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its relation with root system growth in wheat evolution 被引量:13
1
作者 ZHANG Suiqi SHAN Lun DENG Xip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22期1879-1883,共5页
Raising crop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is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to implement crop high efficiently using water. The present soil column and field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wheat WUE (Tri... Raising crop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is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to implement crop high efficiently using water. The present soil column and field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wheat WUE (Triticum aestivum L.) at whole plant level and root system growth in evolu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UE and its root system growth using 10 wheat evolution genotypes with different ploidy chromosomes sets. Results show that in wheat evolution from 2n→6n, WUE at whole plant leve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loidy chromosomes, and root system growth (root weight, root length) and root/shoot ratio of wheat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loidy chromosomes under dry and irrigated conditions. WUE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oot weight and root/shoot ratio of wheat in evolution, significantly. Root system growth has an adverse redundancy for WUE in wheat evolution, and the root redundancy reduc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loidy chromosomes, which result in the increase of wheat WUE 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evolution root system growth water use efficiency.
原文传递
Responses of root growth of Alhagi sparsifolia Shap. (Fabaceae) to different simulated groundwater depths in the southern fringe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ina 被引量:14
2
作者 FanJiang ZENG Cong SONG +5 位作者 HaiFeng GUO Bo LIU WeiCheng LUO DongWei GUI Stefan ARNDT DaLi GUO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3年第2期220-232,共13页
Alhagi sparsifolia Shap. (Fabaceae) is a spiny, perennial herb. The species grows in the salinized, arid regions in North Chin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ot growth and the dis- t... Alhagi sparsifolia Shap. (Fabaceae) is a spiny, perennial herb. The species grows in the salinized, arid regions in North Chin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ot growth and the dis- tribution of one-year-old A. sparsifolia seedlings to different groundwater depths in controlled plots. The eco- logical adaptability of the root systems of A. sparsifolia seedlings was examined using the artificial digging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1) A. sparsifolia seedlings adapted to an increase in groundwater depth mainly through increasing the penetration depth and growth rate of vertical roots. The vertical roots grew rapidly when soil moisture content reached 3%-9%, but slowly when soil moisture content was 13%-20%. The vertical roots stopped growing when soil moisture content reached 30% (the critical soil moisture point). (2) The morphological plasticity of root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used by A. sparsifolia seedlings to obtain water and adapt to dry soil conditions. When the groundwater table was shallow, horizontal roots quickly expanded and tillering increased in order to compete for light resources, whereas when the groundwater table was deeper, vertical roots developed quickly to exploit space in the deeper soil layers. (3) The decrease in groundwater depth was probably respon- sible for the root distribution in the shallow soil layers. Root biomass and surface area both decreased with soil depth. One strategy of A. sparsifolia seedlings in dealing with the increase in groundwater depth is to increase root biomass in the deep soil lay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ot growth/distribution of A. sparsifolia and the depth of groundwater table can be used as guidance for harvesting A. sparsifolia biomass and managing water resources for forage grasses. It is also of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s it reveals how desert plants adapt to arid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hagi sparsifolia Shap. simulated groundwater depth root system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root morphological plasti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Root System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Winter Wheat 被引量:1
3
作者 YAN Su-hong, YANG Zhao-sheng, WAN Jun-juan, LI Tie-zhuang, WANG Hai-feng( Cotton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yang 455112, P.R.China Seed Manager Station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2, P. R . China Anyang Soil Fertilization Station,Anyang 455000, P.R.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2年第8期850-855,共6页
Root growth traits for different wheat types varied during the growth cycle. The root system of 93 Zhong 6, which is a dwarf, big-ear variety, reached its highest density at anthesis, while the root density of Zhoumai... Root growth traits for different wheat types varied during the growth cycle. The root system of 93 Zhong 6, which is a dwarf, big-ear variety, reached its highest density at anthesis, while the root density of Zhoumai 13, a medium-type variety, demonsrated its highest value during the node elongation stage and decreased rapidly at later growth stages, which resulted in lower yield. The root density of Zhongyu 6 and 98 Zhong 18, high yield potential, multiple ears varieties, did not show observable variation in their root systems during their growth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VARIETIES root system growth tra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效溶磷菌株的筛选及对亚麻促生效应的研究
4
作者 胡云龙 陈文晶 +1 位作者 徐伟慧 王志刚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溶磷菌能够显著提升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增加肥力。从工业大麻根际土壤中进行溶磷菌筛选,通过测定溶磷量、发芽率、发芽势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分泌量以及对亚麻... 溶磷菌能够显著提升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增加肥力。从工业大麻根际土壤中进行溶磷菌筛选,通过测定溶磷量、发芽率、发芽势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分泌量以及对亚麻生长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JX1菌株经鉴定为Klebsiella sp.,其溶磷能力较强且具有功能多样性,最大溶磷量为181.70 mg/L,能显著提高亚麻种子发芽势与亚麻幼苗总根长,具有IAA分泌能力,其最大分泌量为49.94 mg/L,亚麻经JX1菌株浇灌后,能显著提升其株高、地下部干鲜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直径<0.5 mm细根所占的比例,显著降低根系平均直径,对亚麻地下部具有较好促生效果。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的菌株JX1(Klebsiella sp.)具有较好的溶磷以及分泌IAA的能力,能够有效促进亚麻根系生长,优化根系的形态与组成,提高亚麻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利用,丰富了亚麻专用微生物肥料的高效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 亚麻 根系 吲哚乙酸(IAA) 促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植沟不同处理方式对苹果幼树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张守仕 谢克英 +3 位作者 孙文英 乔宝营 韩芳 刘荣宁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3-231,241,共10页
明确定植沟不同处理方式对果树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通过合理的定植沟处理方式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果树养分利用率、降低肥料用量提供依据。以新定植苹果幼树为试验材料,设定植沟施有机肥、有机物料、增氧型袋控缓释肥、有机肥+增氧型... 明确定植沟不同处理方式对果树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通过合理的定植沟处理方式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果树养分利用率、降低肥料用量提供依据。以新定植苹果幼树为试验材料,设定植沟施有机肥、有机物料、增氧型袋控缓释肥、有机肥+增氧型袋控缓释肥、有机物料+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和对照(不添加)6个处理,采用微根管技术结合根系挖掘法研究定植沟不同处理方式对苹果幼树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和有机肥+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根系密度显著高于有机物料处理和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20~40 cm土层根系密度明显高于0~20 cm土层。有机肥+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分支数和交叉数等参数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但一级、二级侧根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小于2 mm细根以有机肥+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最高。定植沟各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下扎能力,有机物料+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定植沟各处理提高了根系中值寿命,显著降低了根系周转率。定植沟各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土壤矿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保持养分稳定。除11月20日取样时间,其他时间定植沟各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土壤氧气含量,土壤氧气含量有机物料+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定植沟采用有机肥、有机物料、增氧型袋控缓释肥以及组合处理后,均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氧气含量,保持土壤养分浓度稳定,显著提高根系密度、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分支数和交叉数等参数,降低根系粗度,提高根系下扎能力,延长根系中值寿命,降低根系周转,有机肥+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效果最好。有机肥处理对土壤氧气含量影响小于有机物料处理,对细根影响更大。有机物料处理和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对根系生长、发育影响相似,其对粗根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植沟 有机肥 有机物料 增氧型袋控缓释肥 根系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plant root growth and water consump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Han Wenting Ju Yutu +3 位作者 Wu Pute Dang Gerong Nie Junfeng Su Ki Oo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19-27,共9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ulti-functional and automatic observation of crop root system growth,a soil column monitoring system was designed to facilitate in situ dynamic monitoring of root growth and water c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ulti-functional and automatic observation of crop root system growth,a soil column monitoring system was designed to facilitate in situ dynamic monitoring of root growth and water consumption.The system consists of 20 plastic tubular backfill soil columns,each with an inner diameter of 32 cm and height of 300 cm.The crops were planted at the top of the soil column with the surrounding leveled with the ground surface and the site is in a greenhouse.The underground portion of the soil column contains small round windows on the tube through which root growth can be monitored,roots can be pruned and soil samples can be obtained.A multiport serial weighing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placed at the base of the soil column.Twenty electronic balances were connected to the personal computer through three CP-168U multiport serial cards and RS-232 serial cables.The host software was developed on the browser/server(Browser/Server),and data collection and remote data transmission and data sharing were implemented using the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 applying Internet data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and Web application technology.System tests showed a relatively good stability and real-time capability,and with accuracy up to 50 g and the evapotranspiration of each soil column was 0.25-0.65 kg per day.The root-system observation system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surpassed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root-digging sampling and thus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that could be used to automatically monitor the root system growth st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t system monitoring soil column real time weighing system root system growth
原文传递
玉米N-乙酰转移酶ZmNAT1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功能分析
7
作者 郭思语 赵克勇 +3 位作者 代正罡 邹华文 吴忠义 张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01-2013,共13页
GNAT(Gcn5-related N-acetyltransferase)家族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GNAT家族基因在多个物种中的生物学功能已有报道,但在玉米(Zea mays L.)中的功能验证研究却很少。探究玉米GNAT家族基因... GNAT(Gcn5-related N-acetyltransferase)家族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GNAT家族基因在多个物种中的生物学功能已有报道,但在玉米(Zea mays L.)中的功能验证研究却很少。探究玉米GNAT家族基因的功能,不仅能丰富我国的玉米育种基因资源,同时也可为玉米的新种质资源创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克隆了ZmNAT1基因(Gene ID:541936,GRMZM2G123159),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CDS全长为519 bp,编码172个氨基酸,具有GNAT家族特有的保守结构域。通过对ZmNAT1基因在玉米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和不同逆境胁迫下表达模式分析发现:ZmNAT1在成熟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不同非生物逆境胁迫处理下,ZmNAT1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表达。通过异源表达获得了3株独立的表达量较高的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纯合株系,对其进行了不同逆境胁迫处理下表型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相对于野生型拟南芥有更好的表型,在盐胁迫、渗透胁迫和干旱条件下的转基因株系的根显著长于野生型,且植株较野生型植株的绿叶率和叶绿素含量均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由此推测,ZmNAT1基因可能参与玉米对干旱、盐等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应答。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ZmNAT1在玉米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ZmNAT1 根系 生长发育 逆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湿地短尖薹草(Carex brevicuspis)种群克隆生长对泥沙淤积的适应
8
作者 潘柏含 邹雅 +7 位作者 邓正苗 谢永宏 侯志勇 李旭 曾静 吴滔 谢洪涛 黎慧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0-1478,I0015,共10页
泥沙淤积是影响湿地植物生存和生长的重要因素。克隆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植物类型之一。在自然水文条件下,湿地克隆植物种群对不同淤积速率的响应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洞庭湖湿地优势克隆植物短尖薹草(Carex brevicuspis)为对象... 泥沙淤积是影响湿地植物生存和生长的重要因素。克隆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植物类型之一。在自然水文条件下,湿地克隆植物种群对不同淤积速率的响应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洞庭湖湿地优势克隆植物短尖薹草(Carex brevicuspis)为对象,通过连续3年的野外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淤积速率(0、2、4、6 cm/a,分别对应对照组,低、中和高淤积速率组)对湿地克隆植物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淤积速率对短尖薹草的种群密度影响显著,淤积处理的密度显著低于对照处理。随着淤积速率的增加,密度下降,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增加,高淤积速率下种群的密度最低,地下/地上生物量比最高。与对照处理相比,泥沙淤积促进了更多的短根(<10 cm)、长根茎(≥1 cm)和游击型克隆分株的形成,长根茎的长度随淤积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高淤积速率下的长根茎数量较低,但其根长最长,表明其克隆生长策略由密集型向游击型转变。由此可见,短尖薹草种群可通过对密度、生物量分配、根系长度和克隆生长策略的调节,有效地应对不同泥沙淤积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积速率 湿地植物 种群特征 根系 克隆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一次性施入对酸枣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朱英 孙聪 +2 位作者 刘平 刘志国 刘孟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6,123,共7页
以酸枣容器苗为试材,通过对比酸枣容器苗在不同缓释肥施用量下的生长状况,筛选最佳缓释肥施用量,为酸枣容器育苗的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缓释肥施用量条件下,酸枣容器苗在生长、生理及叶绿素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酸枣容器苗为试材,通过对比酸枣容器苗在不同缓释肥施用量下的生长状况,筛选最佳缓释肥施用量,为酸枣容器育苗的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缓释肥施用量条件下,酸枣容器苗在生长、生理及叶绿素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年施肥量75 g/袋时,酸枣苗综合表现最好。与CK 1相比,施用缓释肥可显著促进苗木生长,株高增加7.26%~29.53%,地径增加10.28%~20.46%,二次枝数量增加1.06%~26.46%,最长二次枝长度增加1.24%~14.40%。除地径外,其余3个指标均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在年施肥量75 g/袋时,各个指标达最高。与CK 1相比,苗木根系投影面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总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3.81%、53.81%、60.85%、82.08%、50.73%、56.82%、53.12%,且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本研究表明,以缓释肥年施用量75 g/袋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容器苗 缓释肥 叶绿素含量 苗高 根系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根系构型及抗旱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余周 王一钊 +1 位作者 高茹茜 刘逸凡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3-1645,共13页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干旱是影响其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根系作为作物获取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直接决定了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根系构型在植物干旱胁迫响应中发挥了重要功能...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干旱是影响其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根系作为作物获取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直接决定了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根系构型在植物干旱胁迫响应中发挥了重要功能。本文综述了目前根系构型在调控小麦抗旱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根向性生长,特别是根向重力性生长对植物根系结构的塑造作用,重点总结了目前挖掘到参与根系向重力性生长的相关基因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并阐述了根向性生长调控的根系构型是如何介导小麦对干旱胁迫的适应。除了根向性生长,根系的发育过程也参与了对植物根系构型的调控,并决定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因此,本文进一步综述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如何通过调控根系发育来改变根系形态,包括增加根长、调控侧根数量和根毛密度等,来增强小麦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和对干旱环境的适应;同时,系统总结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参与调控作物(尤其是小麦)根系发育的相关基因。此外,根系作为植物地下部分,其构型的解析一直是本领域研究难点,阻碍了对根系结构与植物耐旱性关系的进一步解析,因此,本文也归纳了目前可用于小麦根系二维结构和三维结构表型分析的技术。这些技术可测量和分析小麦根系的长度、密度、生长方向和形态等参数,为深入理解根系构型与小麦抗旱性关系提供技术支撑。最后,展望了改良根系结构在小麦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如何挖掘更多潜在的小麦根系构型调控基因,及解析相关基因的调控机理进行了讨论。综上所述,小麦根系结构与小麦抗旱性关系密切,随着测序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小麦根系结构调控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未来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系结构 根系向性生长 根系发育 抗旱性 根系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系统的生态护岸植被根系生长模拟研究
11
作者 周子棚 赵进勇 +5 位作者 韩会玲 丁洋 崔子腾 王琦 薛洋 梁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22,共13页
【目的】生态护岸植被根系作为一种活体工程材料,在岸坡土体失稳变形时通过承受拉力限制土体位移变形,提高土体抗剪强度,保证岸坡稳定。基于L-系统构建植物根系模型目前在生物科学、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开展了较好的研究,但在生态护... 【目的】生态护岸植被根系作为一种活体工程材料,在岸坡土体失稳变形时通过承受拉力限制土体位移变形,提高土体抗剪强度,保证岸坡稳定。基于L-系统构建植物根系模型目前在生物科学、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开展了较好的研究,但在生态护岸植被根系生长模拟仿真方面,相关研究还尚未开展。【方法】基于生态护岸区植物生境的特点,通过L-系统建立了生态护岸植物根系三维生长模型,构建了考虑根系轴向生长和侧向分支、岸坡坡度、浸润线高度、根的随机自由弯曲和向地性生长的植物根系生长规则;利用Matlab开发植物根系三维模型程序,并以华北平原永定河莲石湖段两岸边坡的狗牙根-连翘-榆树植被类型为例,采用根表面积密度的相对误差对模型进行校验。【结果】结果显示:狗牙根根系扫描的表面积密度为7.62 cm^(2)·dm^(-3),模型模拟计算出的根系表面积密度为10.48 cm^(2)·dm^(-3),其相对误差为37.50%;连翘根系扫描的表面积密度为11.01 cm^(2)·dm^(-3),模型计算出的根表面积密度为15.28 cm^(2)·dm^(-3),其相对误差为38.78%;榆树根系扫描的表面积密度为11.96 cm^(2)·dm^(-3),模型计算出的根系表面积密度为16.26 cm^(2)·dm^(-3),其相对误差为35.95%。【结论】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狗牙根、灌木植物连翘以及乔木植物榆树这三种植被的根表面积密度的相对误差均在40.00%以下,符合预期效果,说明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草灌桥植被类型的根系形态结构;程序生成的图像在根系总体走向和形态分布上与根系扫描图形非常接近,说明开发的程序能很好地实现建立的模型。通过案例的对比分析,校验了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揭示了根系对护岸生境的适应性,并为生态护岸工程植物配置提供了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岸 L-系统 植被根系 生长模型 产生式规则 指标体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营养对大豆苗期生长及根系形态构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昭阳 李书悦 +4 位作者 毛婧莹 燕涵 梁翠月 陆星 田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28,共8页
【目的】镁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研究大豆在不同镁浓度下的苗期生长情况及根系三维构型的动态变化。【方法】以磷高效大豆品种‘粤春03-3’为研究对象,营养液培养,设置镁浓度为0、262.5、525.0、787.5和1050.0μmol/L,分析苗... 【目的】镁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研究大豆在不同镁浓度下的苗期生长情况及根系三维构型的动态变化。【方法】以磷高效大豆品种‘粤春03-3’为研究对象,营养液培养,设置镁浓度为0、262.5、525.0、787.5和1050.0μmol/L,分析苗期大豆的生长发育状况。在此基础上,利用根系三维定量系统对正常镁处理(525.0μmol/L,对照)及缺镁处理(0μmol/L)的大豆根系三维构型进行动态定量化分析。【结果】与525.0μmol/L对照相比,0μmol/L缺镁处理大豆的地上部干质量、根冠比、老叶SPAD、总根长和根系总表面积分别减少89.04%、48.67%、51.42%、93.36%和94.31%。而其他3个镁浓度条件下,大豆生长与对照差异较小。根系三维构型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缺镁处理显著降低大豆根系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重心、根尖数、凸包体积、最大根宽、最小根宽、最大根深、最大根宽/最大根深,对根系充实度、分根繁茂度和根体积分布的影响较小。【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大豆对外界镁有效性的适应范围较广,借助优化的根系三维重建技术,阐明缺镁显著降低大豆根系的总根长、根尖数、根重心、最大根宽等,但对根系充实度、分根繁茂度、根体积分布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对大豆镁肥的合理施用和镁营养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苗期 生长 根系三维定量 根系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城市行道树立地环境改造对植物长势及根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珍泉 崔诚 +3 位作者 刘欣 冼卓慧 梁春梅 张俊涛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为研究典型城市行道树立地环境改造对植物长势及根系的影响,以广州市南沙区柳园路行道树秋枫Bischofia java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透气铺装、绿带种植对其立地环境进行改造。结果表明,采了透气铺装、绿带种植改造的秋枫地上部分长势得到改... 为研究典型城市行道树立地环境改造对植物长势及根系的影响,以广州市南沙区柳园路行道树秋枫Bischofia java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透气铺装、绿带种植对其立地环境进行改造。结果表明,采了透气铺装、绿带种植改造的秋枫地上部分长势得到改善,其中透气铺装改造对秋枫株高提升较明显,空白对照组株高差异最高达1.56 m,绿带种植改造对秋枫胸围提升较明显,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最高达6.02 cm,绿带种植改造对东西冠幅、南北冠幅提升效果均优于透气铺装改造,和空白对照差异最高达5.33,5.14 m。在垂直方向上,透气铺装、绿带种植改造后秋枫的根系密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透气铺装改造在0~20 cm和>41 cm的土层深度中对秋枫根系密度影响较大,在20~41 cm土层深度中对秋枫根系密度影响较弱,而绿带种植在各个深度中对秋枫根系密度均有提升。在水平方向上,不同立地环境改造方式根系密度分布也不同,其中透气铺装改造秋分根系密度随着扫描半径的增大呈现“W”形态的趋势,根系集中分布在距离主干1.0,2.0 m处。绿带种植改造秋枫根系密度随着扫描半径的增大呈降低趋势,其中在距离主干0.5 m处根系密度最大为8.53 N/m。经过立地环境改造后,秋枫行道树根系密度和胸围呈显著正相关;行道树根系密度和株高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行道树根系密度和平均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典型城市行道树立地环境改造对秋枫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长势促进效果明显,针对城市行道树立地环境差、根系生长空间不足、长势衰弱等情况,可优先采用行道树树穴改造的方法改善植物长势及其根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立地环境改造 长势 根系 秋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剂施用方式对连作土栽培菜心生长、根系构型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徐垒 王继涛 +3 位作者 丁增伟 罗媛 陈启蔚 叶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0-1529,共10页
【目的】考察复合菌剂施用方式对菜心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应用复合菌剂缓解菜心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菜心品种‘尖叶-70’、连作9年菜心土壤及微生物菌剂为试材,设置不施(对照)、叶面喷施、土施及叶面喷... 【目的】考察复合菌剂施用方式对菜心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应用复合菌剂缓解菜心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菜心品种‘尖叶-70’、连作9年菜心土壤及微生物菌剂为试材,设置不施(对照)、叶面喷施、土施及叶面喷施+土施复合菌剂4个处理的盆栽试验,播种30d后观测植株生长、根系构型和叶片光合指标。【结果】各复合菌剂施用方式均能提高幼苗生长指标、根系构型指标以及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等光合指标,降低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等指标,并以叶面喷施处理效果最优,其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长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了128.57%、85.71%、91.81%,Pn、qp、ΦPSⅡ分别显著增加了24.55%、22.68%、23.93%,而Tr、Ci、NPQ分别显著降低72.73%、20.01%、39.78%。【结论】叶面喷施复合菌剂能有效促进连作菜心幼苗生长,改善根系构型,提高植株光合作用效率,是复合菌剂的最佳施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连作 复合菌剂 生长 根系构型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可降解防草布对柑橘幼树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15
作者 罗宇 成璐伶 +2 位作者 孙太安 戴素明 李大志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23-626,共4页
本研究分析不同密度可降解防草布(低密度:52 g·m^(-2);中密度:72 g·m^(-2);高密度:82 g·m^(-2))对幼树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旨在为柑橘幼树果园如何选择可降解防草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密度和中密度可降... 本研究分析不同密度可降解防草布(低密度:52 g·m^(-2);中密度:72 g·m^(-2);高密度:82 g·m^(-2))对幼树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旨在为柑橘幼树果园如何选择可降解防草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密度和中密度可降解防草布对植株地上部分生长、根系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分布比例均无显著性影响,但能造成根系总数量发生显著性减少。高密度可降解防草布能显著促进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不会引起根系总数量减少,但易造成根系分布在浅土层(0~<20 cm土层深度)。3种防草布对土壤容重无显著性影响,但能造成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加和深层土壤含水量减少,这可能是根系分布在浅土层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议柑橘幼树果园选择高密度可降解防草布覆盖,但应考虑防草布覆盖前进行深层土壤改良,避免根系上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草布覆盖 柑橘 土壤性质 生长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香根草根土复合体的邓肯—张本构模型
16
作者 吴锐斌 及金楠 杨彧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
[目的]为研究根土复合体破坏全过程的本构关系。[方法]以不同生长阶段的香根草(20,40,60天)和红壤的原状根土复合体为对象,基于邓肯—张模型,结合三轴试验,构建根土复合体破坏全过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并分析模型参数对根系生物量... [目的]为研究根土复合体破坏全过程的本构关系。[方法]以不同生长阶段的香根草(20,40,60天)和红壤的原状根土复合体为对象,基于邓肯—张模型,结合三轴试验,构建根土复合体破坏全过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并分析模型参数对根系生物量变化的响应。[结果](1)邓肯—张本构关系模拟根土复合体力学行为的效果理想,除个别素土的应变软化现象不能捕捉外,应力应变曲线、抗剪强度指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均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R^(2)>0.91),并且能够很好地预测曲线在弹性阶段、硬化阶段和塑性阶段的变化特征。(2)根土复合体的邓肯—张本构模型参数与根系特征参数相关性较强。随着香根草的生长,模型参数c_(c)、φ_(c)、K、R_(f),以及初始抗剪强度(Ei)均增大。参数n的变化规律略特殊,素土大于根土组,而在根土组中,n仍随着植物的生长而逐渐增大。(3)香根草根系有效地加固土体。在生长周期内,生长时间越长,根系越发达,根系生物量越大,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抗剪强度指标(c_(t)、φ_(t))也提高得越多。[结论]建立了基于邓肯—张模型的根土复合体本构关系,解析根土复合体在浅表层滑坡过程中的力学行为,为有效防治浅表层滑坡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固土 植物生长 三轴压缩试验 邓肯—张模型 根系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处理对西藏绿肥植物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17
作者 赵帅 代雪 +2 位作者 柏要强 刘贤 王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151-156,共6页
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施用氮肥对绿肥植物根系产生的效应。以绿肥植物(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为试验材料,采取不同施氮水平(0、0.06、0.12、0.18、0.24、0.30 g/dm^(2))在西藏农牧学院设计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对绿肥植物根系、生长特... 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施用氮肥对绿肥植物根系产生的效应。以绿肥植物(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为试验材料,采取不同施氮水平(0、0.06、0.12、0.18、0.24、0.30 g/dm^(2))在西藏农牧学院设计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对绿肥植物根系、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系长度、投影面积、面积、表面积、体积、分叉数等指标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都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N5处理(0.30 g/dm^(2))时变化幅度最大,高于对照组。箭筈豌豆根尖数等指标都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根长、根投影面积、根面积、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分叉数呈先逐渐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当超过0.18 g/dm^(2)(N_(3)处理)时,会显著影响箭筈豌豆的根系生长。对于紫花苜蓿,低氮水平对根系生长影响不明显,高浓度的氮元素有助于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对于箭筈豌豆,氮肥施用过量会显著影响箭筈豌豆的根系生长。因此,在绿肥植物的生长管理中要控制好适宜氮素浓度,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研究结果为西藏地区氮肥施用技术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的大面积栽培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 紫花苜蓿 箭筈豌豆 根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磷铵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及根系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杜昌春 薛远赛 +2 位作者 张守福 李玲燕 韩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3期7-12,共6页
为探究海藻酸磷铵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及根系指标的影响,选取‘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57%海藻酸磷铵(T_(1))、57%海藻酸磷铵减量20%(T_(2))、57%普通磷铵(T_(3))及64%普通磷铵(T_(4))4个试验处理,每个试验处理设置1:300(F_(1))、1:600(... 为探究海藻酸磷铵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及根系指标的影响,选取‘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57%海藻酸磷铵(T_(1))、57%海藻酸磷铵减量20%(T_(2))、57%普通磷铵(T_(3))及64%普通磷铵(T_(4))4个试验处理,每个试验处理设置1:300(F_(1))、1:600(F_(2))、1:900(F_(3))3个浓度,研究不同肥料对小麦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及根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_(2)条件下,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干重、平均根系数量、平均根系长度、总根系面积、总根系表面、茎叶及根系氮磷含量、根系活力、根系分泌物含量等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在任何浓度条件下,T_(1)各项指标与T_(3)差异显著,T_(2)处理的部分指标与T_(3)差异显著,但总体上高于T_(3)处理,其部分指标效果优于T_(4)。综上,海藻酸磷铵可显著促进小麦种子及幼苗的生长发育、对养分的吸收,其效果优于高含量磷铵,在减少施用量20%的情况下,海藻酸磷铵的效果仍优于同含量磷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磷铵 小麦 生长发育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埋干深度对楸树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迟晓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114-116,共3页
为探讨不同埋干深度对嫁接楸树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选用无性系楸树品种中的中豫楸1号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共设置8,16,24,32,40 cm 5个埋干深度小组,对各个埋干深度小组楸树苗的苗高、直径、根系数量、根系长度、根系生物量数据进行测定。... 为探讨不同埋干深度对嫁接楸树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选用无性系楸树品种中的中豫楸1号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共设置8,16,24,32,40 cm 5个埋干深度小组,对各个埋干深度小组楸树苗的苗高、直径、根系数量、根系长度、根系生物量数据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不同埋干深度处理小组间的粗根、中根和细根的数量和长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随着埋干深度的加深,楸树苗粗根的生物量呈递减趋势,以埋干深度为24 cm组的生物量最高;不同埋干处理小组的粗根、中根、细根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40 cm的嫁接根下根桩范围;随着埋干深度的不断加深,深层土壤中的生物量则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干深度 楸树 根系 生长特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方式对甜槠幼苗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王邦成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9期54-57,78,共5页
2023年12月开展大田播种(T_(1)处理)、芽苗切根大田移植(T_(2)处理)、轻基质容器播种(T_(3)处理)、芽苗切根轻基质容器移植(T_(4)处理)甜槠幼苗生长量、根系、鲜重和成苗率测定,结果表明:4种处理甜槠幼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一级侧... 2023年12月开展大田播种(T_(1)处理)、芽苗切根大田移植(T_(2)处理)、轻基质容器播种(T_(3)处理)、芽苗切根轻基质容器移植(T_(4)处理)甜槠幼苗生长量、根系、鲜重和成苗率测定,结果表明:4种处理甜槠幼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一级侧根、地上鲜重、地下鲜重、总鲜重、根冠比和成苗率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高径比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T_(3)处理、T_(4)处理甜槠幼苗的苗高、地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和总鲜重均值均大于总均值。综合对比分析:T_(3)处理、T_(4)处理培育的甜槠幼苗生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 不同育苗方式 生长量 鲜重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