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与进路
1
作者 金珺 陈泰伦 +2 位作者 赵苑婷 尹西明 陈劲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4,共11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善为核心路径,需要发挥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赋能作用。然而,现有文献未能解答何以提升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效能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问题。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场景驱动创新的理论基... 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善为核心路径,需要发挥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赋能作用。然而,现有文献未能解答何以提升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效能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问题。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场景驱动创新的理论基础出发,引入“社会—技术—环境”的体制视角,阐释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实现高效协同进而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态逻辑和过程逻辑。研究发现,产业“双转型”需要以“双转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依托,围绕“双转型”场景开展“双转型”产业创新,促进数字绿色模式、品类、赛道与业态的涌现。从过程来看,产业“双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开始于产业创新范式“双转型”,经过场景驱动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整合重构,最后以“社会—技术—环境”体制的转型直接作用于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共演发展。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双转型”的典型案例,进一步为产业“双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理论洞见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场景驱动创新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社会—技术—环境”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驱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与融通应用:理论机制与实践进路
2
作者 尹西明 王帅民 +1 位作者 王艺培 陈劲 《科技智囊》 2025年第1期9-18,共10页
[研究目的]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然而,当前其建设仍存在认知模糊、标准缺失以及生态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更鲜有研究揭示如何面向海量应用场景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融通应用的... [研究目的]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然而,当前其建设仍存在认知模糊、标准缺失以及生态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更鲜有研究揭示如何面向海量应用场景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融通应用的过程机理。旨在为可信数据空间高效率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助力数据要素效能释放。[研究方法]基于场景驱动创新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场景-技术-数据”三位一体的场景驱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融通应用的理论架构。进一步结合数鑫科技实践探索剖析实践路径,从加强技术与制度保障、强化场景驱动与完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提出以“场景驱动,创新引领、生态共建”为核心,多元主体瞄准场景,共同打造可信数据空间应用生态的建设和融通应用思路。借助数鑫科技建设可信数据空间的典型范例,揭示了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场景驱动技术突破和数据要素价值化,推动数实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生态的实践进路,充分展现出场景驱动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中强大的实践指引力,为其规模化、可持续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数据空间 数据要素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场景驱动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能否通过数字化转型催生新质生产力?——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潘宏亮 胡国富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2,共12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创新理论,其与数字化转型的有机结合是当前历史阶段面临的重大理论挑战。通过对2013—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 新质生产力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创新理论,其与数字化转型的有机结合是当前历史阶段面临的重大理论挑战。通过对2013—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并且高管的数字化背景在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之间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边际作用在国有企业和中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不仅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催生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企业探索具体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高管数字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Data Quality on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Performances
4
作者 Rachid Karra Abdelali Lasfar 《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 SCIE 2023年第1期335-349,共15页
In contrast with the research of new models,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impact of low or high-quality data feeding a dialogue system.The present paper makes thefirst attempt tofill this gap by extending our ... In contrast with the research of new models,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impact of low or high-quality data feeding a dialogue system.The present paper makes thefirst attempt tofill this gap by extending our previous work on question-answering(QA)systems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misspelling on QA agents and how context changes can enhance the responses.Instead of us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trained on huge datasets,we propose a method that enhances the model's score by modifying only the qual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data feed to the model.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features that modify the agent performance because a high rate of wrong answers can make the students lose their interest in using the QA agent as an additional tool for distant learning.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context simplification exceeds 85%.Thesefindings shed light on the importance of question data quality and context complexity construct as key dimensions of the QA system.In conclus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questions and contexts showed that controlling and improving the various aspects of data quality around the QA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his robustness and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Ops data quality QA system NLP context simpl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ext-aware end-to-end QoS diagnosis and guarantee based on Bayesian network
5
作者 Lin Xiangtao Cheng Bo +1 位作者 Chen Junliang Qiao Xiuquan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12年第1期51-58,共8页
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end-to-end QoS qualitative diagnosis and quantitative guarantee is proposed to support quality of service (QoS) management on current Internet. An automatic unwatched discretization algorit... 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end-to-end QoS qualitative diagnosis and quantitative guarantee is proposed to support quality of service (QoS) management on current Internet. An automatic unwatched discretization algorithm for discretizing continuous numeric-values is brought forth to reshape these QoS metrics and contexts into their discrete forms. For QoS qualitative diagnosis,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 QoS metric and its contexts are exploited with K2 Bayesian network (BN) structure learning by treating QoS metrics and contexts as BN nodes. A QoS metric node is qualitatively diagnosed to be causally related to its parent context nodes. To guarantee QoS quantitatively, those causal relationships are next modeled quantitatively by BN parameter learning. Then, BN inference can be carried out on the BN. Finally, the QoS metric is guaranteed to a specific value with certain probability by tuning its causal contexts to suitable values suggested by the BN inference. Our approach is validated to be sound and effective by simulations on a peer-to-peer (P2P)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ext context discretiz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ative diagnosis quantitativeguarantee Bayesian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amless Handover for IMS over Mobile-IPv6 Using Context Transfer
6
作者 Reza Farahbakhsh Naser Movahhedinia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09年第3期122-133,共12页
Mobility suppor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IPv6 networks has been one of the recent research issues due to the growing demand for wireless services over internet.In the other hand,3GPP has introduced IP Multimedia Subsy... Mobility suppor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IPv6 networks has been one of the recent research issues due to the growing demand for wireless services over internet.In the other hand,3GPP has introduced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as the next generation IP based infrastructure for wireless and wired multimedia services.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wo context transfer mechanisms based on predictive and reactive schemes,to support seamless handover in IMS over Mobile IPv6.Those schemes reduce handover latency by transferring appropriate session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access networks.Moreover,we present two methods for QoS parameters negotiations to preserve service quality along the mobile user movement path.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mechanisms are evaluated by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ext transfer seamless handover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mobile IPv6 quality of Service (Q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袁野 曹倩 +1 位作者 尹西明 陈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44,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提出新要求。如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创新联合体这一“新质载体”的作用,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提出新要求。如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创新联合体这一“新质载体”的作用,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议题。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提出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引领—市场导向—场景驱动”三维理论框架,进一步集合AI产业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实践案例,提炼出加快培育先导能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揭示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和路径,为国家和各地区高效协同统筹布局产业创新联合体,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联合体 新质生产力 企业创新 科技创新 人工智能 场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语境、哲学审视和取径之道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健 宋君远 《江苏高职教育》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语境可以从事物的价值内蕴、政策导向和时代主旨三个维度追问和澄明。哲学审视从整合理论——澄明其哲学之道,关系体系——把握其关系之“是”,实践方法——创构其方...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语境可以从事物的价值内蕴、政策导向和时代主旨三个维度追问和澄明。哲学审视从整合理论——澄明其哲学之道,关系体系——把握其关系之“是”,实践方法——创构其方法之本三个维度进行检视和讨论。取径之道呼应哲学审视的逻辑视点选择:理论角度取径是建构职业教育质量引领的整合之道,关系角度取径是建构“四合”关系系统,方法角度取径是建构“道术器”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时代语境 哲学审视 取径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新文化自主价值的发现及其社会生成
9
作者 胡晶晶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66-75,共10页
中国创新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迭演进的过程。新时代我国应在肯定形态下发现中国创新文化的自主价值及其解释力,并基于文化生成性把握其趋势和走向,即将问题视域转向文化自信的提升,建立“以我为主”的创新文化体系;以文化范式为基础... 中国创新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迭演进的过程。新时代我国应在肯定形态下发现中国创新文化的自主价值及其解释力,并基于文化生成性把握其趋势和走向,即将问题视域转向文化自信的提升,建立“以我为主”的创新文化体系;以文化范式为基础寻求并确立新时代创新文化的新思维,真正发挥创新文化的引擎和支撑作用;汲取丰富的文化资源,取得创新文化竞争的主动性。创新文化建设的时代任务已经明确,需要经由文化自信的引领力,巩固创新文化之生成的价值基础;经由创新精神的再启蒙,巩固创新文化之生成的主体基础;经由创新实践,巩固创新文化之生成的本体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文化 自主价值 演进脉络 文化范式 高质量 社会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驱动型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逻辑与进路 被引量:6
10
作者 尹西明 苏雅欣 +2 位作者 陈泰伦 陈劲 李纪珍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5,共11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新一代AI浪潮席卷全球,已然成为产业革命新机遇、国际竞争新焦点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如何把握数智化新机遇,加速推动AI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成为国家竞争优势建构的关键。然而,现有研究多关...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新一代AI浪潮席卷全球,已然成为产业革命新机遇、国际竞争新焦点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如何把握数智化新机遇,加速推动AI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成为国家竞争优势建构的关键。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AI的治理及其使能价值,鲜有学者针对实践困境,探索适用于AI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创新体系新模式。本文结合创新生态系统和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扎根中国AI产业实践,论述场景驱动型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架构和特征,提出场景驱动人工智能创新飞轮构建与生态培育的逻辑和进路,为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AI创新生态,加速AI技术创新与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进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益的理论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驱动创新 人工智能 创新生态系统 国家创新体系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企业加速数据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逻辑与进路 被引量:21
11
作者 尹西明 钱雅婷 +1 位作者 武沛琦 陈劲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2,共9页
如何推动数据这一新型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数据要素的供给、流通和使用仍存在卡点堵点,突出表现为缺少有效的生态连接主体和价值共创机制。平台企业是数据要素向生产力转化、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如何推动数据这一新型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数据要素的供给、流通和使用仍存在卡点堵点,突出表现为缺少有效的生态连接主体和价值共创机制。平台企业是数据要素向生产力转化、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有力主体,但鲜有研究关注到平台企业如何发挥资源、技术与场景等优势,以新机制加速数据要素向重大场景转化,催生新质生产力。本研究立足于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新使命、新要求和短板痛点,基于场景驱动创新理论,系统论述平台企业牵引多维场景和多元主体构建数据要素创新联合体这一新质主体,推动形成数据要素“收-存-治-易-用”价值链良性循环,加速数据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理论逻辑。进一步,结合典型实践提炼总结平台企业构建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转化“生态飞轮”的4个实践路径,旨在以平台企业这一新质主体,探索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数据要素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转化,释放数据要素放大、叠加、倍增价值,赋能千行百业万企场景创新,培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 平台企业 场景驱动创新 数字经济 创新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科技成果转化:场景范式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8
12
作者 尹西明 武沛琦 +1 位作者 钱雅婷 陈劲 《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能级跃迁。如何把握新范式开辟新进路,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但现有相关研究与实践尚未实质性突破传统线性范式,难以有效破解制约转化的...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能级跃迁。如何把握新范式开辟新进路,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但现有相关研究与实践尚未实质性突破传统线性范式,难以有效破解制约转化的突出瓶颈。本研究立足新质生产力培育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使命新要求,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和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提出场景驱动、企业主导型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范式。进一步结合腾讯公司的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进路。最后提出应重视场景驱动成果转化范式,建设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深化数字要素赋能五链融合,产教融合培育新型人才,优化相关制度环境,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和高效率转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成果转化 场景驱动创新 高质量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驱动型数智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西明 武沛琦 +1 位作者 钱雅婷 陈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1,共14页
数智技术及其在海量场景中的广泛应用,正深刻重塑传统产业并催生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成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如何超越单点技术线性发展模式,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数... 数智技术及其在海量场景中的广泛应用,正深刻重塑传统产业并催生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成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如何超越单点技术线性发展模式,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数智技术创新,成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基础性议题。本文结合数智技术特征与创新范式跃迁,以场景驱动创新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场景驱动型数智技术创新的理论与过程逻辑,提出了企业主导、场景驱动数智技术“模仿复用-内部扩散-产业辐射-能级跃迁-原创引领”的实践进阶模型。进一步,以数智技术创新领军企业的典型实践为例,解析了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微观市场主体,企业如何以场景为牵引推动数智技术创新与应用,在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跃迁过程中持续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本文拓展了数智技术创新管理的理论范式研究,也为企业和决策部门把握数智技术创新规律,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速数智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持续涌现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场景驱动创新 先导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题共答:创新联合体驱动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的机制研究——以之江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冰梅 尹西明 +1 位作者 陈劲 孙德强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7,共14页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议题,然而鲜有研究关注创新联合体驱动人工智能领域智能计算等“大国智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过程机制。本文立足数字时代科技自立...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议题,然而鲜有研究关注创新联合体驱动人工智能领域智能计算等“大国智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过程机制。本文立足数字时代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需求,基于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创新联合体视角,以智能计算领域用创新联合体形式培育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之江实验室为例,采用探索性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从“资源汇聚-主体协同-人才激励-成果转化-生态融通”多维度深入分析了之江实验室及其牵头“创新联合体的联合体”驱动智能计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过程和机制保障,并进一步提炼了创新联合体驱动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的“同题共答”理论框架和机制。本研究作为首个以国家实验室为研究对象的纵向单案例学术研究,为数字时代瞄准国家使命,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人工智能+”行动落地、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计算 数字经济 创新联合体 关键核心技术 场景驱动创新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与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春艳 李东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0,共6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从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历史依据、作用机制、实践路径的多重维度理解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复杂关系,才能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历史依据是系统考察人类社...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从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历史依据、作用机制、实践路径的多重维度理解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复杂关系,才能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历史依据是系统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作用于生产力的历程及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生产力理论的历史演进;作用机制阐发了现代科学技术为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提供新动能、新要素、催生新产业、新模式的内在机理;实践路径回答了高新科技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模式与路径,揭示高新科技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要素重塑实现更高层级跃升的时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历史依据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尹西明 朱益瑶 +1 位作者 周宇晴 吴善超 《信息通信技术》 2024年第5期54-61,共8页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有利于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而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能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推动数据要素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数据要素能与科技创新结合发挥乘数效应,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赋...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有利于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而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能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推动数据要素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数据要素能与科技创新结合发挥乘数效应,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赋能新质发展力涌现。然而,数据要素市场化体系与科技创新全链路全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卡点堵点,二者的乘数效应亟待释放。文章基于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批判性梳理数据要素与科技创新结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指出其生态形成的关键在于场景驱动、企业主导、数字赋能、六链融合,并论述大数据与大模型助力未来场景与技术趋势前瞻识别、前沿科学探索与颠覆性技术突破、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逻辑,进一步结合典型实践凝练数据要素×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多维实践路径。文章为释放数据要素在科技创新场景中的乘数效应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决策参考,助力以新要素和新技术培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 新质生产力 场景驱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国际背景下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路径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洁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文章就当前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任务,结合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合作的相关实践,对新国际背景下的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路径作了系统的思考。提出了以质量保障体系为抓手,推进教育深化合作;以国际产业合作为切入点,提升国... 文章就当前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任务,结合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合作的相关实践,对新国际背景下的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路径作了系统的思考。提出了以质量保障体系为抓手,推进教育深化合作;以国际产业合作为切入点,提升国际产教融合的粘合力;以共性问题科研联合攻关为纽带,推进国际化合作的磁性引力;以民间文化交流为通道,扩大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等策略,旨在为培养具有政治定力和国际胜任力的专业人才提供可实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国际化背景 质量保障体系 国际产教粘合力 国际科技磁性力 文化国际传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环境空气监测现场采样质控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苗钧 叶潞洁 吴吉吉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13期37-39,共3页
在信息化背景下,环境空气监测现场采样质控措施对于确保数据准确性和环境监测站点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信息化背景下环境空气监测现场采样质控措施的重要性,包括采样设备校准、采样点设置、采样过程监控以及数据质量评估等方... 在信息化背景下,环境空气监测现场采样质控措施对于确保数据准确性和环境监测站点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信息化背景下环境空气监测现场采样质控措施的重要性,包括采样设备校准、采样点设置、采样过程监控以及数据质量评估等方面,通过实施有效的质控措施,能够保障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和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背景 环境空气监测 现场采样 质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新质生产力:理论基础、核心框架与发展策略
19
作者 赵天越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8,共11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金融维度出发培育金融新质生产力,是进一步塑造经济新动能、激发新活力的关键一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需要深入反思“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过程中传统金融生产力的不...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金融维度出发培育金融新质生产力,是进一步塑造经济新动能、激发新活力的关键一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需要深入反思“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过程中传统金融生产力的不足,需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打造全新的金融动能。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牢牢坚持因地制宜发展金融新质生产力的主线,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出发,深化金融新质生产力发展。制定差异化的金融发展模式,打造具有高度适应性的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具有差异化特征的“约束—激励”模块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新质生产力 金融强国 “五篇大文章” 因地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O模式构建现实评价体系对提升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质量的效果
20
作者 李丽 黄秀峦 +3 位作者 李朋 郭锐 王瑞舸 魏晓林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情景-机制-结果(context-mechanism-outcome patterns, CMO)模式构建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生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评价体系对促进医学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9月深圳大学总医院的48名本科教学授课... 目的 探讨基于情景-机制-结果(context-mechanism-outcome patterns, CMO)模式构建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生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评价体系对促进医学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9月深圳大学总医院的48名本科教学授课老师为研究对象。2023年1-12月应用临床医师岗位等级指标体系,设为对照组;2024年1-9月应用基于CMO模式构建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生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评价体系,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老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综合素质、教学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临床医生教师对评价体系的满意度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5,P<0.05)。结论 基于CMO模式构建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生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评价体系有利于提升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并优化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机制-结果模式 职业发展 现实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 理论知识 临床实践技能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