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苷钴胺联合左卡尼汀及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1
作者 李刚 覃春美 +2 位作者 赵艳 王明初 袁云华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腺苷钴胺联合左卡尼汀及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U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UPN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 目的 探讨腺苷钴胺联合左卡尼汀及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U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UPN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2次/周的血液透析及1次/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并接受左卡尼汀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腺苷钴胺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临床症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肢体疼痛、感觉障碍、麻木以及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神经反射、感觉功能、神经症状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论腺苷钴胺联合左卡尼汀及血液灌流治疗UPN患者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周围神经病变 腺苷钴胺 左卡尼汀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多伦多临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通脉饮Ⅰ号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气虚血瘀型Wagner 0级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2
作者 顾召 林权 +2 位作者 夏联恒 李婉婷 高杰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观察芪参通脉饮Ⅰ号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气虚血瘀型Wagner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Wagner0级糖尿病足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芪参通脉饮Ⅰ号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气虚血瘀型Wagner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Wagner0级糖尿病足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电针夹脊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芪参通脉饮Ⅰ号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踝肱指数(ABI)、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微循环血流指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TC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BI、神经传导速度、微循环血流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通脉饮Ⅰ号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气虚血瘀型Wagner0级糖尿病足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下肢神经病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通脉饮Ⅰ号 电针 夹脊穴 糖尿病足 气虚血瘀 Wagner 0级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辛酸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晋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目的 分析硫辛酸胶囊的基础上辅助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主要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均以甲钴胺片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 目的 分析硫辛酸胶囊的基础上辅助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主要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均以甲钴胺片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均以硫辛酸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结果 对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MNCV与SNCV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TCSS评分较低(P<0.05)。结论 以硫辛酸胶囊辅助甲钴胺片治疗DPN患者可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延缓疾病进展,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胶囊 甲钴胺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方涂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4
作者 诸葛小和 陈如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5期86-9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方涂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组各51例。西医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药方涂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Wagner分级... 目的:观察中药方涂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组各51例。西医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药方涂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Wagner分级、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神经电生理指标(正中神经与腓肠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Wagner分级的0级构成比为100%,高于西医组92.16%(P<0.05)。治疗后,2组TCSS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降低(P<0.05),且中西医组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大(P<0.05),且中西医组大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升高(P<0.05),且中西医组高于西医组(P<0.05);2组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水平均降低(P<0.05),且中西医组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西医组80.39%(P<0.05)。结论:中药方涂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神经电生理指标与氧化应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 涂擦 Wagner分级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 神经电生理指标 氧化应激指标
原文传递
少阴益气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李香淑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0期20-22,26,共4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治疗中应用少阴益气通脉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1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72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 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治疗中应用少阴益气通脉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1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72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控糖治疗措施与甲钴胺片、依帕司他联用治疗)、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少阴益气通脉汤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分、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四肢电流感觉阈值、证候积分(四肢不温、肌肤甲错、筋骨疼痛、麻木不仁、步履艰难、脉濡缓或脉弦细涩)。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TCSS评分、糖代谢指标、四肢电流感觉阈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N患者治疗中加入少阴益气通脉汤,可改善糖代谢指标、四肢电流感觉阈值及证候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少阴益气通脉汤 糖代谢指标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四肢电流感觉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等相关机制探讨 被引量:46
6
作者 刘杰 孙冰 +6 位作者 班博 徐璇 张梅 孙海玲 李萍 李艳英 张艳红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总结50例DPN患者与27例2型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NDPN)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总结50例DPN患者与27例2型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NDPN)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空腹C肽(FC-P)、2 h C肽(2h C-P)水平。测定并分析患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发现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与NDPN组比较,性别、BMI、SBP、DBP、2h PG、FC-P、TC、HDL-C、LDL-C、Hb A1c、T-AO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病程、FPG、TG、2h C-P、SOD、MDA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TG、2h C-P、MDA进入回归方程;MDA、SOD与TCSS评分呈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TG、2h C-P、MDA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SOD水平的下降、MDA水平的增高与DPN的发生及神经病变程度显著相关,氧化应激在DPN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抗氧化能力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评分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7
作者 常湛 冯红 +1 位作者 孟令华 谷春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评价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和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7例,均... 目的评价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和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7例,均进行NSS/NDS、MNSI及TCSS检查,并以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结果作为评价诊断结果的"金标准"。比较3种评分法的检出率,与NCV检查的相关性,评价3种诊断性能及所用时间。结果NSS/NDS、MNSI、TCSS与NCV诊断结果均呈正相关(P<0.001)。MNSI≥2分与NCV诊断结果的相关性最好(r=0.751,P=0.000 1);TCSS≥6分与NCV诊断结果的相关性最好(r=0.653,P=0.000 2)。MNSI、TCSS和NSS/NDS诊断DP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6、0.864和0.734,MNSI与TCSS的AUC大于NSS/NDS的AUC(P=0.024,P=0.017),但MNSI与TCSS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3组比较,TCSS评分≥6分对DPN诊断的灵敏度(77.21%)及特异度(96.59%)较高,与NCV检查一致性较高(κ=0.680)。MNSI评分平均耗时最短,而TCSS评分平均耗时最长。结论MNSI≥2分、TCSS≥6分对DPN诊断与NCV有较高的相关性,TCSS≥6分与NVC检查一致性较高,MNSI评分法操作简单,耗时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表评分和定量感觉检查在中医药诊治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进东 余婵娟 +4 位作者 牛云飞 徐华兵 吴吉萍 刁小川 方朝晖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37-240,共4页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缺乏统一,其患病率差异较大。文章就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多伦多临床评分等评分以及无创的定量感觉检查系统在中医药诊治DPN应用中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了...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缺乏统一,其患病率差异较大。文章就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多伦多临床评分等评分以及无创的定量感觉检查系统在中医药诊治DPN应用中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了解各诊断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后期可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个性化的评估手段,或合理的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明确糖尿病病史的基础上,提高DPN的诊断率,以期早期发现,并应用中药、针灸、刮痧等早期干预,提高治疗效果,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症状评分 神经缺陷评分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 多伦多临床评分 定量感觉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及对临床治疗的评价 被引量:41
9
作者 杨曼 李奕平 +1 位作者 杨莹 毛文文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75-79,共5页
目的分析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及对临床治疗评价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目的分析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及对临床治疗评价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DPN)筛查,同时行神经肌电图检查,进行对比;随后将TCSS评分在6~19分的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维生素B12结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硫辛酸结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TCSS筛查符合率、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变化并分析TCSS对评价DPN治疗的作用和价值。结果120例患者完成TCSS评分时间平均为(11.25±1.48)min,其中≤5分占比41.67%,6~19分占比58.33%;神经肌电图检查阳性率为63.33%;两种方法筛查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SS评分在6~19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前DPN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PN(-)较治疗前比率明显升高而DPN(+++)较治疗前比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DPN(-)比率高于对照组而DPN(+++)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TC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S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TCSS评分用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效果良好,能够作为筛查DPN的工具;且使用TCSS评分可以对临床治疗方案和效果进行评价,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6
10
作者 余武 李德梅 蔡莉莉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9期543-545,共3页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TCSS(Toront...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TCSS(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评分及双侧MCV和SCV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SS评分及双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CV和SCV)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理想,且优于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 甲钴胺 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tcss)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凯 赵志刚 +4 位作者 袁慧娟 汪艳芳 张会峰 苏永 王遂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应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价α-硫辛酸(ALA)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neuropathy,DPN)的有效性。方法:根据神经肌电图筛选出DPN患者共47例,对其进行TCSS检查,并给予ALA 600 mg... 目的:应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价α-硫辛酸(ALA)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neuropathy,DPN)的有效性。方法:根据神经肌电图筛选出DPN患者共47例,对其进行TCSS检查,并给予ALA 60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应用14 d后再次进行TCSS检查并记录评分,比较用药前后TCSS评分的不同,以此评价ALA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结果:47例患者完成了该研究。与治疗前相比,应用ALA治疗14 d后TCSS评分显著降低(P<0.01),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5.71%(42例)。多例患者(29例)出现静脉输液疼痛,经调整输液速度后4例好转,其余患者疼痛无明显变化,患者未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结论:ALA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副作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通络法组方汤剂治疗阳虚血瘀证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2
作者 罗露露 吴娜 +3 位作者 刘振杰 蓝柳贵 王丘平 吴丽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温阳通络法组方汤剂(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阳虚血瘀证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效果。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8月入我院门诊及住院DPN患者共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温阳通络法组方汤剂(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阳虚血瘀证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效果。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8月入我院门诊及住院DPN患者共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医学治疗+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1次/d;观察组给予标准医学治疗+中药口服并沐足治疗,1剂/d,水煎400 m L,早晚各服用1次。药渣加适量水再煎30 min后泡足,水温38℃~40℃,泡25~30min,1次/d。2 w为1疗程。结果:1.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P2h 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Toronto临床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包括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肢端发凉、感觉异常)及总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而对照组无变化,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法组方汤剂联合标准医学治疗治疗阳虚血瘀证型DPN的临床效果可能优于西药治疗,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通络法 阳虚血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toronto临床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静 朱海慧 +3 位作者 庞雅玲 吉海旺 王东亮 李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470-475,共6页
目的:评价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DPN)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DPN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片+贝前列素钠片,观察组在... 目的:评价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DPN)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DPN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片+贝前列素钠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上,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高于治疗前(P<0.05),人磷髓脂碱性蛋白(MBP)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能够明显改善DPN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相关生长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黄芪桂枝五物汤 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玲 李惠林 +3 位作者 赵恒侠 楚淑芳 刘德亮 张学文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6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均分为2组各38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宣教、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控制血糖。西药组予2 mL灭菌注射用水...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均分为2组各38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宣教、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控制血糖。西药组予2 mL灭菌注射用水加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中西药组在西药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辨证加减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2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8周治疗结束后,MNCV均较前改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2组SNCV均较前改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组间SNCV、MN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8周治疗结束后,TCSS评分均有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药组治疗后TCSS评分比西药组降低更明显,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组与西药组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且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药组在临床疗效、改善TCSS评分方面优于西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西医结合疗法 黄芪桂枝五物汤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miR-155水平变化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珠 黄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miR-155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DPN,将其分为T2DM不伴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86例和DPN组74例。进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 目的探究血清miR-155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DPN,将其分为T2DM不伴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86例和DPN组74例。进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检测血清生化指标、miR-155、TNF-α和IL-1β水平用于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DPN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低密度脂蛋白、TCSS评分和血清miR-155水平较NDPN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miR-155与TCSS评分呈正相关(r=0.60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TCSS评分和血清miR-155均为DPN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miR-155的ROC曲线下面积0.836,敏感性88.9%,特异性82.5%。联合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TCSS评分和血清miR-155构建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912,灵敏性95.6%,特异性89.6%。DPN组血清miR-155分别与TNF-α和IL-1β呈正相关(r=0.675,r=0.701;均P<0.01)。结论DPN患者血清miR-155水平表达异常,可用于辅助DPN患者临床病情评估和诊断,在DPN的炎性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MIR-155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估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春阳 张长林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86-287,31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20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PN组)、47例糖尿病未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M组)、4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NSE,并...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20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PN组)、47例糖尿病未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M组)、4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NSE,并根据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将120例DPN患者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51例)、重度组(34例)。结果⑴DPN组、DM组、对照组血清NSE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血清NSE显著高于DM组、对照组(P<0.05),DM组与对照组血清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NSE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NSE显著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中度组血清NSE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血清NSE与DPN密切相关,血清NSE既可以用于DPN的诊断,还可以用于DPN的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露露 刘琦 +3 位作者 刘振杰 蓝柳贵 王丘平 吴丽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评价中医外治法联合硫辛酸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中医外治法(中药熏洗+穴位贴敷+刺络放血)联合a-硫辛酸针,对照组应用a-硫辛酸针,连续10 d后对比效果。结果:观... 目的:评价中医外治法联合硫辛酸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中医外治法(中药熏洗+穴位贴敷+刺络放血)联合a-硫辛酸针,对照组应用a-硫辛酸针,连续10 d后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体症状评分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比对照组总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症状评分中疼痛频率、灼热感、感觉异常和麻木的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联合硫辛酸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优于单独硫辛酸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硫辛酸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体症状评分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赛赛 杨宏 沈飞霞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12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和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和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组均以30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P<0.01),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2组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 中西医结合疗法 黄芪桂枝五物汤 神经传导速度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
原文传递
中药熏洗辅助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万红 符宇 +2 位作者 闫诏 张胜威 燕树勋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2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辅助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辅助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94.12%,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疼痛、麻木、乏力)积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系统(T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研究组症状(疼痛、麻木、乏力)积分、T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主侧肢体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NCV)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以上各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辅助甲钴胺片治疗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神经病变及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熏洗 甲钴胺片 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系统 运动传导速度 感觉传导速度
原文传递
谷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双 张红瑾 宋蓓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8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瘀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2组均严格控制血糖,予甲钴胺注射液、硫辛酸胶囊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观察组加...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瘀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2组均严格控制血糖,予甲钴胺注射液、硫辛酸胶囊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谷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评定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和瘀血阻络证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四肢疼痛、感觉减退、肢软麻木、四肢发凉4项症状评分与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4项主要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TCSS症状、反射、感觉试验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谷红注射液穴位注射,可有效改善DPN的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瘀血阻络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谷红注射液 穴位注射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中医证候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