世界... 目的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方法按照严格的筛选及剔除标准,纳入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n=36)和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n=71),并按照相应的入组标准纳入年龄、性别和教育相应的对照组(n=59)。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WHOQOL-BREF)和社会适应自我评价量表(The Social Adaptation Self-evaluation Scale,SASS)评估所有受试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以及蒙哥马利-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各组之间年龄、教育程度未发现显著差异。首发组和治疗组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抑郁首发组及治疗组的生理、环境和生活质量总分与HAMD、HAMA、MADRS评分均呈负相关。SASS与生理、心理、环境和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结论首发组和治疗组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均明显下降,且抑郁症状越重,生活质量越差,而社会适应更好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市柴桑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128-132,共5页
目的评估柴桑区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患者生存质量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晚血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九江市柴桑区疾控中心血吸虫病诊疗内科住院治疗的216例晚血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216例健康居... 目的评估柴桑区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患者生存质量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晚血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九江市柴桑区疾控中心血吸虫病诊疗内科住院治疗的216例晚血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216例健康居民为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调查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分析晚血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生理、心理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睡眠质量、婚姻状况、周锻炼活动次数、有无合并症、家庭月人均收入、饮食状况、家庭不和谐晚血患者的生存质量综合水平等级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1.605,OR=0.201,95%CI=0.096~0.422)、睡眠质量(β=1.169,OR=3.220,95%CI=1.459~7.104)、周锻炼活动次数(≥30 min/次)(β=1.563,OR=4.772,95%CI=2.275~10.010)、家庭月人均收入(β=0.994,OR=2.702,95%CI=1.350~5.406)、有无合并症(β=-0.737,OR=0.478,95%CI=0.235~0.973)、食欲(β=0.947,OR=2.578,95%CI=1.284~5.177)及家庭不和谐(β=-1.019,OR=0.361,95%CI=0.177~0.737)是晚血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晚血患者生存质量低于未患血吸虫病的健康居民,年龄、睡眠质量、周锻炼活动次数、家庭月人均收入、有无合并症、食欲及家庭不和谐是影响晚血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 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梁红梅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1.4%,治疗组为9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7,P<0.05)。经治疗后,2组的健康状况均明显改善,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左氧氟沙星 桂枝茯苓胶囊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
原文传递
河南省农村地区HIV/AIDS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葛增 单多 +5 位作者 王璐 高省 丁国伟 周建平 何文生 彭志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调查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中文版WHOQOL—BREF量表,对驻马店市农村地区2608例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通过多元线性同归模型分析生存质量总分及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结... 目的调查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中文版WHOQOL—BREF量表,对驻马店市农村地区2608例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通过多元线性同归模型分析生存质量总分及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得分为生理领域(12.96±1.94)、心理领域(11.79±1.19)、社会领域(13.79±2.44)、环境领域(12.40±1.93)、生存质量总得分(51.02±6.03)。女性生存质量总分及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高于男性。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生存质量影响困素有性别、年龄、职业、家庭纠纷及食欲等。结论该地区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社会领域得分较高,但心理领域得分较低,建议加强对该人群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生存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
原文传递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的医学院校学生生命质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文进 曲波 陆超楠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在医学院校特殊的环境与课程体系下,学生往往有负担过重的表现,若干研究表明,医学院校学生生命质量较普通人群显著降低。为此,中国医科大学设计这项研究以期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6月... 目的在医学院校特殊的环境与课程体系下,学生往往有负担过重的表现,若干研究表明,医学院校学生生命质量较普通人群显著降低。为此,中国医科大学设计这项研究以期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6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横断面研究方法,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对中国医科大学4个专业共112名学生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对不同专业、性别、不同消费水平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个专业学生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均较低,其中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在躯体、心理和环境3个领域显著低于其他各专业,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在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消费水平群体间生命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医学院校学生生命质量在各领域得分均偏低,而且专业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所造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生命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 生命质量量表简表
原文传递
尘肺病患者双肺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孙治平 李宝平 +8 位作者 高丽妮 计玉容 周云芝 侯博文 程庆好 李小丽 秦芳 王书方 汪伟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13期1834-1836,1839,共4页
目的分析尘肺病患者在双肺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10月在应急总医院住院接受双肺大容量肺灌洗治疗的67例尘肺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尘肺病患者在灌洗前及灌洗后1个月和3... 目的分析尘肺病患者在双肺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10月在应急总医院住院接受双肺大容量肺灌洗治疗的67例尘肺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尘肺病患者在灌洗前及灌洗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进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WHO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量表简表及自设一般情况量表测试,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接受双肺大容量肺灌洗治疗的尘肺病患者在灌洗后3个月对自身生存质量、自身健康状况评价以及在生理和心理领域及环境领域的得分优于灌洗后1个月,两者均优于灌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理领域灌洗前得分为13.96±1.17,灌洗后1个月得分为14.10±1.89,灌洗后3个月得分14.57±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领域灌洗前得分为13.79±1.37,灌洗后1个月得分为14.00±1.70,灌洗后3个月得分14.6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领域灌洗前得分为15.18±1.14,灌洗后1个月得分为15.10±1.34,灌洗后3个月得分15.29±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领域灌洗前得分为11.75±1.40,灌洗后1个月得分为11.85±1.34,灌洗后3个月得分11.90±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肺大容量肺灌洗治疗短期内有利于改善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双肺大容量肺灌洗 生存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