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D5A2基因新型复合杂合突变致类固醇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初国铭 李萍萍 +2 位作者 常文婧 何蓉 赵彦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0-795,共6页
该文报道1例类固醇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SRD5A2基因突变特点。患儿男性,2月龄,生后即出现尿道下裂及阴茎短小。提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DNA,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DNA样本进行内分泌疾病相关基因的捕获测序,并对家系DNA... 该文报道1例类固醇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SRD5A2基因突变特点。患儿男性,2月龄,生后即出现尿道下裂及阴茎短小。提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DNA,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DNA样本进行内分泌疾病相关基因的捕获测序,并对家系DNA样本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患儿SRD5A2基因存在c.680G>A(p.R227Q)和c.608G>A(p.G203D)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680G>A来源于其父亲,为已知致病性突变,c.608G>A来源于其母亲,为新发现的突变。该研究为患儿病因诊断及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分子依据,并扩展了SRD5A2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 尿道下裂 srd5a2基因 二代测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ecular diagnosis of 5α-reductase-2 gene mutation in two Indian families with 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被引量:1
2
作者 Marumudi Eunice Pascal Philibert +7 位作者 Bindu Kulshreshtha Francoise Audran Francoise Paris Madan L. Khurana Praveen E. Pulikkanath Kiran Kucheria Charles Sultan Ariachery C. Ammin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15-818,共4页
Aim: To identify the genotype of two Indians with 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Methods: Standard radioimmunoassay procedure was used for estimating hormonal levels. Conventional cytogenetic analysis was carded out fo... Aim: To identify the genotype of two Indians with 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Methods: Standard radioimmunoassay procedure was used for estimating hormonal levels. Conventional cytogenetic analysis was carded out for diagnosing the genetic sex in these subjects with genital ambiguity. Molecula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standar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cedure using different sets of primers and reaction conditions specific for the 5α- reductase type 2 gene (SRDSA2) gene. Direct sequencing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ABI Prism dye terminator sequencing kit and the ABI 310 sequencing apparatus. Results: We found an SRDSA2 gene mutation in exon 5, where arginine is substituted with glutamine (R246Q), in two males with pseudohermaphroditism and ambiguous genitalia from unrelated familie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is mutation has been reported in individuals from India. Conclusi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R246Q mutation of the SRDSA2 gene from two unrelated Indian families possibly extends the founder gene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5αRD-2 deficiency DIHYDROTESTOSTERONE srd5a2 gene mutation perineoscrotal hypospadi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例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尿道下裂患者AR和SRD5A2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小琴 毛宇 +5 位作者 邱碧原 彭春艳 马誓 唐向兰 杨季云 杨正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98-1004,共7页
目的观察临床诊断为尿道下裂、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患者AR及SRD5A2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尿道下裂患者的遗传病因。方法运用Sanger测序技术对2015-201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65例临床诊断为尿道下裂、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患者AR和SRD5A2... 目的观察临床诊断为尿道下裂、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患者AR及SRD5A2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尿道下裂患者的遗传病因。方法运用Sanger测序技术对2015-201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65例临床诊断为尿道下裂、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患者AR和SRD5A2基因编码区进行检测。对检出候选致病突变行家系分析,对新突变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65例尿道下裂患者中,8例患者在AR基因上存在半杂合子突变,共7个突变等位基因,其中2个突变未报道过:c.1792A>C、c.2581A>T。25例患者在SRD5A2基因存在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共17个突变等位基因,其中4个突变未报道过:c.269A>C、c.350C>A、c.365A>G、c.662T>G。SRD5A2基因1号和4号外显子为突变热区,c.680G>A、c.16C>T为突变热点。AR和SRD5A2基因突变检出率为51%(33/65)。结论在染色体核型为46,XY尿道下裂患者中存在AR和SRD5A2基因突变。6个新突变丰富了AR和SRD5A2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AR基因 srd5a2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1例临床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瑞珍 李爽 +6 位作者 吴静 王军 姚辉 黄小力 陈晓红 杨禄红 秦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类固醇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SRD5A2)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外阴异常为初诊表现的SRD5A2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2岁5个月,社会性别为女性。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0.07 m IU/mL、促卵泡激素(FSH)0.39 m I... 目的探讨类固醇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SRD5A2)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外阴异常为初诊表现的SRD5A2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2岁5个月,社会性别为女性。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0.07 m IU/mL、促卵泡激素(FSH)0.39 m IU/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试验前后,睾酮分别是0.06 ng/mL、3.65ng/mL,双氢睾酮(DHT)分别是19.67 pg/mL、68.25 pg/mL;17-羟孕酮(17-OHP)1.20 ng/mL,雄烯二酮(A 2)0.07 ng/mL;HCG试验后T/DHT为51.72、T/A 2为14.70;抗苗勒管激素(AMH)22.97 ng/mL,抑制素B(INH-B)274.4 pg/mL。盆腔超声和磁共振均未探及子宫及卵巢。染色体为46,XY;性别决定(SRY)基因检测无异常;雄激素受体(AR)基因结果阴性。患儿及父母外周血均检测到2型5α-还原酶(SRD5A2)基因的致病性突变。应用2.5%DHT凝胶涂抹阴茎4个月后阴茎增长2 cm。结论 SRD5A2的诊断以HCG试验后T/DHT增高为主要依据,检测到致病性的SRD5A2基因突变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 XY性发育异常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 类固醇5α-还原酶2型基因 雄激素受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α-还原酶2缺乏症5例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丁宇 王剑 +6 位作者 李娟 程青 李辛 王秀敏 黄晓东 沈亦平 沈永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86-890,共5页
目的探讨5α-还原酶2缺乏症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5α-还原酶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5例患儿都表现为阴茎短小(3例类似阴蒂外观),睾丸发育不良。5例患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目的探讨5α-还原酶2缺乏症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5α-还原酶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5例患儿都表现为阴茎短小(3例类似阴蒂外观),睾丸发育不良。5例患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激发后睾酮/双氢睾酮(T/DHT)比值10.26~64.99。基因检测显示,1例为纯合突变c.680G>A,4例为复合杂合突变;突变性质主要为错义变异,其次分别为缺失、重复、无义变异。结论5α-还原酶2缺乏症的临床表型均有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基因检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α-还原酶2缺乏症 46 XY性发育异常 srd5a2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的诊治及预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温煦 张潍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84-88,共5页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是由于5α-还原酶2型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遗传疾病,是46,XY性别发育异常疾病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5α-还原酶2型缺乏会导致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的过程受阻,造成尿生殖窦发育不良。患儿临床表型多样,从...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是由于5α-还原酶2型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遗传疾病,是46,XY性别发育异常疾病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5α-还原酶2型缺乏会导致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的过程受阻,造成尿生殖窦发育不良。患儿临床表型多样,从不完全男性化到完全女性化皆可出现,故诊断较为困难。按女性抚养的患儿会出现青春期男性化表现,引起性别焦虑,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对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诊断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治疗 srd5a2基因 46 XY性别发育异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尿道下裂与SRD5A2及SRY基因突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李 梅骅 +1 位作者 刘唐彬 光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发生与5α还原酶2( S R D5 A2) 基因突变及 S R Y 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静脉血23 例,抽提 D N A。经 P C R 分别扩增 S R D5 A2 基因的第1... 目的 探讨中国人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发生与5α还原酶2( S R D5 A2) 基因突变及 S R Y 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静脉血23 例,抽提 D N A。经 P C R 分别扩增 S R D5 A2 基因的第1 至第5 外显子及 S R Y 基因的 D N A 片段。对各扩增片段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诊断法( P C R S S C P) ,筛选基因突变标本,有电泳异常的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经 P C R S S C P 发现3 例 S R D5 A2 基因的第4 外显子 D N A 扩增片段电泳带位置异常,经 D N A 序列分析证实2 例为纯合子型第227 位密码子由 C A A 替代 C G A( Arg227 Gln) ;1 例为双重杂合子型突变,第227 位密码子由 C A A 替代 C G A,同时第186 位密码子由 T T G 替代 T T T( Phe186 Leu) 。 P C R S S C P 检测 S R Y 基因片段未发现异常电泳带。结论  S R D5 A2 基因突变,可能是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病因之一, S R D5 A2 基因的第227 位密码子可能为中国人该基因的突变热点,而尿道下裂中 S R Y 基因的突变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srd5a2基因 SRY基因 先天性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SRD5A2基因A49T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风险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佟明 艾军魁 +5 位作者 袁亦明 殷毅 周利群 辛殿旗 李鸣 那彦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319-1321,共3页
目的探讨SRD5A2基因多态性A49T(49密码子苏氨酸替代丙氨酸)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Mwo1限制性内切酶对A49T多态性位点进行酶切鉴定,观察112例前列腺癌组织和89例前列腺增生组织的A49T的AA、AT、TT基因型多态性分布情况的差异及该... 目的探讨SRD5A2基因多态性A49T(49密码子苏氨酸替代丙氨酸)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Mwo1限制性内切酶对A49T多态性位点进行酶切鉴定,观察112例前列腺癌组织和89例前列腺增生组织的A49T的AA、AT、TT基因型多态性分布情况的差异及该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F/T、Gleason评分、分期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组的A49T基因频度风险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组年龄明显高于增生组(P<0.05),AT+TT型患者发病年龄明显低于AA型(P<0.05),AT+TT基因型可能预后较差。AT+TT基因型患者Gleason评分平均水平明显高于AA基因型(P<0.05)。用分段评价PSA、Gleason评分、T分期、年龄,结果均与两种基因型无相关性,提示基因型与预后无显著性差异。AA、AT+TT基因型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等级评分(2~10分)与分段评价法(≤6、>6分)结果不一致。结论用等级评分与分段评价法结果不一致。等级评分法比分段法或许更能反映Gleason评分与A49T基因型的关系,更适用于估计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d5a2基因 A49T多态性 前列腺癌 等级评分法 预后
原文传递
41例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患儿临床特点及SRD5A2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温鹏强 王国兵 +3 位作者 陈占玲 苏喆 潘丽丽 张拔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6-232,共7页
目的探讨41例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患儿临床表型特点及SRD5A2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体格检查、病史、实验室检查、B超等;并提取患儿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或靶目的基因序列捕获二代测序法检测... 目的探讨41例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患儿临床表型特点及SRD5A2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体格检查、病史、实验室检查、B超等;并提取患儿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或靶目的基因序列捕获二代测序法检测SRD5A2基因突变类型。结果41例患儿年龄从4个月至11岁不等,汉族。所有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SRY基因检测结果阳性。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小阴茎和尿道下裂,其中单纯表现为小阴茎的有26例,占总病例人数63%;其余15例为尿道下裂合并小阴茎,占总病例人数37%。在39例患儿中检测到双等位基因突变,2例患儿只检测到1个等位基因突变。在41例患儿中,共检测出16种基因突变类型,其中c.725A>G(p.Tyr242Cys)、c.694C>G(p.His232Asp)和c.548-9T>G这3种突变类型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在16种突变类型中,以c.680G>A(p.Arg227Gln)为主,占所有突变类型60%(48/80)。结论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患儿临床表现以小阴茎或尿道下裂合并小阴茎为主;c.680G>A(p.Arg227Gln)突变是中国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患儿SRD5A2基因的热点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Α-还原酶 SKD5A2 靶目的基因序列捕获二代测序 小阴茎 尿道下裂
原文传递
5α-还原酶缺乏症86例SRD5A2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艳宁 范丽君 +1 位作者 赵岫 巩纯秀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分析5α-还原酶缺乏症的分子遗传学和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至2017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与遗传代谢中心就诊的86例5α-还原酶缺乏症患儿SRD5A2基因变异结果和临床表型(外生殖器表型以Prader分级)... 目的分析5α-还原酶缺乏症的分子遗传学和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至2017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与遗传代谢中心就诊的86例5α-还原酶缺乏症患儿SRD5A2基因变异结果和临床表型(外生殖器表型以Prader分级)特点,并通过文献比较不同地区患儿的变异差异。结果86例患儿中共有15例SRD5A2基因纯合变异(17%),71例复合杂合变异(83%)。本组共172个等位基因的变异,主要位于外显子1和外显子4上,其中外显子1变异频率为23.8%(41/172),外显子4变异频率为55.8%(96/172)。86例患儿中共检测出19种SRD5A2基因变异类型,其中5种为新发变异(p.A228F,p.E57D,p.V124D,p.A117D,p.E197K);65例患儿有p.R227Q位点蛋白的变异(76%),31例患儿有p.Q6^*蛋白变异(36%),其他少见类型如p.R246W,p.R103^*等。常见蛋白变异位点的频率在我国南北方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D5A2基因p.R227Q蛋白变异临床表型Prader 3~4级约占82%,Prader 0~1级仅占2%;p.Q6^*变异临床表型Prader3级占50%;p.R246Q变异临床表型主要为Prader 3级,表现为男性化不全(小阴茎合并尿道下裂);p.G203S变异临床表型Prader 2级20%,Prader 4~5级73%;各变异类型对应的各临床表型例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86例患儿中共发现了19种SRD5A2基因的变异类型(含5种新发变异),76%含p.R227Q变异。不同变异会有不同的临床表型,同一变异所产生的临床表型也各不相同。各变异频率在南北方间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 表型 5Α-还原酶 srd5a2基因
原文传递
SRD5A2基因变异致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的临床和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俊珂 赵学潮 +2 位作者 李泸平 白周现 孔祥东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83-688,共6页
目的探讨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5α-RD2)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5α-RD2患者,总结临床资料。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全外显子测序(WES)、Sanger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对患者进行遗传学检测,采用SWISS-MODEL和PyMoL软件... 目的探讨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5α-RD2)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5α-RD2患者,总结临床资料。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全外显子测序(WES)、Sanger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对患者进行遗传学检测,采用SWISS-MODEL和PyMoL软件对新变异体进行蛋白质同源建模和结构分析。结果3例患者社会性别均为女。例1,6岁因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就诊。例2和3,15岁因原发闭经就诊,青春期第二性征男性化。3例患者外生殖器不同程度男性化,阴蒂肥大似小阴茎伴隐睾。例2行hCG激发试验,睾酮/双氢睾酮比值为17.4。3例患者均为46,XY核型,WES均检测到SRD5A2基因变异,基因型分别为p.Gln6Ter/p.Arg227Gln、p.Gln6Ter/p.Pro250Ala和p.Arg227Ter/p.His89Tyr,经父母验证,均为复合杂合变异。Pro250Ala为新发现的变异,根据ACMG指南评为疑似致病变异,蛋白质建模分析表明变异体可能影响5α-还原酶2型与NADPH的结合。例1选择男性性别,行腹腔镜下双侧睾丸下降固定术。例2选择女性性别,行睾丸切除术和阴道成形术。例3暂未明确选择性别。结论外生殖器发育异常是5α-RD2的常见表型,hCG激发试验后睾酮/双氢睾酮比值明显升高,可直接进行SRD5A2基因Sanger测序。5α-RD2具有显著的临床异质性,使用WES可对46,XY性发育异常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本研究还报道了Pro250Ala新变异,丰富了SRD5A2基因变异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srd5a2基因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
原文传递
一例SRD5A2基因新变异致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玛丽 车凤玉 +1 位作者 邱世超 汪治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探讨1例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 应用靶向捕获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进行变异位点分析及家系验证。结果患儿以小阴茎及尿道下裂为主要临床表现, 基因检测结果发现其SRD5A... 目的探讨1例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 应用靶向捕获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进行变异位点分析及家系验证。结果患儿以小阴茎及尿道下裂为主要临床表现, 基因检测结果发现其SRD5A2基因存在c.680G>A(p.R227Q)和c.3G>T(p.M1I)复合杂合变异, 其中c.680G>A(p.R227Q)来源于父亲, 为已知的致病性变异;c.3G>T(p.M1I)来源于母亲, 为尚未报道的致病性新变异。结论上述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该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该患儿最终被确诊为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 srd5a2基因 高通量测序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SRD5A2基因新复合杂合功能缺失突变导致性腺发育异常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晨成 田汝辉 +9 位作者 李朋 陈慧兴 智二磊 黄煜华 赵亮宇 杨超 张丽 李元杰 李鑫 李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鉴定与尿道下裂相关的新单碱基变异及探讨该类患者子代遗传缺陷预防策略。方法201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收治性腺发育异常(尿道下裂伴隐睾)患者1例,通过体格检查、性激素检查、男性生殖系统B超及CT评估其男性第二... 目的鉴定与尿道下裂相关的新单碱基变异及探讨该类患者子代遗传缺陷预防策略。方法201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收治性腺发育异常(尿道下裂伴隐睾)患者1例,通过体格检查、性激素检查、男性生殖系统B超及CT评估其男性第二性征发育、性激素水平以及男性生殖系统发育情况;利用全外显子测序(WES)检测患者与尿道下裂及隐睾相关致病基因突变位点;Sanger测序验证其家系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及遗传方式;精液分析评估其生育力;并对其配偶进行类固醇5α-还原酶2(SRD5A2)基因分析,评估子代遗传缺陷风险。结果患者性腺发育异常,表现为尿道下裂伴隐睾。体格检查示患者阴毛呈倒三角分布,阴茎短小,双侧睾丸体积约8 ml。性激素检查示:卵泡刺激素(FSH)25.81 U/L,黄体生成素(LH)10.84 U/L,垂体泌乳素21.09μg/L,雌二醇(E2)153 pmol/L,睾酮16.95 nmol/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36.15 nmol/L。B超提示左侧腹股沟隐睾。精液分析示:精液量为0.05 ml,精子浓度<2×106/ml,为严重少精子症。WES及Sanger PCR结果提示患者存在SRD5A2基因复合杂合功能缺失(LoF)突变[NM_000348.3:C.679C>T(p.Arg227Ter)和NM_000348.3:C.16C>T(p.Gln6Ter)],其配偶SRD5A2基因无致病突变。结论新SRD5A2复合杂合突变[NM_000348.3:C.679C>T(p.Arg227Ter)和NM_000348.3:C.16C>T(p.Gln6Ter)]可以导致性腺发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性腺发育异常 5α-还原酶 2型
原文传递
尿道下裂患者SRD5 A2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家杰 李森恺 +4 位作者 李强 范巨峰 王艳萍 李养群 沈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SRD5A2基因在尿道下裂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SRD5A2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结果96例中有14例发现了8种突变,5种错义突变,1种同义突变,1种无义突变,1种... 目的探讨SRD5A2基因在尿道下裂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SRD5A2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结果96例中有14例发现了8种突变,5种错义突变,1种同义突变,1种无义突变,1种移码突变。分别位于第1、4、5外显子。其中Gln6stop,His232His,Phe234Leu及移码突变没有报道过。结论第4外显子是突变发生的热点区域,约110尿道下裂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SRD5A2基因结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srd5a2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52例尿道下裂患者5α-还原酶2型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瑞芳 董治亚 +8 位作者 王伟 沈丽萍 肖园 王秀民 陆文丽 孙文鑫 倪继红 陈凤生 王德芬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3-696,共4页
目的分析中国人群儿童尿道下裂患者5α-还原酶2型基因(SRD5A2)突变的发生率,探讨该疾病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06-01-01—2011-12-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52例尿道下裂患儿,观察临床特征并行辅助检查,采用PCR直接测序方法... 目的分析中国人群儿童尿道下裂患者5α-还原酶2型基因(SRD5A2)突变的发生率,探讨该疾病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06-01-01—2011-12-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52例尿道下裂患儿,观察临床特征并行辅助检查,采用PCR直接测序方法对SRD5A2基因的1-5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52例患儿中共发现了包括4个突变位点的7例SRD5A2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3.5%),其中5例为复合杂合突变(p.G203S/p.R227Q,p.L20P/p.R227Q,p.L20P/p.R227Q,p.L20P/p.G203S,p.R227Q/p.R246Q),另2例为纯合突变(p.R227Q和p.L20P)。结论 SRD5A2基因突变可能为中国儿童尿道下裂的常见病因之一,对尿道下裂患儿应在性别决定和外科手术矫治前即行SRD5A2等基因的分子筛查,以期对本症更有效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srd5a2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的临床研究热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艳(综述) 李瑞珍(审校) 王曦(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860-864,共5页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是由SRD5A2基因的失活突变引起的,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由于该基因突变种类繁多,引起的酶缺乏程度各异,患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型,从不典型的男性性征至完全的女性性征(小阴茎、会阴阴囊型...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是由SRD5A2基因的失活突变引起的,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由于该基因突变种类繁多,引起的酶缺乏程度各异,患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型,从不典型的男性性征至完全的女性性征(小阴茎、会阴阴囊型尿道下裂和完全的女性表型),而且青春期开始出现男性化。这些患者的临床表型可能迥乎不同,基因型也具有多样性,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依旧在深入探讨中。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与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及其他46,XY性分化障碍性疾病在临床上具有相似性,应注意鉴别诊断。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激素检测、尿类固醇分析以及基因检测等。激素诊断的参考值仍需要进一步综合研究,诊断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多数患者在青春期前后会发生抚养性别身份从女性到男性的转变,会出现性别焦虑。患者存在性别社会认同以及其他伦理学争议。治疗方面,性别分配以及社会性别管理,诸如手术方式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对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临床特点、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鉴别诊断、诊断依据以及治疗策略以及未来的挑战进行综述,以助于减轻患儿由青春期性别转换带来的痛苦,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d5a2基因 46 XY性分化障碍 雄激素受体 精子形成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