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种中药材抗氧化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善花 全光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20期148-150,共3页
研究了100种中药材的抗氧化活性,并测定它们的乙醇提取液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其中虎杖,土荆皮,地枫,地榆等4种中药材在浓度为0.25mg/ml时对DPPH的清除作用均超过50%,具有较强的抗氧作用。尤其是地榆在浓度... 研究了100种中药材的抗氧化活性,并测定它们的乙醇提取液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其中虎杖,土荆皮,地枫,地榆等4种中药材在浓度为0.25mg/ml时对DPPH的清除作用均超过50%,具有较强的抗氧作用。尤其是地榆在浓度为0.25mg/ml时,队DPPH的清除作用高达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1 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 抗氧化活性 虎杖 土荆皮 地枫 地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地榆总鞣质提取工艺
2
作者 严玮 许建勇 +1 位作者 姜晓燕 缪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2-1703,共2页
目的:探讨正交试验优选地榆总鞣质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地榆总鞣质的含量为提取工艺评价指标,以正交设计表考察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溶剂倍数和回流次数各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地榆加80%乙醇,溶剂10倍,回流2次,每... 目的:探讨正交试验优选地榆总鞣质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地榆总鞣质的含量为提取工艺评价指标,以正交设计表考察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溶剂倍数和回流次数各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地榆加80%乙醇,溶剂10倍,回流2次,每次回流1 h。结论:提取工艺条件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总鞣质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风解毒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勇 郭倩 +4 位作者 田成旺 张铁军 任涛 李翔宇 成娅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34-2039,共6页
目的建立疏风解毒胶囊(pgC)emi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全面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miC法建立pg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rnitaryCNU色谱柱(ORMmm×QKSmm,Rμm),以乙腈JMKNB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NKMmiL min,柱... 目的建立疏风解毒胶囊(pgC)emi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全面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miC法建立pg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rnitaryCNU色谱柱(ORMmm×QKSmm,Rμm),以乙腈JMKNB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NKMmiL min,柱温PM℃,检测波长ORMnm,进样量NMμi;对所建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及主成分分析(m CA),并对共有峰进行药材归属及成分指认。结果建立了pgCemi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确定了OO个共有峰;NQ批pgC相似度在MKVNR^MKVTT,m CA表明前P个主成分代表了原始emiC指纹图谱的主要信息;在指纹图谱所标定的OO个共有峰中,U、NO、NP、NQ、NR、NS、ON、OO号峰来自虎杖,N、O、P、T、V、NM号峰来自连翘,R、S、NN号峰来自马鞭草,Q号峰来自败酱草,NU、NV号峰来自甘草,NT、OM号峰未能归属到具体药材;通过质谱数据比对,共指认出NS个共有峰,分别为N号峰(连翘酯苷b)、R号峰(戟叶马鞭草苷)、S号峰(马鞭草苷)、T号峰(R′J羟基连翘酯苷A)、U号峰(虎杖苷)、V号峰(连翘苷)、NM号峰(连翘酯苷A)、NN号峰(毛蕊花糖苷)、NO号峰(异连翘酯苷A)、NP号峰(芦荟大黄素)、NQ号峰(大黄素JUJlJ葡萄糖苷)、NR号峰(大黄酸)、NU号峰(甘草酸单铵盐)、NV号峰(PJ羟基光甘草酚)、ON号峰(大黄素)、OO号峰(大黄酚)。结论首次建立了pgCemi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该法操作简单、准确,精密度、重复性好,可较全面地反映pgC中化学成分的信息,为pgC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解毒胶囊 HPlC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药材归属 成分指认 主成分分析 虎杖 连翘 马鞭草 败酱草 甘草 连翘酯苷E 戟叶马鞭草苷 马鞭草苷 5'-羟基连翘酯苷A 虎杖苷 连翘苷 连翘酯苷A 毛蕊花糖苷 异连翘酯苷A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8-O-葡萄糖苷 大黄酸 甘草酸单铵盐 3-羟基光甘草酚 大黄素 大黄酚
原文传递
马鞭草HPLC-CAD指纹图谱及主要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学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07-2011,共5页
目的建立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的指纹图谱及同时测定马鞭草中同分异构体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方法。方法分析柱为Thermo Fisher Acclaim_(TM) C_(30)(150 mm×2.1 mm,3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目的建立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的指纹图谱及同时测定马鞭草中同分异构体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方法。方法分析柱为Thermo Fisher Acclaim_(TM) C_(30)(150 mm×2.1 mm,3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 L/min;进样量为5μL;柱温20℃;电雾式检测器检测,雾化器温度为40℃。结果 5批不同产地的马鞭草指纹图谱有17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值小于0.35%,相对峰面积RSD值在3.3%~4.40%。5批马鞭草药材中齐墩果酸的量在0.097%~0.136%,熊果酸的量在0.257%~0.478%,总量在0.354%~0.478%。结论首次用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HPLC-CAD)方法建立了马鞭草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了马鞭草药材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量。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马鞭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鞭草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