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温经汤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自噬的影响
1
作者 张翼 吴璐璐 +3 位作者 贺冰 梁莹莹 唐俐 谭泉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体外实验探讨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温经汤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GEO数据库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靶点并对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预测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核心靶...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体外实验探讨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温经汤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GEO数据库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靶点并对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预测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核心靶点并对核心靶点-药物配体进行分子对接,通过体外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获得温经汤有效成分117种,对应靶点248个;GEO数据库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差异基因5312个;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潜在作用靶点97个,核心靶点为IL6、TNF、EGFR。子宫内膜异位症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内吞作用、钙信号通路、自噬、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表明IL6、TNF、EGFR与相应药物配体结合稳定。体外实验表明,温经汤可抑制PI3K/Akt/mTOR通路表达,促进LC3Ⅰ向LC3Ⅱ转化,增加Beclin-1表达,抑制P62表达。温经汤还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异性生物标志物CA125表达,减少异位内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增殖。结论温经汤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通过抑制PI3K/Akt/mTOR表达逆转自噬抑制是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生物信息学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冯莹 张妍 +3 位作者 雷杰 刘娟 方勇 贺立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成为巨噬细胞,分别用LPS和IFN-γ、IL-4和IL-13处理48 h,更换不含血清的新鲜培养基培养24 h,取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将血管平...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成为巨噬细胞,分别用LPS和IFN-γ、IL-4和IL-13处理48 h,更换不含血清的新鲜培养基培养24 h,取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将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成对照组、M0培养基组、M1培养基组和M2培养基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IL-1α、IL-6和TGF-β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PI3K、Akt、mTOR mRNA和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0培养基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上清中TGF-β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细胞上清中IL-1α和IL-6水平、细胞中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M0培养基组相比,M1培养基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上清中TGF-β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上清中IL-1α和IL-6水平、细胞中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M2培养基组趋势相反(P<0.05)。结论:巨噬细胞极化能够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动脉粥样硬化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mer 1a过表达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神经损伤
3
作者 王远 王孟阳 +1 位作者 张修民 罗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Homer蛋白同源物1a(Homer 1a)过表达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TBI组、空载慢病毒(Lv-NC)组、Homer 1a过表达慢病毒(Lv-Homer 1a)组和Lv-Homer 1a联... 目的探讨Homer蛋白同源物1a(Homer 1a)过表达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TBI组、空载慢病毒(Lv-NC)组、Homer 1a过表达慢病毒(Lv-Homer 1a)组和Lv-Homer 1a联合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激动剂740 Y-P(Lv-Homer 1a联合740 Y-P)组,每组12只。于造模前5 d原位注射相应慢病毒至小鼠大脑皮层内,而740 Y-P于造模前1 d经腹腔注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构建TBI模型,并于术后72 h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测定小鼠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和Nissl染色分别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神经元丢失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脑组织细胞自噬小体形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Homer 1a、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Beclin 1、PI3K、磷酸化的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的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小鼠mNSS和脑含水量显著升高,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神经元大量丢失,自噬小体形成增加,脑组织中Homer 1a、Beclin 1蛋白表达和LC3B-Ⅱ/LC3B-Ⅰ蛋白比值显著升高,而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比值显著降低。与TBI组比较,Lv-Homer 1a组小鼠mNSS和脑含水量降低,脑组织病理损伤和神经元丢失得到改善,自噬小体形成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增加,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比值降低。与Lv-Homer 1a组比较,Lv-Homer 1a联合740 Y-P组小鼠神经损伤加重,自噬小体形成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减少,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被激活。结论过表达Homer 1a可有效减轻TBI小鼠神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TBI) Homer 1a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理血解毒方对银屑病大鼠干预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李志鸿 王琳 +3 位作者 迟媛 王和平 李静怡 杨杰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5,共8页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通过对银屑病大鼠模型皮损指数进行评价,探索理血解毒方对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西药对照组、理血解毒方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局部使用5%的咪喹莫特乳...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通过对银屑病大鼠模型皮损指数进行评价,探索理血解毒方对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西药对照组、理血解毒方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局部使用5%的咪喹莫特乳膏构建银屑病大鼠模型,以各组相应药物对银屑病大鼠模型进行灌胃,计算皮损指数,通过ELISA、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血清因子、皮损基因表达以及皮损蛋白含量,分析各项指标与皮损指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典型的银屑病皮损。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理血解毒方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中,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血清因子、皮损基因表达以及皮损蛋白含量均降低(P<0.05),其中,理血解毒方中药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西药对照组结果最为显著(P<0.05)。ΔMPASI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各项指标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理血解毒方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发挥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血解毒方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银屑病 皮肤损伤
原文传递
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性的研究
5
作者 刘源 侯楠 高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性。方法:按倾向性评分匹配“邻近法”,比例为1∶1∶1,选取我院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胃上皮内瘤...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性。方法:按倾向性评分匹配“邻近法”,比例为1∶1∶1,选取我院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胃上皮内瘤变(GIN)患者45例(癌前组)、胃癌患者45例(胃癌组)以及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志愿者45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大便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通过操作分类单元(OTU),比较3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菌落结构差异和线性判别效应分析(LEfSe),比较3组粪便PI3K/AKT/mTOR信号通路;采用Pearson法分析肠道菌群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结果:粪便样本测序共得到572个不同的OTU,其中3组共有的OTU287个,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hao、Shannon、Simpson、Observed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和构成较为分散,对照组则较接近,癌前组居于中间,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EfSe显著性分析显示,在门水平上,胃癌组、癌前组放线菌门、厚壁菌门丰度低于对照组,且胃癌组低于癌前组,而变形菌门、弯曲杆菌门、拟杆菌门丰度增加,且胃癌组高于癌前组;在属水平上,胃癌组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丰度高于对照组,拟杆菌属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癌前组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高于对照组,且癌前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杆菌目、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与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呈正相关,拟杆菌属与之呈负相关。结论: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丰度与胃癌癌前病变及其发生、进展相关,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均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判断癌前病变、了解胃癌发展机制以及早期干预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道菌群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丹龙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张运辉 杨梦琳 +4 位作者 周小青 伍大华 刘霞 杨昆 程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观察丹龙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丹龙醒脑方低、中、高剂量组(3.7...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观察丹龙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丹龙醒脑方低、中、高剂量组(3.7、7.4、14.8g/kg),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分离动脉、不结扎,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生化法检测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海马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VEGF、Bax、Bcl-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海马CA1区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松散,边界模糊,核仁固缩,较多神经元坏死,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明显升高(P<0.01),海马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升高(P<0.01),海马CA1区HIF-1α、VEGF、Bax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I3K、Akt、mTOR、Bcl-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龙醒脑方各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P<0.01),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减轻,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升高(P<0.05,P<0.01),海马组织SOD、GSH-Px活性升高(P<0.05,P<0.01),MDA含量降低(P<0.05,P<0.01),海马CA1区PI3K、Akt、mTOR、HIF-1α、VEGF、Bcl-2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Bax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丹龙醒脑方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血管新生,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龙醒脑方 血管性痴呆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血管新生 神经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保护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软骨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田杰 樊佳欣 +4 位作者 郭小玲 贾祥 赵兴旺 刘凯楠 王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3-1012,共10页
背景: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衰老与血管保护作用,可抑制骨关节炎的进展,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n=10):... 背景: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衰老与血管保护作用,可抑制骨关节炎的进展,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n=10):空白组不进行任何手术,假手术组暴露关节腔,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1 d,二甲双胍组大鼠灌胃给予二甲双胍200 mg/(kg·d),模型组、空白组、假手术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苏木精-伊红、甲苯胺蓝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软骨组织中SOX9、Ⅱ型胶原、ADAMTS5、Beclin1、P62、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甲苯胺蓝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组织形态正常;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软骨组织出现缺损,软骨细胞数量减少,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含量减少;相较于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结构损伤有明显改善,软骨表面趋于平整,软骨细胞数量与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含量增加;②免疫组化染色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中SOX9、Ⅱ型胶原、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ADAMTS5、P62及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大鼠软骨组织中SOX9、Ⅱ型胶原、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5),ADAMTS5、P62及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③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提高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细胞自噬活性、减少软骨基质降解,进而发挥关节软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自噬 二甲双胍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RD去甲基化通过PI3K/Akt/mTOR通路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化疗耐药性
8
作者 刘妍慧 高紫玉 +3 位作者 任鹏 杜予馨 刘彩霞 邢智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的:探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D(PTPRD)去甲基化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MKN-74、MKN-45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并检测PTPRD表达。常规培养MKN-45细胞及耐药MKN-45/5-FU细胞... 目的:探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D(PTPRD)去甲基化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MKN-74、MKN-45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并检测PTPRD表达。常规培养MKN-45细胞及耐药MKN-45/5-FU细胞,分别转染PTPRD空载体(NC组、NC/5-FU组)、PTPRD过表达腺病毒(PTPRD组、PTPRD/5-FU组)、shRNA空载体(sh-NC组、sh-NC/5-FU组)、shRNA-PTPRD慢病毒(sh-PTPRD组、sh-PTPRD/5-FU组)和PTPRD过表达腺病毒+10μmol/L 740Y-P处理(PTPRD+740Y-P组、PTPRD+740Y-P/5-FU组)。MTT法、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细胞自噬实验检测细胞的自噬水平,WB法检测细胞中EMT和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0、2.5、5、10、20、40μmol/L的5-aza处理MKN-45细胞,qPCR法、MTT法检测细胞中PTPRD mRNA表达和细胞增殖活力。结果:PTPRD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细胞中均呈低表达(P<0.05)。与MKN-45组相比,PTPRD组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数量、PTPRD、上皮钙黏素(E-cadherin)、BAX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5),细胞增殖活力、细胞迁移率、p-PI3K、波形蛋白(vimentin)、p-Akt、p-mTOR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sh-PTPRD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迁移率、p-PI3K、vimentin、p-Akt、p-mTOR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5),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数量、PTPRD、E-cadherin、BAX蛋白表达均减少(均P<0.05);与PTPRD组相比,PTPRD+740Y-P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迁移率、p-PI3K、vimentin、p-Akt、p-mTOR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5),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数量、PTPRD、E-cadherin、BAX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随着5-aza浓度的增加,MKN-45细胞中PTPRD mRNA表达增加、细胞增殖活力均降低(均P<0.05)。与MKN-45/5-FU组相比,PTPRD/5-FU组细胞迁移率、细胞增殖活力均降低(均P<0.05),sh-PTPRD/5-FU组细胞迁移率、细胞增殖活力均增加(均P<0.05);与PTPRD/5-FU组相比,PTPRD+740Y-P/5-FU组细胞迁移率、细胞增殖活力均增加(均P<0.05)。结论:PTPRD在胃癌细胞中呈低表达状态,PTPRD去甲基化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并增强其对化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D 胃癌 增殖 迁移 pi3k/akt/mtor通路 化疗耐药性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自噬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鸿雁 张译丹 +1 位作者 季威 刘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10-2318,共9页
背景:2型糖尿病损害肾功能。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可以保护肾脏;鸢尾素可以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恢复自噬,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目的:探讨运动能否通过抑制肾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背景:2型糖尿病损害肾功能。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可以保护肾脏;鸢尾素可以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恢复自噬,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目的:探讨运动能否通过抑制肾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来恢复自噬,改善肾损伤,以及分析不同方式运动产生影响的差异。方法:将6周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和糖尿病组,其中糖尿病组大鼠经过高脂高糖喂养加腹腔注射低剂量1%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糖尿病组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模型组、中强度持续运动组和高强度间歇运动组。两个运动组大鼠分别进行8周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取材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大鼠空腹血糖,使用试剂盒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RT-PCR检测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Beclin-1、podocin、nephrin的基因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雷帕霉素靶蛋白及自噬标记蛋白LC3-1、LC3-2、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①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极显著性升高,胰岛素抵抗水平显著上升,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两种运动均能使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极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水平显著下降,胰岛素水平显著上升;与中强度持续运动组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组胰岛素水平显著上升。②2型糖尿病大鼠podocin、nephrin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两种不同形式运动均能显著提高其表达;与高强度间歇运动组相比,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组足细胞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有进一步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③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2表达量以及LC3-2/LC3-1显著降低;两种不同形式运动均能使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的mRNA及雷帕霉素靶蛋白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2以及LC3-2/LC3-1显著升高;与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组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的mRNA及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蛋白表达量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Beclin-1、LC3-2以及LC3-2/LC3-1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但仅Beclin-1有显著性差异。④结果说明2型糖尿病肾脏足细胞损伤,自噬受到抑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信号通路被异常激活密切相关。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可以保护糖尿病肾脏,减少足细胞损伤,促进自噬恢复,这可能与运动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与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恢复自噬的效果呈更优趋势,但足细胞蛋白表达稍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自噬 高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 pi3k akt 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自噬与凋亡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中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雒永生 王想福 +2 位作者 杨正汉 薛旭 马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30-135,共6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作为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其较高的复发率及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加之病程长及预后差的特点,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关于OA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骨关节炎与细胞凋亡及自噬...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作为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其较高的复发率及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加之病程长及预后差的特点,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关于OA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骨关节炎与细胞凋亡及自噬有关,同时信号通路就是其最好的连接媒介。相关研究发现信号通路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号通路尤为关键,该信号通路通过参与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自噬等方面,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基于细胞自噬与凋亡层面,调控该信号通路能够对OA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既往研究表明,中药能够直接或间接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自噬与凋亡的表达,以此来达到治疗OA的目的。因此,该文通过对近年来中药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与自噬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应用中药防治因细胞凋亡与自噬引起的OA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细胞自噬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舒通胶囊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机制研究
11
作者 后亚芳 刘园 +3 位作者 陆晨曦 段婷婷 任菲菲 杜霞 《陕西中医》 2025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冠心舒通胶囊基于PI3K/AKT/mTOR通路防治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H/R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冠心舒通胶囊不同浓度组。采用PI染色法(PI)和酶标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 目的:本研究探讨冠心舒通胶囊基于PI3K/AKT/mTOR通路防治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H/R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冠心舒通胶囊不同浓度组。采用PI染色法(PI)和酶标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评价模型。冠心舒通胶囊组采用梯度浓度对细胞进行预给药处理,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酶标法测定LDH活性、CK-MB含量,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mRNA水平。结果:CCK-8法筛选出缺氧8、16 h细胞用于后续实验检测。PI染色4、8μg/ml冠心舒通胶囊组细胞活性在60%~75%;与模型组相比,经冠心舒通胶囊干预后H/R H9c2心肌细胞活性显著提升,而LDH活性、CK-MB含量降低,PI3K、AKT、mTOR的mRNA表达降低。结论:冠心舒通胶囊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H9c2细胞损伤,对H/R造成的心肌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心舒通胶囊 H9C2心肌细胞 H/R模型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梦晴 张锐 +1 位作者 李家瑜 匡洪影 《中医学》 2025年第1期184-193,共10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因其病因复杂,症状繁多,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然而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细胞自噬和凋亡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且自噬与PCOS相关的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IR)密切相关。PI3K/Ak...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因其病因复杂,症状繁多,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然而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细胞自噬和凋亡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且自噬与PCOS相关的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IR)密切相关。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经典的自噬信号通路。基于目前中医药治疗PCOS的研究现状,本文就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PCOS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通过调控该通路治疗PCO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PCOS的防治提供新思路。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due to its complex etiology and numerous symptoms, seriously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women. However, its pathogenesis has not yet been elucidated.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COS, and autopha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related to PCOS, such as insulin resistance (IR). The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is a classic autophagy signaling pathway. Based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CO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echanism of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PCO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regulating this pathway to treat PCOS, providing new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C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凋亡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5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伊马替尼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的协同作用
13
作者 金娣 桂长清 +3 位作者 叶倩倩 邓国芳 朱昌玲 许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5与伊马替尼在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中的协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根据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的IC50调整浓度共同作用于K562细胞...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5与伊马替尼在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中的协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根据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的IC50调整浓度共同作用于K562细胞,并使用在线软件Synergy finder分析两药的协同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单独或联合用药对K56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单独或联合用药后K562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均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r=-0.991,r=-0.942)。Synergy finder分析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具有协同作用,ZIP评分>10。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单药处理后的K56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96%和8.13%,联合用药后K562细胞的凋亡率为21.35%,联合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单药组(P<0.05)。两药联合处理后K562细胞G0/G1期比例较单药组明显增加(P<0.05)。两药联合处理后K562细胞中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下调BCL-2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导致Bcl-2/BAX比值下降,而非磷酸化的PI3K、AKT和mTOR蛋白表达未见显著变化。结论:人参皂苷-Rg5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与伊马替尼抗白血病K562细胞具有协同作用,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人参皂苷-Rg5 伊马替尼 协同 pi3k/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仁-乌药药对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细胞自噬保护肾小球足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尹德辉 唐诗韵 +2 位作者 吴珠 陈应奇 朱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4,I0004-I0006,共8页
目的研究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足细胞自噬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方法6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缬沙坦组、益智仁-乌药药... 目的研究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足细胞自噬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方法6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缬沙坦组、益智仁-乌药药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C57BL/KSJ-db/m(以下简称db/m)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给药8周后检测小鼠肾脏病理学改变,足细胞自噬体数量、结构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智仁-乌药药对组可显著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情况,增加足细胞自噬体数量,显著升高自噬相关蛋白表达(P<0.05),降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其中益智仁-乌药药对高剂量组各指标改善优于益智仁-乌药低、中剂量组。结论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提高足细胞自噬水平,减轻足细胞损伤,发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乌药药对 糖尿病肾病 pi3k/akt/mtor 足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otect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y activating the PI3K/AKT/mTOR pathway
15
作者 Jiayi Wang Mengke Zhao +5 位作者 Dong Fu Meina Wang Chao Han Zhongyue Lv Liang Wang Jing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11期3245-3258,共14页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xhibit analogous functions to their parental cells,and can thus be used as substitutes for stem cells in stem cell therapy,thereby mitigating the risks of stem ce...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xhibit analogous functions to their parental cells,and can thus be used as substitutes for stem cells in stem cell therapy,thereby mitigating the risks of stem cell therapy and advancing the frontiers of stem cell-derived treatments.This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tentially potent new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ischemic stroke.However,the precis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remain unclear,presenting challenges for clinical translation.To promote the translation of therapy based on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the bench to the bedside,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pre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We found that administration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o an ischemic stroke rat model reduced the volum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promoted functional recovery by alleviating neuronal apoptosis.The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reduced neuronal apoptosis by enhancing phosphorylation of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and protein kinase B,and these effects were reversed by treatment with a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inhibitor.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lay a neuroprotective role in ischemic stroke through activation of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signaling pathway.Finally,we showed that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have a good in vivo safety profile.Therefore,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re a promising potential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avior EXOSOME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schemic strok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neural stem cells neuronal apoptosis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 protein kinase 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酸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葡萄糖代谢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树瑛 石齐 +1 位作者 殷晓聆 侯风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69,I0008,I0009,共7页
目的 研究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及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活性测定(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等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茯... 目的 研究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及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活性测定(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等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细胞氧气消耗率和细胞外酸化率测定仪器及细胞葡萄糖代谢水平测定试剂盒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WB)实验验证凋亡、糖酵解、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茯苓酸能够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并能够通过抑制其糖酵解水平促进其细胞凋亡,同时显著抑制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茯苓酸可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葡萄糖代谢促进CRC细胞凋亡,可作为未来结直肠癌代谢靶向治疗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酸 结直肠癌 糖酵解 细胞凋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莲心碱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湘宁 张金华 +2 位作者 江娜 刘志平 徐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4-699,共6页
目的:探讨异莲心碱(Iso)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用10、20和40μmol/L的Iso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WB法分别检测Iso对细胞增殖活力、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 目的:探讨异莲心碱(Iso)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用10、20和40μmol/L的Iso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WB法分别检测Iso对细胞增殖活力、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p62表达的影响。然后,用20μmol/L的Iso和25μmol/L的PI3K激活剂740 Y-P分别处理SW480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740 Y-P组、Iso组和Iso+740 Y-P组,流式细胞术、WB法检测Iso和740 Y-P对各组细胞凋亡及细胞中LC3Ⅰ、LC3Ⅱ、p62、PI3K、p-PI3K、mTOR和p-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0、20和40μmol/L的Iso处理后,SW480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下降(均P<0.0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LC3Ⅱ/LC3Ⅰ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5),p26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Iso和740 Y-P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740 Y-P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Iso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升高(均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740 Y-P组相比,Iso+740 Y-P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升高(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Iso组相比,Iso+740 Y-P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下降(均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Iso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莲心碱 结肠癌 SW480细胞 增殖 凋亡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补心肾方通过活化PI3K/Akt/mTOR通路促进阿尔茨海默病5xFAD转基因小鼠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合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智颖 姚明龙 郑关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1-1196,共6页
目的探讨调补心肾方(党参、制首乌、枸杞子、黄芪等)对阿尔茨海默病5xFAD转基因小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5月龄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5xFAD转基因小鼠各18只,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Cl)、调补心肾方组(颗粒剂,4.18 g·k... 目的探讨调补心肾方(党参、制首乌、枸杞子、黄芪等)对阿尔茨海默病5xFAD转基因小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5月龄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5xFAD转基因小鼠各18只,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Cl)、调补心肾方组(颗粒剂,4.18 g·kg^(-1))、安理申组(盐酸多奈哌齐,0.625 mg·kg^(-1)),每组6只。按照上述分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共60 d。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皮层组织中Synaptophsin、PSD-95、p-NMDAR1、NMDAR1、p-CaMKⅡa、CaMKⅡa、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WT对照组比较,5xFAD对照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的超微结构不规则,线粒体萎缩、减少,线粒体嵴断裂、消失,突触膜弯曲不规则,突触囊泡减少,突触后致密物(PDS)变薄甚至断裂;皮层组织中Synaptophsin、PSD-95、p-NMDAR1/NMDAR1、p-CaMKⅡa/CaMKⅡa、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与5xFAD对照组相比较,5xFAD调补心肾方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的超微结构有明显变化,线粒体数量增加,突触囊泡增多,突触膜完整,突触后致密物有增厚现象;皮层组织中Synaptophsin、PSD-95、p-NMDAR1/NMDAR1、p-CaMKⅡa/CaMKⅡa、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调补心肾方可能通过活化PI3K/Akt/mTOR通路,促进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合成,进而改善AD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调补心肾方 pi3k/akt/mtor通路 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 认知功能障碍 5xFAD转基因小鼠
原文传递
布比卡因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膀胱癌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静 李向南 +4 位作者 袁从虎 吴晓丽 潘高健 盛如意 高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13-919,共7页
目的 探讨布比卡因对膀胱癌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人膀胱癌细胞(T24和5637)和人尿路上皮细胞(SV-HUC-1),MTT实验检测布比卡因细胞毒性,筛选合适处理浓度,将T24和5637细胞分为对照组、0.25、0.5和1 mmol/L布比... 目的 探讨布比卡因对膀胱癌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人膀胱癌细胞(T24和5637)和人尿路上皮细胞(SV-HUC-1),MTT实验检测布比卡因细胞毒性,筛选合适处理浓度,将T24和5637细胞分为对照组、0.25、0.5和1 mmol/L布比卡因组、布比卡因+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组、布比卡因+铁死亡抑制剂(Fer-1)组细胞和布比卡因+PI3K激动剂(740Y-P)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相应试剂盒检测Fe^(2+)、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细胞色素C、xCT、GPX4和磷脂酰肌醇3/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0.25、0.5、1、2、4、8、16 mmol/L布比卡因均可明显抑制T24和5637细胞的活性(P<0.001),选择仅对癌细胞有毒性的0.25、0.5和1 mmol/L布比卡因进行后续研究。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布比卡因浓度增加,T24和5637细胞凋亡率、Fe^(2+)、ROS和MDA水平逐渐升高,GSH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1 mmol/L布比卡因组比较,布比卡因+Erastin组Fe^(2+)水平升高,而布比卡因+Fer-1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组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增高,Bax/Bcl-2、xCT、GPX4表达,以及PI3K p85α/PI3K、p-AKT(Thr308)/AKT、p-AKT(Ser473)/AKT和p-mTOR(Ser2448)/mTOR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740Y-P组细胞活力和GSH水平升高,Fe^(2+)水平和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降低(P<0.001)。结论 布比卡因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和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膀胱癌 凋亡 铁死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奈酚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峥业 魏玉梅 陈大贵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43-249,共7页
目的探讨山奈酚减轻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H_(2)O_(2)处理ARPE-19细胞,构建体外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评估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及山奈酚低剂量(12.5 mg/kg... 目的探讨山奈酚减轻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H_(2)O_(2)处理ARPE-19细胞,构建体外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评估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及山奈酚低剂量(12.5 mg/kg)组、中剂量(25 mg/kg)组和高剂量(50 mg/kg)组;对照组动物正常饲养,模型组和治疗组动物给予急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处理,构建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细胞内活性,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结构完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评价凋亡自噬的表达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雷帕霉素机制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体外细胞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山奈酚能显著提高ARPE-19氧化应激损伤细胞的活力和减少细胞凋亡(P<0.05)。体内实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山奈酚能减轻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显著降低MDA表达和升高SOD表达(P<0.05);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增加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P<0.05);同时能显著增强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PI3K、磷酸化mTOR(p-mTOR)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抑制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1抗体(Beclin1)表达(P<0.05)。结论山奈酚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减轻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山奈酚 氧化应激损伤 炎症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