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FN-β通过STAT1诱导SARI表达抑制AML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
1
作者 林艳凤 洪小颖 +4 位作者 黄莹莹 王小花 吴玮 林东红 薛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探讨IFN-β诱导SARI表达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并筛选其潜在的调控分子。方法:qPCR、Western blot筛选SARI低表达的AML细胞作为实验细胞株;不同浓度IFN-β干预AML细胞,于不同时间采用qPCR、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IFN-β诱导SARI表达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并筛选其潜在的调控分子。方法:qPCR、Western blot筛选SARI低表达的AML细胞作为实验细胞株;不同浓度IFN-β干预AML细胞,于不同时间采用qPCR、Western blot检测SARI表达,选取IFN-β作用的适当浓度和时间;采用RNA-Seq转录组测序及KEGG富集分析初步筛选IFN-β诱导AML细胞SARI表达的潜在调控分子;通过相应分子抑制剂联合IFN-β处理AML细胞,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明确该分子参与IFN-β诱导SARI表达对AML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结果:HL60和NB4细胞SARI表达相对较低,选为实验细胞株;1 ng/ml IFN-β作用12 h后AML细胞SARI表达升高且细胞增殖被抑制,凋亡增多;筛选STAT1为IFN-β诱导SARI表达的潜在调控分子;抑制STAT1后,IFN-β对AML细胞SARI表达、增殖抑制、凋亡促进的作用被明显逆转。结论:IFN-β可通过STAT1诱导AML细胞SARI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Β SARI stat1 AML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质TGM2依赖GTP抑制TRIM21介导的STAT1泛素化降解促进胃癌恶性进展
2
作者 张璐 李清雅 +4 位作者 杨静 徐鹏晖 宣哲 徐江浩 徐泽宽 《癌症》 CAS 2024年第4期150-176,共27页
背景与目的既往研究提示谷氨酰胺转胺酶2(transglutaminase 2,TGM2)是多种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但其在胃癌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中,我们试图揭示TGM2在胃癌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分析TGM2在胃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 背景与目的既往研究提示谷氨酰胺转胺酶2(transglutaminase 2,TGM2)是多种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但其在胃癌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中,我们试图揭示TGM2在胃癌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分析TGM2在胃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分析TGM2在胃癌中的功能,包括蛋白质印迹、免疫组化、CCK8、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异种移植瘤模型和转移瘤模型。通过基因富集分析、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筛选TGM2在胃癌中潜在的作用靶标。通过功能损益实验和挽救实验验证TGM2对STAT1的调控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质谱分析、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筛选STAT1互作蛋白,并阐明其调控机制。最后,通过突变TGM2和使用TGM2的酶活性调节剂(ZM39923和A23187)以明确TGM2通过何种酶活性促进胃癌恶性进展,并阐明其潜在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TGM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其高表达预示患者不良预后。TGM2过表达/敲低能够促进/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而敲低/过表达STAT1能够逆转TGM2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提示TGM2通过抑制STAT1泛素化/降解促进胃癌恶性进展。TRIM21被鉴定为胃癌中STAT1的E3泛素连接酶。TGM2通过与GTP结合的酶活性促进TRIM21和STAT1解离。A23187能够抑制TGM2对STAT1的作用,并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逆转TGM2的促肿瘤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在胃癌中TGM2调控STAT1的作用和机制,提示TGM2可作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了解TGM2与GTP结合的酶活性有助于开发靶向药物,优化现有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M2 stat1 TRIM21 泛素化 降解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通过CCR5/JAK1/STAT1信号通路抑制缺血缺氧新生小鼠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石金沙 石浩龙 +5 位作者 左涵珺 郭涛 张幸霖 张皓南 李经辉 李娟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16,共8页
目的:探究天麻素(GAS)通过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对新生小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后小胶质细胞JAK1/STAT1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新出生10 d的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BD模型组和HIBD与GA... 目的:探究天麻素(GAS)通过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对新生小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后小胶质细胞JAK1/STAT1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新出生10 d的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BD模型组和HIBD与GAS联合处理(HIBD+GAS)组;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Con)组、氧糖剥夺(OGD)组、OGD+GAS组、GAS组、Maraviroc(MVC)组、OGD+MVC组和OGD+MVC+GAS组。通过RT-qPCR检测CCL4和CCR5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CR5、p-JAK1、p-STA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CCR5、p-JAK1和p-STAT1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sham组相比,HIBD组小鼠缺血侧胼胝体区CCL4和CCR5的mRNA水平,以及CCR5、p-JAK1和p-STAT1的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HIBD+GAS组中CCL4和CCR5 mRNA水平,以及CCR5、p-JAK1和p-STAT1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HIBD组(P<0.05)。(2)与Con组相比,OGD组BV-2细胞中CCR5、p-JAK1和p-STAT1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OGD+GAS组BV-2细胞中CCR5、p-JAK1和p-STAT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OGD组(P<0.05)。(3)CCR5拮抗剂MVC在0~80μmol/L范围内不会导致显著的BV-2细胞死亡。与OGD组相比,MVC+OGD组p-JAK1、p-STAT1、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MVC+OGD组与OGD+MVC+GAS组无明显差异。结论:GAS可通过靶向CCR5抑制小胶质细胞p-JAK1/p-STAT1通路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氧糖剥夺 天麻素 小胶质细胞 CCR5/JAK1/sta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方联合IFN-γ对Hepg2.2.15细胞IFN-γ/STAT1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刘影 郑建铭 +3 位作者 刘甜甜 孙陈岑 徐汉辰 王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8-1861,共4页
目的 研究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对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 IFN-γ)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增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常规制备大鼠含药血清,WST-1法筛选含药血清干预Hepg2.2.15细胞的安全剂量;以不同浓度IFN-γ加... 目的 研究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对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 IFN-γ)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增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常规制备大鼠含药血清,WST-1法筛选含药血清干预Hepg2.2.15细胞的安全剂量;以不同浓度IFN-γ加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加入Hepg2.2.15细胞系,检测培养上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水平,筛选补肾健脾方联合IFN-γ给药剂量;筛选出IFN-γ干预剂量后,将Hepg2.2.15细胞分为对照组、IFN-γ单独处理组、IFN-γ联合空白血清组以及IFN-γ联合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组,干预24h后,收集上清和蛋白样本,检测上清中HBsAg、HBeAg以及HBV D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技术检测Hepg2.2.15细胞中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 IFN-γ)/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蛋白,包括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STAT1、磷酸化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1(p-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P-STAT1)以及抗病毒蛋白2',5'-寡腺苷酸合成酶3(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 3,OAS3)、双链RNA依赖的蛋白质激酶(Double-stranded 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KR)、黏病毒耐药蛋白1(Recombinant Myxovirus Resistance 1,M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IFN-γ单独处理组以及IFN-γ联合5%空白血清组相比,IFN-γ联合5%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干预Hepg2.2.15细胞24h后,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HBeAg水平显著降低(P<0.05),HBsAg未见明显变化(P>0.05);IFN-γ联合5%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组γ干扰素受体2(Interferon gamma receptor 2,IFNGR2)蛋白表达水平较IFN-γ组显著上调(P<0.05);IFN-γ联合5%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组γ干扰素受体1(Interferon gamma receptor 1,IFNGR1)、STAT1、P-STAT1、PRMT1、OAS3、Mx1蛋白表达水平较IFN-γ组和IFN-γ联合5%空白血清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对IFN-γ抗HBV产生增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IFN-γ受体(IFNGR1),激活IFN-γ/STAT1信号通路,进而上调IFN-γ下游抗病毒蛋白OAS3、Mx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方 IFN-Γ stat1 HBV 抗病毒蛋白
原文传递
麦门冬汤对肺纤维化大鼠JAK2/STAT1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周怡菲 刘锐 +3 位作者 刘丽 黄健华 陈波 颜叶叶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探讨麦门冬汤在博来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的干预机制,同时进一步研究本方对肺纤维化大鼠体内JAK2/STAT1信号通路及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 经气管切开注入BLM建立纤维化模型,除空白组外,余下5组均进行建模,造模后24 h开始灌... 目的 探讨麦门冬汤在博来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的干预机制,同时进一步研究本方对肺纤维化大鼠体内JAK2/STAT1信号通路及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 经气管切开注入BLM建立纤维化模型,除空白组外,余下5组均进行建模,造模后24 h开始灌胃,各组分别予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灌胃直至取材时。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 (1)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与空白组比较,肺组织均表现为程度不一的炎性样变,该变化在模型组表现更明显,与模型组对比,治疗组的炎症程度有减轻趋势,其中,高浓度组明显缓解。Masson染色发现,与空白组相比,胶原纤维在各组肺组织中均有分布,而纤维化区域最广的是模型组,病灶范围大且出现了带状病灶,提示造模成功。(2)JAK2、STAT1蛋白在两个时间点的表达变化:与空白组相比:上述两个指标在治疗组的表达量均有所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表达量均呈降低趋势,28 d时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14 d时,低浓度组的JAK2无显著差异(P<0.05)。IL-4 mRNA、IFN-γ mRNA及SOCS3 mRNA在两个时间点的表达变化:(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IL-4 mRNA表达最高,而余下两个指标的表达最低(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IL-4 mRNA的表达量表现为下降趋势(P<0.05),余下两个指标均呈增高趋势(P<0.05)。结论 肺纤维化大鼠体内存在JAK2/STAT1通路的异常激活及免疫失衡,麦门冬汤可通过抑制该通路的异常活化及调节免疫来改善肺纤维化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stat1信号通路 肺纤维化 麦门冬汤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从“湿热致瘀”角度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慢性萎缩性胃炎Hedgehog及NOX/NF-κB/STAT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徐晓惠 闫海琳 +2 位作者 徐子萱 周姝含 吕文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目的比较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非Hp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胃黏膜病理状态与刺猬蛋白-细胞表面受体Ptch-G蛋白偶联受体样蛋白Smo-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Gli(Hedgehog信号通... 目的比较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非Hp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胃黏膜病理状态与刺猬蛋白-细胞表面受体Ptch-G蛋白偶联受体样蛋白Smo-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Gli(Hedgehog信号通路,Hh-Ptch-Smo-Gli)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核因子κB/转录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1(NOX/NF-κB/STAT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差异,探究Hp促进CAG“炎癌转化”的生物学机制。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43名CAG患者,分为CAG伴Hp感染组(Hp+CAG组,n=21)、CAG不伴Hp感染组(Hp-CAG组,n=22),观察两组患者胃黏膜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NOX1、NOX2、NOX4、STAT1、P65、p-P65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胃黏膜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 mRNA(Gli1 mRNA)、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2 mRNA(Gli2 mRNA)、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3 mRNA(Gli3 mRNA)、音猬因子mRNA(Shh mRNA)、G蛋白偶联受体样蛋白mRNA(Smo mRNA)、细胞表面受体Ptch mRNA(Ptch mRNA)、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1 mRNA(NOX1 mRNA)、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 mRNA(NOX2 mRNA)、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 mRNA(NOX4 mRNA)、核因子κB mRNA(NF-κB mRN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胃组织HE染色结果:Hp+CAG组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部分坏死脱落,表面欠光整,腺体数量减少,排列紊乱,可见肠上皮化生,固有层内可见弥漫性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Hp-CAG组患者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较Hp+CAG组轻。RT-qPCR检测结果:与Hp-CAG组相比,Hp+CAG组患者胃黏膜Gli1 mRNA、Shh mRNA、Smo mRNA、Ptch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Gli2 mRNA、Gli3 mRNA、NOX1 mRNA、NOX2 mRNA、NOX4 mRNA、NF-κB mRNA水平显著增高(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Hp-CAG组相比,Hp+CAG组患者胃黏膜NOX1/GAPDH(内参)、NOX2/GAPDH、NOX4/GAPDH、p-P65/GAPDH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STAT1水平显著降低(P<0.01),两组P65/GAPDH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后可能通过抑制Hh-Ptch-Smo-Gli信号通路,并使NOX/NF-κB/STAT1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导致胃黏膜长期炎症,促进萎缩及肠上皮化生,增加癌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萎缩性胃炎 HEDGEHOG信号通路 NF-κB/sta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STAT1基因表达对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影响
7
作者 栗朵朵 蔡宗伶 +2 位作者 张宏燕 李晓宁 罗廷荣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18-3727,共10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在狂犬病病毒(RAB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后续STAT1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RABV感染小鼠小脑星形胶质细胞(C8-D1A),于接毒后12、24和48 h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在狂犬病病毒(RAB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后续STAT1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RABV感染小鼠小脑星形胶质细胞(C8-D1A),于接毒后12、24和48 h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病毒基因及宿主细胞STAT1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针对STAT1基因靶序列设计合成不同的siRNA序列,通过脂质体法瞬时转染C8-D1A细胞,筛选出干扰效率较高的STAT1-siRNA序列;然后以筛选出的STAT1-siRNA序列转染C8-D1A细胞,转染24 h后接种0.1 MOI的RABV,分别从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干扰STAT1基因表达对RABV复制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RABV感染C8-D1A细胞后能引起STAT1蛋白的表达大幅度上升;无论是弱毒株rRC-HL还是标准强毒株CVS-11感染,都能引起C8-D1A细胞内IFN-α、IFN-β、TNF-α和IL-6等细胞因子基因上调表达。经STAT1-siRNA干扰效果验证,发现在最高浓度200 nmol/L下作用24 h后,STAT1-1616的干扰效率为81%、STAT1-2271的干扰效率为82%,干扰效果达极显著水平(P<0.01);作用48 h后,STAT1-1616的干扰效率为83%,STAT1-2271的干扰效率为75%,干扰效果达显著水平(P<0.05),故选择这2对STAT1-siRNA进行后续试验。干扰STAT1基因表达后,无论是接种弱毒株rRC-HL还是接种标准强毒株CVS-11,其N和P基因的表达均呈上调趋势,病毒N、P蛋白在接毒后24和36 h均呈上调表达趋势,说明干扰STAT1基因表达有利于上调病毒蛋白合成,而促进RABV复制;但干扰STAT1基因表达对RABV感染引起宿主细胞产生IFN-α、IFN-β、TNF-α和IL-6等细胞因子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合成的2对STAT1-siRNA序列(STAT1-1616和STAT1-2271)对C8-D1A细胞的STAT1基因有显著干扰效果。干扰STAT1基因表达有利于上调病毒蛋白合成,而促进RAB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RABV)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基因(stat1) RNA干扰 干扰效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herosis-associated lnc_000048 activates PKR to enhance STAT1-mediated polarization of THP-1 macrophages to M1 phenotype 被引量:1
8
作者 Yuanyuan Ding Yu Sun +5 位作者 Hongyan Wang Hongqin Zhao Ruihua Yin Meng Zhang Xudong Pan Xiaoyan Zh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2488-2498,共11页
Our previou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lnc_000048 is upregulated in large-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 and promotes atherosclerosis in ApoE^(-/-)mice.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ole of lnc_000048 in classica... Our previou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lnc_000048 is upregulated in large-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 and promotes atherosclerosis in ApoE^(-/-)mice.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ole of lnc_000048 in 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M1)polarization.In this study,we established THP-1-derived testing state macrophages(M0),M1 macrophages,and alternately activated macrophages(M2).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was used to verify the expression of marker gen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lnc_000048 in macrophages.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phenotypic proteins(CD11b,CD38,CD80).We generated cell lines with lentivirus-mediated upregulation or downregulation of lnc_000048.Flow cytometry,western blot,and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esults showed that down-regulation of lnc_000048 reduced M1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the inflammation response,while over-expression of lnc_000048 led to the opposite effect.Western blo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nc_000048 enhanced the activation of the STAT1 pathway and mediated the M1 macrophage polarization.Moreover,catRAPID prediction,RNA-pull down,and mass spectrometry were used to identify and screen the protein kinase RNA-activated(PKR),then catRAPID and RPIseq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binding ability of lnc_000048 to PKR.Immunofluorescence(IF)-RN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double labeling was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subcellular colocalization of lnc_000048 and PKR in the cytoplasm of M1 macrophage.We speculate that lnc_000048 may form stem-loop structure-specific binding and activate PKR by inducing its phosphorylation,leading to activation of STAT1 phosphorylation and thereby enhancing STAT1 pathway-mediated polarization of THP-1 macrophages to M1 and inflammatory factor expression.Taken together,thes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lnc_000048/PKR/STAT1 axi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olarization of M1 macrophages and may be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therosclerosis alleviation in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HEROSCLEROSIS inflammation lnc_000048 lncRNA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protein kinase RNA-activated(PKR) st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通过JAK2/STAT1通路促进Th1细胞分化加重急性肺损伤
9
作者 王远扬 徐昉 祁海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2-1576,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对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 1,Th1)分化及急性肺损伤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对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 1,Th1)分化及急性肺损伤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评估肺组织病理损伤。采用Western Blot、RT-qPCR检测JAK/STAT通路表达与激活以及T盒转录因子21(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1,T-bet)蛋白的表达。结果:IL-27加重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细胞实验表明IL-27显著激活JAK2/STAT1通路磷酸化,上调T-bet蛋白(P<0.01)和mRNA水平(P<0.05)。抑制STAT1磷酸化后,T-bet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IL-27通过JAK2/STAT1通路促进Th1分化,加重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辅助性T细胞1 白细胞介素27 JAK2/st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在乳腺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石媛媛 赵杨 +1 位作者 刘赛璇 申兴斌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乳腺癌是全球三大最常见癌症之一,也是女性有关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公众的密切关注对乳腺癌的识别和筛查产生了积极影响,治疗上也取得了长足进展,避免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已成为一个焦点,治疗方法需要在多学科背景下确定,同时还要... 乳腺癌是全球三大最常见癌症之一,也是女性有关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公众的密切关注对乳腺癌的识别和筛查产生了积极影响,治疗上也取得了长足进展,避免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已成为一个焦点,治疗方法需要在多学科背景下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分子亚型和局部肿瘤负荷。近年来,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在肿瘤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它们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包括细胞增殖和凋亡、细胞周期进展、血管生成、肿瘤细胞的转移以及免疫逃逸等过程。STAT1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1],在不同肿瘤或者同种肿瘤的不同阶段具有差异性表达,推测肿瘤细胞会根据特定的遗传背景选择性激活或抑制STAT1的表达[2]。本文对STAT1在乳腺癌中主要的促癌和抑癌功能及其机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1 乳腺癌 转录激活因子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功能获得性突变所致疾病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琳鹏 马靖 +2 位作者 谷昊 舒洲 毛华伟 《罕见病研究》 2024年第4期431-437,共7页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是STAT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种关键的细胞质转录因子,同时也是JAK-STAT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STAT1功能获得性(GOF)突变会使STAT1蛋白去磷酸化障碍,从而介导细胞对Ⅰ、Ⅱ和Ⅲ型干扰素(IFN)和白细...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是STAT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种关键的细胞质转录因子,同时也是JAK-STAT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STAT1功能获得性(GOF)突变会使STAT1蛋白去磷酸化障碍,从而介导细胞对Ⅰ、Ⅱ和Ⅲ型干扰素(IFN)和白细胞介素-27(IL-27)、IL-6、IL-10、IL-17等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增强并抑制Th17细胞。STAT1-GOF突变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为主的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STAT1-GOF的治疗,如针对STAT1过度磷酸化应用芦可替尼的靶向治疗,对不同自身免疫受累系统应用免疫调节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可取得一定疗效。随着对于疾病机制的认识和新临床表型的发现,本文聚焦STAT1-GOF所致疾病,介绍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以促进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其未来的诊治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stat1功能获得性突变 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IFI30通过激活STAT1抑制U251人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12
作者 叶静静 徐文琴 陈天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2,共10页
目的 构建γ干扰素诱导蛋白30(IFI30)表达抑制的U251细胞,探讨IFI30表达受到抑制后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在线设计敲低靶点并合成3条小干扰RNA(siRNA),转染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抑制效率,选取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序... 目的 构建γ干扰素诱导蛋白30(IFI30)表达抑制的U251细胞,探讨IFI30表达受到抑制后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在线设计敲低靶点并合成3条小干扰RNA(siRNA),转染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抑制效率,选取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序列构建短发夹RNA (shRNA)质粒。重组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制备慢病毒。用慢病毒感染胶质瘤U25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阳性细胞。采用CCK-8实验、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Transwell^(TM)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STAT1)。结果 筛选到有效的靶点序列并成功建立IFI30表达抑制的U251细胞。敲低IFI30的表达抑制U251细胞增殖,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减少,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同时,U251细胞cyclin D1、Bcl2和N-cadherin的表达降低,E-cadherin, STAT1磷酸化表达增加。结论 敲低IFI30通过促进STAT1活化抑制U25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诱导蛋白30(IFI30) 胶质瘤 细胞增殖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stat1)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TAT1两个亚型STAT1α和STAT1β高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3
作者 李靖 伊静 +10 位作者 蓝茜 李玥 刘莉 梁栋 杜小娟 武丽涛 闫小飞 杨旭东 张富军 吕社民 李冬民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6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利用高表达载体pLJM1-EGFP构建并鉴定转录因子STAT1基因的2个亚型STAT1α和STAT1β的过表达重组质粒(简称为pLJM1-STAT1α和pLJM1-STAT1β)。方法以大鼠肝脏cDNA为模板,PCR获取目的片段(即STAT1α和STAT1β);用AgeⅠ和EcoRⅠ双酶切p... 目的利用高表达载体pLJM1-EGFP构建并鉴定转录因子STAT1基因的2个亚型STAT1α和STAT1β的过表达重组质粒(简称为pLJM1-STAT1α和pLJM1-STAT1β)。方法以大鼠肝脏cDNA为模板,PCR获取目的片段(即STAT1α和STAT1β);用AgeⅠ和EcoRⅠ双酶切pLJM1-EGFP表达载体和PCR扩增的STAT1α和STAT1β基因片段后,用T4DNA连接酶连接酶切纯化后的载体及目的基因片段;将连接产物转化DH5α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挑选阳性克隆,并通过PCR、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构建的重组质粒。结果 PCR和双酶切证实pLJM1-STAT1α和pLJM1-STAT1β重组载体中分别成功插入了STAT1α和STAT1β基因片段。DNA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STAT1α和STAT1β基因片段的序列完全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pLJM1-STAT1α和pLJM1-STAT1β高表达重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stat1 stat1α stat1β pLJM1-EGFP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对肺结核大鼠巨噬细胞凋亡及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柯玲玲 王敏 +1 位作者 高洁 孙建斌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对肺结核大鼠巨噬细胞凋亡及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达分为4组,即Control组、PTB组、STAT1-ASO组和STAT1-ASO+Anisomycin组,每组10只。计数肺组织结核分枝杆...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对肺结核大鼠巨噬细胞凋亡及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达分为4组,即Control组、PTB组、STAT1-ASO组和STAT1-ASO+Anisomycin组,每组10只。计数肺组织结核分枝杆菌菌落;收集支气管肺泡巨噬细胞收集,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巨噬细胞细胞凋亡;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比较;检测肺组织中SOD、MD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创面组织中p38 MAPK、p-p38 MAPK、p65 NF-κB、p-p65 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PTB组大鼠肺组织结核分枝杆菌菌落数(9.12±0.81)、巨噬细胞凋亡率[(51.27±4.16)%]、血清中IL-6(215.42±15.33)、IL-1β(73.62±6.04)、TNF-α(81.24±5.79)水平、肺组织中MDA含量(9.54±1.72)及p-p38 MAPK/p38 MAPK(0.92±0.12)、p-p65 NF-κB/p65NF-κB比值(0.87±0.10)均明显增加,肺组织中SOD活性(31.27±2.85)明显降低(P<0.05);与PTB组比较,STAT1-ASO组大鼠肺组织结核分枝杆菌菌落数(3.87±0.40)、巨噬细胞凋亡率(8.91±0.43)、血清中IL-6(40.91±3.46)、IL-1β(21.54±1.79)、TNF-α水平(20.35±1.87)、肺组织中MDA含量(2.69±0.72)及p-p38 MAPK/p38 MAPK(0.45±0.07)、p-p65 NF-κB/p65 NF-κB比值(0.39±0.06)明显减少,肺组织中SOD活性(72.15±6.81)明显升高(P<0.05);与STAT1-ASO组比较,STAT1-ASO+Anisomycin组大鼠肺组织结核分枝杆菌菌落数(8.75±0.74)、巨噬细胞凋亡率(42.86±3.75)、血清中IL-6(192.11±13.61)、IL-1β(67.33±5.24)、TNF-α水平(75.26±5.11)、肺组织中MDA含量(9.01±1.65)及p-p38 MAPK/p38 MAPK(0.87±0.10)、p-p65 NF-κB/p65NF-κB比值(0.80±0.09)均明显增加,肺组织中SOD活性(36.49±3.01)明显降低(P<0.05)。结论抑制STAT1活化可抑制肺结核大鼠巨噬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 巨噬细胞凋亡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MAPK/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8和NO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范贤明 张世波 +2 位作者 刘春涛 熊彬 王曾礼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7-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STAT1(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1)反义寡核苷酸(ASON)对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1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TNF-α、IL-8和NO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5只,向气管内灌注BLM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后7d处死动... 目的:探讨STAT1(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1)反义寡核苷酸(ASON)对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1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TNF-α、IL-8和NO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5只,向气管内灌注BLM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后7d处死动物,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AM,并分为STAT1ASON组、STAT1正义寡核苷酸(SON)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ASON、SON和DEX干预AM(空白对照组只加培养基),然后检测AM分泌TNF-α、IL-8和NO的能力。结果:用STAT1ASON处理AM后的培养上清中,TNF-α、IL-8和NO的含量减少,与空白对照组、SON组及DEX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DEX组AM的培养上清中,TNF-α、IL-8和NO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SON组(P<0.05);而空白对照组和SON组培养上清中,TNF-α、IL-8和NO的含量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1ASON和DEX能使AM分泌TNF-α、IL-8和NO的能力下降,且STAT1ASON的作用强于DEX。STAT1可作为肺纤维化治疗的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1 肺泡巨噬细胞 反义寡核苷酸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上调p21、STAT1和CAMTA1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卫国 谭晖 +2 位作者 易岚 何洁 苏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3-516,共4页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前期工作中,我们成功地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DADS诱导白血病分化的cDNA文库,本实验通过挑取文库中的30个克隆制备...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前期工作中,我们成功地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DADS诱导白血病分化的cDNA文库,本实验通过挑取文库中的30个克隆制备质粒并酶切分析、测序和同源性检索。结果18个克隆均具有100~600bp左右的插入片段,测序分析发现10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与细胞周期、信号转导、代谢、RNA结合等有关。RT-PCR验证其中上调的3个基因:p21、STAT1和CAMTA1,结果与SSH相符。结论p21、STAT1和CAMTA1表达上调与DADS诱导白血病分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白血病 HL-60细胞 分化 P21 stat1 CAMT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干预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区域STAT1和STAT3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9
17
作者 姜春娟 许倩 +3 位作者 徐凯 代海洋 吴文娟 张追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87-890,共4页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区域干预后STAT1、P-STAT1、STAT3、P-STAT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B)、脑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C)、脑缺血...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区域干预后STAT1、P-STAT1、STAT3、P-STAT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B)、脑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C)、脑缺血再灌注+EPO组(D),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组、C组分别于脑缺血刚开始时腹腔注射EPO或等量生理盐水,TTC染色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TAT1、P-STAT1、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TTC显示EPO干预组脑梗死体积较未干预组明显缩小,STAT1、STAT3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且脑缺血再灌注及EPO干预对二者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影响,而P-STAT1、P-STAT3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较低,脑缺血再灌注后PSTAT1、P-STAT3蛋白表达增加。与B、C组比较,EPO干预后P-STAT3表达明显增加(P<0.05),P-STAT1有所减少(P>0.05),凋亡细胞数量较未干预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EPO干预引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区域PSTAT3表达的增加及P-STAT1表达的降低可能与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EPO stat1 STAT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干预干眼症细胞凋亡模型STAT1磷酸化蛋白表达(英文)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方 彭清华 +2 位作者 姚小磊 吴权龙 李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和雄激素受体阻滞剂对泪腺上皮细胞中STAT1的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及培养泪腺上皮细胞。以H2O2诱导大鼠泪腺上皮细胞凋亡,建立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干眼症的细胞凋亡状态。设立空白血浆组、... 目的:探讨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和雄激素受体阻滞剂对泪腺上皮细胞中STAT1的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及培养泪腺上皮细胞。以H2O2诱导大鼠泪腺上皮细胞凋亡,建立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干眼症的细胞凋亡状态。设立空白血浆组、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干预组、丙酸睾酮干预组,分别观察各组STAT1的磷酸化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雄激素受体阻滞剂氟他胺,考察密蒙花总黄酮的拟雄激素效应。结果: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含药血浆干预后,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干预组中(0.353±0.494)与丙酸睾酮干预组中STAT1的磷酸化蛋白(0.502±0.036)的表达增强,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加入雄激素受体阻滞剂后,各组间(分别是0.268±0.061,0.283±0.106,0.213±0.071)的STAT1的磷酸化蛋白表达间无差异。结论: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可促进STAT1的磷酸化表达,并激活STAT1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而产生与丙酸睾酮相同的雄激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泪腺上皮细胞 培养 stat1的磷酸化蛋白 雄激素受体 氟他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和STAT2在磷脂酰乙醇胺诱导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利英 黄辰 +5 位作者 李宗芳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王爱英 胡晓岩 倪磊 于林 宋土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乙醇胺(PE)诱导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中STAT1和STAT2的作用。方法实验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为材料,分别设置了空白对照组、0.125、0.25、0.5和1 mmol/L PE处理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内STAT1和ST... 目的探讨磷脂酰乙醇胺(PE)诱导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中STAT1和STAT2的作用。方法实验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为材料,分别设置了空白对照组、0.125、0.25、0.5和1 mmol/L PE处理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内STAT1和STAT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各处理组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并可诱导STAT1和STAT2高表达,而AG490可以部分逆转PE的效应。结论 STAT1和STAT2参与了PE诱导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胺 stat1 STAT2 肝癌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对STAT1、PPARγ和HGF在糖尿病小鼠肝脏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金苹 翟乃亮 +2 位作者 刘伟丽 张璐萍 丁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小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C57...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小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50只小鼠按2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500mg,72 h后尾尖取血测空腹血糖,血糖值大于20 mmol/L为糖尿病小鼠。40只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丹参素低剂量组(15 mg/kg)、中剂量组(30 mg/kg)、高剂量组(60 mg/kg)。丹参素组小鼠1次/d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2周,末次给药12 h后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基化血红蛋白(GHb)的水平,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STAT1、PPARγ和HGF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及丹参素组的血糖及GHb水平均增高(P<0.01),胰岛素水平降低(P<0.01),丹参素各剂量组间血糖、胰岛素及G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糖尿病模型组血清AST、AL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丹参素组血清AST、ALT水平较糖尿病模型组下降(P<0.05);丹参素各剂量组间AST、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STAT1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PARγ和HGF的表达则降低(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丹参素组的小鼠肝脏组织中PPARγ和HGF的表达上调(P<0.01),STAT1表达减少(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参素对糖尿病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中PPARγ和HGF的表达,抑制STAT1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丹参素 stat1转录因子 PPARΓ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