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netration Depth of Torpedo Anchor in Two-Layered Cohesive Soil Bed by Free Fall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 Cheng ZHANG Min-xi YU Guo-liang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8年第6期706-717,共12页
The penetration depth of torpedo anchor in two-layered soil bed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 total of 177 experimental data were obtained in laboratory by varying the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of the two-layered ... The penetration depth of torpedo anchor in two-layered soil bed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 total of 177 experimental data were obtained in laboratory by varying the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of the two-layered soil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top soil layer.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anchor and the soil properties(the liquid limit, plastic limit, specific gravity,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density, and water content) were measured. Based on the energy analysis and present test data, an empirical formula to predict the penetration depth of torpedo anchor in two-layered soil bed was proposed. The proposed formula was extensively validated by laboratory and field data of previous researchers. The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for two-layered and single-layered soil bed.Finally,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n the parameters in the formula was per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pedo anchor penetration depth two-layered soil b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il Moisture Variation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Quota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仕华 贺军奇 赵宝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2期164-168,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quota.[Method] By using Trime-TDR apparatus,soil moisture with different irrigation quota infiltration was measured;combining the ...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quota.[Method] By using Trime-TDR apparatus,soil moisture with different irrigation quota infiltration was measured;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texture,curv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oisture variation with soil depth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quota were analyzed.[Result] Different irrigation quota has resulted in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in different layer depth.Soil moisture is 9.88%,17%,25% and 24.45% in 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igation quota depth of soil layer soil moisture Guanzhong pl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nges in the depths of seasonal freezing and thawing and their effects on vegetation in the Three-River Headwater Reg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4
3
作者 WANG Rui DONG Zhi-bao ZHOU Zheng-cha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12期2810-2827,共18页
Frozen ground degrad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egetation growth and activity in high-altitude cold regions.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active layer thickness(ALT)of the permafrost ... Frozen ground degrad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egetation growth and activity in high-altitude cold regions.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active layer thickness(ALT)of the permafrost region and the soil freeze depth(SFD)in the seasonally frozen ground region across the Three Rivers Source Region(TRSR)from 1980 to 2014 using the Stefan equation,and differentiated the effects of these variations on alpine vegetation in these two reg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ALT from 1980 to 2014 increased by23.01 cm/10 a,while the average SFD decreased by 3.41 cm/10 a,and both changed intensively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the seasonally frozen ground and permafrost.From 1982-2014,the increase in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and the advancement of the start of the vegetation growing season(SOS)in the seasonally frozen ground region(0.0078/10 a,1.83 d/10 a)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permafrost region(0.0057/10 a,0.39 d/10 a).The results of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ncreases in the ALT and decreases in the SFD in the TRSR could lead to increases in the NDVI and advancement of the SOS.Surface soil moisture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vegetation growth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ALT and decreasing SFD.The NDVI for all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TRSR except for alpine vegetation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that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SFD and ALT.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general frozen ground conditions were favorable to vegetation growth,while the average contributions of ALT and SFD to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the NDVI were greater than that of precipitation but less than that of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ozen soil depth Active layer thickness Alpine vegetation Climate warming Three Rivers Source Reg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il water resources use limi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被引量:4
4
作者 Ting Ning Zhongsheng Guo +1 位作者 Mancai Guo Bing H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Soil water is a key factor limiting plant growth in water-limited regions. Without limit of soil water used by plants, soil degradation in the form of soil desiccation is easy to take place in the perennial forestland... Soil water is a key factor limiting plant growth in water-limited regions. Without limit of soil water used by plants, soil degradation in the form of soil desiccation is easy to take place in the perennial forestland and grassland with too higher density or productivity. Soil water resources use limit (SWRUL) is the lowest control limit of soil water resources which is used by plants in those regions. It can be defined as soil water storage within the maximum infiltration depth in which all of soil layers belong to dried soil layers. In this paper, after detailed discuss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water and plant growth in the Loess Plateau, the definition, quantitative method,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SWRUL are introduced. Henceforth,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SWRUL an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oil water resources. All those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signing effective restoration project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soil water resources in water- limited region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iltration depth Dried soil layer WILTING Coefficient soil WATER Resources USE LIMIT Initial Stage to Regul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WATER and Plant Grow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城区土层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王金艳 陶小三 +2 位作者 王琛 邵斌 徐烨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3-1201,共9页
剪切波速是评价土体力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为分析盐城市城区土层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之间的相关性。收集了盐城市城区场地地震安评和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中384个钻孔29925条剪切波速,对剪切波速度与土层深度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线... 剪切波速是评价土体力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为分析盐城市城区土层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之间的相关性。收集了盐城市城区场地地震安评和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中384个钻孔29925条剪切波速,对剪切波速度与土层深度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线性、多项式及幂函数3种模型对4类土剪切波速随深度变化进行回归分析,给出了4类土剪切波速随深度变化的三种关系式及相应的回归参数。将三种模型计算得到的剪切波速预测值及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盐城市城区土层的剪切速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拟合优度均在0.80以上,Ⅲ类场地粘土的相关性系数达到0.949;给出的各类岩土体的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经验关系模型较为可靠,预测精度均较高。研究结果可供盐城城区无场地剪切波速数据时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市 剪切波速 土层深度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石对缓冲土层的冲击力及冲击深度理论与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玉锁 杨竣翔 +5 位作者 肖宗扬 李传宝 田四明 王伟 姚庆晨 赵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8-1085,共8页
为阐明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落石冲击力、冲击深度计算方法及缓冲土层强化系数确定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通过足尺模型试验、反演分析及数理统计,开展体积约1 m^(3)重约2 t的立方体和球顶锥体2种落石形状、1~10 m下落高度及0.5~2.0 m缓... 为阐明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落石冲击力、冲击深度计算方法及缓冲土层强化系数确定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通过足尺模型试验、反演分析及数理统计,开展体积约1 m^(3)重约2 t的立方体和球顶锥体2种落石形状、1~10 m下落高度及0.5~2.0 m缓冲土层厚度的落石冲击试验研究,进行砂土缓冲层强化系数的确定及落石冲击力、冲击深度理论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根据试验结果反演分析,99.7%置信区间的砂土缓冲层强化系数建议取值范围为0.25~10.00 GN/m^(5/2);理论计算得到的立方体落石冲击力均值较试验值平均偏大140%,球顶锥体偏大21%;理论计算得到的立方体落石冲击深度均值较试验值平均偏大112%,球顶锥体偏大5%;在强化系数99.7%置信区间内计算得到的落石冲击力和冲击深度范围值可包含全部的落石冲击力和冲击深度;相同条件下球顶锥体落石的冲击深度试验值大于立方体的冲击深度试验值,缓冲层厚度越大时冲击深度增大,而落石冲击力离散性较大,与落石形状和缓冲层厚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冲击力 落石冲击深度 缓冲土层 弹塑性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硬下软层状土中锚板抗拔承载特性研究
7
作者 舒健 毋晓妮 +2 位作者 唐超 陈锦剑 李濡宇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7,共14页
锚板基础是一类在海工系泊系统中广泛应用的锚固基础,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锚板的承载能力是基础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而承载能力与土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现有关于锚板承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均质土层中,而对层状土尤其... 锚板基础是一类在海工系泊系统中广泛应用的锚固基础,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锚板的承载能力是基础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而承载能力与土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现有关于锚板承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均质土层中,而对层状土尤其是上硬下软这类层状土体中的承载特性认识不足。基于数值分析,综合考虑层状土的分层性质,对锚板基础在硬黏-软黏层状土体及砂土-软黏土复合土体中的承载特性展开研究,分析锚板埋深、土层抗剪强度比、层厚比及土体性质等关键因素对锚板周围土体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黏-软黏土体中,随着抗剪强度比、层厚比的增加,极限承载力均显著增加;在砂土-软黏土体中,极限承载力同样随着层厚比的增加而增加,当下层软黏土中的锚板破坏进入局部破坏后,层厚比对承载力的影响逐渐减弱。研究可以为上硬下软层状土中锚板基础的承载力确定提供计算方法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板基础 抗拔承载力 层状土 埋深比 抗剪强度比 层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南市区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关系统计研究
8
作者 陈晓宇 田伟新 《内陆地震》 2024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基于渭南市地震小区划、区评和各类安评共260个钻孔的实测剪切波速资料,采用一次函数、二次多项式和三次多项式模型,按照场地类别对该地区常见土类剪切波速与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回归,通过对比拟合优度值得到最优拟合回归关系式为三... 基于渭南市地震小区划、区评和各类安评共260个钻孔的实测剪切波速资料,采用一次函数、二次多项式和三次多项式模型,按照场地类别对该地区常见土类剪切波速与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回归,通过对比拟合优度值得到最优拟合回归关系式为三次多项式模型。将预留钻孔的预测波速与实测波速进行对比验证了最优模型的预测精度,同时研究了岩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分岩性和划分场地类别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预测波速的相对误差,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以黄土、粉质粘土为例,将推荐模型和同为黄土场地的文献模型分别得到的波速预测值进行对比,表明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统计关系模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岩土类型和深度对模型的区域适应性也有一定影响,实际工作中无法获取剪切波速实测资料时,应优先选用本地区的统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震 剪切波速 土层深度 场地类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孔土层参数的黄金开采地质特征三维模拟
9
作者 索朗欧珠 次仁央宗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为了解决黄金开采过程中由于数据不足和参数偏差等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地质特征分析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钻孔土层参数的黄金开采地质特征三维模拟方法,以改进资源储量估算的准确性。采用钻探设备获取钻孔土层信息,并利用距离反比加... 为了解决黄金开采过程中由于数据不足和参数偏差等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地质特征分析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钻孔土层参数的黄金开采地质特征三维模拟方法,以改进资源储量估算的准确性。采用钻探设备获取钻孔土层信息,并利用距离反比加权差值法优化钻孔土层参数,建立包含地质参数的数据库。基于这些参数,可以使用Surpac软件来构建具有地下空间的三维模型,生成黄金开采区不同地质特征。实验测试结果显示:该钻孔土层参数能够构建较为理想的黄金开采区地下空间三维模型,同时还能模拟出地下空间黄金开采不同深度的地质特征,划分出研究区域的断裂带以及金矿分布、侵入岩位置,准确估算出金矿储量,误差值在2%以内。所提出的基于钻孔土层参数的黄金开采地质特征三维模拟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该研究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黄金开采区地质特征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为黄金开采过程中的决策制定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土层参数 黄金开采 不同深度 地质特征 SURPAC软件 断裂带 三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土层对场地地震动峰值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曹均锋 童远林 +4 位作者 李光 冯伟栋 孟凡月 赵朋 董双林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以江淮地区某软土场地为原型,构造多种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选择Taft(1952N21E)、Kobe(1995EW)和E1-Centro(1940NS)3条强震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采用一维频域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重点分析了软弱层的埋深、厚度对软土场地地表加速度... 以江淮地区某软土场地为原型,构造多种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选择Taft(1952N21E)、Kobe(1995EW)和E1-Centro(1940NS)3条强震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采用一维频域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重点分析了软弱层的埋深、厚度对软土场地地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输入地震动,地表加速度峰值及土层放大系数随着软弱层埋深、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软弱层的埋深、厚度超过一定值时,软土场地开始出现减震效应,软弱层的埋深越深、厚度越大、输入地震动强度越高,减震的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土层 埋深 地震动 放大系数 加速度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层厚度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玮 苏春花 严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采集不同土层厚度下由石灰岩及白云岩发育的土壤样品,并对其上生长的植被进行调查,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分析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分析地上植物多样性与地下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石灰岩发育的薄土外,随着土层厚度的减少,地上植... 采集不同土层厚度下由石灰岩及白云岩发育的土壤样品,并对其上生长的植被进行调查,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分析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分析地上植物多样性与地下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石灰岩发育的薄土外,随着土层厚度的减少,地上植被的物种丰富度(S)、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及微生物数量逐渐减少,表现为厚土>中土>薄土,特别是在草本层及灌木层表现较为明显;乔木层物种丰富度从5种减少为0,薄土区无乔木树种生长;同等土层厚度下石灰岩发育土壤中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白云岩发育土壤;地上部分物种丰富度(S)、Simpson指数(D)及ShannonWiener指数(H)与地下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微生物数量 相关性 土层厚度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判别临界曲线的变化模式与一般规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兆焱 袁晓铭 孙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603-3609,3617,共8页
液化临界值与砂层深度的关系是液化判别方法的基本表征,但对比分析表明,现有液化判别方法的临界曲线有不同的表现模式,甚至定性相反。以Seed-Idriss模型为基础,推导出了砂层埋深对液化势影响的理论解答,提出了砂层埋深与液化临界值的普... 液化临界值与砂层深度的关系是液化判别方法的基本表征,但对比分析表明,现有液化判别方法的临界曲线有不同的表现模式,甚至定性相反。以Seed-Idriss模型为基础,推导出了砂层埋深对液化势影响的理论解答,提出了砂层埋深与液化临界值的普遍关系,得到了液化判别临界曲线的变化模式和一般规律。结果表明:一般而言,随砂层深度增加,水平地震剪应力和土体抗液化强度同时增大,但前者增大速率大于后者,液化势及液化临界值与砂层深度呈正相关关系;液化临界值与砂层深度呈非线性递增关系,浅埋处饱和砂层液化势递增较为剧烈,深埋处趋于平缓;我国规范CPT液化判别公式的液化临界值与砂层深度呈递减关系,存在定性错误,需要纠正;现有一些液化判别公式中,液化临界值与砂层深度呈线性递增关系,定性正确但模型需要改进。所得结果可为液化判别方法正确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临界曲线 砂层深度 液化判别公式 静力触探测试 标准贯入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层厚度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玮 周琛 +1 位作者 苏春花 严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96,共6页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层厚度下土壤的生物学特性,以贵阳市花溪区白云岩及石灰岩发育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分析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土层厚度的减小,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层厚度下土壤的生物学特性,以贵阳市花溪区白云岩及石灰岩发育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分析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土层厚度的减小,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过氧化氢酶外,薄土中土壤酶活性显著低于中土及厚土。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随土层厚度的降低而减少,并且细菌数>放线菌数>真菌数,细菌在土壤微生物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各土层中分别占88.13%、85.71%、87.36%、85.00%及77.78%。微生物量碳、氮、磷随土层厚度减少含量逐渐降低,微生物量氮在厚土中含量显著高于薄土及中土,其含量为3.48 mg/kg。微生物量磷/全磷最小,与微生物量碳/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全氮比值相差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 土壤 生物学特性 土层厚度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湿润比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启彪 孙浩 +3 位作者 仵峰 段福义 赵东彬 邓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80,共3页
最近几年地下滴灌在国内推广迅速,但其工程设计仍按地表滴灌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应用。湿润比是微灌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地下滴灌湿润比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给出了理论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相关误差... 最近几年地下滴灌在国内推广迅速,但其工程设计仍按地表滴灌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应用。湿润比是微灌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地下滴灌湿润比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给出了理论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相关误差分析。认为:地下滴灌湿润比计算公式与地表滴灌类似,但与计划湿润深度、灌水器埋深等参数相关;继续使用地表滴灌湿润比计算公式会产生误差,误差大小与计划湿润深度和湿润体形状密切相关;只有在一定取值范围内才可继续沿用20~30 cm深处土层的湿润面积来计算湿润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湿润比 计划湿润深度 灌水器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消耗与补给变化特征 被引量:35
15
作者 王艳萍 王力 +1 位作者 韩雪 杨文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571-7579,共9页
对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2012年3—10月7龄果园(挂果初期)、17龄果园(盛果期)、小麦地、玉米地土壤水文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0—600 cm试验土层7龄果园土壤贮水量最高,其次为玉米地、小麦地,17龄果园最低,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 对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2012年3—10月7龄果园(挂果初期)、17龄果园(盛果期)、小麦地、玉米地土壤水文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0—600 cm试验土层7龄果园土壤贮水量最高,其次为玉米地、小麦地,17龄果园最低,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贮水量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但其变化滞后于降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均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变异程度减弱的特征,且其土壤剖面的水分含量变化存在季节变异。农田和7龄果园中不存在土壤干燥化现象,而17龄果园土壤剖面存在较厚的干燥化土层,其分布深度为320—600 cm。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的消耗和补充深度有较大差异,17龄果园消耗深度为500 cm,补充深度为200 cm;7龄果园、玉米地和小麦地消耗深度分别为200、300 cm和300 cm,且补充深度均超过了测定的土壤深度,大于60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土壤干层 消耗和补充深度 土地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浅表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关联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裴强 雷焕珍 刘红帅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51,共6页
剪切波速是场地重要的动力学参数。利用渤海浅表土层的剪切波速资料,研究建立了剪切波速与埋深的统计关系式。收集整理了渤海浅表土层的剪切波速资料,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利用ORIGIN软件绘制了所有土类及按土类别的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 剪切波速是场地重要的动力学参数。利用渤海浅表土层的剪切波速资料,研究建立了剪切波速与埋深的统计关系式。收集整理了渤海浅表土层的剪切波速资料,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利用ORIGIN软件绘制了所有土类及按土类别的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散点图,结合散点图采用拟合优度为评价指标,选取了指数形式的回归方程,拟合给出了粉质粘土、粉砂、细砂、粉土、粘土这5种类别土的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回归系数,揭示了两者间的内在关联性。结果表明:渤海浅表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存在良好的指数关系,所得结果可直接供无剪切波速的场地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浅表土层 剪切波速 土层埋深 统计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层埋深变化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庄海洋 王修信 陈国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58-1266,共9页
软土侧向大变形将是造成地铁车站结构严重震害的主要因素。为了明确软土层埋深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对常见的两层三跨岛式地铁车站结构侧向和底部地基中存在不同埋深软土层时5种软场地和1个一般场地条件下地铁车站结构的... 软土侧向大变形将是造成地铁车站结构严重震害的主要因素。为了明确软土层埋深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对常见的两层三跨岛式地铁车站结构侧向和底部地基中存在不同埋深软土层时5种软场地和1个一般场地条件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中采用自行建立的软土记忆型黏塑性动力本构模型模拟软土的动力非线性特性,混凝土的动力特性采用黏塑性动力损伤模型。给出了软土层不同埋深对地铁车站结构的加速度反应、侧向摆动位移反应和应力反应的影响规律,为提高软土地基上城市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层埋深 地铁车站结构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泥沙成团起动及其流速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其为 何明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7-316,共10页
文中首先指出当水深很大时,考虑薄膜水附加下压力的起动流速公式计算的单颗细泥沙(粘土、粉土)的起动流速很大,甚至于远超过3m/s,这与实际资料有相当出入.此外,实际现象还表明这些粘土及细颗粒起动时常常不是单颗的,而是成团进... 文中首先指出当水深很大时,考虑薄膜水附加下压力的起动流速公式计算的单颗细泥沙(粘土、粉土)的起动流速很大,甚至于远超过3m/s,这与实际资料有相当出入.此外,实际现象还表明这些粘土及细颗粒起动时常常不是单颗的,而是成团进行.由此出发,再考虑粘着力及薄膜水附压力下分析了土块成团起动的临界条件,得到了成团起动的起动流速.同时对比了成团(包括成片)起动流速与单颗的起动流速,得出了临界水深HK.当H=HK时,成团起动流速等于单颗的;当H<KK时成团起动流速大于单颗的;当H>HK时成团起动流速小于单颗的.在后一种条件下,将以成团起动为主,最后通过一些数据显示,对于粘土、粉沙,HK随团块的当量粒径D0减小、干容重减小、土块扁度加大、单颗泥沙直径减小而减小,同时在一定条件下HK可以很小,已至为零;这表明成块起动可能发生在任何水深(包括水槽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团起动 泥沙 片状土块 细颗粒泥沙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混合还田深度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邹文秀 韩晓增 +4 位作者 陆欣春 陈旭 郝翔翔 严君 尤梦阳 《土壤与作物》 2018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还田深度是影响还田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3年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秸秆混合还田深度,0~15 cm(D15S),0~20 cm(D20S),0~...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还田深度是影响还田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3年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秸秆混合还田深度,0~15 cm(D15S),0~20 cm(D20S),0~35 cm(D35S)和0~50 cm(D50S),秸秆还田量均为10 000 kg·hm^(-2)。研究结果表明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导致不同处理秸秆在土壤中的含量(SC)在1.68~6.06 g·kg^(-1)之间,随着秸秆混入土层深度的增加SC值逐渐减小;秸秆混合还田增加了相应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D15S处理相比,D20S、D35S和D50S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量分别降低了27.3%,48.4%和67.8%,但是秸秆的有机质转化率在D35S处理达到了最大值,与D15S、D20S和D50S相比分别增加了28.6%,32.6%和17.5%,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的总量表现为D35S>D50S>D15S>D20S,土壤轻组有机碳总量表现出相似的趋势;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没有显著增加相应土层全量养分的含量,但是显著增加了速效养分含量(P<0.05),与初始值相比,D15S、D20S、D35S和D50S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7.17%~20.6%、9.16%~38.2%和12.6%~43.7%,其中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率在D35S处理达到了最大值,说明秸秆深混还田能够促进养分在土壤深层的积累,增加全层土壤养分的供给能力。因此,建议研究区域秸秆混合还田的深度为0~35 cm,提高秸秆混合还田对土壤肥力的贡献,实现黑土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混合还田 还田深度 土壤有机质 养分 肥沃耕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规范中液化判别特征深度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兆焱 汪云龙 +1 位作者 袁晓铭 李雨润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我国抗震规范砂土液化初判条件中,若砂层上覆土层深度超过特征深度即判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利用近期地震液化调查数据对其适用性进行了检验。采用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和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的液化调查资料,发现我国规范液化判别特... 我国抗震规范砂土液化初判条件中,若砂层上覆土层深度超过特征深度即判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利用近期地震液化调查数据对其适用性进行了检验。采用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和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的液化调查资料,发现我国规范液化判别特征深度取值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误判,而造成偏于危险的结果;采用2011年新西兰Ms6.3级地震液化调查资料,初步估计按我国规范液化判别特征深度取值会将65%的液化场地判为非液化场地,严重偏于危险。因此我国规范液化初判条件液化特征深度取值已不适用,需要研究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砂层特征深度 抗震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