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equality and the Urban-rural Divide in China:Effects of Regressive Taxation 被引量:10
1
作者 Jenifer Piesse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10年第6期36-55,共20页
Using three comparable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household surveys for China in 1988, 1995 and 2002, the present paper reveals the regressivity and urban bias of China's direct tax and welfare system in this period It ... Using three comparable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household surveys for China in 1988, 1995 and 2002, the present paper reveals the regressivity and urban bias of China's direct tax and welfare system in this period It shows that a regressive taxation system and skewed allocation of subsidies increases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enhances overall inequality. Modeling these relationships indicates that the relatively poorer rural population has a net tax liability, whereas those in the richer urban areas receive net subsidies. This pattern is common in China, although the extent of the bias varies. This skewed system of tax and welfare payments is a major cause of the persisting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contributes to the overall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The abolishment of the agriculture tax in 2006 has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rural people 's liveliho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INEQUALITY SUBSIDIES taxation urban-rural divide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横向税收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时中 蔡雅冰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1-55,共15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揭示数字普惠金融和横向税收竞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多重影响。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乡收入...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揭示数字普惠金融和横向税收竞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多重影响。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整体呈“逐年下降”的时序特征,中西部城乡收入差距自“高—中高水平”向“中低—低水平”的格局演变,四种分项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各异;基准回归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和合理的横向税收竞争均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效应显示,横向税收竞争在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具有逆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引导数字普惠金融向农村下沉、倡导合理税收竞争、破除城乡市场壁垒、完善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金融 税收竞争 城乡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海 庄天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基于2008—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港澳台)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优序图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水平,并研判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可... 基于2008—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港澳台)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优序图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水平,并研判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可有效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传导机制分析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能够通过扩大财税规模、增加创业活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异质性检验证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空间效应分析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针对于此,未来应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财税规模 创业活动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城乡数字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市场的分割和统一 被引量:40
4
作者 洪银兴 高春亮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9,共8页
建设新农村需要内生的持久的机制。城乡市场分割是我国新农村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性障碍,农民无法平等参与市场活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机制最为根本的是市场制度创新。创新的市场制度的基本功能能够有效地... 建设新农村需要内生的持久的机制。城乡市场分割是我国新农村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性障碍,农民无法平等参与市场活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机制最为根本的是市场制度创新。创新的市场制度的基本功能能够有效地克服要素流动的障碍,并能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保障农民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市场 分割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陶学荣 史玲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21,共6页
近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和结构有明显改善,但仍滞后于农民的现实需求,城乡之间供给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给不足和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社会公平,协调好城... 近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和结构有明显改善,但仍滞后于农民的现实需求,城乡之间供给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给不足和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社会公平,协调好城乡关系。解决农民减负增收的问题,关键在于实行城乡平等的公共政策,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为此,需要在界定供给主体的基础上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 公共产品 税费体制 转移支付 财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城乡统筹双元对接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尹音频 杨晓妹 张丽丽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3年第4期34-38,共5页
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大内容。基于对成都市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实践的调研,阐示城乡统筹双元对接养老保障模式的制度特点,总结经验,揭示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对于在全国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养... 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大内容。基于对成都市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实践的调研,阐示城乡统筹双元对接养老保障模式的制度特点,总结经验,揭示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对于在全国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双元对接 养老保障 制度安排 推进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化发展的困境与未来——基于山东省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林聚任 董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121,共6页
结合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实践,立足于社会建设的层面,针对当前与农村新型社区发展相关的重要问题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新型社区化发展的建议,探讨农村发展的未来趋势。中国已进入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中的... 结合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实践,立足于社会建设的层面,针对当前与农村新型社区发展相关的重要问题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新型社区化发展的建议,探讨农村发展的未来趋势。中国已进入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逐步解决。尤其需要加强与农村新型社区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如下方面的社会建设:注重社区基层组织建设,逐步建立城乡一元的社区组织体系;注重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建设,逐步弱化行政干预;注重创新社区组织管理模式,逐步完善新型社区化管理机制;注重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制度和法制建设,促进新型社区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新型社区 发展困境 社会建设 城乡一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研究 被引量:59
8
作者 史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3,共4页
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给的不足和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社会公平,协调好城乡关系。解决农民减负增收的问题,关键在于实行城乡平等的公共政策、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改善农村公共品... 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给的不足和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社会公平,协调好城乡关系。解决农民减负增收的问题,关键在于实行城乡平等的公共政策、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改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为此需要在界定供给主体的基础上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主体研究 农村公共品 社会公平 城乡关系 减负增收 公共政策 城乡平等 资源分配 统筹城乡 改革创新 供给制度 供给主体 农民 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一体 融合发展——成都市探索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二阶段建设实践方式 被引量:10
9
作者 戴晖 柯玲 罗哲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年第1期7-19,共13页
成都市于2013年正式启动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围绕试验区"统筹城乡、产教融合"两大主题,以"四大体系"(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具有成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服务区域的现代高等... 成都市于2013年正式启动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围绕试验区"统筹城乡、产教融合"两大主题,以"四大体系"(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具有成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服务区域的现代高等教育服务体系和吸纳全民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十大计划"(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计划、成都市新市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建设计划、成都市促进教育家办学计划、成都市未来学校建设计划、成都市特色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地方教育标准体系建设计划、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计划、教育改革协同创新计划、教育对外开放计划)为抓手,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在试验区第一阶段"发展规划、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经费、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六个一体化"基础上,突出在教育机会、资源配置、质量水平、管理方式等四个方面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奋力打造成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升级版",加快全域成都"学有良教、品质卓越"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教育 统筹城乡教育 教育公平 城乡教育一体化 产教融合 “九年一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其财税政策应对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恩涛 王永菲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22-127,共6页
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状况、基本生活状况、生活消费结构、财产来源结构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包括社会保障的制度性缺陷、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的供给不平衡、个人所得税制的设置不完善以及财产税体系... 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状况、基本生活状况、生活消费结构、财产来源结构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包括社会保障的制度性缺陷、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的供给不平衡、个人所得税制的设置不完善以及财产税体系的不健全。为了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应建设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公平服务社会;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基本服务均等化;创新个人所得税设置,充分发挥个税调节功能;开征有效的财产税,激励青年一代工作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收入分配 财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利息税率对中国居民人均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85-2008年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辉 尹音频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8,共6页
本文通过所构建的居民消费效用函数模型,得到利息税率调整引起居民人均消费的变化量,并利用中国1985-2008年的数据估计出模型中的参数。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调整利息税率对我国人均消费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第二,调整利息税... 本文通过所构建的居民消费效用函数模型,得到利息税率调整引起居民人均消费的变化量,并利用中国1985-2008年的数据估计出模型中的参数。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调整利息税率对我国人均消费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第二,调整利息税率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影响的效应不同:提高利息税率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产生的总效应相对较大,而降低利息税率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产生的总效应相对较大;第三,城镇居民消费时间偏好、储蓄效用因子大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时间偏好和储蓄效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息税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人均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研究——基于北京若干案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迎昌 王建武 倪艳亭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为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实现路径,为国家制定细化政策提供依据,以个案调查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系统梳理相关问题,认为未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应该允许国家征地、农村自征自用、农村自主开发三种模式并存,国家、集体... 为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实现路径,为国家制定细化政策提供依据,以个案调查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系统梳理相关问题,认为未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应该允许国家征地、农村自征自用、农村自主开发三种模式并存,国家、集体和农民收益分配大致均衡。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还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应对,为此需要系统谋划,细化政策,应对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一 建设用地市场 土地增值收益 集体建设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城镇化不是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贾绍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8-32,共5页
人口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哪种提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人口城镇化必然要求较大规模的人口乡→城异地迁移,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更强调人口的就地转化。人口城镇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农村... 人口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哪种提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人口城镇化必然要求较大规模的人口乡→城异地迁移,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更强调人口的就地转化。人口城镇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只适用于部分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大部分现有的农村是不可能工业化、也不可能城镇化的。所以,作为未来的发展方针,必须提人口城镇化,而不是农村工业化或乡村城镇化。并且,人口城镇化还肩负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等多重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农村工业化 乡村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城乡税制:条件、问题与步骤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罗奇 易利杰 黄运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69,共4页
在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点明显的情况下,统一城乡税制的条件尚不成熟。税收的调节应更多地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大对涉农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创造实现城乡税制统一的条件,并且在条件成熟后... 在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点明显的情况下,统一城乡税制的条件尚不成熟。税收的调节应更多地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大对涉农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创造实现城乡税制统一的条件,并且在条件成熟后,也应注重将完善对农业生产和农民个人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作为统一城乡税制的基本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政策 税收调节 统一城乡税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一的不动产拆迁与征收制度构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小艳 陈龙高 闫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为了解决当前中国在城市房屋拆迁征收与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制度与政策差异导致在不动产征收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运用伦理学和法理学的系统分析方法,对中国城乡分割的不动产拆迁与征收相关法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中国不动... 为了解决当前中国在城市房屋拆迁征收与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制度与政策差异导致在不动产征收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运用伦理学和法理学的系统分析方法,对中国城乡分割的不动产拆迁与征收相关法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中国不动产拆迁与征收制度主要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弱化、城乡土地用益物权征收与补偿标准不一致、征收公共目的性依据不足、补偿标准理论依据欠缺、征收补偿程序缺乏司法救济等问题;(2)现行中国财产权法律保障体系为城乡统一的不动产拆迁与征收制度构建提供了坚实的产权法理基础、补偿标准同一化基础与现实基础;(3)通过不动产物权权能构成与性质完善、不动产拆迁与征收程序等法律规范和补偿评估标准的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不动产拆迁与征收制度,可以充分有效的保障被征收人的核心利益,从制度上解决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中的激烈矛盾和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产拆迁与征收 城乡统一 补偿标准 制度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汕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玉民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7-100,共4页
从世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验看,国外发达国家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开始了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探索。这些国家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积累了诸多有益的成果和经验。这些成果和经验都对汕头市城乡一体化... 从世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验看,国外发达国家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开始了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探索。这些国家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积累了诸多有益的成果和经验。这些成果和经验都对汕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和办法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在体制分割和政策等方面难以突破,因此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汕头市应总结和借鉴本市和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教训和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城乡一体化 汕头市城乡一体化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城乡统一户口 统筹城乡教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则祥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3-108,共6页
发达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点,引起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促使"二元金融结构"向"一元金融结构"转化;城乡金融一元化成为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改革必须顺应这种趋势,坚持提高、完... 发达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点,引起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促使"二元金融结构"向"一元金融结构"转化;城乡金融一元化成为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改革必须顺应这种趋势,坚持提高、完善、创新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城乡经济一体化 城乡金融一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哺农业:寻求社会公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4,共5页
文章提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现代化过程中农民与其他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社会公平发展;依靠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劳动力转移促农,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经... 文章提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现代化过程中农民与其他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社会公平发展;依靠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劳动力转移促农,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经营促农;建农补农实现反哺促农;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实现以城带乡促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工业反哺农业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理念、原则与路径 被引量:7
19
作者 晋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5-169,共5页
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趋向好转,农村环境不断恶化"这种城乡环境二元趋势的凸现,提出了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城市中心主义"环境法制以及我国农民实质自由的严重匮乏是我国产生城乡环境二元趋势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趋向好转,农村环境不断恶化"这种城乡环境二元趋势的凸现,提出了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城市中心主义"环境法制以及我国农民实质自由的严重匮乏是我国产生城乡环境二元趋势的根本原因。一些地方所采取的仅仅局限于环保领域的城乡环保一体化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城乡环境二元趋势。城乡环保一体化实践需要以更为全面的制度建构为基础。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应树立理性、人本、自由等基本理念,应坚持整体推进、科学建构、多元参与等基本原则。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路径,首先是消除对农民的各种制度性歧视,实现城乡居民的权利平等;其次,在推动地方民主与法治建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的基础上,健全与完善农民权利实现的保障机制,保证农民的各项权利最终成为"可实际行使"的权利。最后,还要建立适应农村环境保护要求的环境法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环境二元趋势 城乡环保一体化 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差异与“三农”问题破解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少龙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因而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关键,重中之重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因而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关键,重中之重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重点突破 城乡统筹 农民增收 税费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