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b使用挖掘中的数据预处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慧颖 梁伟 《微型机与应用》 2004年第8期25-28,共4页
数据预处理是Web使用挖掘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事务识别、路径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和序列模式挖掘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精确识别用户和会话的数据预处理算法(USIA),并且用实验证明其高效性。
关键词 数据预处理 Web使用控掘 用户识别 会话识别 u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公共外交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鸣筝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104,共7页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公共外交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期间设立的美国新闻署是美国政府几十年中进行公共外交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在此后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对抗、对外信息发布、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针对...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公共外交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期间设立的美国新闻署是美国政府几十年中进行公共外交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在此后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对抗、对外信息发布、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针对苏联、东欧、西欧和拉丁美洲实施了区域性公共外交活动。公共外交的长效机制得到了完善,公共外交的手段和内容也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公共外交 美国新闻署 美国之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新闻处的“香港—澳门项目”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磊 潘瑜 《港澳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77-93,96,共18页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新闻处利用香港地区的优势条件发起了面向港澳民众的“香港—澳门项目”。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该项目经历了从“疾风骤雨”式的反共宣传到“润物无声”式的扬美宣传的变化过程。转型后的“港澳项目”在宣传主题上侧重...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新闻处利用香港地区的优势条件发起了面向港澳民众的“香港—澳门项目”。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该项目经历了从“疾风骤雨”式的反共宣传到“润物无声”式的扬美宣传的变化过程。转型后的“港澳项目”在宣传主题上侧重“扬美”,在宣传策略上注重利用“慢媒介”进行文化渗透,在目标群体上着眼于“代表未来”的舆论引导者。该宣传模式不仅奠定了美国新闻处之后对港澳民众宣传的基调与特征,也被运用于美国对其它亚洲“橱窗”的打造之中。作为巩固所谓“自由香港地区”这一东亚宣传阵地的基础性项目,美国通过该项目争夺香港地区媒体资源,将香港地区打造成了服务于其他项目的“反共材料生产堡垒”;美国新闻处利用该项目培育香港地区的传媒优势,并深刻影响了香港地区的文化舆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新闻处 “香港—澳门项目” 冷战宣传 文化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