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朱康 王晓桐 尹金旺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与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与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踝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情况、疼痛VAS评分、影像学指标。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少(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Gissane角、Böhler角、跟骨宽度及高度术后1个月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踝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时均大于术后1个月(P<0.05)。随时间延长,两组骨痂生长评分均逐步上升(P<0.05)。术后1、2、3个月骨痂生长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与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但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能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的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切口 钢板内固定 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Gissane角 Böhler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微创交叉穿针固定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路军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探讨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微创交叉穿针固定术对 SandersⅡ、Ⅲ 型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进程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三维... 探讨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微创交叉穿针固定术对 SandersⅡ、Ⅲ 型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进程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微创交叉穿针固定治疗。对比骨折愈合状况、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Bolher角与Gissane角恢复程度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微创交叉穿针固定对于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更能优化Bolher角和Gissane角,有利于软组织损伤恢复,缩小创口,在术中减少出血量,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升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模型 微创交叉穿针固定 sandersⅱ Ⅲ型跟骨骨折患者 骨折愈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跗骨窦切口联合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和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韦晨晖 《贵州医药》 2025年第3期421-423,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创跗骨窦切口+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应用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SandersⅡ和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L”形切开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和研究组(微创跗骨窦切口+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治疗)各60... 目的 探讨微创跗骨窦切口+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应用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SandersⅡ和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L”形切开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和研究组(微创跗骨窦切口+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治疗)各60例。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影像学改善情况、足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 研究组临床各手术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5个月,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影像学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Maryland足功能、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经过微创跗骨窦切口+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临床手术指标、疼痛程度、Gissane角、Bolher角、跟骨宽度、足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跗骨窦切口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sandersⅱ和Ⅲ型 跟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4
作者 林三军 陈庚 +3 位作者 张长虹 蔡彬 李贤科 张凯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3D打印辅助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影像学观察指标(跟骨长...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3D打印辅助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影像学观察指标(跟骨长度、高度、宽度及B9hler角、Gissane角)、踝关节活动度。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2个月。手术时间45~60 min。骨折均解剖复位,对位对线良好。骨痂形成时间6~8周,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影像学观察指标术后10个月均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背伸12°~20°、跖屈36°~45°;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临床疗效:优16例,良2例,优良率18/18。结论3D打印辅助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符合现代骨科微创治疗理念,具有软组织损伤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恢复跟骨解剖学参数、维持骨折断端稳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跗骨窦入路 空心钉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型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世 李智 尚建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型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兰州手足外科医院收治的65例跟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采用外侧L型入路手术,...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型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兰州手足外科医院收治的65例跟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采用外侧L型入路手术,观察组33例行跗骨窦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指标、足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Gissane角、B?hler角高于手术前,跟骨内翻角、跟骨宽度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采用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型入路手术治疗均能促进足踝关节功能恢复,但前者作为微创术式,带来的手术创伤更小、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更少,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成本,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ⅱ sandersⅢ型 跗骨窦小切口 外侧L型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经皮空心螺钉与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比较
6
作者 邢鸿基 吴泽铭 +2 位作者 刘子弘 欧阳城 蔡钴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947-295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经皮空心螺钉和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经皮空心螺钉和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入路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功能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宽度值比较,观察组指标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OFAS评分比较,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但对照组出现了2例固定松动,而观察组未出现此情况。结论:经跗骨窦入路经皮空心螺钉和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而经跗骨窦入路经皮空心螺钉具有创伤小、影像学指标恢复好、功能恢复好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用于该类型跟骨骨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入路 经皮空心螺钉 微创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延长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观察
7
作者 瞿国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延长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外侧延长切口...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延长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外侧延长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指标,踝关节功能,术前、术后6个月影像学指标水平,术前、术后2d 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5,P>0.05);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me角、跟骨(宽、长)水平高于术前,跟骨高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me角、跟骨(宽、长、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观察组CRP、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400,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延长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跟骨解剖结构,促进跟骨功能恢复,但是跗骨窦入路可减轻创伤,降低出血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入路 外侧延长切口入路 sandersⅱ~Ⅲ型 跟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足踝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罗开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长沙医学院附属澧县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行切开...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长沙医学院附属澧县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足踝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跟骨宽度、跟骨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的各维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更具微创优势,可有效促进足踝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ⅱ、Ⅲ型 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足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载距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9
9
作者 徐明 陶圣祥 +5 位作者 夏春明 何振华 汪平 胡阿威 程智涛 刘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3-1224,共2页
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10年4月采用经载距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24例患者,获得满意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18~55岁,平均35.4岁,致伤原因:均为高空坠落伤。
关键词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固定治疗 空心螺钉 载距突 高空坠落伤 致伤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手术方案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10
作者 朱俊 王培 李文祥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比较2种手术方案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距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小切口组(n=22)及传统外侧切口组(n=23)。微创小切口组... 目的比较2种手术方案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距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小切口组(n=22)及传统外侧切口组(n=23)。微创小切口组患者采取微型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传统外侧切口组采取外侧L型切口入路置入钢板内固定。术后按踝-后足评分(AOFAS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手术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测定患者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Morrey法评价术后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结果微创小切口组AOFAS评分优良率(90.91%)比传统外侧切口组(73.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小切口组患者切口短、术后引流量少(P<0.05);跟骨交叉角随时间不断增加,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角度均大于传统外侧切口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随时间逐渐下降,且低于传统外侧切口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中度以上受限率40.91%,低于传统外侧切口组的78.26%(P<0.05)。结论微型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式在修复骨折损伤的同时,能够达到更佳的复位效果,改善术后距下关节活动度受限程度,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推荐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ⅱ 疗效 距下关节活动度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余俊 胡磊 +2 位作者 周骏武 丁伟 李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分析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分析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2个月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Marland足部功能评分,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2例患者均接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3~16个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分别为(53.1±10.3)min、(4.3±0.9)cm,明显短于对照组[(84.0±15.3)min、(11.1±1.2)cm],术后疼痛评分为(1.8±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强度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足部功能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内固定 经跗骨窦切口 外侧L形切口 骨折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联合经皮撬拨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对比 被引量:7
12
作者 安志辉 邢燕锋 +3 位作者 何娟 陈月 李盼 苗存良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7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TDP)联合经皮撬拨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ll、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对比。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7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87例)。对照组采用切...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TDP)联合经皮撬拨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ll、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对比。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7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8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3D打印联合经皮撬拨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伤口裂开、皮缘坏死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行跟骨正侧位及轴位X射线片测量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及跟骨中部宽度,并进行疼痛及功能评分等Maryland足部评分,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总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55,t=20.220,t=26.201,t=5.663;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64%,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62,P<0.01)。观察组患者Bohler角、Gissanc角及跟骨中部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Maryland足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1.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2,P<0.01)。结论:3D打印联合经皮撬拨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较好,可更好的评估患者骨折情况,为术前制定更为完善的手术方案发挥重要作用,可明显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经皮撬拨 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Ⅱ型及部分Ⅲ型跟骨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留栓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探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Ⅱ型及部分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急性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44例(分型为SandersⅡ,部分为Ⅲ型,不合并其他足踝部骨折)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 目的探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Ⅱ型及部分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急性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44例(分型为SandersⅡ,部分为Ⅲ型,不合并其他足踝部骨折)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L形切口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第1天的VSA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及AOFAS评分,记录末次随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VSA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轴长、跟骨宽度、跟骨丘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半年AOFAS评分中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SandersⅡ型及部分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取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在骨折关节取得满意复位及稳定固定的同时,还具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好、明显降低软组织并发症的概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 跟骨骨折 sandersⅱ sandersⅢ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跟骨钉中钉系统与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梁就积 甘艺荣 +1 位作者 陈有弟 黄转开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 探究关节镜联合跟骨钉中钉系统与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收治的10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 目的 探究关节镜联合跟骨钉中钉系统与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收治的10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联合跟骨钉中钉系统。比较2组手术相关数据指标、术后恢复及评分、放射学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踝关节肿胀程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和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踝-后足功能评分、术后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联合跟骨钉中钉系统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较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跟骨钉中钉系统 跗骨窦小切口 内固定 跟骨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Ⅳ型骨折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民 戈兵 +2 位作者 王亮 杨英果 朱冬承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30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中药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20~65岁,平均38.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均采用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中药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20~65岁,平均38.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均采用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复位后以跟骨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并早期功能锻炼.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MFS)评分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按MF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8足,良12足,可4足,优良率为88.2%.结论: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Ⅳ型骨折有利于早期愈合和功能锻炼,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sandersⅱ~Ⅳ型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34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振华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34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采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4例均得到随访,按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优、良、差3级,其中优19例(55.9... 目的探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34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采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4例均得到随访,按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优、良、差3级,其中优19例(55.9%),良13例(38.2%),差2例(5.9%);按Maryland评分标准,优20例(58.8%),良11例(32.4%),可2例(5.9%),差1例(2.9%),优良率为91.2%。结论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 Y型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术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足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绍 吴秋季 关金阳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以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应用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随机纳入62例2017年10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n=... 目的以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应用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随机纳入62例2017年10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n=31)患者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术,研究组(n=31)患者采用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术,对比患者手术时间等手术情况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测量手术前后患者Langre角、Gissane角以及Bohler角并进行组间对比,比较手术前后患者Maryland评分及Morrey法,统计并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参考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且切口长度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患者Morrey评分均低于术前,MaryLand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患者Morrey评分及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感染、血肿等并发症总发生率9.68%,参考组总发生率25.81%,研究组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跟骨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术及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术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均能够取得较好的足踝功能改善效果,但是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术手术创伤更小且能够缩短其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同时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术 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足踝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切口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结合中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仁文 叶俊材 +1 位作者 吴祥宗 陶志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6期801-803,共3页
目的 评估微创切口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手术治疗的?30例SanderslI?跟骨骨折,选择外踝下方小切口切开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记录患者受伤至手术... 目的 评估微创切口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手术治疗的?30例SanderslI?跟骨骨折,选择外踝下方小切口切开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记录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采用?AOFAS?的踝-足功能评分评价足踝功能.结果 28例患者获得≥1年时间随访,与国内学者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比,微创切口治疗在住院至手术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出血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在术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改善情况及随访1年足功能恢复结果满意.结论? 与传统'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采用微创切口撬拔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结合中药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特点,利于切口愈合,能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ⅱ 中药内服外洗 撬拔复位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
19
作者 张朝晖 林义文 +2 位作者 郭立利 孙金琼 李祥炎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09-411,共3页
目的比较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8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 目的比较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8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随访12-26(19.54±3.4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Maryland功能评分、Gissane及Bhler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均具有较好效果,但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定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定 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军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诊治的78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诊治的78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术后12~16周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3.8个月,无1例出现皮肤感染、坏死和骨感染等并发症。采用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进行评定,其中优61例(78.2%),良14例(17.9%),差3例(3.8%),极差0例,总优良75例(96.2%)。结论: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廉价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