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LFT及信息融合的卫星图像河流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汤振鹏 陈劲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49,8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卫星图像河流检测的融合算法,包含两方面要素,一是基于无监督聚类k-means算法利用颜色信息将河流从图像背景中分隔出来;二是运用提出的基于主元分析(PCA)的局部傅里叶变换(PLFT)算法实现图像纹理图像特征信息检测,然后利用有... 提出了一种卫星图像河流检测的融合算法,包含两方面要素,一是基于无监督聚类k-means算法利用颜色信息将河流从图像背景中分隔出来;二是运用提出的基于主元分析(PCA)的局部傅里叶变换(PLFT)算法实现图像纹理图像特征信息检测,然后利用有监督的大间隔近邻(LMNN)分类算法将图像像素分为河流和背景。在决策层次上,融合这两种方法来提取图像中的河流信息,融合算法在保留这两类方法的优势的同时又摈弃了各单一方法的不足之处。选取大量实验时拍摄的卫星河流图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更加清晰完整地检测出卫星图像中的河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图像河流检测 局部傅里叶变换特征 分类算法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热疗中细胞杀死量与前列腺体积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高平生 魏希锋 +3 位作者 陈世昌 李海涛 屈明伟 王自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研究经Prostalund尿道反馈微波热疗(PLFT)中,计算的细胞杀死量与前列腺体积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PLFT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比较增生细胞杀死量和前列腺体积的变化。细胞杀死量通过PLFT系统软件自动计算。前列腺体... 目的研究经Prostalund尿道反馈微波热疗(PLFT)中,计算的细胞杀死量与前列腺体积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PLFT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比较增生细胞杀死量和前列腺体积的变化。细胞杀死量通过PLFT系统软件自动计算。前列腺体积按照经直肠超声(TRUS)求积法来计算,分为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随访值。用配对t检验来分析细胞杀死量和前列腺体积变化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线性回归来推断细胞杀死量和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前(n=40)平均前列腺体积是57.4 cm3,治疗后3个月(n=40)、6个月(n=36)、12个月(n=32)前列腺平均体积分别是45.1、45.1、46.9 cm3,相应的细胞杀死量分别是14.6、15.11、5.2 cm3。计算的细胞杀死量大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的前列腺体积缩小量,且具统计学意义(P<0.005),并且在3、6和12个月显示出强的相关性(r=0.936,P<0.005)。结论 PLFT方法中细胞杀死量与TRUS测量的前列腺体积缩小成比例,系数是1.1;细胞杀死量可以预测治疗后前列腺体积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Prostalund反馈微波热疗 细胞杀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反馈微波热疗在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世昌 魏希锋 +1 位作者 高平生 韩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研究经尿道反馈式微波热疗(PLFT)治疗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效果并探讨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68例高危BPH患者,采用PLFT个体化治疗方法,随访12个月。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基本参数、前列腺体积变化、IPSS、QOL、Qmax和... 目的研究经尿道反馈式微波热疗(PLFT)治疗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效果并探讨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68例高危BPH患者,采用PLFT个体化治疗方法,随访12个月。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基本参数、前列腺体积变化、IPSS、QOL、Qmax和残余尿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68例患者中63例(92.6%)完成了随访,治疗前IPSS、QOL、Qmax和残余尿分别是(28.50±4.30)分、(5.25±0.72)分、(2.80±4.06)ml/s和(190.7±97.2)ml;PLFT治疗后12个月随访的IPSS、QOL、Qmax和残余尿分别是(11.20±3.50)、(1.40±1.30)、(14.60±2.80)ml/s和(34.6±21.2)ml。完成治疗的63例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LFT治疗高危高龄BPH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高危高龄BPH患者治疗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 微波热疗 反馈式微波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